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通风消毒制度
小学通风消毒工作制度

小学通风消毒工作制度
为切实预防学校传染病发生与流行,把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本制度。
一、开窗通风制度
1.按照《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规定,教室、办公室、专用功能库室等学习场所每天需要通风与换气。
每天通风2-3次,每次10-20分钟。
天气转暖时增加开窗通风时长。
2.学校和班级都安排专人做好教室门窗开关通气工作,并负责做好记录,学校将会随时进行检查、督促,对不按该规定执行的班级、个人给予严肃批评教育,责令其整改,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二、消毒制度
为做好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工作,学校安排专人在开学之前就对校园校舍所有教室和功能室进行全面消杀,开学后要保证每天有专人进行全面消毒工作,并做好记录。
1.学校根据需要配备充足消毒设备和84消毒液等。
2.学校要定期和不定期加强师生消毒知识、消毒器具使用与操作要点的培训,根据不同季节向学生宣传预防传染病相关知识。
3.发现一例传染或疑似病人,立即进行隔离。
病人所在教室用5%含氯消毒剂彻底对地面、桌面、门把手、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进行彻底消毒。
4.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诊治医院开据疾病痊愈、解除隔离证明,在经学校同意后方可回校。
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范文

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范文
为了确保学生的健康与安全,学校应该采取通风、消毒和隔离等措施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下面是一个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的范文,供参考:
1. 通风措施
学校应该保持教室、办公室和其他公共场所的良好通风。
具体措施如下:
- 每节课后或每2小时通风一次,打开窗户和门,以保持室内新鲜空气的流动。
- 清理通风设备,如空调和风扇,保证其正常运行。
- 在恶劣天气下,使用空气净化器或空气净化设备来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2. 消毒措施
定期消毒学校的各个区域和设施,包括以下内容:
- 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和其他公共场所的桌子、椅子、门把手、电脑键盘等常接触物体。
- 卫生间、洗手间的水龙头、马桶等。
- 运动场、操场的器械、设备和器材。
消毒应该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并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
消毒剂应该是符合卫生标准的,并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
3. 隔离措施
对于有疑似传染病症状的学生或教职工,学校应该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以减少传染风险。
具体措施如下:
- 疑似患者应该立即就医,并尽量避免与其他人接触。
- 学校应该提供独立的隔离区域,确保疑似患者远离其他的学生和教职工。
- 隔离区域应该具备基本的生活设施和医疗资源,以满足隔离需求。
隔离期结束后,学生或教职工应该重新进行健康检测,并获得相关部门或医生的批准,方可返回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通过实施较为严格的通风、消毒和隔离制度,学校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学生和教职工健康安全。
同时,学校应该定期评估和改进这些制度,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卫生清洁通风消毒制度

卫生清洁通风消毒制度
为确保学校环境卫生,制定了以下卫生清洁通风消毒制度:
一、环境卫生每日清扫制度:
建立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小扫一次,每周大扫一次,并定期检查。
教室和校园必须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室内空气流通也很重要,应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厕所也要清洁通风。
二、学校环境卫生每日消毒制度:
学校消毒人员应做好消杀记录,分管领导督促消毒工作。
校内各教室、办公室、公共区域应每天两次小扫除,每周五大扫除。
每天应充分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学校卫生管理人员负责进行定期消毒工作。
如果发现校内、社区等地发生类似传染病病例,应按学校安排做好专项消毒工作。
各楼层饮水机由值班人员进行保洁、消毒工作。
三、个人卫生消毒制度:
学生应做到勤剪指甲、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
学生饮水必须自带水杯,严禁饮用生水。
教育学生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
学校洗手设施应齐全,及时放置消毒肥皂或洗手液。
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范文

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范文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成为了确保学校安全的重要措施。
为了保障师生健康和减少疫情传播风险,本校制定了一系列的通风消毒隔离制度,并严格执行。
以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我们学校的通风消毒隔离制度。
一、通风制度为了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学校制定了通风制度。
每天开始上课前和下课后,教室门窗必须完全打开,保持通风5分钟以上。
此外,每隔两小时进行一次通风,开启门窗进行空气对流,以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教室内的空调系统也需要定期清洁和保养,保证其正常运作。
在食堂和公共区域,也设有大型通风设备,保证空气质量。
二、消毒制度为了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学校制定了严格的消毒制度。
每天开始上课前和结束下课后,教室内的桌椅、黑板以及其他常用器具都需要进行消毒。
食堂和洗手间也进行频繁的消毒工作。
学校购置了高效杀菌剂,并定期对各个区域进行细致的消毒。
同时,每天结束后,清洁人员会对整个学校进行全面的消毒工作。
三、隔离制度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隔离措施,以减少疫情蔓延的风险。
首先,学校规定任何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师生不得入校,需及时就医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隔离。
其次,学校设立了专门的隔离室,用于临时隔离师生。
隔离室设有空调和专门的空气过滤系统,确保被隔离人员的舒适和安全。
隔离期间,被隔离人员会接受专业医护人员的监护和管理。
四、健康监测制度为了及时掌握师生的健康状况,学校建立了健康监测制度。
每天上学前,师生都需要进行体温测量,并填写健康登记表。
同时,学校还引入了健康码系统,通过扫码填报信息,实现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
对于体温异常或健康码异常的人员,学校将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跟进处理。
五、宣传教育制度为了确保每个师生都能充分了解通风消毒隔离制度的重要性,学校加强了宣传教育工作。
每周都会开展专题讲座,向师生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提醒大家做好个人防护。
学校还在校园内设置了宣传横幅和标语牌,提醒每个人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校消毒通风制度

学校消毒通风制度为保证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防控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防止传染病在校园内发生,特制订消毒、通风制度。
一、消毒、通风时间1、在非流行性传染病期间,校内各教室、实验室、阅览室、图书室、电脑房等专用室每周消毒一次,时间点在每周五放学后。
各室在使用前要通风30分钟,课间要通风,消毒结束后通风30分钟。
2、在流行性传染病期间,校内各教室、实验室、阅览室、图书室、电脑房等专用室每天消毒一次,时间点在每天下午放学后。
各室在使用前要通风30分钟,课间要通风,消毒结束后通风30分钟。
3、办公室、教室饮水设备每天消毒,持续洁净。
二、消毒、通风范围学校所有教室、办公室、走廊、厕所、功能室、垃圾暂存库、下水道以及手能够触摸的地方都要进行彻底消毒,各室在使用前通风,课间通风,消毒后通风。
三、消毒药品浓度配置使用1:100的84消毒液进行全方位消毒。
四、消毒方式方法消毒员对地面、桌椅、门扶手用喷雾器喷洒消毒液进行消毒。
五、消毒员设置消毒、通风工作由消毒员负责。
班主任任本班教室消毒员,各办公室由办公室成员轮流担任,校园内和大门外、卫生间、洗手池、垃圾暂存库等有专人负责每一天消毒工作。
后勤人员负责监督、检查、指导消毒员消毒、通风工作。
六、消毒、通风着装要求消毒员工作时,务必带好卫生帽、卫生手套、卫生口罩。
七、消毒、通风的技术要求1、对患传染病学生上课的教室,及时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的消毒,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2、重大疫情防控期间,必要时请专业消杀人员对校园各处及室内进行消毒。
3、每天有专人负责督促各教室、办公室通风。
八、严格登记制度消毒员要每一天将消毒状况填入消毒记录登记表,后勤办公室负责督促资料完成和工作落实。
学校通风消毒制度模板

学校通风消毒制度模板1. 目的本制度旨在确保学校通风消毒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学校环境的卫生水平,保护师生的健康与安全。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所有教室、办公室、实验室等各类室内场所的通风消毒工作。
3. 通风要求3.1 学校应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环境,保证空气流通,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3.2 定期开窗通风,每个教室、办公室至少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以上。
3.3 教室、办公室的门窗应随时保持通风状态,并定期清洗窗户,确保畅通。
4. 消毒要求4.1 定期对学校各类室内场所进行消毒,包括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馆等。
4.2 采用专门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彻底杀灭病菌、病毒和其他有害微生物。
4.3 消毒频率:教室、办公室每周消毒1次;实验室、图书馆等高频使用场所每天消毒1次。
4.4 注意事项:4.4.1 消毒工作应由专人负责,确保消毒操作规范。
4.4.2 消毒剂的配置和使用应遵循相关规定,确保安全有效。
4.4.3 消毒操作后,应及时通风,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标。
5. 管理措施5.1 学校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通风消毒人员,负责制定通风消毒计划和工作安排。
5.2 通风消毒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掌握正确的通风消毒方法和技巧。
5.3 学校应定期进行通风消毒工作的检查和评估,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和有效性。
5.4 对于通风消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隐患,学校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做好记录。
6. 效果评估6.1 学校应定期对通风消毒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空气质量、病毒检测等。
6.2 根据评估结果,学校应及时调整通风消毒计划和方法,提升工作效果和质量。
7. 惩罚措施对于违反通风消毒制度的人员,学校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并督促其改正错误。
8. 安全防护8.1 通风消毒人员应全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口罩、手套等。
8.2 配置通风设备时,应确保设备质量合格,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
学校消毒通风制度范文(三篇)

学校消毒通风制度范文为了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安全,我校制定了以下的消毒通风制度,以防止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一、消毒措施:1. 教室消毒:每天早晨和下午放学后,由专门的保洁人员对教室进行消毒,特别是桌椅、黑板、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表面。
2. 公共区域消毒:学生活动区、图书馆、办公室、餐厅等公共区域每天进行消毒,保证空气和物体的清洁。
3. 健康器材消毒:体育馆中使用的健康器材,如篮球、乒乓球拍、器械等,每天进行消毒,保证使用时的卫生安全。
4. 餐厅消毒:学校餐厅进行定期消毒,炉灶、餐桌、餐椅等表面进行清洁和消毒,保证饮食卫生。
二、通风措施:1. 教室通风:每节课下课时教室门窗必须打开,进行短时通风,保证空气流通。
2. 公共区域通风:公共区域每隔一小时进行一次通风,打开窗户和门进行空气流通,特别是在人员密集的场所。
3. 餐厅通风:餐厅在用餐结束后进行全面通风,打开门窗保证新鲜空气的流动。
三、人员防护:1. 学生防护:学生进入学校后,必须进行体温测量,佩戴口罩,定期洗手,避免人员聚集。
2. 教职工防护:教职工要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消毒办公桌面和工具,避免近距离接触学生。
四、宣传教育:1. 在班级和学校内张贴相关卫生宣传海报,提醒学生注意个人卫生,掌握正确有效的防疫知识。
2. 在每个大型活动之前,进行健康宣传活动,教育学生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等预防措施。
以上是我校消毒通风制度范文,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措施,可以减少病毒和细菌的传播,保证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安全。
同时,学校还将不断加强相关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学校消毒通风制度范文(二)一、制度概述为了保障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与安全,维护学校的卫生环境,特制定本消毒通风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学校各个区域的消毒和通风程序,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性和通风工作的实施,最大限度地预防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
二、消毒标准1. 消毒可以分为日常消毒和定期消毒两类。
日常消毒主要目的是杀灭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每日进行;定期消毒则是对学校各个区域进行彻底的综合消毒,定期进行。
小学通风消毒制度

小学通风消毒制度通风:一、学校教室要保证每日至少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公共场所以自然通风为主。
室内外空气不建议使用化学消毒液进行消毒。
温暖季节宜实行全日开窗;寒冷季节可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开启教室和走廊的门窗换气。
二、学校要严格教室、办公室通风制度,设有专人负责,并填写通风记录,通风记录内容要详细,包括日期、通风时间、执行人。
三、加强教室、室外环境卫生的打扫和保洁,尤其是卫生死角的清理,消除病原的滋生地。
消毒:一、消毒范围学校所有教室及功能室(地面、桌椅、门扶手等)、走廊、厕所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
尤其是学生经常接触的物品要进行全面彻底消毒。
二、消毒方法和时间(一)一般预防性消毒为主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在无人条件下开启,每次照射不少于30分钟,每天一次。
灯管表面必须保持清洁,一般每2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
2.地面、物体表面消毒。
师生离校后,地面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 ~ 500 mg/L的消毒剂拖拭, 再用清水拖拭干净;物体表面使用喷雾消毒剂消毒或使用消毒剂进行表面擦拭。
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
(二)异常情况消毒如发现校外、社区有类似“非典”“禽流感”“甲型流感”“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病例时,按照相关要求配合卫生疾控进行责任区内的消毒工作。
如校内出现疫情,学校要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在相关卫生部门的指导要求下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
对患传染病学生所在的教室及时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消毒,含氯消毒液(有效含氯量为500mg/L)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去除消毒剂残留。
三、疫情期不同场所的消毒方式(一)地面、物体表面消毒师生离校后,地面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 mg/L的消毒剂拖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净;讲台、课桌椅、窗台、门窗把手、电话机、开关、洗手池、台面等高频接触的部位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 mg/L -500 mg/L的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两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小学校园通风制度
为切实做好我校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把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按照《中小学教室换气卫生标准》,保证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学习场所每小时的通风与换气,特制定本制度。
1.通风时间
根据季节和天气的不同,确定换气方式与次数。
(1)温暖天气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
(2)寒冷天气在课前和每个课间休息期间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户开窗换气,每次10分钟。
(3)每天中午、下午放学后开窗通风半小时。
2.各班级设立卫生委员,专人做好教室门窗开关通气工作,并负责做好记录,每周交校医室检查。
3.食堂、实验室、会议室等公共场所指定专人负责开窗通风工作,并做好记录。
4.学校每天对各班教室、各专用教室等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开窗通风换气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纳入对年级、班级评比的内容。
XXX小学校园消毒制度
为切实做好我校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把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消毒范围
主要是指教室、办公室、各功能室与室外关键部位等,其中楼道、楼梯、卫生间、排污井口等公共重点部位应实现常态消毒措施。
二、消毒时间
由学校安排专人进行定时、定点消毒与检查。
对进出人员使用频繁的部位,包括楼道、楼梯扶手、门把手、卫生间、排污井口、体育器材等每天至少一次进行擦洗和消毒。
三、物品配备
学校根据需要配备紫外线消毒设备、84消毒液、医用酒精等,配齐脸盆、水桶、抹布等工具。
四、消毒方法
消毒方法针对不同对象有所不同。
门厅、楼梯、楼道、活动室等宜用84消毒液稀释喷雾消毒。
经常触摸的物体如门窗、门把手、开关、栏杆、柜台、桌椅、水龙头等表面宜用医用酒精清洁,
五、消毒防护
1.消毒溶液配制应在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
2.消毒人员在进行消毒时应穿戴工作服、防护口罩、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严防意外事故发生。
3.消毒工作完毕后,应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双手,必要时
用75%医用酒精擦拭消毒手部1分钟—3分钟。
4.消毒人员应牢固树立消毒隔离观念,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常规操作要求和消毒隔离制度。
六、消毒效果保障
全体教职工要提高安全卫生认识,积极配合消毒工作,教室、办公室、各功能室等,要在消毒之前把门窗关好,以保证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