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故宫博物院》讲述素材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故宫讲义博物院》课件新人教版

简介你所了解的故宫 故宫(紫禁城)由来 紫:紫薇垣(天地之宫),天子所居 禁:守卫森严,常人难以涉足的禁区
听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故宫?故宫有什么特点? 故宫概况(位置、历史、价值),全貌,建筑布局 (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 特点: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2.本文主要按什么顺序介绍故宫的? 空间顺序。
1.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为什么? 2.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为什么? 3.在介绍太和殿时,立足点是什么?按什么顺序介绍 的?在书上圈点出方位词。 4.太和殿为什么要设在中轴线上?其内景的主要特点 是什么?为什么? 5.“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
1.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为什么?
四、美读课文 我做导游 我来当导游!
假设现在是2018年,我们在座的同学都在祖国首 都的高等学府继续深造,现在你们带领千千万万慕名 而来的游客游览太和殿,你将怎样设计导游词呢?
导游词内容:根据课文和图片分组介绍太和殿的外 观、装饰、位置、用途。
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来介绍;有恰当的 开场白、过渡语和结束语;有自己的创意。
口头介绍本校有特色的一个建筑物。
总说: 位置、历史、 建筑地位、 总体布局、 艺术风格
分说
前朝
前三殿 文华殿 武英殿
后三宫
内廷 御花园
总说: 故宫 宏伟的建筑群 和谐统一的布局
Thanks!
太和殿。 是三大殿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在此,是显示皇 威的地方,是故宫建筑群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 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
2.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为什么? 乾清宫。 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奏章的地方。
3.在介绍太和殿时,立足点是什么?按什么顺序介 绍的?在书上圈点出方位词。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知识锦囊)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北京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
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是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从2014年1月1日起,北京故宫博物院几乎每周一闭馆。
北京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故宫即紫禁城内。
北京故宫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198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18年10月,故宫博物院发布首款主题功能游戏和首张古画主题音乐专辑,拉开“智慧故宫”序幕。
北京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城中心,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占地面积723600余平方米,周围环以10米高的城墙和52米宽的护城河(筒子河)。
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南名午门,北称神武门,左右为东华门、西华门,其中午门为参观入口,神武门为参观出口。
城内古建筑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一说为163,000平方米),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布局与形制均严格按照封建礼制和阴阳五行学说设计与营造,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外朝:紫禁城前半部(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东西辅以文华殿和武英殿,统称为“外朝”,是明、清两代皇帝办理政务、举行朝会及其他重要庆典的场所。
三大殿建于高8.13米的3层汉白玉石台基上。
后寝区,又称内廷,为紫禁城北部皇室生活区域的统称。
这里以皇帝、皇后的正寝宫殿乾清、坤宁二宫为中央,东、西分布皇帝的便殿,和后妃们居住的东六宫、西六宫,以及皇子们生活的乾东五所、乾西五所等院落。
再向东为乾隆皇帝兴建起的太上皇宫殿院落宁寿宫区,外西路则是供太后、太妃们养老的慈宁宫、寿康宫、寿安宫等区域。
开放时间故宫博物院全年开放,开放时间按照淡、旺季会有所改变,遇到法定假期、重大活动或特殊情况也会延长或缩短开放时间,请随时注意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的公告。
八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14《故宫博物院》

掌握并会正确 运用总分总的 结构
能够正确地判断 说明方法
解读文本最行之 有效的手段就是 读 培养合作探究精 神和圈点批注的 习惯
保证原创精品 已受版权保护
教学 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明确: 1、介绍了太和殿的外观,内景,位置和用途
2、三大殿是故宫的中心,而太和殿是中心的中心(皇帝的
宝座也在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
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
此它的地位相当重要。另外,太和殿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
代表性,也是最显故宫气派的地方,所以介绍得最详细。 主要写龙的原因有两条: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
的。故宫建筑突出龙,对故宫的说明也突出龙;二是龙的 象征意义决定的。历朝历代皇帝都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 龙也是作为皇权的化身。 3、⑴由外到内,5段先介绍太和殿的外观,6段介绍其内 景; ⑵找好立足点,运用准确的方位词语:以第6段为例,两个 “立足点”分别是方台和雕金蟠龙,下面以方台为立足 点,依次向上(上面)、向后(背后)、向左右两旁(两 旁)写,上面以雕金盘龙为立足点,依次向下(垂下)、 向周围(周围)写。 备注:前文还有交代作者行踪变化的词语,如“从…往 里,沿着…穿过…到…”;“走进…”;“进了…就 到…”;“从…出…就到…”等等。 五、质疑探究: 学生提出自己存在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展示,交流
学生质疑
设计意图 突破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质疑 精神和创造力
六、课堂小结 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绍的东西很
多很多,如果全部说明,难免太多太杂,中心不突出。作 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特征,找好立足点,运用准确的方位词 语,合理安排空间顺序,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重点突 出,详略分明,使读者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 与,清晰明了,从而使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 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我们都应该 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五、布置作业
第14课《故宫博物院》

练习:
请你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一下 你的学校。
故宫(紫禁城)
到了20世纪30年代,正当故宫博物院走向正常发展的 时候,又因抗战爆发,为了保护国宝,在极其艰险的环境 中开始了举世闻名的“文物万里大迁徙”。从1933年 至1944年,故宫13000余箱书画、铜器、瓷器、 玉器精品及图画善本历经11年,行程万余里,一迁上海、 二迁南京、三迁西南大后方,每一迁都惊心动魄,每一迁 都留下了难忘的故事。在日寇侵华期间,中国文物损失惨 重,但故宫的文物却无甚损失,这是世界文物史上的一个 奇迹。
14、故宫博物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掌握生字词。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朗读课文 请同学朗读课文,每人一段, 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其他 人发现有误,及时纠正。比一比 谁学的最认真。
认读生字: 琉璃 liúlí 蟠龙 pán 金銮殿 luán 击磬 qì ng áo 鳌头 矗立 chù liú 鎏金 御道 yù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为了清楚地展示空间顺序, 作者一方面恰当选择事物 的立足点,一方面准确地 运用方位词语,有条理地 加以说明。
因为太和殿是“前朝” 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 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 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 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 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 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
小结: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
群,值得介绍的东西很多(九千多间房 屋,九千多件藏品,九百多万挡案材 料),如果全部说明,难免太多太杂, 中心不突出。作者抓住中轴线,采用空 间说明顺序,运用总——分——总的写 法,突出重点,详略分明,使读者对路 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 清晰明了,使文章条理十分清楚。说明 对象“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下了清晰 而深刻的印象。
故宫博物院(人民教育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4课课文)

字词读音
字词读音
磬 [qìng] 金銮(luán)殿 蟠(pán)龙 鎏(liú)金 玉玺(xǐ) 妃嫔(pín) 湛(zhàn)蓝 上谕(yù) 傀儡(kuǐ lěi) 翊(yì)坤宫 修缮(shàn)
文章分析
文章分析
一.整体感知 1.故宫的特点是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 2.为了清楚地说明故宫的特征,课文按照空间顺序组织材料,由外入内,沿着故宫的中轴线,从南到北,以 中间带两边地说明,井然有序。 二.文章结构:总分总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第一部分【1段】概括说明故宫位置,历史和在古代宫殿建筑中的地位。1.故宫的地理位置、名称、在建筑 群种群中的地位、历史沿革。 第二部分第一层【2段】大笔勾勒故宫的整体布局,指出故宫的特点。2.故宫的整体布局及特点:宏大壮丽、 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独特风格。 第二部分第二层【3~10段】介绍前朝三大殿的结构及功用。3.午门内外 4.三大殿概说(台基)5.太和殿外 观6.太和殿内景 7.介绍三大殿建筑位置——中轴线 8.太和殿的用途 9.中和殿的位置、概貌、用途 10.
秋语文八上第14课《故宫博物院》精品课件

黄传惕,湖南省平 江县人,1943年生。曾 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祖国各地》《历史故事》 节 目的编辑。他是当代的 作家。
生字词
金銮(luán)殿 蟠(páan)龙 鎏(liú)金 玉玺(xǐ) 妃嫔(Pín) 湛(zhàn)蓝 上谕(yù) 傀儡(kuǐ lěi) 翊(yì)坤宫 修缮(shàn) 击罄(qìng) 诏(zhào)书
• 为了强调皇权这个中心
• 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彩绘了众 多的龙的图案
• 因为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 这是皇权的象征,所以用龙来 突出皇帝的尊严。
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为什么?
乾清宫
因为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 阅奏章的地方。
乾清宫大门
乾清宫内景
“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 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思考:
• 1.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故宫?故宫有什 么特点?
• 2.本文主要按什么顺序介绍故宫?
• 1.故宫概况(位置、历史、价值), 全貌,建筑布局(三大殿、后三宫、 御花园);特点:规模宏大、形体 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 2.空间顺序
说明顺序: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按照故宫的 空间顺序来安排说明顺序的。也就 是说作者的参观路线,是按照故宫 的建筑顺序来参观的,故宫的建筑 顺序是由南向背,作者的参观路线 基本上也是沿着由南向北的中轴线 前进的。
故宫博物院!
序言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 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 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故宫博物院》课件2 新人教版

(皇帝处理日常事物、
批阅奏章、接见使节)
二、内廷包括
交泰殿
坤宁宫 (皇帝结婚的地方
)
东西六宫
三、内廷主要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的地方。
与三大殿在外观上的 区别是只有一级台阶
乾清宫
乾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乾清宫建筑规模 为内廷之首,作为明代皇帝的寝宫,自永乐皇 帝朱棣至崇祯皇帝朱由检,共有14位皇帝曾在 此居住。清代康熙以前,这里沿袭明制,自雍 正皇帝移住养心殿以后,这里即作为皇帝召见 廷臣、批阅奏章、处理日常政务、接见外藩属 国陪臣和岁时受贺、举行宴筵的重要场所。
汉白玉石桥
午门
北
从
南
南
到
北
的
空
间 文文华华殿殿 说
明
顺
金水河 序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 其前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明代称承天门)、 大清门(明代称大明门),其后有太和门(明代称奉 天门,后改称皇极门,清代改今名)。
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 。
本文说明对象是什么? 故宫博物院Hale Waihona Puke 故宫博物院的 特征是什么?
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初读文本
读课文第一节和最后一句,你 能发现建筑物说明文写作上的一般 规律吗?
我们的发现: 开篇一说般明要顺交序代—:—建空筑间物顺的序地位、 地理位置、建造年代。 最后要•为总了结清:楚地展示空间顺序, 点筑明群了;作的运故和者立用宫 谐足一方的 统方位点,面词特 一恰一语征 的当,方是 布选有面: 局择条准事理确宏物地地伟的建 采用了加总以-说--分明。---总的结构特点。
为了强调皇权这个中心
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彩绘了众多的龙的图 案
第14课 《故宫博物院》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 新人教版

在众多的宫殿中,作者为什么要 选择太和殿作为重点来介绍?
• 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载 体,最能体现故宫建筑设计 的特色——处处体观封建帝 王“唯我独尊”、皇权至上 的思想。重点介绍此殿,就 能使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貌。
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 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 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 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 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 象。重点与详略的安排,要根 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听课文朗读,思考:
1、故宫的整体布局分为几部分? 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些?
2、 分析课文结构层次及各部分的 说明中心:
午门
金水桥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
御花园
课文结构
• 第一部分(1):概括说明故宫称 属、历史及现状。 • 第二部分(2—16):介绍故宫的 历史、现状、规模及布局特色。
太和殿
听课文朗读,思考:
1、故宫的整体布局分为几部分? 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些? 太和殿 中和殿 分 前朝 保和殿 为 文华殿 乾清宫 两 武英殿 交泰殿 部 内廷 分 坤宁宫 东六宫西六宫
2、 分析课文结构层次及各部分的 说明中心: 第一部分(1):概括说明故宫称属、 历史及现状。 第二部分(2—21):介绍故宫的历史、 现状、规模及布局特色。 第三部分(22—24):介绍故宫的文 物价值和兴衰历史。
故宫是北京的标志、象 征。它作为中国宫殿艺术的 总结性杰作而享誉世界。今 天就让我们走进故宫,去深 入了解故宫的独特魅力。
注音
金銮( luán )殿 蟠( pán )龙 鎏( liú )金 矗立(chù ) n) 玉玺( xǐ ) 妃嫔(pí 湛(zhàn)蓝 乾清殿(qián) 上谕( yù) 傀儡( kuǐ lěi ) 翊( yì )坤宫 枋( fāng)诏(zhào)书 ng ) 修缮( shàn) 击罄( q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结构
三大殿(紫禁城中心)外观、规模 (4段) 太和殿 :◆外形 (5段) ◆内景 (6段) ◆位置 (7段) ◆用途 (8段) 中和殿: 概貌、用途 (9段) 保和殿:用途 (10段) “前朝”“内廷”通道(分界地带) (11 段)
文章结构
乾清宫:用途 (12段)
交泰殿: (13段) 坤宁宫:用途 (13段) (与前三殿比较)写后三宫特点 (14段)
故宫博物院
第二课时
太和殿
在湛蓝的天空下, 屋顶格外辉煌;大圆 柱、金琐窗、朱漆门 与台基相互衬映。
朱漆方台、雕龙宝座、 雕龙屏 梁枋间彩色绚丽。 作用:是举行重大典礼 的地方。
中和殿
• 亭子型方殿,殿顶 把四道垂脊攒在一 起,正中安着一个 大圆鎏金宝顶。 作用:是皇帝出席 重大典礼前休息和 接受朝拜的地方
使文章层次分明。
列数字:如“御花园面积不大,有大小建筑
二十座”。 说明御花园建筑之多。
作比较:如“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
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突出事物的特点。 直观地说明御花园的园林特色。
打比方:如”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形象、
作者带领我们参观了故宫,你能体会他写本 文的感情吗?
• 作者说:感情基调是爱和赞颂,着 眼于建筑文物的精美,劳动人民的 智慧,重要的历史价值。但故宫也 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为 封建统治服务的,对他们我是憎恨 和揭露的。
c、布局统一:“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
“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d、风格独特:
• 2、下面是故宫的简略平面图,请根据课文说明 顺序,在图中方框内标出相应的故宫建筑的名 15 称。 1.午门
( ) (
2
) (
14
(
) )
北
13
)
( 12
( 11
)
(
9
)
(
3
) (
(
7
)
6
)
(
1)
( )
乾清宫大门 乾清宫内景
“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 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后三宫”彩绘中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 朝阳、龙风呈祥、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 和前三殿相比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
作比较
交泰殿
坤宁宫
全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 说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分类别:如介绍三大殿及后三宫。
故宫博物院
学习目标
一、知识:1、积累“磬、攒、鳌头、藻井、 蟠龙、金銮殿、矗立、造诣、烟雾缭绕、 湛蓝、迥然不同”等词语,掌握他们的读 音和词义。 2、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3、把握本文说明顺序,学习本文重点突出、 详略得当的写法。 二、方法:准确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三、情感:体会故宫宏伟壮丽,激发对祖国传 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保和殿
• 位置:中和 殿后面 • 作用:皇帝 赐宴和殿试 的场所。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 清初的皇帝均住在乾 清宫,皇后住坤宁宫, 交泰殿则是皇后的活 动场所。清朝中后期, 皇帝和皇后都搬至西 六宫等地去了,最著 名的是养心殿,从雍 正皇帝起,这里就成 为帝王理政和寝居之 所,慈禧太后也在此 垂帘听政,时间长达 40余年
后三宫
御花园
(园林特色)
(15段) (16段)
• c.从景山俯视故宫
文章结构
• 第一部分:概括说明故宫的称属、历史及 地位。(1段) • 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具体说明了故 宫博物院的特点(2—16段)
思考:
• 2.本文主要按什么顺序介绍故宫? • 空间顺序。本文着眼于纵贯紫禁 城的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 建筑物,先介绍前朝部分,后介 绍内廷部分。
为什么要重点介绍太和殿?介绍太和殿是 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1)是三大殿的中心, 皇帝的宝座在此,是显 示皇威的地方。 (2)是故宫建筑群的中 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 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 。
顺序:由外到内,由中间到四周。
在介绍太和殿内景时,立足点是什么?在书上圈点 出方位词。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立足点1:朱漆方台。 方位词: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 立足点2:雕金蟠龙 。 方位词:周围、下面。 说明顺序:外 内、中间 两旁、上
写作训练
• 作者对“故宫博物院”的介绍可谓 有条不紊,既突出了景物的特点又不蔓 不枝,给了我们深深的启迪,我们也借 鉴的写法写作文。
• ①介绍本校较有特色的一个建筑 物。 • ②介绍教室、微机室。
• 要求:任选一题,注意用空间说明顺序 (运用恰当的方位词语),选定立足点。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整体感知课文
• ①故宫有什么特点? 试从文中找出根据 来。 • ②概括各段内容, 填好课后练习第一 题的图。 • 思考文章按什么顺 序做介绍的?
故宫的特点
a、宏大壮丽:
“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 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b、建筑精美:“城墙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 角楼。”
“河上是五座精美的白玉石桥”。
下
太和殿为什么要设在中轴线上?其内景 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装饰? • 为了强调皇权这个中心
• 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彩绘了众 多的龙的图案
• 因为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 这是皇权的象征,所以用龙来 突出皇帝的尊严。
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为什么?
乾清宫
因为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 阅奏章的地方。
2.神武门 3.西华门 4.东华门 5.角楼 6.金水桥 ( 10 ) 7.太和门 8.太和殿 ( 8 ) 9.中和殿 10.保和殿 11.乾清宫 ( 4 ) 12.交泰宫 13.坤宁宫 ( 5 ) 14.御花园 15.景山
文章结构· ·
• a.简介故宫总体布局及建筑总体特色。(2 段) • b.紫禁城正门(午门)内外(3段) 天安门——端门——午门(五凤楼)——庭院— —金水河——汉白玉石桥——太和门
故宫博物院
故宫远眺
中轴线
午门
故宫角楼
太和殿
太和殿内景
坤宁宫
太极殿
翊坤宫
养心殿、西六宫
御花园
神武门和护城河
清代放 置寶璽 的 地 方。 這里收 藏著二 十五方 代表皇 權的印 璽, 用金盒 盛 裝, 黃綢覆 蓋。
皇后的寢 宮。 圖 為 坤寧宮東 側 室, 是 皇帝大婚 時 的 洞 房。 大婚時皇 后只在此 居 住 三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