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36-2007):洁净生产标准 平板玻璃行业(发布稿)

GB1 1614 浮法 玻璃 GB1 1901 水质 悬 浮物 的测定 重 量法 GB1 1914 水质 化学 需 氧量测 定 重铬 酸盐法 GB/T24001环境 管理 体 系 规 范及使 用指 南 GB/T15262 环 境 空气 二 氧 化硫 的测 定 甲醛 吸 收 .副 玫瑰 苯胺 分光 光度法 GB/T15435 环 境 空 气 二 氧 化 氮 的 测 定 Saltzman法 GB/T16157 固定 污染 源 排 气 中颗粒 物 测 定与 气 态污 染物 采样 方法 3术 语 和 定 义 3.1清洁生 产 指不 断采 取改 进设 计 、使用 清 洁 的能 源和原 料 、 采用 先 进 的工艺 与装 备 、改 善 管理 、综 合 利 用 资源 等 措 施 ,从 源头 上削减 污染 ,提高 资源 利用效 率 ,减少 或 者避 免生 产 、服务各 环 节 以及产 品使 用过 程 中污染 物 的产 生和 排放 ,以减 轻 或者 消除 人类 健康 和 环境 的危 害 。 3.2平 板玻 璃 指板状 的硅酸盐 玻璃 。 3.3浮 法 是 平板 玻璃 的一 种成 形方 法 。工艺 流程 系玻 璃液 从 熔 窑经 流槽 流到 锡槽 内 ,在有 保护 气体 的金 属 液面 上 ,向 前 漂移 ,而形 成 厚度 均 匀 ,两 表 面 平行 、平 整 和 火 抛 光 的玻璃 带 ,再经 退 火 、切 材 、成 品 装箱 、待 外 销 的工 艺生产 方 法 。 3.4浮 法玻 璃 指 用浮 法工 艺生 产 的平板 玻璃 。 3.5重 量箱 是 平板 玻璃 产 品的计量 单位 ,50kg为 一重 量箱 。 3.6平板 玻璃 单位 综合 能耗 指统 计期 内生产 每重 量箱 平 板玻璃 的能耗 ,折算 为 标准煤 ,即用合格 产 品总产 量 ,除总综 合能 耗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对于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或单位,相关部门可以要求其进行技术改进,引进清洁生 产技术,提高环保水平。
监督与检查
01
环境监测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环境监测手段,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进行
监测,及时发现环境问题,采取措施解决。
02
企业监管
相关部门可以对生产企业进行监管,检查其环保设施运行情况、污染
物排放情况等,确保其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03
社会监督
社会公众也可以对环境问题进行监督,如举报环境污染行为、反映环
境问题等,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违法处理
行政处罚
对于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企业或单位,相关部门可以依法 进行行政处罚,如责令停业、吊销营业执照等。
刑事责任
对于严重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企业或单位,相关责任人可 能面临刑事责任,如判刑、罚款等。
对未来标准的建议
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标准制定和修订机制,确 保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加强环境保护标准的实施力度,提高标准的执 行效果,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推进。
加强与国际环境保护标准的交流和合作,积极 参与国际环境保护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推 动我国环境保护标准的国际化进程。
THANKS
环保产业的发展
环保产业壮大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策的推动,环保产业将会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 发展的重要力量。
环保产业创新
环保产业将会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模式,推动环保产业的技术创新 和商业模式创新。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环保标准接轨
国家环保标准将会逐步与国际环保标准接轨,提高中国环保标准的国际影响力。
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 发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1999.04.01•【文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号]•【施行日期】1999.04.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环境标准正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号)《环境标准管理办法》已于1999年1月5日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一九九九年四月一日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环境标准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环境标准的制定、实施及对实施环境标准的监督。
第三条为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体健康,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制定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
国家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和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地方环境标准包括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标准)。
第四条国家环境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执行。
国家环境标准发布后,相应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自行废止。
地方环境标准在颁布该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范围内执行。
第五条环境标准分为强制性环境标准和推荐性环境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执行的其他环境标准属于强制性环境标准,强制性环境标准必须执行。
强制性环境标准以外的环境标准属于推荐性环境标准。
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环境标准,推荐性环境标准被强制性环境标准引用,也必须强制执行。
第六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全国环境标准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国家环境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负责地方环境标准的备案审查,指导地方环境标准管理工作。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942—2018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总则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and issuance of pollutant permit generalprogramme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件为准。
2018-02-08发布 2 0 1 8 - 0 2 - 0 8 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目次前言 (ⅱ)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排污单位基本情况填报要求 (2)5产排污环节对应排放口及许可排放限值确定方法 (7)6可行技术要求 (10)7自行监测管理要求 (12)8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编制要求 (12)9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12)10合规判定方法 (15)附录A(资料性附录)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程序 (18)i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81 号)和《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令第48 号),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落实相关治理措施和企业主体责任,完善排污许可技术支撑体系,指导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排污单位基本情况填报要求、许可排放限值确定、实际排放量核算和合规判定的一般方法,以及自行监测、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等环境管理要求,提出了排污单位污染防治可行技术的原则要求。
本标准附录 A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生态环境部发布六项国家环保标准

■ IN F O 丨资讯生态环境部发布六项国家环保标准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 环境保护法》,保护生态环境, 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生态环境 监测T 作,生态环境部近日批 准并发布6项国家环境保护标 准。
此次发布的6项标准分别 为《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 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HJ1019- 2019)、《土壤和沉积物 石油烃(C 6-C 9)的测定吹扫捕 集/气相色谱法》(HJ 1020- 2019)、《土壤和沉积物 石油烃(C 10-C 40)的测定气相 色谱法》(HJ 1021-2019)、 《土壤和沉积物苯氧竣酸类农 药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 1022-2019), 〈〈土壤和沉积物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等 47种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 质谱法》(HJ 1023-2019)、<(± 壤和沉积物铜、锌、铅、镍、 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491-2019)。
北京制定《关于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 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 工作的若干意见》,确保顺利 完成承诺的到2020年底农村 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北京市 特制定《关于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工作方案》。
《方案》提出将实施“百村示范、 千村整治”工程专项行动; 开展村庄清洁专项行动;推 进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行动;推进乡村绿化美化专项行动;推进“四好 农村路”建设专项行动。
加 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 营造乡村新面貌。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流域断面水质污染补偿办法(试行)》下发近日,内蒙古自治区生态 环境厅、财政厅制定了《内蒙古 自治区重点流域断面水质污染 补偿办法(试行)》。
该办法是以 保护河流生态环境、促进人与 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运用经 济手段,调节流域上中下游之间、水环境破坏者与受害者及 保护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推动流域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 制度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942—2018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总则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and issuance of pollutantpermit general programme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件为准。
2018-02-08发布 2 0 1 8 - 0 2 - 0 8 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目次前言................................................................................................................................. .. (ⅱ)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排污单位基本情况填报要求 (2)5产排污环节对应排放口及许可排放限值确定方法 (7)6可行技术要求 (10)7自行监测管理要求 (12)8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编制要求 (12)9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12)10合规判定方法 (15)附录A(资料性附录)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程序 (18)i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81 号)和《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令第48 号),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落实相关治理措施和企业主体责任,完善排污许可技术支撑体系,指导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排污单位基本情况填报要求、许可排放限值确定、实际排放量核算和合规判定的一般方法,以及自行监测、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等环境管理要求,提出了排污单位污染防治可行技术的原则要求。
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与环境保护标准

环境标准研究所
5
3、环境保护标准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环保标准是指为保护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及社会物质财 富,由法定机关对环境保护领域中需要规范的事物所作的统 一的技术规定。环保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重要而 特殊的组成部分。
环保标准具有公益性、强制性、技术性和科学性四个方面的特点 环境质量标准体现了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基本要求,对于建设生态 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污染物排放标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以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其他各类环境保护标准贯穿于环境保护执法、监督、管理工作的各个领域、 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为推动环保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实现依法行政提供 了重要保障。
•
•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01)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 18484-2001 )
环境标准研究所
19
6、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主要移动源排放标准
1.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I)》(GB 18352.1-2001) 2.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II) 》(GB 18352.2-2001) 3. 《农用运输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8322-2002) 4.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怠速法)》 (GB 14621-2002) 5. 《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GB146222002) 6. 《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 量方法》( GB 14762-2002)
环境标准研究所
国家环境保护新标准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范和指导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保护环境,防治地下水污染,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及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可参照执行。
2.水质钡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602-201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中钡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钡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可溶性钡和总钡的测定。
3.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05-201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土壤和沉积物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65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若通过验证本标准也可适用于其他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4.工业污染源现场检查技术规范(HJ606-2011)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污染源现场检查的准备工作、主要内容及技术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工业污染源现场检查工作。
5.六价铬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HJ 609-201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六价铬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的技术性能,提高我国水环境监测工作的能力,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六价铬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的性能指标及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地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六价铬化合物离子自动在线监测仪的生产、应用选型和性能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3 氯化钙(CaCl2·2H2O)。 6.2.4 硫酸镁(MgSO4·7H2O)。 6.2.5 碳酸氢钠(NaHCO3)。 6.2.6 氯化钾(KCl)。 6.2.7 3,4-二氯苯胺(C6H5Cl2N),优级纯。 6.2.8 盐酸溶液:c(HCl)=0.1 mol/L。
量取 8.3 ml 浓盐酸(6.2.1),用水定容至 1 000 ml。 6.2.9 氢氧化钠溶液:c(NaOH)=0.1 mol/L。
201□-□□-□□实施
生 态 环 境 部 发布
目次
前 言...................................................................... i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方法原理................................................................... 2 5 干扰和消除................................................................. 2 6 试剂和材料................................................................. 2 7 仪器和设备................................................................. 4 8 样品....................................................................... 4 9 分析步骤................................................................... 6 10 结果计算与表示............................................................ 8 11 精密度和准确度............................................................ 8 1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8 13 试验报告.................................................................. 9 14 废弃物处置................................................................ 9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斑马鱼卵相关发育阶段 .................................. 10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斑马鱼种鱼驯养及维持 .................................. 11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产卵盒示意图 .......................................... 12 附录 D (资料性附录) 斑马鱼卵鉴别 .......................................... 12 附录 E (资料性附录) 24 孔细胞培养板试验布局设置方案 ........................ 15 附录 F (资料性附录) 推荐的数据记录表 ...................................... 16 附录 G (资料性附录) 寇式法计算 LC50........................................ 18
称取 4 g 氢氧化钠(6.2.2),溶于少量水中,用水定容至 1 000 ml。 6.2.10 参比物质 3,4-二氯苯胺储备液:ρ(C6H5Cl2N)=100 mg/L。
称取 0.05 g 3,4-二氯苯胺(6.2.7),溶于少量标准稀释水(6.2.16)中,用标准稀释水(6.2.11) 定容至 500 ml,静置 24 h,调节 pH 值至 7.0。避光冷藏保存,储备液可储存 6 个月。 6.2.11 参比物质 3,4-二氯苯胺工作液,ρ(C6H5Cl2N)=3.7 mg/L。
5 干扰和消除
水样浊度或色度干扰测试终点判断,可用塑料滴管(7.11)缓慢从 24 孔细胞培养板(7.8) 中吸出一定量的水样后再行观察,避免触碰鱼卵;观察结束后,若需继续暴露,则用塑料滴 管(7.11)将原水样移回,恢复原有暴露体积。
6 试剂和材料
6.1 受试生物 6.1.1 种鱼
正常野生型斑马鱼(Danio rerio)呈银白色带蓝色水平条纹,成鱼体长可达 3.5 cm 左右。 使用健壮、无疾病、无畸形、产卵量及受精率高的野生型斑马鱼作为种鱼用于产卵,鱼龄在 6~24 月之间。健康雌鱼腹部银亮,饱满膨大。健康雄鱼体型修长,腹部扁平,身体带有金 黄色光泽。种鱼在产卵前 6 个月不予使用任何药物。种鱼驯养及维持具体条件及方法见附录 B。 6.1.2 鱼卵
i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 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质急性毒性测定的斑马鱼卵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急性毒性的斑马鱼卵法。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附录 E、附录 F 和附录 G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 重点实验室。 本标准验证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分析测试技术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 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 究所和江苏国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ii
水质 急性毒性的测定 斑马鱼卵法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质急性毒性的斑马鱼卵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急性毒性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 标准。
GB/T 6920 水质 pH 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
1
表示。 3.5
参比物质 reference substance 测试中,用于验证方法敏感性的已知阳性对照物质。
4 方法原理
使用 24 孔细胞培养板,在板对照、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控制的条件下,将 4~128-细胞 期的斑马鱼受精卵置于不同稀释倍数的水样中,在 26 °C±1 °C 的条件下培养 48 h,根据鱼 卵存活与死亡的统计数据求出 LID 或 LC50 值,表征水样的急性毒性。
受精率≥70%,处于 4-~128-细胞期(见附录 A)。 6.2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试验用水使用新制蒸馏水或去 离子水,满足 pH 值 6.5~8.5,电导率<10 μS/cm 的要求。 6.2.1 浓盐酸:ρ(HCl)=1.18 g/ml。 6.2.2 氢氧化钠(NaOH藏采样箱:2~8 °C; 7.2 pH 计:测量范围 0~14,最小分度为 0.1pH 单位; 7.3 溶解氧测定仪:测量范围 0~20 mg/L,最小分度为 0.1 mg/L; 7.4 倒置显微镜或体视显微镜:最小放大倍数为 30×; 7.5 冰箱:冷藏室 2~8 °C;冷冻室≤-18 °C; 7.6 恒温培养箱或恒温室:26 °C±1 °C; 7.7 斑马鱼养殖系统:包括净水、储水、供水、水质控制及循环等系统; 7.8 市售 24 孔细胞培养板:每孔容积 2.5~5 ml; 7.9 产卵盒:惰性材料,20 cm×10 cm×11 cm(见附录 C),可选择市售; 7.10 温度计:0~50 °C; 7.11 塑料滴管:5 ml,口径大于 3 mm; 7.12 一般实验室常用器皿和设备。
称取 0.22 g 氯化钾(6.2.6),溶于少量水中,用水定容至 1 000 ml。可储存 6 个月。 6.2.16 标准稀释水。
将氯化钙储备液(6.2.12)、硫酸镁储备液(6.2.13)、碳酸氢钠储备液(6.2.14)和氯化 钾储备液(6.2.15)四种储备液各 25 ml 混合,用水定容至 1 000 ml。
GB/T 13267 水质 物质对淡水鱼(斑马鱼)急性毒性测定方法
HJ 506
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电化学探头法
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鱼卵 fish egg 指处于卵膜破裂前整个发育阶段的卵细胞,斑马鱼卵相关发育阶段见附录 A。 3.2 稀释倍数 dilution level 原水样占稀释后水样总体积分数的倒数,一般用 D 来表示。例如,水样未稀释,则稀 释倍数 D=1;取 250 ml 水样稀释至 1 000 ml(即体积分数为 25%),则稀释倍数 D=4。 3.3 最低无效应稀释倍数 lowest ineffective dilution 测试中不产生测试效应的最低稀释倍数,本标准指不少于 90%鱼卵存活时水样的最低稀 释倍数,用 LID 表示。 3.4 半数致死浓度 LC50 本标准中,半数致死浓度是指暴露 48 h 后使 50%斑马鱼卵死亡的水样体积分数,用 LC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