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与处理
垃圾分类及处理方法

垃圾分类及处理方法1. 引言垃圾分类是指将垃圾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别收集、分类和处理的行为。
正确进行垃圾分类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本文将介绍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处理方法。
2. 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四类。
- 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瓶、玻璃瓶、金属罐等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物品。
- 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荧光灯管、过期药品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物品。
- 湿垃圾:主要包括厨余垃圾、食品残渣等可以腐烂的有机物。
- 干垃圾:主要包括纸盒、塑料袋、纸巾等干燥非腐烂的垃圾。
3. 垃圾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垃圾,有各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 可回收物:可回收物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的方式进行处理。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设立回收站点,方便市民投放可回收物。
回收的物品会经过分类、清洗、加工等步骤,再经过再生利用产业链进行再利用。
- 有害垃圾:有害垃圾需要进行专门的处理。
一些城市设立专门的有害垃圾收集点,由专业人员进行收集和处理。
有害垃圾可以通过物理处理、化学处理、高温焚烧等方法进行处理,确保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最小化。
- 湿垃圾:湿垃圾可以通过垃圾焚烧、堆肥等方式进行处理。
将湿垃圾进行垃圾焚烧可以发电,同时还可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堆肥则可以将湿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
- 干垃圾:干垃圾可以进行物理处理、填埋等方式进行处理。
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压缩机将干垃圾进行压缩,以减少占用空间。
填埋则是将干垃圾埋入到合适的地下场所,加速其分解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结论垃圾分类及处理方法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对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社会组织以及每个市民都应该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使垃圾分类成为一种惯和责任。
参考文献:1. 环境保护部,垃圾分类管理办法,2020年。
2. 张三,垃圾分类技术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
垃圾分类如何正确分类和处理垃圾

垃圾分类如何正确分类和处理垃圾如今,随着城市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产量不断增加,垃圾处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地相继推行垃圾分类制度,以促进可回收物的再利用与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将重点介绍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垃圾分类的具体方式以及处理垃圾的好习惯。
一、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是指根据其所含物质的性质和特征,将垃圾划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四大类。
具体来说,可回收物指的是可再生利用的废纸、塑料瓶、玻璃等;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等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害的垃圾;湿垃圾是指厨余垃圾,如剩菜剩饭、果皮等易腐烂的垃圾;干垃圾则包括废纸张、砖瓦等不易腐烂的垃圾。
只有遵循这一基本原则,才能实现垃圾分类的效果。
二、垃圾分类的具体方式垃圾分类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
1. 分辨垃圾类别将垃圾分成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四大类,需要先学习并了解各种垃圾的特征与归类标准,以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准确地区分它们。
2. 采用分类垃圾桶安装分类垃圾桶是实现垃圾分类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家庭以及公共场所,摆放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分别指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便于人们投放垃圾时按类别进行分类。
3. 改变消费习惯消费者在购买物品时,应尽量选择可回收、环保的产品,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从根本上减少可回收物的产生。
4. 日常生活中的分类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正确分类是关键。
清洗干净的可回收物应当放入相应的垃圾桶,避免污染其他废弃物;有害垃圾应放在专门的垃圾袋中,并妥善处理;厨余垃圾要经过沥干水分后投放到湿垃圾桶中;不易腐烂的废纸张等干垃圾应放入干垃圾桶。
三、处理垃圾的好习惯除了正确分类垃圾之外,还应培养一些处理垃圾的好习惯,以减少环境污染。
1. 垃圾压缩可回收物和干垃圾都可以通过压缩来减少体积,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在投放之前,有条件的家庭甚至可以考虑购买压缩机来帮助处理垃圾。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方案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方案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方案1.引言生活垃圾分类是指将垃圾根据不同的污染程度、有害性、易腐程度等属性区分开来,并进行定期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的行为。
通过生活垃圾分类,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是保障环境卫生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2.分类目录生活垃圾可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四类。
2.1 可回收物可回收物是指可以再生利用、回收加工处置的废弃物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纺织品等。
2.2 有害垃圾有害垃圾是指含有化学物质、易燃易爆或有较强腐蚀性的垃圾,例如废电池、废荧光灯、废农药容器等。
2.3 湿垃圾湿垃圾是指易腐烂的食物废弃物,如厨余垃圾、餐厨垃圾、肉类、蔬菜、水果等。
2.4 干垃圾干垃圾是指不能再分类利用或处理的垃圾,例如卫生纸、一次性餐具、烟蒂等。
3.分类投放3.1 可回收物的分类投放可回收物应该经过清洗、物理分离、定量包装后分类投放至指定的回收桶中,如:废纸:应平整摊置,不可折叠或压缩。
塑料:应清洗干净,去除污渍,尽量分离非塑料部分再投放。
玻璃:应将玻璃瓶、瓶罐等分离,投放前应破碎。
金属:应分离有价钱属与无价钱属,并去除无价钱属中的污渍。
纺织品:应清洗干净,尽量分离不同颜色和材质,不要投放湿垃圾中。
3.2 有害垃圾的分类投放有害垃圾应尽量避免投放到垃圾桶中或与其他垃圾混合,应专门设立回收物箱或送至投放点进行投放。
投放时应注意保持包装完整,不轻易拆卸。
部分有害垃圾不适宜随便处理,要交给专业机构处理。
3.3 湿垃圾的分类投放湿垃圾应尽可能地减少臭味、便于存储,投放之前应该经过食材清洗、分类、沥干等处理。
建议国家设立高标准农田,用厨余垃圾发酵肥料。
3.4 干垃圾的分类投放干垃圾不能与其他垃圾混合,应放入专门设立的干垃圾容器中。
4.分类收集分类收集应适应当地具体地形地貌和垃圾产生量,确保分类垃圾投放方便和分类收集及时。
垃圾分类及处理

垃圾分类的方法
可回收垃圾:包括纸张、塑料、 玻璃、金属等,可以循环利用
有害垃圾:包括电池、荧光灯管、 过期药品等,需要特殊处理
湿垃圾:包括厨余垃圾、食品残 渣等,可以进行生物处理
干垃圾:包括卫生纸、破损的陶 瓷器皿等,可以进行焚烧处理
垃圾处理的方式
01
填埋处理:将垃圾埋
入地下,使其自然分
解
02
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04
垃圾资源化可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
识,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政策法规的制定
政策法规的制定背景:随着垃圾分类及处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政府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规范和指导垃圾分类及处理工作。
政策法规的制定原则: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经济性、环保性等原 则,确保政策法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政策法规的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宣 传垃圾分类及处 理的政策法规, 提高公众的环保 意识和参与度。
政策法规的实施: 各地政府按照政 策法规的要求, 制定具体的实施 计划,并监督实 施情况。
政策法规的完善: 根据实施情况, 对政策法规进行 修订和完善,提 高政策法规的针 对性和有效性。
政策法规的完善
1
完善垃圾分类标 准:制定更加细 化的分类标准, 提高分类准确性
3
提高处罚力度: 对未按要求进行 垃圾分类处理的 单位和个人进行
处罚
2
加强监管力度: 加强对垃圾分类 处理过程的监管, 确保分类处理效
果
4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途径宣 传垃圾分类处理 的重要性,提高 公众的环保意识
目录
01. 垃圾分类 02. 垃圾处理 03. 垃圾资源化 04. 垃圾分类及处理的政策法规
垃圾分类的意义
垃圾分类及处置方案

垃圾分类及处置方案垃圾分类是指将垃圾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如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
垃圾分类是一种环保行为,可以有效地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也有助于提高可回收物的再利用率,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垃圾分类及合理的处置方案。
垃圾分类类别可回收物可回收物是指能够再次利用的废物,如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
这些垃圾通常可以分类收集后进行再加工利用。
对可回收物的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纸类垃圾:包括报纸、杂志、书本等纸制品。
•塑料类垃圾:包括塑料瓶、塑料袋、塑料餐具等。
•金属类垃圾:包括铁、铝、锡等金属材料。
•玻璃类垃圾:包括玻璃瓶、玻璃杯等。
有害垃圾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环境具有危害的废物,如电池、灯管、药品、油漆等。
对有害垃圾的分类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处理,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电池:不同类型电池要分类处理,如干电池、充电电池等。
•灯管:荧光灯、卤素灯等需要单独收集和处理。
•药品:包括过期药品等,需要统一回收并进行分解处理。
•油漆:包括废弃油漆桶、漆膜等废弃物。
厨余垃圾厨余垃圾是指来自家庭、餐饮等场合的有机垃圾,如果皮、蔬菜残余等。
这类垃圾可以制成有机肥料或沼气等,对环境有益。
•食材垃圾:包括蔬菜、水果、鱼骨等厨余废弃物。
•稻草、秸秆、树枝等。
其他垃圾其他垃圾指不能被归入上述三类垃圾的废物,如塑料薄膜、卫生纸等。
垃圾分类的处置方案可回收物的处置方案•纸类垃圾:可以卖给废品回收站或进行社区回收。
•塑料类垃圾:根据分类进行再加工,可制成塑料制品等。
•金属类垃圾:可以卖给废品回收站,或进行分类回收进行再利用。
•玻璃类垃圾:可以制成玻璃制品或直接再利用。
有害垃圾的处置方案•电池:需要分类回收,可以卖给电池回收站或进行特殊的处理。
•灯管:荧光灯等需要进行分类回收,并进行专业的处理。
•药品:可以进行统一的回收,或者归还至医院进行统一处理,切忌随意丢弃。
•油漆:需要分类回收,并进行专业的处理和安全运输。
城市垃圾分类与处理标准

城市垃圾分类与处理标准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垃圾处理问题愈发突出。
垃圾分类与处理成为了城市管理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垃圾分类、垃圾处理和循环经济等方面,探讨城市垃圾分类与处理的标准和规范。
一、垃圾分类标准垃圾分类是指将生活垃圾按照其属性和特点进行划分,制定相应的分类标准。
一般而言,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
具体标准如下:1. 可回收垃圾:指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回收再利用的废弃物品。
包括废纸张、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废电子产品等。
2. 有害垃圾:指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品。
包括废水银灯、废电池、废油漆、废药品、废农药等。
3. 厨余垃圾:指生活中产生的餐厨废弃物。
包括食物残渣、剩菜剩饭、果皮果核、蔬菜叶茎等。
4. 其他垃圾:指除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外的其他废弃物品。
例如破旧衣物、破损家具、尘土灰烬等。
二、垃圾处理标准垃圾处理是指对不同种类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以达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根据垃圾的类别,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1. 可回收垃圾处理:可回收垃圾应进行投放和回收分离处理。
居民和单位应设置明显的可回收垃圾投放点,每天定时由专门的垃圾收运车辆进行回收和运输。
2. 有害垃圾处理:有害垃圾应通过专门渠道收集和处理。
居民和单位应将有害垃圾投放到指定的收集点,由环保部门统一进行处理,确保其迅速、安全地得到处置。
3. 厨余垃圾处理:厨余垃圾应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
居民和单位应将厨余垃圾投放到专门的垃圾桶中,并由环卫工人定时进行收集和运输。
厨余垃圾可进行堆肥处理或生物沼气发酵,以实现资源化利用。
4. 其他垃圾处理:其他垃圾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居民和单位应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中,由环保部门进行集中处置,采取填埋、焚烧等方式进行垃圾处理,以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三、循环经济与垃圾处理垃圾分类和处理不仅仅是减少环境污染的手段,更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垃圾分类后的处置

垃圾分类后的处置一、垃圾分类后的处置途径(一)有害垃圾有害垃圾是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零星废弃物,主要包括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桶等。
有害垃圾清运流程有害垃圾投入到有害垃圾投放容器后,专用收集车会将有害垃圾运送到暂存点,随后由环卫专用有害垃圾车辆运输至中转站进行分拣和存储,最后进入各类危废处理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可回收物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利用的废弃物。
主要包括废玻璃、废金属、废塑料、废纸张、废织物等(简称:玻、金、塑、纸、衣)。
可回收物通过“直接卖给废品回收企业”“投放到公共区域可回收物收集容器中”“投放到两网融合服务站点”这三种方式进入废品回收系统,然后经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点、站、场收集后,通过市场化渠道运往各类再生资源工厂再生利用,变废为宝。
可回收物清运流程(三)厨余垃圾厨余垃圾是日常生活产生的容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
主要包括剩菜剩饭、瓜皮果核、花卉绿植、肉类碎骨、过期食品等。
这些厨余垃圾(投放厨余垃圾时记得要去除包装袋)投放到公共区域厨余垃圾投放容器中后,由环卫通过厨余垃圾专用收集车辆进行收运至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厂,实现日产日清。
厨余垃圾清运流程(四)其他垃圾其他垃圾是除了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
这些其他垃圾投放到设置在居住区公共区域的其他垃圾投放容器中后,经分类短途运输到垃圾箱房,随后由环卫其他垃圾专用车辆运输,实现定期清运。
经过中转,集装运输到垃圾焚烧厂或填埋场进行焚烧或卫生填埋处理,努力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其他垃圾清运流程二、变废为宝以厨余垃圾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为例:厨余垃圾经过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消毒处理后,所有的微生物包括各种微生物的休眠体、寄生虫及其虫卵都被完全灭活,将不再滋生。
再经固液分离以后压榨脱水脱脂等工序后,得到的大块固体物可直接干燥粉碎,作为优质的饲料原料;液体经水油分离器处理后,将其中的油脂成分回收,通过调节沉淀等处理工序后将厨余垃圾中的油脂成分转化成工业原料,废水经综合处理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三级标准后排放。
垃圾分类及处理方法

垃圾分类及处理方法垃圾分类是指将垃圾按照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以便进行有效的处理和管理。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处理方法。
垃圾分类的意义垃圾分类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通过分类处理垃圾,可以方便地对不同类型的垃圾进行适当的处置,从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垃圾分类还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回收利用可回收垃圾和有效处理有害垃圾,可以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垃圾分类的方法垃圾分类的方法可以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而定,但一般包括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
1. 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张、塑料瓶、玻璃瓶、金属罐等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垃圾。
可回收垃圾应该被分类收集并送往相应的回收站进行处理。
2.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漆桶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垃圾。
有害垃圾应该被分类收集,并且应该注意正确的处理方法,避免对环境和健康造成损害。
3. 厨余垃圾:包括食物残渣、果皮、蔬菜剩余等可混合发酵的有机垃圾。
厨余垃圾可以通过堆肥等方式进行处理,可以用于生产有机肥料。
4. 其他垃圾:包括一些无法分类的垃圾,如砖瓦、泥土等。
这类垃圾应该被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不能被低估。
通过垃圾分类,我们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垃圾分类不仅是个人的责任,也是社会每个成员应该共同努力的事情。
只有通过垃圾分类的实施和推广,才能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
结论垃圾分类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通过合理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我们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保护我们的家园。
垃圾分类不仅是个人的责任,也是社会每个成员的共同责任。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单元:垃圾问题小思考
活动背景:
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在一些垃圾管理较好的地
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
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蔓
延,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
活动目标
1、过关注身边的垃圾,从垃圾的产生、危害、分类处理等活动来
认识环境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处理信息和计算能力。
3、培养主人翁意识;通过自己动手捡垃圾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
意识、资源意识。
活动重点: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难点:环保意识的建立,坚持分类处理垃圾习惯的养成
活动阶段
第一课:垃圾问题小思考---活动准备阶段
备课时间授课时间
活动内容:开题课型:开题指导课
活动目标: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几个有研究意义的子课题,然后自主选择主题组成研究小组,并制定活动计划。
活动重点:确定几个有研究意义的子课题并制定活动计划。
活动难点:制定活动计划。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
1.我们每天生活中会产生垃圾,说说你知道有什么垃圾?对我们的学
习与生活有什么影响?”
2.展开讨论。
美的环境能够让我们更愉悦的在校园里学习、生活。
“差的环境对人类的危害极大,”
“为什么会有这么差的环境呢?”
二.确定主题
明确主题研究意义。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人类对保护环境的认识不够,在垃圾处理和利用时,把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排入河流土壤,使水土受到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
那么如何处理
垃圾,保护生态环境呢?
三、分组活动分解主题
根据归纳的问题自由分组
(1)推选小组长
(2)确定要研究的问题
(3)填写并修改活动计划表
分解主题:资料组调查组行动组宣传组
四、制定活动方案:
制定活动计划和方案,同学们去进行一次垃圾的调查,了解垃圾的产生、分类、危害和处理情况,同学们兴致勃勃。
开始前期的动员和准备工作
五、课堂总结
六.板书设计
七.反思
第二课:垃圾问题小思考---活动实施阶段
备课时间授课时间
活动内容:调查课型:方法指导课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处理信息和计算能力。
2、培养主人翁意识;通过自己动手捡垃圾活动培养学生
的环境意识、资源意识。
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处理信息和计算能力
活动过程:
一.设计调查问表
小组讨论设计什么问题?
根据主题的要求,我设计了三份调查表,一份是“一个三口之家每天大约产生多少垃圾?垃圾分为几类?有什么危害?这些垃圾是如何处理的调查”第二份是“学校垃圾产生和处理情况调查。
”
(1)家庭垃圾调查
首先从自己的家开始调查,看看家里一天扔掉多少垃圾,扔掉的都是些什么。
连续记录一周后作出统计。
讨论思考
这些垃圾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如何处理的?可以从网上查找垃圾的危害和处理的资料。
一个家庭有这么多垃圾,那么一个县城呢?
请你结合实际提出几条垃圾的处理方法的建议。
(2)学校垃圾的调查
1、校园的各种垃圾是怎样产生的?
2、垃圾的产生主要是我们的卫生习惯所形成的,我们怎样来改变这些不良的习惯,使我们校园环境更加优美呢
3、校园的这些垃圾你认为怎样处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
六.板书设计
第三课:垃圾问题小思考---活动实施阶段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活动内容:写《环保倡议书》课型:方法指导
活动目标:在活动中,让学生初步学会与同学、与社会交往的社交能力;提高学生思考做事、自我管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同时,培养
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难点:倡议书的写作
活动过程:
第四阶段:做好宣传工作,开展“弯腰行动”活动
一、拟定《环保倡议书》,
在全校范围内发放,并发动全体同学积极做好宣传。
附:《环保倡议书》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优美校园。
几年来,我校精心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营造文明、和谐的育人氛围、拓展各种渠道,普及绿色理念、倡导绿色文明。
但是,在我们同学中还存在不少与环保主题不和谐的音符。
校园里,还有随地丢弃的垃圾为此特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丢弃的垃圾,垃圾分类处理,让垃圾变废为宝。
要从小事做起,爱护校园环境。
二、征集环保标语。
在全班征集环保标语。
三.设计。
小组合作设计的分类倒垃圾的环保标志。
四. 制定分类倒垃圾行动报告
分类倒垃圾行动报告行动报告
五.实践分类倒垃圾
走出教室,到校园、街道分类倒垃圾行动并填写好行动报告。
六、课堂总结
第四课:垃圾问题小思考---评价阶段:备课时间授课时间
活动内容:评价总结课型:评价课
活动目标;学会评价包括自我评价评价他人小组互评等
活动重点:培养自信,体验收获成果的喜悦
活动难点:站在活动主题角度评价
活动过程:
一、自评
首先让学生进行自评,自评的方式是填写“自评情况表”。
二、互评。
三、总结评价。
(这种评价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与情感,肯定学生参与活动的多元方式,重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兴趣,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和公平评价他人。
)四、活动反思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