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结构设计实例教程

合集下载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实例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实例

【概述】IceFai原创系列教程之一,详细解剖了罗技三键鼠标的各种典型结构特征的方式,演示和讲解了在塑胶产品设计中各种典型的结构特征的表现形式和设计策略结构,首先要明白有何用途,然后才能设计。

本案例通过解剖一个罗技三键鼠标来演示在产品结构设计过程中涉及的各种结构以及它们的用途,希望能给新进用户带来一些帮助,消除一些困惑。

IceFai您无堆同==更多精彩,源自无维网()假止口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止口,表现形式就是产品的两半壳在分型面处不是相互贴合的,而是具有一定的间距;假止口的凸止口上沿和凹止口下沿接触。

假止口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止口,表现形式就是产品的两半壳在分型面处不是相互贴合的,而是具有一定的间距;倡止口的凸止口上沿和凹止口下沿接触口为何需要假止口?因为塑胶产品的特性,每一个注塑件都会有一定的变形,而且这种变型也有一定的随机性,如果两个面贴合,就有机会在分型面处发生错开现象,错开程度和产品大小有关,这就会影响产品的外观和手感;添加假止口,可以在美化外观的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上述影响。

假止口的间距在不同大小和不同类型的产品上有不同的设定,一般从0.3至IJ1.0不等。

==更多精彩,源自无维网()出模角出模角是为了方便注塑件出模而在出模方向上的侧壁设的斜度,出模角度的大小和注塑条件、材料和蚀纹有关,特别地,蚀纹对出模角的要求更高。

出模而在出模方向上的侧壁设的斜度,出模角度的大小和注塑条件、材料和蚀纹有关,特别地,蚀纹对出模角的要求更高。

出模角广泛存在于各类塑胶件的侧壁上,角度从1度到5度不等,很 多日常看起来完全垂直的产品表面其实都是带有斜度的。

而对于因为蚀纹要求的斜度,提供蚀纹服务的厂商都会提供相关粗糙 度的蚀纹斜度对应表,根据对应表确定合适的出模角就能避免在注塑 件出模期间因为出模角的不足而产生的拖花现象。

而这个罗技鼠标表面有经过细蚀纹处理,尽管它的表面是类似圆弧曲 面形状,但还是要保证在分型面处的出模角有一定的大小,比如2度。

产品结构设计——塑胶件孔的设计

产品结构设计——塑胶件孔的设计

——塑胶件孔的设计塑胶件孔的设计1.设计基本准则2.通孔3.盲孔4.钻孔5.侧孔6.其他设计考虑1.设计基本准则在塑胶件上开孔的作用是使其和其他部件相接合或增加产品功能上的组合。

孔洞的大小及位置应尽量不会对产品的强度构成影响或增加生产的复杂性,以下是在设计孔洞时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

(1)孔与孔之间的距离或孔与产品边缘的之间的距离不少于孔的直径。

(2)孔的壁厚应足够,否则穿孔位置容易产生断裂的情况。

(3)如果是螺纹孔,由于螺纹的位置容易形成应力集中的地方。

根据经验,要使螺纹孔边缘的应力集中系数减低至一安全的水平,螺纹孔与产品边缘的距离必须大于螺纹孔直径的3倍。

1.设计基本准则2.通孔(穿孔)从装配的角度看,通孔的应用要大于盲孔,而且比盲孔易加工。

从模具设计的角度看,通孔的设计在结构上较有优势,因为用来穿孔成型的成型杆的两端均可收到支撑。

通孔的做法可以是靠单一边成型杆两端同时固定在模具上、或两个成型杆相接而各有一端固定在模具上。

一般来说,第一种方法较好;应用第二种方法时,两条成型杆的直径应稍有不同,以避免因为两成型杆轴心稍有偏差而引起产品出现倒扣的情况,而且相接的两个端面必须磨平。

3.盲孔盲孔是靠模具上的镶针成形,而镶针的设计只能单边支撑在模具上,因此很容易被熔融的塑料使其弯曲变形,形成盲孔出现椭圆的形状,所以镶针的长度不能过长。

一般来说,盲孔深度不能大于直径的2倍。

如果盲孔直径≤1.5mm,盲孔的深度不能大于盲孔的直径。

标准设计底部壁厚小于1/6D,成型厚盲孔变形4.钻孔大部分情况下,要尽量避免额外的钻孔工序。

应尽量考虑设计孔时可以使用模具一次成型,降低生产成本。

但当需要成型的孔比较细长,镶针易弯曲折断造成成本增加,考虑增加辅助的钻孔工序。

钻孔工序应配合使用钻孔夹具加快生产及提高质量;另一做法是在塑胶成品上加上细而浅的定位孔代替钻孔夹具。

5.侧孔侧孔会增加模具设计上的难度,特别是当侧孔的方向与开模方向垂直是,因为这时侧孔容易形成塑胶产品上的倒扣部分。

产品结构方法-专题设计(PPT102页)

产品结构方法-专题设计(PPT102页)

塑 塑塑 塑 塑 塑
料 料料 料 料 料
产 产产 产 产 产
品 品品 品 品 品
的 的的 的 的 的
形 壁脱 加 标 底
状 厚模 强 志 部
斜 筋设 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计承

机 机通 箱 柜风 的 的窗 结 结口 构 构的 形 形开 式 式设
形 式
塑料产品的孔
塑料产品的圆角
一、弯曲件的结构设计
具有良好工艺性的弯曲件,能简化弯曲的工艺过程和提高弯曲 件的精度。下面对弯曲件的结构提出一些设计要求。
机械系统与外壳结构是现代设备 发展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各种科学的最新成果和先进的技术系 统,如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和其他高新技术,如果要成为具有实 用价值的产品,必须有机械系统与外 壳结构、安装结构系统。
现代产品机械系统结构的零部件和机构种类繁多,各自 的功能和作用多种多样,但可概括为两个主要方面:
(4)刚度要求
构件的弹性变形应限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以免由弹性变形引起 运行误差和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及动态响应。
(5)强度要求
构件应在一定的使用期限内不产生破坏,以保证运动和能量的正常 传递。
(6)各种环境下工作稳定性要求
系统和结构应能在冲击、振动、高温、低温、腐蚀、潮湿、灰尘 等恶劣环境下,保持工作的稳定性。
①绘图平台。台面通常由硬质橡胶构成,上面有许多小孔、 与真空吸附装置相通,以便固定图纸。
②导轨与横梁。X向导轨位于平台两侧,Y向导横梁上,横梁 由两端的滑座支承X向导轨上。
③传动装置。X向导传动装置由齿轮减速器和齿轮齿条机构 组成,Y向传动装置由齿轮减速器和滚珠螺旋机构组成。
④笔架。笔架支承在Y向导轨上,它在导轨上的移动是由电 机驱动并通过滚珠螺叶在螺杆上的移动而实现的。它与由电 机驱动使横梁在X向导轨上的移动组合实现画笔的绘图。而 笔架按计算机的指令要求可自动抬笔和落笔。

防水产品的结构设计

防水产品的结构设计

防水产品的结构设计防水产品的一般思路4 电池门防水.如果是普通干电池,建议采用下图结构.如果是钮扣电池,当空间足够时建议首选下图左图结构,右图为次选5 按键位防水上图的按键组合在很多钟表产品上都用过,一般都能达到IP46等级,防水效果符合多数要求.而且体积小,在许多钟表配件生产厂家是做为成品生产的, 从长度,最大外径,防水等级有多种规格供选择.在产品空间较小时建议用此结构方案.上图所示按键防水方式当产品内部空间足够时可适当采用,直接将硅胶按键用PCB板打螺丝固定在塑胶上盖,做这种结构时,螺丝柱的间距要均匀,由于塑胶件,按键,PCB板受力后弹性变形都较大,要尽量保证塑胶和线路板的结构刚性, 使弹性变化尽量反应在按键上,塑胶壁厚不宜薄,螺丝柱要有加强骨,固定线路板的螺丝柱数量要足够多.线路板的材料应用胶木板或刚性好的纤维板,厚度应在1.6mm以上,必要时可在线路板和按键中加垫一块钢板.6 引出线部分防水.由于某些电器元件引出线要另外加工后在跟线路板联接,这样的结构可采用箱式结构,既将需防水的各部分组件分别组装,再用外罩将几部分包在一起. 如下图所示产品可分为面罩,前盖,后盖组件几部分组成.类似下图这样,先将后壳组件和海棉,胶水防水密封成半成品, 在将面盖和后壳用O形圈联接,而引出线通过面盖上的碰穿孔和内部电器元件联接,并在面盖碰穿孔位打胶水密封,最后再用面罩通过扣位和前后盖半成品联接的方式,在一些潜水灯,鱼缸观赏灯上都用过,我们将类似的结构称为箱式结构. 当然,防水结构并不只有以上几种,好像二次啤塑,硅橡胶过盈挤压等.另外,很多产品尚须通过高低温测试,所以塑胶的材料选择也很重要,例如下图所示产品,面盖.底壳用PC较好,而面罩则用PC或阻燃ABS都可.因为PC的热变形温度130-140度,长时间耐热温度为120度,溶点为130-160而多数产品整机最高测试温度大约为80-90度.。

TopSolid家具设计实例教程

TopSolid家具设计实例教程

第一讲:基本操作在这一讲里,你将学会:●设计一个简单的几何模型●拉伸一个实体●钻孔、拔模、挖槽和裁剪●创建坐标系估计时间:1小时一、创建实体模型1、新建一个设计文档从“新的文档”列表中选择一个“不使用模板”设计文档。

2、创建一个矩形轮廓曲线>>矩形绘制一个65mm*30mm的矩形轮廓。

3、增加约束使用修改功能分别增加关于X轴和Y轴的对称约束。

4、拉伸外形>>拉伸沿Z+方向拉伸矩形轮廓,拉伸高度为25mm。

5、钻孔外形>>钻孔在方形前面钻一个Ø8mm的通孔。

使用“非动态模式”进行孔的定位。

标注如下图所示。

在方形的顶面钻一个Ø6mm 的通孔。

标注所下图所示。

6、 拔模外形>>拔模对方形顶面进行拔模操作,拔模角度为5°。

点击“拔模”。

选择参考面。

对方向箭头进行反向。

点击“确定”。

在底面进行拔模操作,拔模角度为87、 创建一个坐标系工具>>坐标系>>面定义坐标系在第一个拔模面上创建一个坐标系,它将定位在长度和宽度两个方向的中心点上。

把它设为当前坐标系。

拔模面参考平面8、钻孔外形>>钻孔距左边15mm,宽度方向中心上钻一个Ø22mm,深8mm的孔。

9、创建一条直线曲线>>直线绘制如下图所示的一条直线。

10、加厚曲线曲线>>加厚曲线以“对称”、“外圆”的方式加厚曲线3mm。

11、创建一个型腔外形>>挖槽用前面创建的轮廓挖一个8mm深的型腔。

12、创建一个坐标系工具>>坐标系>>面定义坐标系如图创建一个坐标系,并把它设为当前。

13、创建平等直线曲线>>生成等距轮廓如图。

14、创建一个轮廓曲线>>轮廓绘制一个封闭轮廓(黑色加粗轮廓)。

15、裁剪实体外形>>裁剪用“扫描曲线”对零件进行裁剪。

产品造型-立体构成(面材结构)(构成实例)

产品造型-立体构成(面材结构)(构成实例)

18
面材插接构成
面材构成设计实例
19
面材组合构成——插接构成
面材构成设计实例
20
面材组合构成——插接构成
面材构成设计实例
21
面材组合构成——插接构成
面材构成设计实例
22
面材插接构成
面材构成设计实例
23
面材搭接构成
面材构成设计实例
24
面材搭接构成
面材构成设计实例
25
面材搭接构成
面材构成设计实例
面材构成—— 设计实例
面材构成设计实例
2
面材层基本形
面材构成设计实例
3
面材基本形
面材构成设计实例
4
面材组合构成
面材构成设计实例
5
面材组合构成
面材构成设计实例
6
面材组合构成
面材构成设计实例
7
面材组合构成
面材构成设计实例
8
面材组合构成
面材构成设计实例
9
面材组合构成——卡车
面材构成设计实例
10
面材组合构成——折板构成
面材构成设计实例
11
面材组合构成——折板构成
面材构成设计实例
12
面材组合构成——折板构成
面材构成设计实例
13
面材组合构成
面材构成设计实例
14
面材三角组合构成
面材构成设计实例
15
面材活动板构成
面材构成设计实例
16
面材插接构成
面材构成设计实例
17
面材插接构成
面材构成设计实例
3
面材构成设计实例
37
面材自由构成
26
面材圆柱构成

产品结构设计实例教程入门 提高 精通 求职

产品结构设计实例教程入门 提高 精通 求职

除了实例教程之外,本书还通过实用技巧的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产品 结构设计的技能。例如,在“精通”部分的第二章节中,作者专门介绍了一些高 级的建模技巧,这些技巧可以帮助读者更加高效地进行建模操作。作者还通过讲 解案例分析的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实际工作中的挑 战。
当然,这本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入门”部分的实例相对较少,对 于初学者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本书对于软件工具的介绍也较为简略, 新读者可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熟悉相关软件。
从整体上来看,本书的目录结构非常清晰,分为入门、提高、精通、求职四 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了一系列的产品结构设计实例,这些实例由浅入深,能 够帮助读者逐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每个实例都包含了详细的步骤和图解,使 得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每个实例的重点和难点。
在深入剖析每个章节时,我们可以发现,书籍在内容组织和安排上非常注重 逻辑性和系统性。每个实例都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任务,而是将多个知识点和技 能点贯穿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提高”部分的第四章节 中,作者通过一个实际的产品设计案例,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复杂结构的设计, 其中涉及到了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力学分析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内容摘要
《产品结构设计实例教程入门、提高、精通、求职》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入门篇:本篇介绍了产品结构设计的入门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等。本篇还 通过一些简单的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产品结构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提高篇:本篇在入门篇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更深入的产品结构设计技能和方法。本篇通过更 多的实际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产品结构设计的精髓。 精通篇:本篇主要介绍了如何进行复杂的产品结构设计。本篇不仅介绍了更多的实际案例,还着 重讲解了如何进行有效的创新和优化设计方案等方面的技能。 求职篇:本篇主要针对求职者,介绍了如何在简历和面试中展示自己的产品结构设计技能,以及 如何回答面试官的问题。本篇还提供了一些求职技巧和建议,帮助求职者更好地找到满意的工作。

产品结构设计案例

产品结构设计案例

一个完整产品的结构设计过程1.ID造型;a.ID草绘............b.ID外形图............c.MD外形图............2.建模;a.资料核对............b.绘制一个基本形状............c.初步拆画零部件............1.ID造型;一个完整产品的设计过程,是从ID造型开始的,收到客户的原始资料(可以是草图,也可以是文字说明),ID即开始外形的设计;ID绘制满足客户要求的外形图方案,交客户确认,逐步修改直至客户认同;也有的公司是ID绘制几种草案,由客户选定一种,ID再在此草案基础上绘制外形图;外形图的类型,可以是2D 的工程图,含必要的投影视图;也可以是JPG彩图;不管是哪一种,一般需注名整体尺寸,至于表面工艺的要求则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完整;外形图确定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结构设计工程师(以下简称MD)的了;顺便提一下,如果客户的创意比较完整,有的公司就不用ID直接用MD做外形图;如果产品对内部结构有明确的要求,有的公司在ID绘制外形图同时MD就要参与进来协助外形的调整;MD开始启动,先是资料核对,ID给MD的资料可以是JPG彩图,MD将彩图导入PROE后描线;ID给MD的资料还可以是IGES线画图,MD将IGES线画图导入PROE后描线,这种方法精度较高;此外,如果是手机设计,还需要客户提供完整的电子方案,甚至实物;2。

建摸阶段,以我的工作方法为例,MD根据ID提供的资料,先绘制一个基本形状(我习惯用BASE作为文件名);BASE就象大楼的基石,所有的表面元件都要以BASE 的曲面作为参考依据;所以MD做3D的BASE和ID做的有所不同,ID侧重造型,不必理会拔模角度,而MD不但要在BASE里做出拔模角度,还要清楚各个零件的装配关系,建议结构部的同事之间做一下小范围的沟通,交换一下意见,以免走弯路;具体做法是先导入ID提供的文件,要尊重ID的设计意图,不能随意更改;描线,PROE是参数化的设计工具,描线的目的在于方便测量和修改;绘制曲面,曲面要和实体尽量一致,也是后续拆图的依据,可以的话尽量整合成封闭曲面局部不顺畅的曲面还可以用曲面造型来修补;BASE完成,请ID确认一下,这一步不要省略建摸阶段第二步,在BASE的基础上取面,拆画出各个零部件,拆分方式以ID的外形图为依据;面/底壳,电池门只需做初步外形,里面掏完薄壳即可;我做MP3,MP4的面/底壳壁厚取1.50mm,手机面/底壳壁厚取2.00mm,挂墙钟面/底壳壁厚取2.50mm,防水产品面/底壳壁厚可以取3.00mm;另外面/底壳壁厚4.00mm的医疗器械我也做过,是客人担心强度一再坚持的,其实3.00mm已经非常保险了,壁厚太厚很容易缩水,也容易产生内应力引起变形,担心强度不足完全可以通过在内部拉加强筋解决,效果远好过单一的增加壁厚;建摸阶段第三步,制作装配图,将拆画出各个零部件按装配顺序分别引入,选择参考中心重合的对齐方式;放入电子方案,如LCD,LED,BATTERY,CO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结构设计实例教程
产品结构设计是指产品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设计过程。

一个合理的产品结构设计可以确保产品的功能性、可靠性和可制造性,同时也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以下是一个产品结构设计实例教程,介绍了产品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首先,产品结构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产品的功能需求。

这包括确定产品的主要功能和辅助功能,并明确产品的使用环境和目标用户。

例如,如果设计一款手机,主要功能可能包括通信、上网和拍照等,辅助功能可能包括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等。

第二步是分析产品的功能关系和相互依赖。

在这一步中,需要确定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并判断功能模块之间的依赖程度。

例如,在手机的设计中,通信模块、屏幕模块和电源模块可能是相互依赖的。

第三步是确定产品的组成部分和组装方式。

在这一步中,可以将产品分解为不同的模块和部件,并确定它们的组装方式。

例如,在手机的设计中,可以将手机分解为机身、电池、屏幕和摄像头等组件,然后确定它们的组装方式和连接方式。

第四步是进行产品结构的优化设计。

在这一步中,可以通过减少组成部分的数量和调整各个组成部分的尺寸和布局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制造性。

例如,在手机的设计中,可以通过减少组件的数量和优化电路布局来提高手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第五步是进行产品结构的验证和测试。

在这一步中,可以对产
品进行物理模型的制作和功能测试,以验证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例如,在手机的设计中,可以制作出实际大小的手机模型,并测试其通话质量和拍照效果等。

最后,根据测试结果和用户反馈,可以对产品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

这包括重新设计组成部分和调整组装方式,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总之,产品结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设计过程,通过合理的分析、优化和验证,可以实现产品的功能性、可靠性和可制造性,并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以上是一个产品结构设计实例教程,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产品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