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成语解释
掩耳盗铃的文言文翻译和寓意

掩耳盗铃的文言文翻译和寓意
掩耳盗铃,是一则汉语成语,出自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自知》。
[1] 该成语原意为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家的铃铛,后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是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原文: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翻译: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
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
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
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
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成语寓意: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告诉人们: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就如钟的响声一样,只要人碰了它,不管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发出声音的。
现实中,也不乏有人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以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铃”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
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其结果只能是自食苦果。
掩耳盗铃译文及注释

掩耳盗铃译文及注释
掩耳盗铃是一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自欺欺人、闭眼不看现实的行为。
它的原始故事来自于《列子·天瑞》。
故事中,有一个人名叫薛其寿,他听说北国有一种天瑞,能够下雪不冷。
薛其寿十分想看一看这个天瑞的奇景,于是他买了一个细竹之管,戴在自己的左耳上,继续去了那个北国。
当薛其寿到达北国时,他发现北国非常冷,但是他却没有感到寒冷。
他以为是那个细竹管起到了作用,让他不觉得寒冷,于是薛其寿非常高兴地回到南国,告诉南国的人们,北国真的有一种天瑞能够下雪不冷。
然而,真相是这样的:北国的确下雪,但是薛其寿没有感到冷,完全是因为他把自己的耳朵掩盖起来了。
所以他根本不知道北国的天气有多惨烈寒冷。
这个故事传达的寓意是:掩耳盗铃的人,只看到自己愿意看到的东西,闭眼不看现实,自欺欺人。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故意选择性忽视事实真相,自我欺骗的人,他们不愿意正视现实,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一面。
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掩耳盗铃成语故事

掩耳盗铃成语故事掩耳盗铃拼音:yǎn ěr dào líng 简拼: yedl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反义词:开诚布公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
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例子:硬把汉奸合法化了,仅仅~的笨拙的把戏。
(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谒后语:谜语:聆成语故事: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
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
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
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
不过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
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
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
“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
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
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成语造句】掩耳盗铃造句

【成语造句】掩耳盗铃造句【掩耳盗铃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
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意思相似的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反义词:开诚布公类似的词:要隐藏耳朵和眼睛,必须系上铃铛、杠铃、门铃、铃铛、风铃、银铃1青蛙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大吼一声跳起,把虫子捉住了。
这篇文章引用了“掩耳盗铃”的典故,主题更加突出。
3她持续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世界充满爱搭不理屈词穷之势,插了队,并且买到了火车票,众人对她骂骂咧咧,她却毫不在乎。
很清楚。
你还想把耳朵藏起来吗?5他这个人从来都不会做掩耳盗铃的事情。
这件事不是你想的。
它实际上是在隐藏你的耳朵。
7你认为这样掩耳盗铃,就能骗别人吗?如果你在这件事上对我掩耳盗铃,我不会让你走的。
9掩耳盗铃是一种看上去很聪明其实很愚昧的方法。
把错误的事情合法化只是一个笨拙的把戏。
每个人都清楚真相。
11别以为自己聪明,可以掩饰所做的坏事,其实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掩耳盗铃:掩护,掩护;小偷:偷。
偷个铃铛,捂住耳朵,以免别人听到。
拿自己做比较来欺骗自己,试着掩盖你无法掩盖的东西。
13我们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并不局限于恋爱.除去某些差异,基本上我们都是在欲望的驱使下对种种事实真相进行篡改.他所做的是一件愚蠢的事,把耳朵藏起来偷走了门铃。
15偶今天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如破竹般杀到公司。
“掩耳盗铃”后来演变为“掩耳盗铃”,用来讽刺自己、欺骗自己。
17妄想把不法行为合法化,只不过是掩耳盗铃把戏罢了。
如果你不努力工作,你只会用谎言欺骗自己,那就是欺骗自己。
19不要再自欺欺人了,那样的话只会是掩耳盗铃。
这两个阴谋论听起来像是一个巨大的掩盖。
21掩耳盗铃只有在这儿是可能的,另外一边儿是不成能的。
你做事必须真诚。
不要掩耳盗铃。
23这样做犹如掩耳盗铃,除了自己欺骗自己外,还有什么用呢?你找借口掩盖腐败的事实。
这种把戏迟早会被发现的。
成语故事《掩耳盗铃》

成语故事《掩耳盗铃》掩耳盗铃,为一中国成语,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掩耳盗铃的典故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自知》。
掩耳盗铃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掩耳盗铃的故事如下:曾经有个人,傻得可爱又爱占小便宜。
只要他看上的东西,无论如何都要弄到手,哪怕是偷呢。
有一天,他的眼睛落在邻居新挂的铃铛上。
那铃铛做得分外精致,声音又脆又亮,就是远在天涯也能听见。
他心动了,边走边琢磨:我该怎么得到它呢?最后,他决定等没人的时候,把它偷走。
他知道,只要用手碰这个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
铃铛一响,就会被邻居发现,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这可怎么办呢?他苦思冥想,怎么也想不出个好办法。
他的一个朋友给他出了个主意说:“你只要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见铃声了吗?”他一听这个主意,觉得真是太聪明了:只要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就听不见铃声了。
于是,他自以为是地用这个方法去偷铃铛。
一天晚上,他借着月光,蹑手蹑脚地来到邻居家门前。
他伸手去摘铃铛,可是铃铛挂得太高了,怎么也够不着,他只好无功而返。
第二天晚上,他带着凳子,又蹑手蹑脚地来到邻居家门前。
他踩着凳子,一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一手摘铃铛。
谁知他刚碰到铃铛,铃铛就响了。
铃声惊醒了睡梦中的人们,邻居们纷纷披着衣服出来看看究竟。
邻居走上前,当场抓住了偷铃铛的人。
这个人看着大家奇怪地问:“我都把耳朵捂上了,你们怎么还听得见啊?”掩耳盗铃的典故释义:掩:遮盖;盗:偷。
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总是以为自己很聪明,可以做任何事情而不被发现,但实际上他们的行为是愚蠢的,因为他们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世界上没有真正的事情是能够永远隐藏的。
掩耳盗铃成语故事

掩耳盗铃成语故事掩耳盗铃成语故事1拼音:yǎněrdàolíng简拼:yedl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反义词:开诚布公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
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例子:硬把汉奸合法化了,只是~的笨拙的把戏。
(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谒后语:谜语:聆成语故事: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
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
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
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
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
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
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
“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
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
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掩耳盗铃成语故事2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
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
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
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
《掩耳盗铃》成语故事

《掩耳盗铃》成语故事掩耳盗铃讲的是一小偷捂住耳朵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到别人也听不到。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掩耳盗铃》成语故事,希望能帮到你!像掩耳盗铃成语故事1 成语释义:捂住耳朵偷铃。
形容自己欺骗自己。
掩:捂住。
盗:盗窃。
来源追溯:《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故事:春秋时候,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
有个小偷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小偷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
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
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家去。
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
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成块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铁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
小偷心想这下糟了,这不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非常害怕,不由自主地用双手使劲捂住自己的耳朵。
“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
”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到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了。
于是他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
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学以致用:一个人的成绩是实干出来的,而不是靠自己夸口夸出来的,千万别为了某种利益,去干掩耳盗铃的傻事,到头来落得个自欺欺人的下场。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掩耳盗铃成语故事2_续写当偷铃人被发觉的时候,他拔腿就跑,一口气跑了很远很远才停下来喘气。
他想:刚才我明明掩住了耳朵,为什么会被发觉呢?可能是碰巧吧?想着想着,他的肚子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他才知道自己要填饱肚子在说。
于是,他向大街走去。
街上人来人往,水泄不通,叫卖声和讨价声闹成一片,一阵阵香味迎面扑来,他馋得直流口水,快步走上前去,想买包子大吃一顿,他摸摸口袋,口袋里什么也没有。
掩耳盗铃寓意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为改变。有的人对对自己不利,或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钟”(掩耳盗铃)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掩耳盗铃成语解释
导读:【释义】:
掩:遮盖;盗:偷。
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
比喻自欺欺人。
【出处】: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
遽揜(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闻之;悖也。
”
【新说】:
在《掩耳盗铃》的故事中,盗铃者掩住了自己的耳朵行窃,以为自己听不见铃声,别人也不会听见,他的这种做法其实是自欺欺人。
而在我们现代生活中也不断上演着一幕幕“掩耳盗铃”的画面,就拿我来说吧。
前不久,爸爸买回了一台电脑。
为了不影响我学习,妈妈和我约法三章,必须要她允许才能玩上半小时。
可半小时又怎够我玩呢?所以只要一有空,手痒痒的我就会想着法子偷偷摸摸上会儿网。
这一天,妈妈去上班了。
她前脚刚走,我心心念念开始惦记起我的空间了。
我紧张地按下电源开关,不时朝窗外探头张望,生怕妈妈来个突然“袭击”。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会不会是妈妈回来了?我心里忐忑不安,急忙拿来卷子,装成一副查资料的样子。
脚步声越来越近了,我的心也揪得越来越紧。
这时耳畔又传来邻居张阿姨的大嗓门,脚步声也停了。
哦,原来是虚惊一场呀!我那颗提到嗓子眼的心
总算落了下来,冷汗已经湿透了整个衣裳。
我本想关电脑,但好玩的心却占了上风,我又打开电脑,玩起了游戏。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
正当我玩得兴奋时,突然我听到了钥匙插门的声音,不好,这回真是妈妈回来了!我的心凉了半截,我以最快的速度拔掉了电源开关,一个箭步坐回了我的书桌,翻开书本,打开作业本,抓起笔快速写了起来。
没过多久,妈妈来到我书房准备检查我的作业,她看我一脸慌张,不禁心生疑惑,厉声问道:“你是不是有玩电脑了?”我低着头,小声说:“没……没有,我们不时约法三章了吗?”妈妈不作声,走到电脑旁,低头看了一下插座。
我暗自庆幸,还好自己眼疾手快拔了电源。
没想到,妈妈伸出手摸了一下电脑,立刻发烫的电脑“出卖”了我……
这就是发生在我身上的名副其实的掩耳盗铃行为。
这是在欺骗妈妈,更是在欺骗自己。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