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详细知识

合集下载

继电器基础知识

继电器基础知识

一、时间继电器基础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当电器或机械给出输入信号时,在预定的时间后输出电气关闭或电气接通信号的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的常用功能有:A:通电延时(On-delay Operation)F:断电延时(Off-delay Operation)Y:星三角延时(Star/Delta Operation)C:带瞬动输出的通电延时(With inst. Contact On-delay Operation)G:间隔延时(Interval-delay Operation)R:往复延时(On-off repetitive delay Operation)K:信号断开延时(Off-signal delay Operation)1、控制电源时间继电器的电源端子间一般能承受1500V的外来浪涌电压,如果浪涌电压超过此值时,须使用浪涌吸收装置,以防止时间继电器击穿烧毁;当时间继电器重复工作时,本次电源关断到下次电源接通的时间(休止时间)必须大于复位时间,否则,未完全复位的时间继电器在下一次工作时就会产生延时时间偏移、瞬动或不动作;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的电源接通时间必须大于0.5秒,以便有充足的能量储备而保证在断开电源后按预设时间接通或分断负载;时间继电器的电源回路一般情况下是高阻抗的,因此,切断电源后的漏电流要尽可能小(半导体或用RC并接的触点来开关时间继电器),以免有感应电压而假关断引起误动作(对于断电延时型而言,会产生断电后延时时间到但继电器不释放现象)。

一般情况下电源端子的残留电压应小于额定电压的20%,对断电延时型而言应小于额定电压的7%;时间继电器在完成其控制工作后,尽量避免继续通电。

到时后连续通电会使产品发热,从而加快电子元件老化,大大缩短使用寿命。

2、负载连接时间继电器的输出触点由于受产品体积的限制,往往负载能力不强,因此要对触点进行保护,可在触点两端并接吸收装置(如:RC、二极管、齐纳二极管等)。

不要用时间继电器去直接控制大容量负载,有的负载看上去不大,但由于负载电流特性而出现烧熔触点的现象,下表是负载形式和浪涌电流之间的关系。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以及各种电子设备中。

它具有隔离、放大、转换信号等功能,可以实现电路的开关、保护和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包括继电器的结构、工作方式和应用场景。

一、继电器的结构继电器由电磁系统和触点系统组成。

电磁系统包括线圈和铁芯,触点系统包括正常触点和辅助触点。

1. 线圈:继电器的线圈由导线绕成,通常使用铜线或者铝线。

线圈通电时会产生磁场,使铁芯受力,进而控制触点的开闭。

2. 铁芯:铁芯是继电器中的重要部份,通常由软磁材料制成,如硅钢片。

线圈通电时,磁场会使铁芯磁化,产生吸引力或者排斥力,从而控制触点的状态。

3. 正常触点:正常触点是继电器的主要开闭部件,通常由银合金制成。

当继电器的线圈通电时,正常触点会受到铁芯的吸引力而闭合,断开线圈通电时则会弹开。

4. 辅助触点:辅助触点是继电器中的辅助开闭部件,通常与正常触点配合使用。

辅助触点可以实现多种功能,如电路的切换、保护和控制等。

二、继电器的工作方式继电器的工作方式可以分为吸引型和排斥型两种。

1. 吸引型继电器:吸引型继电器的线圈通电时,铁芯受到磁场的吸引力而被吸引,触点闭合。

断开线圈通电时,磁场消失,铁芯失去吸引力,触点弹开。

2. 排斥型继电器:排斥型继电器的线圈通电时,铁芯受到磁场的排斥力而被推开,触点断开。

断开线圈通电时,磁场消失,铁芯回到原位,触点闭合。

三、继电器的应用场景继电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1. 电力系统:继电器在电力系统中起到保护和控制的作用。

例如,继电器可以监测电流、电压等参数,一旦超过设定值,继电器会触发报警或者切断电源,保护电力设备和人身安全。

2. 自动控制系统:继电器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于实现电路的开关和控制。

例如,继电器可以实现灯光、机电、风扇等设备的自动控制,提高自动化程度和节能效果。

3. 电子设备:继电器在电子设备中用于信号转换和放大。

继电器基础知识培训

继电器基础知识培训

特种继电器
总结词
具有特殊功能和用途的继电器,如温度 继电器、压力继电器等。
VS
详细描述
特种继电器是针对特定应用需求而设计的 继电器,具有特殊的功能和用途。例如温 度继电器可以检测温度并控制电路的通断 ,压力继电器可以检测压力并控制电路的 通断。这些特种继电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自 动化、环境监测等领域。
继电器还可以用于远程控制和监测电力系统,通过控制信号实现远程合闸、分闸等 功能。
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继电器 常用于控制各种设备的运行顺 序和逻辑关系。
通过继电器的触点可以控制电 磁阀、电机等执行机构的动作 ,实现自动化生产线和设备的 控制。
继电器还可以与其他传感器、 控制器等设备配合使用,实现 更复杂的自动化控制功能。
继电器基础知识培训
$number {01}
目录
• 继电器概述 • 继电器的工作特性 • 继电器的应用 • 继电器的维护与故障排除 • 新型继电器介绍
01
继电器概述
继电器的定义与作用
总结词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用于实现电路的通断控制和转 换。
详细描述
继电器是一种由电磁铁和触点系统组成的电子控制器件,通 过输入电路的电流或电压信号来控制输出电路的通断状态。 它在自动化控制、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用于实 现电路的自动切换、保护和控制等功能。
详细描述
当输入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信号达到继电器的设定值时,继电器内部的电磁铁产 生磁力,吸引触点系统动作,从而实现输出电路的通断控制。不同类型的继电器 工作原理略有不同,但基本原理相同。
02
继电器的工作特性
触点参数
1 3
触点材料
银氧化镉、银镍合金、点。

初三物理电磁继电器知识点

初三物理电磁继电器知识点

初三物理电磁继电器知识点一、电磁继电器的结构。

1. 主要部件。

- 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衔铁、弹簧、动触点和静触点等部分组成。

- 电磁铁是电磁继电器的核心部件,它由线圈和铁芯组成。

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电磁铁会产生磁性。

- 衔铁可以被电磁铁吸引,衔铁的运动带动动触点与静触点的接通或断开。

- 弹簧的作用是当电磁铁失去磁性时,将衔铁拉回原来的位置,使触点恢复到初始状态。

二、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1. 基本原理。

- 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铁控制工作电路通断的开关。

- 当电磁铁线圈中有较小的电流通过时,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引衔铁,使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或分离),从而接通(或断开)工作电路。

- 例如,在水位自动报警器中,当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控制电路中的水位传感器使电磁铁所在电路接通,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引衔铁,工作电路中的警铃电路被接通,警铃发声报警。

2. 控制电路与工作电路。

- 控制电路:由电磁铁、电源、开关等组成,通常是一个低压、弱电流的电路。

这个电路的通断决定了电磁铁是否有磁性。

- 工作电路:由用电器(如电动机、灯泡、警铃等)、电源、动触点和静触点等组成,是一个高压、强电流的电路。

电磁继电器起到了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作用。

三、电磁继电器的应用。

1. 实现自动控制。

- 在自动控制设备中广泛应用,如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温度传感器使控制电路中的电磁铁工作,从而控制工作电路中的制冷设备启动,降低温度。

2. 远距离操作。

- 可以实现远距离控制。

例如,在大型工厂中,操作人员可以在控制室通过控制电路中的开关,利用电磁继电器来控制工作电路中的大型机器设备的启动和停止,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高电压、强电流设备,保障人身安全。

3. 用低电压控制高电压。

- 在电力系统中,利用电磁继电器,用安全的低电压电路控制高电压电路的通断。

如变电站中的一些控制操作,通过电磁继电器可以方便、安全地控制高压线路的连接和断开。

继电器详细知识汇总

继电器详细知识汇总

继电器详细知识汇总继电器是一种电工电子设备,它是以电信号来控制电路的通断动作的。

继电器由电磁部分和触点部分组成,通过外加电流产生的磁场作用于电磁铁上,使之磁化或去磁,从而达到通断电路的目的。

以下将对继电器的原理、结构、分类以及应用进行详细的介绍。

1.原理:继电器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工作。

当电流通过继电器的线圈时,线圈产生电磁场,使得铁心受到磁力作用而产生吸引力。

吸引力使得触点关闭或打开,从而控制电路的通断。

当线圈电流消失时,电磁场消失,铁心恢复原位,触点也相应恢复。

2.结构:继电器的结构主要由线圈、铁心、触点和外壳组成。

线圈是继电器的主要部分,通过线圈来产生电磁场。

铁心作为线圈的磁导体,通过磁力吸引触点以完成通断功能。

继电器的触点分为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分别用于控制电路的断开和闭合。

外壳则是继电器的保护外壳,用于防护继电器内部结构。

3.分类:继电器可以根据工作原理、触点类型以及应用领域进行分类。

根据工作原理,继电器可分为电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和热继电器等。

电磁继电器是最常见的类型,它以电磁感应原理工作。

固态继电器则是通过半导体材料进行电信号的控制。

热继电器则是利用电流通过线圈时产生的热量来触发动作。

根据触点类型,继电器可分为单刀单掷、单刀双掷、双刀双掷等多种形式,用于不同类型的控制需求。

根据应用领域,继电器可分为小功率继电器、大功率继电器、汽车继电器等。

4.应用:继电器在各行各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自动化中,继电器被用于控制电机启停、开关控制以及安全控制等功能。

在电力系统中,继电器被用于电力保护及控制系统中,例如过载保护、电流保护和接地保护等。

在交通领域中,继电器被广泛应用于交通信号灯的控制与调度。

此外,继电器也常用于家电、通信设备、电子产品等领域。

总结:继电器是一种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的电子设备,通过线圈产生的电磁场来控制触点的关闭和打开,从而实现电路的通断功能。

继电器的结构包括线圈、铁心、触点和外壳。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继电器是电气控制系统中常见的元件,它起到了电路开关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基本组成、工作方式、工作原理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继电器。

正文内容:1. 继电器的基本组成1.1 电磁铁:继电器的核心部件,通过电流激励产生磁场,控制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1.2 触点:继电器的开关部分,由触点片和触点弹簧组成,能够实现电路的通断。

1.3 引脚:连接继电器与外部电路的接口,通常包括控制端和输出端。

2. 继电器的工作方式2.1 电流控制型继电器:通过外部电流控制电磁铁的通断,进而控制触点的闭合和断开。

2.2 电压控制型继电器:通过外部电压控制电磁铁的通断,实现触点的开关。

2.3 磁控型继电器:通过外部磁场控制电磁铁的通断,控制触点的闭合和断开。

3.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3.1 吸合过程:当电流通过电磁铁时,电磁铁产生磁场,吸引触点片闭合,实现电路通断。

3.2 断开过程:当电流停止流过电磁铁时,电磁铁的磁场消失,触点弹簧的作用下,触点片断开,电路断开。

3.3 双刀触点:某些继电器具有两组触点,可以同时控制两个电路的通断。

4. 继电器的应用领域4.1 自动控制系统:继电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如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控制等。

4.2 电力系统:继电器在电力系统中起到保护和控制的作用,如过流保护、短路保护等。

4.3 交通运输:继电器在交通信号灯、电动车辆充电桩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4.4 电子设备:继电器也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如计算机、通信设备等。

5. 继电器的发展趋势5.1 小型化:随着科技的发展,继电器正朝着体积更小、功耗更低的方向发展。

5.2 高可靠性:继电器的可靠性是应用的关键,未来继电器将更加稳定可靠。

5.3 智能化:继电器将与传感器、控制器等智能设备结合,实现更智能化的控制。

总结:通过对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的详细阐述,我们了解到继电器的基本组成、工作方式和工作原理。

继电器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继电器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26.07.2021
11
第二章 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及特性
•第一节 继电器的组成 一、电磁机构
长轭铁 盖板
前支架 复原簧片
衔铁
衔铁轴
线圈
铁心
推动杆
工作气隙
后支架
26.07.2021
12
第二章 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及特性
1 电磁机构的组成 电磁机构是由线圈和闭合磁路(包括铁心、轭铁、衔铁和气隙 )等构成的实现电磁转换的组件。 1) 线圈 继电器的“心脏”,将电能转化为磁场能,产生磁场。它由漆 包线绕制而成。 2) 铁心 由软磁材料(如电磁纯铁)制成,插在线圈中心孔内,与轭铁 铆装。作用是集中线圈产生的磁通,提高磁导和磁场强度。 3) 轭铁 由软磁材料(如电磁纯铁)制成,作用是形成一条磁阻最小的 闭合磁路,同时支撑铁心、线圈、衔铁等其它零件。 4) 衔铁
26.07.2021
15
第二章 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及特性
2 电磁系统的技术参数 1) 保持力 瞬时拉开吸合衔铁所需要的力矩。对单稳态磁路,线 圈驱动一边通常加正常动作电压。
保持力异常情况:
① 双气隙两边力矩相差大:轴孔间隙大;
② 保持力小:气隙面镀层偏厚;极靴未贴平有缝隙
;漏磁严重;磁性零件磁性能差;线圈匝数少;铁心 和轭铁铆装处磁阻大。
26.07.2021
9
第一章 继电器的概况
•JZC—078M/027Y-11-Ⅰ
26.07.2021
环境等级代号 引出端型式代号 安装方式代号 可靠性等级代号 规格序号 防护特征 产品序号 外型符号 基本型号
10
第一章 继电器的概况
•第五节 继电器的使用 1、家用电器 必须经过安全认证,耐高压,使用寿命5~10年,工作寿命20 万次。 2、汽车 工作电压12V,防沙尘、水、盐和油,耐电报,工作寿命5~50 万次。 3、电报、电话系统 切换速率快100次/秒,灵敏度≤140mW工作寿命100万次,接 触电阻小而稳定。 4、军用系统等

继电器知识

继电器知识

1.3.1 继电器的用途1.3 继电器、组成继电器是一种根据电气量(如电压、电流等)或非电气量(如热量、时间、压力、转速等)的变化来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及电力拖动装置的自动控制、检测、保护及调节为目的的自动电器。

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继电器是一种小容量电器(一般小于5A),一般没有灭弧装置,不能用来接通和分断负载电路;接触器可以用于控制大容量的电路或电气设备,有良好的灭弧措施,完全可以分断负载电路。

继电器的输入量可以是电气量也可以是非电气量;而接触器的输入量只能是电压。

继电器的定义为:当输入量(或激励量)满足某些规定的条件时,能在一个或多个电器输出电路中产生跃变的一种器件。

它一般由感测机构、中间机构和执行机构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感测机构把感测到的电气量或非电气量传递给中间机构,将它与设定的整定值进行比较,当达到整定值(过量或欠量)时,中间机构便使执行机构动作,从而接通或断开被控电路。

1.3.2 继电器的分类继电器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很多。

1.3.2.1按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或结构特征分电磁继电器、固体继电器、温度继电器、舌簧继电器、时间继电器、高频继电器、极化继电器、其他类型的继电器:如光继电器, 声继电器,热继电器,仪表式继电器,霍尔效应继电器,差动继电器等;1.3.2.2按继电器的外形尺寸可分微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不大于10mm的继电器)、超小型微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大于10mm,但不大于25mm的继电器)、小型微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大于25mm,但不大于50mm的继电器);1.3.2.3按继电器的负载分类微功率继电器(当触点开路电压为直流28V时,触点额定负载电流(阻性)为0.1A;0.2A的继电器)、弱功率继电器(当触点开路电压为直流28V 时,触点额定负载电流(阻性)为0.5A;1A的继电器)、中功率继电器(当触点开路电压为直流28V时,触点额定负载电流(阻性)为2A;5A的继电器)、大功率继电器(当触点开路电压为直流28V时,触点额定负载电流(阻性)为10A;15A;20A;25A;40A……的继电器)1.3.2.4按继电器的防护特征分类密封继电器(采用焊接或其它方法,将触点和线圈等密封在罩子内,与围介质相隔离,其泄漏率较低的继电器)、封闭式继电器(用罩壳将触点和线圈等密封(非密封)加以防护的继电器)、敞开式继电器(不用防护罩来保护触电和线圈等的继电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率继电器结业报告一、继电器的定义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要求时,电气输出电路通断、开闭的一种电器。

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如图1二、继电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无极机械继电器a.无极继电器主要包括:线圈端子、电磁石、外壳、线圈、铁芯、衔铁、可动触点、固定端子、可动簧片、触点端子等。

b.无极继电器动作原理继电器从①状态OFF状态,线圈通电,当电压上升到吸合电压时产生电磁感应,铁芯吸引衔铁达到②状态(NO)状态。

,达到额定电压时,达到③状态,从而从开状态达到闭合状态。

反过来说,当线圈电压减小时,触点从闭合慢慢断开。

有极继电器a.有极继电器构造:如下图,主要有个永久磁铁,可以同过一定的脉冲电流后,继电器能够保磁,b.有极继电器动作原理三、继电器作用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广泛应用于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电力电子设备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

继电器一般都有能反映一定输入变量(如电流、电压、功率、阻抗、频率、温度、压力、速度、光等)的感应机构(输入部分);有能对被控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执行机构(输出部分);在继电器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之间,还有对输入量进行耦合隔离,功能处理和对输出部分进行驱动的中间机构(驱动部分)。

作为控制元件,概括起来,继电器有如下几种作用:1)扩大控制范围:例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

2)放大:例如,灵敏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用一个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电路。

3)综合信号:例如,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经过比较综合,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4)自动、遥控、监测:例如,自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起,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四、继电器的分类1.按动作机能可分为机械式继电器(有触点)、半导体继电器(无触点)。

a.机械式继电器是利用电磁原理,利用电磁效应来控制触点的开闭,又分为单稳态、单线圈磁保持型继电器、双线圈磁保持型。

单稳态是通过继电器线圈励磁变为ON,通过无励磁变为OFF。

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通过在一个线圈中施加正负两极型信号,进行动作(置位)和复位。

双线圈磁保持型继电器通过交互施加同一极性的脉冲进行动作复位。

b.半导体继电器是输出部分为半导体,不进行机械性的触点开闭,没有触点。

分为photo-MOS和SSD等,利用光敏、声敏等原件控制通断。

2.按保护构造可分为:防尘罩型继电器、焊剂密封型继电器、塑料密封型继电器。

a.防尘罩型继电器外壳和底座嵌为一体,能够防止垃圾、尘埃侵入,但是不能防止助焊剂侵入、也不能防止清洗液侵入,所以建议手动焊接。

b.焊剂密封型继电器:端子以及外壳与底座嵌合或者直接填充树脂密封。

自动焊接时能够防止助焊剂的侵入,但是不能防止清洗液的侵入,不能进行清洗。

c.塑料密封型,塑料密封型可防止焊接时助焊剂的侵入和清洗时清洗液侵入,密封前已经对触点上的有害成分进行脱气处理,可以进行自动焊接和自动清洗,能够防止垃圾、尘埃的侵入。

3.按用途分:可分为功率继电器、信号继电器、J&L继电器、车载继电器、高频继电器。

4.按极性分:可分为有极继电器、无极继电器。

有极继电器相对于无极继电器有一下几个优势。

A.具有闭锁功能。

B.灵敏度高。

C.耐振型号。

D.具有良好的常闭触点通断能力。

五、继电器术语以及参数1.继电器端子形状及安装方法继电器端子主要包含有印刷电路板型型端子、印刷电路板自锁型端子、直插式端子、突出式端子安装方法:印刷电路板安装、插座安装、端子台安装、TM型、TMP型。

线圈部分2.线圈额定电压:为了继电器正常工作,施加在线圈上的标准工作,为了保证寿命,推荐使用额定电压。

3.额定动作电流:线圈上施加额定电压时通过的电流值。

4.额定消耗功率:向线圈施加额定电压时消耗的功率。

(额定消耗功率=额定电压*额定动作电流。

5.线圈电阻:DC型继电器线圈的直流电阻值。

6.吸合电压:升高初始状态的继电器线圈的输入电压,继电器吸合时的电压。

对于磁保持继电器而言,把从复位状态转换到置位状态时的电压称为置位电压。

7.释放电压:降低线圈的输入电压,继电器变为初始状态时的电压,对磁保持继电器而言向复位线圈施加电压而返回复位状态时的电压。

以上术语以及参数都是讲的线圈部分的参数以及术语。

下面讲一下触点部分。

(9-18) 触点部分8.触点构成:触点电路的构成或触点点数。

9.触点记号(触点类型):a(常开)触点、b(常闭)触点、c(装换)触点。

10.额定控制容量:决定通断性能的基准值,用触点电压与触点电流的组合表示。

11.触点最大允许电压:触点通断电压的最大值,使用时注意不要超过这个值。

12.触点最大允许电流:触点通断电流的最大值。

13.触点最大允许功率:实用中可无障碍的通断负载容量的最大值。

DC时单位为W,AC 时单位为VA。

14.通断容量最大值:以触点最大允许功率、触点最大允许电压以及触点最大允许容量最大值。

一般有通断容量最大值图表供参考。

15.最小适用负载:微小负载水平中可通断的下限标准值。

16.接触电阻:触点之间接触的触点电阻和端子接触弹簧的导体电阻的总电阻。

17.触点通电电流:触点闭合状态下,不超过与继电器触点端子的其他各部的温升限度,能够连续向通断部分通过的电流。

18.静电容量:在测定条件1Khz20度环境温度下测定的各端子间的静电容量。

以上是负载部分术语以及参数,下面总结一下电气性能从参数:(19-23)电气性能19.绝缘电阻:触点、线圈、导线端子非充电金属部分机构间或触点间的绝缘部分阻抗。

20.耐电压:与绝缘电阻测定部分相同的部分施加1分钟高电压时,不会发生绝缘破坏的界限值。

检测漏电流一般是10mA,特殊情况为1后者3mA。

21.耐浪涌电压:来表示对雷击或感应性负荷通断时产生的瞬时异常电压的耐久性的限界值。

浪涌波形根据JEC-212-1981表示为1.2×50μs的标准冲击电压波形。

21.动作时间:从对继电器的线圈施加额定电压时开始,到a触点接触为止的时间。

不含触点弹跳时间。

对于磁保持继电器而言,是在复位状态下从向线圈施加额定电压开始到a触点接触为止的时间。

22.复位时间:从继电器线圈解除额定电压时开始到b触点接触为止的时间。

不含触点弹跳时间。

对于磁保持继电器而言,是在复位状态下向复位线圈施加额定电压开始到b触点接触为止的时间。

此外,只有a触点的继电器的情况(1a、2a)下,是指到触点打开为止的时间。

23.触点弹跳:继电器在动作时及复位时由于衔铁的冲突或触点相互的冲突而产生的触点间的欠通断现象称为触点弹跳,一般用时间(ms)表示。

机械性能24.误动作冲击因使用过程中的冲击而闭路的触点在规定时间以上不断开的范围内的冲击。

另外,触点断开时间规定为10μs以下。

耐久冲击是指运输中或使用中不引起各部分的损伤,满足工作特性范围的冲击。

3轴方向各进行6次试验,共进行18次。

25..机械寿命是指不向继电器的触点通电,向操作线圈加线圈额定电压,使其以规定的机械性最大工作频度工作时的动作次数。

26.电气寿命是指向触点连接额定负载,向操作线圈施加线圈额定电压,通断时的次数。

27.最大动作频率是指向操作线圈加额定电压的脉冲输入,连续进行通断动作,能够满足机械寿命或者电气寿命的最大的通断频率。

28.寿命曲线根据机种的不同向数据栏记载寿命曲线。

从触点电压、触点电流可以推定寿命次数。

六、继电器的注意事项在超过线圈额定、触点额定、通断寿命等使用范围使用时,可能会有异常发热、冒烟、自然的情况,电气零件和设备一般都会有一定的故障发生率。

另外,耐久性会因使用环境、使用条件而异。

使用时,请务必根据实际使用条件进行实机确认。

如在性能老化的状态下继续使用,则可能会因绝缘老化而导致异常发热、冒烟、起火。

为防止因产品故障或寿命到期而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火灾事故、社会损害等,请采用冗长设计、防火延烧设计、防误动作设计等安全设计及定期维护措施。

继电器通电时,触摸充电部分会有触电的危险,请注意。

进行继电器(包括端子台、插座等连接部件)的安装、维护、故障处理时请切开电源。

进行端子连接时,请先对照手册的内部接线图,然后再正确连接。

如果连接错误可能会引起无法预期的误动作、异常发热、自然等情况。

下面列举选用时注意事项、基本实用中注意事项、线圈输入的基本注意事项、触点的基本事项等1.继电器选择时注意事项:选择继电器时请参考电源波纹。

b. 考虑使用环境的温度和线圈的温升及热启动等。

c. 用半导体驱动继电器时,请注意电压的下降。

触点部分注意:a.希望有多于所需触点数的标准品。

b.使用机器的寿命与继电器的寿命是否平衡。

c. 触点材料与负载的种类是否符合。

特别是低水平使用时必须注意。

d. 高温中有额定寿命低下的情况,所以必须确认实际环境的寿命。

e.由于电路的不同继电器的驱动有与AC负载同步的情况,寿命会明显下降,请确认在实机上的寿命。

动作时间、复位时间、振荡时间、通断频率,特别是高温环境使用中,为高温级别的有绝缘铜线的继电器。

2.继电器基本使用环境注意为了保持初始性能,请注意不要跌落或者使其受到冲击。

通常使用中,外壳不能取下来。

为保持初始性能,请不要取下外壳以免无法保持特性。

请在灰尘、SO2、H2S或有机气体少的常温常湿环境使用。

使用场所的环境恶劣时,建议使用塑料密封型。

另外,若在继电器的周围使用硅系列树脂,可能会引起触点故障,请避免使用。

请注意有极继电器的线圈极性(+、-)。

向线圈施加额定电压是基本操作。

另外请向DC线圈施加矩形波,向AC线圈施加正弦波。

请注意避免向线圈连续施加电压超过最大允许电压。

额定控制容量或者寿命是一定的标准。

触点的状态或寿命由于负载的种类或者各种条件会有很显著的不同,使用时请确认。

使用环境温度请注意不要超过手册值。

自动焊接时,请使用焊剂密封型或者密封型(塑料密封型等)。

清洗时,请用于密封型。

请使用含酒精的清洗液,请勿使用超声波清洗。

突出式端子的继电器插入部分的插入強度,请以40~70N(4~7Kgf)为标准。

印制板端子的继电器,请不要把端子弯曲使其成为自锁端子型。

因为这样不能保证继电器的性能。

3.线圈输入施加额定电压是使继电器的工作正常进行的最基本的方法。

施加超过吸合电压的电压时继电器虽然可以工作,但是考虑到电源种类、电压变动、温升引起的线圈电阻的变化,必须向线圈施加额定电压。

另外,如果超过了最大连续施加电压会引起线圈的局部短路、烧损等情况,这一点要注意。

a.最大连续施加电压和温升及热启动:向线圈施加额定电压是基本操作规则,如果超过了最大连续施加电压,会发生由温升引起的线圈烧损或局部短路等情况,请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