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常见光照图的类型及判读技巧1

合集下载

光照图的判读

光照图的判读

其它各条纬线的昼弧与夜弧都不相等。
180°
地球投影俯视图 2.(极地)投影俯视图 图中心为极点,若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中心为北极,若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中心 为南极。二分日时,晨昏线为直线与太阳光线 垂直,且通过极点。二至日时晨昏线为弧线, 且与极圈相切。
N
昏线 晨线
晨线
Hale Waihona Puke 昏线甲 3.地球立体图
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①确定纬度:如图中 Q 点为太阳直射点,直射点 Q 的 纬度=90° -AF 的纬度=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 α。 ②确定经度: 如图中太阳直射点 Q 所在的经线就是平分 昼半球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 12 时,通过时间计算可求 出其经度数。 (5)确定昼夜长短
光照图的判读
1. 地球侧视图
地球侧视图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日照图,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赤道为一条居中直线。居中的一条经线 也为直线,其余各条经线为弧线。晨昏线为直线,与太阳光 垂直,并平分赤道。二分日时,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全 球昼夜平分(晨昏线将任意一条纬线平分为昼弧、夜弧); 二至日时,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除赤道上昼夜平分外,
(3)计算日出、 日落 日落时间
算一算:
(1)假设今天昼长为11小时,那今天几点日 出,几点日落呢? 6:30日出,18:30日落 (2)假设今天日落时刻为19:30,请问今天的 昼长是几小时? 15小时
A
夜弧度数=30° ×1 ×2= 60° 昼弧度数= 30° ×5 ×2 =300 ° 故
A点的夜长为

这类图像一般首先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再根据
黑夜和白天的范围来判断晨昏线。
(甲图夏至日,乙图为冬至日)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与解题技巧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与解题技巧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与解题技巧1、定南北级(1)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2)俯视图:看自转“北逆南顺”,如图1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

(3)看经度大小的排列:自转方向与东经度由小到大的排列方向相同(与西经度从大到小的排列相同)2、定晨昏线判定晨线与昏线时应注意太阳光线的来向,并利用好地球的自转方向。

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为晨线。

如图1中AO为昏线,BO为晨线。

图2中AB为晨线。

3、定地方时①同一经线上的各点,地方时相同;②自西向东经度每增加1度地方时增加4分钟。

根据上述两点,并结合以下几条特殊的经线的地方时来进行推算:(1)赤道上的点总是昼夜平分,日出6时,日落18时。

故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如图1中B点所在的经线为6时,A点所在的经线为18时。

图2中D点所在经线为6时。

(2)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和正午经线相对的另一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

如图1中O点所在的经线为0时。

(3)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所在的经线为0时或12时,如图2中A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B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4、定直射点(1)直射点的纬度:从极昼、极夜的范围来判断①二分日,直射点的纬度为0°②夏至日,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N③冬至日,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S④若北纬φ度以北出现极昼,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北纬(90°-φ);若北纬φ度以北出现极夜,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南纬(90°-φ)。

南半球类推。

如图3,太阳直射在10°S。

(2)直射点的经度:通过当时的太阳光照图来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所在的经线就是光照图上平分昼半球的那条经线。

在侧视图上,一般是昼半球最外侧的那条经线;在俯视图上,是昼半球与太阳光线平行或重合的那条经线。

光照图的几种类型及其判读课件

光照图的几种类型及其判读课件

昼夜光照图
总结词
反映全球昼夜变化情况,帮助理解地球自转对光照的影响。
详细描述
昼夜光照图主要用来表示全球昼夜变化情况,通过这种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地球自 转对昼夜变化的影响。这种图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和昼夜变化的关 系。
季节光照图
总结词
反映不同季节的光照情况,包括日出日落时间和太阳高度角 等。
学习地物判读技巧
通过不断实践和学习,掌握地物判 读的技巧和方法。
掌握地图分析方法
学习如何结合光照图的各种要素进 行综合分析和推断。
04
光照图的实际应用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是光照图最常见的应用领域 。通过分析卫星遥感数据,气象学家 可以预测未来天气变化,包括温度、 降水、风向、风速等。
光照图中的云层分布、地表反照率等 信息有助于判断天气系统的发展和移 动,从而准确预报天气。
GIS中使用的地图和遥感数据很多来源于光照图,通过GIS可 以更好地管理和分析地理信息,服务于城市规划、资源管理 、环境保护等领域。
05
光照图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高分辨率的光照图
总结词
高分辨率的光照图能够提供更详细的地表信息,有助于更准确的判读和分析。
详细描述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高分辨率的光照图逐渐成为主流。这种类型的光照图能够捕捉到更多的地表细 节,如建筑物、树木、道路等,为地形分析、城市规划、资源调查等领域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数据支持 。
THANKS
光照图的判读基础
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是太阳光线与地面之间的 夹角,它决定了太阳光的入射角度, 从而影响太阳辐射量和日照时数。
云量与云状
云量是指天空中被云覆盖的百分比, 云状则是指云的种类和分布情况。这 些因素都会影响太阳光的透过率和日 照时数。

光照图的判读原理及方法

光照图的判读原理及方法

光照图的判读原理及方法光照图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其在平面上的投影也就不同,因此光照图可以分为俯视图、侧视图、局部图、展开图、复合图等。

总之光照图复杂多样,千变万化,往往是高考学生能力考察的重要切入点。

一.细细体会光照图的三个要点:在光照图中往往会出现一个或几个至关重要的点,它们分别是直射点、交点、切点。

这几个点往往隐藏了经度、纬度、地方时等重要条件或特征,并且相互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它们是解题的关键点。

因此读光照图时,要紧抓这几个要点,挖掘隐藏条件或信息。

1.直射点(A):即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点,该点通常有以下特征:(1)A点在昼半球,且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0(或物体的影长为一点);(2)A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3)A点与极昼现象在同一个半球(无极昼现象或昼夜平分时,直射点纬度为00,即在赤道上);2.交点(D、B):即晨昏线与赤道的两个交点,该点有以下特征。

(1)交点(D):即晨线与赤道的交点,该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东侧为昼半球,西侧为夜半球;太阳高度为零。

(2)交点(B):即昏线与赤道的交点,该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时;东侧为夜半球,西侧为昼半球;太阳高度为零;。

3.切点(E、F):即晨昏线与纬线圈两个切点(E、F)。

(1)切点(E、F)所在纬线圈以内的地区为极昼、极夜现象的区域;(2)切点(E):E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时(日期变更的自然界线);E点有极昼现象;太阳高度为零;(3)点(F): F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F点有极夜现象;太阳高度为零;4.三个要点的位置关系:由于太阳光线与晨昏线所在平面垂直,因此直射点与交点、切点的存在以下关系:(1)交点B、D经度大小互补且位于异侧;纬度相同且均在赤道。

(2)切点E、F经度大小互补且位于异侧;纬度相同且位于异侧。

(3)直射点(A)与地方时为12时(或有极夜现象)的切点(F)经度相同。

(4)直射点(A)与两个交点(B、D)在经度上相隔900(5)直射点(A)与两个切点(E、F)在纬度上是相隔900,且纬度大小互余,直射点(A)与极昼现象在同一个半球(无极昼现象或昼夜平分时,直射点纬度为00,即在赤道上)。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局部圆柱投影图(矩形图)。顺地球自转方向西经 度减小,故图中经度为西经度;AC为昏线的一部分, 越向北,昼越长,夜越短,此图表示北半球夏半年 的阳光照射情况。
7.立体俯视图
与晨昏线相切 的纬线上出现 极昼或极夜, 切点所在的经 线上地方时为 12时或0时。
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甲 地方时为6时,晨线与 经线的交点所在的经线 的地方时就是当地日出 的时间。如乙地日出时 间为4时。
(6)确定日出和日落时刻
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日落时 刻为该点所在经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在春秋分时,全球昼 夜平分,即6时日出,18点日落。赤道上各地全年都是6点日 出,18点日落。此外,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是12点, 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是0时或24时。
((87))确确定定日日期界分线界线。 地球上有两条日期分界线:一条是日界线(180°经线),另一 条是地方时为 0 时的经线。180°经线东为昨日,西为今日。0 时 经线东为今日,西为昨日。 (9)确定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直射的那条纬线上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均为 90°,其他
8.旋转整合图
旋转整合光照图:是沿赤道切开南北翻转而成 的极点俯视复合图。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下 半圆中心点为北极点,上半圆中心点为南极点。 BAC为晨线,A为晨线和赤道的交点,B、C分别 为晨线和北极圈、南极圈的切点。150°E为太 阳直射经线。此图表示夏至日阳光照射情况。
比较下面四幅图(注:甲图中阴影与非阴影区日期不 同,乙、丙、丁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本图表示春分日或秋分日时的太 阳光照图,北半球春分日,日期 3 月 21 日 前 后 , 太 阳 直 射 点 在 赤 道 上 ( 0° 纬 度 ) , 此 日 全 球 各 地昼夜等长,全球各地的日出 ( 落 ) 时 间 都 为 地 方 时 6 时 ( 18 时),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 极递减;图中的昼夜界线为晨线; 次日则太阳直射于北半球,并开 始在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如 为 秋 分 日 , 则 日 期 为 9 月 23 日 左右,次日则太阳直射于南半球, 并在北极点附近开始出现极夜现 象。

常见光照图的类型及判读技巧1

常见光照图的类型及判读技巧1

一、常见光照图的类型二、光照图的判读技巧1、判断南北半球:(1)侧视图的经线通常表现为弧线,连接南北两极,通常为上北下南;(2)俯视图中经线表现为以极点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纬线则显示为同心圆,通常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逆时针为北半球,顺时针为南半球;(3)根据经度变化来判断,沿东经经度变大,西经经度变小的方向为自转方向。

如图1,根据东经度数变大方向为自转方向,则图1为顺时针自转,为南半球俯视图。

2、判断晨昏线:晨昏线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其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二是始终平分赤道。

晨昏线判断的关键是沿自转方向看,由夜到昼的为晨线,由昼到夜的则为昏线。

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其余时间则与经线斜交。

如图1中弧AD为晨线,弧BD为昏线;图2中CD为晨线;图3中弧NAS为晨线。

3、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坐标:(1)太阳直射点,位于昼半球正中心。

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在直射点上物体的影长为零。

(2)晨昏线若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若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则直射南回归线;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则直射赤道。

如图1中F点为太阳直射点,坐标为(23°26’S,90°E),图2中太阳直射点为F,图3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所以,太阳应该直射赤道,太阳直射点为B,坐标为(0°,30°E)。

4、判断昼夜长短及日出、日落时间:(1)在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是相同的,日出、日落时间也相同。

晨线与某地纬线的交点为日出时刻,昏线与纬线的交点为日落时刻。

(2)春、秋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各个地方均为6时日出、18时日落;赤道终年昼夜平分,6时日出、18时日落;其他时间除赤道外各纬度昼夜长短均不一样,日出、日落时间不同。

(3)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范围互余。

《光照图的判读》课件

《光照图的判读》课件

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地 球的季节变化
04
光照图的应用
判断节气
光照图可以显示 太阳的位置和角 度
通过光照图可以 判断出太阳的直 射点
光照图可以帮助 我们了解地球的 公转和自转
通过光照图可以 判断出节气的变 化
判断昼夜长短
光照图可以直观 地显示地球表面 不同地区的光照 情况
通过观察光照图 的颜色和亮度, 可以判断出昼夜 长短的变化
判断太阳辐射强度
应用领域:气象、农业、能 源等
光照图:表示太阳辐射强度 的图像
判断方法:根据光照图的颜 色和亮度来判断太阳辐射强

应用实例:天气预报、农业 种植、太阳能发电等
05
光照图的解题技巧
熟悉各种光照图的画法
掌握光照图的基 本概念和原理
熟悉各种光照图 的画法,如阴影、 反射、折射等
学会分析光照图 的特点和规律
光照图还可以帮 助我们了解地球 自转和公转对昼 夜长短的影响
光照图在气象学 、地理学、天文 学等领域都有广 泛的应用
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光照图:表示太阳光照射强度的地图 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线之间的夹角 应用: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可以了解太阳光照射强度和方向 方法:通过光照图可以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角,从而判断光照强度和方向
确定晨昏线
观察光照图的颜色和亮度,判断昼夜交替 寻找光照图中的阴影区域,判断晨昏线位置 根据光照图的经纬度信息,判断晨昏线的走向 结合实际地理知识,判断晨昏线的具体位置
确定太阳直射点
观察光照图,找出太阳直射点的 位置
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地 球的公转方向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地 球的自转方向

常见光照图的类型及判读技巧

常见光照图的类型及判读技巧

常见光照图的类型及判读技巧
全图1/2图1/4图局部图







)








光照图的判读技巧:光照图虽然形式多变,但只要抓住图中关键的“点、线、面、角”等,
#
点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上或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直射点的纬度和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点的纬度互余
所在经线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正午太阳高度);全球太阳高度的分布:从太阳直射点向四周依次递减;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点交点: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
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切点:晨昏线和纬线圈的切

所在纬线的纬度是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所在经
线一条是太阳直射经线(昼半球中间经线),另一条是0时经
线(夜半球中间经线)
极点
无东西方向,只有南北方向;无地方时,无明显太阳高度的
日变化,极点的太阳高度即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大致每年3
月21日至9月23日,北极点为极昼,南极点为极夜。

只在
每年春分日和秋分日,晨昏线经过极点,与经线圈重合
线的判读技巧
面和角的判读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常见光照图的类型
全图1/2图1/4图局部图













二、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1、判断南北半球:
(1)侧视图的经线通常表现为弧线,连接南北两极,通常为上北
下南;
(2)俯视图中经线表现为以极点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纬线则显
示为同心圆,通常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逆时针为北半球,顺
时针为南半球;
(3)根据经度变化来判断,沿东经经度变大,西经经度变小的方
向为自转方向。

如图1,根据东经度数变大方向为自转方向,则图1为顺时针自转,为南半球俯视图。

2、判断晨昏线:晨昏线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其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晨
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二是始终平分赤道。

晨昏线判断的关键是沿自转方
向看,由夜到昼的为晨线,由昼到夜的则为昏线。

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
其余时间则与经线斜交。

如图1中弧AD为晨线,弧BD为昏线;图2中CD
为晨线;图3中弧NAS为晨线。

3、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1)太阳直射点,位于昼半球正中心。

太阳直
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
时,在直射点上物体的影长为零。

(2)晨昏线若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全部为
极昼,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若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南极
圈内全部为极昼,则直射南回归线;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则直射赤道。

如图1中F
点为太阳直射点,坐标为(23°26’S,90°E),图2中太阳直射点为F,图3中晨
昏线与经线重合,所以,太阳应该直射赤道,太阳直射点为B,坐标为(0°,30°
E)。

4、判断昼夜长短及日出、日落时间:
(1)在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是相同的,日出、日落时间也相同。

晨线与某地纬线的交点为日出时刻,昏线与纬线的交点为日落时刻。

(2)春、秋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各个地方均为6时日出、18时日落;赤道终年昼夜平分,6时日出、18时日落;其他时间除赤道外各纬度昼夜长短均不一样,日出、日落时间不同。

(3)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范围互余。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高度的区别:太阳高度是指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在一天中太阳高度是随着太阳的升起落下不断变化的;而正午太阳高度则是指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

(2)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其他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可以根据H=90°-所求地纬度与直射点相距纬度来计算;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为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递减,离直射点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6、判断季节、日期:根据晨昏线及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来判断季节
(1)二分日晨昏线过极点与经线重合,其他时间与经线斜交;二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其他时间则斜交。

(2)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北半球为夏半年,在南半球则北半球为冬半年。

(3)地球上通常有两个日期分布,其界线分别为:180°日界线和地方时为24时或0时这条经线;当地球上只有一个日期时,则180°经线就是0时或24时经线;当地球两个日期平分,则180°经线的地方时12时7、时间计算:侧面图利用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点来计算;极地俯视图还可利用昼半球的中间为12点,夜半球中间的经线为0点(或24点)来计算。

8.确定“今天”和“昨天”的范围:
(1)求算0点所对应的经度。

(2)常见题型是根据极地投影图,判断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分属不同的日期。

解题关键是不能把阴影误认为是夜半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