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的定义、分类及主要技术参数
继电器基本原理

继电器基本原理2.按外形尺寸分类3.按触点负载分类4.按防护特征分类5.按触点形式分类6.按用途分类7.各类继电器的型号和规格号组成如表5所示。
注:混合式继电器的型号为被组合的电磁继电器型号中的外型符合之后加标字母H(混)。
8.继电器常用触点组合形式2.磁保持继电器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继电器触点状态保持力是由衔铁部分中的两件磁钢产生的,磁钢产生的磁通通过右衔铁--轭当需要使继电器触点断开时,只需对线圈施加一个足够宽度脉冲电压,该脉冲电压产生的磁通与磁钢产生的磁通方向相反,在磁极上就会产生与磁钢相同的极性,根据磁场同性相斥原理,在衔铁和轭铁磁极间会产生推力,当磁路产生的合成力矩小于簧片的反力矩,动簧朝后运动,衔铁部分绕转轴转动,继电器会呈图4的断开状态。
如果要返回闭合状态,必须在线圈上施加一相反的脉冲,否则,继电器触点状态会永远保持下去。
二. 电磁继电器技术参数的含义1.环境温度范围工作环境温度范围是指继电器经历的最低环境温度至最高环境温度的作用后,继电器不发生功能失效。
按照IEC标准指气候系列试验的最低、最高温度。
2.标准试验条件塑封继电器的标准试验为:温度:15~35℃相对湿度:25%~75%大气压力:86~106Kpa继电器标称电寿命等技术指标是在标准试验条件下的测试数据。
当继电器处于超出标准试验测试时,继电器的技术指标将可能会发生变化,甚至于可靠性会发生降低。
因此,继电器的使用环境条件对继电器的性能有着重大的影响。
3.振动稳定性(正弦振动)振动稳定性是指经一种重复周期的正弦运动后,产品能维持正常工作的能力。
振动加速度值是位移与频率的函数。
对继电器在承受产品标准所规定的频率范围和加速度的作用下,继电器任何一对闭合触点的断开和断开触点的闭合的时间进行考核,一般要求触点抖动时间小于10μS或100μS。
典型试验条件为10~55Hz、1.5mm双振幅。
4.冲击强度冲击强度是指经给定大小、波形和持续时间的连续单向力脉冲作用后,产品能维持正常工作的能力。
继电器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26.07.2021
11
第二章 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及特性
•第一节 继电器的组成 一、电磁机构
长轭铁 盖板
前支架 复原簧片
衔铁
衔铁轴
线圈
铁心
推动杆
工作气隙
后支架
26.07.2021
12
第二章 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及特性
1 电磁机构的组成 电磁机构是由线圈和闭合磁路(包括铁心、轭铁、衔铁和气隙 )等构成的实现电磁转换的组件。 1) 线圈 继电器的“心脏”,将电能转化为磁场能,产生磁场。它由漆 包线绕制而成。 2) 铁心 由软磁材料(如电磁纯铁)制成,插在线圈中心孔内,与轭铁 铆装。作用是集中线圈产生的磁通,提高磁导和磁场强度。 3) 轭铁 由软磁材料(如电磁纯铁)制成,作用是形成一条磁阻最小的 闭合磁路,同时支撑铁心、线圈、衔铁等其它零件。 4) 衔铁
26.07.2021
15
第二章 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及特性
2 电磁系统的技术参数 1) 保持力 瞬时拉开吸合衔铁所需要的力矩。对单稳态磁路,线 圈驱动一边通常加正常动作电压。
保持力异常情况:
① 双气隙两边力矩相差大:轴孔间隙大;
② 保持力小:气隙面镀层偏厚;极靴未贴平有缝隙
;漏磁严重;磁性零件磁性能差;线圈匝数少;铁心 和轭铁铆装处磁阻大。
26.07.2021
9
第一章 继电器的概况
•JZC—078M/027Y-11-Ⅰ
26.07.2021
环境等级代号 引出端型式代号 安装方式代号 可靠性等级代号 规格序号 防护特征 产品序号 外型符号 基本型号
10
第一章 继电器的概况
•第五节 继电器的使用 1、家用电器 必须经过安全认证,耐高压,使用寿命5~10年,工作寿命20 万次。 2、汽车 工作电压12V,防沙尘、水、盐和油,耐电报,工作寿命5~50 万次。 3、电报、电话系统 切换速率快100次/秒,灵敏度≤140mW工作寿命100万次,接 触电阻小而稳定。 4、军用系统等
继电器原理及种类

继电器原理及种类电压、电流、温度等)达到规定值时,使被控制的输出电路导通或断开的电器。
可分为电气量(如电流、电压、频率、功率等)继电器及非电气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继电器两大类。
具有动作快、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电力保护、自动化、运动、遥控、测量和通信等装置中。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
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
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
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
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2、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
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
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
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3、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
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
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
按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以光电隔离型为最多。
继电器调研报告

继电器调研报告继电器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和背景继电器是一种电气控制器件,常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系统和自动化设备等领域。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继电器的种类、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市场发展情况,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信息。
二、研究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文献资料收集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继电器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情况;同时,我们还采访了多位电气工程师和自动化专家,了解他们对继电器的看法和应用经验。
三、继电器的基本知识1. 继电器的定义继电器是一种用于控制电流、电压的自动开关装置,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较小电流或电压的输入,实现对较大电流或电压的开关控制。
2. 继电器的分类按工作原理分,继电器可分为电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和热电继电器等;按触点数分,继电器可分为单刀单掷继电器、单刀双掷继电器等;按工作方式分,继电器可分为磁保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等。
四、继电器的应用领域1. 电力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继电器起到了重要的保护和控制作用。
例如,在发电机保护中,继电器可用于实现电流、电压和频率等参数的监测和控制;在输电线路保护中,继电器可用于实现短路故障的定位和切除;在电流互感器保护中,继电器可用于实现电流传输以及故障检测等。
2. 通信系统在通信系统中,继电器用于实现信号的转换和传输。
例如,在电话系统中,继电器用于实现呼叫转接和线路连接;在电报系统中,继电器用于实现信号的解码和编码。
3. 自动化设备在自动化设备中,继电器用于实现各种自动化控制任务。
例如,工业生产线上的自动化机器人系统中,继电器可用于实现机械臂的动作控制和调度;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继电器可用于实现灯光、窗帘和空调等设备的远程控制。
五、市场发展情况继电器作为一种传统的电气控制器件,在电力系统、通信系统和自动化设备等领域一直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继电器也在不断更新和演进。
固态继电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优点是体积小、可靠性高、寿命长,因此在工业自动化和家居自动化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继电器的定义与分类

继电器的特性
y
的主要特性,也称输入 -输出特性。如图,当继电器输入量x由零 增至x2以前,输出量y为0,当x=x2,继电器 动作,y=y1,若x再增大,y保持不变,当x 减小至x1,继电器返回,y=0,x再减小时, y均为0。x2称为继电器动作值。欲使继电器 动作,输入量x必须大于或等于此值; x1为 继电器返回值,欲使继电器返回,输入量x 必须小于或等于此值。
2013-2-25
21
常见类型继电器的典型应用
电压型保护 失压、欠压保护:为防止电动机停电后自起动,造成人身
事故或设备损坏以及在负载一定的情况 下,由于电压下降而引起电流增大,避 免电压下降造成的继电器触点抖动,设 臵该类保护。采用低电压继电器实现。 过压保护:设备的过压同样可能引起绝缘下降,设备损 坏。采用过电压继电器实现过压保护功能,通 常带有时限动作。
电机控制
用通电延时时间继
电器控制的星形----三角形代换启动控制 线路:
2013-2-25
27
继电器型号标志
一般国产继电器的型号命名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 继电器型号第一部分用字母表示继电器的主称类型。 JR——小功率继电器 JZ——中功率继电器 JQ——大功率继电器 JC——磁电式继电器 JU——热继电器或温度继电度 JT——特种继电器 JM——脉冲继电器 JS——时间继电器 JAG——干簧式继电器 继电器型号第二部分用字母表示继电器的形状特征。 W——微型 X——小型 C——超小型 继电器型号第三部分用数字表示产品序号。 用数字表示产品序号 继电器型号第四部分用字母表示防护特征。 F——封闭式 M——密封式
12继电器、熔断器、开关电器、主令电器

速度继电器
作用:根据速度的大小通断电路 结构:定子、转子和触头 原理:与异步电动机类似 参数:动作转速:>120rpm
复位转速:<100rpm
速度继电器
组成结构 工作原理 检测有无转速以及转速的方向
Φ nF
n
热继电器
利用双金属片受热弯曲
去推动杠杆使触头动作
作用:电动机的过载保利护用电阻值随温度变化
过电压继电器用于电路的过电压保护,其吸合整定值为被保护电 路额定电压的1.05~1.2倍。在额定电压工作时,衔铁不动作;当被保 护电路的电压高于额定值,达到过电压继电器的整定值时,衔铁吸合 ,触头机构动作,控制电路失电,控制接触器及时分断被保护电路。 由于直流电路中不会产生波动较大的过电压现象,所以在产品中没有 直流过电压继电器。
U< KA KA KA
欠电压继电器
U> KA KA KA
过电压继电器
电压继电器
根据线圈两端电压的大小通断电路的继电器称为电压继电器。电 压继电器的线圈并接在电路上,对所接电路上的电压高低作出反应, 用于控制系统的电压保护和控制。电压继电器分过电压继电器、欠电 压继电器和零电压继电器。 1.过电压继电器
机构。
1.天弧罩 2.开关本体 3.抽屉座 4.合闸按钮 5.分闸按钮 6.智能脱扣器 7.摇匀柄插入位置
8. 连接/试验/分离指示
万能式低压断路器结构图
2 1
3
4
6 5
7
1.1主-主触触 头2头.自由脱2-扣自器由3脱.扣过器电流脱3扣-器过电4.流分脱励扣脱器扣器 4-分励脱5扣.器热脱扣5-器热6.脱失扣压器脱6扣-失器压7.脱按扣钮器 7-按钮
分类:控制按钮
万能转换开关
继电器使用说明

第一节继电器原理知识一、继电器的定义继电器是一种当输入量(电、磁、声、光、热)达到一定值时,输出量将发生跳跃式变化的自动控制器件。
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广泛应用于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电力电子设备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
继电器一般都有能反映一定输入变量(如电流、电压、功率、阻抗、频率、温度、压力、速度、光等)的感应机构(输入部分);有能对被控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执行机构(输出部分);在继电器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之间,还有对输入量进行耦合隔离,功能处理和对输出部分进行驱动的中间机构(驱动部分)。
作为控制元件,概括起来,继电器有如下几种作用:1)扩大控制范围。
例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
2)放大。
例如,灵敏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用一个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电路。
3)综合信号。
例如,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经过比较综合,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4)自动、遥控、监测。
例如,自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起,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
二、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控制电路中的开关K闭合时,电磁铁便具有磁性,将衔铁吸下,使继电器触点接触,与触点相连接的电源电路便接通;当控制开关K断开时,电磁铁的磁性被撤消,继电器触点弹开,电源电路亦随之断开。
三、继电器的继电特性继电器的输入信号x从零连续增加达到衔铁开始吸合时的动作值x x,继电器的输出信号立刻从y=0跳跃到y=y m,即常开触点从断到通。
一旦触点闭合,输入量x继续增大,输出信号y将不再起变化。
当输入量x从某一大于x x值下降到x f,继电器开始释放,常开触点断开(如图1)。
我们把继电器的这种特性叫做继电特性,也叫继电器的输入-输出特性。
释放值xf 与动作值xx的比值叫做反馈系数,即Kf= xf/xx触点上输出的控制功率Pc 与线圈吸收的最小功率P之比叫做继电器的控制系数,即Kc=PC /P第二节.继电器的分类继电器的分类方法较多,可以按作用原理、外形尺寸、保护特征、触点负载产品用途等分类。
继电器基础知识

D
B
Z
C
(三)电磁继电器参数检测方法
依据的标准 GB/T10232-94 IEC255-7 《电气继电器 第7部分:有或无机电继电 器测试程序》 产品企业标准
试验的标准条件 温 度:15~35℃ 相对湿度:25%~75% 大气压力:86~106Kpa 当继电器处于超出标准条件下测试时, 继电器的技术指标将可能会发生偏差。
◆继电器发展史 ◆继电器的用途
继电器的用途很多,可以归纳为: ●输入与输出电路之间的隔离; ●信号转换(从断开到接通,或反之); ●增加输出电路(即切换几个负载或切换不同电源负载); ●重复信号; ●切换不同电压或电流负载; ●保留输出信号; ●闭锁电路; ●提供遥控。
◆公司现有产品
●通用功率继电器、 ●汽车继电器、 ●通讯继电器、 ●固态继电器、 ●密封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 ●插座 共七大类、80多个系列、15000多种规格, 并以每年开发5-8个新产品系列的速度增长。 产品均通过美国UL、CUR、德国VDE、TUV、 中国CQC等国内外安全认证, 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汽车、通讯设备、 家用电器以及仪器仪表等领域。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混合式继电器
高频继电器 同轴继电器 真空继电器 温度继电器 电热式继电器 光电继电器 极化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 舌簧继电器
由电子元件和电磁继电器组合而成的继电器。一般,输入部分由电子 线路组成,起放大、整流等作用,输出部分则采用电磁继电器。
用于切换频率大于10kHz的交流线路的继电器。 配用同轴电缆,用来切换高频、射频线路而具有最小损耗的继电器。 触点部分被密封在高真空的容器中,用来快速开、闭或转换高压、高 频、射频线路用的继电器。 当外界温度达到规定要求时而动作的继电器。 利用控制电路内的电能转变成热能,当达到规定要求时而动作的继电 器。 利用光电效应而动作的继电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电器
继电器是自动控制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元件。
实际上它是用较小的电流来控制较大的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在电路中起作自动操作、自动调节、安全保护等作用。
一、继电器的定义
继电器是一种当输入量(电、磁、声、光、热)达到一定值时,输出量将发生跳跃式变化的自动控制器件。
二、继电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继电器是属于开关的范畴。
它是利用电磁原理、机械原理或其它方法实现自动接通或断开一个或一组接点,完成电路的开关功能。
可以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或高电压的转接变换,因此,应用非常广泛。
1.电磁继电器
电磁继电器是继电器中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继电器,结构及图形符号如图4—1。
图4—1 电磁继电器结构及图形符号
继电器由线圈、衔铁、返回弹簧及动静触点组成。
2.工作原理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它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在线圈中通以直流电流时,线圈产生磁场,线圈中间的铁芯被磁化产生磁力,吸引衔铁(动铁)带动触点簧片3,从而使动触点3与静触点4分开,与静触点5接通。
当线圈断开电流时,铁芯失去磁性,衔铁被返回弹簧拉起,动触点3与静触点5断开,而与静触点4接通。
继电器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图4—1中的5),处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