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四川理工学院大力加强党外代表人士工作

合集下载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立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

我们要把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列为今后一个时期统战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湖南的科学跨越、富民强省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党外人才。

一、正确估价湖南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现状近年来,全省党外人士队伍不断壮大。

省市县三级政协党外人士的安排均达到中央规定的比例要求,党外人士担任各级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比例也逐届提高,全省实职安排的党外干部总数1.4万人,其中县处级以上党外领导干部1911人,省市县三级政府领导班子党外干部全部配齐,省市两级法院、检察院领导班子党外干部基本配齐,省市县政府工作部门和乡镇政府党外正职220名。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关系不断改善,大批优秀党外人才脱颖而出,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湖南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的党政领导干部对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学习不够,对多党合作制度重视不够,成为影响和制约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些同志思想认识存在误区,认为班子中不配备党外干部也不影响大局,将安排党外人士作为一种政治摆设来看待,将党外领导干部作为“花瓶”来使用;一些同志政治胸怀不够宽广,认为“优秀人才都在党内,党外没有人才”,“党外干部挤占党内职数”的抱怨心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同志工作态度不够积极,个别地方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中央和省委强调就抓一阵、不强调就放一边。

工作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拓宽。

目前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重点还是以体制内的工作对象为主,主要分布在科教文卫等体制内领域,与体制外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缺乏规范有效的联系渠道,存在工作视野窄、选拔渠道不畅等问题,以致所选拔的党外代表人士缺乏广泛性和代表性。

遂宁切实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遂宁切实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遂宁切实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蒋志明
【期刊名称】《四川统一战线》
【年(卷),期】2013(000)009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4号)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川委发[2012]16号)下发以来,遂宁市紧贴工作实际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总页数】1页(P12-12)
【作者】蒋志明
【作者单位】遂宁市政协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13
【相关文献】
1.整体谋划重点推进切实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J], 李红霞
2.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J],
3.新津切实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J], 张俊
4.完善机制加强配合切实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J], 严华
5.切实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不断夯实多党合作事业的人才基础 [J], 崔保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省召开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会议 柯尊平发表讲话,要求推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我省召开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会议 柯尊平发表讲话,要求推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习领 会 会议 精 神 和柯 尊平 重 要 讲 话
派符合条件的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实
践锻 炼 。不 断完 善 挂职 锻炼 工 作 制 度 ,进 一 步 加 强成 都 、 德 阳 、绵 阳 3 个 全 省 党 外 代 表 人 士 实 践 锻 炼 基 地 建 设 ;要 突 出 “ 用 ” ,加 大 党 外 干部 的安 排使 用 力 度 。认 真 落 实 省 委对 党 外 代表 人 士 选拔 任用 的规 定 和 省 直 部 门 配备 党 外领 导 干 部 的要 求 ,进 一 步 解放 思 想 ,不拘 一 格 、 唯才 是 举 。 及 时 向党 委 、 向组 织 部
不 打折扣 。
地 作 用 ,坚持 以政 治培 训 为 主 。将 党 外 干 部 纳入 全 省 各级 干部 挂 职 锻 炼 和 交 流 任职 的总 体安 排 ,积 极 选
崔 保 华要 求 各级 各 部 门要 认 真 组 织学 习 ,通 过 召开 常 委 会 、党 组 会 、中心 组 学 习 会 等方 式 ,认 真 学
质 。充 分 发挥 社 会 主 义学 院的 主 阵
柯 尊 平 强调 ,各 级 党 委 要 把 加
强 党外 代 表 人 士 队伍 建 设 纳入 重要
议 事 日程 , 及 时 制 定 具 体 举 措 , 研 究解 决 有 关 问题 。要 深 入 开展 学 习 ,大力 加 强 宣 传 。要 紧密 联 系实 际 ,有 针 对 性 地 采取 措 施 ,切 实解 决 影 响和 制 约 加 强党 外代 表 人 士 队 伍 建设 的重 点 、难 点 问题 。 要 明确 责 任 ,加 大 督 查力 度 ,确 保 中央 和 省 委 的政 策 在 实 施过 程 中不 走样 、
号 文 件和 省 委 实施 意 见 》 精神 , 突出 “ 选 、育 、用 、管 、联 ” ,推 动 党 外 代 表人 士 队伍建 设 迈 上 新 台 阶。 柯 尊 平 指 出 ,要 突 出 “ 选” , 着 力 建设 后备 党 外 优 秀人 才 队 伍 。 各 级 党 委 要把 党 外 代表 人 士 队 伍建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
“协商民主不仅是一种决策形式,而且是现代 民主政府的一种治理形式。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 条件、承担的历史责任和基本政治理念,共同决 定了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程序选择必须以协商 为价值偏好”[5]。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团结是永恒 的主题。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具有学历高、专业造 诣深、社会影响大、参政意识强等特点,是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如何把党外知识分 子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的凝聚在一起;如何建 设一支政治素质好、学术造诣深、社会影响大的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党外 人士群体的变化,创新统战工作内容、形式、载 体和机制,抵御各种渗透,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 作好服务等等,是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和任务”[6]。因此,在协商民主视角下,加强高校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对影响乃至引领社会舆 论、传播价值观念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以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繁荣发展意义重大,高校 一定要全面认识新时期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的重 要意义,准 确 把 握 高 校 统 战 工 作 的 地 位 和 作 用, 增强做好高校统战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关键词:高等学校;协商民主;党外代表人士 中图分类号:D613: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7)02-0025-05 基金项目:2015年重庆理工大学统战研究课题项目 “协商民主视角下的高校党外代表人士个性化 培养途径研究” 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杨霞 (1985—),女,重庆理工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科长,助理研究员,主 要研究方向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杨鹏 (1985—),男,重庆警察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校信息化 教学与研究。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第 2期 NO2,2017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
———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

新形势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机制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机制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机制研究
刘继华
( 辽 宁 师 范大学 ,辽 宁 大连 1 1 6 0 2 9 )
摘要 :高校 党外代表人士具有数量 多、层 次高、代表领域广、社会影响大的特点 , 历来是 向统一战线输送党外干部和输 出参政 资源的重要 源头,在整个党外代表人士队伍
( 一 )制定 长期培 养规 划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成长有其 自身的 组织部门的重要政治责任 。新形势下 ,针对高 规律 ,需要制定长期培养规划 ,进行有节奏有 校党外代表人士的特点和成长规律 ,探索并建 梯度的物色培养 ,以建立起高校党外人才的蓄 立 健 全高 校党 外代 表 人 士 队伍 建设 机 制 ,对 于 水 池 、储 备 库 。一 是 高 校 党 委 协 调 组 织 、统 进一步落实人才强 国战略,发挥高校党外代表 战、人事等部 门,定期研究党外代表人士队伍 人士的政治优势和智力优势 ,造就一批专家型 建设情况 ,将党外代表人士的物色培养和选拔 参政精英 ,推动高素质参政党建设等 ,都具有 使用纳入到整个学校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
人选 的着 眼点应放在那些有代表性 、有特点 、 的 党 外 代 表 人 士 ,为他 们 提 供 岗位 锻 炼 的机 有潜力 、有发展空间的党外人才身上。一是注 会 。二是推荐校外挂职锻炼。为了扩大选任干 重从 “ 三高一轻”即学历高 、职称高 、职务高 部 的视野 ,上级 党委 和统 战部 门必 须 经常 提供
一建立推荐使用协调机制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推荐使用工作是高校党委干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形成校党委领导由组织部统战部人事处等部门参加的统一协调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推荐任用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工作机制在干部任用上形成党内党外同志公开平等竞争的良好氛围使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在校内外的分布配备科学合理提高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推荐使用的效率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关于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前沿理论研究摘要: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我国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确认识到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党外代表人士自身特点以及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是搞好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前提。

本文就以上四个相互联系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党外代表人士意识机制培训选拔监管前言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统战工作的重点,关于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目前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党外代表人士自身的特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四个方面。

在正式研究开始前,现对几个概念进行界定。

党外代表人士是中国政治体制下的一个重要群体,关于党外代表人士的定义①目前较为普遍的界定是: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族界、宗教界、新的社会阶层以及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中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和一定代表性的人士。

需要区别的是党外代表人物,党外代表人物②指:中国共产党以外的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教育界、科技界、宗教界及非公有经济各界乃至海外等等各个方面无党派的代表人物。

同时特别明确高校新一代代表人物的概念,高校新一代党外代表人物③的内涵,是指:在政治上与我们党团结合作,具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在所联系的群众中有较强的代表性和较大的社会影响,能够经受各种政治考验,并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学校的建设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党外高级知识分子。

①王志红:《新形势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与调查》,载《河北农业大学报》2009年12月,第4期。

②韩隆福:《略谈党外代表人物队伍建设》,载《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11月,第6期。

③李群:《关于高校新一代党外代表人物队伍建设的思考》,载《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报》2005年8月,第4期。

一、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一)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合作的水平。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调研报告(1)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调研报告(1)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调研报告(1)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立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

我们要把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列为今后一个时期统战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湖南的科学跨越、富民强省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党外人才。

一、正确估价湖南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现状近年来,全省党外人士队伍不断壮大。

省市县三级政协党外人士的安排均达到中央规定的比例要求,党外人士担任各级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比例也逐届提高,全省实职安排的党外干部总数万人,其中县处级以上党外领导干部1911人,省市县三级政府领导班子党外干部全部配齐,省市两级法院、检察院领导班子党外干部基本配齐,省市县政府工作部门和乡镇政府党外正职220名。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关系不断改善,大批优秀党外人才脱颖而出,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湖南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的党政领导干部对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学习不够,对多党合作制度重视不够,成为影响和制约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些同志思想认识存在误区,认为班子中不配备党外干部也不影响大局,将安排党外人士作为一种政治摆设来看待,将党外领导干部作为“花瓶”来使用;一些同志政治胸怀不够宽广,认为“优秀人才都在党内,党外没有人才”,“党外干部挤占党内职数”的抱怨心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同志工作态度不够积极,个别地方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中央和省委强调就抓一阵、不强调就放一边。

工作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拓宽。

目前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重点还是以体制内的工作对象为主,主要分布在科教文卫等体制内领域,与体制外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缺乏规范有效的联系渠道,存在工作视野窄、选拔渠道不畅等问题,以致所选拔的党外代表人士缺乏广泛性和代表性。

关于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新形势下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提升党外代表人士“代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功能,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党外代表人士的基本内涵党外代表人士是统一战线的一个特定概念。

它是指中共以外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广泛代表性的各界人士,而不是指普通的党外群众。

一般来说,党外代表人士应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中有较深造诣或有较大影响,有较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一定活动能力,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

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一)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锻炼与使用力度有待加强有些单位还没有将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锻炼真正纳入议事日程,还没有建立与党外代表人士定期联系制度,缺乏系统完整的考察、培养、交流、使用机制。

教育培养覆盖面还不够广泛,培训经费不足,阵地建设滞后,学习培训考评激励、教学质量评估等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政策规定缺乏刚性约束,培养与使用的责权有脱节现象。

(二)思想认识方面存有束缚感由于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必要性存在着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对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特点规律的研究工作开展得不够平衡,一些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这项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的问题。

基层单位统战干部多是兼职,有的单位甚至无人负责,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三)党外代表人士自身存在不足党外代表人士政治上追求进步,文化程度和业务水平较高,富有开拓精神,在某个学科和领域有建树,具有一定的参政议政能力,但他们当中特别是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还存在着政治把握能力不强,参政议政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相对不足,与党合作共事经验不够丰富,社会威望和影响力不高等问题。

(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结构欠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总体数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缺少一批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党外代表人士。

还有大量有影响力的党外专家学者没有纳人我们的视野,高层次人才和年轻后备人才的储备缺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