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练习-日照图的综合判读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太阳光照图的类型和判读

由题意可知,图中黄赤交角为20°,即回归线度数为 20°,极圈度数变为70°,则地球仪上热带、寒带范 围变小,温带范围扩大,极夜、极昼范围变小;北半球 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增大、冬季均温升高,昼夜长短、 四季差异变小,南半球夏季昼变短。
(3)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 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 ) A.5月23日8时 B.6月22日18时 C.11月23日6时 D.12月22日18时
晨昏线 为弧线 且与南 北极圈 相切
23°26′N 23°26′S
极昼极夜地 区
无
北极圈内极 内极夜 北极圈内极 内极昼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在一天之中,太阳依次直射南北回 归线之间的某条纬线上的所有点,但在 某个时刻只直射其中的一点。太阳直射 点的经度在地球光照图上是平分昼半球 的经线的经度,也就是地方时为12时的 经线的经度。
当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时,劣弧HP可能 是夜弧,也可能是昼弧。若劣弧HP是夜弧,则昼长远大 于夜长,北半球为夏半年,劣弧HP中点的时刻为0时, E点为6时,但日期11月23日与北半球为夏半年不符合; 若劣弧HP是昼弧,则昼长远小于夜长,北半球为冬半年, 劣弧HP中点的时间为12时,E点的时间为18时,因日期
学以致用6.如图为地球某日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 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3)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 D )
A.45°E、135°E B.135°E、45°W C.60°E、120°W D.0°、180°
学以致用6.如图为地球某日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 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4)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 A )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三地理总复习(四)日照图、正午太阳高度运用、太阳视运动

日照图、正午太阳高度运用、太阳视运动. 选择题读图完成 1~3 (阴影部分为1.此时,北京时间为A.5 时 B .8时C.10 时 D .15 时2.此日 M地的昼长为A.6 小时 B .12 小时C.15 小时 D .18 小时3.此日 N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A.40 ° B .90°C20 ° D .70°6.飞机起飞时罗马正值A.黑夜 B .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C .少雨季节 D .白昼最长的季节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 MN为晨线, N为晨线与极圈的切点。
读图完成7~ 9题。
从罗马到北京的某国际航班经过 18 小时的飞行,于某星期一的 17 时 10 分安全降落在北5.飞机从罗马(东 3 区)起飞的时间是当地时间A.星期一的 18:10 B .星期一的 12: 10 C .星期日的 18:10 D .星期日的 5:107.此时北京时间为 A.5 时 04 分 B.58.由图文信息可时 20 分 C. 13B. E时 20 分 D. 4 时地正午太阳高度N地C.此时,北京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D. 此时,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9.丙海域为马航失联重要的搜索区,关于丙海域说法错误的是A.各季节都会出现强烈的持续性大风C.以晴朗天气为主,能见度较高B. 常年受大浪影响,不利于航行D. 受寒流控制,海水流速较快M为纬线,弧线 N 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为黑夜;甲乙两地所在经线的经度为 120°E;甲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0°。
读图回答 10~12 问题。
10.此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 .120°E,20 °N B .60°W,20°N C .120°E,23 °26′N D .60°W,23°26′N 11.此时,伦敦时间是 A .0时 B .4时 C .12 时 D .16 时12.一架飞机自①地起飞,沿图中直线行驶至②地,其飞行方向是A .自西向东B .自东向西C .先向东南后向东北D .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下图中甲是某经线,乙是北半球某纬线的一部分, ab 长度为甲的 1/4 ,c 正值夕阳西下。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难点点拨】日照图也叫光照图,即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白昼和黑夜的分布图形。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日照图的形式变化较多,该类试题能很好地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很大,对日照图的判读属于高考复习中不能回避和必须熟练掌握的主干知识,归纳和总结这类试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显得尤其重要。
在日照图上通常涉及下列问题:1.判断半球及地球自转的方向:(1)东西半球:明确20°W和160°E两条经线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
(2)南北半球: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
2.画晨昏线或太阳光线: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相互垂直。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要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就要判断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经度。
(1)纬度位置:一般有三种情况,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和赤道上,判断的依据是观察极圈内的昼夜状况。
(2)经度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地方时12点所在的经线上。
4.日期、节气(季节):由日照图确定日期和节气(季节),日期主要有四种: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时,日期为9月23日或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
北半球对应的节气依次是夏至、秋分或春分、冬至;季节是夏季、秋季或春季、冬季,此处应注意节气和季节的区别。
判断推理的过程是:由极圈内的昼夜状况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再到日期节气(季节)。
5.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1)太阳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为90°,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等于0,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
(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一是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二是季节分布规律: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光照图的综合判读一、知识讲解1.常见光照图日照图即光照图,是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与夜的分布图。
常见光照图有侧视图、俯视图、矩形图、局部图和变式图等。
如下所示:2.光照图判读三要素光照图的判读三要素是太阳光线、晨昏线和昼夜半球。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光照图都具备这三个要素。
大多数图中并没有太阳光线,可以通过昼半球的分布推测太阳光线的来源;甚至有的图中没有标出昼夜半球的分布,仅已知某条线是晨昏线,这时就需要判读晨昏线,进而判断昼夜半球的分布。
3.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光照图判读要抓住“点、线、面、角”的关系(1)两线——晨线、昏线①晨昏线: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晨昏线是球面大圆,与太阳光线垂直。
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
②晨线:由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如下图中AB ︵。
③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界线,如右图中BC ︵。
(2)六点——晨赤点、昏赤点、极昼切点、极夜切点、夜弧中点、昼弧中点光照图上的时间信息往往是隐藏着的,需要同学们“挖掘”,关键在于找出并确定太阳光照图上重要的六个时间点,如下图所示:(3)点线关系①晨昏线与纬线相切于晨昏北(南)点。
晨昏线与赤道相互平分。
②只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时,晨昏线为南北走向,即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如图1);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晨线为西北-东南走向(如图2中AB),昏线为东北-西南走向;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晨线为东北-西南走向,昏线为西北-东南走向。
③晨昏北点到北极点的纬度差=晨昏南点到南极点的纬度差=直射点到赤道的纬度差=直射点的纬度数。
④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切点的纬度之和始终等于90°(互余)。
(4)面面关系①二至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66°34′。
②二分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90°。
晨昏圈平面与某一经线圈所在平面重合。
③地球公转轨道面始终与赤道面呈23°26′的夹角。
太阳光照图(日照图)的判读内容和方法

• 季节、节气的判读 • 时间的确定 • 昼夜长短的判读 • 日出日落时刻的判读
一、季节、节气的判定
一般来说,日照图反应的往往是地球 在绕日公转中黄道上的几个特殊位置: 二分二至日时的情况。
步骤如下:
①确定南、北极。
可依据地球自转方向、海陆分布以及图上的 纬度分布特点来加以判断。
②注意晨昏线在地表的位置,尤其是与特殊
甲
乙
3、求乙图中D、O两点和甲图中H、K的昼长;
D:8h;
O:12h; H:18h;
K:24h
4、求甲图中G点的日出、日落时间
G点的日出时间为3时,日落时间为21时
晨昏线的画法: 1、过地心与光线垂直(侧视图) 2、平分赤道 3、二分时,与经线圈重合; 二至时,与极圈相切
线晨
线晨
S
N
昏 线
昏 线
问题:1、判断图示半球的季节、节气及日期
北半球的冬季,冬至日,12.22前后
二、时间的判定
时间的判定一般有两种方法:
• 从昼、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出发推断时间
• 从晨昏圈与赤道交点推算时间
•从昼、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出发推断时间
昼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分别平分昼弧和夜弧: • 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 • 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后根据经度每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加西 减等原则判定某点所在经度的时间。
夏季
A
O
B
2、图中A点此时的地方时 是 4 时,C点的地方时是 12 时 3、A点昼长是 16 小时,B点昼 长 16 小时
C
点击高考
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 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 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慢。读图完成1--2题。 1.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 甲地为( ) B A.7日4时 B.8日8时 C.7日8时 D.8日4时 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 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 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 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日照图的判读

3.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 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据此可计算该经线上 某一点的纬度数值。
(因为:太阳直射经线上太阳高度南北跨度为180o , 该经线上太阳高度等值线的纬度跨度也是180o)
4.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此经线的最北点为北 极,最南点为南极。 5.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极点可以看见(图 中看不见南极点) ,北极点与最北点的“纬差” 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度数,北极点两侧的经 线分别是12点和0点。 6.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南极可以看见(图上 看不到北极点) ,南极点与最南点的“纬差” 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度数。
3.如果图中标注了太阳高度的数值,则视 具体数值而判断:一是最外侧的大圆圈为0° 等太阳高度线,即为晨昏线,一般是太阳直射 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 为晨线;二是图中最大的圆圈不是0°等太阳 高度线,那它就不是晨昏线。如果图中没有标 注太阳高度的数值,一般来讲,图中最外侧的 大圆圈上太阳高度为0°,即晨昏线。 4.由于太阳直射经线上太阳高度南北跨度 为180度,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此经线最北点 为北极点,最南点为南极点;太阳直射北半球 时,北极点在最北点以南,图上没有南极点; 太阳直射南半球时,相反。
C
)
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A.30°~40 ° B.45°~55° D C.5°~15° D.60°~70°
1.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
Q点在该经线上 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太阳直射在赤道上的昼半球 图图示范围全部位于昼半球
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技巧: 1.图的中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 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通过该点的经线即太阳 直射的经线,地方时是12点;通过该点的纬线 即为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专题一 日照图的类型和判读(学生版)(1)

专题1 日照图的类型和判读【学习目标】1. 理解日照图的形成原理,掌握日照图的各种类型及其图形特征。
2. 日照图的作法。
3. 掌握各种日照图的判读方法。
【重点和难点】各种日照图的判读方法。
【知识结构和课前预读】——独立思考,课前填写,落实基础一、概念日照图即太阳光照图,是照射在地球表面形成的和的分布图。
在日照图中,一般用阴影部分表示,空白部分表示。
成因:因地球是一个的球体,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因此地球上有和之分(“向日为,背日为”)。
二、重要性日照图类型多样,变化灵活,综合程度高,其中包含着地球上点的经纬度位置、相对方向、区时、日界线、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季节和五带位置等地球运动的基础知识,能培养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等地理综合能力。
它是初、高中地理知识的结合点,集地理基础知识、地理科学思维和学科基本技能于一图中,因此成为高考命题的重要热点和重点。
三、分类1.日照图的分类1)根据投影(或观察角度)的不同,可分为地球图、地球图和图。
2)根据图形的形状,可分为图、图和其它形状的日照图(如图)。
3)根据图形反映的区域范围,可分为图(半球图)和图(如1/2图、1/3图、1/4图、1/6图、1/8图等)。
4)根据图形中昼夜分布的情况,可分为图、图和图(又分为昼夜图、昼夜图)。
5)根据图形表示的日期(或直射点的位置),可分为日期图(主要为图、图)和日期图。
6)根据光照图内容的详略程度,可分为图和图。
7)根据图形的种类及数量,可分为图和图。
组合图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日照图融合,或将某种日照图与其它地理事物进行综合的日照图。
8)根据图形表示的形式,可分为日照图(以形式展示的立体图形,如图和图等)和日照图(以形式表示的图形,如日照图)。
9)其它类型的日照图(如图和图)。
2.不同类型日照图的特征1)侧视图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日照图,是从上空观察得到的地球昼夜分布状况图。
在此类图中,一般北极在,南极在,中心点为,南、北半球各占,赤道和居中的经线为,其余的经线为,纬线显示为,两回归线和两极圈呈出现在图中。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光照图的判读(20张)

•5、求正午太阳高度角 •6、判断昼夜长短的分布及变化情况,求日出 、日落时间,并判断其方位。
•7、确定此刻光照图中今天和昨天的范围。
强敌压境,燕国危在旦夕,燕太子丹访得荆轲,即尊为上卿,然后派他到秦国行刺,其目的是要荆轲“劫秦王,使悉返诸侯侵地”,
如不成,使“因而刺杀之”。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还是毅然前往,当
⑵自然日界线——0时或24时所在的经线 事败后,荆轲身被八创却“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壮烈而死。本文记的就是这件史事。通过“私见樊於期”,“易水送别”,秦廷行
13:20 荆轲说出迟行的道理后,愤然辞行赴秦。
三 4、5,诗烛、歌之赏武此析退:秦时师·教北案 半球各地昼_长___夜 ____,____范围内发生极昼现 短 北极圈及 S 1、有这样温柔多情的笔名,又有这样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笔下流淌出来的诗句也必然是细腻多情的,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雨
巷》。
1、规律:太阳直射哪个半球,该半球就昼长夜短;赤道 上永远昼夜平分,即L昼=L夜=12小时 2、昼长的计算:
C
①昼长=昼弧所跨经度÷15°
②日出时间=12-昼长/2;
日落时间=12+昼长/2
D
七、日界线与日期判定
1、日界线的特点: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
点,地球上日期的更替都从这条线开始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图为“局部日照图”,图中O为南极点,阴影部分表示黑夜,OP为本初子午线,∠POQ=60°,∠POM=30°。
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A.20.5°S,60°W B.23°26′S,60°W
C.20.5°N,60°E D.23°26′N,120°E
2.图示时刻,M点物体的日影朝向为()
A.正东B.正西C.东北D.西南
答案 1.A 2.C
右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经线MO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完成3~4题。
3.此时,下列四个城市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海口B.拉萨C.合肥D.北京
4.此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A.3时20分B.15时20分
C.2时D.14时
解析第3题,由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图示半球为北半球,从晨昏线分布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即为夏至日。
在夏至日,越往北(纬度越高)白昼越长,选项所列四个城市中北京纬度最高,白昼最长。
第4题,由MO以东为东半球可知,MO为20°W,由晨昏线分布可知此时20°W为18时,北京时间(120°E经线的地方时)为次日3时20分。
答案 3.D 4.A
右图中α的角度为23°26′。
读图,回答5~6题。
5.当图中α的角度由目前状况逐渐减小为0°的过程中,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B.轮船自西向东跨越北印度洋时顺风顺水
C.极昼的范围由南极圈向南极点逐渐缩小
D.尼罗河出现明显汛期
6.若图中甲地的昼长为10小时,则该地的经度应是()
A.30°E B.150°W C.30°W D.15°E
答案 5.C 6.D
下图为“半球示意图”,a为晨线。
读图完成7~8题。
7.此日,我国的节气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8.此时,下列即将日出的城市是()
A.兰州B.北京C.上海D.广州
9.图中表示地球绕日公转方向的箭头,正确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7.D8.A9.D
右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
读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线速度:P=Q=M=O>N
B.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
C.MO为晨线
D.NO为晨线
11.此时关于日期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Q点的地方时为17:00
B.N地方时为6:00
C.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4日
D.再过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
答案10.D11.D
右图中,a为晨昏线,b为经线,P为交点,O、Q为晨昏线上位于P两侧的两点,L1和L2分别为OP和PQ的长度。
读图回答12~13题。
12.若每天同一时刻,P点总能分布在该经线66.5°~90°的纬度范围之间,则该时刻可能是()
A.6 B.9 C.12 D.16
13.若P位于北半球中纬度,OP的时间差与PQ的相等,则L1和L2相比()
A.L1>L2 B.L1<L2 C.L1=L2 D.L1=2L2
B.解析第12题,由于除春秋分日外晨昏线和经线不重合,而是有一夹角,为保证每天同一时刻,P点总能分布在该经线66.5°~90°的纬度范围内,该时刻可能为0(24)时或12时,从而根据选项可以得知结论。
第13题,由于P点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根据OP的时间差与PQ的相等知其经度差相同,由于纬度越低经度间距离越大,所以OP的长度小于PQ的长度,即L1<L2。
答案12.C13.B
14.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以________为中心,日期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晨线是____________,昏线是____________。
(4)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_______(东或西)侧。
(5)此时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C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日落时间是________时。
(6)A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乙点的夜长为______小时。
(7)从甲到乙最短距离的行进方向是()
A.自东向西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C.自西向东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8)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范围()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日照图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小,仔细读图,各小题比较容易解答。
答案(1)南极点1222(2)(23.5°S,90°W)
(3) (4)A>D>E东(5)1218321(6)126(7)D(8)D
15.下图中大圆为晨昏线,M点在东西半球分界线上,P点为极点,图中阴影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
读图完成(1)~(3)题。
(1)M点纬度可能为()
A.77°N B.66°S
C.55°N D.44°S
(2)图中表示日界线的经线为________。
(3)P点为________极点,此时日期较早的一天所占的比重约为全球的________。
答案(1)A(2)PQ(3)北1/18
16.读下图(图中ABC为昏线,且与极圈相切),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
(2)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
(3)此时,________经线和________经线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
(4)在乙图上完成日照图。
(画出晨昏线,用斜线表示夜半球)。
答案(1)622(23°26′N,180°)(2)8(3)180°0°
(4)
17.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甲)及A位置北极上空俯视放大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地球处于A位置时为12月22日,指出乙图中表示晨线和昏线线段的字母,并补画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2)该日,M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Q地日出地方时为________时。
(3)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该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4)画出P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
答案(1)PM为昏线,MN为晨线。
(画图:逆时针方向自转。
)
(2)09
(3)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发生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赤道上昼夜平分。
(4)抓住四个特殊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然后连线(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