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的资料简介

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的资料简介
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的资料简介如下:
1、故宫也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1368年-1911年)的皇宫,现在被称为故宫博物院。
2、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之一,整个建筑金碧辉煌,气势恢宏,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3、故宫博物院现存文物1862690件/套(截至2019年8月),这些文物包括青铜器、玉器、陶瓷、书画、图书等,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4、故宫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
整个建筑群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5、故宫角楼是紫禁城古建筑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约为13层楼高。
角楼是精巧美观的建筑,具有极高的建筑美学价值。
6、故宫城墙高10米,长3400米,有一条52米宽的护城河。
整个大殿装饰着金碧辉煌,富丽堂皇。
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同于前半部。
故宫博物院学习资料

《故宫博物院》一.整体感知1.故宫的特点是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
2.为了清楚地说明故宫的特征,课文按照空间顺序组织材料,由外入内,沿着故宫的中轴线,从南到北,以中间带两边地说明,井然有序。
二、结构分析第一部分(第1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交代故宫的位置及历史沿革。
第二部分(第2段),统观故宫全局,介绍故宫的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
第三部分(3~15段),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介绍。
第一层(第3段),介绍紫禁城的正门──午门,和汉白玉石桥。
第二层(4~10段),介绍三大殿,重点介绍太和殿的方位、外观、内部装饰及功用。
第三层(第11段),过渡段承上启下。
第四层(12~14段),略写后三宫,突出它以凤为主的宫殿图案。
第五层(第15段),介绍御花园。
第四部分(第16段),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再次突出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壮丽、和谐统一。
三、中心意思本文大体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突出表现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艺术风格。
四、说明方法文章恰当地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在说明故宫建筑群的规模时,用了一些具体数字来说明:“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在说明太和殿的规模时也用了具体数字。
在写“前朝”、“内廷”的建筑特点时,又用了比较的方法来说明它们的异同。
在写御花园时,又和苏州园林作比较。
文中,还适当运用了比喻,增强了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写“弯弯的金水河象一条玉带横贯东西”,写台基的排水管道,“下大雨的时候,水从龙头流出来,就象是千百条龙在喷水”,文中还把六岁的同治、四岁的光绪比作傀儡。
五、问题探究1.这四段文字重点在介绍太和殿,请将这四个自然段各加上一个小标题。
5段:太和殿的布局和外观; 6段:太和殿的内景;7段:三大殿的位置; 8段:太和殿的用途。
1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太和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是皇帝的宝座所在地,是故宫最大的大殿堂,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11课《故宫博物院》

理清说明顺序:
1.画出有关的方位词,理清游览路线,观察故宫博物院 平面图。
交代行踪的词:“从……往里……,沿着……穿过…… 到……”“走进……”“进了……就到……”“从……出……就到……”
课文小结
课文紧紧住事物的特征,利用合理的说明顺序,向我 们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下一个清楚的了解。一 般而言,凡是介绍建筑或建筑群的说明文,大抵都按照 空间顺序,即参观游览的方位变化,进行详细的说明。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明确故宫博物院的特征、说明顺序; 2、尝试着向家人有序地介绍故宫博物院。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学习字词:
攒 宏大 精美 布局 边缘 湛蓝 矫健 肃穆 玲珑奇巧 龙凤呈祥 迥然不同 井然有序
理解词语:
宏大:巨大;宏伟。 矫健:强壮有力;英勇威武。 玲珑奇巧:形容小而奇巧,精致奇特。 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 井然有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梳理结构:
方位词语:“北面”“中心”“中轴线上”“后面”“往 北”……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研读课文:
思考: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故宫博物院
2、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请迅速
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证明。
规模宏大壮丽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
研读课文:
全文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分说时,又按由南向北的空间顺序: 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 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景山
【教育资料】《故宫博物院》相关知识学习精品

《故宫博物院》相关知识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
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
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500多年了。
紫禁城的城墙10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
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
城墙外是50多米宽的护城河。
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午门的前面。
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
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三座大殿矗立在7米多高的汉白玉台基上。
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1000多个圆雕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
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
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8公里。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2《故宫博物院》课件(共27张PPT)

任务一 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参观路线图
选择的阅读材料:材料一、三、四
采用的阅读方法:抓关键词
任务一 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参观路线图
1.重点关注材料一,浏览内容,画出表示游览顺序、 方位和具体位置的词句。 2.从材料二、三中提取出关键信息。
九千多间房屋, 九十多万件藏品, 九百多万件档案材料。
故宫 再见!
拓展练习
1.查找有关资料,更详细地了解故宫的 建筑及布局。
2.推举阅读:《带你游故宫》 (故宫博物院著)。
第1则材料按照由南向北的顺序,对故宫主体建筑 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第2则材料讲述了有关太和门的故事。 第3则材料介绍了故宫的地位和价值,提醒游客应该 按照怎样的顺序参观、游览。
第4则材料是故宫博物院的平面示意图,用阴影 标示出了目前故宫还未开放的区域。
任务1 :为家人计划 故宫一日游,画一张 参观路线图。
任务一 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参观路线图
1.材料一:走进午门—内金水桥——太和门——太和 殿——中和殿——保和殿 ——小广场——乾清宫—— 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是顺贞门——神武 门
2.材料三 :从南到北游,两个出口,不逆行。 3.材料四: 阴影部分不能参观。
统整信息,我们可以 怎样设计参观路线呢?
任务二 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时为家人作讲授
任务二 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阅读方法: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整合。
位置 大小 特点
功能
故事
任务二 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时为家人作讲授
统整信息,选择一个景点讲授:
位置——结构特点——功用——传说 注意:一边引导一边讲授。
介绍故宫资料

介绍故宫资料
故宫,原名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故宫的建筑布局严谨对称,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
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
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其后为御花园。
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
东六宫东侧是天穹宝殿等佛堂建筑,西六宫西侧是中正殿等道教建筑。
外朝、内廷之外还有外东路、外西路两部分建筑。
故宫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故宫的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据统计共达1052653 件,占中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中很多文物是绝无仅有的无价国宝。
故宫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介绍故宫资料

介绍故宫资料故宫,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下面是关于故宫的详细介绍:一、历史背景:故宫的建造始于明朝永乐年间(1406年),明成祖朱棣下令修建,耗时14年完成。
清朝康熙年间(18世纪早期),故宫进行了重建和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和格局。
故宫作为中国封建皇帝的宫殿和政治中心,见证了中国古代帝王的兴衰和历史变迁。
二、建筑特点:故宫占地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建筑群由9999间房屋组成,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包括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
内廷是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地方,包括乾清宫、交泰殿、咸福宫等。
故宫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以黄色琉璃瓦、红色墙体和金碧辉煌的装饰为特色,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三、文化价值:故宫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内部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
其中最著名的是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之一,收藏有超过180万件珍贵文物。
这些文物包括绘画、书法、陶瓷、玉器、钟表、宫廷服饰等,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故宫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四、参观体验:故宫每年吸引着数百万游客前来参观。
游客可以欣赏到宫殿建筑的壮丽和细致,感受到古代帝王的生活场景。
在故宫博物院内,游客可以近距离欣赏到珍贵的文物,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外,故宫还定期举办各种展览和文化活动,让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以上是对故宫的详细介绍。
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的资料介绍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的资料介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的资料介绍一、概述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是中国唯一的皇家宫殿博物馆。
它建于明代,是中国封建帝王在领袖地位下所居住的宫殿,后又被清朝皇帝作为行宫居住。
故宫是全球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现存宫殿建筑群,并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二、历史背景故宫由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兴建,它经历了五个朝代,从辉煌到颓废,再从衰败到重生。
经过一百多年的修建和改建,故宫总面积达到72万余平方米,拥有大面积的宫殿、门院、台基、花园、街巷等,是中国明清时期的建筑杰作之一。
三、建筑特色故宫的建筑特色是对称、规矩、庄严、尊贵。
它所有的建筑都是以黄色琉璃瓦为顶,瓦上饰以天然红色、蓝色、绿色珐琅(fa lang)彩砖,构成了许多精雕细琢的画龙点睛之作。
同时,故宫内修建有整整齐齐的院落,布局合理,且按方位分明建筑风格独特,成为中式建筑的代名词。
四、文化价值故宫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和中国历史文化旅游的象征,其建筑、书画、器物、园林等方面共有一百多万件文物,包括重要的宝物和名贵的文物,展现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美学的独特魅力。
它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及价值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五、遗产保护故宫在长时间的内外侵蚀下,文物保护和修缮工作也持续数百年。
为保护和维护好文化遗产,现在故宫博物院成为国际上最大型的文物修复中心之一。
同时,故宫建立了一系列完善的文物保护、修缮措施和制度,如完善的文物保护法规、组建文物修缮专业队伍、维修文物器物、保持修建原貌等。
六、结尾故宫作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文化、历史的魅力和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根基。
同时,它也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重要的一员。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好文物保护经验,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将故宫文化遗产保护与世界人民的文化遗产共同保护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和殿金銮殿宝座
太和殿 内景
庄严富丽
太和殿内景的 主要特点是彩 绘了众多的龙 的图案.
因为皇帝自命 为真龙天子, 这是皇权的象 征,所以用龙 来突出皇帝的 尊严
太 和 殿 藻 井
太 和 殿 藻 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和殿
中和殿
中和殿休息室
保和殿
保和殿休息处
保和殿 考试记时器
保和殿后云龙台阶
为了清楚地展示空间顺序,作者一方 面恰当选择事物的立足点,一方面准确地 运用方位词语,有条理地加以说明。
在介绍太和殿时,立足点是什么?按 什么顺序介绍的?在书上圈点出方位词。
立足点是正中的朱漆方台和雕金蟠龙 按空间顺序介绍,有一个立足点,确立方位
大殿_正__中_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__面__ 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_背__后_是雕龙屏。方台 _两__旁_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 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_中__央_藻井有一
• 2.空间顺序
说明顺序: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按照故宫的 空间顺序来安排说明顺序的。也就 是说作者的参观路线,是按照故宫 的建筑顺序来参观的,故宫的建筑 顺序是由南向背,作者的参观路线 基本上也是沿着由南向北的中轴线 前进的。
太和殿是紫禁城内最体现中国帝制权力的象征,
不仅面积是紫禁城诸殿中最大的一座,而且型制 也是最高规格.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平 方米,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 在明清王 朝,太和殿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故宫博物院
午门
东 华 门
西 华 门
城 墙
护城河
护城河与角楼
角楼
午门与金水桥
汉白玉桥
太和门是宫中 等级最高的门。 是三大殿的正 门。
太和门两侧各设铜狮一尊,左雄右雌,威武 凶猛。雄狮脚踏绣球,象征权力和天下,雌 狮左足抚幼狮,象征子嗣昌盛。
太和门狮雕
太和门
太和殿
模
外观概貌、建筑总特点。 宏
外形 太和殿
大 ,
故 宫 博
前朝(三大殿) 内景
(3—10)
位置 用途
中和殿 保和殿
物 院
分 (11)—— 承上启下
建 筑 精 美 , 布 局
内廷 后三宫
统 一
(12-15) 御花园
。
风
(16)总 回望故宫,强调艺术特点。
格 独
空 间 顺 序(南——北) + 游 踪
特 。
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
色大圆珠,_周__围_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 珠正对着_下__面_的宝座。梁坊间彩画绚丽,有
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 多态多姿,龙身____周还围衬托着流云火焰。
作者所使用的其它方位词
从…往里、沿着、穿过、进了、走进、到 了、往北、在两边、在中间
故宫从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修建, 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建成,至今已有 近六百年的历史了。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 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反映了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在 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祖国珍 贵的文化遗产。
说话训练
• 请同学们采用与本文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 故宫。
从方位词可以看出作者的立足点在不断变化, 这属于“动点观察”。
静立某种建筑物时,需要进行“定点观察”。
本文在安排说明次序时注意到:
(一)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运 用准确的表方位的词语,按照“由南到北” 的空间顺序,逐次介绍建筑物。这样写 来井然有序,条理清楚。
以空间说明顺序为主。这种按照事 物的空间分布位置介绍的说明顺序叫作 空间顺序。
乾清宫外景
乾清宫内景
交泰殿
交 泰 殿
御花园
御花园
御花园蟠龙槐
顺贞门
神武门
读一读,写一写
qìng cuán áo tóu líu lí zăo
磬 攒 鳌头 琉璃 藻井
pán
zhóu
luán diàn
蟠龙 中轴线 金銮殿
字词解释
博:多,丰富。
矗立:高耸直立。
湛蓝:深蓝。
练习:
在图中指出下列 建筑名称:
神武门、午门、 太和门、太和殿、乾 清宫、坤宁宫、御花 园。
神武门 —御花园 —坤宁宫 —乾清宫
太和殿 太和门
午门
思考:
• 1.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故宫?故宫有什 么特点?
• 2.本文主要按什么顺序介绍故宫?
• 1.故宫概况(位置、历史、价值), 全貌,建筑布局(三大殿、后三宫、 御花园);特点:规模宏大、形体壮 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文章结构提纲:
先概括介绍故宫的总体布局以及总的特点.
然后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 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加以介绍.
最后借登临景山俯览故宫全景,对上文的 具体分说作总结,再次突出故宫的和谐统一, 使读者对故宫整体和局部的特点获得完整而 具体的印象.
(1-2)总: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 规
藻井: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处理。
妃嫔:泛指后妃们 御道:专供皇帝走的路。
玉玺:秦朝后专指皇帝用的印。
蟠龙:曲折环绕的龙。
馨:香。
磬:石制的打击乐器。
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迥:远,差得远。
鳌头: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考上状元的人可 以踏上。独占鳌头比喻取得第一名。
《故宫博物院》音频朗读.w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