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图判读教案
专题2.5 日照图的综合判读(教学案)-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资料(必修Ⅰ)(原卷版)

第5讲日照图的综合判读1.日照图包含的地理信息量较大,思维能力要求高,图像变化也较复杂。
2.在日照图的题目中往往把判断季节与计算时间作为突破口,以图图转换作为常用解决办法。
一、光照图的基本要素1.两线——晨线、昏线(1)晨线:自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如图1中AB。
(2)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界线,如图1中BC。
2.五点——晨赤点、昏赤点、晨昏北点、晨昏南点、太阳直射点(1)晨赤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00。
如图2中C点。
(2)昏赤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00。
如图2中A点。
(3)晨昏北点:晨线与昏线在北半球的交点,也是晨(昏)线上最北的点。
北点(图2中D点)0时北昼,北点12时北夜(当晨昏北点为0:00时,其北方为极昼;当晨昏北点为12:00时,其北方为极夜)。
(4)晨昏南点:晨线与昏线在南半球的交点,也是晨(昏)线上最南的点。
南点0时南昼,南点12时南夜。
(5)太阳直射点:即日心和地心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如图2中B点)。
太阳高度为90°,地方时为12:00。
它与晨赤点、昏赤点的经度差为90°。
3.点线关系(1)晨昏线与纬线相切于晨昏北(南)点。
晨昏线与赤道相互平分。
(2)只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时,晨昏线为南北走向,即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如图3);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晨线为西北—东南走向(如图4中AB),昏线为东北—西南走向;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晨线为东北—西南走向,昏线为西北—东南走向。
(3)晨昏北点到北极点的纬度差=晨昏南点到南极点的纬度差=直射点到赤道的纬度差=直射点的纬度度数。
(4)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切点的纬度之和始终等于90°(互余)。
4.面面关系(1)二至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66°34′。
(2)二分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90°。
晨昏圈平面与某一经线圈所在平面重合。
(3)地球公转轨道面始终与赤道面呈23°26′的夹角。
专题1.5 日照图的综合判读-201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资料教学案1

【2014考纲解读】1.日照图包含的地理信息量较大,思维能力要求高,图像变化也较复杂。
2.在日照图的题目中往往把判断季节与计算时间作为突破口,以图图转换作为常用解决办法。
【重点知识梳理】一、常见光照图的类型1. 极地侧视图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直线居中,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并平分赤道。
二分日时,晨昏线起止于南、北两极点;二至日时,晨昏线起止于与南、北极圈相切的两切点。
2. 极地俯视图中心为极点,外圆为赤道,虚线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3.斜侧(俯)视图观测点既不在赤道上空,也不在极点上空,观测到的光照情况即为斜侧(俯)视图。
4. 矩形投影图矩形投影图是将南北极点、南北极圈、南北回归线放大到与赤道一样长,它与实际图相比有很大的变形,离赤道越远,变形越大。
判读此类图的关键是晨昏线、极昼极夜和赤道上的日出(6时)日落(18时)时间等。
5. 局部图解题时把图像补充完整,可降低解题难度。
6. 地球公转轨道图在地球公转轨道图中,完整展现二分二至日的光照图,一般结合地轴方向、近日点、远日点进行判读。
7.公转轨道局部图结合公转方向和昼夜分布判读。
图中阴影为夜半球,太阳直射在赤道上,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可确定为9月23日前后的光照图。
二、光照图的判读及应用1. 光照图的判读技巧在局部光照图或变形的光照图中,判断南、北半球,晨昏线,正午太阳高度,日出、日落的时间和方向及相关计算等,常以“三类点”“三条线”为突破口快速、高效地解题。
(1)“三类点”即南、北极点,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与赤道的交点。
①如果图中给出了南、北极点,那么也就知道了地球的自转方向(北逆南顺)和经度的递变规律(东经度顺着地球自转方向递增,西经度顺着地球自转方向递减)。
②知道了太阳直射点,即知道了某条经线的地方时,从而可以根据经度差计算出全球任何一点的地方时和区时,考题中通常要求计算的是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20°E经线的地方时)和世界标准时(零时区区时、0°经线的地方时);知道了太阳直射点,即知道了太阳直射的纬线,就可以判断出发生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该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余),以及全球任何一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分布情况。
日照图的判读教案

日照图的判读教案一、教学目的: 1、掌握晨昏线的判读方法、意义及特点;2、掌握日照图的一般类型和判读方法;二、教学重点:1、晨线与昏线的判读;2、晨昏线的重要意义(作用);三、教学难点:1、利用晨昏线进行地方时的判定;2、利用晨昏线进行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的判定;四、教学方法:引导法、讨论法、讲授法五、板书:一、晨昏线的概念和特点:1、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2、始终平分赤道。
二、晨线与昏线的判断方法:三、日照图的一般类型和判读方法四、晨昏线的作用:副板书:绘图六、教学进程:引入(约2分钟):通过学生课下问题:两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离太阳直射点距离相同),可昼夜长短不同,原因?引入昼夜长短的判断是依据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比较而得一、晨昏线的概念和特点:(约3分钟)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由晨线与昏线组成。
特点:1、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
2、始终平分赤道。
二、晨线与昏线的判断方法:(约5分钟)1、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2、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
三、日照图的一般类型和判读: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并解释分析判断的方法:(约8分钟)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A C B(1)该图表示的是 月 日,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3)A 点地方时:(4)A 点此日昼长:(5)B 点正午太阳高度: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 点是日出还是日落?时间是:昼长是:(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3)B、C点的地方时分别为:(4)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根据以上两个问题,要求学生归纳总结晨昏线在日照图中的应用并加以记忆:(约20分钟)1、可判定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
图一中,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120°E,23°26′N晨昏线平分昼半球,或从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往昼半球+90°可得经度位置,根据晨线与北极圈相切可得纬度位置。
日照图的判读教案

日照图的判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理解日照图的概念及其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学会正确判读日照图,掌握基本的光照分析方法。
3. 能够运用日照图分析地球的运动及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分析日照图,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地理素养。
2. 认识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日照图的概念及类型1. 日照图的定义2. 日照图的类型3. 日照图的特点第二节:日照图的判读方法1. 光照分析法2. 地球运动分析法3. 地理现象分析法第三节:日照图的应用1. 分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 判断地区的昼夜长短变化3. 分析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三、教学过程第一节:日照图的概念及类型(45分钟)1. 引入: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地球照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上的光照现象。
2. 讲解:讲解日照图的定义、类型和特点,让学生理解日照图的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展示不同类型的日照图,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和形成原因。
第二节:日照图的判读方法(45分钟)1. 光照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日照图,分析光照的分布规律,理解光照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2. 地球运动分析法: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引导学生运用地球运动的知识分析日照图。
3. 地理现象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日照图,分析昼夜长短变化、太阳高度角变化等地理现象。
第三节:日照图的应用(45分钟)1. 分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引导学生运用日照图,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2. 判断地区的昼夜长短变化:让学生通过观察日照图,判断不同地区的昼夜长短变化。
3. 分析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引导学生运用日照图,分析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评估学生对日照图判读方法的掌握程度。
1-1-3-9: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第9课时:日照图的判读和运用

日照图的判读和运用9课时主备人:朱光红审核人:徐光海一、学习目标: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学习重点:1.日照图的判读和运用三、自主学习:1.常见光照图的类型,如下图。
(1)极地俯视图(2)侧视图(3)展开图(圆柱投影图)(4)立体图2.光照图的判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判断所属半球:侧视图一般上北下南,极地投影图一般看自转方向或根据经度数值的变化来判断。
(2)判断日期:根据晨昏线的特点及极昼极夜情况来确定。
(3)判断区时或地方时:昼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晨线与赤道交点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为18时。
以上时刻可以作为已知条件来判断其他地点的时刻。
(4)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四、我的疑问五、堂内学习(一)典型例题:[2012·天津卷] 第30届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19时12分(零时区区时)在伦敦开幕。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6~7题。
1.各国学生若计算在本地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现场直播的日期、时刻,可依据图中的()A D2.伦敦奥运会开幕当天,下列国家中白昼最长的是()A.菲律宾B.巴西C.新西兰D.英国(二)堂内练习1.下列各图正确表示12月22日前后日照情况的是()读右图,回答2~3题。
2.当晨昏线处在C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赤道上昼夜平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C.南半球各地夜长达最大值D.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3.晨昏线从CD移动到A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B.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C.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D.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渐小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图,回答4题。
4.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Q点这一天的是( )5.读北京时间某日8时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Z1-11(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2)此时全球昨日与今日所占经度范围之比是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_《光照图的判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光照图的判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在复习有关地球运动知识的基础上,来掌握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虽然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分析地图的方法,但是对图文结合,加工、转换地理信息的掌握还不够,部分学生对“地球的运动”知识已经淡忘,这给学生复习本节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效果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光照图的基本类型有明确的了解,知道了晨昏线的概念,掌握晨昏线的特点和判读方法,学会获取相关地球运动规律的信息通过对判读方法的分析,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求真务实的精神教材分析课标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学会从光照图中获取信息。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光照图的形式变化较多,该类试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的分析能力,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很大,光照图的判读属于高考复习中必须熟练掌握的主干知识,归纳和总结这类试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显得尤其重要。
评测练习比较下面四幅图(注:甲图中阴影与非阴影区日期不同,乙、丙、丁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1、读图2,虚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图幅左半为东半球,阴影部分为黑夜,然后完成下列各题:⑴、读图判断下列两条经线的经度为:OA :______,OC______。
⑵、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
⑶、E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F 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______。
⑷、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为_______。
: 2.当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运动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 为晨昏线的一部分,则AB 为_______ (晨、昏)线,画出晨昏线的另一部分,并将其转画在图2上,在两幅图上分别用阴影表示夜。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_______,北京时间是 _______ 时。
(3)图中C 点位于B 点的_______方向, B 点与D 点之间最短距离约为 _______(千米)。
【参考答案】1、⑴115°E 155°W ⑵纬度0°,65°W ⑶66°34′ 0° ⑷0:20 昼夜平分2、(1)晨(2)23.5°S,15°W 21(1分)(3)东南 2万·图1图2AB ·15°W30°E· C · D·图1图2AB·15°W30°E· C · D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讲练结合,教学过程设计基本合理,分析问题透彻,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基本上完成课堂目标的要求,但本节课教学难度大要求学生掌握的规律和方法很多,需要讲的题目很多,图形之间的转化还很不熟练。
(油印)日照图的判读学案

《日照图的判读》学案班别: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图像基本类型:侧视图、极点俯视图及其他变式图●日照图判读的基本步骤第一步:根据日照图的经纬网状况,确定是侧视图、俯视图还是变式图。
第二步:了解哪条线是赤道,确定经线或纬线每隔几度画一条,确定经纬网的基本特点。
第三步:根据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确定直射点位置及日期,并了解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计算时刻日期等。
(难点)第四步:熟练掌握昼夜长短与太阳高度知识的图文转换。
(重点)●方法和规律总结1、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晨昏线与经线:只有_________两天重合..,其余时间相交,夹角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冬、夏至日最大为_________。
晨昏线与纬线:只有_________两天不相切...,其余时间都有与之相切的纬线圈。
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圈上为__________________,与晨昏线相交的纬线圈又分为昼弧和夜弧两部分。
2、晨昏线位置的变化3、晨线、昏线的判别方法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_________半球进入_________半球所经过的线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经过的线为_________。
▲4、晨昏线在解答地球运动问题中的应用(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如右图,弧AB 为昏线,则地球呈_________方向自转;若弧BC 为_________,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
B AC秋分日冬至日过渡过渡过渡过渡(2)确定东西经:以0°经线为起点,随自转方向经度数增大的为东经度,反之为西经度 例:右图中经线A 的度数为_________,经线B 的度数为_________(3)确定地方时:①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的那条经线,其地方时为_________,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的那条经线,其地方时为_________。
②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_________,与之相对组成经线圈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地理:高中教案《太阳光照图的判读》(人教版 必修1)

第三讲太阳光照图的判读【判读方法】一、判读的基本要求1.“四看”(1)看投影方位;(2)看经纬度;(3)看昼夜情况;(4)看运动状态。
2.“三定”(1)定出反映的日期或时刻;(2)定出考查对象的空间位置;(3)定出相关要素极其运动变化趋势。
二、阅读的基本信息1. 阅读地理坐标;即重要的点、重要的线(如00和180o经线、赤道、回归线、极圈、晨昏线、太阳直射的纬线和经线、6时、12时、18时、24时所在经线等);2. 阅读地球自转方向和南北极;3. 阅读昼夜状况;太阳光线来自何方;4. 阅读重要的面(如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昼半球、夜半球、极昼和极夜范围等)。
5. 找出直射点的位置,因为直射的经线反映出经度和时间,而直射的纬线则反映出纬度和季节。
【考点要求】通过光照图考查的内容1. 确定日界线、时区;2. 区分东西及南北半球、相对方位;3. 计算线或点(直射点)的经纬度值;计算日期,地方时及区时;4. 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变化;5. 判断直射点的位置极其移动;6. 区分昼夜分布、晨昏线、昼半球、夜半球、极昼与极夜范围及其变化;7. 计算昼夜长短及其变化;8. 确定日期、节气、季节、五带的分布;9. 确定物体水平运动偏向;推断公转速度状况;10.联想并发散相关季节的气压带与风带、洋流、气候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内容要点】日照图也叫光照图,即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白昼和黑夜的分布图形。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日照图的形式变化较多,该类试题能很好地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很大,对日照图的判读属于高考复习中不能回避和必须熟练掌握的主干知识,归纳和总结这类试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显得尤其重要。
一、光照图与太阳的视运动和日影1.同一地点(以40°N某地为例)在不同的日期时间内物影的指向状况:(1)春分日或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如图①a所示),在40°N地区,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以50°仰角经过正南天空,后从正西方向落下(如图①b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日照图的判读技巧及应用
课型复习课第( 1 )课时授课时间2006年11月13日周一
教学目标: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辅助,采用讲授、讨论与练习相结合的方法,使同学们掌握昼夜分布示意图的类型、判读及相关应用的技巧。
培养同学们读图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从而激发同学们热爱地球、了解地球的热情。
教学重点:1、掌握日照图的判读技巧
2、判读技巧的应用
教学难点:掌握关于日照图判读技巧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用具: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此时全球都是白昼吗?此时全球都是昼短夜长吗?它们
是如何分布的?如何在光照图上获得信息,解决问题呢?
【点题并板书】
专题复习:日照图的判读技巧及应用
【电脑展示】
日照图按投影面的不同可分为三类,侧视图、俯视图和变式图。
【板书】日照图的判读技巧
【讲授】以图一为例总结判读技巧
【引导同学完成判读技巧的总结同时电脑展示结论】
①判断南北半球
②判断晨昏线
③根据两极地区的日照情况判断日期或直射点的纬度:
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出现极夜,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出现极昼,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晨昏线与经线重合),3月21日或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
④确定地方时首先从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入手。
晨线与赤道相
交的点及这个点所在经线为地方时6时,昏线与赤道相交的点及这个点所在经线为18时。
分析图中
信息归纳
总结技巧
总结技巧
掌握理解
此知识点
巩固已有
的知识,培
养读图能
力。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⑤确定直射点经度或判断时间昼半球(白天)的中间经线为太阳
直射经线,时间为12时。
【指导练习】
做专题复习资料练习一
〖小结承转〗刚才我们复习了侧视图,现在我们来练习,如何运用判读技巧,从俯视图上获得信息。
〖电脑展示极地俯视图〗
〖练习〗做专题复习资料练习二
〖小结承转〗刚才我们复习了侧视图和俯视图,现在我们来练习,如何运用判读技巧,从变式图上获得信息。
〖电脑展示变式图〗做专题复
习资料练
习一并分
析解题思
路
1、判断图
六和图七
所在半球
2、确定图
六的晨昏
线、日期、
直射点的
经纬度与
时间
做专题复
习资料练
习二
确定图八
的晨昏线、
日期、直射
点的经纬
度与时间
培养知识
运用能力
练习巩固
培养读图
能力及知
识迁移运
用能力
参赛教案
课题:日照图的判读技巧及应用
主讲人:张艳林
单位:昌平二中
班级:高三(3)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