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倪海厦注整理归纳版
【倪海厦:《神农本草经》笔录】第四篇

【倪海厦:《神农本草经》笔录】第四篇关注“医道正己”,每天一篇,系统学习中医。
300天学完《针灸大成》、《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你可以开始成为自己的医生。
-------------------------------------------------------------再下一个呢,五种味道的使用。
这个就很重要了。
这个味道我们怎么使用?怎么样选用它?五味之用,酸味呢本身呢,酸收,我们现在讲的是药的性,药性,药的性质。
它有收敛的作用,濇念se,涩剂。
所以说,有的时候,我们需要涩剂啊,这个人下痢,下得很厉害,一考试紧张就下痢了。
酸味,像乌梅很酸啦。
我们真的用乌梅的时候,梅子本来就很酸。
为什么叫乌梅呢?因为那梅子在使用前要泡在醋里面泡很久,再吸收醋的味道,很酸啦。
濇,吃下去下痢就好了。
诸如此类的。
濇,有收敛的功能。
为什么要收敛?很简单啦,拉肚子是一种痢,要收它。
还有呢,流汗不止,我们要收它。
还有呢,舌头吐出来收不回去,要收它。
当然要收好的啊。
你那个舌头这样子的你可以收它(看图)。
是非舌不要收,背后讲人家讲人家坏话,一天到晚八卦,论人是非,自己制造谣言都是这种舌头。
看病的时候,舌头伸出来,哦,明明是小承气,给他开成大承气,看这个人看不顺眼,尤其是我最容易犯这种错,恨嘛,很恨。
开处方,结果害人。
这样不好。
我们刚刚介绍到酸味,任何的药物,中药本身是酸味的,还要食物里面本身是酸味的,蔬果类,果菜,酸味的,它的本性就是能够收,能够涩。
有时候太滑了,下痢啊,就需要涩剂。
苦味呢,三个,能够泻,能够坚,苦味能够使软的东西变硬,能够燥,因为心是火,火就燥。
苦味的东西入心。
如果湿很盛的时候,苦味的东西可以让它变燥。
如果不够坚硬的时候,可以用苦味的药。
所以我们中药很多壮阳的药,很苦啊。
那,不够硬嘛。
那就用苦味的药。
跟我们补精不一样哦,固精跟壮阳,让他硬,处方是不一样的。
我们在介绍本草的时候稍微讲清楚一点,免得你弄错。
倪海厦神农本草经笔记(精华)

倪海厦神农本草经笔记(精华)倪海厦,明代医药学家,晚年撰写了一本《神农本草经笔记》,该书是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整理,对于中草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介绍《神农本草经笔记》的精华内容。
一、概述《神农本草经笔记》是倪海厦继承和发扬神农本草经的经典著作,记载了大量中草药的名称、性味、功效等相关内容。
它深入研究了草药的分类、特性和使用方法,并对草药的配伍、药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二、草药分类倪海厦根据神农本草经的分类原则,将草药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
他根据药性、功效和使用方法,对草药进行了进一步细分,并给出了详细的草药清单,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草药。
三、草药的性味与功效《神农本草经笔记》着重对草药的性味与功效进行了描述。
倪海厦详细介绍了各类草药的性味,如苦寒、甘温等,并阐述了它们对身体的作用。
他将草药的功效进行了优化,提供了更加详尽的信息,使读者能够更好地选择和使用草药。
四、草药的配伍与应用草药的配伍是中草药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倪海厦在《神农本草经笔记》中详细论述了各种草药的配伍原则,并给出了配伍的实例。
他总结了草药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效果,为读者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五、药物剂型与用法草药的剂型和用法对于草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倪海厦在《神农本草经笔记》中介绍了草药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技巧,包括煎煮、研磨等。
他详细解释了不同剂型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使读者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草药。
六、实用案例分享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草药知识,倪海厦在《神农本草经笔记》中分享了大量实用案例。
他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介绍了草药的具体应用方法和疗效。
这些案例不仅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草药,还为实践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七、思想启示《神农本草经笔记》不仅是一本草药学的经典著作,更是倪海厦对中草药学思想的总结与发扬。
他强调草药的综合应用,提倡个体化治疗,注重患者的整体情况。
这种思想启示对于当代中草药学的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
倪海夏《神农本草经》完整版__可直接打印

倪海夏——人纪——简体横版《神农本草经》第一章前言前言:我国医学始于神农、有谓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复命僦贷季(歧伯之师)理色脉,所以上古是先有药而后有医也,是故治病之道必先于用药,而用药之道必先于识药,此书共分上中下三种药物的说明。
其中上药一百二十味,中药一百二十味,下药一百二十五味,一共定三百六十五味药,合于天数一年之日数。
第二章药性总义参考本草备要(清·汪讱庵)一、五味之义──凡药酸属木入肝,苦属火入心,甘属土入脾,辛属金入肺,咸属水入肾。
二、五色之义──青属木入肝,赤属火入心,黄属土入脾,白属金入肺,黑属水入肾。
三、五味之用──凡药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
四、阴阳之义──寒热温凉是气也,酸苦甘辛咸是味也,气为阳味为阴,其气厚者为阳中之阳,薄者阳中之阴也。
味厚者阴中之阴,薄者阴中之阳,气薄主发泄散表,厚则发热与温,味厚则泄降,薄则通窍,利渗湿,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阳气出上窍,阴味出下窍,清阳发肌理。
浊阴走五脏。
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五、药之相从──凡药清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味薄者升而生如春季,气薄者降而收象秋季。
气厚者浮而长象夏天,味厚者沉而藏象冬天,味平者化而成象长夏,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此升降浮沉之义也,凡药根在土中者,半身以上则上升,半身以下则下降,药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
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质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此上下内外之相从也。
六、药色之入经脉──凡药色青,味酸,气臊,性属木,皆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
色赤味苦,气焦,性属火者,皆入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经。
色黄味甘,气香性属土者,皆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
倪海厦神农本草经笔记

倪海厦;倪海厦神农本草笔记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黄苓。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黄柏,知母。
【注云】:开腠理,致津液,通气血也。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一一川芎;以辛补之,细辛;以酸泻之一一白芍。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一一芒硝;以咸补之,泽舍;以甘泻之一一黄芪、甘草、人参【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一一甘草;以甘补之,人参;以苦泻之一一黄连。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一一白芍;以酸补之,五味子;以辛泻之一一桑白皮。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一一知母;以苦补之,黄柏;以咸泻之一一泽舍。
【注云】:此五者,有酸、辛、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软、或坚、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
病在里,需发散,用苦味。
湿症的治法,一般都是寒湿。
苦味燥。
温药气上。
苦+热药,辅佐酸和淡味药。
酸味的药收敛,把湿收起来。
淡味药来排出。
舌苔,如果是黄,干,或裂开,则为内火盛;用咸冷,附苦发酸收。
世世世o Yvl Yvl 泄 苦辛咸#五脏补泄:肝 * : 辛 补 酸 心 : 咸 补 脾 : 甘 补 月市 :酸 补 肾:苦补甘泄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
苦味,攻下,润燥。
辛药发散。
五仃生克的应用:五行相生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子能令母实,母能令 子虚。
如:脾土生——肺金生——肾水。
如果是入肺的药,则一定影响脾和肾。
如果是消 化不好,想令脾实,则可用白色的药(子能令母实),补肺,同时此药又补了肾(虚则补其 母)。
五行相克。
酸辣相克,酸过多则伤筋;苦咸相克,苦伤气。
脾主肌,甜过多则 伤肌。
酸制甜。
肺主皮毛,辛伤皮,皮肤不好,肺主皮,火克金,苦味克之。
咸,过咸伤 血,血太浓。
则甜克之,但不是人工的甜糖,可甜食,甘蔗等。
酸主筋,苦走骨,甜走肉,辛走气,咸走血。
凡是以上之病,尽量不要用此类 药。
如筋病避免用酸。
稀释血。
血是否太浓与太稀,看口是否渴即知。
口渴即知太浓。
倪海厦中医笔记(关键知识点整理大纲)

倪海厦中医笔记(关键知识点整理大纲)01.正常脉象,阳脉(寸)应大于阴脉(尺),男人应气脉(右)大于血脉(左),女子相反。
02.肝病的人最怕大小便不出。
03.心火要下达必须靠肺水之助,若肺功能不佳且心火不足则热会反逆,肺水会无法下降而从汗出。
04.金铃子、延胡索合用治胁痛。
05.肝是血脏,要活血化瘀,用白芍、茜草。
06.想让病人蜕皮就用蝉蜕,蝉蜕除止痒外,还可以让新皮取代旧皮。
07.肝脏就像过滤器,可以过滤人体毒素。
病人只要有睡好,吃好,拉好,则表示一切都好,最好不要再到医院去做是否有癌细存在胞检验,以免再度打开潘朵拉的黑盒子。
08.要多运动以刺激“阳”的生长,多出汗。
09.炮附子能护心阳,但当里寒盛要用生附将里寒去掉。
发生心脏衰竭时,要用生附子才有效。
10.女子停经后,一定要保持大便一天1~2次。
11.手掌皮干脱落,摄护腺癌患者常有此症状,师曰若治到此人手掌皮肤湿润则代表病好了。
12.治脑瘤常用麝香矾石散喷鼻,因脑与鼻相通,此散喷鼻可以把脑部积水排出。
13.女人脚肿并不会要人命,若是男人脚肿命在旦夕,所谓“男怕穿靴,女怕戴帽”。
14.任何症状,一过性的问题都不太大,持续性的一定小心。
15.里寒就是心脏搏动力量不够,心脏产生的热不够,心火不够。
此里寒不除,则病因不除,女人会得乳癌也就是因为如此,就是因为心脏的博动力量不够,所以奶水才无法完全的下达子宫成为月经排出来,如此淤积日久才会造成乳癌的。
当心火足,小肠温度增加,月经自然会正常,而子宫里的淤积就会通通的排出来。
16.乳癌,所有能制造或分泌乳汁的食物均应忌用,勿吃肉类,肉类多含类固醇或荷尔蒙,会剌激奶水分泌,奶制品及人工糖制品均勿食,多食素食蔬果类。
17.心脏管月经。
月经第一天头痛,一般偏于血虚的,开补血的药会慢慢减轻。
生理期会反胃,胃比较寒,生理期前,要靠肠胃的阳吸收食物转换成能量及奶水,所以肠胃工作就加倍,就会有反胃的情形。
18.绕脐痛无屁是为大便堵在大肠,大承气汤证。
倪海厦人纪之神农本草经(2)

倪海厦人纪之神农本草经(2)第二章药性总义参考本草备要(清·汪讱庵)一、五味之义──凡药酸属木入肝,苦属火入心,甘属土入脾,辛属金入肺,咸属水入肾。
二、五色之义──青属木入肝,赤属火入心,黄属土入脾,白属金入肺,黑属水入肾。
三、五味之用──凡药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
四、阴阳之义──寒热温凉是气也,酸苦甘辛咸是味也,气为阳味为阴,其气厚者为阳中之阳,薄者阳中之阴也。
味厚者阴中之阴,薄者阴中之阳,气薄主发泄散表,厚则发热与温,味厚则泄降,薄则通窍,利渗湿,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阳气出上窍,阴味出下窍,清阳发肌理。
浊阴走五脏。
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五、药之相从──凡药清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味薄者升而生如春季,气薄者降而收象秋季。
气厚者浮而长象夏天,味厚者沉而藏象冬天,味平者化而成象长夏,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此升降浮沉之义也,凡药根在土中者,半身以上则上升,半身以下则下降,药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
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质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此上下内外之相从也。
六、药色之入经脉──凡药色青,味酸,气臊,性属木,皆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
色赤味苦,气焦,性属火者,皆入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经。
色黄味甘,气香性属土者,皆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
色白味辛,气腥,性属金者,皆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
色黑味咸,气腐性属水者,皆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中唯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经无所主,其经通于足厥阴少阳,而厥阴主血,诸药入肝经血分者,并入心包,少阳主气。
诸药入胆经气分者并入三焦,命门相火,散行于胆三焦心包,故入命门者并入三焦,此诸药入诸经之分布也。
神农本草经倪海厦注整理归纳版

神农本草经倪海厦注整理归纳版神农本草经倪海厦宣讲整理归纳版目录药名味性主治毒性上经丹砂甘微寒安神上经云母、玉泉(璞玉)甘平五臟百病,柔筋强骨,安魂魄中经合欢甘平合血,消肿,止痛药,治筋骨折伤及肺痈吐脓,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上经徐长卿辛温精神科用药,中邪,中毒,瘟疫上经黄耆(黄芪)甘微温补气要药,补虚劳,与甘草合用代人参,大补脾,实脾,通利三焦,排脓,可治黄汗上经巴戟天辛甘微温补气益精要药,补肾,壮阳,健骨,去肝风,驱鬼/噩梦上经蓬蘽(覆盆子)甘酸微温补涩要药,缩小便上经菟丝子辛甘平补肾益精要药中经桑根白皮甘辛寒泻肺火行水道要药,女子漏下赤白,虚劳上经桑螵蛸咸甘平固肾益精要药,炮熟空心食之,止小便利。
上经桑寄生苦酸平补肝肾坚筋骨要药,胆发炎,肝病,清肝胆火,通三焦,安胎止中经白僵蚕咸辛平祛风化痰要药,头风齿痛,喉痹咽肿,去皮肤中如虫行,外用灭诸疮瘢痕,收疤痕,拔疔(硬块吸出来),外用打粉,内服治头痛上经肉苁蓉甘酸淡咸温益髓壮阳要药,滋补壮阳中经淫羊藿辛苦温(小寒)壮阳益精要药中经阳起石咸微温补命门壮阳道要药,疗阴痿,纯虚症上经菌桂(肉桂)辛甘大热温补要药,点命门火,多用于动脉有循环问题,能行阳达表小毒中经石硫磺酸大热补阳要药,可单味使用,主治脾胃虚寒,寒痹冷癖,杀虫,治疥疮,下气,治腰肾久冷,生用治疥癣,炼服主虚损泄精;攻坚生用,虚损用酒炮制,炙过滋补固阳力量最强;利全身水肿,治脚无力;石硫磺为淡黄色,土硫磺为黄褐色,土硫磺剧毒主要外用于伤科接骨。
如烫伤,用硫磺青黛粉不会遮蔽伤口,不会留疤,膏会留疤。
石硫磺中毒,鸭肉汤可解有毒上经石钟乳甘辛温补阳益精,下乳上经续断苦微温补益筋骨要药,伤科骨折,跌打损伤,乳房硬块,活血化瘀上经人参甘微苦微寒大补元气要药,适用于虚症,热症忌用中经鹿茸甘咸温大补真阳要药,养血益阳,强筋健骨,生精充髓,治虚劳,老人精衰,腰膝无力;鹿角补督脉最强上经大枣(红枣)甘平补中益气,和解百药要药,杀乌头附子天雄毒上经甘草甘平调和周身气血要药,解百毒(尤其是肠胃内食物中毒),滋补阴上经远志甘苦温强心益智要药,散郁,补心火(治心脏病),解附子乌头天雄的毒上经石蜜(冰糖)甘寒补中益气,任何刀伤、伤口,压上去3分钟,蔗糖敷伤口,泡水洗脚,收口不留疤上经白胶(鹿角胶)甘平补中益气,长肌增髓,止痛安胎,黑须发,强筋骨,壮腰膝,脚膝无力,下焦有火忌用滋补药中经慈石(吸铁石)辛寒补肾强阴要药,引肺气入肾,镇惊,气喘上经署豫(山药)甘温平补虚扶弱要药,主益肺脾上经丹雄鸡甘微温补虚温中,止血通神下经天雄甘辛温热补虚壮阳有毒下经乌头(川乌)辛热扶元回阳,补火退寒要药,攻坚,类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变形必须用乌头蜜辅以桂枝汤。
倪海厦人纪之神农本草经(5)

倪海厦人纪之神农本草经(5)四十一、细辛【本经原文】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
岐伯曰无毒。
色白者善。
【产地】产我国陕西及关外,今北地多有之,为多年生草本,叶下开花,状似杜衡,唯苗叶经冬则凋,根外淡褐而内白色,气味辛烈。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主治】细辛为风痛要药,功能深入散风袪寒,主治咳逆上气,风湿,痹痛,头痛,齿痛,泄热破痰,开窍行水。
【别录】温中下气,破痰,利水道,开胸中滞积,除喉痹,鼻塞不闻香臭,风痫癫疾,下乳结,汗不出,血不行,安五脏,益肝胆,通精气。
【甄权】添胆气,治咳嗽,去皮风湿痒。
风眼泪下,除齿痛,血闭,妇人血沥腰痛。
【弘景】含之去口臭。
【好古】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吴克潜】曰细辛主治诸痛,但用不可过剂。
宗奭曰治头面风不可缺此。
元素曰以独活为使治少阴头痛如神。
张子和曰治头痛,太阳经则羌活,少阴则细辛,阳明则白芷,厥阴则川芎吴萸,少阳则柴胡。
成无己曰胆气不足,细辛补之。
著名方剂有伤寒论之麻黄附子细辛汤,小青龙汤等。
【容川】细辛形细色黑,故入少阴经,味大辛,能温散少阴之风寒,而少阴为寒水之脏,寒则水气上泛,细辛散少阴之寒,能达水中之阳,故能逐水饮。
【药征】主治宿饮停水也,故治水气在心下而咳满,或上逆,或胁痛。
【灵胎】疏风散邪,驱逐寒气。
【用量】普通三分至一钱。
【禁忌】升燥发散性烈,凡内热及火升炎上,上盛下虚,气虚有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均忌。
四十二、石斛【本经原文】味甘平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
【产地】产我国四川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多自生于山谷湿润之石上,日人用以栽种,出产丰,茎入药。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石斛为除热益阴要药,主养脾胃,益心肾,补虚劳,退虚热,治自汗盗汗,小便余沥,脚痛痹弱。
【别录】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肤肉,逐皮肤邪热,疿气脚湿,疼冷痹弱,定志除惊。
【甄权】益气除热,男女腰脚软弱,健阳,逐皮肌风痹,骨中久疼,补肾益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农本草经倪海厦宣讲整理归纳版目录药名味性主治毒性上经丹砂甘微寒安神上经云母、玉泉(璞玉)甘平五臟百病,柔筋强骨,安魂魄中经合欢甘平合血,消肿,止痛药,治筋骨折伤及肺痈吐脓,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上经徐长卿辛温精神科用药,中邪,中毒,瘟疫上经黄耆(黄芪)甘微温补气要药,补虚劳,与甘草合用代人参,大补脾,实脾,通利三焦,排脓,可治黄汗上经巴戟天辛甘微温补气益精要药,补肾,壮阳,健骨,去肝风,驱鬼/噩梦上经蓬蘽(覆盆子)甘酸微温补涩要药,缩小便上经菟丝子辛甘平补肾益精要药中经桑根白皮甘辛寒泻肺火行水道要药,女子漏下赤白,虚劳上经桑螵蛸咸甘平固肾益精要药,炮熟空心食之,止小便利。
上经桑寄生苦酸平补肝肾坚筋骨要药,胆发炎,肝病,清肝胆火,通三焦,安胎止中经白僵蚕咸辛平祛风化痰要药,头风齿痛,喉痹咽肿,去皮肤中如虫行,外用灭诸疮瘢痕,收疤痕,拔疔(硬块吸出来),外用打粉,内服治头痛上经肉苁蓉甘酸淡咸温益髓壮阳要药,滋补壮阳中经淫羊藿辛苦温(小寒)壮阳益精要药中经阳起石咸微温补命门壮阳道要药,疗阴痿,纯虚症上经菌桂(肉桂)辛甘大热温补要药,点命门火,多用于动脉有循环问题,能行阳达表小毒中经石硫磺酸大热补阳要药,可单味使用,主治脾胃虚寒,寒痹冷癖,杀虫,治疥疮,下气,治腰肾久冷,生用治疥癣,炼服主虚损泄精;攻坚生用,虚损用酒炮制,炙过滋补固阳力量最强;利全身水肿,治脚无力;石硫磺为淡黄色,土硫磺为黄褐色,土硫磺剧毒主要外用于伤科接骨。
如烫伤,用硫磺青黛粉不会遮蔽伤口,不会留疤,膏会留疤。
石硫磺中毒,鸭肉汤可解有毒上经石钟乳甘辛温补阳益精,下乳上经续断苦微温补益筋骨要药,伤科骨折,跌打损伤,乳房硬块,活血化瘀上经人参甘微苦微寒大补元气要药,适用于虚症,热症忌用中经鹿茸甘咸温大补真阳要药,养血益阳,强筋健骨,生精充髓,治虚劳,老人精衰,腰膝无力;鹿角补督脉最强上经大枣(红枣)甘平补中益气,和解百药要药,杀乌头附子天雄毒上经甘草甘平调和周身气血要药,解百毒(尤其是肠胃内食物中毒),滋补阴上经远志甘苦温强心益智要药,散郁,补心火(治心脏病),解附子乌头天雄的毒上经石蜜(冰糖)甘寒补中益气,任何刀伤、伤口,压上去3分钟,蔗糖敷伤口,泡水洗脚,收口不留疤上经白胶(鹿角胶)甘平补中益气,长肌增髓,止痛安胎,黑须发,强筋骨,壮腰膝,脚膝无力,下焦有火忌用滋补药中经慈石(吸铁石)辛寒补肾强阴要药,引肺气入肾,镇惊,气喘上经署豫(山药)甘温平补虚扶弱要药,主益肺脾上经丹雄鸡甘微温补虚温中,止血通神下经天雄甘辛温热补虚壮阳有毒下经乌头(川乌)辛热扶元回阳,补火退寒要药,攻坚,类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变形必须用乌头蜜辅以桂枝汤。
乌头为附子之母,草乌为伤科接骨用大毒下经附子辛甘大热扶元回阳,补火退寒要药,生附子去里寒,炮附子往外走,治疗水肿、肾脏病时用生附炮附时忌盐巴大毒中经当归甘苦辛温补血清血要药,治妇科病,肝病,润肠,当归头升血,当归尾行血中经干姜辛温除寒散结要药,回阳通脉,吐血咳血中经海藻咸寒除热软坚要药,主瘿瘤瘰疬,治瘫肿老痰,通血脉,利小便,清火润肝,软喉咙的坚上经黄柏苦寒除热杀虫,坚肾益阴要药,小便赤痛,膀胱肾脏的热,结石上经女贞实苦平除热益精要药,安五脏,滋补上经石斛甘平除热益阴要药,滋阴上经薏苡仁甘淡微寒除湿行水,健胃补肺要药,利小便,滋阴下经半夏(水玉)辛平除湿化痰,止呕止哕,开郁发表要药,去痰,止咳,润喉,止呕,去水(不渴用半夏),下肺气,开胃健脾,去至高之水(脑积水);一般使用生半夏以止呕吐时,多加生姜以制其毒,重症病患之呕吐,唯此生半夏可解。
一切血症(血症口渴,嘴巴干燥不想喝水是体内有瘀血)及阴虚血少津液不足之病均忌有毒增补木通(通草)辛苦(辛甘)平导湿热,利小便要药,水肿,腹水,肝硬化,利诸经脉寒热不通之气,乳结,下乳上经石胆(胆矾)酸寒催吐,恶疮不能收口下经藜芦辛苦寒催吐要药,根似葱有须而多毛有毒上经龙胆草甘涩大寒涤邪火除湿热要药,泻肝胆火中经铁精辛平癫痫,善怒发狂,可单味使用上经牡桂(桂枝)辛甘温发表解肌要药,冲逆,奔豚,血脉不通,手麻脚麻上经柴胡苦平发表清热要药,治骨蒸,煩疼,(肝胆中焦)胸胁苦满,恶心,为少阳药,逐半表半里之邪增补紫苏辛温发表散寒解毒要药,降气化痰,喉咙有气堵到,质轻,行气力量强,不能久煮中经假苏(荆芥)辛温发表要药,祛风理血,发汗退热。
皮肤病如果化脓不能发表中经麻黄苦温发汗解表要药,水肿,退热平喘利水,主伤寒表实无汗,治肺实喘逆,回阳救逆,麻黄的节和根止汗,茎发汗中经葛根甘平发汗解肌升阳散火要药,项背强,太阳症,小儿科发烧,温病,发水痘,脚弓反张,可断谷不饥,狂犬病捣葛根汁敷,升津不升气上经五味子酸温肺虚咳逆上气要药,敛肺补肾,气喘上经雁脂甘平风挛拘急,偏枯中风,痉挛上经独活(姜活)辛苦温风痛要药,祛风,宜实痛不宜虚痛上经细辛辛温风痛要药,治少阴症的头痛,麻醉止牙痛,回复水的阳气,通利上经防风甘辛温伤风头痛要药,发表散寒,解毒菇毒,去风湿,与黄耆互相制衡,除肌纤维痛上经赤箭(天麻)辛平祛风镇痉要药,息风止痉上经蒺藜子苦温风痒,乳房硬块,子宫肌瘤,白蒺藜为眼科药上经蜂子,蜂蜜,蜂蜡甘平蜂蜜为润脏腑要药;蜂蜡为止血安胎补益药;蜜蜂子为补虚解毒药,治麻风病中经败酱(鹿肠)苦(咸)平(寒)腹膜炎,化脓为水上经朴硝(芒硝)咸辛苦寒攻坚下经白颈蚯蚓(地龙)甘酸寒攻坚,脑积水,干血劳上经鸡头实(芡实)甘淡平固本益精要药,能收湿气,健脾上经禹粮石甘微咸寒固补下焦要药,治赤白血痢,涩剂止痢,常与赤石脂同用上经赤石脂酸辛固肠收敛要药,温中止血痢不止,涩剂止痢,常与禹粮石合用上经龙骨(化石)甘平固敛正气,镇纳浮阳要药,重镇功能,常与牡蛎配合,盗汗,遗精,焦虑中经瓜篓根(天花粉)甘寒瓜篓实为润肺降气要药,治吐血,天花粉主消渴,通乳消肿,上经牛膝苦酸平寒湿痹痿、骨节疼痛要药,活血化瘀,膝盖无力,攻下,走下焦下经芫花辛(苦)温行水祛痰要药,主水肿,水饮,胸中痰水喜唾(肺里有水),可用毒鱼,质轻,能去上焦之水有毒(大毒)增补赤小豆辛(甘酸)平行水散血,消肿解毒要药,痈疽恶疮,治热毒,散恶血,和鲤鱼煮食,治脚气,煮汁解酒毒,与地榆、猥皮合用治痔疮中经猪苓甘平行水渗湿要药,主肿胀腹满,泻膀胱,解伤寒瘟疫大热,发汗,利尿,消渴,除湿,因利水功多,久服必损肾气增补鸡矢白苦微寒行水消积,治鼓胀,解金银毒,酒服疗乳妒乳痈乳头破裂上经车前子甘寒行水泄热要药,利小便,去湿热下经甘遂苦甘寒行水要药,浮肿,腹胀,囊肿,攻决痰水,利大小便,排水峻剂,专治腹水,即脚肿如气球,按压无反弹的实水,反甘草有毒下经水蛭咸平逐恶血,治女子月闭,干血劳,攻坚力量强,活血化瘀,急性伤,睾丸被踢伤有毒中经卫矛苦涩寒调经止痛要药,通月水上经丹参苦微寒通经要药,安胎,固胎,养血消瘀中经紫葳(凌霄花)酸微寒主行血通经,祛瘀血无毒(有毒)上经卷柏辛温妇科,生用活血化瘀,熟用止血中经泽兰苦甘微温女科要药,行血消水上经充蔚子(益母辛苦微寒去瘀生新、通调月经、及产后要药上经川穹辛温顺气行血要药,治厥阴头痛,妇科良方上经王不留行苦平行血要药,活血化瘀,治乳癌,子宫卵巢肿瘤上经槐实苦寒槐花为凉血要药,消炎镇痛,槐实熬成膏涂在痔疮上可治痔疮增补红花辛温活血行瘀要药,治风泻血,多用破血,少用养血,脑中风,藏红花味清淡,力量强于川红花,川红花腥臭中经蜚虻(牛虻)苦微寒活血化瘀非常强,专攻妇女子臟之瘀与少腹中之瘀血(子宫、膀胱),虫类甲壳类都有攻坚效果,焙干,剪掉翅膀、角与头,只留身体,动物攻血都很峻有毒中经牡丹根)辛苦微寒(温)理血要药,通月经,排瘀血,为女科良剂下经桃核仁苦甘平破血润燥要药,主行瘀血,消心下坚硬,治血晕血痞血积血痢,蓄血发狂(踢到阴部),通月经,肠痈(里有瘀血)止痛,活血化瘀。
痘家勿用,因仁有生气,可令痘长中经紫参苦寒破血通经要药中经蟅虫(地鳖虫)咸 寒破症瘕下血积要药,专攻妇女子宫瘀血,主治干血(陈血让人疲劳)有毒上经蒲黄甘辛平凉血活血散结除热要药,生用活血化瘀,炒黑后止血增补郁金辛苦寒凉血破瘀要药,开血中之郁,治肝病,妇人倒经上经茜根(茜草)酸咸寒凉血通经要药,活血化瘀,与生地配合可使头发变黑中经白薇苦咸平凉血退热要药,清虚火,除胃热增补乳香苦辛微温活血伸筋要药,去风散瘀,活血定痛,脚痉挛,补肾,定诸经之上经麻蕡(麻子仁)甘平滑润,行血,除风,强壮药,治大便燥(便秘)增补粳米甘凉和胃补中,除烦清热,煮汁止渴增补薤白辛苦温滑利散结要药,调中助阳,散血生肌,主胸痹剌痛上经姑活(冬葵子)甘温滑胎助产上经杜仲辛甘温健筋骨补腰肾要药,用于妇科,收敛妊娠纹,腰背痛,骨折骨头上经藕实茎(莲子)甘平健脾,养胃,固精,资益气血,益十二经脉气血上经白术甘温健脾胃要药,补脾利水去湿,其叶苍术燥湿发汗上经旋华(旋覆花)甘微苦温降逆胃气反逆,哕下经牙子(狼牙)苦寒解毒杀虫要药,驱寸白条虫,皆外用,煮汤用棉布浸泡再塞入阴部治疗妇人阴中有疮有毒下经贯众苦微寒解毒要药,治腹中邪热之毒,软坚破积,去条虫打蛔虫,止流鼻小毒中经水萍辛寒解热,发汗,利水,祛湿药下经楝实(金铃子)苦微寒解热,利尿,镇痛要药治妇女白带,疝气,亦可为蔬菜杀虫药。
与延胡索并用止痛小毒中经竹叶辛寒解热,祛痰,止渴,镇静药,止消渴,痰热,孕妇的热,治一切增补甘李根白咸大寒解热药,治消渴,奔豚气逆下经雀瓮(蝉蜕)甘咸寒解热镇惊退翳,眼科生翳,止痛止痒,皮肤病下经蛇蜕咸甘平主瘈疒瘲癫疾,弄舌摇头,治皮肤疥癣疮疡,明目退翳,言语僻越;小儿惊吓,扁桃腺,癫痫,皮肤病,眼翳无毒(小毒)下经水斳甘平解热止血,健胃药,解酒,小儿发烧上经蓝实(青黛)咸寒解散热毒要药,解虫蛇咬伤,脓疡,粉生用,解乌头毒外伤,可内服外敷增补艾叶苦温灸百病要药,调经,妇人子宫太冷,止血,安胎,醋与艾叶同煮下经巴豆大辛大热峻泻要药,荡涤脏腑,开通闭塞(肠胃食物堵到喉咙不开),下死胎,不通时攻坚,破症坚积聚,留饮痰澼,治大腹水胀。
中巴豆毒,饮冷水一杯即可解。
有毒上经麝香辛温开关通窍要药,攻坚力量强,生用上经(广)木香辛苦温开胃调气要药,治中下焦,行气散郁,主治里寒、呕吐、胃酸反逆、气結住,膀胱小便不利,胃癌、大肠癌、胰脏癌下经杏核仁甘苦温咳逆痰气要药,宣肺解肌,除风散寒,润燥消积,除肺热,治上焦风燥,润大肠气秘,降气行痰,宣肺去痰(黄浊痰、膠痰)小毒中经石龙子(蜥蜴)咸寒利尿通淋下血之效,阴部被踢瘀血堵到至尿不出,妊妇不得服用小毒中经石苇甘(苦)寒(平)利尿治淋要药上经猪膏发煎(血余炭)苦温利水,活血化瘀,治诸黄,滋补上经茯苓甘平利水行痰,通补兼长要药,利尿兼生津止渴,安魂养神,消渴,心动悸,补脾生津,皮下积水中经瞿麦苦寒利水破血要药,活血,热症的淋病,能堕胎中经通草甘淡平利水退热要药上经榆皮(榆白皮)甘平利水消肿要药下经商陆苦(辛)寒利水消肿要药,主治水肿,下焦脚肿胀满,泻十种水病,喉痹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