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统考真题解析材料作文部分
河南省考编导真题答案解析

河南省考编导真题答案解析河南省考编导是许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岗位之一。
每年的考试都备受关注,参与考试的学子们都渴望能够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河南省考编导真题进行解析,并为广大考生提供一些备考的思路和建议。
第一部分:选择题解析对于河南省考编导的选择题部分,考生应重点关注影视产业的相关知识、艺术理论和制作技术。
其中,对于考生的英语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考察点。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选择题类型和解析:1. 影视剧常用的拍摄技术是:a)多机位拍摄 b)跟拍 c)主机位拍摄 d)镜头链接技术正确答案:a)多机位拍摄解析:多机位拍摄是影视剧中常用的拍摄技术,通过多个摄像机的不同角度拍摄,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多样,增加观众的观赏体验。
2. 以下哪个文学作品不属于豫剧改编题材?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杜拉拉升职记》正确答案:d)《杜拉拉升职记》解析:豫剧改编题材一般是以中国古典小说为基础,将其改编成适合豫剧表演形式的剧目。
《杜拉拉升职记》是一部当代小说,不属于古典文学作品。
第二部分:主观题解析河南省考编导主观题一般分为两个部分:案例分析和综合分析题。
这两个部分的题目往往涉及到实际的影视制作问题和研究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主观题类型和解析:1. 案例分析:以某部影视作品为案例,考察学生对于该作品的剧本、导演风格、角色塑造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
解析:在回答此类题目时,考生需要有对于影视剧制作和观赏的相关知识。
首先,分析剧本的编写是否符合其题材和风格的要求,包括情节的设置、对话的表达等。
其次,对导演的风格进行分析,如镜头运用、节奏把握等,进一步理解导演通过这些手法来传达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最后,对角色塑造进行评价,包括演员的表演、角色的性格与形象等方面。
2. 综合分析题:考察学生对于影视制作流程、市场分析、观众需求等综合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解析:回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影视制作经验和市场分析能力。
河南省2022年编导统考真题(附答案)

河南省2022年编导统考真题(附答案)河南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编导制作类省统考题|卷【一】单项选择题(题1分、共20分)01、以下不属于楚辞的篇目是(A)A.《江汉》B《天问》C《离骚》D.《九章》02、不属于鲁迅小说集的是(D)A《呐喊》B《故事新编》C《彷徨》D《野草》03、(B)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A比B赋C铭D兴04、曹操(D)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揭示了人民苦难。
堪称"汉末实录"的"史诗。
A.《苦寒行》B《短歌行》C.《对酒》D《蒿里行》05、“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出自(A)A.《孟子》B.《道德经》C《庄子》D.《论语》0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作者是(C)A李白B苏轼C王安石D杜牧07、不属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十七年电影"的是(D)A《渡江侦察记》B《铁道游击队》C《青春之歌》D.《红灯记》08、《二刻拍案惊奇》的作者是(A)A凌濛初B宋献宗C冯梦龙D张笛君09、(C)代表中国古代讽刺小说高峰,以小说评价现实生活A《官场现形记》B《狂人日记》C《儒林外史》D.《老残游记》10、不是理学创始人的是(B)A周敦颐B朱熹C邵雍D.张载11、“孤岛文学”是指从1937年到1941年存在于(A)租界文学A上海B汉口C广州D天津12、《人间词话》作者(A)A王国维B陈寅恪C姜夔D吴构13、“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关丽的雪花”下相信术来”的作者是(B)A海子B食指C顾城D舒婷14、下列2021年诺奖文学家获得者是(D)A鲍勃迪伦B村上春树C莫言D阿卜杜勒拉扎克15、与明成祖朱棣无关的是(C)A靖难之战B郑和下西洋C实行一条鞭法D编修《永乐大典》16、属于中国古代社会上地制度的是(C)A井田制B屯田制C摊丁入亩D均田制17、瘦体是(A)创立的A赵佶B赵恒C赵桓D赵光义18、不是启蒙运动代表人物(C)A孟德斯鸠B卢梭C薄伽丘D.伏尔泰19、不是女性作家的作品是(A)A.《茶花女》B《汤姆叔叔的小屋》C《尼罗河上的惨案》D《艾格尼斯格雷》20、有口戏之祖之称的是(B)B.A京剧B昆曲C徽剧D豫剧【二】多项选择题(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何题2分,共10分)21、五声音阶,汉族古代音律,中国古代文献通常称为“五声”“五音”等,包括(ABCDE)A宫B商C角D徵E羽22、下列不属于巴金《爱情三部曲》的作品有(ACE)A.《家》B《雾》C《春》D《电》E《雷雨》23、《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中的女将有(ABE)A顾大嫂B扈三娘C仇琼英D庞秋霞E孙二娘24、下列作品,不属于第五代导演的作品有(ACD)A《南京!南京!》B《黄土地》C《青红》D《牧马人》E《活着》25、简·奥斯汀的小说作品(BCD)A《简爱》B《理智与情感》C《傲慢与偏见》D《爱玛》E《呼啸山庄》【三】判断题(请对下列各题做出判断,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艺考编导类真题与答案解析

艺考编导类真题与答案解析近年来,艺考编导类专业在大学招生中逐渐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关注。
作为一个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艺术领域,编导类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创作能力。
然而,由于缺乏相关的考试指导和真题解析,许多准备参加艺考编导类专业的学生对于考试内容和要求知之甚少。
因此,本文将以传媒类专业为例,为大家介绍一些典型的真题与答案解析,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口试篇题目一:请根据所选题材拍摄一段片段,时长不超过1分钟。
解析:这一题目主要考察考生的创作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
考生需要根据自己所选择的题材,在短时间内构思剧情,编写剧本,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拍摄。
在回答问题时,应该注重如何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突出主题和表达方式,创作一段引人入胜的片段。
题目二:请根据所给的剧本,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
解析:这一题目主要考察考生的表演能力和对角色的理解。
考生需要通过阅读或听说剧本,理解其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并在表演时展示出对角色的深入理解。
在回答问题时,应该注重塑造角色形象、把握角色心理,并通过准确的语言表达和身体表演,将角色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
第二部分:笔试篇题目一:请简要阐述如何运用镜头语言来表达情感。
解析:这一题目主要考察考生的艺术理论水平和对镜头语言的理解。
考生需要对镜头语言有一定的了解,并能灵活运用镜头语言来表达情感。
在回答问题时,应该注重解释镜头语言的具体手法,如特写、中景、长景等,以及如何通过构图、镜头运动等方式来表达情感。
题目二:请分析一部电影的情节结构,并针对其中的某一场戏进行剧本改写。
解析:这一题目主要考察考生对电影中情节结构和剧本写作的理解。
考生需要选择一部电影,分析其情节结构,包括起承转合等要素,并选择其中的一场戏进行剧本改写。
在回答问题时,应该注重分析电影的情节发展和角色关系,并针对原剧本中可能存在的不足,进行改写和创新。
通过对以上两个部分的真题解析,我们可以看出,艺考编导类专业的考试内容涉及创作、表演、理论等方面,要求考生具备多方位的综合能力。
2021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统考影片分析部分

2021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统考影片分析部分一、本片展现了秦怡的哪些电影作品?(15分)答:本片展现了秦怡参演的5部电影作品,具体体现为:1.1956年参演电影《铁道游击队》饰演女性形象芳林嫂2.1957年参演电影《女篮5号》饰演篮球运动员林洁3.1959年参演电影《青春之歌》饰演革命者林红4.1949年秦怡参演电影《失去的爱情》5.2014年参演电影《青海湖畔》,并担任编剧和制作人通过本片影视资料的内容,共展现秦怡5部电影作品,表现了秦怡在漫长艺术人生中不同时期的经典银幕形象,诠释了“人民艺术家”秦怡的丰富演艺履历和坎坷人生际遇,表现一代艺术家的艺术情怀与初心使命。
解析:考情分析:本题考查细节类型题,考生需要在影片的影像、图文资料中找到秦怡的电影作品。
答题思路:文本类型题目需要在观影前记录关键性作品名称,按顺序“1.2.3.”等,标清顺序便于阅卷老师审阅。
需要将片中展现的秦怡所有的电影作品梳理清晰,完整记录作答。
综述:此题分值是15分,是一道关于影片内容细节的考查。
首先,考生看到影片题目《牢记初心使命·秦怡》的时候第一反应在记笔记的时候需要准确无误的记录关于秦怡的电影作品。
其次,此题又是对“影视资料”的变相考查,表面上是对秦怡作品的考查,也是对编辑手法中影视资料运用的考查。
本片中第2题考察资料的运用,“资料”所包含的秦怡作品中“影视资料”也是这两道题的相互补充照应。
最后,片中关于《失去的爱情》中的展现仅通过图片资料的展示,考生在阅片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切莫忽略。
二、本片出现的资料镜头有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
(20分)答:(1)本片中资料镜头的作用为:配合解说词叙事、推动叙事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时代环境、深化主题内涵、营造记录真实、丰富画面造型等。
(2)片中资料镜头作用与情节具体对应为:1.资料镜头配合解说词完善情节补充叙事。
通过大量资料镜头,秦怡的人生历程的表述内容更为直观清晰。
河南省 2021年编导制作统考真题

河南省2021年编导制作统考真题(靳迪老师独家整理分享)一、单项选择:1、诗经分为风雅颂,其中风指的是民间歌谣2、以下哪个作品不是屈原创作的《弹歌》3、落英缤纷芳草鲜美出自陶渊明4、学而不厌出自论语的《述而》5、哪个选项不是狄更斯的作品《驯悍记》6、中国第一部电影短片故事《难夫难妻》7、大音希声出自老子8、为人类带来火种的是普罗米修斯9、以下哪个与唐太宗李世民无关安史之乱10、下列哪个不是新月派诗人周作人11、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12、稍多齐全是宋代13、青衣又称为正旦14、以下那个不是鲁迅作品《沉沦》15、五四运动的新文学《文学改良刍议》16、祭祀先祖是儒家17、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是海子《九月》18、亚洲第一个诺贝尔奖泰戈尔19、三言是冯梦龙20、孔雀东南飞的人物焦仲卿二、多选题:1、以下是关汉卿剧作的是《单刀会》《救风尘》《窦娥冤》2、以下不是矛盾的著作的是《寒夜》《日出》3、不是张艺谋作品的是《霸王别姬》《芳华》4、以下属于勃朗特三姐妹的作品《简爱》《呼啸山庄》《艾格尼斯格雷》5、红楼梦中没出现的人物婴宁、柳梦梅三、判断题:1、《永州八记》《醉翁亭记》出自唐宋八大家对2、《变色龙》俄国社会现状对3、《江姐》改编自《红梅赞》对4、挪威作家安徒生错5、《浮士德》海涅的作品错6、《武林外传》是情景喜剧对7、毕加索是印象派创始人错8、认命之重出自孙思邈被称为药王对9、宋代苏轼辛弃疾都是豪放派对10、《儒林外史》蒲松龄错四、影视作品分析:纪录片《秦怡的艺术人生》1、本片展现了秦怡的哪些电影作品2、本片出现的资料镜头有哪些作用,举例说明3、结尾段落在声音和画面上如何呈现,有何寓意4、哪些情节体现她对生活和事业充满热情五、社会材料分析:出台相关办法为老年人普及智能技术,跨越技术鸿沟六、故事写作:熙熙攘攘的闹市区老板冷川一身衬衫马甲,头发梳得锃亮端坐在店里闭目养神,冬日午后阳光照进店里,小店已经很久没人光顾了,这时门开了,突然一道陌生的身影闪了进来……。
河南省编导制作类统考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清代有两位著名戏曲作家,时称“南洪北孔,,其中的“北孔”是指那代表作“南洪”是指代表作2、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3.《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留神话最多的著作,代表性神话故事有、4、我国电影界的三大奖项分别是、、。
5.“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6、初唐四杰是指初唐高宗至武后初年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优秀诗人,他们是王勃、、卢照邻和7、“新乐府运动”是由唐代诗人发起的,“花间词派”的创始者是晚唐词人。
“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是8. 是我国第—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
9.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是、、,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
10.陶渊明是诗派的代表诗人,代表作有,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1.法国著名思想家帕斯卡尔在其《思想录》中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我们全部的尊严在于思想。
”请阐述其中的人生哲理,这句话对我们有何启示。
2.曹操的《短歌行》里“忧”字反复出现,请写出这首诗中包含忧字的两句诗,你认为作者忧的是什么?3.苏轼在《赤壁赋》中借助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抒发了怎样的感情,阐述了什么哲理。
4.请写出《水浒传》中的三位英雄人物,并结合故事内容分析其中一位人物形象。
5.张晓风在其散文《行道树》文末写到:“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行道树,”为什么说“行道树”既是忧愁又是快乐?如何使行道树多些快乐,少些忧愁?三.材料分析(20分)东北大学毕业生网上找工作误入传销组织失去生命,请对这一事件作简要评析。
四.编写故事(40分)按照和子龙的约定,林浩来到了那个小河,可是现在小河已经干枯,他心事重重的走在岸边,想起小时候和子龙,大力和小伙伴们在河里嬉戏玩耍......五.影视作品分析(80分)1.张国和龙晓伟被塔利班绑架后都经历了哪些磨难?中国政府为营救他们做了哪些工作?2.片中有两处运用了巴基斯坦民族音乐,请把他们找出来,并分析这两段音乐片中的作用。
河南省2021年编导专业统考真题(附答案)

河南省2021年编导专业统考真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01.《诗经》分为风雅颂,其中“风”指的是什么?(B)A.祭祀歌谣B.民间歌谣C.神话传说D.宗教乐调02.以下哪个不是屈原写的是(D)A.《九歌》B.《离骚》C.《天问》D.《弹歌》03.“落英缤纷,芳草鲜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出自谁的作品?(C)A.欧阳修B.李煜C.陶渊明D.陆机0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自《论语》哪一篇?(B)A.《为政》B.《述而》C.《颜渊》D.《子罕》05.中国第一部电影短故事片是什么?(D)A.《歌女红牡丹》B.《火烧红莲寺》C.《渔光曲》D.《难夫难妻》06.哪个选项不是狄更斯的作品?(D)A.双城记B.雾都孤儿C.远大前程D.驯焊记07.“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美学观念出自哪家?(D)A.孟子B.荀子C.墨子D.老子08.为人类带来火种的神是谁?(D)A.雅典娜B.哈迪斯C.阿波罗D.普罗米修斯09.以下哪个与唐太宗李世民无关的历史事件?(C)A.贞观之治B.玄武门事变C.安史之乱D.文成公主入藏10.下列哪个不是新月派诗人?(A)A.周作人B.梁实秋C.闻一多D.徐志摩11.《百年孤独》什么主义?(A)A.魔幻现实主义B.超现实主义C.存在主义D.批判现实主义12.“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是哪个朝代的中央集权制度?(A)A.宋B.唐C.明D.清13.青衣又称什么?(B)A.花旦B.正旦C.刀马旦D.老旦14.以下哪个不是鲁迅的作品?(D)A.《二心集》B.《祝福》C.《彷程》D.《沉论》15.哪一个作品是“五四运动”的新文学发难之作?(C)A.《官场现形记》B.《狂人日记》C.《文学改良刍议》D.《风风涅繁》16.“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祭奠先祖,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B)A.法B.儒C.道D.墨17.“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是海子的哪部作品?(A)A.《九月》B.《秋》C.《月光》D.《山楂树》18.亚洲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是?(B)A.莫言B.川端康成C.泰戈尔D.村上春树19.三言是清代谁的作品(C)A.凌蒙初B.许仲琳C.冯梦龙D.兰陵笑笑生20.以下哪个人物出现在《孔雀东南飞》中?(A)A.焦仲卿B.柳梦梅C.霍小玉二、多项选择题(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河南省编导制作类2020年省统考真题及答案

河南省2020年编导与制作专业统考试题第一部分文艺常识(40分)【一】单选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01、如果你要了解西周的农民生活,可以参考哪本书籍?《诗经》02、“杞人忧天”出自哪里?《列子》0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出自哪里?《岳阳楼记》04、《天净沙·秋思》的体裁?散曲05、青莲居士谪仙人指的是?李白06、“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是谁写的?顾城07、塞万提斯的哪本书里面提到了“大战风车”?《唐吉坷德》08、于连出自哪本作品?《红与黑》09、倒拔垂杨柳的是谁?鲁智深10、三五步千山万水,六七人百万雄兵。
戏台11、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作品?《祝福》12、谁的《家》中写了觉慧?巴金13、“更著风和雨”的上一句?已是黄昏独自愁14、“故人西辞黄鹤楼”的下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15、“三秋桂子十里桃花”出自?杨永《望海潮》16、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
指的是?贾宝玉17、孙仲谋指的是谁?孙权18、“艰难苦恨繁霜鬓”出自哪?杜甫《登高》19、张若虚的哪部作品孤篇压全唐?《春江花月夜》20、不是顾恺之的作品的是?《雪竹图》选项:《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雪竹图》、《列女仁智图》【二】多选题(5题,每题2分,共10分)01、《牡丹亭》的主要人物?杜丽娘、柳梦梅02、关于梅花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无意苦争春;为有暗香来。
03、海明威的作品是?《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太阳照常升起》04、对应正确的是?曹禺—《雷雨》—四凤;沈从文-《边城》-翠翠;张爱玲-《半生缘》-顾曼桢;钱钟书-《围城》-方鸿渐;老舍-《骆驼祥子》-虎妞05、哪个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作品?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三】判断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01、初唐四杰是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
错02、王维是五柳先生。
错03、《子夜》描述的老通宝一家的故事。
错04、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苏童的《妻妾成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统考真题解析材料作文部分
第三部分:材料作文(80分)
新闻评述(25分)
40、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旨在破除老年
人扫描健康码扫码困难,在线支付困难等“数字困
镜”,跨越“智能鸿沟”,据统计中国有近2.55亿的老年人,其中有近2亿老年人没有接触过互联网。
针对这
则新闻,你有什么看法。
参考范文:
数字时代,一个人都不能落下
“银发族”作为互联网的“难民”和“留守人员”
处在数字时代的边缘,与日常的数字化社会参与存在着
疏离和脱节。
全民幸福的数字时代不能少了老年群体,
公共治理和服务更应该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老年人无健康码各项出行受阻反映出数字背后缺乏
了关怀的温度,社会治理的问题便会随之产生。
当下,
火车站、银行、社区网点等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场所完
成了数字化的转变,但在许多管理实施的细节方面,仅
仅采用了“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却未关注到老年群体
的需求。
另一方面老年群体和数字时代已然存在断层,
在日常生活中需细致充分地考虑老年群体的实际情况,
无论是在交通出行、医疗保障还是疫情防控上,都应该
为其开放一条充满关怀的服务通道。
除此之外,家庭方
面也应给予老年群体情感和行动上的支持。
家人对老年
人“触网”行为的耐心和关心,会很大程度地帮助老人
对互联网的学习接纳,年轻一代的反哺,能更好地带动
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让他们体验互联网时代方便快
捷的生活。
网络数字的新时代里,更应该注重关切那些吃力追赶或者远被落下的老年一代,让互联网的发展更加适老化。
这样,幸福生活的时代,才会一个人都不落下。
续写故事(55分)
41、熙熙攘攘的闹市区。
一如既往,老板冷川一身衬衫马甲,头发梳的油亮,端坐店里,闭目养神,冬日午后,阳光照进店里,这个小店已经一年没有人光顾了。
门开了,突然一道陌生的身影闪了进来......
真题解析:
当考生们看到故事续写的开头之后,一定不要急着下笔。
第一步需要做的事情,是先认真分析材料当中所给的各种信息,提炼出关键词。
在故事续写这种形式当中,将“既定内容”完美融入到你接下来要做的故事创作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你的续写内容能不能衔接上开头的逻辑,关键就在于开头信息的提炼。
第一句话是“熙熙攘攘的闹市区”,这句话直接交代了故事开始的地点,首先你就明白了这是一个发生在城市里的故事,而且还是非常喧嚣的地方。
这句话还必须和后面一句话连在一起看。
也就是从对老板冷川的描述,到小店无人光顾这一段。
从对人物的描述和店面的冷清,我们可以大体推断出人物的性格——一个闲云野鹤式的,可能对功名利禄不是特别在意,同时对生活又颇有讲究的江湖老炮。
这个逻辑是如何推导成立的呢?首先,开头已经说明了,冷川的店面在闹市区,闹市区的任何一个小店面,它的租金都不会便宜。
不信你可以去问问商业街或者写字楼地段的任何一家小店的老板,经营成本一定是非常高的。
可是后面一句话又告诉你,这个小店已经一年没人光顾了,同时,从冷川的外貌描述来看,他过得并不落魄,至少表面上并不落魄,是个讲究人。
即便是如此冷清的小店,他却还有闲情逸致闭目养神,丝毫不担心高额房租的问题。
这只有一个解释——他根本就不
在乎。
他既不在乎店面的冷清,也不在乎交不起房租被房东轰走。
这种反差,既帮助我们塑造了人物的性格,又帮我们创造了故事本体的一个内生性矛盾。
如何把这种矛盾解释清楚,将会是这个故事续写成败的关键。
明白了故事的内生性矛盾之后,我们就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了。
思考的方向主要有两个。
第一,这个小店为什么没有人光顾?
想到这里时,我们就要重新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手,思考一下你概念里的闹市区,例如商业街或者火车站,通常都会开哪种店面。
如果冷川的店面无人问津,那最大的可能性不是缺少人流,因为闹市区最不缺的就是人,而是这个店和我们印象里的闹市区的店,风格不一致。
举个例子,如果在北京市的798或者南锣鼓巷里面,有一家专门放映文艺电影的电影沙龙,那你一定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因为798里全都是艺术工作室,有一大批国内最顶尖的文艺工作者在这里工作。
而南锣鼓巷是中央戏剧学院的所在地。
因此这两个地方不管开一家多么高冷的,多么小众的店,它依然可以找到受众。
因为生活在这里的人,本身也是小众的群体。
可是如果这么一家专门放映“法国瞌睡片”的沙龙,开在火车站旁边,那情景一定非常奇怪。
所以,当你看到了“店面”这样的字眼,你必须马上开始琢磨,构思好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店。
从材料的前后逻辑来看,它还必须是反常规的,小众的店。
第二,冷川为什么不在乎?
他是富二代?还是说上个月刚刚给他女朋友过完了80大寿?天天赔钱赚吆喝也无所谓?如果顺着这个思路去想的话,你就必须结合上一个问题去思考更加详细的原因了——他在这儿开无人光顾的店的目的是什么?他对自己的未来是怎么打算的?他经历了什么事情让他做出这样的选择?
或者换一种思路,他有什么内心一直坚持的东西,所以即便这个店可能只是勉强维持收支平衡(有时还得继续搭钱),他也一定要经营下去。
当然,你也可以有更多的奇思妙想,例如塑造一个类似于韩国电影《极限职业》那样的故事核。
总而言之,你找个这个理由一定要有说服力,同时必须是能够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
最后一句话,我们得知,另一个人物出现在了这个故事中,而且是冷川不认识的人。
这时你就需要分析这个人物和冷川以及冷川的店有什么样的关系。
既然冷川不认识TA,那TA为何要来这个店里?TA来这里是为了什么?肯定不是来收租的房东,因为冷川绝对认识房东。
那会是谁呢?需要强调的是,这个人物可以普通,普通到只是一年之后第一个光顾的客人,但是TA背后的故事,必须不普通。
还有一个基本设定需要大家注意,就是你如何塑造故事里的人物主次关系。
在《银魂》《深夜食堂》这样的故事里,你会发现从本质上来说,坂田银时和厨师这两个看似主角的人物,其实都只是线索人物。
这些作品每个单元真正的主角,是小店的顾客,作品的核心表现力不在于他们经营的非主流的店,而是展现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人情世故。
如果你也要把冷川和他的店当做故事线索的话,就需要花费更多的笔墨去塑造故事里真正的主角,或许就是那个陌生的身影。
如果你要把冷川当作主要人物,把那个陌生的身影当做线索人物。
那你就要重点考虑冷川个人的思想行为和他小店的一些特殊之处。
总的来说,你的故事始终要围绕着既定的材料展开,要保证你能看到的每一个关键线索都可以成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动机。
你自己并非不能创立新的场景和角色。
前提是你必须保证,你增加的东西和场景是有用
的,不可替代的。
记住“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