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动量试题精选及答案解读

(完整版)动量试题精选及答案解读
(完整版)动量试题精选及答案解读

“动量”练习题

1.下列运动过程中,在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相等的是(BCD )

A .匀速圆周运动

B .自由落体运动

C .平抛运动

D .匀减速直线运动

2.从同一高度落下的玻璃杯掉在水泥地上易碎,掉在沙地上不易碎,这是因为玻璃杯落

到水泥地上时(B )

A .受到的冲量大

B .动量变化率大

C .动量改变量大

D .动量大

3.如图所示,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 点自由下落,图中a 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

点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 点是人静止时悬吊着的平衡位置.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D )

A .从p 至b 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值大于弹性绳弹力的冲量值

B .从p 至b 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值与弹性绳弹力的冲量值相等

C .从p 至c 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值大于弹性绳弹力的冲量值

D .从p 至c 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值等于弹性绳弹力的冲量值

4.如图所示,铁块压着一纸条放在水平桌面上,当以速度V 抽出纸条后,铁块掉在地

上地P 点,若以2V 的速度抽出纸条,则铁块落地点为(B ) A .仍在P 点 B .P 点左边

C .P 点右边不远处

D .P 点右边原水平位移的两倍处 5.有一种硬气功表演,表演者平卧地面,将一大石板置于他的身体上,另一人将重锤举

到高处并砸向石板,石板被砸碎,而表演者却安然无恙.假设重锤与石板撞击后二者具有相

同的速度,表演者在表演时尽量挑选质量较大的石板.对这一现象,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重锤在与石板撞击的过程中,重锤与石板的总机械能守恒

B .石板的质量越大,石板获得的动量就越小

C .石板的质量越大,石板所受到的打击力就越小

D .石板的质量越大,石板获得的速度就越小

6.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弹性小球A 、B ,质量都为m .现B 球静止,A 球向B

球运动,发生正碰.已知碰撞过程中总机械能守恒,两球压缩最紧时的弹性势能为E P ,则碰

前A 球的速度等于(C )

A . m E p

B . m E p 2

C . 2m E p

D . 2m

E p 2 7.一辆小车正在沿光滑水平面匀速运动,突然下起了大雨,雨水竖直下落,使小车内积

下了一定深度的水.雨停后,由于小车底部出现一个小孔,雨水渐渐从小孔中漏出.关于小车

的运动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

A .积水过程中小车的速度逐渐减小,漏水过程中小车的速度逐渐增大

B .积水过程中小车的速度逐渐减小,漏水过程中小车的速度保持不变

C .积水过程中小车的速度保持不变,漏水过程中小车的速度逐渐增大

D .积水过程中和漏水过程中小车的速度都逐渐减小

8.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质量为1500kg 向南行驶的长途客车迎面撞上

了一质量为3000kg 向北行驶的卡车,碰后两辆车接在一起,并向南滑行了一小段距离停止.

根据测速仪的测定,长途客车碰前以20m/s 的速度行驶,由此可判断卡车碰前的行驶速率(A )

P

A .小于10m/s

B .大于10m/s ,小于20m/s

C .大于20m /s ,小于30m /s

D .大于30m /s ,小于40m /s

9.在光滑水平面上,两球沿球心连线以相等速率相向而行,下列现象可能的是(AD )

A .若两球质量相等,碰后以某一相等速率互相分开

B .若两球质量相等,碰后以某一相等速率同向而行

C .若两球质量不同,碰后以某一相等速率互相分开

D .若两球质量不同,碰后以某一相等速率同向而行

10.如图所示,甲、乙两小车能在光滑水平面上自由运动,两根磁铁分别固定在两车上,甲车与磁铁的总质量为1kg ,乙车和磁铁的总质量为2kg ,两磁铁的同名磁极相对时,推一下两车使它们相向运动,t

时刻甲的速度为3m /s ,乙的速度为2m /s ,它们还没接触就

分开了,则(BD )

A .乙车开始反向时,甲车速度为0.5m/s ,方向与原速度方向相反

B .甲车开始反向时,乙的速度减为0.5m/s ,方向不变

C .两车距离最近时,速率相等,方向相反

D .两车距离最近时,速率都为1/3m/s ,方向都与t 时刻乙车的运动方向相同

11.如图所示,质量为3.0kg 的小车在光滑水平轨道上以2.0m/s 速度向右运动.一股水流以2.4m/s 的水平速度自右向左射向小车后壁,已知水流流量为5100.5-?m 3/s ,射到车壁的水全部流入车厢内.那么,经多长时

间可使小车开始反向运动?(水的密度为3100.1?kg/m 3)

解:由题意知,小车质量m =3.0kg ,速度v 1=2.0m/s ;水流速度v 2=2.4m/s ,水流流量Q =5100.5-?m 3/s ,

水的密度ρ=3100.1?kg/m 3.

设经t 时间,流人车内的水的质量为M ,此时车开始反向运动,车和水流在水平方向没有外力,动量守恒,所以有

mv 1- Mv 2=0 ①

又因为 M =ρV ②

V =Qt ③

由以上各式带入数据解得 t =50s ④

12.如图所示,质量为1kg 的小物块以5m /s 的初速度滑上一块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板,木板质量为4kg ,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2,经时间2s 后,小物块从木

板另一端以1m /s 相对于地的速度滑出,g =10m /s 2,求这一过程中木板的位移和系统在此过

程中因摩擦增加的内能. 解:对小木块由动量定理得: μ1mgt = mv 0 - mv 1 ①

对木板由动量定理得: μ1mgt –μ2(M+m )gt = Mv ②

由以上两式得: μ2(M +m )gt = mv 0 - mv 1 - Mv ③

解得v =0.5m/s ④ 此过程中木板做匀加速运动,所以有m t v s 5.02

== ⑤

由能量守恒得:Q =221202

12121Mv mv mv --=11.5J ⑥ 13.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质量为60kg 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3.2m 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平网面5.0m 高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2s .若把在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

用力当作恒力处理,求此力的大小.(g=10m /s 2)

解:方法一:将运动员看作质量为m 的质点,从h 1高处下落,刚接触网时速度的大小

v 1=12gh (向下)

弹跳后到达的高度为h 2,刚离网时速度的大小

v 2=22gh (向上)

速度的改变量

Δv =v 1+v 2(向上)

以a 表示加速度,Δt 表示接触时间,则

Δv =a Δt

接触过程中运动员受到向上的弹力F 和向下的重力mg 。由牛顿第二定律,

F – mg =ma

由以上五式解得,

F = mg +m t gh gh ?+1

222

代入数据得:

F =1.5×103N

方法二: 将运动员看作质量为m 的质点,从h 1高处下落,刚接触网时速度的大小

v 1=12gh (向下)

弹跳后到达的高度为h 2,刚离网时速度的大小

v 2=22gh (向上)

取向上方向为正,由动量定理得:(F -mg )t =mv 2-(-mv 1)

由以上三式解得,

F =mg + m t gh gh ?+1

222

代入数据得:

F =1.5×103N

14.如图所示,在小车的一端高h 的支架上固定着一个半径为R 的1/4圆弧光滑导轨,一质量为m =0.2kg 的物体从圆弧的顶端无摩擦地滑下,离开圆弧后刚好从车的另一端擦过落到水平地面,车的质量M =2kg ,车身长L =0.22m ,车与水平地面

间摩擦不计,图中h =0.20m ,重力加速度g =10m /s 2,求R . 解:物体从圆弧的顶端无摩擦地滑到圆弧的底端过程中,水平方向没有外力.

设物体滑到圆弧的底端时车速度为v 1,物体速度为v 2 对物体与车,由动量及机械能守恒得 0=Mv 1-mv 2 mgR=21Mv 21+2

1m v 22 物体滑到圆弧底端后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向左做平抛运动,所以有

m

h=2

1gt 2 L=(v 1+v 2)t

由以上各式带入数据解得 R =0.055m

15.如图所示,一块足够长的木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上自左向右放有序号是1、2、3、…、n 的木块,所有木块的质量均为m ,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木板的质量与所有木块的总质量相等。在t =0时刻木板静止,第l 、2、3、…、n 号木块的初速度分别为v o 、2v o 、3v o 、…、nv o ,方向都向右.最终所有木块与木板以共同速度匀速运动.试求:

⑴所有木块与木板一起匀速运动的速度v n ⑵从t =0到所有木块与木板共同匀速运动经历的时间t

⑶第(n -1)号木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速度v n-1

解:⑴ 对系统,由动量守恒得

m (v o +2v o +3v o +…+nv o )=2nmv n

由上式解得 v n =(n +1)v o /4

⑵因为第n 号木块始终做匀减速运动,所以对第n

号木块,由动量定理得

-μmg t=mv n -mnv o

由上式解得 t=(3n-1)v 0/4μg

⑶第(n -1)号木块与木板相对静止时,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最小,设此时第n 号木块的速度为v 。

对系统,由动量守恒得

m (v o +2v o +3v o +…+nv o )=(2n-1)m v n-1+mv ①

对第n -1号木块,由动量定理得 -μmg t /=m v n-1 – m (n -1)v o ②

对第n 号木块,由动量定理得 -μmg t /=mv - mnv o ③

由①②③式解得v n-1 =(n-1)(n+2) v o /4n

16.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木块A 和B ,m A =0.5kg ,m B =0.4kg ,它们的上表面是粗糙的,今有一小铁块C ,m C =0.1kg ,以初速v 0=10m /s 沿两木块表面滑过,最后停留在B 上,此时B 、C 以共同速度v =1.5m /s 运动,求: (1)A 运动的速度v A =? (2)C 刚离开A 时的速度v C ′=?

解:(1)对ABC 由动量守恒得

m C v 0=m A v A +(m B +m C )v ①

上式带入数据得 v A =0.5m /s ②

(2)当C 刚离开A 时AB 有共同的速度v A ,所以由动量守恒得

m C v 0=(m A +m B )v A +m C v C ′ ③

上式带入数据得 v C ′=5.5 m /s ④

17.人做“蹦极”运动,用原长为15m 的橡皮绳拴住身体往下跃.若此人的质量为50kg ,从50m 高处由静止下落到运动停止瞬间所用时间为4s ,求橡皮绳对人的平均作用力.(g 取

10m /s 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人首先做自由落体运动,绳张紧后由于绳的张力随绳的伸长量而发生变化,题目求绳对人的平均作用力,可用动量定理求解.

由2121gt h =得,自由下落的时间s s g h t 73.110

15221=?== 绳的拉力作用时间为:t =t 2-t 1=4s-1.73s =2.27s

全程应用动量定理有:Ft 2-mgt =0 得平均作用力为N N t mgt F 22108.827

.241050?=??== 18.在光滑水平面上,动能为E 0,动量大小为p 0的小钢球1与静止小钢球2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球1的运动方向相反.将碰撞后球1的动能和动量的大小分别计为E 1、p 1,球2的动能和动量的大小分别计为E 2、p 2,则必有(ACD )

A .E 1< E 0

B .E 2> E 0

C .p 1< p 0

D .p 2> p 0

19.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 、B 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 B =2m A ,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 、B 两球的动量均为6kg ?m /s ,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 球的动量增量为-4kg ?m /s ,则( A )

A .左方是A 球,碰撞后A 、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B .左方是A 球,碰撞后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C .右方是A 球,碰撞后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D .右方是A 球,碰撞后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解析:由m B =2m A 知碰前v B

由上得v A ′∶v B ′=2∶5,故正确选项为A .

若右为A 球,由于此前动量都为6kg ?m /s ,即都向右运动,两球不可能相碰.

20.一个质量为M 的雪橇静止在水平雪地上,一条质量为m 的爱斯基摩狗站在该雪橇上.狗向雪橇的正后方跳下,随后又追赶并向前跳上雪橇;其后狗又反复跳下、追赶并跳上雪橇.狗与雪橇始终沿一条直线运动.若狗跳离雪橇时雪橇的速度为V ,则此时狗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V +u (其中u 为狗相对于雪橇的速度,V +u 为代数和,若以雪橇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 为正值,u 为负值).设狗总以速度v 追赶和跳上雪橇,雪橇与雪地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已知v 的大小为5m /s ,u 的大小为4m /s ,M =30kg ,m =10kg .

(1)求狗第一次跳上雪橇后两者共同速度的大小;

(2)求雪橇最终速度的大小和狗最多能跳上雪橇的次数.

(供使用但不一定用到的对数值:lg 2=0.301,lg 3=0.477)

解:(1)设雪橇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狗第一次跳下雪橇后雪橇的速度为V 1,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0)(11=++u V m MV

狗第一次跳上雪橇时,雪橇与狗的共同速度V 1′

满足: '+=+11)(V m M mv MV 可解得2

1)()(m M mv m M Mmu V +++-=' 将u =-4m /s ,v =5m /s ,M =30kg ,m =10kg 代入得V 1′=2m /s .

(2)方法一:设雪橇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狗第(n -1)次此跳下雪橇后雪橇的速度为V n-1,则狗第第(n -1)次跳上雪橇后的速度满足V n-1′:'

+=+--11)(n n V m M mv MV

这样,狗n 次跳下雪橇后,雪橇的速度V n 满足:)()(1u V m MV V m M n n n ++='+- 解得11)()(1)(--++-??????

+--=n n n m

M M m M mu m M M u v V 狗追不上雪橇的条件是V n ≥v ,上式可化简为v

m M Mu u m M m M M n )()()(1+-+≤+- 最后可求得)lg()()(lg 1M

m M u m M v m M Mu n +??????++-+≥ 代入数据得,n ≥3.14,狗最多能跳上雪橇3次,雪橇最终的速度大小为V 4=5.625m/s . 方法二:设雪橇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狗第i 次跳下雪橇后雪橇的速度为V i ,狗的速度

为V i +u ;狗第i 次跳上雪橇后,雪橇和狗的共同速度为V i ′,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第一次跳下雪橇:0)(11=++u V m MV

s m m

M mu V /11=+-= 第一次跳上雪橇:'+=+11)(V m M mv MV

第二次跳下雪橇:)()(221u V m MV V m M ++='

+ s m m

M mu V m M V /3)(12=+-'+= 第二次跳上雪橇:'

+=+22)(V m M mv MV m

M mv MV V ++='22 第三次跳下雪橇:)()(332u V m MV V m M ++='

+ s m m

M mu V m M V /5.4)(23=+-'+= 第三次跳上雪橇:'

+=+33)(V m M mv MV m

M mv MV V ++='33 第四次跳下雪橇:)()(443u V m MV V m M ++='

+

s m m

M mu V m M V /625.5)(34=+-'+= 此时雪橇的速度已大于狗追赶的速度,狗将不可能追上雪橇.因此,狗最多能跳上雪橇3次,雪橇最终的速度大小为5.625m/s .

21.相隔一定距离的A 、B 两球,质量均为m ,假设它们之间存在恒定斥力作用,原来两球被按住,处于静止状态.现突然松开两球,同时给A 球以速度v 0,使之沿两球连线射向B 球,而B 球初速为零.设轨道光滑,若两球间的距离从最小值(两球未接触)到刚恢复到原始值所经历的时间为t ,求两球间的斥力.

解:作出示意图,如图所示.

当A 、B 相距最近时,二者速度应相等,设为u ,当二者距离恢复原始值时,设A 、B 的速度分别为v 1、v 2,整个过程经历的时间为t /。

对B 球,由动量定理得:Ft =mv 2-mu ①

由动量守恒得 mv 0=2mu ②

mv 0=mv 1+mv 2 ③

整个过程中A 、B 两球对地的位移相等,则:/2/102

2t v t v v =+ ④ 联立①~④式解得:t

mv F 20= ⑤ 22.古时有“守株待兔”的寓言,设兔子的头部受到大小等于自身体重的打击力时即可致死,并设兔子与树桩作用时间为0.2s ,则被撞死的兔子其奔跑速度可能为(g 取

10m /s 2)(CD )

A .1m/s

B .1.5m/s

C .2m/s

D .2.5m/s

23.质量为m 的物体,沿半径为R 的圆形轨道以速率v 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在半个周期内的冲量为 2mv .

24.一块足够长的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在木板上自左向右放有A 、B 、C 三块质量均为m 的木块,它们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木板的质量为3m .开始时木板不动,A 、B 、C 三木块的速度依次为v 0、2v 0、3v 0,方向都水平向右;最终三木块与木板以共同速度运动.求:

(1)C 木块从开始运动到与木板速度刚好相等时的位移;

(2)B 木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速度.

(答案:g v μ204,065v ) 25.如图所示,平直轨道上有一车厢,质量为M ,车厢以1.2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某时刻与质量为m=3

1M 的静止平板车相撞并连接在一起, 车顶离平板车高为1.8m ,车厢边缘有一钢球向前滑出,求钢

球落在平板车上何处?(平板车足够长,取g=10m/s 2)

0 1

v 2v u 0v u

(钢球落在距平板车左端0.18m 处)

26.右图是用来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弹性球1用细线悬挂于O 点,O 点下方桌子的边沿有一竖直立柱.实验时,将球1拉到A 点,并使之静止,同时把球2放在立柱上.释放球1,当它摆到悬点正下方时与球2发生对心碰撞.碰后球1向左最远可摆到B 点,球2落到水平地面上的C 点.测出有关数据即可验证1、2

两球碰撞时动量守恒.现已测出A 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a .B 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b ,C 点与桌子边沿

间的水平距离为c .此外,还需要测量的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测量的数据,该实验中

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球1和球2的质量m 1和m 2,立柱的高h ,桌面离地面的高H ,

m 1)(2h a g -=m 1)(2h b g -+m 2c )

(2h H g + 27.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先让a 球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

重复10次;再把同样大小的b 球放在斜槽轨道末端水平

段的最右端附近静止,让a 球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

下,和b 球相碰后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

复10次.

(1)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以下哪些;A .斜槽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H ;B .小球a 、b 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C .小球a 、b 的半径r ;D .小球a 、b 在离开斜槽轨道末端后平抛飞行的时间;E .记录纸上O 点到A 、B 、C 各点的距离OA 、OB 、OC ; F .a 球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水平部分间的高度差h .答: .

(2)小球a 、b 的质量应该满足关系

(3)放上被碰小球后两小球碰后是否同时落地?

如果不是同时落地对实验结果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这时小球a 、b 的落地点依次是图中水平面上的 点和 点.

(4)按照本实验方法,验证动量守恒的验证式是 .

【答案】(1)B E ;(2)m a >m b ;(3) 是,有影响,槽口末端切线不水平或a 、b 不等高.A 、C ;(4)m a ·OB =m a ·OA +m b ·OC

28.某同学用如图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先将球a 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重复10次,再把同样大小的球b 放在斜槽轨道水平段的最右端处静止,让球a 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且与b 球相碰,碰后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的不同位置,重复10次.

(1)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 .(填序号字母) A .小球a 、b 的质量m a 、m b

B .小球a 、b 的半径r

C .斜槽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H

D .球a 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的高度差h

E .小球a 、b 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的飞行时间

H a b

a b h

O

H

c

A B C

F .记录纸上O 点到两小球的平均落点位置A 、B 、C 的距离OA 、OB 、OC

(2)放上被碰小球,两球(m a >m b )相碰后,小球a 、b 的平均落点位置依次是图中 点和 点.

(3)利用该实验测得的物理量,也可以判断两球碰撞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判断的依据是看2OB m a 与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等.

答案:(1)A 、F

(2)A 、C (3)22OC m OA m b a +

29.一个篮球竖直向上抛出后回到抛出点,假设篮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比较篮球由抛出点上升到最高点和从最高点下降到抛出点的过程,有(C )

A .上升过程中篮球受到的重力的冲量的大小大于下降过程中篮球受到的重力的冲量

B .上升过程中篮球受到的重力的冲量的大小等于下降过程中篮球受到的重力的冲量

C .上升过程中篮球受到的重力的冲量的大小小于下降过程中篮球受到的重力的冲量

D .上升过程中篮球的动量变化的方向与下降过程中篮球动量变化的方向相反

30.如图所示,在甲、乙两种情况中,人用相同大小的恒定拉力拉绳子,使人和船A 均向右运动,经过相同的时间t ,图甲中船A 没有到岸,图乙中船A 没有与船B 相碰.则经过时间t (C )

A .图甲中人对绳子拉力的冲量比图乙中人对绳子拉力的冲量小

B .图甲中人对绳子拉力的冲量比图乙中人对绳子拉力的冲量大

C .图甲中人对绳子拉力的冲量比图乙中人对绳子拉力的冲量一样大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31.篮球运动是一项同学们喜欢的体育运动,为了检测篮球的性能,某同学多次让一篮球从h 1=1.8m 处自由下落,测出篮球从开始下落至第一次反弹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为t =1.3s ,

该篮球第一次反弹从离开地面至最高点所用时间为0.5s ,篮球的质量为m =0.6kg ,g 取10m /s 2.

求篮球对地面的平均作用力(不计空气阻力).

解:篮球从h 1处下落的时间为t 1,触地时速度大小为v 1,弹起时速度大小为v 2. 则s s g h t 6.010

8.12211=?== ① s m s m gh v /6/8.1102211=??== ②

球弹起的速度大小s m s m gt v /5/5.01022=?== ③

球与地面作用时间s t t t t 2.021=--=? ④

球触地过程中取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有:

)()(12mv mv t mg F --=?- ⑤

图甲

图乙

即 t

v v m mg F ?++=)(21,代入数据得N F 39=.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球对地面的平均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39N .

态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态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25小题.每题1.0分,共25.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某个人工作能力低,但他经常抱怨同事和领导,他的这种负性态度实际上是在掩盖真正的原因”,这种现象体现出的是态度的( )功能。 A 效用 B 认知 C 自我防御 D 价值表达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态度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效用功能、认知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以及价值表达功能。态度的自我防御功能能够使人倾向于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弗洛伊德提出的各种心理防御机制在本质上都是自我防御的态度。通过防御机制,人们能应付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 第2题 在态度的ABC模式中,B是指( )。 A 认知 B 情感 C 行为 D 行为倾向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态度包括三个成分:①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知觉、理解、判断与评价。②情感成分。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反应和情感体验。 ③行为倾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以上三种成分的英语

词首分别为C(认知)、 A(情感)、B(行为倾向),因而对态度的三种成分也有人称其为态度的ABC模式。 第3题 对畏惧与态度转变的研究表明,( )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A 低程度畏惧 B 中等程度畏惧 C 高程度畏惧 D 任何程度畏惧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在大多数情况下,畏惧的唤起能增强说服效果。但是,如果畏惧太强烈,引起接受者的心理防御以至否定畏惧本身,结果会使态度转变较少。研究发现,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第4题 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A 与生俱来的 B 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 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态度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改变的。因此,答案选D。 第5题 社会心理学家为了避免社会赞许性的反应偏差对态度测量的干扰,发明了 ( )。 A 直接测量方法

(完整版)动量试题精选及答案解读

“动量”练习题 1.下列运动过程中,在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相等的是(BCD ) A .匀速圆周运动 B .自由落体运动 C .平抛运动 D .匀减速直线运动 2.从同一高度落下的玻璃杯掉在水泥地上易碎,掉在沙地上不易碎,这是因为玻璃杯落 到水泥地上时(B ) A .受到的冲量大 B .动量变化率大 C .动量改变量大 D .动量大 3.如图所示,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 点自由下落,图中a 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 点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 点是人静止时悬吊着的平衡位置.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D ) A .从p 至b 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值大于弹性绳弹力的冲量值 B .从p 至b 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值与弹性绳弹力的冲量值相等 C .从p 至c 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值大于弹性绳弹力的冲量值 D .从p 至c 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值等于弹性绳弹力的冲量值 4.如图所示,铁块压着一纸条放在水平桌面上,当以速度V 抽出纸条后,铁块掉在地 上地P 点,若以2V 的速度抽出纸条,则铁块落地点为(B ) A .仍在P 点 B .P 点左边 C .P 点右边不远处 D .P 点右边原水平位移的两倍处 5.有一种硬气功表演,表演者平卧地面,将一大石板置于他的身体上,另一人将重锤举 到高处并砸向石板,石板被砸碎,而表演者却安然无恙.假设重锤与石板撞击后二者具有相 同的速度,表演者在表演时尽量挑选质量较大的石板.对这一现象,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重锤在与石板撞击的过程中,重锤与石板的总机械能守恒 B .石板的质量越大,石板获得的动量就越小 C .石板的质量越大,石板所受到的打击力就越小 D .石板的质量越大,石板获得的速度就越小 6.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弹性小球A 、B ,质量都为m .现B 球静止,A 球向B 球运动,发生正碰.已知碰撞过程中总机械能守恒,两球压缩最紧时的弹性势能为E P ,则碰 前A 球的速度等于(C ) A . m E p B . m E p 2 C . 2m E p D . 2m E p 2 7.一辆小车正在沿光滑水平面匀速运动,突然下起了大雨,雨水竖直下落,使小车内积 下了一定深度的水.雨停后,由于小车底部出现一个小孔,雨水渐渐从小孔中漏出.关于小车 的运动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 A .积水过程中小车的速度逐渐减小,漏水过程中小车的速度逐渐增大 B .积水过程中小车的速度逐渐减小,漏水过程中小车的速度保持不变 C .积水过程中小车的速度保持不变,漏水过程中小车的速度逐渐增大 D .积水过程中和漏水过程中小车的速度都逐渐减小 8.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质量为1500kg 向南行驶的长途客车迎面撞上 了一质量为3000kg 向北行驶的卡车,碰后两辆车接在一起,并向南滑行了一小段距离停止. 根据测速仪的测定,长途客车碰前以20m/s 的速度行驶,由此可判断卡车碰前的行驶速率(A ) P

最新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20篇

最新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20篇 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守恒定律 1.在相互平行且足够长的两根水平光滑的硬杆上,穿着三个半径相同的刚性球A、B、C,三球的质量分别为m A=1kg、m B=2kg、m C=6kg,初状态BC球之间连着一根轻质弹簧并处于静止,B、C连线与杆垂直并且弹簧刚好处于原长状态,A球以v0=9m/s的速度向左运动,与同一杆上的B球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求: (1)A球与B球碰撞中损耗的机械能; (2)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3)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B球的最小速度. 【答案】(1);(2);(3)零. 【解析】 试题分析:(1)A、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碰后A、B的共同速度 损失的机械能 (2)A、B、C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三者速度相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三者共同速度 最大弹性势能 (3)三者第一次有共同速度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A、B在前,C在后.此后C向左加速,A、B的加速度沿杆向右,直到弹簧恢复原长,故A、B继续向左减速,若能减速到零则再向右加速. 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取向左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此时A、B的速度,C的速度

可知碰后A 、B 已由向左的共同速度减小到零后反向加速到向右的 ,故B 的最小速度为零 .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 【名师点睛】A 、B 发生弹性碰撞,碰撞的过程中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A 球与B 球碰撞中损耗的机械能.当B 、C 速度相等时,弹簧伸长量最大,弹性势能最大,结合B 、C 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求出最大的弹性势能.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由系统的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结合解答 2.如图:竖直面内固定的绝缘轨道abc ,由半径R =3 m 的光滑圆弧段bc 与长l =1.5 m 的粗糙水平段ab 在b 点相切而构成,O 点是圆弧段的圆心,Oc 与Ob 的夹角θ=37°;过f 点的竖直虚线左侧有方向竖直向上、场强大小E =10 N/C 的匀强电场,Ocb 的外侧有一长度足够长、宽度d =1.6 m 的矩形区域efgh ,ef 与Oc 交于c 点,ecf 与水平向右的方向所成的夹角为β(53°≤β≤147°),矩形区域内有方向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质量m 2=3×10-3 kg 、电荷量q =3×l0-3 C 的带正电小物体Q 静止在圆弧轨道上b 点,质量m 1=1.5×10-3 kg 的不带电小物体P 从轨道右端a 以v 0=8 m/s 的水平速度向左运动,P 、Q 碰撞时间极短,碰后P 以1 m/s 的速度水平向右弹回.已知P 与a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A 、B 均可视为质点,Q 的电荷量始终不变,忽略空气阻力,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 m/s 2.求: (1)碰后瞬间,圆弧轨道对物体Q 的弹力大小F N ; (2)当β=53°时,物体Q 刚好不从gh 边穿出磁场,求区域efgh 内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 1; (3)当区域efgh 内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2=2T 时,要让物体Q 从gh 边穿出磁场且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求此最长时间t 及对应的β值. 【答案】(1)2 4.610N F N -=? (2)1 1.25B T = (3)127s 360 t π = ,001290143ββ==和 【解析】 【详解】 解:(1)设P 碰撞前后的速度分别为1v 和1v ',Q 碰后的速度为2v

动态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 动态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17小题.每题1.0分,共17.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循环波动分析中,周期谷底所处的时刻为( )。 A 衰退转折点 B 扩张转折点 C 峰值 D 谷值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衰退转折点是指周期峰值所处的时刻;峰值是指经济周期顶点的指标值;谷值是指经济周期谷底的指标值。 第2题 y t =a 1y t-1+a 2y t-2+…+a n y t-n +b 0e+b 1e t-1+…+b m e t-m ,是( )。 A 一阶自回归模型 B 二阶自回归模型 C 滑动平均模型 D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n ,m)是指用n 阶自回归m 阶滑动平均的混合模型来描述的模型。它满足: y t =a 1y t-1+a 2y t-2+…+a n y t-n +b 0e t +b 1e t-1+…+b m e t-m 第3题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 下列模型中属于滑动平均模型的是( )。 A y t =a 1y t-1+e t B y t =a 1y t-1+a 2y t-2+e t C y t =a 1y t-1+a 2y t-2+…+a k y t-k +e t D y t =b 0e t +b 1e t-1+…+b k e t-k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A 项是一阶自回归模型;B 项是二阶自回归模型;C 项是k 阶自回归模型。 第4题 在指数平滑法建立模型时,对远期和近期资料给予权数应遵循的原则是 ( )。 A 远近相同 B 远近不同 C 远大近小 D 远小近大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因为社会经济现象在一较短时期内的结构的稳定性一般总是优于一较长时期,分析对象在两个较为接近的时期,其结构的相似性一般总是大于两个相距较远的时期。因此在指数平滑法建立模型时,对远期和近期资料给予权数应遵循“远小近大”的原则。 第5题 当扩散指数50>DIt >0时,表明经济正面临全面收缩的阶段,进入一个新的不景气的前期,此时( )。 A 扩张的指标数多于下降的指标数 B 扩张的指标数等于下降的指标数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 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守恒定律 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放置一质量为m 的物块B ,B 的下端连接一轻质弹簧,弹簧下端与挡板相连接,B 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 0,O 点为弹簧的原长位置.在斜面顶端另有一质量也为m 的物块A ,距物块B 为3x 0,现让A 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A 与B 相碰后立即一起沿斜面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最低点后又一起向上运动,并恰好回到O 点(A 、B 均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A 、B 相碰后瞬间的共同速度的大小; (2)A 、B 相碰前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 (3)若在斜面顶端再连接一光滑的半径R =x 0的半圆轨道PQ ,圆弧轨道与斜面相切 于最高点P ,现让物块A 以初速度v 从P 点沿斜面下滑,与B 碰后返回到P 点还具有向上的速度,则v 至少为多大时物块A 能沿圆弧轨道运动到Q 点.(计算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答案】20132v gx =01 4 P E mgx =0(2043)v gx =+【解析】 试题分析:(1)A 与B 球碰撞前后,A 球的速度分别是v 1和v 2,因A 球滑下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mg (3x 0)sin30°= 1 2 mv 12 解得:103v gx = 又因A 与B 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有:mv 1=2mv 2…② 联立①②得:21011 322 v v gx == (2)碰后,A 、B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则有:E P + 1 2 ?2mv 22=0+2mg?x 0sin30° 解得:E P =2mg?x 0sin30°? 1 2?2mv 22=mgx 0?34 mgx 0=14mgx 0…③ (3)设物块在最高点C 的速度是v C ,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专题训练

1.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木块B与水平桌面间的接触是光滑的,子弹A沿水平方向 射入木块后留在其中,将弹簧压缩到最短.若将子弹、木块和弹簧合在一起作为系统, 则此系统在从子弹开始射入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整个过程中() A. 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 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D. 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2.车厢停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车厢后面的人对前壁发射一颗子弹。设子弹质量为m,出口速度v,车厢和人的质量为M,则子弹陷入前车壁后,车厢的速度为() A. mv/M,向前 B. mv/M,向后 C. mv/(m M),向前 D. 0 3.质量为m、速度为v的A球与质量为3m的静止B球发生正碰.碰撞可能是弹性的,也可能是非弹性的,因此,碰撞后B球的速度可能有不同的值.碰撞后B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 A. 0.6v B. 0.4v C. 0.3v D. v 4.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向运动,A球的动量是8kg·m/s,B球的动量是6kg·m/s,A球追上B球时发生碰撞,则碰撞后A、B两球的动量可能为 A. p A=0,p B=l4kg·m/s B. p A=4kg·m/s,p B=10kg·m/s C. p A=6kg·m/s,p B=8kg·m/s D. p A=7kg·m/s,p B=8kg·m/s 5.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停放质量为m装有弧形槽的小车.现有一质量也为m的小 球以v0的水平速度沿切线水平的槽口向小车滑去,不计一切摩擦,则() A. 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小车和小球组成的系统总动量守恒 B. 小球离车后,可能做竖直上抛运动 C. 小球离车后,可能做自由落体运动 D. 小球离车后,小车的速度有可能大于v0 6.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着长木板B,质量为m=2kg的木块A以速度v0=2m/s滑上原来静止的长木板B的上表面,由于A、B之间存在有摩擦,之后,A、B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乙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之间动摩擦因数为0.1 B. 长木板的质量M=2kg C. 长木板长度至少为2m D. A、B组成系统损失机械能为4J 7.长为L、质量为M的木块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有 一质量为m的子弹(可视为质点)以水平速度v0击中木块并恰好未穿出。设子弹射入木块过程时间极短,子弹受到木块的阻力恒定,木块运动的最大距离为s,重力加速度为g,(其中M=3m)求: (1)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子弹受到的阻力大小f。(结果用m ,v0,L表示) 8.如图所示,A、B两点分别为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O为圆心,OA连线水平,OB连线竖直,圆弧轨道半径R=1.8m,圆弧轨道与水平地面BC平滑连接。质量m1=1kg的物体P由A点无初速度下滑后,与静止在B点的质量m2=2kg的物体Q发生弹性碰撞。已知P、Q两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P、Q两物体均可视为质点,当地重力加速度g=10m/s2。求P、Q两物体都停止运动时二者之间的距离。

四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四 动量守恒定律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在下列几种现象中,动量守恒的有( ) A .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车,从水平方向跳上一个人,人车为一系统 B .运动员将铅球从肩窝开始加速推出,以运动员和球为一系统 C .从高空自由落下的重物落在静止于地面上的车厢中,以重物和车厢为一系统 D .光滑水平面上放一斜面,斜面光滑,一个物体沿斜面滑下,以重物和斜面为一系统 2.两物体组成的系统总动量守恒,这个系统中( ) A .一个物体增加的速度等于另一个物体减少的速度 B .一物体受的冲量与另一物体所受冲量相同 C .两个物体的动量变化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 .系统总动量的变化为零 3.砂子总质量为M 的小车,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速度为v 0,在行驶途中有质量为m 的砂子从车上漏掉,砂子漏掉后小车的速度应为 ( ) A .v 0 B .m M Mv -0 A .m M mv -0 A .M v m M 0)(- 、B 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合外力为0,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的动量变大, B 的动量一定变大 B .A 的动量变大,B 的动量一定变小 C .A 与B 的动量变化相等 D .A 与B 受到的冲量大小相等 5.把一支枪水平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枪发射子弹时,关于枪、子弹、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枪和子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枪和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 .枪、弹、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 .若忽略不计弹和枪筒之间的摩擦,枪、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6.两球相向运动,发生正碰,碰撞后两球均静止,于是可以判定,在碰撞以前( ) A .两球的质量相等 B .两球的速度大小相同 C .两球的动量大小相等 D .以上都不能断定 7.一只小船静止在水面上,一个人从小船的一端走到另一端,不计水的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在小船上行走,人对船的冲量比船对人的冲量小,所以 人向前运动得快,小船后退得慢 B .人在小船上行走时,人的质量比船的质量小,它们受到的 冲量大小是一样的,所以人向前运动得快,船后退得慢 C .当人停止走动时,因为小船惯性大,所以小船要继续后退 D .当人停止走动时,因为总动量守恒,所以小船也停止后退 8.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小车,用线系一小球, 将球拉开后放开,球放开时小车保持静止状态,当小球落下以后 与固定在小车上的油泥沾在一起,则从此以后,关于小车的运动状态是 ( ) A .静止不动 B .向右运动 C .向左运动 D .无法判断 *9.木块a 和b 用一根轻弹簧连接起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 紧靠在墙壁上,在b 上施加向左的水平力使弹簧压缩,如图所示,当撤去外力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尚未离开墙壁前,a 和b 系统的动量守恒 B .a 尚未离开墙壁前,a 与b 系统的动量不守恒 C .a 离开墙后,a 、b 系统动量守恒 D .a 离开墙后,a 、b 系统动量不守恒 *10.向空中发射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当物体的速度恰好沿水平方向 时,物体炸裂为a,b 两块.若质量较大的a 块的速度方向仍沿原来的方向则 ( ) A .b 的速度方向一定与原速度方向相反 B .从炸裂到落地这段时间里,a 飞行的水平距离一定比b 的大

应用文写作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应用文写作考试 一、多项选择题 1. 适用于报告写作的事项有(ACE )0 A. 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B. 向下级或有关方面介绍工作情况 C. 向上级提出工作建议 D. 答复群众的查询、提问 E. 答复上级机关的查询、提问 2. 工作报告的内容包括(ACDE )。 A. 经常性的工作情况 B. 偶发性的特殊情况 C. 向上级汇报今后工作的打算 D. 对上级机关的查问做出答复 E. 向上级汇报的工作经验 3. 适合作报告结尾的习惯用语有(AC )。 A. “特此报告” B. “以上报告,请批复” C. “以上报告,请审示” D. “请批准” E. “如无不妥,请批准” 4. 适合请示的事项有(BCDE )。 A. 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请求上级指导 B. 下级无权解决的问题,请求上级机关作出指示 C. 下级无力解决的问题,请求上级机关帮助解决 D. 按规定不能自行处理,应经上级批准的事项 E. 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涉及面广而下级无法独立解决必须请求上级机关协调和帮助的问题 5. 下列事项中,应该用请示行文的有(ACD)。 A. XX县教育局拟行文请求上级拨款修复台风刮毁的学校 B. XX县政府拟行文向上级汇报本县灾情 C. XX集团公司拟行文请求上级批准引进肉食品加工自动化生产线 D. XX海关拟行文请求上级明确车辆养路费缴纳标准 E. XX市政府拟行文向上级反映农民负担增加的情况 6. “请示”应当(AC )0 A. 一文一事 B. 抄送下级机关 C. 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 D. 不考虑上级机关的审批权限和承受能力 7. 下列标题中正确的有(BDE )o A. XX分公司关于请求批准开发新产品的报告 B. XX县人民政府关于解决我县高寒山区贫困户移民搬迁经费的请示 C. XX县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将XX风景区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请示报告

高考物理最新力学知识点之动量基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5)

高考物理最新力学知识点之动量基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5)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一个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则动能一定变化 B .若一个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则动量一定变化 C .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动量保持不变 D .一个力对物体有冲量,则该力一定会对物体做功 2.如图所示,A 、B 是位于水平桌面上两个质量相等的小滑块,离墙壁的距离分别为L 和 2 L ,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A μ和B μ,现给滑块A 某一初速度,使之从桌面右端开始向左滑动,设AB 之间、B 与墙壁之间的碰撞时间都很短,且碰撞中没有能量损失,若要使滑块A 最终不从桌面上掉下来,滑块A 的初速度的最大值为( ) A .()A B gL μμ+ B .()2A B gL μμ+ C .()2 A B gL μμ+ D . ()1 2 A B gL μμ+ 3.质量为m 的子弹以某一初速度0v 击中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木块,并陷入木块一定深度后与木块相对静止,甲、乙两图表示这一过程开始和结束时子弹和木块可能的相对位置,设地面粗糙程度均匀,木块对子弹的阻力大小恒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M 较大,可能是甲图所示情形:若M 较小,可能是乙图所示情形 B .若0v 较小,可能是甲图所示情形:若0v 较大,可能是乙图所示情形 C .地面较光滑,可能是甲图所示情形:地面较粗糙,可能是乙图所示情形 D .无论m 、M 、0v 的大小和地面粗糙程度如何,都只可能是甲图所示的情形 4.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轨道上带正电的甲球,以某一水平速度射向静止在轨道上带正电的乙球,当它们相距最近时,甲球的速度变为原来的1 5 .已知两球始终未接触,则甲、乙两球的质量之比是

2020年高考物理专题训练十二 动量守恒多种模型的解题思路

2020年高考物理专题训练十二 动量守恒多种模型的解题思路 1.(碰撞模型)甲、乙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甲球的动量是p 1=5 kg·m/s ,乙球的动量是p 2=7 kg·m/s ,当甲球追上乙球发生碰撞后,乙球的动量变为p 2′=10 kg·m/s ,设甲球的质量为m 1,乙球的质量为m 2,则m 1、m 2的关系可能是( ) A .m 1=m 2 B .2m 1=m 2 C .4m 1=m 2 D .6m 1=m 2 【答案】 C 【解析】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可知碰后甲球的动量p 1′=2 kg·m/s 。由于是甲追碰乙,碰撞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有 p 1m 1>p 2m 2,可得m 2>75m 1;碰撞后甲的速度不大于乙的速度,有p 1′m 1 ≤p 2′m 2,可得m 2≤5m 1。碰撞后系统的动能不大于碰前系统的动能,由E k =p 22m 可知p 1′22m 1+p 2′22m 2≤p 21 2m 1+p 222m 2,解得m 2≥177m 1,联立得177 m 1≤m 2≤5m 1,C 正确。 2.(碰撞模型综合)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A 点固定一半径R =0.2 m 的竖直光滑圆弧轨道,底端有一小孔。在水平面上距A 点s =1 m 的B 点正上方O 处,用长为L =0.9 m 的轻绳悬挂一质量M =0.1 kg 的小球甲,现将小球甲拉至图中C 位置,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θ=60°。静止释放小球甲,摆到最低点B 点时与另一质量m =0.05 kg 的静止小滑块乙(可视为质点)发生完全弹性碰撞。碰后小滑块乙在水平面上运动到A 点,并无碰撞地经过小孔进入圆轨道,当小滑块乙进入圆轨道后立即关闭小孔,g =10 m/s 2。 (1)求甲、乙碰前瞬间小球甲的速度大小; (2)若小滑块乙进入圆轨道后的运动过程中恰好不脱离圆轨道,求小滑块乙与水平面的动摩

动量守恒定律习题及答案

动量守恒定律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32小题) 1.把一支枪水平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枪发射出一颗子弹时,关于枪、弹、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枪和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枪和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因为枪弹和枪筒之间的摩擦力很大,使系统的动量变化很大,故系统动量守恒 D.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因为系统只受重力和地面支持力这两个外力作用,这两个外力的合力为零 2.静止的实验火箭,总质量为M,当它以对地速度为v0喷出质量为△m的高温气体后,火箭的速度为() A.B.﹣C.D.﹣ 3.据新华社报道,2018年5月9日凌晨,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完或第274次发射任务,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该卫星是世界上第一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最初静止的运载火箭点火后喷出质量为M的气体后,质量为m的卫星(含未脱离的火箭)的速度大小为v,不计卫星受到的重力和空气阻力。则在上述过程中,卫星所受冲量大小为() A.Mv B.(M+m)v C.(M﹣m)v D.mv 4.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辆平板车,一个人站在车上用大锤敲打车的左端(如图)。在连续的敲打下,关于这辆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大锤不断的敲打,小车将持续向右运动 B.由于大锤与小车之间的作用力为内力,小车将静止不动 C.在大锤的连续敲打下,小车将左右移动 D.在大锤的连续敲打下,小车与大锤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5.设a、b两小球相撞,碰撞前后都在同一直线上运动。若测得它们相撞前的速度为v a、v b,相撞后的速度为v a′、v b′,可知两球的质量之比等于() A.B. C.D. 6.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向运动,A球的动量是8kg?m/s,B球的动量是6kg?m/s,A球追上B球时发生碰撞,则碰撞后A、B 两球的动量可能为() A.p A=0,p B=l4kg?m/s B.p A=4kg?m/s,p B=10kg?m/s C.p A=6kg?m/s,p B=8kg?m/s D.p A=7kg?m/s,p B=8kg?m/s 7.质量为m1=2kg和m2的两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正碰,碰撞时间不计,其χ﹣t(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m2的质量等于()

word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word考试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 1.在Word中,单击下面四个常用工具栏中的按钮,可以打开一个下拉列表,该按钮是: (A)显示比例(B)拼写检查(C)帮助(D)新建 2.在Word窗口的工作区中,闪烁的垂直条表示: (A)鼠标位置(B)插入点(C)键盘位置(D)按钮位置 3.在Word中,不打印却想查看要打印的文件是否符合要求,可单击: (A)"打印预览"按钮(B)"文件"按钮 (C)"新建"按钮(D)"文件名"按钮 4.下列操作中,执行不能选取全部文档。 (A)执行"编辑"菜单中的"全选"命令或按Ctrl+A组合键 (B)将光标移到文档的左边空白处,当光标变为一个空心箭头时,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 (C)将光标移到文档的左边空白处,当光标变为一个空心箭头时,连续三击鼠标

(D)将光标移到文档的左边空白处,当变为一个空心箭头时,双击鼠标 5.把单词cta改成cat,再把teh改成the后,单击"撒消上一次"按钮会显示: (A)cta (B)cat (C)teh (D)the 6.下列操作中,执行不能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 (A)执行"插入"菜单中的"图片"命令 (D)使用剪切板粘贴其他文件的部分图形或全部图形 (C)使用"插入"菜单中的"文件"命令; (D)使用"插入"菜单中的"对象"命令 7.要改变文档中单词的字体,必须: (A)把插入点置于单词的首字符前,然后选择字体 (B)选择整个单词然后选择字体 (C)选择所要的字体然后选择单词 (D)选择所要的字体然后单击单词一次 8.Word把格式化分为等3类。 (A)字符、段落和句子格式化(B)字符、句子和页面格式化 (C)句子、页面格式和段落格式化(D)字符、段落和页面格式化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基础练习题及解析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基础练习题及解析 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守恒定律 1.如图所示,小明站在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上用力向右推静止的木箱,木箱最终以速度v 向右匀速运动.已知木箱的质量为m ,人与车的总质量为2m ,木箱运动一段时间后与竖直墙壁发生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反弹回来后被小明接住.求: (1)推出木箱后小明和小车一起运动的速度v 1的大小; (2)小明接住木箱后三者一起运动的速度v 2的大小. 【答案】①2v ;②23 v 【解析】 试题分析:①取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有:0=2mv 1-mv 得12v v = ②小明接木箱的过程中动量守恒,有mv+2mv 1=(m+2m )v 2 解得223 v v =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 2.如图所示,质量为M =2kg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AB 部分为半径R =0.3m 的光滑 1 4 圆孤,BC 部分水平粗糙,BC 长为L =0.6m 。一可看做质点的小物块从A 点由静止释放,滑到C 点刚好相对小车停止。已知小物块质量m =1kg ,取g =10m/s 2。求: (1)小物块与小车BC 部分间的动摩擦因数; (2)小物块从A 滑到C 的过程中,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 【答案】(1)0.5(2)1m/s 【解析】 【详解】 解:(1) 小物块滑到C 点的过程中,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则有:()0M m v += 所以滑到C 点时小物块与小车速度都为0 由能量守恒得: mgR mgL μ= 解得:0.5R L μ= =

(2)小物块滑到B 位置时速度最大,设为1v ,此时小车获得的速度也最大,设为2v 由动量守恒得 :12mv Mv = 由能量守恒得 :221211 22 mgR mv Mv =+ 联立解得: 21/ v m s = 3.两个质量分别为0.3A m kg =、0.1B m kg =的小滑块A 、B 和一根轻质短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小滑块A 粘连,另一端与小滑块B 接触而不粘连.现使小滑块A 和B 之间夹着被压缩的轻质弹簧,处于锁定状态,一起以速度03/v m s =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题8图所示.一段时间后,突然解除锁定(解除锁定没有机械能损失),两滑块仍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两滑块在水平面分离后,小滑块B 冲上斜面的高度为 1.5h m =.斜面倾角 o 37θ=,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5μ=,水平面与斜面圆滑连接.重力加速度g 取210/m s .求:(提示:o sin 370.6=,o cos370.8=) (1)A 、B 滑块分离时,B 滑块的速度大小. (2)解除锁定前弹簧的弹性势能. 【答案】(1)6/B v m s = (2)0.6P E J = 【解析】 试题分析:(1)设分离时A 、B 的速度分别为A v 、B v , 小滑块B 冲上斜面轨道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2 cos 1sin 2 B B B B m gh m gh m v θμθ+?= ① (3分) 代入已知数据解得:6/B v m s = ② (2分) (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A B A A B B m m v m v m v +=+ ③ (3分) 解得:2/A v m s = (2分) 由能量守恒得: 222 0111()222 A B P A A B B m m v E m v m v ++=+ ④ (4分) 解得:0.6P E J = ⑤ (2分) 考点:本题考查了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两辆车,甲车上面有发射装置,甲车连同发射装置质量M 1=1 kg ,车上另有一个质量为m =0.2 kg 的小球,甲车静止在水平面上,乙车以v 0=8 m/s

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

1、给定资料3-6缉拿了我国传统节日被“淡化”和“异化”的诸多现象,请指出具体表现。(25分)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语言准确,不超过300字。 解析:单一式概括题 要求中出现逻辑清晰,需要对淡化和异化进行分类概括。 淡化主要是在材料三、四中,异化主要在材料五、六。 淡化: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不知道节日文化的内涵,节日生活空荡荡,无事可做。对传统民俗遗忘,节日氛围缺失,节日以吃为主要基调,节日主要文化活动是看电视。 异化:传统节日变成了社交资源的主要契机,节日食品,节日传统式微,对文化符号和功能意义曲解或淡忘,对传统节日事象妄谈。 2、根据给定资料判断并分析下列观点的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 解析:综合分析题。此题只需要对两个观点判断对错,并进行分析即可。 第一个观点是错误的。原因:传统是被不断发明、生产和再生产出来的,现有的传统并非一成不变的。今天出现的文化现象,实际上也正在为促成向后延续的传统增加新的因素。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面前,传统文化的不断创新,会使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发展、弘扬。 第二个观点是正确的。在当前的文化语境下,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不知道节日文化的内涵,节日生活空荡荡,无事可做,即使“申遗”成功,也不会引起人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重 视。 3、某公益组织与策划一次名为“月满中秋”的公益活动,向全社会发出重视传统节日的文 化倡导。请你写出该倡议书的主要内容。(20分) 要求:目标清楚,内容具体,倡议具有可操作性,300字左右。 解析:此题题目要求中明确提出倡议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在作答中侧重倡议书内容,以对策为主。 倡议:1、保护传统文化。要珍爱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全球文化交融中更加自觉地运 用多种形式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2、过好传统节日。配合国务院把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日的举措,过好各具特色的民族节日,积极开展节庆文体娱乐活动。3、弘扬传统美德。以过好节日为载体,大力弘扬庄敬自强、孝老爱亲、家庭和睦、重诺守信等传统美德,弘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4、锻造民族精神。在新的形势下自觉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包容和谐的精神、扶助友爱的精神、刻苦耐劳的精神、革故鼎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5、发展文化产业。依托传统节日资源,发展节庆用品生产、文化艺术展演、旅游观光等产业,促进传统文化现代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4、南宋思想家朱熹曾说:自敬,则敬之;自慢,则人慢之。请你从给定的资料处罚,结 合实际,以“增强民族自信重建节日文化”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35分)要求:主题正确,内容丰富,论证深入,语言流畅900-1100字。 解析:为命题式作文,标题为“增强民族自信重建节日文化”。因为题目内容偏正面,因 此适宜写政论文。题目中虽然谈的是重建节日文化,但是主旨还是谈的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只要在文章中谈到对节日文化重建,对传统文化传承,均可。 答:当今社会,小到个人、企业,大到国家都开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曾几何时,中华文化有如一丝耀眼的曙光,照亮了人类文明的蛮荒大地,从此便一直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前沿,引领着人类文化的进步和繁荣,形成了自信积极的文化自信心。然而自鸦片战争以降,在西方军事、科技、经济和文化猛烈冲击之下,中华文化逐渐丧失了自信心,不断地徘徊在盲目自大和妄自菲薄的怪圈里。 重建文化自信,不能靠吃老本,而必须依靠创新。我国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也有着可与日月争辉、能同天地齐寿的文化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与革新

2019高考物理动量与能量专题测试题及答案及解析

2019高考物理动量与能量专题测试题及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考模拟】如图所示,A、B、C三球的质量分别为m、m、2m,三个小球从同 一高度同时出发,其中A球有水平向右的初速度,B、C由静止释放。三个小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小球与地面之间、小球与小球之间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则小球与小球之间最多能够发生碰撞的次数为()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考模拟】如图所示,有一条捕鱼小船停靠在湖边码头,一位同学想用一个卷尺粗略测定它的质量。他进行了如下操作:首先将船平行码头自由停泊,然后他轻轻从船尾上船,走到船头后停下,而后轻轻下船。他用卷尺测出船后退的距离为d,然后用卷尺测出船长L,已知他自身的质量为m,则船的质量为( ) A.B.C.D. 3.【全国百强校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考模拟】如图所示,倾角θ = 30°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长度为60m。质量为3kg的滑块A由斜面底端以初速度v0 = 15 m/s沿斜面向上运动,与此同时,一质量为2kg的物块B从静止由斜面顶端沿斜面向下运动,物块A、B在斜而上某处发生碰撞,碰后A、B粘在一起。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0 m/s2。则

A.A、B运动2 s后相遇 B.A、B相遇的位置距离斜面底端为22.5 m C.A、B碰撞后瞬间,二者速度方向沿斜而向下,且速度大小为1m/s D.A、B碰撞过程损失的机械能为135J 4.【湖北省宜昌市英杰学校2018-2019学年高考模拟】光滑水平地面上,A,B两物块质量都为m,A以速度v向右运动,B原来静止,左端有一轻弹簧,如图所示,当A撞上弹簧,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 A.A、B系统总动量为2mv B.A的动量变为零 C.B的动量达到最大值 D.A、B的速度相等 5.【陕西省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考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0.5kg的小球在距离车底面高20m处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左平抛,落在以7.5m/s速度沿光滑水平面向右匀速行驶的敞篷小车中,车底涂有一层油泥,车与油泥的总质量为4kg,设小球在落到车底前瞬间速度是25m/s,则当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时,小车的速度是() A.5m/s B.4m/s C.8.5m/s D.9.5m/s 二、多选题 6.【山东省烟台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辆平板车,人和车都处于静止状态。一个人站在车上用大锤敲打车的左端,在连续的敲打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理】 物理动量守恒定律专题练习(及答案)

【物理】 物理动量守恒定律专题练习(及答案) 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守恒定律 1.运载火箭是人类进行太空探索的重要工具,一般采用多级发射的设计结构来提高其运载能力。某兴趣小组制作了两种火箭模型来探究多级结构的优越性,模型甲内部装有△m=100 g 的压缩气体,总质量为M=l kg ,点火后全部压缩气体以v o =570 m/s 的速度从底部喷口在极短的时间内竖直向下喷出;模型乙分为两级,每级内部各装有2 m ? 的压缩气体,每级总质量均为 2 M ,点火后模型后部第一级内的全部压缩气体以速度v o 从底部喷口在极短时间内竖直向下喷出,喷出后经过2s 时第一级脱离,同时第二级内全部压缩气体仍以速度v o 从第二级底部在极短时间内竖直向下喷出。喷气过程中的重力和整个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 取10 m /s 2,求两种模型上升的最大高度之差。 【答案】116.54m 【解析】对模型甲: ()00M m v mv =-?-?甲 21085=200.5629 v h m m g =≈甲甲 对模型乙第一级喷气: 10022 m m M v v ??? ?=-- ???乙 解得: 130m v s =乙 2s 末: ‘ 11=10m v v gt s -=乙乙 22 11 1'=402v v h m g -=乙乙乙 对模型乙第一级喷气: ‘120=)2222 M M m m v v v ??--乙乙( 解得: 2670= 9 m v s 乙 2 2222445=277.10281 v h m m g =≈乙乙 可得: 129440 += 116.5481 h h h h m m ?=-≈乙乙甲。 2.一质量为的子弹以某一初速度水平射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 并留在其中, 与木块 用一根弹性良好的轻质弹簧连在一起,开始弹簧处于原长,如图所示.已知弹簧 被压缩瞬间 的速度 ,木块 、 的质量均为 .求:

动量例题练习题及测试题大全(含解析答案)

定律成立的条件 ⑴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 ⑵系统受外力,但外力远小于内力,可以忽略不计; ⑶系统在某一个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则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⑷全过程的某一阶段系统受的合外力为零,则该阶段系统动量守恒。 2.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形式 (1)朋口 巾=朋科 +禺卩;,即 p i p 2=p l/ p 2/ , (2) 巾1 Zp2=0,巾仁-巾2 3.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方法 (1 )分析题意,明确研究对象。 (2) 对各阶段所选系统内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判定能否应用动量守恒。 (3) 确定过程的始、末状态,写出初动量和末动量表达式。 注重:在研究地面上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时, 各物体运动的速度均应取地球为参考系。 (4)建立动量守恒方程求解。 V 1 V 4.注重动量守恒定律的 整体性;③矢量性;④相对性; 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两个物体作用时间极短,满足内力远大于外力,可以认为动量守恒。 碰撞又分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三种。 五性”①条件性;② ⑤同时性. 如: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 m 1的物体A 以速度v 1向质量为m 2的静止物体B 运动,B 的左端连有轻弹簧

分析:在I位置A B刚好接触,弹簧开始被压缩,A开始减速,B开始加速;到n位置A B速度刚好相等(设为v),弹簧被压缩到最短;再往后A B远离,到川位位置恰好分开。 (1)弹簧是完全弹性的。压缩过程系统动能减少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n状态系统动 能最小而弹性势能最大;分开过程弹性势能减少全部转化为动能;因此I、川状态系统动能 相等。这种碰撞叫做弹性碰撞。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可以证实A、B的最终速度分别为: t刑]-刖T十2拠1 V1 二--- -------- 二------------------------- 巧 :;-1 ■ -\ ;r. - 。(这个结论最好背下来,以后经常要用到。) (2)弹簧不是完全弹性的。压缩过程系统动能减少,一部分转化为弹性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n状态弹性势能仍最大,但比损失的动能小;分离过程弹性势能减少,部分转化为动能,部分转化为内能;因为全过程系统动能有损失。 (3)弹簧完全没有弹性。压缩过程系统动能减少全部转化为内能,n状态没有弹性势能;由于没有弹性,A B不再分开,而是共同运动,不再有分离过程。可以证实, A B最r ~r 叫 v L = v2 =——-—片 终的共同速度为“1 ;一。在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能损失最大, 为: (这个结论最好背下来,以后经常要用到。) v1 【例1】质量为M的楔形物块上有圆弧轨道,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 度v1向物块运动。不计一切摩擦,圆弧小于90°且足够长。求小球能上升到的最大高度H和物块的最终速度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