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鉴赏
1264 鉴别紫砂壶真伪的11种方法

鉴别紫砂壶真伪的11种方法
鉴别紫砂壶真伪的11种方法如下:
1. 观察颜色,真紫砂壶的颜色醇厚,而假壶的颜色则混浊。
2. 观察气泡,紫砂壶的壶身会有自然形成的颗粒,而这种颗粒通过高
温烧制会形成气泡,真壶的气泡比较均匀。
3. 听声音,紫砂壶用壶盖敲击壶身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4. 摸上去的手感非常顺滑,而假壶则比较粗糙。
5. 观察细节,紫砂壶的口、嘴、气孔、鉆孔等细节要符合要求。
6. 观察壶的泥色,每个紫砂壶都有自己的颜色,真壶的颜色稳定,不
易褪色,而假壶容易褪色。
7. 检查壶的渗水性,好的紫砂壶壶盖与壶身连接紧密,甚至滴水不漏,而次品则会存在渗漏问题。
8. 闻气味,好的紫砂壶一般只有土的气味,没有其他的味道。
9. 敲击壶听声音,一般好紫砂壶敲击的声音清脆。
10. 观察外形和做工,真正的紫砂壶外形各异,但做工精细,有手工
痕迹,假紫砂壶则没有这些特点。
11. 尝试触摸紫砂壶的材质,真正的紫砂材质粗糙,有摩擦感,假紫砂
材质光滑。
请注意,这些方法只能作为鉴别紫砂壶真伪的参考,不能作为判断紫
砂壶价值的唯一标准。
购买紫砂壶时,请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和有信
誉的收藏家,避免购买劣质或仿制的紫砂壶。
紫砂壶艺的审美及鉴赏与保养

/ —L 熟 ,发展到今天在壶的造型艺术上 日臻完美、丰富,如
何鉴别和欣赏这一 门世界陶瓷 门类 中独树一 帜的紫砂陶艺术 ,即
发点 ,才能 中肯地 赢得普遍 爱好砂 艺界 的共呜 。当 然 ,作 为一
件实用工艺美术 品 ,它的适用性也是非 常重要 的 ,使用上的舒适 感可以愉悦身心 ,引起和谐的兴致 。因此 ,也就要依 据饮 茶的习 惯 ,风俗 ,有选择地考虑壶 体的容量 ,壶嘴的 出水流 畅 , 壶把 的
紫砂壶艺的审美及鉴赏与保养
任惠芬 江苏省宜兴紫砂工 艺厂
宜兴 2 2 1 1 2 4
任 惠 芬近 照
T
苏宜 兴 紫砂 陶艺 术 自起 源于 宋代 ,经 历 明清 两代 的成
能产生情感 ,怡养性灵 ,百玩不厌 。所 以观 赏一件 新的造型 ,应 该在领悟到美 的本 质以后才始加以评点 。从这样 的审美态度作出
神 ,即神 韵 ,一样 能令人 意远 体验 出精神 美的韵 味 ;气 ,即气 质 ,陶艺所 内涵的和谐协调色 泽本质的美 ;态 ,即形态 ,作品的 高 、低 、肥 、瘦 、刚柔 、方 、圆的各种姿态 。从这几个 方面贯通
一
审视 纹样的适合 ,其次是装饰 的取材 ( 一是指题材和 内容 ;二是
气 ,才 是一 件真正 完美 的好 作品 。但这里 又要 区分 “ ”和 理 “ ”的两个方面 。若壶艺之 爱好 者偏于理 ,斤斤较量 于壶的容 趣
穷 。而且真正 由名画家 , 画之 茶壶 ,必须是一个画面一个壶 , 绘
经过反 拓 ,或批量E  ̄ 已失去意 义 ,那要视乎经营者的信誉及 以 U iU x 作者 本身艺术素养 。诸如仿 自然 界形象性的雕塑制品 ,兼及装饰 在几何形体 上的浮雕 、贴雕 ,图案 的刻 印板 ,以及釉料彩绘 ,其
紫砂壶鉴定方法与技巧

紫砂壶鉴定方法与技巧(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书信、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紫砂壶鉴定方法与技巧鉴定紫砂壶可以看泥料、颜色、器型、比例、重量,好的紫砂壶密度高,有高贵的紫色、端庄的红色、典雅的橙色,身上的所有线条有弹性,壶体造型协调,细节处也做的认真,拿到手中有分量,并且壶底与内壁处理得干净平整。
紫砂壶鉴赏

• 当代紫砂大师
• 当代的紫砂大师,首推顾景舟老先生,顾老 潜心紫砂陶艺六十余年,炉火纯青,登峰造极, 名传遐迩。建国后七老艺人:任淦庭、吴云根、 朱可心、裴石民、王寅春、顾景舟、蒋蓉,现当 代紫砂代表人物:徐秀棠、徐汉棠、鲍志强、高 海庚、何道洪、汪寅仙、吕尧臣、周桂珍、姚丹 萍、李昌鸿、顾绍培、曹安祥等也各自身怀绝技, 制作与设计皆各有专长,皆为一时俊才。
• 第二期紫砂大师
• 第二期紫砂壶大师为清初人陈鸣远、惠孟臣。陈鸣 远以生活中常见的栗子、核桃、花生、菱角、慈菇、荸 荠、荷花、青蛙等的造型入壶,工艺精雕细镂,善于堆 花积泥,使紫砂壶的造型更加生动、形象、活泼,使传 统的紫砂壶变成了有生命力的雕塑艺术品,充满了生气 与活动。同时,他还发明在壶底书款,壶盖内盖印的形 式,到清代形成固定的工艺程序,对紫砂壶的发展产生 了重大影响。明末天启、崇祯年间的惠孟臣,长于制作 小壶,以小胜大。孟臣壶以竹刀划款,以器盖内有“永 林”篆书小印者为精品。
八求紫砂茗壶
• 八求紫砂茗壶是中华姚氏求正堂德府世家所制专门在 各种各样紫砂茗壶上入刻中华名流和海外名流题词手迹的 紫砂纪念茗壶系列的总称。自上世纪以来,已有海内外名 流苏局仙、陈立夫、陈果夫、宋子文、宋子芳、福田一郎、 易苏民、李琼贞、汪德祖、凌禹门、苏健侯、孔祥灿、杨 一萍、钱鼎澄、谷向阳等百余位手迹入刻于紫砂茗壶上。 壶的形状有圆形、正方形、六方形、八方形、十方形、扁 形等二十四种式样。八求紫砂茗壶系列中有入藏国家首都 博物馆、中共一大纪念馆、天下名人馆、日本艺品馆、台 湾艺术馆等海内外几十个博物馆、艺术馆、纪念馆收藏。
第三期紫砂大师
• 第三期紫砂壶大师是清代中叶嘉庆、道光年间的陈鸿寿和 杨彭年。陈洪绶,是清代中期的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艺术主 张创新,他倡导“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须要见 “天趣”。他把这一艺术主张,付诸紫砂陶艺。第一大贡献, 是把诗文书画与紫砂壶陶艺结合起来,在壶上用竹刀题写诗文, 雕刻绘画。第二大贡献,他凭着天赋,随心所欲地即兴设计了 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壶,为紫砂壶创新带来了勃勃生机。他与 杨彭年的合作,堪称典范。值得一提的是嘉道年间的邵大亨, 他为陈鸣远以后的一代高手,其它如邵友兰、邵友廷、蒋德休、 黄玉麟、程寿珍诸人,则一代不如一代。更多的是因循守旧, 很少创新,制作工艺也日渐草率荒疏。
老紫砂壶鉴别最简单方法

老紫砂壶鉴别最简单方法
老紫砂壶鉴别最简单方法
1、看壶质地:
次质紫砂壶的表面质地较差,以及涂料不圆滑,容易有裂缝,比较容易辨别出来。
2、看壶底:
优质的老紫砂壶,一般是没有做得很光滑的,而次质的壶是会做的很光滑,以及凹凸不明。
3、看紫砂的等级:
优质的老紫砂壶是会有特殊的花纹,特别是其中的山纹非常清晰可见,而次质的紫砂经常只有粗糙的油墨花纹,也比较容易辨别出来。
4、看釉质:
次质的紫砂壶通常釉质不佳,易起烟波,雾状加厚,而优质的紫砂壶更稳定,手感更强烈,釉质更细腻,有亮光反射,更有灰度的变化,可以辨别出来。
总之,购买老紫砂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鉴别的方法比较多,但是上面提出的这几种是非常简单的方法,大家可以加以参考,把紫砂壶买的实惠又高档!
- 1 -。
鉴别紫砂壶真伪的11种方法

鉴别紫砂壶真伪的11种方法
1、紫砂壶外观,真品圆润美观,质贴密不粗糙,质地顺滑,而假品则容易出现毛糙粗糙现象;
2、紫砂壶体重,真品与假品比较,假品重量通常较轻;
3、紫砂壶声音,真品有脆悦的声音,但假品是空洞的或响亮的;
4、紫砂壶颜色,真品厚度均匀、颜色柔和自然,没有明显的暗色斑点和雾状,而假品多有地毯状的颜色;
5、紫砂壶烧制,真品烧制有深厚的技术,即使多次烧制亦不会有影响,而假品则不然;
6、紫砂壶纹路,真品纹路自然,毛细小细密,而假品则少有此类现象,明显粗大;
7、紫砂壶磨面,真品磨面平滑有光泽,而假品多粗糙、无光泽;
8、紫砂壶造型,真品造型典雅,线条圆润流畅,而假品则不然;
9、紫砂壶口沿,真品的口沿质地细腻,没有明显的毛刺,而假品常常有明显的毛刺;
10、紫砂壶底部,真品的底部多涂有保护层,而假品则没有或者只有一点点;
11、紫砂壶上色,真品上色透明而柔和,层次分明,而假品则层次混乱,显得暗淡无色。
紫砂壶鉴别方法

紫砂壶鉴别方法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茶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器具,其种类繁多,市场上也有很多仿制品。
以下是一些鉴别紫砂壶的方法:
1.颜色:正宗的紫砂壶颜色比较稳定,一般是紫红色、赤
褐色等,且均匀一致。
如果颜色不一致、过于鲜艳,很可能
是染色或着色后的仿制品。
2.材质:紫砂壶通常采用的是优质的紫砂泥和黄泥制成,
手感细腻,有一定的透气性。
而仿制品通常采用劣质泥土或
加入其他物质,手感粗糙、无法透气。
3.壶嘴:正宗的紫砂壶嘴比较细长,内部光滑,出水均匀
,口感好。
仿制品的壶嘴则往往比较粗糙,出水不均匀,口
感也较差。
4.壶盖:正宗的紫砂壶盖一般比较紧密,放置在壶身上后
不容易晃动。
而仿制品的壶盖往往比较松,容易掉落。
5.壶底:正宗的紫砂壶底比较平整,表面没有明显的刮痕
或磕碰。
而仿制品的壶底可能有不平整的情况,或者有磨损
、磕碰的痕迹。
6.壶身:正宗的紫砂壶制作工艺精细,壶身线条流畅,比
较匀称。
而仿制品的壶身则往往有不匀称的地方,或者工艺
不精细,表面有瑕疵等问题。
以上是一些鉴别紫砂壶的方法,但由于仿制品的制作技术不断提高,鉴别起来也越来越困难。
建议购买紫砂壶时要选择正规的商家,注意观察细节,谨防被骗。
王平《宜兴壶》赏析

王平《宜兴壶》赏析摘要:1.介绍王平的《宜兴壶》2.分析《宜兴壶》的艺术特点3.探讨《宜兴壶》的文化内涵4.总结《宜兴壶》的价值和影响正文:王平是一位著名的紫砂壶艺术家,他的作品《宜兴壶》堪称紫砂壶艺术中的瑰宝。
宜兴壶作为中国紫砂壶的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对王平的《宜兴壶》进行赏析,分析其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并探讨其在紫砂壶艺术中的价值和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王平的《宜兴壶》。
这把壶以宜兴紫砂泥为原料,经过精心的制作和雕琢,成为了一件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紫砂壶。
王平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紫砂泥的特性,使其在色泽、纹理和造型上都达到了极致。
此外,他还巧妙地运用了线条、弧度和比例,使这把壶在视觉上具有极强的美感。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宜兴壶》的艺术特点。
首先,这把壶的造型非常独特,它采用了传统的壶型,但在细节上做了很多创新。
例如,壶嘴和壶把的线条流畅自然,与壶身的弧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其次,王平在雕刻方面也展现出了高超的技艺。
他运用了浅雕、镂空和浮雕等多种技法,使壶身上的图案和纹饰栩栩如生。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宜兴壶》在色泽上的表现。
紫砂泥在经过高温烧制后,呈现出了一种古朴典雅的色泽,使这把壶在视觉上更具魅力。
在探讨《宜兴壶》的文化内涵方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紫砂壶作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
王平的《宜兴壶》以宜兴紫砂泥为原料,展现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魅力。
其次,这把壶在造型和纹饰上,融入了许多传统的文化元素,如龙、凤、祥云等,这些元素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因此,《宜兴壶》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总结一下,《宜兴壶》作为王平的代表作,无论从艺术特点还是文化内涵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它为中国紫砂壶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砂壶的鉴赏作者:周益娟来源:《理财·收藏版》2022年第03期捧一把紫砂壶放在手上仔细端详,便是对紫砂茗壶的鉴赏。
紫砂壶特殊的性能使其可赏、可用,因此鉴赏其优劣决定于众多因素。
具体的经验之谈和标准的细化,成为紫砂壶问世以来永恒的话题,众说纷纭。
归纳要点,紫砂茗壶的鉴赏大致可从七个方面着手,即质、意、形、韵、工、款、功。
质紫砂壶的“质”可概括为紫砂泥的质地、紫砂壶的品质。
好壶用好料,但宜兴紫砂真正的好料仅产于宜兴的丁山和蜀山地区。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汪文柏《陶器行赠陈鸣远》)在古人眼中,宜兴紫砂已具极高价值。
紫砂壶也因国人饮茶文化的盛行而备受宠爱,这也使本就不可再生的紫砂壶原材料——紫砂矿土越来越少,更显弥足珍贵。
在我国的河南、辽宁、广西、河北、山西、陕西、安徽等地虽也有紫砂矿土出现,但这些矿土做成的茶具,多以灌浆成型,表面细腻光洁,缺少颗粒感,有明显的模具痕迹,敲击声音类似瓷器之声,且透气性差,手感较重,含铅量高,终不如宜兴紫砂宜茶、宜用。
近年来,在宜兴当地也有利用陶土合成、机制脱调、添加氧化物和着色剂等方法,生产出很多不同的新泥种。
然而用心观察,其表面玻璃相重、瓷化现象突出、收缩率大等,使其并不具备紫砂壶泡茶的独特功能和良好效果。
一把砂質纯正、做工到位、火候适中、未经启用的紫砂茗壶,外观应当是古朴沉稳、气质内蕴、砂粒隐现、肌理暗含,视觉上哑光、厚重、朴实、端庄,易于亲近;拿掉壶盖,置于壶的口沿之上,轻轻旋转摩擦,其声音由于泥质不同,或质朴淳厚,或清脆悦耳;轻闻壶内无异味或略有矿土、火气味;触摸壶身稍粗、微燥、轻涩,又如绸缎般滑爽;冲泡茶叶时,壶身吸水速度快,透气性能好,细而不腻,触感舒服,宜茶功能凸显,十分好用。
意紫砂壶亦用亦赏,是精神内容和物质内容兼具的立体艺术。
当我们用审美的眼光来品鉴一把紫砂茗壶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这把壶的“创意”和作品所表现的“意象”。
每一把紫砂壶都有它自身固有的形态,这个形态是作者表达思想、说明意向、抒发情感的艺术语言,而不是随便臆造出来的产物;是设计者、制作者艺术思维的载体,也是蕴含生命情愫和文化精神的作品。
豪放的、婉约的、曼妙的、情趣的、夸张的、内敛的,人生善美,世间百态,几乎都能在一把小小的紫砂壶上浓缩展现。
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艺术角度来欣赏一把紫砂茗壶,从而判断茗壶作者的性格、情操、素质以及文化修养、艺术格局和社会责任感。
如果读懂了作品的深刻寓意,心领神会,产生共鸣,这时候它就不仅仅是一件紫砂茗壶,而是一种美妙的难以言传的震颤,如同一位久违的朋友在你的面前与你沟通、与你交流,从中感触内心的喜悦。
持一把紫砂壶在手中,不管它是摹形状物、抽象写生,还是方圆几何形,在观察它整体器形的同时要注意它的每一个线条、每一缕折皱、每一处雕琢、每一丝纹理中的阴阳起伏、顾盼相让、紧凑疏密,这一切都能体现紫砂艺人的工艺技能、做事态度和作品情趣。
古人讲“相由心生”,紫砂作品的器形、品相本身就是制作者的“形象代言”,如果作品本身立意准确、表达到位、铭刻切题,那么在欣赏它的时候就能够怡情、怡神、怡心,尽情感受“美”和“艺术物品”所能给人带来的惬意。
形“千奇万状信出手,巧夺坡诗百态新。
”紫砂壶的造型在制壶艺人手中千变万化,式样各异,可谓是“方非一式,圆不一相”。
其形态结构大致可分为光素器、筋纹器、花塑器和混合器型四大类。
其中光素器又有方器、圆器和几何体之分,强调感官优美,点、线、面自然顺畅,方壶规整挺直,圆壶圆润饱满;筋纹器是以瓜棱、花瓣、云纹等图案为素材加以等分变化制成,要求分割规范,比例均衡,视觉美和工艺美高度统一;而以肖形状物为主的花塑器多以自然界花果、植物、动物等形态立意为壶形或点缀壶体,自由空间大,器形要形象逼真,装饰灵动活现,细致入微;混合器是由两种以上形态组合成型的茗壶,通常要搭配和谐,各种效果表现要精准到位。
至于光素器、筋纹器、花塑器、混合器哪种器型更为上乘,见仁见智,没有好坏之分,只是风格造型的变化。
《易经·系辞》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对于壶的辨识,是通过具体到抽象的理解。
想拥有什么样的壶形取决于个人的喜好、欣赏角度、自我风格和艺术品位。
只要是紫砂艺人细致、严谨、精益求精、倾心打造的都应是好的作品,都应是品茗佳器。
“茗中清泉,壶外芬芳”,“淡泊明志,超凡脱俗”,全在品饮者、拥壶者的意念中、境界间。
一壶一形一趣味,用心感悟,自有真趣。
韵一件成熟的紫砂艺术品的诞生,不但须要质正、意达、形美,还要形态生动,风姿仪致具有感染力、想象力、生命力,这就是作品本身所表现出来的“韵味”。
“韵”就是“神韵”,紫砂茗壶一旦有了神韵,也就意味着它已经具有了生命。
这个生命,是意境,是想象,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神气态。
韵味的展现极高地考验着壶艺家的想象、情感、操作、审美和艺术表现力。
作品的孕育过程应该是艰难的、苦涩的。
作者通过思想的酝酿、生活元素的加工、表现方式的选择、紫砂原料的调配,运用各种手法把思想、灵魂转移到每一个操作过程中,或点缀、或转折、或犹豫、或吞吐,直到一把好看、耐看、意味深远的紫砂壶的生成。
壶艺家们为使作品更好地展现,常常搭配其他艺术的渲染,最为常见的是在壶体上铭题诗文,镌刻书画,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
这时前者要了解其他艺术的真伪和做工,后者要关注诗文的内容切题与否,能不能与壶意相得益彰,刻画的功力如何,是不是“刀中有笔意,笔笔见刀迹”。
否则,非但起不到烘托的效果,反而会牵强附会、苍白呆板、俗不堪言。
有“形”有“韵”的紫砂作品百看不厌,寓意无穷,会让每一个欣赏到它的人心旷神怡、妙不可言,把玩起来更是爱不释手。
掌中阅瑰宝,壶里释乾坤,正应了陶渊明的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一境界,感者得悟,觉者自知!工宜兴紫砂壶整体上属于手工制作(某些部位借助模具和工具仅仅是作为统一形状的辅助工具)。
它的成型方法,无论是“拍身筒”还是“镶身筒”都是陶瓷成型制作范畴中独有的工艺。
故而精品紫砂壶必然得是做工精湛、技术高超的作品。
那么怎样评判一把紫砂茗壶做工的好坏呢?首先看壶形整体是否均衡等势,壶的流、把、纽、盖、肩、腹、圈、足与壶身比例是否协调统一。
再看線、面、轮廓是否流畅分明,过渡自然;嘴把明接、暗接是否严谨顺畅;空间与实体是否分配合理;壶的创作意念是否得到充分体现。
通体看,好壶外表要光洁平整、浑圆饱满、干脆利落,没有裂纹和剥落,没有修补、疙瘩和瑕疵;底部平稳,各部位和谐、匀称,壶的接口黏结处,无明显痕迹;烧制温度均匀,火候适中,老嫩正好。
从上面俯看,壶的嘴、把、纽,应在同一条直线上,不能歪斜;从侧面看,壶嘴、壶把上端平齐,口盖接缝呈直线无起伏,壶盖与壶口的结合既存毫发之隙,又不过于松动(这样可使壶身受急热、急冷而不胀裂,所谓的严丝合缝是做壶人有意将壶盖做大,然后用锉刀或金刚砂打磨所致,是不能以此为绝对标准的)。
在制作工艺上,花货的形象应尽量逼真有质感,工具修复的痕迹越少越好;光素器、筋纹器的精度要像是用机械加工出来的一样标准、美观,同时又有自然、柔和、含蓄的手工韵味,整壶上手质感舒服,视觉良好,精美宜人。
款紫砂茗壶工艺独特,与其他陶瓷制品不同,它从炼泥到制作、烧成整个过程均可由一人完成,所以留于壶身的字号基本都是作者的印章、署款或镌刻家的铭文刻画,其意义在于肯定制壶者的制作水平和作品价值,以及作者本人在业界的影响。
紫砂壶属于个人作品,很大程度是以人定价的,所以名家壶和非名家壶价格相差甚远,这样市场上就容易出现许多模仿名家之作,赝品自古至今层出不穷。
因此,选购名家名作尤其要小心谨慎,首先得了解名家作品的风格、个人特点、代表器型、人文背景、气质神韵、所用章款等。
其中看印款是鉴别紫砂壶真伪最直接的方法。
一般茗壶都有一整套的印章盖于壶底、壶把、壶盖内部,大小相宜,布局恰当,几乎每个制壶艺人都有一套或几套署款印章。
若要辨其真伪,多留意他善用篆刻还是楷刻、阳刻还是阴刻、方章还是圆章;若以用章的材质分辨,骨章较为工整,石章镌刻豪放,木章多用正楷,紫砂陶章边框多有崩缺。
许多名家为防假冒也用编号、暗记、指纹、刻画年款、手写证书、配发照片等防伪方式供藏玩者验证。
为保险起见,购藏特艺品,最好熟悉仿冒者常使用的伎俩:一是刻名家印章,购藏者参照真品认真对照即可识别;二是用塑料胶泥等材料拓印章款,这样的方法烧成后坯胎的收缩要比原章小百分之十左右,是不难看出的;三是托人手写证书,翻拍名人照片,印制名家专用证书等。
这些做法只要用心察看细微之处终究会发现破绽的。
如果壶上刻有书画铭文,那么从镌刻者的刀锋看笔锋判断其艺术水平,相对比鉴赏茗壶本身的制作水平还要容易一些。
印章尽管是辨别紫砂壶真伪的主要依据,但实际操作中还要结合其他方式、方法。
比如藏玩古壶,那就需要通体了解紫砂方面的知识、历史背景、艺术演变、历朝文化、历代名家、各时期的陶艺特点与人文倾向,以及做饰作做旧的方法等更专业更深层的综合因素。
功所谓的功是指壶的功能和性能,紫砂壶最终是为泡茶、品茗而产生的。
随着人文艺术的演变和历代艺人别出心裁的构思,孕育了形态各异、多姿多彩的精美造型,如石瓢、井栏、西施、掇只等,因纯朴实用而成为茗壶的经典之作。
近些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紫砂艺人为争取市场份额,屡屡推出新作,只是有些创新作品只强调形式美,却忽视了实用美,尤其一些制壶人自己不饮茶或对饮茶的学问知之甚少,创造出一些“中看不中用”的款型。
不能用的壶不是壶,没有收藏价值;不好用的壶不是好壶,收藏价值不高。
一把使用功能好的茗壶,容量宜适中,高矮宜得体,端把提握方便,把的力点应接近壶身受水时的重心,壶纽提放顺手,壶身光润舒适。
壶身与壶盖的紧密程度做到注水入壶,手压气孔做倾壶倒水之势,以涓滴不漏为佳。
流的出水效果以倾壶倒水,出水流畅而不涎水,注水七寸而不泛花,直泻杯底而无声响,并能使壶中滴水不存者为佳。
对于这些使用功能的检测,还得以个人的饮茶习惯为出发点,使用舒适的紫砂茗壶可以让拥壶者对壶产生情感,从而达到愉悦身心、百玩不厌的积极效果。
紫砂是一种文化,鉴赏是一门学问,使用是一首心曲!在纷繁喧嚣的世界,得一日清闲,居一间陋室,饮一瓢甘泉,赏一把茗壶,即一日清福……日复一日,不经意间紫砂茗壶就给人们铸造了心居,扩展了心境,积淀了财富,传承了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