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图的判读与计算
日照图判读

①自转法:顺地球自转方向
夜进入昼→晨线
昼进入夜→昏线 6点→晨线 18点→昏线
②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
③方位法:
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
三、日照图解读——应用
3、可以判断日期和节气 根据昼夜状况,可以判断日期和节气。 4、可以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直射点经度, 极昼的最低纬度余角为直射点纬度
日照图的解题技巧和步骤
1、确定半球或南北纬(极)和东西经 2、晨昏线的判读或画晨昏线与光线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4、确定某地区时或地方时 5、确定日期或节气(季节) 6、确定昼夜长短 7、确定太阳出没时刻和物影 8、确定正午太阳高度或其分布规律 9、黄赤交角和五带
识读和运用日照图的基本要求
夏至—6月22
极地俯视图
以下阴影部分默认为夜
夏至—6月22
北极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 道
南回归线 南极圈
南极
夏至—6月22
夏至—6月22
N
23.5°
夏至—6月22
侧俯视图
夏至—6月22
展 开 图
甲
90°W 90°E
乙
夏至—6月22
组合图
夏至—6月22
组合图
夏至—6月22
晨 线
组合图
昏线
日照图判读
广平一中 蔡书平
一、日照图判读要领
1、晨昏线与极圈的关系:相切、相交。 2、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0°—23°26′ 3、晨昏线与光线垂直。 4、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3°26′N—23°26′S
二、日照图
1、夏至—6月22
晨昏线与极圈相 切,北极圈及其 以北为极昼,南 极圈及其以南为 极夜。 太阳直射北回归 线 晨昏线与经线夹 角为23°26′ 侧视图
太阳光照图(日照图)的判读内容和方法

• 季节、节气的判读 • 时间的确定 • 昼夜长短的判读 • 日出日落时刻的判读
一、季节、节气的判定
一般来说,日照图反应的往往是地球 在绕日公转中黄道上的几个特殊位置: 二分二至日时的情况。
步骤如下:
①确定南、北极。
可依据地球自转方向、海陆分布以及图上的 纬度分布特点来加以判断。
②注意晨昏线在地表的位置,尤其是与特殊
甲
乙
3、求乙图中D、O两点和甲图中H、K的昼长;
D:8h;
O:12h; H:18h;
K:24h
4、求甲图中G点的日出、日落时间
G点的日出时间为3时,日落时间为21时
晨昏线的画法: 1、过地心与光线垂直(侧视图) 2、平分赤道 3、二分时,与经线圈重合; 二至时,与极圈相切
线晨
线晨
S
N
昏 线
昏 线
问题:1、判断图示半球的季节、节气及日期
北半球的冬季,冬至日,12.22前后
二、时间的判定
时间的判定一般有两种方法:
• 从昼、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出发推断时间
• 从晨昏圈与赤道交点推算时间
•从昼、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出发推断时间
昼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分别平分昼弧和夜弧: • 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 • 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后根据经度每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加西 减等原则判定某点所在经度的时间。
夏季
A
O
B
2、图中A点此时的地方时 是 4 时,C点的地方时是 12 时 3、A点昼长是 16 小时,B点昼 长 16 小时
C
点击高考
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 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 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慢。读图完成1--2题。 1.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 甲地为( ) B A.7日4时 B.8日8时 C.7日8时 D.8日4时 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 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 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 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日照图归纳与判读

A.8时
C.15时
B.9时
D.16时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是春、秋分
5.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在夏季 B.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是6-7月 C.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时期
D.罗马气候干热
是夏季
赤道上的晨线 为6∶00
[2001年]图1中阴影表示黑夜。 C 读图1判断1~2题。 1.图示的时刻前后数日内 A.漠河的白天比广州长 B.南极长城站处于极昼时期 C.密西西比河处干枯水期 D.硅谷地区天气干热 2.图示的时刻,北京时间是 A A.8时20分 B.20时20分 C.9时40分 D.21时40分
•探究点五:确定日期、节气与季节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时,太阳直射赤道——二分日。 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夏至 日;反之,冬至日 晨昏线与经线夹角最大(23°26′)时为夏至日(6. 22)或冬至日(12.22)
例题精选 [2000年]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图2),若阴影部分 表示黑夜,判断4~5题: 4.甲地的时间为 B N 赤道
作图训练
作地球侧面光照图(6月 22日)
1、画圆 2、黄道面、赤道面(两 者角度) 3、地轴--与赤道垂直 4、晨昏线-与黄道垂直 5、南北回归线、南北极 圈 6、经线 7、自转方向 8、昼夜半球
★ ★
判断日期
读图训练
判断晨昏线,指出晨线、昏线
★ 确定特殊点位置:0点、6点、 12点、18点 ★ 判断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
简化与抽象
赤道上的白昼12小时
子、午、晨、4个时刻
0、12、6、18
其它:相同法则 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
侧视图
1、A图是一年中的______节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 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图是一年中的____节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 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图是一年中的______节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
日照图判读

日照图按投影面的不同可分为三类,侧视图、俯视图和变式图。
侧视图俯视图变式图第一步先判读南北半球第二步判读晨昏线。
根据地球自传方向,由昼进入夜的是昏线,由夜进入昼的是晨线第三步判读:根据两极地区的日照情况判断日期或直射点的纬度。
依据是1.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出现极夜,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出现极昼,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3.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晨昏线与经线重合),3月21日或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
第四步判读确定地方时。
判断依据:首先从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入手。
晨线与赤道相交的点及这个点所在经线为地方时6时,昏线与赤道相交的点及这个点所在经线为18时。
第五步判读确定直射点经度或判断时间。
依据是昼半球(白天)的中间经线为太阳直射经线,时间为12时。
夜半球的中间经线的时间为24时或者0时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平行的太阳光线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从而产生了昼夜半球,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昏线。
晨昏线的特点是:一是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二是始终平分赤道,即通过地心。
1、晨昏线的判读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反之是晨线。
2、判定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在日照图上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所在的经度。
如图一、图二、图三中,太阳直射点经度均为150˚E,图四中,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0˚ (赤道)。
图二、图五中,晨昏圈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为受光半球,南极圈内为背光半球,即太阳直射23˚26'N(北回归线)。
图三、图六中,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为背光半球,南极圈内为受光半球·,即太阳直射在23˚26'S(南回归线)。
3、判定某地地方时一是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图一中,AB为晨线,60˚E上的地方时为6时,晨线背面对应的是昏线,则与60˚E正相对的120˚W上的地方时为18时。
日照图的判读及相关地理计算

侧视图 日照图: 极视图
变式图
极视图
侧视图
变式图
甲
乙
丙
地理能力目标:
判读晨昏线和北半球的节气 地方时的计算 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的确定 昼夜长短的计算
1、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N
S
A点在__昏__线上;B点在_晨___线上; C点在__晨__线上;D点在_昏___线上。
晨昏线的判读方法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 由昼进入夜的界线—— 昏线 由夜进入昼的界线—— 晨线
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判读
甲图显示北半球__冬__至___节气; 乙图显示北半球__夏__至___节气; 丙图显示北半球_春__、__秋__分___节气; 丁图显示北半球_春__、__秋__分___节气;
北半球节气的判读要领
150°180° 150°
⑴海轮出发的当天,A、D
两地先看到日出的是_A___
⑵海轮到达C地时,当地时 间为__7_月__1_日__2__2_点____ 此时该地河流正值_枯__水_期
⑶海轮在航行过程中吃水 深度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____越__来__越__浅________。
【例3】2004年3月22日到4月3日期间,可
70°
●C
70°
⑵若A点正当日出,
此刻北京时间是几点? 30°A● 23时
D
●
45°
B
●
30°
⑶若A点正当日落, 两个小时后,太阳直 射的地理坐标是?
(105°E,20°N)
4、昼夜长短的计算 图中各点的昼长: A、B、C、D各点 昼长均为12小时
①昼长=昼弧÷15°
【例1】计算图中各点的昼长: A点昼长__1_4__小时 B点昼长__1_2__小时 C点昼长__1_0__小时 D点昼长__1_2__小时
太阳光照图(日照图)的判读内容和方法

乙图中A、B点的地方时
甲图中 A:0时 B:12时
E:9时
乙图中 A:14时 B:20时
乙
F:21时
三、昼夜长短的判定
• 同一条纬线上各点昼长相等,夜长也相等;
即:昼长+夜长=24小时
• 就南、北半球而言,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 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而在另一半球情况 则正好相反; • 春秋分日全球各纬度处昼夜等长,均为12个 小时;赤道处全年昼夜等长。
得出地球的天文位置,进而判定季节和节气, 还可以判定太阳直射点,如果条件具备,还可 以确定直射点的坐标。
方法如下:
①北极圈以北为极昼,南极圈以南为极夜— ——夏至日,6.22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为23°26′N
②南极圈以南为极昼,北极圈以北为极夜— ——冬至日,12.22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 线,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为23°26′S
甲地为( )B
A.7日4时 B.8日8时 C.7日8时 D.8日4时 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
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 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 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读右图判断1`--2题(阴影部分 表示黑夜)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 标是 A
A.00,300E B.00,600E C.300E,300W D.00,1200E 2.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 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D A.日界线 本初子午线 B.00,1800 C.00,1500W D.1500W,1800
660 34′N 23026′N
图一
图二
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
回答
1在下图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光照图的判读方法

一、光照图的基本类型及判读方法按照投影的不同,光照图可分为侧视图、极视图和矩形图三大类。
以这三种光照图为基础,可衍生出许多变式图。
判读日照图时,要特别注意的是确定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置、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位置、晨昏线与经线的位置关系。
1、侧视图侧视图是最常见的一种光照图,侧视图中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居中。
地轴是垂直或倾斜的直线。
此图中晨昏线为直线,其与经线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且与地轴交与地心,并与太阳光线垂直且平分赤道。
在二分日时,晨昏线过南北极点,且与经线重合;二至日时,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
2、极地俯视图此类图是从南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观察到的半球昼夜分布状况。
图中同心圆代表纬线,外圆为赤道,圆心为极点。
以极点为中心的射线为经线。
在图中,只能看到晨昏线的一半。
二分日时,晨昏线为过极点的直线,全球昼夜平分;二至日时,晨昏线为弧线且与南北极圈相切。
3、圆柱投影图(矩形图)此图是以平面形式展示的光照图,是将南北极放大到与赤道一样长,所以,此种投影图与实际情况相比有很大的变形。
投影图缺乏立体感,判断依据主要是看晨昏线是否与极圈相切,看极圈内的极昼和极夜的分布情况,赤道上昼夜平分且日出6:00和日落18:00等情况来判断。
4、组合图与局部图这种图一般根据经度大小变化来确定东西方向,纬度变化来推测南北方向。
从而依据东西方向来确定晨昏线,在由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或昼夜半球的中线确定6:00、18:00、12:00、0:00的经线。
二、光照图的解题技巧及隐含规律1、确定南北极(1)侧视图中,通常是上北下南。
(2)俯视图中,逆时针自转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为南极(北逆南顺)。
(3)依据经度变化确定:东经度增大或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的方向,再根据自转方向确定南北极。
2、确定晨昏线(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确定:按地球自转方向过晨昏线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
(2)根据昼夜半球确定: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
日照图的判读与计算

(一)绝对日期(二分二至日)
6、全球任何一地日落时间为地方时18:00为二 分日 7、全球任何一地日出于正东方为二分日
8、全球任何一地日落于正西方为二分日 9、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点(如30°N和30° S) 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为二分日
10、南北极点终日(24小时,下同)太阳高度 角为0度,是二分日
(一)绝对日期(二分二至日)
21、全球各地(南北极圈及以内地区除外)日出方 向为东偏北23度26分是夏至日
(一)绝对日期(二分二至日)
22、北极圈(北纬66度34分)上任何一点最小太阳高 度角为0度或最大太阳高度角为46度52分,是夏至日 23、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为冬至日( 冬至日:12月22日,下同) 24、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为冬至日 25、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有黑夜地区(只要 有就行),为冬至日 26、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南极圈内有白昼地区(只要 有就行),为冬至日 27、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某日正午时物体影长为一 年中最长,该日为冬至日
A
一、日照图判读的基本方法
1、明确图中线(圈)的含义及晨昏线的画法
侧视图:大圆为经线圈,横直径为赤道,晨昏 线为直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平分赤道,二分 日过南北极点,二至日与南北极圈相切
一、日照图判读的基本方法
1、明确图中线(圈)的含义及晨昏线的画法
俯视图:中心为极点,外圆为赤道,半径为经 线,晨昏线在二分日为过极点(圆心)的直线 ,与太阳光线垂直,平分圆(与经线重合), 二至日为弧线与南北极圈相切
一、日照图判读的基本方法
8.确定太阳出没时刻 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 日落时刻为该点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 (1)晨线上的各地同时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同时日落。 (2)根据某地昼夜长短计算日出日落时刻,先计算出 该地昼长的时间,然后以正午12时为起点,减去昼长 时间的1/2就是日出时间,加上昼长时间的1/2就是 日落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日照图判读的基本方法
5.时间的确定 ①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时间: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 线的地方时是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 时是18时。 ②直射点所在经线时间为12时(正午),与之相对另 一条经线时间为24(0)时。 ③同一条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相同。 ④经度差1°时间相差4分钟。
【例1】读图,判断图中各点的时间:
例4、如图,已知甲地白昼比丙地白昼长56分钟,
据此完成:
110 ° 115 °
(1)乙地白昼比丙地白
甲
乙 40 °
昼长 56 分钟。 (2)甲地日出比乙地日
30 ° 丙
出 晚 (早、晚) 20 分钟(时间)。
(3)乙地日出比丙地日出早 (早、晚) 28分钟 (时间)。
(4)甲地日出比丙地日出 早 (早、晚) 288分 钟(时间)。
日照图的判读及相关地理计算
侧视图 日照图: 极视图
变式图
极视图 侧视图
变式图
甲
乙
丙
一、日照图判读的基本方法
1、明确图中线(圈)的含义及晨昏线的画法
侧视图:大圆为经线圈,横直径为赤道,晨昏 线为直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平分赤道,二分 日过南北极点,二至日与南北极圈相切
一、日照图判读的基本方法 1、明确图中线(圈)的含义及晨昏线的画法 侧视图:大圆为经线圈,横直径为赤道,晨昏 线为直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平分赤道,二分 日过南北极点,二至日与南北极圈相切
读图,当θ=15°时,分析回答:
⑴此时北京时间是几点?
2时
180°
⑵太阳直射点的 地理坐标是: (90°W,15°N)
θ
0°
晨昏线与过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的 夹角=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一、日照图判读的基本方法
7.昼夜长短 ①太阳直射北半球,则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北极地 区出现极昼[范围是(90°-直射纬度)N以北地区]; 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南极地区出现极夜[极夜范围 是(90°-直射纬度)S以南地区]。太阳直射南半 球相反。 ②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如果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则北极地区极昼范围扩大, 如果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则北极地区极夜范围缩小。 南半球相反;直射点向南移相反。 ③某地昼长=该地昼弧所跨经度×(1小时/15°), 夜长同理。
一、日照图判读的基本方法
2.确定南、北半球或南、北极
①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特例除外)。 ②从自转方向上看,逆时针自转为北半球,顺时针自 转为南半球。 ③从经度数排列上看,自转方向与东经度数由小到大 (或西经度数由大到小)的排列方向相同。 3.季节或日期的确定 ①利用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来判定:北半球 昼长夜短或北极地区是极昼,则是北半球的夏半 年;反之则为冬半年。 ②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确定。
(一)绝对日期(二分二至日)
一、日照图判读的基本方法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①太阳直射经线的确定: A.地方时12时的经线。 B.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侧视图即为大圆 面向太阳光线的那一条) C.根据已知某经线的时间来计算。 D.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地区所在的经线。 E.出现极夜的切点所在的经线。
一、日照图判读的基本方法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②直射纬线的确定。 A.利用晨昏线位置推算: 利用极昼、极夜的范围计算。(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则为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与经线相切,北 极圈以内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 归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 直射南回归线。) B.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地区所在的纬线。 C.利用晨昏线相切的纬度计算:直射纬度=90°-相 切纬度(北半球昼长长则该直射北半球)。 D. 利用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①__6__月_2_2__日__0__时
●②
②__6__月_2_2__日__3__时
③日__6__时
●①
④__6__月_2_2__日__1_2_时
一、日照图判读的基本方法
6.太阳高度 ①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度。(并非正午太阳高度) 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 ②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是90度(也是正午太阳高 度)。 ③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④用公式计算:H=90°-│φ-δ│(H为正午太阳高 度,φ为当地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δ为直射点纬 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当地冬半年取负值。)
一、日照图判读的基本方法
8.确定太阳出没时刻 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 日落时刻为该点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 (1)晨线上的各地同时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同时日落。 (2)根据某地昼夜长短计算日出日落时刻,先计算出 该地昼长的时间,然后以正午12时为起点,减去昼长 时间的1/2就是日出时间,加上昼长时间的1/2就是 日落时间。
A
一、日照图判读的基本方法
1、明确图中线(圈)的含义及晨昏线的画法
侧视图:大圆为经线圈,横直径为赤道,晨昏 线为直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平分赤道,二分 日过南北极点,二至日与南北极圈相切
一、日照图判读的基本方法
1、明确图中线(圈)的含义及晨昏线的画法
俯视图:中心为极点,外圆为赤道,半径为经 线,晨昏线在二分日为过极点(圆心)的直线 ,与太阳光线垂直,平分圆(与经线重合), 二至日为弧线与南北极圈相切
10、太阳方向与太阳视运动: 日出日落方向 正午时的方向
一、日期确定 (一)绝对日期(二分二至日)
1、晨昏线通过极点为二分日(春分日:3月21 日,秋分日:9月23日,下同)
2、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二分日
3、地球上各地昼夜平分为二分日
4、太阳直射点在在赤道为二分日 5、全球任何一地日出时间为地方时6:00为二 分日(必须满足“全球任何一地”均有此现象 ,下同)
例4、如图,已知甲地白昼比丙地白昼长56分钟,
据此完成:
110 ° 115 °
甲
乙 40 °
30 ° 丙
(5)在40 °N纬线上与丙地同时见到日出的经线 度数是 108 °。
一、日照图判读的基本方法
9、影长存在日变化和年变化: 日变化分析:一天之中,由于正午太阳高度角(地方时 为12点时)最大,因此影长日变化特点是:正午影长最 短. 年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