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复习题参考答案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含答案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能,生活更加从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A、社会本位论B、能力本位论C、个人本位论D、知识本位论正确答案:C2、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学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A、课程B、课程计划C、课程标准D、课程目标正确答案:C3、青年教师小王每次课后都认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把成败之处记录下来,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这体现了小王老师注重()A、教学反馈B、教学创新C、教学反思D、情境创设正确答案:C4、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o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从事体力劳动C、接受教育D、从事智力劳动正确答案:A5、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是按照感知运算一前运算一具体运算一形式运算的顺序发展的,这体现了()。
A、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B、人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C、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D、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正确答案:D6、保加利亚学者洛扎诺夫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一种利用联想、情境、音乐等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是()。
A、暗示教学法B、纲要信号教学法C、探究发现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正确答案:A7、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的是()。
A、德育B、体育C、劳动技术教育D、美育正确答案:C8、多年来,曾老师坚持让学生采用反思记录表、学习日志或成长记录袋等多种方法来记录学习过程,并不断指导学生优化记录的方法,曾老师的做法()A、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B、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C、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D、尊重了学生的创造性正确答案:A9、周老师入职以来,积极参加市里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及培训活动,跟踪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这表明周老师具有()A、终身学习的意识B、教学管理的能力C、课程开发的能力D、尊重学生的理念正确答案:A10、最早从理论上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1.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A. 2岁????????B. 4岁??????????C. 6岁???????????D. 8岁2.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A. 1岁????????B. 3岁?????????C. 5岁??????????D. 7岁3.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A. 50%—60%????B. 60%—70%????C. 70%—80%??????D. 80%—90%4.人格的核心是(??)A.能力?????B.智力????????C.性格?????????D.气质5.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A.刺激分化?????B.消退???????C.刺激泛化??????D.获得6.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7.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欲望内驱力8.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A.避免失败者??B.力求成功者????C.自我实现者?????D.追求荣誉者9.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A.顺就迁移???B.同化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具体迁移10.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A.命题?????B.案例???????C.反例????????D.正例11.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A.位置记忆法??B.关键词法?????C.缩简法???????D.视觉想象12.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形象思维??????D.抽象思维1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A.行为成分???B.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D.理智成分14.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A.初一?????B.初二????????C.初三????????D.高一15.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直接强化??????D.替代强化16.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A.关系转换理论???????????B.经验类化理论C.共同要素说????????????D.形式训练说17.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A.类属学习???B.总结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18.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A.4 2??????B.5?2????????C.6 2?????????D.7 219.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A.学习计划???B.学习策略??????C.学习方法????????D.学习规律20.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A.关注发展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生存阶段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有13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与答案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63题,每题1分,共63分)1.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普通教育学》D、《爱弥儿》正确答案:B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达尔文B、高尔顿C、利托尔诺D、孟禄正确答案:C3.培养学生审美( )能力是美育过程的起点。
A、感知B、创造C、理解D、关怀正确答案:A4.提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的是以“白板说”著称的教育家( )。
A、夸美纽斯B、卢梭C、马卡连柯D、洛克正确答案:D5.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这是( )。
A、巩固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直观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正确答案:D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韩愈教育思想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C、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子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D、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正确答案:B7.“活到老,学到老”所包含的教育思想是( )。
A、终身教育思想B、义务教育思想C、民主教育思想D、素质教育思想正确答案:A8.我国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之后,原来的教学大纲被( )所取代。
A、统编教材B、课程标准C、考试大纲D、课程计划正确答案:B9.( )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A、教育方针B、教育目标C、教育目的D、教育政策正确答案:C10.人力资本理论告诉我们,投资办教育的收益率是非常高的.这说明了( )。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B、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C、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D、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决定作用正确答案:C11.泰勒提出的“课程原理”所包含的四个阶段中,( )为最关键的一步,且其他都是围绕其展开的。
A、选择课程内容B、评价课程内容C、组织课程内容D、确定课程目标正确答案:D12.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其层次的多样性使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不包括( )。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基础复习题答案

《教育学基础》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术语解释1.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容的统一。
从容上说,主要是教育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3.教育形态:是由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也是“教育”理念的历史实现。
4.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
实验教育学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
二、简答题1.试分析“教育”与“灌输”、“养育”之间的异同。
参考答案要点:教育是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的个性化相耦合的过程,既要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又要把社会的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化到各不相同的个体身上。
而“灌输”则是片面地强调个体社会化的一面,强调个体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无条件的一致,忽视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培养,机械地灌输不是“教育”。
教育强调活动的“动力性”,即教育活动要对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起到“促进”、“加速”的作用;而日常家庭生活中的“抚养”、“养育”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方面起不到“引导”、“促进”和“加速”的作用。
因而,教育也不同于家庭“养育”。
2.简析教育三要素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要点:教育的三要素是指: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教育的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
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可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
教育学复习题及答案(全)

教育学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的教育代表作是()A.《教育论》B《普通教育学》C 《人是教育的对象》D《教育漫话》2.人类历史上曾出过的“狼孩”事例,说明了()A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B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C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作用D自然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有一定作用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于()A.《论语》B.《说文解字》C.《孟子》D.《四书集注》4.普通中学双重任务是A 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B发展智力体力,培养思想品德C 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力量D培养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5.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的教育论著是()A.《论语》B.《孟子》C.《学记》D.《师说》6.初中生生理发展最重要的特征是A身高体重迅速增长B脑重增大C 心脏增大增厚D性成熟7.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对学生的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的关系,这是因为A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B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C 学生缺乏自我教育能力D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具有的8. 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9.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 教育学生学好功课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D了解和研究学生10.提出“教育即社会”,“教育无目的论”等教育主张的是()A 杜威B赫尔巴特C布鲁纳D夸美纽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由所决定;而教育的性质则主要由所决定。
2.义务教育即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社会必须予以保护的国民们教育。
3.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指青少年在一定年龄阶段内,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 的特征。
4.品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与评价。
教育学基础复习题库

目录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4)一、填空 (4)二、单项选择 (4)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5)四、名词解释 (6)五、辨析(先判断,再作简要说明) (6)六、简答 (6)七、实例分析 (6)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6)一、填空 (6)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6)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7)四、简答 (7)五、论述 (8)六、实例分析 (8)七、辨析题:1.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说:“科学进步的根是扎在教育之中的”。
(8)第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 (8)一、填空 (8)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8)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x”) (9)三、名词解释 (10)四、简答 (10)五、论述 (10)七、辨析: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10)六、案例分析: (10)第四章教育制度与教育发展 (10)一、填空 (10)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1)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1)四、名词解释 (11)第五章教育目的 (11)一、填空 (11)二、单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1)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2)四、名词解释 (12)五、简答 (12)六、论述 (12)七、材料分析: (12)第六章教师和学生 (14)一、填空 (14)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4)三、选择题: (14)四、名词解释 (15)五、辨析 (15)六、简答 (15)七、材料分析: (15)第七章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 (16)一、填空 (16)二、单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6)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7)四、简答 (17)五、实例分析 (17)第八章教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18)一、填空 (18)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8)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20)四、名词解释 (20)五、简答 (21)六、论述 (21)七、实例分析 (21)第九章教学基本程序和策略 (23)一、填空 (23)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24)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 (25)四、辨析(先判断,再作简要说明) (25)五、简答 (25)六、论述 (25)七、实例分析 (25)第十章德育基本原理 (27)一、填空 (27)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27)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28)四、名词解释 (28)五、简答 (28)六、论述 (28)七、实例分析 (29)[案例]一次上班会课时,余老师发现地上丢了三团纸屑,当时还有三位同学尚未走进教室。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我国古代既有“指引者,师之功也”的箴言,又有“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教谕,体现了教学过程具有( )的规律。
A、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B、学生认识的简约性C、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辩证统一D、知识学习与品德形成相统一正确答案:C2、教育有两个最基本的功能,即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 )。
A、传播统治者的意志B、促进人自身的发展C、促进经济发展D、确立社会主流思想正确答案:B3、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
A、教育的生物起源说B、教育的神话起源说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正确答案:A4、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爱弥儿》D、《教育漫话》正确答案:D5、陶行知说:“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
”这体现了教师职业劳动的( )。
A、创造性B、示范性C、长期性D、综合性正确答案:D6、主张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知识和规范的是( )。
A、文化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个人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正确答案:B7、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表象的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是( )。
A、感知阶段B、巩固阶段C、理解阶段D、运用阶段正确答案:A8、《学记》中的“时过然后学,则虽勤苦而难成"",说明教学工作应遵循的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是( )。
A、顺序性B、互补性C、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正确答案:C9、( )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A、教育目的B、教育方针C、教育目标D、教育政策正确答案:A10、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近代课程体系的最主要的观点是( )。
A、课程是经验B、课程是游戏C、课程是活动D、课程是知识正确答案:D11、课堂提问中,“请用自己的话解释”“有何根据”“何以见得”一般属于( )提问。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题后含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辨析题 3.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人学率为23.3%,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观点,我国高等教育处于( )。
(2010年)A.精英化阶段B.大众化阶段C.普及化阶段D.全民化阶段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解。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认为,一个国家的大学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在15%~50%,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在50%以上,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
因此,本题选B。
知识模块:教育学原理2.世界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是实施了( )。
(2011年)A.补偿教育B.义务教育C.终身教育D.回归教育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近代教育发展中普及义务教育的理解。
1619年,德意志魏玛邦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义务教育法令,视为近代义务教育的开端,英、美、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于19世纪70年代以后实施了义务教育。
此外,终身教育、补偿教育、回归教育思潮均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而世界近代史是从17世纪中叶开始,到20世纪初期结束。
因此,本题选B。
知识模块:教育学原理3.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教育年限以及学校之间的( )。
(2011年)A.主导与辅助关系B.领导与从属关系C.合作与竞争关系D.衔接与分工关系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学制概念的掌握情况。
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教育年限以及学校之间衔接与分工的关系。
因此,本题选D。
知识模块:教育学原理4.义务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国家与社会有义务确保全体适龄儿童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家长有义务送适龄子女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和( )。
(2008年)A.学校有义务为适龄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B.适龄儿童有义务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C.公共机构有对适龄儿童开放并进行教育的义务D.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不得雇用学龄儿童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义务教育定义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或填空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学记》。
p222、社会发展与教育是相互作用的,其关系概括为制约与促进。
社会发展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如生产力制约教育内容、结构的变化,决定了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影响教育目标的制定,影响着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和目的,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文化影响教育的……;科技为教育的发展提供……。
反过来教育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对文化和科技的进步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自己复习:文化对教育的影响;科技对教育的影响;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与科技的关系) P34—p423、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p46附加:有的人在某些方面“聪明早慧”,却在另一些方面“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4、培根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划分出来。
P26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独立体系的形成。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第一部具有科学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康德首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
5、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德国的教育学家凯兴斯泰纳和哲学家纳托尔普。
p64 (自己复习:个人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及观点)6、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隐性课程(潜在课程)。
p143(自己复习:隐性课程的范围)7、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充分说明了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P47(自己复习: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和经典例证;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其他因素、及每种因素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8、教学过程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p180 (自己复习:教学过程的条件性和过程性要素)9、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类型属于活动课程(经验课程)。
p142(自己复习:课程的其他几种类型,及每种类型的分类标准、含义和优缺点)10、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两者相互协调与补充)。
11、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发现”知识,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12、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舒尔茨。
13、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课程是知识(知识本位观)的表现。
P140(自己复习:活动本位观、经验本位观的内涵及优缺点)14、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著作是:《普通教育学》。
P2615、培养目标是由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教育目的规定的。
P60 (自己复习:教育目的的纵向/层次结构、横向/内容结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为谁培养人”揭示的是受教育者的社会价值,“培养什么样的人”指的是受教育者的身心素质即个体价值。
1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反映的教学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p19317、“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或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
”这是为了保障儿童的安全权利。
P12318、印度狼孩的事例充分说明了:遗传素质只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人的发展同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错过关键期的教育收效不高。
19、潜在课程主要包括:P14320、常用的教学设计模式有:系统分析模式、目标模式、过程模式。
p188-p19021、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高中阶段的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
p16122、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观点,课程可以分为五个层面,除理想的课程、正式课程、领悟的课程之外,还有运作课程、体验课程。
p13823、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这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教学规律)。
附加:高分低能学生的出现说明:知识转化为智力是有条件的。
24、我国中小学设立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学科课程(分科课程)。
p14225、教育学认为,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其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说明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
26、在教学工作的诸环节中,上课是中心环节。
P210(自己复习: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28、主张课程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的实际结果”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附加:课程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的实际结果”的课程是生成课程。
29、“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巩固性原则。
p19530、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31、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自己复习:结合例子理解和记忆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及教育如何适应人身心发展的规律)32、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
33、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补救教育都很不成功。
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关键期。
P4635、学科课程分科过细,偏重书本知识,同实际生活较远,不能照顾到儿童的需要和兴趣,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立足于克服这些缺陷的课程是活动课程。
36、人的身高、体重有两个增长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在青春发育期,这说明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P4537、“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
P19738、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内容整合在一门课程中,加强学科联系,但不打破学科界限,这种课程属于综合课程(关联课程)。
39、泰勒认为,课程评价是为了找出结果与目标的差距,并利用这种反馈信息作为修订课程计划的依据。
据此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标本位评价模式。
P156(自己复习:课程评价其他类型或模式的定义)40、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讲授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②讲究语言艺术。
③注意启发。
P199(自己复习:结合例子理解和记忆中小学常用的其他教学方法,及运用该教学方法的要求)41、德育的途径有多种,主要有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团队活动与集体活动、班主任工作。
p23744、德育由道德认知的教育、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行为的养成(社会道德规范及其体系)等几项构成。
45、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p14146、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科技的进步。
47、下列对教育性质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P3748、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洛克、荀子。
50、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5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个体发展的关键期。
52、“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是德育方法中的:说服教育法。
p238(自己复习:结合例子理解和记忆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53、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P715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56、南昌市某小学老师带领学生参观井冈山革命纪念馆,这位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主要是:说服教育法。
P239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的方式,如讲解、讲述、报告、演讲、谈话、讨论、辩论、读书指导;也有运用事实进行说服教育的方式,如参观、访问、调查。
(自己复习:其他德育方法的主要的方式)58、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问答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自己复习:其他教学方法的分类依据:以直接知觉、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59、德育的具体任务,主要有:1、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2、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教育3、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
P22560、夸美纽斯说,“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
”这实际上指出了教学应该要坚持:直观性原则。
(自己复习:结合例子理解和记忆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61、家长在子女心目中的地位是重要的,形象是高大的,这充分体现了家庭教育具有权威性。
p13(自己复习:结合例子理解和记忆教育的基本形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特点)62、教育的特质是一种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有意识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P763、“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
这一观点属于教育无目的说。
p64二、判断题1、目标游离评价重视预定的目标✘目标游离评价要求脱离预定目标,重视课程与教学的所有结果。
p1562、科学技术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p37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受教育权。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等,体现了启发式教学思想。
✘p196 学部躐等体现的是教育的循序渐进原则。
4、国家课程的编制采取的是“研制——开发——推广”的开发模式。
✔ p1415、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重要体现有,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7、课程目标的确立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课程目标的确定受多重因素的影响。
8、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统一过程✔p22710、个别教学制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个别教学由于教师只同个别学生发生联系,对学生采取个别对待的方式,便于因材施教,因而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但由于其教学效率低下的弊端,无法大量向学生传授社会道德及行为规范以促进其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无法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因而不利于学生社会化的发展。
11、谈话法与讨论法是同一性质的教学方法,它们都与灌输无关。
✔14、“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的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16、布鲁纳是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
✘华生和斯金纳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代表人物是布鲁纳,同时他的思想奠定了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基础。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代表人物是罗杰斯。
18、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
✔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对人的培养的总要求,规定培养人的质量规格。
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的具体要求。
两者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19、课程即开设的全部学科的总和。
✘24、便于发挥老师主导作用的是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26、校本课程是学校开发的,每个校内学生必须参加的课程。
✘每个校内学生都必须参加的课程是国家课程,因为国家课程具有强制性、权威性等特点。
27、“成熟论”属于人的发展的“内发论”。
✔(自己复习:内发论和外铄论的代表人物和观点,他们对于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等因素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持什么观点)28、测验的唯一目的是要考查教学是否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目标。
✘31、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环境对儿童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