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河南省新改版编导统考试卷分析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语文考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殷.勤/殷.红咀嚼./咬文嚼.字风调.雨顺/南腔北调.B.儒.雅/懦.弱侍.奉/恃.才傲物咄.咄逼人/相形见绌.C.卡.片/关卡.屏.障/屏.气凝神置之度.外/度.日如年D.譬.如/偏僻.栅.栏/姗.姗来迟前仆.后继/赴.汤蹈火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松驰慰藉天然气崭露头角记忆犹新B.馈赠涣散座谈会食不果腹源远流长C.精湛遨游俯卧撑谈笑风声通宵达旦D.彰显闲暇水笼头耳熟能详真知灼见3.古诗文默写(8分)(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3)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
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寄“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祝愿。
4。
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
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其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②尸魔三戏唐三藏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①_________,所以香味也不同.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
河南事业单位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河南事业单位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事业单位真题1:民事诉讼与和解、调解、仲裁的主要区别在于()单项选择题民事诉讼是解决民事纠纷的最好方式民事诉讼的裁判结果具有强制力民事诉讼有国家的介入民事诉讼的结果当事人容易接受2:小王夫妇请了小李夫妇和小张夫妇参加他们的家庭舞会。
舞会上没有一个男人同自己的妻子跳舞。
小王请了小丽跳舞,小李的舞伴是小张的妻子,小英的丈夫正和小兰跳舞。
那么小王夫妇、小李夫妇和小张夫妇分别为()。
单项选择题小王—小兰,小李—小英,小张—小丽小王—小兰,小李—小丽,小张—小英小王—小英,小李—小丽,小张—小兰小王—小丽,小李—小兰,小张—小英3: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的经典是()。
单项选择题《金刚经》《道德经》《圣经》《古兰经》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单项选择题尽管参加这次会议的人多,开支较大,但不该浪费的就不要浪费改革开放二十年是一场演练,也是一种积累,我们走出了一条道路,锻造了一支队伍,酿就了一股豪情,积累了丰富经验清华大学毕业生实现综合魅力的提高,靠的是在保证主修课质量的基础上,对公选课和辅修课的拓展取得的最近,巴以局势尽管再度严重恶化,但布什仍表示将在近期宣布他的中东和平计划5: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新建的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其所指的三江源是下列哪三条江河的源头?()单项选择题长江、黄河、澜沧江长江、黄河、珠江长江、黄河、松花江长江、淮河、珠江6:创造性思维适合于()。
单项选择题开关决策旋钮式决策程序性决策非程序性决策7:耕种:收获单项选择题点火:煽风结婚:典礼起航:抛锚修改:定稿8: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单项选择题一般方法经验材料理论结论具体方法9:义务教育阶段是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形成城乡之间和不同收入家庭之间孩子的同一“起跑线”的关键,政府给予充分的公共资源投入______。
值得指出的是,______学前教育具有较高社会收益率,意味着政府买单是符合教育规律和使全社会受益原则的,应该逐步______义务教育的范围。
2018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1卷试题分析

2018 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 1 卷试题分析新乡市一中语文组( 2018 年 6 月 15 日)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从文此题材上看,今年节选的是杨国荣的《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属文化、哲学范围,依旧是千字左右,选文拥有思想性、知识性,文化内涵深沉。
2. 从命题形式上看,本大题依旧设置 3 个小题,均为单项选择,两道选择错误项,一道选择正确项,总分值没有变化,依旧是9 分。
3. 观察内容上,第 1 题重视于对主要看法的理解,第2题从2017 年开始出现的重要变化依旧持续,观察对文段整体论证的掌握,这点在备考上特别需要注意,第 3 题重视于对文中看法的正确理解。
4.从观察难度上,整体难度不大,设置圈套依旧是七大种类,所以学生在做题时不可以总是逗留在找寻原句的阶段,应该特别注意训练自己对文章的分析、归纳、整合能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文章从体裁上看,本次所选择的小说与传记类文本有相似之处,在小说的形式下融入了很多真实的历史资料。
2.从对试题的分析来看, 4、 5 两题较为简单,从文中可直接获取有效信息,题型也较为常有。
第 6 题难度较大,历史与现实交错穿插的表达方式在小说中其实不广泛,学生可能在练习中所见其实不多,但是由于本篇小说阅读理解难度不大,有一订阅读能力的学生还是能做出来的。
这道题告诉我们,小说阅读做题诚然重要,但不可以机械,的确提高阅读能力才是根本。
3.从命题规律来看,文学类阅读改成必做以来,小说文本阅读难度有所降低,主题较为明显,2017 年的《天嚣》与2018 年的《赵一曼女士》理解起来都不太难。
别的从主题来看,对正面人物、英豪、正能量的歌颂呈持续状态。
(三)适用类文本阅读1. 从文本选材上看,资料环绕“量子通讯”,由三则材料构成,就资料采用而言,理科学生在对量子通讯发展的理解上更占优势,与论述类文本采用的诸子之学,一文一理,遥相响应,毫无偏颇。
2.从命题规律上来看,与 2017 年对比,试题形式变双选为单项选择,即两道单项选择题和一道主观题,总分值不变,且该题并未加入图表的观察形式。
2018年河南编导艺考全真模拟题

2018年河南编导艺考全真模拟题一、填空题1.中国改革开放的探索者袁庚在深圳蛇口逝世,曾提出“”的口号。
2.2015年电影《刺客聂隐娘》的导演是。
3.普希金是俄国____初期最伟大的作家。
4.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并收入自至大约500年的诗歌篇。
5.最早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彩色电影是。
6.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诗人的诗集有《》《》《园丁集》,他创作的歌曲《》被定为印度国歌。
7.四书五经指的是:、、、、、、、、。
8.《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公是。
二、选择题1.“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出自哪篇文章?( )A.《西洲曲》B.《采莲赋》c.《爱莲说》D.《忆江南》2.下列作品种属于司汤达的是( )。
A.《复活》B.《巴黎圣母院》C.《双城记》D.《红与黑》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出自( )。
A.李白《古风》B.李白《上李邕》C.李白《北风行》D.李白《题顶峰寺》4.电视剧《金婚2》又叫____。
5.《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作的传?( )A.皇帝B.诸侯王C.贵族D.重臣6.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投江自尽的地方位于下列哪个省份?( )A.四川B.湖南C.湖北D.江西7.“挥泪斩马谡”是哪部名著中的著名章节?( ) A.《搜神记》B.《三国演义》C.《水浒传》D.《聊斋》8.民国时期就有京剧“四大名旦”的说法,下列哪位艺术家不属于当时的“四大名旦”?( )A.孟小冬B.程砚秋C.尚小云D.苟慧生9.1982年,香港亚视的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播映,在大陆掀起了( )。
A.“黑帮片热”B.“宫廷片热”C.“功夫片热”D.“言情片热”10.元代文人高明所创作的哪部戏代表了南戏创作的最高成就?( )。
A.《窦娥冤》B.《西厢记》C.《琵琶记》 D.《汉宫秋》三、简答题1.立体主义2.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
四、论述题1.电视纪录片分析:《最后的山神》。
五、答案解析本试题答案解析在编导100网提供。
2.2018河南省编导省统考质量检测试卷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编导制作类专业省统考阶段性质量检测试卷(二)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专业考号填写在密封线以内,座位号填写在试卷的右下角。
2.答案必须用黑色钢笔或褐色水性笔写在试卷上,铅笔答题不得分。
3.影片连续播放两遍,时长大约30分钟。
4.本试卷满分为200分。
一、影视作品分析:请认真观看影片,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共80分)1. 片子在讲述陶玉玲坐在观众席,看着大荧幕上61年前的自己的时候是如何从声音和画面两个方面进行处理的?这样的处理方式有何作用?(15分)2. 片子在讲述陶玉玲70余年的军旅艺术生涯的过程中结构上是如何安排的?你认为这样的组织结构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0分)3. 陶玉玲在讲到他们一行人登顶单独为一名战士表演节目的时候眼里流出了泪花,为什么?这组镜头在转场上又是如何处理的?(20分)4. 本片有很多镜头都具有深刻的内涵,请你找出至少三处这样的镜头并分别分析它们此时想要表达的含义。
(15分)5. 请你以“生活与艺术”为角度并结合个人实际谈谈你对本片的理解。
(10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得分 评卷人密封线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和班级二、文艺常识(6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 我国古代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学习了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体诗楚辞。
其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
2. __________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它是一种诗化了的散文。
枚乘的《七发》是这种形式的第一篇,被后代称为_____________的是《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3. 蔡琰,字文姬,建安时期的大诗人。
她的五言诗《悲愤诗》表现了汉末政治动乱所造成的人民疾苦。
河南省编导省统考质量检测试卷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编导制作类专业省统考阶段性质量检测试卷(一)意:考生注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专业考号填写在密封线以内,座位号填写在试卷的右下角。
2.答案必须用黑色钢笔或褐色水性笔写在试卷上,铅笔答题不得分。
3.影片连续播放两遍,时长大约30分钟。
4.本试卷满分为200分。
一、影视作品分析:请认真观看影片,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共80分)1.片子讲述了“启功的曾祖父溘然长逝后子孙闹着分财产,然后花瓶被打碎、书籍被焚烧”,这一组镜头是如何从声音和画面两个方面进行处理的?这种处理在片中具有何意义。
请结合画面简要分析。
(15分)2.启功在自己“跌宕起伏的旅程”中都经历了哪些?这些经历中哪件事对他影响最大,以致每次提及都会掉眼泪?为什么?(20分)3.片子在讲述启功与辅仁大学之间的关系时都经历了哪些?他又为何放弃官位,要选择在辅仁教书呢?请结合内容分析。
(20分)4.本片在对启功先生的介绍时有两条线索,请你找出这两条线索并结合片子进行分析其作用。
(15分)5.片子末尾,一句“校训是学校的,不是我个人的”,对此你有何理解?请结合个人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0分)二、文艺常识(6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 司马迁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写了“完璧归赵”、________________、“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他还为战国时期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_____________________、赵国的平原君立过传。
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孟子》中很多重要的思想,如“仁政”论、“性善”论以及_________________的民本思想等,与《论语》______________《大学》四部儒家经典合称“四书”。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名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木兰辞》并称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最新】河南四套-word范文模板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河南四套篇一:201X河南编导统考题全四套201X河南编导统考题全四套一、影片分析(80分)《敬礼,天安门》1、本片的字幕中有三次标出了具体时间,是哪三个时间?作者为什么要特别提到这些时间?(20分)2、分析本片最后一个画面的寓意及其作用。
(15分)3、分析本片片头音乐及片头剪辑手法的特点。
(20分)4、结合本片和社会实践,谈谈对“备份”的理解。
(400字左右,25分)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18分)一,1,“游刃有余”一词出自《庄子》中的-------2,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长太息以掩涕兮,---------------------------”是其中的名句3,《孔雀东南飞》原名为《----------------------》与北朝时的《-----------》并称“乐府双壁” 4前期多写闺中闲愁,如“--------------------------如“-----------------欲语泪先流” 5“---------------------”》为荷花淀派的代表作之一。
6》《-------------------》》被定位印度国歌。
7,俄国作家-----------------其代表做有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等。
三、 1、(4分) 2、在闻一多《死水》中,“绝望的死水”(4分) 3、《阿Q正传》收录到鲁迅哪部集子中?Q4分)四、编写故事(40分)接到妈妈的电话,赵梦琪心神不宁地向家里赶去。
大雪还在洋洋洒洒地飞舞,城市的霓虹灯在漫天飞雪中显得惝恍迷离,一如赵梦琪此刻的心情。
她打开家门,家里的情景让她惊呆了......一、影片分析《武大爷的广播站》1、本片哪些细节表现了武大爷广播站的用途?又有哪些细节展现了武大爷遇到的烦恼与尴尬?2、本片中有两次使用了武大爷及家人搬乐器安排场地的一组快放镜头,请指出他们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作者使用的意图是什么?3、本片开场时的同期声和武大爷唱戏表演时的同期声有何不同?分别有什么作用?4、通过武大爷故事对传媒人有什么启示?二.文学常识1.作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上古神话表现了远古人民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如。
2018年河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三、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部分都选择考查多年未考的经典名篇,不觉意外。古文分 识记、理解和比较分析三种知识技能的考查,要求考生既要基础扎实 又要会灵活分析。古诗仍注重鉴赏和情感的考查。
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整体把控
2018年河南中考语文整体构成依然是四块: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 读、古诗文阅读和作文。试卷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探究性和开 放性集于一体。试题中没有出现偏、难、怪的问法。问法都很常规,但 是都有细微的变化。整体难度不大,但对学生答题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这恰好是核心素养的体现。
• 1、作文部分形式上依然延续“二选一”模式,未在审题上设置太大障碍 ,而力求根据考生的生活体验力、眼界格局、语言表达等方面综合体现出 的语文素养来区分层次。
• 2、命题作文“最懂我的那个人”,只要有意识审清每个词存在的价值, 就不难发现审题要点有三:“最”既点明唯一性,又暗示了比较意味,“ 懂我”意在引导考生写自己的生活经历,“那个”再次强调写作对象应是 一个人。"最"表程度,"懂"的具体体现,"那个"单数,"人"现实的,历史 的等,角度灵活;忽略任何一个字都可能造成偏题。
• 3、材料作文所给两则材料均引自古代名言,具有浓浓的古典文化韵味, 为了降低审题难度,出题人给出了相应释义,这样以来,考生很容易从两 则材料中看出共同的指向“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考生围绕此角度立意 即可。
• 总结:整张试卷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这要 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分 析的能力。要走进文本,忽视套路,重视写作,体味生活。让语文 学科对学生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应有的作用, 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统考试卷改版后分析
一、影视作品分析
请认真观看《常香玉》,然后回答下列问题(80分)
1. 影视资料在纪录片中的作用是什么?本片使用了哪些影视资料?(25分)
2. 本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黑场上的字幕起到什么作用?(10分)
3. 本片的音乐元素中,运用了豫剧《花木兰》的唱段,分析作者的用意?(20分)
4. 从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25分)
说明:改版前与改版后考试形式有所变化,学生在观看影片(两编)前无法观看到试卷题目,而是等影片播放完毕后才能见到题目进行答题。
考试内容基本保持原状,无变化可言,相比2017年此题目试卷难度有所降低。
三、材料作品(60分)
(一)新闻评论(20分)
34. 阅读下列材料并作简要评述(300字左右,20分)
据媒体报道,4月15日晚9时,上海市公安局黄埔分局认证官方微博“黄埔公安”开设曝光台栏目,以照片配图文的形式,曝光了12位闯红灯的行人。
这是自3月24日上海开设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以来,首次以这样的方式曝光行人闯红灯的违法行为。
行人闯红灯的现象时有发生,但该不该用曝光的方式处理?
要求:根据材料,进行评论,观点明确,逻辑清晰,300字左右。
说明:与改版前新闻评论考查形式,考察内容完全一样
(二)编写故事(40分)
35.根据材料,编写故事(800字左右,40分)
喧嚣的酒吧,袁征孤独地坐在角落里,怅然若失的凝视着桌子上自己精心设计的画扇。
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入耳际,蓦然回首,喜出望外的他抓起画扇,循声而去...
要求:
1.根据以上给定的场景,人物展开合理想象,续写故事,题目自拟。
2.故事内容健康向上,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流畅。
3.字数不少于800字。
说明:与改版前编写故事考查形式,考察内容完全一样。
依然沿用续写式或三句话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