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计算题(上课用)
经济生活计算题练习(含答案)

《经济生活》计算题汇总练习1.某国去年商品价格总额为20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4万亿元。
假如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今年商品价格总额30万亿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理论上今年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 B )A.5万亿元B.6万亿元C.7.5万亿元D.10万亿元2.M国2011年货币供应量为15万亿元,同期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假设该国货币供需均衡且货币价值稳定,那么,可推算出M国当年货币流通速度为( C )A.0.5次/年B.1次/年C.2次/年D.3次/年3.假设某国2011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
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
2012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2年的价格分别是( A )A. 5元 6元B.10元 12元C. 20元 24元D.8元 16元4.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
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
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C )A.80,84 B.84,80 C.84,64 D.84,1005.假设某企业2012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价值为6 元,产量为10万件。
2013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C )A. 4元、4元、60万元B. 6元、8元、90万元C. 4元、6元、90万元D. 8元、6元、120万元6.某商品的价格p变化会引起其相关商品的需求量x变化,这种变化可表现为两种关系:① x*p<0,②x*p >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D )A.汽油价格变化和柴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B.汽油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C.煤炭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D.煤炭价格变化和天然气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7.2012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
经济生活经济生活》计算题专项训练 文科必备

经济生活》计算题专项训练文科必备一、价值量的计算(一)设问角度1、计算单位商品价值量2、计算价值总量3、计算使用价值量(二)例题解析1.(09全国Ⅱ24)2008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
如果2009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A.720万元,6元 B.720万元,5元 C.600万元,5元 D.600万元,6元【例1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2009年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是属于社会劳动生产率。
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因此仍然是600万元。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09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6÷(1+20%)=5元。
所以选C。
(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劳动生产率提高20%以后,单位时间内产量由原来的1件变为1.2件,也就意味着生产1.2件商品付出的劳动价值为6元,所以每件就应为6/1.2=5元)2. (09全国Ⅰ24)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
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A.增加8万元 B.增加6万元 C.减少14万元D.不变【例2解析】本题与前两年的高考计算题相比较,从计算的角度要简单一些,但对“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两个陌生的概念比较费解。
通过读题,从“某小企业…生产一件甲种商品”必需明白“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在本题中是指个别劳动时间而非仅指企业的生产成本,其次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应理解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该商品的价值。
因为“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某小企业生产的甲种商品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6元出信,即1 0万×6元=60万元,又因为该企业劳动生产率(即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10%,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10%(10万件×(1+10%)=11万件),其它条件不变(重要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变),所以,该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 1万件×6元=66万元,所以,比上年度销售收入增加6万元。
经济生活计算题专题课件

不是:1美元= 6.8元人民币× (1+5%)!
一个数,先升值x再贬值x,与它先贬值x再升值x,结果是一样的,但结果不等于原来的数。例:100(1+10%)(1-10%)= 100(1-10%)(1+10%)=99≠100
经济生活计算题专题课件
【解析】2012年12月甲商品单价为10元,2013年4月甲商品单价为12.5元,则纸币贬值幅度为(12.5-10)÷12.5=20%,物价上涨幅度为(12.5-10)÷10=25%。
B
经济生活计算题专题课件
纸币升值率 =(需要的纸币量-发行的纸币量)/发行的纸币量 纸币贬值率 =(发行的纸币量-需要的纸币量)/发行的纸币量
经济生活计算题专题课件
纸币升值率 = (基期物价水平—现期物价水平)/ 现期物价水平 纸币贬值率 =(现期物价水平—贬)值率=差价 / 现价
三、关于纸币升值率、纸币贬值率的计算
通过物价变化计算
经济生活计算题专题课件
1.一个国家去年的商品平均价格100元,由于纸币贬值,今年商品的平均价格150元,那么,纸币贬值率为
(150-100)/150=1/3
2.某商品原来价格6元,由于纸币升值,现在该商品的价格为5元,那么,纸币升值率为
(6-5)/5=1/5
经济生活计算题专题课件
3.如果现在一件商品A价格5元,货币贬值20%后,商品A价格应该是
设货币贬值20%后,商品A价格为x,则 20%=(x-5)/ x 即,x=6.25
B
1、需要的货币量为(1500 × 20)÷3=100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量为12500亿元) 2、通货膨胀率=(纸币发行量-需要的货币量)/ 需要的货币量=( 12500 -10000)/10000=25% 3、纸币贬值率= (发行的纸币量-需要的纸币量)/发行的纸币量=( 12500 -10000)/12500=20% 。
经济生活计算题(上课用)

A
例2. 2009年10月,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M 国,经济开始复苏,流通领域中货币流通次数增 加了10%,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使流通领 域货币量减少了20%。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 下,金融危机时售价100元的商品,在经济开始 复苏时的售价应该是 A.72元 B.77元 C.88元 D.108元
例2 如果某国2009年某种商品的价值用 货币表示为300元,如果预计2010年该国 劳动生产率提高50%,那么,2010年该种 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是多少钱?
【解析】劳动效率提高用加法,反比例关系用 除法。那么2010年该种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 是300÷(1+ 50%)=200元
例3 2009年某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300元,某企业2010年劳动效率提高50%, 行业劳动生产率降低50%,如果其他条件不 变,那么,2010年该企业生产产品的价值用 货币表示是 A.300元 B.200元 C.500元 D.600元
高考经济生活计算题可能涉及的角度
1、价值量相关计算; 2、货币发行以及引发的物价计算、币值计算 3、关于汇率计算; 4、以上三种的混合计算 5、恩格尔系数计算 6、关于税收计算(特别是在个税变化后的计 算) 7、银行存贷款利息计算 8、企业效益简单计算……
解答计算题的步骤:
• 1、看清楚最终所要求的计算项目; • 2、回到材料中盯清楚与需要计算项目 有关的信息,排除干扰项; • 3、利用所学基础知识,稳步运算。
D
【解析】A企业在4小时内生产4件商品,因而 使用价值量为4;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 时间无关,因而仍为40元;交换价值总量为 4×40=160元。故选D。
练习5 (2012全国卷)2010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8小时,价值80元,全社会 A商品的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生产一件A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那么,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A商品的全社 会总产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价值总量 分别是 A. 10万件、80元、800万元 B. 10万件、40元、400万元 C. 20万件、80元、1600万元 D. 20万件、40元、800万元
经济生活计算题训练

经济生活计算题训练(一)计算题考点:(1)关于价值量的计算: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原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百分比)商品的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商品数量(2)关于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的计算:①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②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纸币超发量/实际需要的货币量*100%=(现在价格-原来价格)÷原来价格。
③纸币贬值率=纸币超发量/纸币发行量*100%;纸币购买力=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货币的发行量*100%(3)关于股票的价格计算: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4)关于分配方式计算: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区分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
(5)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个人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注意扣除基数3500元和理解累进税率。
(6)关于利率的计算: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注意:复利就是利滚利,把上期末的利息并入本金,利息又生利息。
)(7)关于汇率变化的计算题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的汇率跌落。
(二)适应性练习1.(2011 年高考上海卷)假设某企业2010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每件甲产品的价格为28 元,2011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30%,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5%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1 年的价格分别是A.40 元32 元B.40 元50 元C.30 元50 元D.45 元32 元2.(2011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010 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 元,产量为10万件。
如果2011 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A. 1452 万元B. 1320 万元C. 1210 万元D. 1100 万3.(2012年高考海南卷)M国2011年货币供应量为15万亿元,同期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 新人教版

题型一: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一、价值量、价值总量、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之间关系的计算;1、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比;与个别劳动时间关,与个别劳动生产率关。
2、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关,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关;与个别劳动时间成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比。
3、去年某厂生产某商品的价值量是A,产量为X;(1)如果今年该厂和全社会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均提高了B%,那么今年该厂生产的该商品的价值量为,产量为,价值总量为;(2)如果今年该厂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了B%,那么今年该厂生产的该商品的价值量为,产量为,价值总量为;例1: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
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A.0.75元B.0.80元C.0.85元D.1.25元例2: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
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A.4克B.8克C.16克D.32克二、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计算1、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2、纸币是由发行并的。
纸币的发行量应以为限,如果超出这一限度,将会出现。
例1:某国去年的商品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
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A.1.8万亿元B.2万亿元C.2.2万亿元D.2.4万亿元例2:在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流通次数与( )A.待售商品数量成反比B.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C.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D.货币本身的价值成正比三、外汇汇率变动计算1、一个单位的外币兑换的人民币数量增加,意味着外汇汇率,人民币汇率,外币值,人民币值;2、一个单位的外币兑换的人民币数量增加,意味着外汇汇率,人民币汇率,外币值,人民币值;例1:欧元兑美元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A.中国对美国的出口B.欧元区对中国的出口C.中国对欧元区的出口D.欧元区对美国的出口四、替代商品和互补商品关系的计算商品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表现在:(1)商品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2)某商品价格提高,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
经济生活计算题(二)

有难度、有意思的计算题1.储蓄是我国城乡居民常见的理财方式,其收益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
假如某储户去年有定期一年的4万元人民币存款,年利率为2.75%,CPI平均涨幅3.5%。
今年,央行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5个百分点,预计全年CPI涨幅约3.0%。
那么,在新的利率政策下,该储户将4万元存入银行,一年后其存款的实际收益与去年相比A.增加199.5元B.减少238.5元C.增加200元D.不变变式:一年后其存款的实际购买力与去年相比A.增加199.5元B.减少238.5元C.增加400元D.不变2.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
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
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A.5小时B.7小时C.7.5小时D.8小时3.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
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A.100亿元和110亿元B.110亿元和110亿元C.110亿元和121亿元D.121亿元和121亿元4.假设2007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5.5。
2008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A.1:4.95 B.1:5 C.1:5.6 D.1:6.055.(上题变式)假设2007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5.5。
2008年,M国的货币贬值率为1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A.1:4.95 B.1:5 C.1:5.6 D.1:6.056.2010年2月份我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为2.7%,假如某市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4900亿元,一年以后这些储蓄存款的利息收益缩水了22.05亿元,那么央行规定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是A.2.2%B.2.25% C.3.15% D.不能确定7.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表小李于贷款40万元,分20年付清。
《经济生活》计算题集锦

《经济生活》计算题集锦公式1: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上一年度商品数量×(1+本年度劳动者增加幅度(%))×(1+本年度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公式2: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上一年度商品价值量/ 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额 / 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公式3:价值总额=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价格总额=单位商品价格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格= 价格总额/ 商品数量公式4:单位商品价格= 单位商品价值/ 单位货币价值公式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某种商品总时间/商品数量一、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价值(量)、交换价值(量)、价格、价值总额(量)、价格总额(量)、的计算。
(一)、使用价值:一般是计算商品的总件数。
与劳动生产率呈正比关系。
假设原来生产x件,当劳动生产率提高50%时,现在每天生产的使用价值(商品数量)=X*(1+50%)(二)、价值:一般是单位商品的价值。
与劳动生产率呈反比关系,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假设原来M商品价值为x元/件,现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则M商品的价值=x/(1+50%)(三)、交换价值:由于价值与交换价值大小相等,因此计算交换价值,就是变相计算,因此,只要计算出价值,也就计算出交换价值。
(四)、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由价值决定,价格的大小与价值大小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价格=单位商品价值/单位货币价值。
(五)、价值总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总额=使用价值量(商品总件数)×单位商品价值量(六)、价格总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总额=使用价值量(商品总件数)×单位商品价格典型例题:(一)2007-2009各地高考题1、(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24T)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 商品=2克黄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向练习---例4:
2012年某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10 元,2013年该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只有 140元。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是因为生产该 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C A、提高了70% B、降低了60%
C、提高了50% D、降低了40%
【解析】设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x%,210÷ (1+ x%)=140。故选C。
例5:甲乙丙三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同样的茶
杯,甲消耗3小时,乙消耗2小时,丙消
耗1小时,茶杯的价值量是
A.3小时
B. 2小时
D
C.1小时
D.无法确定
【解析】茶杯的价值量由生产茶杯的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决定,根据题意无法确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而D 正确。
例6:假设某国去年生产一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为1小时,一件M商品可以换两件K商 品,甲企业生产一件M商品所花费的时间为2小 时。如果甲企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企业生产的一件
反比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
正比
价
值
使用价值量
正比
值 总
量
个别劳动时间
量
反比
个别劳动生产率
商品价值总量=价值量×使用价值(商品)数量
一、关于商品反比,与个别 劳动时间(或生产率)无关。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 产率提高无关。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价下降,价值总量不变。
一、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
个别劳动生产率(生产时间)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 关。与价值总量成正比。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价不变,个别价值总量增加
公式2: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X%后 现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原数量*(1 +- X %)
=原价值总量*(1 +- X %)
特别提醒:此类计算题中,劳动效率如果提高用加法, 降低用减法;正比例关系用乘法,反比例关系用除 法。
值用货币表示为( )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计算步骤(1)先计算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以后该商品价 值量:15÷(1+50%)=10元;
(2)再计算出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贬值20%)后的价格: 10 ÷(1-20%)=12.5(注意:①价值用货币也就是价格;② 币值下降用减号,币值下降意味着物价上涨,两者呈反向关系)
三、货币流通量的计算
公式4:
流通中所需 要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速度
四、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与纸币贬值率
通胀率是纸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 纸币贬值率是纸币超发部分与实际发行的纸币量之比。
方法一:利用概念推导
公式5:
=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例3 2012年某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300
元,某企业2013年劳动效率提高50%,行业 劳动生产率降低50%,如果其他条件不变, 那么,2013年该企业生产产品的价值用货币 表示是
D A.300元 B.200元 C.500元 D.600元
【解析】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效率无关,由行业 劳动效率决定。劳动效率降低用减法,反比例关系用 除法。那么2013年该种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是 300÷(1-50%)=600元。
通货膨胀率
*100%
(物价上涨率)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公式6:
=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纸币贬值率
*100%
纸币发行量
例9:如果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
总量为500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
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那么,这一年里货币
发行量应为______亿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
特别提醒:此计算题中,劳动效率提高用加 法,反比例关系用除法。
【解析】计算方法:1÷(1+25%)=0.80元
例2 如果某国2012年某种商品的价值用
货币表示为300元,如果预计2013年该国 劳动生产率提高50%,那么,2013年该种 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是多少钱?
【解析】劳动效率提高用加法,反比例关系用除法。 那么2013年该种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是300÷(1+ 50%)=200元
C 的价格是
A.6元 B.8元 C.10元 D.12元
【解析】 本题不考虑供求关系,因此价格与价值相
等。因为个别劳动效率的提高与商品价值量无关。
附加计算:以每天8小时计算,其他条件与上
题相同,则甲企业每天生产该M产品的价值总量
是多少?
8÷1.2×1.5=10 10×10=100
二、商品价格与货币的升值、贬值
B M商品与某乙企业生产的一件K商品的交换比例
应该是 A.1:1 B.1:2 C.1:4 D.1:8
【解析】根据题意,生产M和生产K的行业劳动生产
率都没有变化,甲企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但变 化的是个别劳动效率,与M商品无关,所以1M=2K。
例7:假设某国去年生产一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为1小时,其价值等于10元;甲企业 生产一件M商品所花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2小 时。如果甲企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 其他条件不变,则甲企业今年销售一件M商品
计算题专题
解答计算题的步骤:
• 1、看清楚最终所要求的计算项目; • 2、回到材料中盯清楚与需要计算项目
有关的信息,排除干扰项; • 3、利用所学基础知识,稳步运算。 需要注意:牢记基础知识(正比、反比 要记清楚,有无关联记清楚。); 仔细计算(不盲目相信心算)
一、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 社会劳动生产率
商品价格与货币的价值成反比。
公式3:货币升值(贬值)X%
现在的商品价格=
原商品价格
1 -+ X %
例8:(高考文综全国卷Ι)假设2012年某国一
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 果2013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 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贬值20%),在其
B 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3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
原商品的价值*原数量 = 变化后的商品价值量*变化后数量
原数量*(1 -+ X %)
公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X%后
变化后的商品价值量=
原商品价值量
1 -+ X %
例1:2012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13年,生产
B 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
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 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