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2 日照图的综合判读与绘制剖析

合集下载

日照图判读

日照图判读
2、可以判断晨昏线
①自转法:顺地球自转方向
夜进入昼→晨线
昼进入夜→昏线 6点→晨线 18点→昏线
②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
③方位法:
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
三、日照图解读——应用
3、可以判断日期和节气 根据昼夜状况,可以判断日期和节气。 4、可以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直射点经度, 极昼的最低纬度余角为直射点纬度
日照图的解题技巧和步骤
1、确定半球或南北纬(极)和东西经 2、晨昏线的判读或画晨昏线与光线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4、确定某地区时或地方时 5、确定日期或节气(季节) 6、确定昼夜长短 7、确定太阳出没时刻和物影 8、确定正午太阳高度或其分布规律 9、黄赤交角和五带
识读和运用日照图的基本要求
夏至—6月22
极地俯视图
以下阴影部分默认为夜
夏至—6月22
北极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 道
南回归线 南极圈
南极
夏至—6月22
夏至—6月22
N
23.5°
夏至—6月22
侧俯视图
夏至—6月22
展 开 图

90°W 90°E

夏至—6月22
组合图
夏至—6月22
组合图
夏至—6月22
晨 线
组合图
昏线
日照图判读
广平一中 蔡书平
一、日照图判读要领
1、晨昏线与极圈的关系:相切、相交。 2、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0°—23°26′ 3、晨昏线与光线垂直。 4、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3°26′N—23°26′S
二、日照图
1、夏至—6月22
晨昏线与极圈相 切,北极圈及其 以北为极昼,南 极圈及其以南为 极夜。 太阳直射北回归 线 晨昏线与经线夹 角为23°26′ 侧视图

太阳光照图(日照图)的判读内容和方法

太阳光照图(日照图)的判读内容和方法

• 季节、节气的判读 • 时间的确定 • 昼夜长短的判读 • 日出日落时刻的判读
一、季节、节气的判定
一般来说,日照图反应的往往是地球 在绕日公转中黄道上的几个特殊位置: 二分二至日时的情况。
步骤如下:
①确定南、北极。
可依据地球自转方向、海陆分布以及图上的 纬度分布特点来加以判断。
②注意晨昏线在地表的位置,尤其是与特殊


3、求乙图中D、O两点和甲图中H、K的昼长;
D:8h;
O:12h; H:18h;
K:24h
4、求甲图中G点的日出、日落时间
G点的日出时间为3时,日落时间为21时
晨昏线的画法: 1、过地心与光线垂直(侧视图) 2、平分赤道 3、二分时,与经线圈重合; 二至时,与极圈相切
线晨
线晨
S
N
昏 线
昏 线
问题:1、判断图示半球的季节、节气及日期
北半球的冬季,冬至日,12.22前后
二、时间的判定
时间的判定一般有两种方法:
• 从昼、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出发推断时间
• 从晨昏圈与赤道交点推算时间
•从昼、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出发推断时间
昼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分别平分昼弧和夜弧: • 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 • 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后根据经度每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加西 减等原则判定某点所在经度的时间。
夏季
A
O
B
2、图中A点此时的地方时 是 4 时,C点的地方时是 12 时 3、A点昼长是 16 小时,B点昼 长 16 小时
C
点击高考
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 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 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慢。读图完成1--2题。 1.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 甲地为( ) B A.7日4时 B.8日8时 C.7日8时 D.8日4时 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 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 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 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日照图的判读方法

日照图的判读方法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 • • • 据日期判定直射点的纬度: 冬至日:23°26′S; 夏至日:23°26′N; 春秋分日:0°.
• 地方时12点的经线(昼半线)的经度即 为直射点经度: • 可由晨线和赤道的交点向东度量90°得 到.
确定各图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例1: 读图1-11,此时,太阳直
答案:120°W
例3、下图中阴影部分表 示夜半球,据此回答: A点此刻是 点。 B点此刻是 点。 C点此刻是 点。
【例4】读图,判断图中各点的时间:
6 月____ 22 日____ 0 时 ①____



③ ④

6 月____ 22 日____ 3 时 ②____
③____ 6 月____ 22 日____ 6 时
6 月____ 22 日____ 12 时 ④____


12 月____ 22 日____ 6 时 P点____
6 月____ 22 日____ 18 时 M点____
6、时区与区时
概念:时间区域,国际规定,经度每隔15度划分为
时区
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理论时区
注意:中时区,东西十二区的特殊性 概念:某一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区时
确定日期范围
• 180°和0点经线是地球上两个不同日期 的分界线 • 0点线以东为今日,以西为昨日 • 180 °线以东为昨日,以西为今日 • 当180 °线为0点时,全球日期相同。
从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到180°经线就是新 的一天了 ,从180°经线到地方时为24 时的经线之间的范围为旧的一天。
180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两条日界线 0点所在的经线

高三复习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高三复习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日照图也叫光照图,即太阳光线照射 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白昼和黑夜的分布图 形。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日照图的形式 变化较多,该类试题能很好地考察学生的 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在历年高考试 题中出现的频率很大,对日照图的判读属 于高考复习中不能回避和必须熟练掌握的 主干知识,归纳和总结这类试题的题型和 解题技巧显得尤其重要。
①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北逆南顺
②根据经度的递变规律判断------地球自转 方向与东经度数由小到大的方向、西经度 数由大到小的方向一致
汝南双语学校
2 .晨昏线的判读 (1)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 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 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 昏线,反之是晨线。
例:图中谁为晨线谁是昏线?谁是 晨昏线的分界点 ?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1_6h 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 的地方时是_2_3_日_4时_点。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
方法二: “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与“晨昏圈与纬
线相切处的经度”和为 180°或相同
汝南双语学校
5.判断极昼极夜范围 有极昼极夜的地区的最低纬度=90°—直 射点的纬度数。
汝南双语学校
6.地方时的计算
(1)4条特殊经线地方时
(2)经度差---时间差
例:标注右图图中各经线经度
标注各经线地方时 例:求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
日点)
汝南双语学校
2008年上海卷
连线高考
“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 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9分)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18_0°_、_23_.5_°,S 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___1_2_月__2_2_日__.

日照图读图

日照图读图
(1050E)
北极
0点 (750W)
3、试题中经常考试的角度
①推算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②判断太阳方位或物体影子朝向; ③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及当地纬度; ④计算日期(或日期范围)、区时、地方时、 国际标准时、北京时间等; ⑤确定昼夜、晨昏线;计算昼夜长短; ⑥判断节气、季节、风向、气候特点、农事活 动、候鸟迁移; ⑦河流特点(丰水期、枯水期) ⑧确定物体水平运动偏向; ⑨推断自转速度大小和公转速度快慢。
12点 (300E)
6点 (600W)
晨线
•北半球夏季 •北京时间:6月22日18点 •杭州昼长夜短;正午太阳最高;江南地区阴雨绵绵 •天山雪线较高,塔里木河汛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好望角风高浪急 •北印度洋呈顺时针流动,南非高原草木枯黄 ……
题目的隐性信息分析举例
大圆表示纬线圈。A、B、C、D四点将纬线圈平分为 四段弧,其中AB为昼弧,其余各弧为夜弧。此时北京 时间13点。 12点 •当地昼长6个小时(昼弧占1/4) •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极考察站的最好季节,北极 黄河站气温很低 •蒙古-西伯利亚强盛,西北风 •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 •澳大利亚可能正在收割小麦 •潘帕斯草原草木繁盛 •驯鹿南迁,进入针叶林地区 •江苏盐城沿海的丹顶鹤较多
高考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复习
日照图的判读与分析
1、日照图的常见类型
2、日照图的分析方法和思路 (1)观察“极点地区”,推断季节 (2)抓住昼夜半球“中间线”,发现12点和0点 (3)抓住“自转方向”,找出晨线(6点)、昏线(18点)
12点 (1050E) 晨线 6点 (850E) 昏线 18点 (950W) 0点 (50W)
(3)若α由最小增大至图示状态,则这段时 期内

日照图的画法和判读

日照图的画法和判读

专题四日照图的画法和判读2012-04-08 06:23:36|(特别说明:由于博客上帖图相当麻烦,所以此专题仅做为你的复习提纲)一、日照图的类型(老师带学生画图,画图可以悟出很多道理)1、侧视图⑴夏至日光照图(换角度画,至少画四种,见课堂教学)⑵冬至日光照图(换角度画,至少画四种,见课堂教学)⑶春、球分日光照图(换角度画,至少画两种,见课堂教学)2、极地俯视图⑴北极上空俯视图(二分二至日各画一幅,共3种)⑵南极上空俯视图(二分二至日各画一幅,共3种)▲总结要领后找学生画3、平面图(本质上也是变式图)⑴夏至日光照图(换直射点位置画,至少画两种,见课堂教学)⑵冬至日光照图(换直射点位置画,至少画两种,见课堂教学)⑶春、球分日光照图(换直射点位置画,至少画两种,见课堂教学)▲总结要领后部分图找学生画4、立体图5、局部图(见课堂教学)例1、1/2图例2、1/4图例3、南极洲地区光照图例4、一条经线加一条纬线光照图(具体图见课堂教学)例5、160 ?—170 ?之间光照图(具体图见课堂教学)例6、就一条晨线(具体图见课堂教学)6、变式图例1、(图见课堂教学)例2、(图见课堂教学)7、光照图与日期分布图不能混淆举例说明(见课堂教学)二、光照图的判读1、确定南北极(略)2、确定晨线和昏线(略)3、确定日期和节气⑴北极圈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出现极夜为夏至日⑵北极圈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出现极昼为冬至日⑶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或者说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二分日(具体为春分还是秋分需视其它条件而定)4、确定直射点的经纬度⑴直射点的纬度=90?-极昼或极夜最大范围的纬度⑵直射点的经度:12:00所在的经线5、确定地方时⑴晨线与赤道交点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为18:00,⑵晨昏线与南北极地区某两条纬线的切点为0:00或12:00,或者说晨昏线的最北点和最南点为0:00或12:00。

具体是0:00还是12:00,需“看图说话”。

如果过切点(或者说经过最南或最北点)的经线是昼弧正中间的经线,则为12:00,如果过切点(或者说经过最南或最北点)的经线是夜弧正中间的经线,则为0:006、确定任意一点日出、日落时刻⑴经过所求点的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即日出时刻,经过所求点的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即日落时刻(▲同一纬线上的点日出、日落时刻相同)⑵昼长或夜长推算例:白天为11个小时,则日出时刻为6:30,日落时刻为5:30(▲上、下午昼等长)7、确定昼长或夜长⑴日出、日落时间推算法(▲上午昼长=12:00-日出时刻,下午昼长=日落-12:00)⑵比例法:昼长=昼弧/15⑶同一纬线上的点昼长或夜长相同8、确定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⑴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南北两方降低,向外跨多少度,太阳高度就下降多少度⑵在太阳直射点的同一边的两地,其正午太阳高度差等于其纬度差例如:北京和安庆永远在太阳直射点同一边,且纬度相差10?,所以每天安庆正午太阳高度都比北京高10 ?。

日照图的综合判读与绘制

日照图的综合判读与绘制

赤 道
距离
1经度=111KM
地偏力 自转线速度 半球分界
无地偏力,赤道向高纬度地偏力增大。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南北半球的界线,地处热带
学法指导:光照图的分析思路
日照图类试题的常用解法
1.图图转换的空间思维法解决日照图问题,需要足够的立体几何 知识基础,要能够把平面图转换成立体图,也要能把立体图转换成 平面图。能够把局部图转化为整体图,前面列举的侧视图、立体图 和俯视图要能够相互转换,陌生图转化为常见图,在进行图形转换 时要能够将一幅图的点正确转绘到另一幅图上。
2.对称思维法 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在南北半球、昼夜半球都存在对称现象,在解 决许多实际问题时都要用到对称思维。 例如:(1)当66°34′N以北出现极昼现象时,66°34′S以南一定出现 极夜现象;晨昏圈与70°N相切时,它一定同时与70°S相切。 (2)晨昏圈一定平分赤道。由此可以推出,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 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00。(3) 一天的正午为12:00,上午和下午的时间等长,日出与日落时间关 于正午对称。 (4)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就是夏季;北半球 为春季,南半球为秋季。反之亦然。 (5)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域外)日出方位均为东 北,日落方位就一定是西北;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 极夜区域外)日出方位均为东南,日落方位就一定是西南。 (6)北半球某纬度的昼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夜长相等。理论上,某地 昼长最大值与昼长最小值之和为24小时。
找到了南北东西的方位
(北逆南顺) 东经度顺着地球自转方向递增,西经度顺着 地球自转方向递减 北纬度向北递增,南纬向南递增
纬度分布规律
太阳直射点
地方时、区时、日界线 昼夜长短 直射点

日照图的判读与计算

日照图的判读与计算

(一)绝对日期(二分二至日)
6、全球任何一地日落时间为地方时18:00为二 分日 7、全球任何一地日出于正东方为二分日
8、全球任何一地日落于正西方为二分日 9、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点(如30°N和30° S) 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为二分日
10、南北极点终日(24小时,下同)太阳高度 角为0度,是二分日
(一)绝对日期(二分二至日)
21、全球各地(南北极圈及以内地区除外)日出方 向为东偏北23度26分是夏至日
(一)绝对日期(二分二至日)
22、北极圈(北纬66度34分)上任何一点最小太阳高 度角为0度或最大太阳高度角为46度52分,是夏至日 23、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为冬至日( 冬至日:12月22日,下同) 24、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为冬至日 25、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有黑夜地区(只要 有就行),为冬至日 26、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南极圈内有白昼地区(只要 有就行),为冬至日 27、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某日正午时物体影长为一 年中最长,该日为冬至日
A
一、日照图判读的基本方法
1、明确图中线(圈)的含义及晨昏线的画法
侧视图:大圆为经线圈,横直径为赤道,晨昏 线为直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平分赤道,二分 日过南北极点,二至日与南北极圈相切
一、日照图判读的基本方法
1、明确图中线(圈)的含义及晨昏线的画法
俯视图:中心为极点,外圆为赤道,半径为经 线,晨昏线在二分日为过极点(圆心)的直线 ,与太阳光线垂直,平分圆(与经线重合), 二至日为弧线与南北极圈相切
一、日照图判读的基本方法
8.确定太阳出没时刻 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 日落时刻为该点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 (1)晨线上的各地同时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同时日落。 (2)根据某地昼夜长短计算日出日落时刻,先计算出 该地昼长的时间,然后以正午12时为起点,减去昼长 时间的1/2就是日出时间,加上昼长时间的1/2就是 日落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A.66°34′ B.90° C.0°
D.23°26′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并读图可知,B、C两点永远昼 夜等长,所以B、C、D三点位于赤道上;A点位于北极圈 上,且A、C两点地方时相同,即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由 该经线两侧日期不同可知,该经线为日界线;由于该经线 处于昼半球,故只能是180°经线且为昼半球的中央经 线,时刻为12:00,由此可求出120°E的时刻为8:00。 第(2)题,结合上题可知,此时太阳直射23°26′S,D点位 于赤道上,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即可得出D点正午 太阳高度为66°34′。 答案 (1)A (2)A

入昼半球的界线,如图 1 中AB。
图1
(3)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进
︵ 入夜半球的界线,如图 1 中BC。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3.三关系——点线关系、面面关系、角度关系 (1)点线之间的关系 ①晨昏线与纬线相切于晨昏北(南)点。晨昏线与赤道相互 平分。 ②只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时,晨昏线为南北走向,即晨昏 线与经线圈重合(如图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晨线为西 北—东南走向(如图3中AB),昏线为东北—西南走向;太 阳直射南半球时,晨线为东北—西南走向,昏线为西 北—东南走向。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4.五点——晨赤点、昏赤点、晨昏北点、晨昏南点、太阳
直射点
(1)晨赤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
地方时为6:00。如图4中C点。
(2)昏赤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
地方时为18:00。如图4中A点。
(3)晨昏北点:晨线与昏线在北
半球的交点,也是晨(昏)线上最
图4
北的点。北点(图4中D点)0时北昼,北点12时北夜(当晨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审答流程】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题 答案 (1)6 16 (2)(23°26′N,60°E) 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11小时; 该日北半球各地昼达到一年中最长夜最短, 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内为极昼。南半球相反。
微专题2 日照图的综合判读与绘制
考查内容
五年 层级 考次 要求
考 晨线和昏线
情 的判断及应 分 用;昼夜长 析 短及正午太
阳高度变化
28
理 解、 掌握
规律
考查 形式
选择 题综 合题
特别提示
能够准确判断晨线 和昏线,明确晨昏 线与经线圈的关 系;利用晨昏线确 定太阳直射点、判 断昼夜长短、计算 时间和正午太阳高 度等
昏北点为0:00时,其北方为极昼;当晨昏北点为12:00
时,其北方为极夜)。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4)晨昏南点:晨线与昏线在南半球的交点,也是晨(昏)线上 最南的点。南点0时南昼,南点12时南夜。 (5)太阳直射点:即日心和地心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如 图4中B点)。太阳高度为90°。地方时为12:00。它与晨赤 点、昏赤点的经度差为90°。 (6)直射点向北90°为晨昏北点;直射点向南90°为晨昏南 点;直射点向东90°为昏赤点(在赤道上);直射点向西90° 为晨赤点(在赤道上)。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5.局部图 解题时把图像补充完整,可降低解题难度。
6.地球公转轨道图 在地球公转轨道图中,完整展现二分二至日的光照图, 一般结合地轴方向、近日点、远日点进行判读。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7.公转轨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部图
结合公转方向和昼夜分布判读。图中阴影为夜半球,太
阳直射在赤道上,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可确定为9 月23日前后的光照图。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专题一 常见光照图的类型
1.侧视图 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直线居中,晨昏线 与太阳光线垂直,并平分赤道。二分日时,晨昏线起止 于南、北两极点;二至日时,晨昏线起止于与南、北极 圈相切的两切点。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以上三图在纵切面上昼夜半球平分,下面的图在纵切面上昼 夜半球不平分。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学 以 致 用]
如图中阴影区域为夜半球,A、C
两点的地方时相同且所在弧线两侧的
日期不同;B、C两点永远昼夜等长,
且两点的经度差为90°;D为BC的中
点。据此回答(1)~(2)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8:00 B.9:00 C.20:00 D.0:00
(2)图中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2.极地俯视图 中心为极点,外圆为赤道,虚线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 圈。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3.斜侧(俯)视图 观测点既不在赤道上空,也不在极点上空,观测到的光 照情况即为斜侧(俯)视图。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4.矩形投影图 矩形投影图是将南北极点、南北极圈、南北回归线放大 到与赤道一样长,它与实际图相比有很大的变形,离赤 道越远,变形越大。判读此类图的关键是晨昏线、极昼 极夜和赤道上的日出(6时)日落(18时)时间等。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典例剖析】 (2010·上海地理改编)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 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此时晨昏线与经 线夹角为23°26′。读图回答问题。
(1)计算此时甲地地方时及北京时间。 (2)写出该日太阳直射点坐标,并说明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 分布规律。 (3)计算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并说明该日全球昼夜分布特点。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专题二 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光照图的判读要关注“一向、两线、三关系、五点”的判读。 1.一向——地理自转方向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2.两线——晨线、昏线
(1)晨昏线: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 界线。晨昏线是球面大圆,与太
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地太阳
高度为 0°。 (2)晨线:由西向东,由夜半球进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a.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判断为二分日 图2
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判断为二至日 图3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③晨昏北点到北极点的纬度差=晨昏南点到南极点的纬度差 =直射点到赤道的纬度差=直射点的纬度度数。 ④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切点的纬度之和始终等于90°(互余)。 (2)面面关系 ①二至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66°34′。 ②二分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90°。 晨昏圈平面与某一经线圈所在平面重合。 ③地球公转轨道面始终与赤道面呈23°26′的夹角。 (3)角度关系 ①二至日,晨昏圈与地轴夹角为23°26′。 ②二分日晨昏圈与地轴夹角为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