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相关疾病包含
应激与疾病

对于免疫系统,多种应激原,特别是理化因素和生物因素等非 心理性应激原,均可导致免疫细胞出现信号转导、相关基因激 活和蛋白表达等一系列的生物学反应,如急性期反应蛋白 (acute phase protein)、热休克蛋白(heat-shock protein)等分泌增加,有利于清除自由基和减轻组织损伤, 提高机体对应激原的耐受性。在急性期少数血浆蛋白如白蛋白、 运铁蛋白等减少,补体和干扰素生成下调。同时,机体过量分 泌糖皮质激素而抑制免疫系统功能,一些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 腺素、阿片肽、5-羟色胺等对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 胞和肥大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从而影响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 疫反应,使其免疫功能降低。近来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还可 抑制白细胞介素-1和-2的释放,使血浆免疫球蛋白浓度下降。
五、血液系统
应激时,有暂时性血液凝固性升高,数小时后,凝 血时间会缩短,以后有纤溶加强。凝血加强的机制 为应激时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和血小板都增 加,儿茶酚胺增多更可使血小板聚集性增加。纤溶 加强是由于儿茶酚胺增多使血管内皮细胞产物纤溶 酶原激活物增加。一般是先有凝血加强而后有纤溶 加强。应激时凝血加强可止血和防止病菌扩散,易 导致血栓。纤溶加强易造成出血,因此,严重应激 时易产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长期应激可使 红细胞寿命缩短,出现贫血。
三、应激反应及其基本过程
应激反应的基本过程与应激原强度和作用时间的影响较为密切, 应激原强度大,作用时间长,易发生反应过度,对机体损害则 较明显,反之则较弱。 (一)应急反应(emergency reaction) 机体对应激原的 反应为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在应激原的作用下,一开始即产 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为了保证机体重要器官(如脑、心脏等) 的生理活动,出现皮肤周围血管收缩、代谢率升高,分解增加, 合成减少,葡萄糖利用减少,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增加,脂肪 动员和分解加强,组织对脂肪酸的利用增加,蛋白质分解加强, 合成减弱,出现负氮平衡。这些代谢变化称为 “应急反应” (emergency reaction),这对机体提供了足够的能量, 有利于保护反应。
猪应激性疾病

猪应激性疾病一、突毙综合征一般发生于畜群迁移、合圈过程中的咬斗、预防接种、产仔、公畜配种、炎夏拥挤、驱赶捕捉等情况下,牲畜发生突然死亡。
有些牲畜在死前可见尾巴快速震颤、全身僵硬、张口呼吸、体温升高,白色猪可见皮肤红斑,一般病程只有4 -6min。
动物尸僵完全,尸体腐败迅速,剖检可见内脏充血、心包液增加、肺充血水肿甚至出血,有的还可见臀中肌、股二头肌、背最长肌呈苍白色。
本病的发生可能与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高度兴奋,使心律严重失常并迅速引起心肌缺血而导致突发性心力衰竭有关。
二、恶性高温综合征最早报道于用氟烷麻醉应激敏感猪,或使用琥珀酰胆碱时,猪出现全身肌肉强直,肌肉糖酵解增强,乳酸大量蓄积,伴随氧耗量剧增而使肌温骤然升高达41℃以上,pH值下降至6以下。
临床有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症状,严重者即可死亡。
据德国报道,发生本综合征时,以背最长肌急性坏死为特征,表现为背肌肿胀、疼痛,脊柱拱起或向侧面弯曲,不愿活动,病程持续两周后肿胀、疼痛消退,但背肌萎缩并产生明显的脊柱嵴,几个月以后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再生。
死亡猪经解剖可见背最长肌呈苍白、松软及多水的病变特征,病程较久的尸体,背最长肌萎缩、瘢痕化三、PSE和DFD猪肉(一)PSE猪肉常被误认为肌肉变性,故易与白肌病相混淆。
(二)DFD猪肉DFD猪肉即黑干猪肉,发生该病的动物,多数在宰前受过较长时间的应激原刺激,但刺激强度较弱,如饲喂规律紊乱、宰前断食时间过长,或环境温度剧变、长途运输或长途驱赶等。
其特征表现是:肌肉颜色暗红、质地粗硬、切面干燥。
病变发生于股部肌肉和臀部肌肉。
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猪在宰前经受应激原长时间的轻度刺激,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使肌肉中的糖原大量消耗,宰后肌肉的pH值相应偏高(宰后24h肌肉的最终pH值为7.0)。
细胞原生质小体的呼吸作用仍很旺盛,夺取肌红蛋白携带的氧,导致肌肉颜色暗红。
随着生猪运输时间的加长,DFD肉的发病率也会升高;若宰前禁食时间过长,糖原储备量减少或耗尽,也可发生DFD肉。
心理疾病的分类(应激相关障碍)

适应障碍 adjustmentdisorders
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加上病人有一定的人格 缺陷,产生以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为主,同时有适应 不良的行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并使社会功能受损。 案精神症状表现为多种类型:抑郁型、焦虑型、品行障 碍型、退缩型、工作学习能力减弱型。许多患者为综合 型。常伴有睡眠障碍、食欲不振。
精神障碍开始于 心理社会刺激 (但不是灾难性 的或异乎寻常 的)发生后1个月 社会功能受 内,符合症状标 损 准至少已1个月。 应激因素消除 后,症状持续一 般不超过6个月。
排除情感性精神障 碍、应激障碍、神 经症、躯体形式障 碍,以及品行障碍 等
应激相关障碍stress-related disorders 分类
诊断 1、临床表现 是一种异乎寻常和严重的精神刺激即刻引起的应激相关 障碍。在受到剧烈、严重的精神打击后立刻(通常1小 时之内)发病。症状为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 奋(话多、乱动、漫游),情感迟钝甚至木僵的精神运 动性抑制(呆滞,不言语)和意识障碍(意识模糊)。 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脸红、出汗、心慌、呼 吸急促)。 2、症状标准 3、病程标准 4、严重程度 标准 5、排除标准
矫治
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s
在受刺激后若干 以异乎寻常的和严重的精神刺激为原因,并至少有下列1项: 分钟至若干小时 (1)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盲目性; 发病,病程短 社会功能严 (2)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如反应性木僵),可有轻度意识模糊。 暂,一般持续数 重受损。 起病急,病程短,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小时至1周,通常 在1月内缓解。
精神障碍延迟发 生(即在受创 伤后数日至数月 后,罕见延迟半 社会功能受 年以上才发 损。 生),符合症状 标准至少已3个 月,病程可长达 数年。
生猪运输过程中应激性疾病的预防

猪应激性疾病是指猪受到外界环境各种有害因素的强烈刺激而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
应激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主要与抓捕、惊吓、保定称重、驱赶、装运、受冷、受热、拥挤、震动、噪音、饥渴等不良刺激有密切关系。
笔者在屠宰检疫中经常检出生猪因运输不当而引发的应激性疾病。
因此,在生猪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对应激性疾病的预防。
1临床症状急性型病例看不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俗称“猝死”,尸僵很快。
常见的为慢性型,患猪体温升高,全身无力,侧卧不起。
呼吸急促,口吐白沫,皮肤有时出现红斑,肌肉震颤。
食欲不振或废绝,少尿甚至无尿。
严重时导致心肺功能衰竭,最后虚脱而死。
2剖检变化猝死后尸僵很快,内脏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心肌呈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背最长肌、半腱样肌及腰肌、股肌等处肌肉因严重变性坏死呈苍白色,质地柔软,缺乏弹性,切面有渗出液流出。
3预防措施3.1 肉眼观察,及早发现应激反应敏感猪。
从外貌、行为方面看,应激敏感猪的主要特征为四肢较短,后腿肌肉发达,皮肤坚实,脂肪薄,臀部圆,眼球突出,眼神惊恐,受惊吓时出现兴奋和烦燥等反应。
对应激敏感猪在运输时要特别当心。
3.2尽量做到收购空腹猪,特别是收购装运前严禁饲喂各种饲料和过量饮水。
3.3捕捉生猪时,避免过度惊吓;装卸和赶运时,勿用棍棒用力击打、驱赶。
3.4根据运载车辆容积确定装运数量,一般为每猪占栏1m2为宜。
避免猪群拥挤及任意混群而引发通风不良、过热、咬斗等刺激。
3.5运载车辆应尽量平稳行驶,减少噪音、震荡等其他应激因素。
夏季生猪调运要尽量避开高温时段的酷热天气。
3.6生猪运输前,可适量供给抗应激复合维生素,并给予适量清洁饮水。
动物应激性疾病的种类和预防

额 外 提 供 某 些 经 证 实 具 有 特 定 有 益 作 用 的养 分 。V 是 在 热 应 激 条 件 下 常 常 被 添 加 到 日粮 中 的维 生 素 之 一 ,V 也 有 助 于 减
轻 热 应 激 引起 的产 蛋 量 降低 。
( 2 )注意选种育种 _ T作 ,动 物 对 应 激 的敏 感 性 因遗 传基
止 痛 剂 、安 定 剂 和镇 静 剂 。
6 预 防
应 激 反应 的机 理 十 分 复 杂 , 目前 仍 不 完 全 清 楚 。
3 症 状
动 物 受 到 应 激 原 作 用 后 ,免 疫 力 下 降 。对 传 染 病 和 寄 生
( 1 )改 善 鸡 群 的环 境 和 营 养 ,减 少 热 应 激 的影 响 。 如 增
床 症 状 ,如 肌 肉震 颤 ,体 温 快 速 升 高 , 呼 吸 急 促 ,强 直 性 痉 挛 等 即 可 初 步 诊 断 。 血 液 有 关 指 标 测 定 可 提 供 辅 助 诊 断 手 段 。该 病 应 与 高热 环 境 中 强 迫 运 动 所 致 的 中 暑 或 剧 烈 运 动 后
疗 .8 0 % 以上 的病 猪 于 2 0 ~ 9 0 m i n内 进 入 濒 死 期 .死 后 剖 检 , 多数 有 大 叶性 肺 炎 或 胸 膜 炎病 变 。
3 . 4 胃肠 型
力 下 降 。 严 重 者 引 起 死 亡 的 一 种 非 特 异 性 反 应 。 常 见 于 家 禽 、猪 和 牛 。动 物 生命 机 体 通 过 极 复 杂 的神 经 体 液 机 制 ,保
( 1 ) 生 产 中引 起 应 激 的 原 因很 多 ,主 要 指 环 境 中 导 致 动
精神科常见疾病急性应激反应健康宣教

制定健康促进计划
确定目标人群:如精神科患者、家属、 医护人员等
制定干预策略:如健康教育、心理辅 导、药物治疗等
实施干预措施:如开展健康讲座、提 供心理咨询、发放药物等
评估干预效果:如通过问卷调查、访谈 等方式了解干预效果,以便调整计划
实施健康促进计划
01
确定目标人群:精神科患者及其家属
02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包括健康知识、心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 共同推进健康促进计划的实施
01
焦虑和抑郁:可能导致患 者出现自残、自杀等危险
Hale Waihona Puke 行为0203认知障碍:患者可能出现 妄想、幻觉等精神症状,
导致危险行为
04
社会因素
01
家庭环境: 家庭关系紧 张、家庭暴 力等
02
社会支持: 缺乏社会支 持、社交孤 立等
03
社会压力: 工作压力、 经济压力等
04
社会事件: 自然灾害、 战争等重大 社会事件
强迫症:以强迫思 维和强迫行为为主
要症状
精神分裂症:以幻 觉、妄想、行为紊
乱为主要症状
创伤后应激障碍: 以创伤事件后出现 恐惧、焦虑、闪回
为主要症状
健康宣教的重要性
降低疾病复发率和并发 症发生率
提高患者对医疗保健服 务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和自我管理能力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 后
急性应激反应的诊断标准
01
暴露于严重的 创伤性事件或
灾难
02
出现强烈的情 感反应,如恐 惧、焦虑、悲
伤等
03
出现认知和感 知的改变,如 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力下降等
04
应激与应激相关障碍(一)

应激与应激相关障碍(一)应激与应激相关障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这些情况会触发我们的应激反应。
应激是指在面对某些压力、威胁或挑战时,身体和心理所做出的适应反应。
应激反应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应对当前的情况,但是当应激反应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大时,就可能导致应激相关障碍的发生。
应激相关障碍是一种心理障碍,它会导致抑郁、焦虑和失眠等症状。
常见的应激相关障碍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应激相关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
它是由于遭受到严重的创伤事件,比如战争、强奸、灾变等,而引起的一种精神障碍。
这种障碍会让患者时常回想起那些创伤事件,甚至在睡梦中都会受到影响。
患者也会感到神经质、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睡眠困难等症状。
急性应激障碍通常是因为经历了一种极为恐怖、剧烈的应激刺激,例如经历严重车祸、袭击或者是遭受自然灾害等。
这种障碍的症状包括有助于难以起床、难以集中注意力,以及身体上的疼痛和刺痛感等。
适应障碍则是由于短期应激事件的反复激发而引起的一种心理障碍。
这种障碍的症状包括容易发怒、疲劳、头痛、肌肉疼痛、胃痛等生理症状。
同时,精神症状如抑郁、焦虑、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也是它的表现特征。
应激相关障碍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但是,这种障碍是可以被治疗和管理的。
治疗方法包括使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如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和眼动重定向疗法等。
此外,饮食平衡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是治疗应激相关障碍的关键。
总的来说,应激是一种我们身体和心理所做出的适应反应。
然而,当应激反应变得过于强烈和持久,就可能引发应激相关障碍。
此时,我们需要积极寻求专业帮助来治疗和管理这些障碍。
助理医师模拟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及答案(1)一、A型题1.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A.特异性全身反应B.非特异性全身反应C.代偿性反应D.病理性反应E.生理性反应[答案]B [题解]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2.各种不同应激原所引起的应激是A.几乎相同的特异性全身性反应B.几乎相同的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C.决定于应激原的特异性反应D.完全相同的特异性全身性反应E.完全相同的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答案]B [题解]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不管刺激因素的性质如何,这一反应大致相似。
3.下列变化哪项为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对机体有利的一面?A.心率减慢B.腹腔内脏血管扩张C.支气管收缩,口径变小D.促进糖原合成E.血液重新分布[答案]E [题解]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引起心率增快,心收缩力加强,血液重新分布,支气管扩张,促进糖原分解,升高血糖等,为儿茶酚胺对机体有利的一面。
4.应激时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中枢位点位于A. 下丘脑B. 蓝斑C. 杏仁体D.室旁核E.延髓[答案]B [题解]应激时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中枢位点位于脑干的蓝斑。
5.应激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中枢位点位于A. 蓝斑B. 黑质C. 海马D.室旁核E.杏仁体[题解]应激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中枢位点位于室旁核。
6.应激时下列哪一种激素分泌减少?A.抗利尿激素B.胰岛素C.胰高血糖素D.催乳素E.内啡肽[答案]B [题解]应激时,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血胰岛素含量偏低。
一般除胰岛素外,其他内分泌激素在应激时分泌都增多。
7.全身适应综合征是指A.应激原作用后,机体出现的抵抗和适应反应B.应激原作用后,机体出现的快速动员期C.劣性应激原作用后,出现一个动态的适应防御的连续过程D.有害刺激使机体的自稳态破坏E.应激的负反馈,表现为全身适应性反应[答案]C [题解]全身适应综合征是指劣性应激原作用后,出现一个动态的适应防御的连续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激性相关疾病包含
心理压力对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是它的主要方面。
心理压力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如果这些反应相对较强,它们将以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形式出现,并成为人们身体不适、虚弱、精神疾病和寻求帮助的根源。
心理应激可引发什么疾病
应激相关性躯体病种类繁多,但通常多见于心血管系统(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消化系统(如应激性溃疡等)、免疫系统(如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哮喘等)和内分泌系统(如甲亢、糖尿病、月经紊乱、发育迟缓等)。
心理应激因素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表现有三种疾病: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和心律失常。
应激可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广泛变化,持续压力与各种内分泌功能障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