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岩石力学期末考试PPT整理之简答题

合集下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2春“石油工程”《岩石力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2春“石油工程”《岩石力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2春“石油工程”《岩石力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岩石的力学性质主要是指岩石的变形特征和强度特征。

()参考答案:正确2.岩石在恒定载荷作用下,其变形随时间逐渐缓慢地增长的现象成为( )。

A、松弛B、蠕变C、拉伸参考答案:B3.岩石扩容现象是岩石具有的一种普遍性质。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岩石分为沉积岩、变质岩、火成岩三类,化石存在于这三类岩石中。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5.在岩石抗压试验中,若加荷速率增大,则岩石的抗拉强度()。

A.增大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A6.岩石在常温常压下的变形特征与深层一致。

()参考答案:错误7.水力压力法是能够测量地壳深部应力的唯一方法。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8.剪胀(或扩容)表示()。

A.裂缝逐渐闭合的一种现象B.裂缝逐渐涨开的一种现象C.岩石的体积随压应力的增大逐渐增大的现象参考答案:C9.一般情况下裂缝沿垂直于最小主地应力的方向扩展。

由于最小主地应力一般都是水平方向的,因此裂缝一般都是垂直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0.井壁的破裂压力是由岩石的抗剪切强度决定的。

()参考答案:错误11.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方向一般是沿平行于最小主应力的方向扩展。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2.在缺乏试验资料时,一般取岩石抗拉强度为抗压强度的()。

A.1/2-1/5B.1/10-1/50C.2-5倍D.10-50倍参考答案:B13.围压越高,岩石的变形能力越大。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4.围压用来描述岩石在地下所受的压力环境。

()参考答案:正确15.岩体的尺寸效应指岩体的强度和弹性模量随试件的增大而增大的现象。

()A.错误B.正确16.在岩石力学分析中,一般把岩石看作均质各向同性体。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7.初始地应力主要包括()。

A.自重应力和残余应力B.构造应力和残余应力C.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参考答案:C18.岩体的尺寸效应指岩体的强度和弹性模量随试件的增大而增大的现象。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期末考试之填空、选择、判断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期末考试之填空、选择、判断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PPT整理之填空、选择、判断1.地球的表层称为地壳,人类的一切活动和生产实践活动都是局限在地壳的表层范围内。

岩石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聚集而形成的自然物体。

岩石俺成因可分为三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石是岩块、岩体的统称。

岩块是不包含岩石宏观结构特征的最小岩石单元,是自然地质体重的岩石小块,通常很小,便于室内研究。

因为岩块是不包含显著弱面的岩石块体,所以通常都把它作为连续介质以及均质体看待。

由岩块和各种各样的结构面共同组成的综合体称为岩体。

岩体是包括宏观结构特征的岩石,一般赋存于天然状态中。

2.根据岩石的应力-应变-时间关系,可将力学性质划分为弹性、塑性、黏性;根据岩石的变形与破坏的关系,还可以将岩石性质划分为脆性和延性。

3.岩石蠕变机理:化学键理论、破裂理论、摩擦理论、晶体缺陷理论。

4.岩石蠕变曲线分为:(1)瞬时变形(2)初始蠕变或阻尼蠕变(3)稳态蠕变或等速蠕变(4)加速蠕变。

5.基本变形单元有弹性元件(弹簧)、粘性元件(阻尼器)和塑形元件(摩擦块)。

6.塑性元件特性是:当应力小于屈服应力时,介质完全不产生变形;当应力大于屈服应力时,则产生塑性流动。

7.岩石蠕变模型中,串联时用“一”符号来表示,并联用“11”符号表示。

若元件串联成某一模型时,每一元件所担负的应力为模型的总应力。

每一元件的应变速率之和为总应变速率;若元件并联成某一模型时,则每一元件应力之和为模型总应力,而每一元件应变速率与模型应变速率相等。

8.开尔文模型与麦克斯韦尔模型的区别是前者为弹性粘滞液体;后者为粘弹性固体。

9.开尔文模型能表达非松弛现象及滞后效应,因此也称滞弹性固体模型。

10.由于开尔文模型中两元件并联,在应力作用下,两元件的应变量是相等的,但应力却由两元件分担。

11.复杂应力条件下岩石破坏机制:(1)剪切破坏(2)拉伸破坏(3)塑性流动。

12.岩石之所以能产生脆性或延性破坏,除了受应力及应变状态影响外,也受温度、围压、应变率等因素的控制。

《岩石力学》习题汇总及答案

《岩石力学》习题汇总及答案

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各向异性:岩石的全部或部分物理、力学性质随方向不同而表现出差异的性质。

2、软化系数:饱水岩样抗压强度与自然风干岩样抗压强度的比值。

3、初始碎胀系数:破碎后样自然堆积体积与原体积之比。

4、岩体裂隙度K:取样线上单位长度上的节理数。

5、本构方程:描述岩石应力与应变及其与应力速率、应变速率之间关系的方程(物理方程)。

6、平面应力问题:某一方向应力为0。

(受力体在几何上为等厚薄板,如薄板梁、砂轮等)1.平面应变问题:受力体呈等截面柱体,受力后仅两个方向有应变,此类问题在弹性力学中称为平面应变问题。

2.给定载荷:巷道围岩相对孤立,支架仅承受孤立围岩的载荷。

3.长时强度:作用时间为无限大时的强度(最低值)。

4.扩容现象:岩石破坏前,因微裂隙产生及内部小块体相对滑移,导致体积扩大的现象5.支承压力:回采空间周围煤岩体内应力增高区的切向应力。

1.平面应力问题:受力体呈等厚薄板状,所受应力为平面应力,在弹性力学中称为平面应力问题。

2.给定变形:围岩与母体岩层存在力学联系,支架承受围岩变形而产生的压力,这种工作方式称为给定变形。

3.准岩体强度:考虑裂隙发育程度,经过修正后的岩石强度称为准岩体强度。

4.剪胀现象:岩石受力破坏后,内部断裂岩块之间相互错动增加内部空间在宏观上表现体积增大现象。

5.滞环:岩石属滞弹性体,加卸载曲线围成的环状图形,其面积大小表示因内摩擦等原因消耗的能量。

1、岩石的视密度:单位体积岩石(包括空隙)的质量。

2、扩容现象:岩石破坏前,因微裂隙产生及内部小块体相对滑移,导致体积扩大的现象。

3、岩体切割度Xe:岩体被裂隙割裂分离的程度:4、弹性后效:停止加、卸载,应变需经一段时间达到应有值的现象。

5、粘弹性:岩石在发生的弹性变形具有滞后性,变形可缓慢恢复。

6、软岩(地质定义):单轴抗压强度小于25MPa的松散、破碎、软弱及风化膨胀类岩石。

1.砂土液化: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它物理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现象。

岩石力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岩石力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1】弹性体的特征: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变形,当外力不超过一定限度时,除去外力后变形能完全恢复。

【2】弹性力学的平面问题包括: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3】变质岩分类包括片理状岩类(片麻状构造、片状构造、千枚状构造、板状构造)和块状岩类(块状构造);【4】岩石的密度:岩石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

【5】岩石的容重:岩石单位体积所具有的重量。

【6】岩石的容重取决于:(1)岩石的矿物成分;(2)孔隙发育程度;(3)含水量【7】岩石强度:是指岩石在外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8】岩石的三轴抗压强度:是指岩石在三围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

【9】三轴压缩试验的加载方式(1)真三轴加载;(2)伪三轴加载;【10】岩石的变形有:(1)弹性变形;(2)塑性变形;(3)黏性变形;【10】岩体的结构单元有:(1)结构面(坚硬结构面、软弱结构面);(2)结构体(块状结构体、板状结构体);【11】岩体的赋存环境包括:(1)地应力;(2)地下水;(3)地温;【12】根据结构面的成因不同分:(1)原生结构面(2)构造结构面(3)次生结构面【13】流变现象:是指应力-应变曲线与时间因素有关的性质,岩体在变形过程中有时间效应的现象。

【14】岩石的流变包括:(1)蠕变(当应力不变时,变形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现象);(2)松弛(当变形一定时,应力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小的现象);(3)弹性后效(当瞬间加载或卸载时,应变滞后于应力的现象)。

【15】围岩-支护共同作用:是指围岩与支护形成一个共同体,使其两者之间产生相互耦合和相互影响的情况。

【16】马克斯威尔体(本构方程、蠕变方程、松弛方程)和凯尔文体(本构方程、蠕变方程、弹性后效(卸载效应))的相关方程答:马克斯威尔体具有瞬间变形、等速蠕变和松弛的性质;凯尔文体具有弹性后效、稳定蠕变,没有松弛的性质;【17】岩石种类: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岩浆岩: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

岩石力学考试题..doc

岩石力学考试题..doc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石油工程2012级(钻井工程)《岩石力学》期末复习资料1.什么叫岩石?什么叫岩体?它们之间的区别何在?答: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它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凝聚而成的自然地质体。

岩体,是指一定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地质体,它经历了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经受了各种地质作用,并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在其内部保留了各种永久变形和各种各样的地质构造形迹(不整合、褶皱、断层、层里、节理、劈理等不连续面。

岩石和岩体的重要区别就是岩体包含若干连续面,岩体的强度远低于岩石强度。

2. 岩石按照成因分成哪几类?其各自的成因及特征是什么?试举出几种岩石实例。

答:按照成因,岩石可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

组成岩浆岩的各种矿物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较为稳定,它们之间的连接是牢固的,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均匀性(橄榄岩、流纹岩)。

沉积岩是由母岩在地表经风化剥蚀而产生的物质,通过搬运、沉积、和固结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的物理力学特性与矿物和岩屑的成分,胶结物的性质有很大关系,另外,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砾岩、页岩、泥岩)。

变质岩是由岩浆岩、沉积岩甚至变质岩在地壳中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影响下发生编制而形成的岩石。

它的物理性质与原岩的性质、变质作用的性质和变质程度有关(片麻岩、板岩、大理岩)。

3.什么叫岩石力学?其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方法有哪些?答: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及岩体在各种不同受力状态下产生变形和破坏的规律,并在工程地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定量地分析岩体稳定性的一门学科。

岩石力学研究的内容: (1) 基本原理,包括岩石的破坏、断裂、蠕变及岩石内应力、应变理论等的研究;(2)实验室试验和现场原位试验,包括各种静力和动力方法,以确定岩块和岩体在静力和动力作用下的性状及 tanti 内的初始应力;(3)在实际应用方面,包括地表岩石地基的稳定和变形问题、岩石边坡的稳定性等问题的研究。

岩石力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岩石力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1】弹性体的特征: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变形,当外力不超过一定限度时,除去外力后变形能完全恢复。

【2】弹性力学的平面问题包括: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3】变质岩分类包括片理状岩类(片麻状构造、片状构造、千枚状构造、板状构造)和块状岩类(块状构造);【4】岩石的密度:岩石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

【5】岩石的容重:岩石单位体积所具有的重量。

【6】岩石的容重取决于:(1)岩石的矿物成分;(2)孔隙发育程度;(3)含水量【7】岩石强度:是指岩石在外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8】岩石的三轴抗压强度:是指岩石在三围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

【9】三轴压缩试验的加载方式(1)真三轴加载;(2)伪三轴加载;【10】岩石的变形有:(1)弹性变形;(2)塑性变形;(3)黏性变形;【10】岩体的结构单元有:(1)结构面(坚硬结构面、软弱结构面);(2)结构体(块状结构体、板状结构体);【11】岩体的赋存环境包括:(1)地应力;(2)地下水;(3)地温;【12】根据结构面的成因不同分:(1)原生结构面(2)构造结构面(3)次生结构面【13】流变现象:是指应力-应变曲线与时间因素有关的性质,岩体在变形过程中有时间效应的现象。

【14】岩石的流变包括:(1)蠕变(当应力不变时,变形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现象);(2)松弛(当变形一定时,应力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小的现象);(3)弹性后效(当瞬间加载或卸载时,应变滞后于应力的现象)。

【15】围岩-支护共同作用:是指围岩与支护形成一个共同体,使其两者之间产生相互耦合和相互影响的情况。

【16】马克斯威尔体(本构方程、蠕变方程、松弛方程)和凯尔文体(本构方程、蠕变方程、弹性后效(卸载效应))的相关方程答:马克斯威尔体具有瞬间变形、等速蠕变和松弛的性质;凯尔文体具有弹性后效、稳定蠕变,没有松弛的性质;【17】岩石种类: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岩浆岩: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岩石力学复习参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岩石力学复习参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岩石力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当岩石孔隙度增大或孔隙压力增大时,岩石强度(1);当围压增大时,岩石强度(2)。

2、对于岩石而言,破坏前的应变或永久应变在(3)可作为脆性破坏,(4)作为延性破坏,(5)为过渡情况。

3、围压影响着岩石的残余强度。

随着围压加大,岩石的残余强度逐渐增加,直到产生(6)或(7)。

4、随着围压的增加,岩石的破坏强度、屈服应力及延性都(8)。

5、抗剪强度一般有两种定义:一种是指(9);另一种定义为(10)。

前者考虑到剪切破坏时岩石中包含(11)和(12);后者仅仅取决于(13)。

因此,亦有人称前者为(14),称后者为(15)。

确定岩石抗剪强度的室内实验常采用(16),从岩石三轴实验可知,当围压较低时,岩石剪切破裂线近似为(17);但当围压较高时则为(18)。

6、岩石的抗拉强度是指(19)。

可采用(20)方法来测定岩石的抗拉强度,若试件破坏时的拉力为P,试件的抗拉强度为σ,可用式子(21)表示。

7、在物理环境不变的条件下,若盐岩颗粒较大,则蠕变应变率(22)。

岩石蠕变应变率随着湿度的增加而(23)。

8、为了精确描述岩石的复杂蠕变规律,许多学者定义了一些基本变形单元,它们是(24)、(25)、(26)。

将这些变形单元进行不同的组合,用以表示不同的变形规律,这些变形模型由(27)、(28)、(29)。

9、在岩体中存在大量的结构面(劈理、节理或断层),由于地质作用,在这些结构面上往往存在着软弱夹层;其强度(30)。

这使得岩体有可能沿软弱面产生(31)。

10、Griffith理论说明了裂缝(32),但不能说明裂缝(33)。

11、在加压过程中,井眼的切向或垂向的有效应力可能变成拉应力,当此拉应力达到地层的(34)时,井眼发生破裂。

此时的压力称为(35)。

当裂缝扩展到(36)倍的井眼直径后停泵,并关闭液压系统,形成(37),当井壁形成裂缝后,围岩被进一步连续地劈开的压力称为(38)。

《岩石力学》习题库及答案

《岩石力学》习题库及答案

《岩石力学》习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l、下列哪一项不是岩石力学的研究对象?A. 岩石的强度B.岩石的变形C.岩石的硬度D.岩石的弹性答案:D解释:岩石力学主要研究岩石的强度、变形和硬度,而弹性是材料的一种性质,不是岩石力学的研究对象。

2、下列哪一种岩石的力学性质最符合“岩石力学”的研究对象?A. 花岗岩B.页岩C.石灰岩D.砂岩答案:A解释:花岗岩是一种典型的岩石,其力学性质最符合岩石力学的研究对象。

页岩、石灰岩和砂岩的力学性质与花岗岩有所不同,因此不是最符合岩石力学研究对象的选项。

3、下列哪一种现象不属于岩石力学的研究范畴?A. 地震波传播B.岩石的破裂C.岩石的流变D.岩石的摩擦与粘着答案:A解释:地震波传播属于地震学的范畴,不是岩石力学的研究范畴。

岩石的破裂、流变和摩擦与粘着都是岩石力学的研究范畴。

二、简答题4、请简述岩石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岩石力学主要研究岩石的强度、变形和硬度等力学性质,以及岩石在各种力场作用下的响应。

具体包括: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强度准则、破裂准则、屈服准则、蠕变和松弛、加载和卸载条件下的变形特性等。

41、请简述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答案:岩石力学在工程中有着厂泛的应用,包括地质工程、土木工程、采矿工程、水利工程等领域。

例如,在地质工程中,岩石力学可以应用于岩体稳定性分析、地质构造分析等方面;在土木工程中,岩石力学可以应用于地基基础设计、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等方面;在采矿二程中,岩石力学可以应用于矿山安全防护、矿产资源开发等方面;在水利工程中,岩石力学可以应用于坝体结构分析、河床稳定性分析等方面。

供应链管理习题库及参考答案供应链管理:库及参考答案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供应链管理成为了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下面,我们将探讨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关键构成要素、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进行优化。

一、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是指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以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作和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PPT整理之简答题
(3*10=30分)
1.岩石力学的发展历史分为哪几个阶段?请简述一下每个阶段的特点。

答:按其发展进程可划分四个阶段:
(1)初始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这是岩石力学的萌芽时期,产生了初步理论,以解决岩体开挖的力学计算问题。

(2)经验理论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该阶段出现了根据生产经验提出的地压理论,并开始用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方法分析地下工程的支护问题。

(3)经典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20世纪60年代)这是岩石力学学科形成的重要阶段,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被引入到岩石力学,确立了一些经典计算公式,形成围岩和支护共同作用的理论。

岩石力学发展到该阶段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经典理论发展阶段,形成了“连续介质理论”和“地质力学理论”两大学派。

(4)现代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现在)
此阶段是岩石力学理论和实践的新进展阶段,其主要特点是,用更为复杂的多种多样的力学模型来分析岩石力学问题,把力学、物理学、系统工程、现代数理科学、现代信息
技术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引入到岩石力学。

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流变学、断裂力学、非连续介质力学、数值方法、灰色理论、人工智能、非线性理论等在岩石力学与工程中的应用也提供了可能。

2.简述岩石力学的研究内容。

答:(1)岩石的变形特征;(2)岩体的变形与强度;(3)岩石的强度理论;(4)地应力的测量方法;(5)岩体力学的工程应用.
3.请简述岩石的蠕变及其机理。

答:岩石的蠕变:岩石在保持应力不变的条件下,应变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的现象。

岩石蠕变机理:化学键理论、破裂理论、摩擦理论、晶体缺陷理论
4.岩石蠕变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1)瞬时变形(2)初始蠕变或阻尼蠕变(3)稳态蠕变或等速蠕变(4)加速蠕变。

5.为精确描述岩石复杂的蠕变规律,许多学者定义了一些基本变形单元,这些基本单元有哪些?
答:这些基本单元有弹性元件(弹簧)、粘性元件(阻尼器)和塑形元件(摩擦块)。

6.岩石力学的性质有哪些?请简明阐述一下。

答:根据岩石的应力-应变-时间关系,可将力学性质划分为弹性、塑性、黏性。

(弹性是指在一定的应力范围内,物体
受外力作用产生变形,而除去外力(卸荷)后能够立即恢复其原有的形状和尺寸的性质;塑性是指物体受力后,在应力超过屈服极限是仍能继续变形而不立即断裂,除去外力(卸荷)后变形又不能完全恢复的性质;黏性是指物体受力后变形不能在瞬时完成,且应变速率随应力的大小而该改变的性质。

)根据岩石的变形与破坏的关系,还可以将岩石性质划分为脆性和延性。

(脆性是指物体受力后,变形很小是就发生破裂的性质;延性是指物体能承受较大变形而不丧失其承载力的性质。


7.列举几种岩石蠕变模型,说明其物理含义并写出其结构符号。

答:(1)麦克斯韦尔模型:简称M体,由弹簧和阻尼器串联而成,模型符号可写成:M=H-N
(2)开尔文模型:将弹簧元件与粘性元件并联而成的模型称为开尔文模型,简称K模型。

其结构符号为:
(3)柏格斯模型:麦克斯韦尔模型与开尔文模型串联形成的组合模型称为柏格斯模型。

其模型符号:
8.简述岩石的库仑-纳维尔准则?
库伦—纳维尔破坏准则是:
n f f σττ+=0 f τ为岩石剪切面的抗剪强度;0τ为岩石固有剪切强度,它与粘聚力C 相当,n f σ为剪切面上的摩擦阻力,而n σ为剪切面上的正应力;f 为岩石内摩擦系数ϕtg f =。

这个准则认为岩石沿某一面发生剪切破裂,不仅与该面上剪切力大小有关,而且与该面的正应力有关。

岩石并不沿着最大剪应力作用面产生破坏,而是沿着其剪应力与正应力达到最不利组合的某一面产生破裂。

9.复杂应力条件下岩石破坏机制有哪些?
答:(1)剪切破坏;(2)拉伸破坏;(3)塑性流动。

10.试说明摩尔包络线的特点。

答:
11.说明格里菲斯准则的内容并指出其理论的局限性。

答:内容:他认为:脆性材料中包含有大量的微裂纹和微孔洞。

材料的破坏是由于这些微裂纹或孔洞在局部拉应力作用下产生扩展、联合的结果,而岩石就是这样一种包含大量微裂纹和孔洞的脆性材料。

局限性:(1)Griffith 在假设中忽略了裂隙与一定压力下可能产生闭合的事实,造成理论值与实测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别;(2)Griffith 理论只说明了裂缝何时开始破裂,但不能说明裂缝是如何扩展或传播的。

12.什么是岩石的孔隙度?什么是岩石的渗透率?
答:岩石的孔隙度:指岩石单元中孔隙体积V φ与实体骨架体积Vs 之间的比率:
岩石的渗透率:用于表征岩石渗透能力的一个参数 13.简述达西定律及其应用范围。

答:达西渗透率定律:
应用范围/前提条件:(1)假设流体与岩石之间不发生物理化学反应;(2)渗流介质中只存在一种流体。

14.解释两相多孔介质应力—应变方程中各项的具体含义。

答:λ、G (剪切模量)为拉梅常数;C 、M 为描述两相介质的附加弹性模量;C 是固体与流体变形之间的耦合参数,M 是孔隙流体弹性性质的表征量。

s V V ϕφ=KAJ L
h -h KA Q ==12
15.简述油藏压实机理。

答:油藏压实是岩石所受压应力超过了岩石的抗压强度并发生塑性变形的过程。

16.流体饱和多孔介质模型有何特点:
(1)固体没有固结;(2)液体和固体的力学特性相互独立。

17.地应力的成因有哪些?
答:(1)地幔热对流;(2)板块边界受压;(3)岩浆侵入;(4)岩体自重应力场;(5)地质构造应力;(6)地表剥蚀;(7)水压与热应力。

18.进行地应力研究的意义。

答:(1)是所有地质力学问题中重要的初始条件;
(2)是勘探、钻井及油藏等石油工程的重要参数;
(3)是钻井工程中井壁稳定分析的重要参数;
(4)是采油工程中出砂防砂分析的重要参数;
(5)是油气层增产改造措施制定的重要参数。

19.地应力的确定方法有哪些?
答:(1)滞弹性应变恢复法;(2)差应变分析(DS)法;(3)声发射法;(4)波速各向异性。

20.井壁不稳定的危害。

答:(1)缩径;(2)井漏;(3)井塌。

21.井壁不稳定的原因以及稳定井眼的措施。

答:原因:(1)如果井眼内的泥浆密度过低,井壁应力将超过岩石的抗剪强度而产生剪切破坏(表现为井眼坍塌扩径或屈服缩径);(2)
如果泥浆密度过高,井壁将产生拉伸应力,当拉伸应力大于岩石的抗拉强度时,将产生拉伸破坏(表现为井漏)。

措施:在工程实际中,可以通过调整泥浆密度,来改变井眼附近的应力状态,达到稳定井眼的目的。

22.井壁失稳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1)地质力学因素,如原地应力状态;(2)岩石的综合性质,岩石的强度和变形特征等;(3)钻井液的综合性质;(4)其它工程因素,如打开井眼的时间、裸眼长度等。

23.井壁稳定的研究方法。

答:主要有三种:一是泥浆化学研究,二是岩石力学研究,三是化学和力学耦合起来研究。

24.影响裂缝延伸的主要因素。

(写三四个差不多了)
答:(1)地层中不同层位的地应力;(2)裂缝地层的相对厚度;(3)地层之间的边界状况;(4)地层弹性模量、泊松比、断裂韧性等岩石力学参数的分布;(5)裂缝内的压裂梯度;(6)地层中孔隙压力的分布;(7)地层中的孔隙度、渗透率等物理参数。

25.出砂的机理。

答:(1)剪切破坏机理;(2)拉伸破坏机理。

两种机理同时作用并相互影响,剪切引起地层破坏后,地层颗粒更容易在产液拖拽力作用下发生运移。

26.影响出砂的因素。

答:(1)地质因素;(2)开采因素;(3)完井因素。

27.出砂原因。

答:(1)岩石的胶结强度:胶结物少、胶结强度低是油井出砂的主要内因;(2)岩石的应力状态;(3)开采因素的影响;(4)注水井停注的影响,是注水井出砂的主要原因。

28.出砂的危害。

答:①导致地层亏空,地层坍塌,损坏套管;②造成油井减产停产,油井出砂最容易造成砂埋油层、砂堵油管、地面管汇和贮油罐积砂;
③加快磨损井下管柱,工具及地面设备;④增加原油处理难度;
⑤增加环境污染及运输处理等问题。

29.油气井防砂方法。

答:砂拱防砂、化学防砂、热力焦化防砂、机械防砂、复合防砂、
其它防砂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