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光照图(日照图)的判读内容和方法
日照图判读

①自转法:顺地球自转方向
夜进入昼→晨线
昼进入夜→昏线 6点→晨线 18点→昏线
②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
③方位法:
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
三、日照图解读——应用
3、可以判断日期和节气 根据昼夜状况,可以判断日期和节气。 4、可以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直射点经度, 极昼的最低纬度余角为直射点纬度
日照图的解题技巧和步骤
1、确定半球或南北纬(极)和东西经 2、晨昏线的判读或画晨昏线与光线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4、确定某地区时或地方时 5、确定日期或节气(季节) 6、确定昼夜长短 7、确定太阳出没时刻和物影 8、确定正午太阳高度或其分布规律 9、黄赤交角和五带
识读和运用日照图的基本要求
夏至—6月22
极地俯视图
以下阴影部分默认为夜
夏至—6月22
北极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 道
南回归线 南极圈
南极
夏至—6月22
夏至—6月22
N
23.5°
夏至—6月22
侧俯视图
夏至—6月22
展 开 图
甲
90°W 90°E
乙
夏至—6月22
组合图
夏至—6月22
组合图
夏至—6月22
晨 线
组合图
昏线
日照图判读
广平一中 蔡书平
一、日照图判读要领
1、晨昏线与极圈的关系:相切、相交。 2、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0°—23°26′ 3、晨昏线与光线垂直。 4、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3°26′N—23°26′S
二、日照图
1、夏至—6月22
晨昏线与极圈相 切,北极圈及其 以北为极昼,南 极圈及其以南为 极夜。 太阳直射北回归 线 晨昏线与经线夹 角为23°26′ 侧视图
光照图的判读及练习课件

12
②晨昏线与极昼圈的切点处地方时为0点或24点,与极夜圈的切
点处地方时为12
光照图的判读及练习课件
③同一经线上的各点的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15°,地方时差1
(6)
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日落时刻为
该点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在春秋分时,全球昼夜平分,
即6时日出,18时日落。赤道上各地全年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
光照图的判读及练习课件
【解析】6月22日,丙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当地为23°26′N;甲地 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52°左右,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6°左右, 且为四地中最小,可判断甲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丁地12月22日正 午太阳高度在62°左右,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四地中最小,可判断 丁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乙地接近南回归线,且位于南回归线以北。 丁地12月22日太阳高度比甲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大,说明丁比甲 地更接近回归线,纬度比甲地低。四地纬度由低到高排列为乙丙丁 甲。自北向南依次是:甲丙乙丁。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所以四地 线速度由大至小为乙丙丁甲。
(2 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表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是
由晨线和昏线组成。在地球光照图上,晨线与昏线的判断方法是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
光照图的判读及练习课件
(3) 北极圈极昼,为北半球的夏至日(6月22日);北极圈极夜,为
北半球的冬至日(12月22日);晨昏线和经线重合时,为春分日(3月
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
下。晨昏线为直线,与
侧
太阳光线垂直,并平分
视
赤道。二分日,晨昏线
图
起止于南北极;二至日,
晨昏线起止于南北极圈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如果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发生极昼(南极圈内部分 地区发生极夜),则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 线之间;如果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发生极夜(南极 圈内部分地区发生极昼),则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和南回归线之间。直射点的具体纬度可通过切点纬
度与直射点纬度的互余关系计算。
3、局部日照图 局部日照图实质上都是半球日照图的一部分。有的 为半球日照图的1/2、1/4甚至1/n,如图1、图2分别 为半球侧视日照图的1/2图、1/4图;图3为极地俯视 日照图的1/2图,图4和图5为极地俯视日照图的1/4 图;图6也是局部日照图,但不规则,就算1/n图。
高频考点讲练
(2)9个月后,下图中正确的是(
B
)
高频考点讲练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某纬线 圈至极点的昼夜分布状况,阴 影为黑夜。据此完成(1)~(3) 题。
(1)该纬度圈的纬度可能是( C ) A .0 ° B.23°26′S C.30°N D.30°S (2)关于T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昼夜平分 B.昼短夜长 C.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D.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3)关于P地昼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昼长10小时 B.昼长11小时 C.昼长12小时 D.昼长13小时
为夏至日,晨昏线 起止于南北极圈, 除赤道上昼夜平分 外,其他各条纬线 的昼弧与夜弧都不 相等。北半球昼长 大于夜长,北极圈 及其以北出现极昼 现象;南半球情况 相反
判读突破口 ①图中昼夜界线为 晨线,全球各地6 时日出,18时日 落;②太阳直射赤 道,正午太阳高度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 递减 ①图中昼夜界线为 晨线,全球只有赤 道上6时日出,18 时日落;②太阳直 射北回归线,正午 太阳高度由北回归 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D
)
高频考点讲练
地理图形突破之二 光照图的判读

地理图形突破之二光照图的判读◆技能提升◆1.常见光照图日照图即光照图,是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与夜的分布图。
常见光照图有侧视图、俯视图、矩形图、局部图和变式图等。
如下图所示:2.光照图判读三要素光照图的判读三要素是太阳光线、晨昏线和昼夜半球。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光照图都具备这三个要素。
大多数图中并没有太阳光线,可以通过昼半球的分布推测太阳光线的来源;甚至有的图中没有标出昼夜半球的分布,仅已知某条线是晨昏线,这时就需要判读晨昏线,进而判断昼夜半球的分布。
3.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光照图判读要抓住“点、线、面、角”的关系(1)两线——晨线、昏线①晨昏线: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晨昏线是球面大圆,与太阳光线垂直。
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
②晨线:由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如下图中。
③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界线,如右图中。
(2)六点——晨赤点、昏赤点、极昼切点、极夜切点、夜弧中点、昼弧中点光照图上的时间信息往往是隐藏着的,需要进行“挖掘”,关键在于找出并确定太阳光照图上重要的六个时间点,如下图所示:(3)点线关系①晨昏线与纬线相切于晨昏北(南)点。
晨昏线与赤道相互平分。
②只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时,晨昏线为南北走向,即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如图Ⅰ);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晨线为西北—东南走向(如图Ⅱ中的AB),昏线为东北—西南走向;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晨线为东北—西南走向,昏线为西北—东南走向。
③晨昏北点到北极点的纬度差=晨昏南点到南极点的纬度差=直射点到赤道的纬度差=直射点的纬度数。
④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晨昏线切点的纬度之和始终等于90°(互余)。
(4)面面关系①二至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66°34'。
②二分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90°。
晨昏圈平面与某一经线圈所在平面重合。
③地球公转轨道面始终与赤道面呈23°26'的夹角。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7.立体俯视图
与晨昏线相切 的纬线上出现 极昼或极夜, 切点所在的经 线上地方时为 12时或0时。
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甲 地方时为6时,晨线与 经线的交点所在的经线 的地方时就是当地日出 的时间。如乙地日出时 间为4时。
(6)确定日出和日落时刻
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日落时 刻为该点所在经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在春秋分时,全球昼 夜平分,即6时日出,18点日落。赤道上各地全年都是6点日 出,18点日落。此外,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是12点, 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是0时或24时。
((87))确确定定日日期界分线界线。 地球上有两条日期分界线:一条是日界线(180°经线),另一 条是地方时为 0 时的经线。180°经线东为昨日,西为今日。0 时 经线东为今日,西为昨日。 (9)确定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直射的那条纬线上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均为 90°,其他
8.旋转整合图
旋转整合光照图:是沿赤道切开南北翻转而成 的极点俯视复合图。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下 半圆中心点为北极点,上半圆中心点为南极点。 BAC为晨线,A为晨线和赤道的交点,B、C分别 为晨线和北极圈、南极圈的切点。150°E为太 阳直射经线。此图表示夏至日阳光照射情况。
比较下面四幅图(注:甲图中阴影与非阴影区日期不 同,乙、丙、丁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本图表示春分日或秋分日时的太 阳光照图,北半球春分日,日期 3 月 21 日 前 后 , 太 阳 直 射 点 在 赤 道 上 ( 0° 纬 度 ) , 此 日 全 球 各 地昼夜等长,全球各地的日出 ( 落 ) 时 间 都 为 地 方 时 6 时 ( 18 时),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 极递减;图中的昼夜界线为晨线; 次日则太阳直射于北半球,并开 始在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如 为 秋 分 日 , 则 日 期 为 9 月 23 日 左右,次日则太阳直射于南半球, 并在北极点附近开始出现极夜现 象。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光照图的综合判读一、知识讲解1.常见光照图日照图即光照图,是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与夜的分布图。
常见光照图有侧视图、俯视图、矩形图、局部图和变式图等。
如下所示:2.光照图判读三要素光照图的判读三要素是太阳光线、晨昏线和昼夜半球。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光照图都具备这三个要素。
大多数图中并没有太阳光线,可以通过昼半球的分布推测太阳光线的来源;甚至有的图中没有标出昼夜半球的分布,仅已知某条线是晨昏线,这时就需要判读晨昏线,进而判断昼夜半球的分布。
3.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光照图判读要抓住“点、线、面、角”的关系(1)两线——晨线、昏线①晨昏线: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晨昏线是球面大圆,与太阳光线垂直。
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
②晨线:由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如下图中AB ︵。
③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界线,如右图中BC ︵。
(2)六点——晨赤点、昏赤点、极昼切点、极夜切点、夜弧中点、昼弧中点光照图上的时间信息往往是隐藏着的,需要同学们“挖掘”,关键在于找出并确定太阳光照图上重要的六个时间点,如下图所示:(3)点线关系①晨昏线与纬线相切于晨昏北(南)点。
晨昏线与赤道相互平分。
②只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时,晨昏线为南北走向,即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如图1);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晨线为西北-东南走向(如图2中AB),昏线为东北-西南走向;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晨线为东北-西南走向,昏线为西北-东南走向。
③晨昏北点到北极点的纬度差=晨昏南点到南极点的纬度差=直射点到赤道的纬度差=直射点的纬度数。
④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切点的纬度之和始终等于90°(互余)。
(4)面面关系①二至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66°34′。
②二分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90°。
晨昏圈平面与某一经线圈所在平面重合。
③地球公转轨道面始终与赤道面呈23°26′的夹角。
日照图判读

日照图按投影面的不同可分为三类,侧视图、俯视图和变式图。
侧视图俯视图变式图第一步先判读南北半球第二步判读晨昏线。
根据地球自传方向,由昼进入夜的是昏线,由夜进入昼的是晨线第三步判读:根据两极地区的日照情况判断日期或直射点的纬度。
依据是1.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出现极夜,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出现极昼,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3.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晨昏线与经线重合),3月21日或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
第四步判读确定地方时。
判断依据:首先从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入手。
晨线与赤道相交的点及这个点所在经线为地方时6时,昏线与赤道相交的点及这个点所在经线为18时。
第五步判读确定直射点经度或判断时间。
依据是昼半球(白天)的中间经线为太阳直射经线,时间为12时。
夜半球的中间经线的时间为24时或者0时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平行的太阳光线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从而产生了昼夜半球,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昏线。
晨昏线的特点是:一是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二是始终平分赤道,即通过地心。
1、晨昏线的判读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反之是晨线。
2、判定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在日照图上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所在的经度。
如图一、图二、图三中,太阳直射点经度均为150˚E,图四中,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0˚ (赤道)。
图二、图五中,晨昏圈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为受光半球,南极圈内为背光半球,即太阳直射23˚26'N(北回归线)。
图三、图六中,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为背光半球,南极圈内为受光半球·,即太阳直射在23˚26'S(南回归线)。
3、判定某地地方时一是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图一中,AB为晨线,60˚E上的地方时为6时,晨线背面对应的是昏线,则与60˚E正相对的120˚W上的地方时为18时。
光照图的判读原理及方法

光照图的判读原理及方法光照图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其在平面上的投影也就不同,因此光照图可以分为俯视图、侧视图、局部图、展开图、复合图等。
总之光照图复杂多样,千变万化,往往是高考学生能力考察的重要切入点。
一.细细体会光照图的三个要点:在光照图中往往会出现一个或几个至关重要的点,它们分别是直射点、交点、切点。
这几个点往往隐藏了经度、纬度、地方时等重要条件或特征,并且相互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它们是解题的关键点。
因此读光照图时,要紧抓这几个要点,挖掘隐藏条件或信息。
1.直射点(A):即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点,该点通常有以下特征:(1)A点在昼半球,且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0(或物体的影长为一点);(2)A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3)A点与极昼现象在同一个半球(无极昼现象或昼夜平分时,直射点纬度为00,即在赤道上);2.交点(D、B):即晨昏线与赤道的两个交点,该点有以下特征。
(1)交点(D):即晨线与赤道的交点,该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东侧为昼半球,西侧为夜半球;太阳高度为零。
(2)交点(B):即昏线与赤道的交点,该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时;东侧为夜半球,西侧为昼半球;太阳高度为零;。
3.切点(E、F):即晨昏线与纬线圈两个切点(E、F)。
(1)切点(E、F)所在纬线圈以内的地区为极昼、极夜现象的区域;(2)切点(E):E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时(日期变更的自然界线);E点有极昼现象;太阳高度为零;(3)点(F): F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F点有极夜现象;太阳高度为零;4.三个要点的位置关系:由于太阳光线与晨昏线所在平面垂直,因此直射点与交点、切点的存在以下关系:(1)交点B、D经度大小互补且位于异侧;纬度相同且均在赤道。
(2)切点E、F经度大小互补且位于异侧;纬度相同且位于异侧。
(3)直射点(A)与地方时为12时(或有极夜现象)的切点(F)经度相同。
(4)直射点(A)与两个交点(B、D)在经度上相隔900(5)直射点(A)与两个切点(E、F)在纬度上是相隔900,且纬度大小互余,直射点(A)与极昼现象在同一个半球(无极昼现象或昼夜平分时,直射点纬度为00,即在赤道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季节、节气的判读 • 时间的确定 • 昼夜长短的判读 • 日出日落时刻的判读
一、季节、节气的判定
一般来说,日照图反应的往往是地球 在绕日公转中黄道上的几个特殊位置: 二分二至日时的情况。
步骤如下:
①确定南、北极。
可依据地球自转方向、海陆分布以及图上的 纬度分布特点来加以判断。
②注意晨昏线在地表的位置,尤其是与特殊
甲
乙
3、求乙图中D、O两点和甲图中H、K的昼长;
D:8h;
O:12h; H:18h;
K:24h
4、求甲图中G点的日出、日落时间
G点的日出时间为3时,日落时间为21时
晨昏线的画法: 1、过地心与光线垂直(侧视图) 2、平分赤道 3、二分时,与经线圈重合; 二至时,与极圈相切
线晨
线晨
S
N
昏 线
昏 线
问题:1、判断图示半球的季节、节气及日期
北半球的冬季,冬至日,12.22前后
二、时间的判定
时间的判定一般有两种方法:
• 从昼、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出发推断时间
• 从晨昏圈与赤道交点推算时间
•从昼、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出发推断时间
昼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分别平分昼弧和夜弧: • 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 • 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后根据经度每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加西 减等原则判定某点所在经度的时间。
夏季
A
O
B
2、图中A点此时的地方时 是 4 时,C点的地方时是 12 时 3、A点昼长是 16 小时,B点昼 长 16 小时
C
点击高考
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 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 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慢。读图完成1--2题。 1.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 甲地为( ) B A.7日4时 B.8日8时 C.7日8时 D.8日4时 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 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 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 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即:除春秋分日及赤道外,其他时间、
其他地方不同纬度处昼夜长短各不相同。
某地昼长 =(12-日出时间)×2 某地夜长 =(24-日落时间)×2
昼长=(12-8)×2=8小时 昼夜长短除可用日出、日落时间计 算之外还可利用昼夜弧长度确定。 夜长=(24-16)×2=16小时
例:某地日出时间为8时,日落时间为16时, 此处所涉及的时间 求当地昼长与夜长。 都是当地的地方时!
(7)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A、日出时间=晨线与纬线圈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12-昼长/2
(8)确定极昼极夜范围
B、日落时间=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12+昼长/2 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 圈(发生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到极点之间 的范围
巩固练习
N
读右图,回答: 1、此时北京的季节
是
读图回答 1.图一所示时间,地球运行 的位置可能是图二中的(A ) A.a或b B.b或c 700E C.c或d D.D或a
2.如图所示的时间里可能出现的 现象是( C ) ① 华北平原麦浪滚滚,丰收在望 ②北京昼长于夜,且夜在增长 ③ 时值深秋,北京常有寒潮侵袭 ④ 北京昼长于夜,且夜在缩短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从晨昏圈与赤道交点推算时间
晨昏线与赤道交于两点:
• 晨线(通过此线由黑夜转为白昼)与赤道 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 • 昏线(通过此线由白昼转为黑夜)与赤道 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是为18时。 后以该两点为基点,同样依据经度每差15°地 方时相差1小时、东加西减等原则判定某点所在 经度的时间。
时间判定很重要,它对后面提到的昼夜 长短以及日出日落时刻的判定具有辅助 作用。 • 在进行时间判定时要注意两点:
①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是相同; ②过日界线时有日期的变化
甲
乙
求:甲图中A、B、E、F点的地方时;
乙图中A、B点的地方时
甲图中 A:0时 乙图中 A:14时
B:12时 B:20时
E: 9时
F:21时
三、昼夜长短的判定
• 同一条纬线上各点昼长相等,夜长也相等;
即:昼长+夜长=24小时
• 就南、北半球而言,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 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而在另一半球情况 则正好相反; • 春秋分日全球各纬度处昼夜等长,均为12个 小时;赤道处全年昼夜等长。
晨昏线的变化
N
3.21 9.23
S
晨昏线变化简图
N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 道 春秋分
南回归线
南极圈
S
甲
乙
问题: 1、判断图示半球的季节、节气及日期 2、求甲图中A、B、E、F点的地方时;求乙图中A、B点的地方时 3、求乙图中D、O两点和甲图中H、K的昼长 4、求甲图中G点的日出和日落时间
太阳光照图常考察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线晨
侧视图
极地俯视图
光照图的类型
侧 视 图
俯 视 图 注:读俯视图首先判定南北极点(一般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
小结:晨昏线应用
(1)确定自转方向 (2)确定东西经 (3)确定地方时 (4)确定日期和季节 (5)确定直射点位置 (6)确定昼夜长短
A、昼长=昼弧/15°(小时)=日落时间-日 出时间=(日落-12)×2=(12-日出) ×2 B、同一纬度上昼长相等,不同半球纬度相同的 两点昼长相反
N
N
N
A
B
C
23°26′N 夏至 节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 1、A图是一年中的______ , 0° , 2、B图是一年中的春分或秋分 ______ 节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
冬至 节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 23°26′S 3、C图是一年中的______ ,
甲
乙
注意:
昼长=昼弧长度/15° 夜长=夜弧长度/15° 昼弧长度+夜弧长度=360°(一圆周)
四、某地日出日落时刻的判定
找到某地所处纬线与晨昏线的交点,判定交点的时 间即可,方法同时间的判定一样。
日出时间 = 12-某地昼长 /2 某地所处纬线与晨昏线有 两个交点 :
• 一个是与晨线的交点,即为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 12+某地昼长/2 • 一个是与昏线的交点,即为日落时间。 实际上如果能知道某地的昼长或夜长,再计算出期 中一个交点的时间,就可以推断出另一个交点的时 间。
读右图判断1`--2题(阴影部分 表示黑夜)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 标是 A A.00,300E B.00,600E C.300E,300W D.00,1200E 2.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 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D A.日界线 本初子午线 B.00,1800 C.00,1500W D.1500W,1800
图一
660 34′N
23026′N
图二
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 回答 1在下图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B A.① B.② C.③ D.④ 2.6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西6区的芝加哥,芝加哥的区时是 D A.8 日 14时 B.9日2时 C.9 日 20时 D.8 日 8时 3.该季节能够看到的景色是 B A.长江流域寒梅绽放 B.巴黎盆地小麦黄熟 C.南极中山站终日斜阳 D.赞比西河流域草木葱茏. 自西向东
纬线(比如与极圈、极点)的关系,从而可
得出地球的天文位置,进而判定季节和节气, 还可以判定太阳直射点,如果条件具备,还可 以确定直射点的坐标。
方法如下:
①北极圈以北为极昼,南极圈以南为极夜— ——夏至日,6.22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为23°26′N ②南极圈以南为极昼,北极圈以北为极夜— ——冬至日,12.22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 线,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为23°26′S ③晨昏线经过极点,与经线重合,全球昼夜 等长———二分日,3.21或9.23太阳直射赤 道,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为0°N 夜弧 昼弧夜Fra bibliotek 球S
昼半 球
二.晨昏线的特点
(1)是过球心的大圆,平分地球和赤道。 (2)所在平面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太阳高度角为0度。 (3)运动方向是自东向西。 (4)晨昏线(圈)上晨线、昏线各占一半, 纬度最高的两点即为其分界点。 (5)二分日时与经线重合,二至日时与经线圈相切。 且摆动的幅度总是23º 26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