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及日照图的判读专题练习

合集下载

日照图判读练习

日照图判读练习

专题练习
1、此图ABC为晨昏线,AC为晨线,回答右侧问题:
①.此时,北京时间是() A.6时 B.12 C.16时 D.24时
②.此时,北半球的节气可能是()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一天B地的昼长是12小时
B.这一天,阳光直射23026′S、 900E
C.这一天最适合到D地进行考察
D.若一架飞机从A地飞往B地,先向西北飞,再向东南飞
2、看图回答右侧问题:
①若阴影表示夜晚,则甲地的时间为:()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
②甲地的时间为:()15时 B.9时 C.3时 D.12时③
北京为:() A.6日8时 B.7日8时 C.6日20时 D.7
日20时
3、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

根据上述条件判断,
飞机飞越的是下图所示的四个地区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4、看图回答右侧问题:
①.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
大致是。

②.此时,900E的区时是月日时,北京时间是时。

③.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
A.450W,1350W B.1350E,450W
C.600E,1200W D.00,1800
④.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 ( )
A.900W东至1800 B.00向东至1800
C.900W东至900E D.00向东至900E。

高考地理练习-日照图的综合判读

高考地理练习-日照图的综合判读

右图为“局部日照图”,图中O为南极点,阴影部分表示黑夜,OP为本初子午线,∠POQ=60°,∠POM=30°。

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可能是()A.20.5°S,60°W B.23°26′S,60°WC.20.5°N,60°E D.23°26′N,120°E2.图示时刻,M点物体的日影朝向为()A.正东B.正西C.东北D.西南答案 1.A 2.C右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经线MO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完成3~4题。

3.此时,下列四个城市白昼时间最长的是()A.海口B.拉萨C.合肥D.北京4.此时,北京时间最接近()A.3时20分B.15时20分C.2时D.14时解析第3题,由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图示半球为北半球,从晨昏线分布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即为夏至日。

在夏至日,越往北(纬度越高)白昼越长,选项所列四个城市中北京纬度最高,白昼最长。

第4题,由MO以东为东半球可知,MO为20°W,由晨昏线分布可知此时20°W为18时,北京时间(120°E经线的地方时)为次日3时20分。

答案 3.D 4.A右图中α的角度为23°26′。

读图,回答5~6题。

5.当图中α的角度由目前状况逐渐减小为0°的过程中,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发生的是()A.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B.轮船自西向东跨越北印度洋时顺风顺水C.极昼的范围由南极圈向南极点逐渐缩小D.尼罗河出现明显汛期6.若图中甲地的昼长为10小时,则该地的经度应是()A.30°E B.150°W C.30°W D.15°E答案 5.C 6.D下图为“半球示意图”,a为晨线。

读图完成7~8题。

7.此日,我国的节气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8.此时,下列即将日出的城市是()A.兰州B.北京C.上海D.广州9.图中表示地球绕日公转方向的箭头,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7.D8.A9.D右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

地球的运动专题训练题

地球的运动专题训练题

地球运动得特点知识点一地球得自转运动1、下图中有关地球自转方向得图示,正确得就是()A.甲B.乙C.丙D.丁2.如果下图就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则甲点位于乙点得()A.东南方B.西南方C.东北方D.西北方1、C[地球自转得方向就是自西向东。

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瞧,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瞧,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丁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与经度得变化矛盾。

2.B[由图中得箭头可以判断,该图就是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根据图中得位置,可判断甲点位于乙点得西南方。

知识点二地球得公转运动读“太阳日与恒星日比较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A、B得叙述,正确得就是()A.A就是地球自转得真正周期B.B就是我们通常所说得一天C.A得时间就是24时3分56秒D.B得时间就是23时56分4秒4.下列关于A、B得叙述,不正确得就是()A.若地球公转方向不变,自转方向相反,则B得时间比A长B.若地球公转方向相反,自转方向不变,则B得时间比A长C.A与B得时间不同就是由于A时间内,地球多自转了59′D.北斗七星绕北极星360°得视运动周期为一个A3.D4、D[B就是地球自转得真正周期,A就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北斗七星绕北极星360°得视运动就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得,即地球自转得真正周期就是一个B。

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得因素分析读“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得线速度明显不同,仅从地形因素分析,原因就是()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方法技巧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得因素有两点:一就是纬度。

纬度越低,速度越大,南北纬60°约为赤道得一半。

二就是海拔。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1章 地球光照图的判读专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1章 地球光照图的判读专题

第一章地球光照图的判读专题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读图(图中经线的经度间隔是均匀的),回答1~3题。

1.读图(图中经线的经度间隔是均匀的)图中C点的昼长为( C )A.24小时B.12小时 aC.20小时 a D.10小时2.图中所示日期,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B )A.太原 a a B.长春 a aC.南昌 a a D.昆明3.图中C点在半年后的夜长为( C )A.4小时 a a B.10小时C.20小时 a a D.24小时【解析】第1题,从图中的信息可知,图中C点所在的纬线上昼弧与夜弧的比例是51,昼夜之和是24小时,所以其昼长约是20小时。

第2题,图中所示日期为北半球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大值,且位置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

第3题,半年后,时间为北半球冬至日,C点的夜长等于其在夏至日时的昼长。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4~6题。

4.四幅图中所示季节相同的是( C )A.甲、乙B.甲、丁C.乙、丁D.丙、丁5.四幅图中,北京昼长与夜长差值最小的是( C )A.甲B.乙C.丙D.丁6.四幅图中,反映一年中上海的日落时间最早的是( A )A.甲B.乙C.丙D.丁【解析】从各图中晨昏线与经纬线的位置关系可推知,甲图表示12月22日即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白昼最短,上海日落时间最早;乙图表示北半球夏季,北极有极昼出现,丙图表示春分日或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昼长与夜长差值最小,丁图表示北极有极昼,北半球昼长夜短,为北半球夏季。

二、综合题7.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夏至__(节气)日的光照情况。

(2)此时,A点是__15__时(地方时),A、B、C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__B__,昼长是__18__小时。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23°26′N,45°W)__。

(4)图中ED表示__昏__线,DC表示__晨__线。

光照图判读练习

光照图判读练习

光照图判读练习1. (10分,每空1分)读图1—10,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_______日。

(2)图中A、B、C、D四点中,日出最早的是_____.(3)图中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4)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图中A、B、C、D四点中,此日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3分)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横线箭头代表太阳光线。

读图回答(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是 .(2分)(2)这一天,在①②③④四点中,昼夜等长的是,处于极夜的是点,白昼将变短的是点.(3分)(3)图中①②③④四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点。

(1分)(4)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时针方向;图中①②④三点连线为线。

(晨线或昏线) (5)此时,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1分)(6)此时,湖南处在(季节),盛行风。

(2分)(7)下列地理现象中,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双选) .(2分)A.湘江左右两岸河床不对称B.海陆间水循环C.昼夜更替D.矿物的形成3. 图是以某极点为中心的太阳俯视图,图中外圆为赤道,图示时刻为北京时间18点。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图中极点为 (南、北)极点,PB为 (晨、昏)线。

(2)北半球节气是。

直射点地理坐标纬度,经度 .(3)图中各点的地方时刻分别是:D为点,E为点。

A地夜长为小时。

(4)A、B、D三地比较,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 ;角速度的大小关系 . (5)若一物体沿纬线从D向F作水平运动,则物体将向(南、北)发生偏转。

(6)A地位于D地的方向。

(7)此日后3个月内,海口(20°N,110°30′E)的正午太阳高度将: (选择填空)。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先变大再变小D.先变小再变大4. 读“夏至日太阳照射投影图",完成下列各题.(1)此图是半球太阳照射投影图。

光照图的判读练习题1

光照图的判读练习题1

提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读下面的经纬网图,图中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①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

①点与②点之间的经度差是30度。

判断1--2题00①②③4001、此时北京时间是A .15时20分B .14时40分C .20时40分D .21时20分 2、图中③处的昼长是A .12小时B .8小时C .14小时D .11小时读下图,外圆为晨昏圈,中心点O 为太阳直射点,N 为北极点,A点的地理坐标为(66034´N,00),据此回答下列3--5题。

A BEFNO图53、O 点的地理坐标为A 、0°,0°B 、23°26´N ,180°C 、23°26´N ,0°D 、0°,180°4、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E 点和F 点可能在赤道上B 、E 点和F 点可能在回归线上C 、O 点此时昼长夜短D 、AEB 为晨线5、图示时期,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A 、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B 、潘帕斯草原牧草生长茂盛C 、珠江口海水盐度为一年中最低时期D 、开普敦温和多雨读以极点为中心的光照图,此时地球上的两个日期的范围相等,曲线ABC 上的太阳高度为0°。

完成6--7题。

6.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A .0°,0°B .20°S ,180°C .20°N ,180°D .20°S ,0°7.图示时刻国际标准时间为A .0时B .8时C .12时D .18时读下边经纬网和晨昏线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8--10题。

光照图的判读8A .6时C .5时9A .10时C .13时10A .0°C .23°26下图中OP 、EF 为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时的晨昏线。

读图回答11--13题11.此时,北京时间是A .6月22日7时B .12月22日7时C .6月22日19时D .12月22日19时 12.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日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依次是④③②①B .①在②的东北方向,③在④的西北方向C .此时,四地白昼由长到短依次是①②③④D .①②位于东半球,③④位于西半球C 、12小时D 、18小时下列是一幅等太阳高度线图,太阳直射15°N 纬高度为H ,那么A 、T >14小时,H >30°B 、T >14小时,H <30°C 、T <14小时,H >30°D 、T <14小时,H <30°若下图为1月某日北京时间12时地球上太阳高度分布图(图中同心圆为太阳高度相同地点的连线,数字表示太阳高度值),根据该图回答17--20题。

高三地理光照图的综合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光照图的综合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光照图的综合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6分)(1)此图所示为_______(节气)。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

(3)A、D、E点此时昼长的长短比较____________(4)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日落时间是________时。

(5) B点的夜长为________小时, C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6)此时全球与甲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答案】(1)冬至 (2分)(2)(23°26′S,90°W) (4分)(3)E>D>A (2分)(4)3 21 (2分)(5)0 12 (2分)(6)D (2分)【解析】(1)由45°E,可以推断出图示标出的90°应该为东经,进而得出顺时针方向表示自西向东,所以该半球为南半球,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所以节气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2)90°E平分夜半球,所以地方时为0时,则90°W此时为12时,所以该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经线;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说明太阳直射的纬线为南回归线,故而直射点的坐标为23°26′S,90°W。

(3)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昼越长,在A、D、E点中,E的纬度最高,所以昼最长,其次是D,最小的是A。

(4)由图示可以明显看出乙地所在的纬线圈有270°位于白昼范围,所以该纬线的昼长为18小时,纬度相同的各地昼长相等,知道了昼长,计算日出和日落时就就很简单了。

(5)B点位于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上,该点所在的纬线圈出现极昼,因而,该地的昼长为24小时,夜长为0小时,C处于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6)E所在的经线经度为90°W,它平分了昼半球,他的时间和日期是12月22日12时;从0时自西向东到180°经线为新日期,90°E为0时,A点所在的经线为180°,故而该日为23日,所以与甲地日期相同的范围则是由90°E自东向西到180°,这占到了全球的3/4,。

高三地理光照图的综合判读试题

高三地理光照图的综合判读试题

高三地理光照图的综合判读试题1.2004年3月22日到4月3日期间,可以看到多年一遇的“五星连珠“天象奇观。

其中水星是最难一见的行星,观察者每天只有在日落之后的1小时内可能看到它。

在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中心点为极地。

回答下列各题。

【1】①地位于③地的A.西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东北方向【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3月22日到4月3日”这一信息可以推测出此时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所以图中的极点是北极点,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③地的纬度比①地高,①地位于③地的偏南方,且①地位于③地偏西方向,综合起来,①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可能看到“五星连珠”现象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图中极点为北极点,由此可以判断出图中晨昏线中的晨线和昏线。

又“观察者每天只有在日落之后的1 小时内才能看到它”②点位于昏线附近,③点位于晨线附近,①④两点地方时距日落或日出的时间约在1.5小时左右。

所以可能看到“五星连珠”现象的是②地。

【3】五星连珠中,除了水星外,另外四颗星是A.金星、木星、土星、天狼星B.金星、火星、木星、海王星C.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D.金星、火星、土星、木星【答案】D【解析】五星连珠,也叫“五星聚”。

古代用水、金、火、木、土五行星同时出现在天空同一方的现象称为五星连珠。

所以D项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2.下图为某节气晨昏线图,图中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于P点。

此时伦敦为星期六,但北京已是星期日。

回答下列各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A.星期日3时B.星期日5时C.星期日19时D.星期日23时【答案】B【解析】由信息“伦敦为星期六,北京为星期日”,可推0小时所在的经线在0 º到120 ºE之间。

故可推出P所在的经度为135 ºW, 135 ºW为12点,45 ºE为0小时。

因此北京时间为星期日的5点。

此图为南半球,【2】此时与北京同属一天的经度数占总经度数的A.一半B.一小半C.一大半D.全部【答案】B【解析】由小题1可推,新的一天范围为45 ºE向东到180º,占全球的一半不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地图及日照图目标测试2011年10月21日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关于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体是人的肉眼可以看见的各种星体B.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C.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不属于天体D.地球是个普通天体,它与太阳系中的其它行星没什么不同读右侧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并已知a<b,据此判断第2-3小题:2. 有关P、Q两地地形叙述正确的是①. P为山坡上的洼地②. Q为山坡上的洼地③. P为山坡上的小丘④. Q为山坡上的小丘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3. 若a的海拔高度为200米,b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①. 200<Q<300 ②. 300<Q<400 ③. 100<P<200 ④. 200<P<300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右下图为某日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读图判断第4-6小题:4. 国庆节,地球的位置最接近右图中的A. ①位置B. ②位置C. ③位置D. ④位置5. 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A. ①位置B.②位置C. ③位置D. ④位置6. ①--④四点位置中,九江市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A. ①位置B. ②位置C. ③位置D. ④位置7. 下图是两幅大河河口示意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淤积而扩展,按一般规律,最终将与河流的哪一岸相连A. 甲、乙岸B. 乙、丙岸C. 甲、丙岸D. 乙、丁岸8. 站在南极点上,看到太阳徘徊在地平线上且日后高度角趋向增大的时候A. 北半球昼长夜短B. 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C. 太阳直射点正由北向南移D. 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变慢9. 右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图,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动,此时A.日期大约为11月底至12月初B.地球公转速度比较快C.北京正值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D.巴西高原正值寒冷的冬季10. 读右下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甲地的地方时为A. 8时B. 9时C. 15时D. 16时11. 若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而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时,则甲地的地方时为A. 15时B. 9时C. 3时D. 12时112. 某地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当地有阳光直射现象,以北无阳光直射现象,该点应位于A. 23°26’S,160°EB. 23°26’N,160°EC. 23°26’S,20°WD. 23°26’N,20°W13. 有关昼夜交替的自然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就不存在昼夜交替现象B.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就不会有昼半球与夜半球之分C.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日D.昼夜交替对地球上生命的生存与发展没有什么关系14. 在我国最北的县城漠河,一中学生日记中有以下四句话,你认为哪一句是可信的A.晴朗的夜晚远望北方天空,几乎都可以看到“极光”现象B.除夕下午4点左右爆竹声声辞旧岁,此时天空已进入黑夜状态C.漠河镇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城镇,在此无法使用太阳能热水器D.夏天是漠河最好的季节,因为气温凉爽,白天长为12小时15. 某校(120°E、40°N )安置一个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要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那么下图中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最不合理的是A B C D16. 用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0千米的世界地图上,北纬60°纬线圈的长度是A. 20厘米B. 10厘米C. 50厘米D. 40厘米17. 现有1:600000的中国地图,若改用1:200000来绘制,则图幅的面积将变为原来的A. 1倍B. 2倍C. 3倍D. 9倍读某一经纬网地图(右图),完成第18-20小题:18. 图中①点位于③点的A. 东北方向B. 东南方向C. 西北方向D. 西南方向19. 最接近②、③两点的实际直线距离的是A. 10000千米B. 5550千米C. 2220千米D. 6660千米20. 对图中①、②、③三点的自转速度描述正确的是( )A. ①②③三点的角速度一致,B. ①点的线速度比②点快C. ②点的线速度比③慢D. ①②③三点的速度均不相等二、读图分析综合题:(共50分)21. 下图为经纬网和晨昏线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甲乙丙(1). 甲、乙、丙三幅图中,表示春分日晨昏线与经线关系的是_________;表示夏至日晨昏线与经线关系的是__________;表示冬至日晨昏线与经线关系的是_________。

(2). 根据图分析,北京时间应为_______________点。

(3). 甲、乙、丙三幅图中,20°N比20°S白昼长的是_________;20°N比20°S白昼短的是____________。

22. 读经纬网图(如右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1). 写出图中①、②两点的经纬度位置: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①点在③点的__________方向,②点在③点的____________方向。

(3). ①、②、③三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

70 E30 N2323. 读右下图,其中甲图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 据甲图信息,在乙图中画出提供相同信息的示意图。

(2). 图中信息所示北京时间是( ) A.12月22日8时 B.6月22日10时C.6月23日8时D.9月23日14时(3). 此日,下列地点的昼长从长到短正确的排序为( ) A.纽约、香港、新加坡、开普敦 B.香港、新加坡、.纽约、开普敦 C.新加坡、开普敦、.纽约、香港 D.开普敦 、纽约、香港、新加坡(4). 此时,正午日影朝南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图中所示日期,我国长江流域可能出现_____________天气,它是由______________造成的。

(6). 试述A 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24. 右下图为某日昼夜长短状况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 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填纬线度数)上。

(2). 此日,海口、哈尔滨、北京、广州四个城市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昼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过后几日内,地球公转的速度由___________变___________。

(4). 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长江正值枯水期B. 我国所有地区昼长夜短C. 九江地区经常出现寒潮天气D. 南极中山站终日斜阳照耀(5). 在图中画出再过三个月的全球昼长状况线。

25. 读右图,图中北半球属于东半球,南半球属于西半球,完成下列问题。

(13分) (1). 写出A 、B 两点的经度数: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 根据图中阴影(黑夜)位置,判断这一天的日期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

(3). 在北半球上,画出恰当的阴影(黑夜)部分。

(4). 在甲地是21日16时时,乙地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C 点的昼长为__________小时。

(5).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该日北京(39°54ˊN ,116°E)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

(6). 此时,地球距太阳的远近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共12分) (1). 图中有五条虚线,可能有河流分布的是_______和_______,其中流速较快的是______。

(2). 图示范围内河流干流的流向是自__________向__________。

(3). 图中有一处陡崖,其相对高度在__________米—__________米之间(填整数)。

(4). 图中河流干流的甲、乙两河段,哪一处航运条件较好?为什么? (5). 在下列坐标图中画出上图沿AB 线的剖面。

66 34'S66 34'N 1224昼长(小时)708090100110120130海拔(米)4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读图综合题: 21、(1). 甲丙乙(2). 18(3). 丙乙(每空1分,共7分)22、(1). ①点:70°E ,30°N ②点:90°E ,30°S (每空2分,共4分)(2). 正西正南(3). ①②①②③ (每空1分,共4分)23、(1)如丙图。

(2分) (2)C (2分) (3)A (2分)(4)23°26′N ~66°34′S (2分) (5)梅雨(连阴雨)(1分) 准静止锋(1分)(6)6月22日达最大值,以后逐渐变小至12月22日 达最小值,后逐渐变大至次年6月22日达最大值。

(2分)24、(1). 23°26’N(1分)(2). 广州 、海口、北京、哈尔滨哈尔滨、北京、广州、海口(每空2分,共4分)(3). 快 慢 (4). B (5). 略 (每空1分,共4分)25、(1). A :160°E B :110°W (2). 6 22 (每空1分,共4分)(3). 略(1分)(4). 622 612(每空1分,共4分) (5). 23°26’N 73°32’(每空1分,共2分) (6). 离太阳较远,逐渐靠近远日点。

(2分)26、(1). ② ④ ④ (每空1分,共3分) (2). 西南 东北 (每空1分,共2分) (3). 4020(每空1分,共2分) (4). 乙 地势平坦,流速较缓,水量丰富等。

(1分与1分,共2分)(5).(基本正确,尤其是关健点正确就给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