经济生活计算题专项练习

合集下载

经济生活计算题练习(含答案)

经济生活计算题练习(含答案)

《经济生活》计算题汇总练习1.某国去年商品价格总额为20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4万亿元。

假如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今年商品价格总额30万亿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理论上今年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 B )A.5万亿元B.6万亿元C.7.5万亿元D.10万亿元2.M国2011年货币供应量为15万亿元,同期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假设该国货币供需均衡且货币价值稳定,那么,可推算出M国当年货币流通速度为( C )A.0.5次/年B.1次/年C.2次/年D.3次/年3.假设某国2011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

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

2012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2年的价格分别是( A )A. 5元 6元B.10元 12元C. 20元 24元D.8元 16元4.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

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

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C )A.80,84 B.84,80 C.84,64 D.84,1005.假设某企业2012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价值为6 元,产量为10万件。

2013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C )A. 4元、4元、60万元B. 6元、8元、90万元C. 4元、6元、90万元D. 8元、6元、120万元6.某商品的价格p变化会引起其相关商品的需求量x变化,这种变化可表现为两种关系:① x*p<0,②x*p >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D )A.汽油价格变化和柴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B.汽油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C.煤炭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D.煤炭价格变化和天然气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7.2012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

经济生活计算题专项训练

经济生活计算题专项训练

例题: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08年3月份起,个税按20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级数 1 2 3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 超过500元至2000元部分 超过2000元至5000元部分 税率(%) 5 10 15
根据上表计算:假如某人月工资6000元,那么他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 为:
A:475元
B、500元
C、450元
D、225元
分步分析题意:
1.超出起征额的部分=6000-2000 =4000(元)
2.不超过500元的部分应纳税额=500 ×5%=25 (元) 3.超过500元至2000元部分应纳税额=1500 ×10%=150(元) 4.超过2000元至5000元部分应纳税额=2000×15%=300(元) 5.纳税总额=25+150+300=475(元)
分步分析题意:(设原商品价格总额为1)
1.商品价格总额=1×(1+ 8%)=1.08 2.商品价格总额=1.08×(1-15%)=0.918 3.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0.918÷6=0.153 4.原货币发行量=1÷8=0.125 5.应增加的比率=(0.153-0.125)÷0.125×100% = 22.4%
《经济生活》
专题一关于货币发行量
流通中所需 1. 要的货币量 商品价 2. 格总额
=

商品价格总额 —————————————— 货币流通速度
=
商品数量×单价
3. 货币发行量
流通中所需 要的货币量
例题: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价格 水平上涨8%,待售商品数量减少15%, 货币平均流通次数由8次减为6次。假定其 他条件不变,若该国要保持币值稳定,流 通中的货币量应 ( ) A.增加10.8% B.增加15.3% C.增加22.4% D.减少12.5%

经济生活计算题专项训练

经济生活计算题专项训练

经济生活计算题专项训练一、考查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考核内容】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商品数量同一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个别劳动时间无关反比反比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正比正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比反比无关社会劳动生产率反比正比无关1.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10倍,且2件A 商品=2克黄金。

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4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A.10克B.20克C.30克D.40克。

2.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

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A.28040B.24020C.48020D.416040。

3.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

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入是:A.30元B.60元C.90元D.120元。

4.假设2009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2元。

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2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上升25%(升值2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0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A、10元B、12.5元C、8元D15元。

5.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20元,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200亿元。

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2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A、240亿和264亿B、264亿和240亿C、240亿和240亿D、264亿和264亿。

6.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5元。

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A、8元B、10元C、12元D、15元。

经济生活经济生活》计算题专项训练 文科必备

经济生活经济生活》计算题专项训练 文科必备

经济生活》计算题专项训练文科必备一、价值量的计算(一)设问角度1、计算单位商品价值量2、计算价值总量3、计算使用价值量(二)例题解析1.(09全国Ⅱ24)2008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

如果2009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A.720万元,6元 B.720万元,5元 C.600万元,5元 D.600万元,6元【例1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2009年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是属于社会劳动生产率。

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因此仍然是600万元。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09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6÷(1+20%)=5元。

所以选C。

(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劳动生产率提高20%以后,单位时间内产量由原来的1件变为1.2件,也就意味着生产1.2件商品付出的劳动价值为6元,所以每件就应为6/1.2=5元)2. (09全国Ⅰ24)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

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A.增加8万元 B.增加6万元 C.减少14万元D.不变【例2解析】本题与前两年的高考计算题相比较,从计算的角度要简单一些,但对“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两个陌生的概念比较费解。

通过读题,从“某小企业…生产一件甲种商品”必需明白“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在本题中是指个别劳动时间而非仅指企业的生产成本,其次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应理解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该商品的价值。

因为“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某小企业生产的甲种商品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6元出信,即1 0万×6元=60万元,又因为该企业劳动生产率(即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10%,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10%(10万件×(1+10%)=11万件),其它条件不变(重要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变),所以,该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 1万件×6元=66万元,所以,比上年度销售收入增加6万元。

经济生活计算图表题专题训练

经济生活计算图表题专题训练

经济生活计算题图表题专题训练1、中国H公司与美国某公司签订服装出口合同,约定服装单价为24美元,一年后交货。

H公司生产一件服装的成本是144人民币元。

签订合同的同时汇率为1美元=6.32人民币元,交货时为1美元=6.27人民币元。

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H公司交货时的利润率比签约时的利润率A. 下降0.83%B. 下降0.76%C. 上升0.83%D. 上升0.76%2、某投资管理公司用1000万资金选择投资项目。

甲项目期限为3个月,到期收益约为45万;乙项目期限为6个月,到期收益约为90万,但需支付本金的1%作为交易佣金;丙项目期限为1个月(一个月按30天计算),每天收益为0.4万元;丁项目期限为6个月,年收益率为5%-7%的波动收益。

若只考虑收益率因素,该公司会选择A.甲项目 B.乙项目 C.丙项目 D.丁项目3、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时代,许多大学生通过自主创新创业实现了梦想。

下表为甲乙丙丁四个创业项目的基本情况,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你建议创业的大学生选择的A. 甲项目B. 乙项目C. 丙项目D. 丁项目4、2014年某国国民经济总体上是平衡的。

假设2015年该国待售商品量增加10%,货币流通速度提高5%,物价水平上涨3%。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民经济要保持平衡,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A.增加11.8% B.减少11.8% C.增加7.9% D.减少7.9%5、假设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25,美国某品牌手机在中国的售价为6250元。

2015年,生产该品牌手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同期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25%,人民币对内贬值20%。

其他条件不变,该品牌手机在中国的售价应为A.4500元B.4000元C.3600元D.5000元6、过去三年我国消费增速分别为14.3%、13.1%,和12%,这种情况对经济的影响是A.消费增速回落——物价总体走低——购买欲望增强——刺激经济增长B.消费增速回落——投资需求增加——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C.消费增速回落——产品积压严重——企业增效困难——经济增速放缓D.消费增速回落——存款增长乏力——融资成本增加——制约经济增长7、某银行一年工发放贷款50000万元人民币,平均年利率是7%,在这一年中,共吸收存款55000万元,平均年利率是3%,中间结算业务收入400万元,在这一年中银行共支付职工工资奖金等500万元,其他开支700万元。

经济生活计算题方法汇总及练习加详解

经济生活计算题方法汇总及练习加详解

考前经济生活计算题专项训练1、(蚌埠一检)某国2010年的商品总额为20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4万亿元。

如果2011年该国的商品价格总额上升10% ,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2011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A. 3. 6万亿元B. 4. 4万亿元C. 5. 2万亿元D. 6. 0万亿元2、(合肥八中月考)2009年毛纺部门生产棉纺毛巾100万条,每件毛巾的价值量为24元。

如果2010年该毛纺部门生产这种毛巾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毛纺部门毛巾的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A.2880万元.24元 B.2880万元.20元C.2400万元.24元 D.2400万元.20元该居民家庭这一年的恩格尔系数应该为A.21.24% B.30.09% C.38.1% D.53.97%4、(安徽皖北协作区联考)某国去年甲产品的单位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全年的产品数量是100万件。

假定第二年某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货币贬值了20%,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企业生产的甲产品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是()A.2500万元B.1500万元C.1875万元D.1800万元5、(皖中示范高中联谊会)假设原先1只羊与2袋米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其它条件不变,则现在一袋米与只羊的价值量相等。

A、1B、2C、4D、86、(长春二模)我国生产的某种出口商品国际市场价格是7美元/件,某企业生产这种商品原来的成本是人民币12元/件。

如果该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20%,假设结算当日汇率为1美元兑换6.6元人民币,则该企业出售100万件该商品可获得利润为人民币万元。

A.3620 B.3180 C.3420 D.46207、(东北三校二模)甲国2010年流通中所需纸币量为5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纸币需求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8万亿元,这时货币的贬值幅度为。

《经济生活》计算题专练

《经济生活》计算题专练

2015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题型专题复习——经济计算题一、商品价值量(价格)、价值总量、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常用公式:12、劳动生产率变化%=(原价值量-现价值量)/现价值量%1、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

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A.4克 B.8克C.16克 D.32克2. 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

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那么,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3、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 2 小时,价值为 40 元。

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4、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

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

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A.364元 B.400元 C.520元 D.776元5、W国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用货币表示为10元,甲企业生产一件A商品花费1小时。

若该企业今年生产率提高一倍,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今年销售一件A 商品的价格是( );如果在甲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的基础上,W国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则该企业生产一件A商品的价格是A.5元,2.5元 B.10元,5元 C.5元 5元 D.20元,10元6.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

经济生活计算类题目专练

经济生活计算类题目专练

经济生活计算类题目专练计算题变化关系一货币流通量规律: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受客观规律——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公式: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速度1.(07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卷第26题)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

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A.1.8万亿元B.2万亿元C.2.2万亿元D.2.4万亿元2.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待售商品数量增加10%,价格水平下跌4%,货币平均流通次数由5次减为4次。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若该国要保持币值稳定,流通中的货币量应为()A.增加32%B.增加26.4%C.增加40.8%D.减少6%3.M国2011年货币供应量为15万亿元,同期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

.(12海南卷)假设该国货币供需均衡且货币价值稳定,那么,可推算出M国当年货币流通速度为( )A.0.5次/年B. 1次/年C. 2次/年D. 3次/年4(12海南卷)若M国货币流通速度加快20%,国内生产扩大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物价水平的变化大致是A.下降10%B.上升10%C.上升30%D. 上升50%公式:货币贬值率=(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

5.甲国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5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8万亿元,这时货币的贬值幅度为____,原来标价3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_____。

()A.28% 44元 B. 25% 40元 C. 22% 36元 D. 25% 37.5元6.A国某一时期,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15万亿元,这一时期货币流通速度为2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现价格(或价值) 原价值(或价格)
纸币升值x% 纸币贬值x%
(1+x%)
原价值(或价格)
(1-x%) 物价上涨x% 物价下跌x%
原价格×(1+ x%) 原价格×(1-x%)
6.物价变化: 物价上涨率 =多发行量÷所需量 物价下跌率 =少发行量÷所需量 7.纸币币值变化 : 升值幅度 =(所需量÷实发量)-1 =少发行量÷实发量 贬值幅度 =1-(所需量÷实发量) =多发行量÷实发量
=价值总量÷产品数量
=400÷2
=200(元)
3. 去年: 20亿件商品价值总额为 360亿元
价值总量 =360×(1+10%) =396亿元 使用价值总量 =产品数量 =20×(1+10%)×(1+20%) =26.4亿件 价格总额 =产品数量×价格
→商品价值=360÷20
=18元 今年: 单位商品价值量 =18÷(1+20%) =15元
→商品售价
=100×(1+10%)×(1-20%)
=88元
㈢.汇率变化的计算公式
变化前汇率 变化后1单位 本币可兑换 正比 N× (1+M%)外币 正比 N× (1-M%)外币 变化后1单位 外币可兑换 反比 N÷(1+M%)本币 反比 N÷(1-M%)本币
变化情况
1外币=N本币 或 1本币=1/N外币 本币升值M% 本币贬值M%
《经济生活》 计 算 题 专 练
㈠.关于商品价值量 一.相关知识:
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 2.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 正 比 ,与 社会劳动生产率成 反 比 ;与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 劳动生产率 无 关 。
3.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 反 比 ,与个别劳动生 产率成 正 比 ;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 无关 。
3.假设纸币发行量为1,则: 所需货币量 = = 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次数
1×(1+20%) 1×(1+50%)
实发1元=所需0.8元
=0.8
4.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增发货币40%意味着物价上涨40%
→商品价格
=40×(1+10%) =44元 5.货币流通次数增加10%意味着物价上涨10% 流通中的货币减少20%意味着物价下跌20%
二.计算公式: 1.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产品数量 2.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产品数量 3.商品价值量(或价格)
社会劳动 生产率
提高x% 降低x%
原价值(或价格)
(1+x%)
原价值(或价格)
(1-x%)
三.计算:
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甲每小时生产3件商品 单位商品价值量 = = 原价值 价值总量
=26.4×18
=475.2亿元
㈡.关于纸币发行量、纸币购买力、物价
1.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2.商品价格总额
=商品价格水平×商品总量 3.纸币的购买力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 4.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 =多发行量/所需量
5.价格(价值)与币值、物价涨跌的关系
= 产品数量×商品价值量 = 3×135
=405(元)
(1+X%)
162
(1+20%)
=135(元)
2.第一步:
第二步:设今年劳动
生产率提高 X →200=260 ÷(1+X)
甲今年生产的2件商品
价值总量为400元 →今年的单位商品价值量
→1+X =260÷200
→X=260÷200-1 =0.3 =30%
1.第一步: 2012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40% →1单位N商品价值量 =28÷(1+40%) =20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步:该国货币贬值20% → 1单位N商品价值量 =20÷(1+ 20%) =25元
2.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2400×5)÷4 或者 =3000亿元 纸币贬值幅度 纸币的购买力 =多发行量÷实发量 =3000÷4000 =1000÷4000 =0.75元 =0.25(即25%) 纸币贬值幅度 物价上涨率 =1-0.75 =多发行量÷所需量 =0.25(即25%) =1000÷3000 =0.33…(约为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