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制药试卷A-答案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试题及答案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生物制药技术主要涉及哪些领域的研究?A. 药物化学B. 生物技术C. 制药工程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生物制药技术的特点?A. 高效性B. 特异性C. 低毒性D. 长期性答案:D3. 重组DNA技术在生物制药中主要用于:A. 基因治疗B. 生产蛋白质药物C. 基因编辑D. 以上都是答案:B4. 以下哪种细胞培养技术不适用于生物制药?A. 悬浮细胞培养B. 贴壁细胞培养C. 微囊细胞培养D. 植物细胞培养答案:D5. 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包括:A. 疾病诊断B. 疾病治疗C. 药物筛选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6. 生物制药技术中常用的生物反应器类型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搅拌式生物反应器;填充床生物反应器。
7. 基因工程药物的生产过程中,________是关键步骤之一。
答案:基因克隆。
8. 在生物制药中,________是用于表达外源基因的宿主细胞。
答案:大肠杆菌。
9. 蛋白质药物的纯化过程中,________是一种常用的层析技术。
答案:离子交换层析。
10. 生物制药技术在新药开发中的优势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生产效率高;产品纯度高;副作用小。
三、简答题11. 简述生物制药技术在新药开发中的重要性。
答案:生物制药技术在新药开发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其能够利用生物体的生物合成能力,生产出具有高度特异性和生物活性的新型药物。
与传统化学合成药物相比,生物制药技术可以生产出难以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复杂大分子药物,如蛋白质、多肽等。
此外,生物制药技术还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手段,对药物进行定向改造,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四、论述题12. 论述生物制药技术在治疗重大疾病方面的应用前景。
答案:生物制药技术在治疗重大疾病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
首先,生物制药技术可以生产出针对特定疾病靶点的单克隆抗体药物,这些药物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亲和力,能够精确地作用于病变部位,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
《生物技术制药》A卷答案

《生物技术制药》A卷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0题,共40分)1.integrated bioreaction-separation technology生物反应和产物分离偶联技术根据生物反应和产物特性,结合产物分离单元操作技术,及时的移去发酵液中的代谢物,一方面解除产物和副产物对发酵过程中细胞的生长或产物形成的抑制作用,提高发酵产量和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从复杂的分离系统中及时回收产物的操作技术。
2.Metabolic engineering代谢工程指利用多基因重组技术有目的的对细胞代谢途径进行修饰,改造,改变细胞特性,并且与细胞的基因调控,代谢调控及生化工程相结合,为实现构造新的代谢途径,生产特定目的产物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学科领域。
其研究的目的在于构建具有新代谢途径,能生产特定目的产物或具有过量生产能力的工程菌,用于工业生产。
根据具体微生物代谢特性可以采用不同的设计,可分为改变代谢,扩展代谢途径和构建新的代谢途径等三种。
3.geng library 基因文库一个生物体的基因组DNA用限制性内切酶部分酶切后,将酶切片段插入到载体DNA分子中,所有这些插入了基因组DNA片段的载体分子的集合体,将包含这个生物体的整个基因组,也就是构成了这个生物体的基因文库。
将这些载体导入到受体细菌或细胞中,这样每个细胞就包含了一个基因组DNA片段与载体重组DNA分子,经过繁殖扩增,许多细胞一起包含了该生物全部基因组序列,我们将这一个集合体叫做基因文库。
4.reversed phase chromatography,RPC 反相色谱指利用溶质分子中非极性基团与非极性固定相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以及溶质分子中极性基团与流动相中极性分子之间在相反方向作用力的大小差异进行分离的。
反向色谱和疏水色谱的差异在于前者在有机相中进行,蛋白质经过反相流动相与固定相有时会发生部分变性,而后者通常在水溶液中进行,蛋白质在分离过程中一般仍保持其天然构象。
生物制药试题及答案

生物制药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生物制药中常用的细胞培养技术是:A. 悬浮培养B. 贴壁培养C. 微囊培养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制药的原料来源?A. 植物B. 动物C. 微生物D. 矿物答案:D3. 重组DNA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主要应用是:A. 提高药物纯度B. 改变药物结构C. 增加药物产量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种生物反应器类型不适合用于大规模生产?A. 搅拌式反应器B. 气升式反应器C. 固定床反应器D. 流化床反应器答案:C5. 生物制药中,用于提高蛋白质稳定性的常用方法是:A. 降低温度B. 增加盐浓度C. 添加稳定剂D. 以上都是答案:D6.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制药的下游加工步骤?A. 细胞破碎B. 蛋白质纯化C. 药物合成D. 制剂制备答案:C7. 以下哪种技术不适用于生物制药的蛋白质表达?A. 酵母表达系统B. 昆虫细胞表达系统C. 植物表达系统D. 化学合成答案:D8. 生物制药中,用于检测蛋白质纯度的常用方法是:A. SDS-PAGE电泳B. 高效液相色谱C. 质谱分析D. 以上都是答案:D9.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制药的安全性评价内容?A. 毒性测试B. 免疫原性测试C. 药效学测试D. 药物稳定性测试答案:D10. 生物制药中,用于提高蛋白质溶解度的常用方法是:A. 增加pH值B. 降低离子强度C. 添加表面活性剂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生物制药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蛋白质的表达?A. 宿主细胞类型B. 表达载体设计C. 培养条件D. 蛋白质的后修饰答案:ABCD2. 下列哪些是生物制药中常用的动物细胞培养技术?A. 微载体培养B. 悬浮培养C. 贴壁培养D. 共培养技术答案:ABCD3. 生物制药中,以下哪些是蛋白质纯化的关键步骤?A. 细胞破碎B. 蛋白质提取C. 层析技术D. 蛋白质定量答案:ABCD4. 生物制药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蛋白质的稳定性?A. pH值B. 温度C. 离子强度D. 蛋白质浓度答案:ABCD5. 生物制药中,以下哪些是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指标?A. 急性毒性B. 长期毒性C. 遗传毒性D. 免疫原性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题)1. 简述生物制药中蛋白质纯化的主要目的。
2012-2013《生物技术制药》试卷(A)答案

韶关学院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生物技术制药》(A卷)一.名词解析1、蛋白质药物化学修饰:凡是通过化学基团的引入或除去,而使蛋白质药物分子的共价结构发生改变,都可称为蛋白质药物的化学修饰。
有的情况下化学结构的改变并不影响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称非必需部分的修饰);但大多情况下将导致生物活性的改变甚至丧失。
2、固定化酶:不溶于水的酶。
是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使酶与水不溶性大分子载体结合或把酶包埋在水不溶性凝胶或半透膜的微囊体中制成的。
酶固定化后一般稳定性增加,易从反应系统中分离,且易于控制,能反复多次使用。
便于运输和贮存,有利于自动化生产。
3、亚单位疫苗:利用微生物的某种表面结构成分(抗原)制成不含有核酸、能诱发机体产生抗体的疫苗。
4、人-鼠嵌合抗体:嵌合抗体是最早制备成功的基因工程抗体。
它是由鼠源性抗体的V区基因与人抗体的C区基因拼接为嵌合基因,然后插入载体,转染骨髓瘤组织表达的抗体分子。
因其减少了鼠源成分,从而降低了鼠源性抗体引起的不良反应,并有助于提高疗效。
5、生物技术制药:生物技术制药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药物制造的技术。
二.单选1、酶的主要来源是A、生物体中分离纯化B、化学合成C、微生物生产D、动/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2、所谓“第三代生物技术”是指A、海洋生物技术B、细胞融合技术C、单克隆技术D、干细胞技术3、菌体生长所需能量与菌体有氧代谢所能提供的能量在什么情况下,菌体往往会产生代谢副产物乙酸:A、大于B、等于C、小于D、无关4、促红细胞生长素(EPO)基因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但却不能用大肠杆菌的基因工程菌生产人的促红细胞生长素,这是因为:A、人的促红细胞生长素对大肠杆菌有毒性作用B、人促红细胞生长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极不稳定C、大肠杆菌内毒素与人的促红细胞生长素特异性结合并使其灭活D、人的促红细胞生长素对大肠杆菌蛋白水解酶极为敏感E、大肠杆菌不能使人的促红细胞生长素糖基化5、目前基因治疗最常用的载体是:A、腺病毒B、反转录病毒C、腺相关病毒D、痘苗病毒E、疱疹病毒6、cDNA第一链合成所需的引物是:A、Poly AB、Poly CC、Poly GD、Poly TE、发夹结构7、为了减轻工程菌的代谢负荷,提高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将宿主细胞生长和外源基因的表达分成两个阶段B、在宿主细胞快速生长的同时诱导基因表达C、当宿主细胞快速生长时抑制重组质粒的表达D、当宿主细胞快速生长时诱导重组质粒的复制8、基因工程制药在选择基因表达系统时,首先应考虑的是:A、表达产物的功能B、表达产物的产量C.表达产物的稳定性D.表达产物分离纯化的难易9、基因工程药物的化学本质属于:A.糖类B.脂类C.蛋白质和多肽类D.氨基酸类10、用聚二乙醇(PEG)诱导细胞融合时,下列错误的是:A、PEG的相对分子量大,促进融合率高B、PEG的浓度高,促进融合率高C、PEG的相对分子量小,促进融合率高D、PEG的最佳相对分子量为400011、以大肠杆菌为目的基因的表达体系,下列正确的是:A、表达产物为糖基化蛋白质B、表达产物存在的部位是在菌体内C、容易培养,产物提纯简单D、表达产物为天然产物12、人类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是:A、人胰岛素B、重组链激酶C、促红细胞生成素D、乙型肝炎疫苗13、下列不属于加工改造后的抗体是:A、人-鼠嵌合抗体B、单链抗体C、鼠源性单克隆抗体D、单域抗体14、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中,不正确的是:A.最适pH为7.2-7.4B.最适温度为37±0.50CC.最理想的渗透压为290-300mOsm/kgD.氧浓度为100%15、第三代抗体是指:A、B淋巴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球蛋白B、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C、融合细胞产生的单克隆抗体D、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基因工程抗体16、现代生物技术的标志是:A、DNA互补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B、DNA测序技术的诞生C、第一只克隆羊“多莉”的诞生D、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完成17、获得目的基因最常用的方法是:A、化学合成法B、PCR技术C、逆转录法D、DNA探针技术18、所谓“第二代基因工程”是指A、蛋白质工程B、细胞工程C、酶工程D、抗体工程19、酶和细胞固定化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A、载体结合法B、交联法C、包埋法D、选择性热变性法20、真核基因在大肠杆菌中以融合蛋白形式表达,下列错误的是:A、基因操作简便B、只能作抗原用C、容易实现高效表达D、易被细菌酶类水解21、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产酶菌是:A.大肠杆菌B.枯草杆菌C.青霉菌D.链霉菌22、大肠杆菌的基因表达系统为A、pBV220/pETB、YEp/YRpC、pUC/λgt11D、pBR322/λgt1023、用于生产α-干扰素的动物细胞是A、Namalum NamalwaB、VeroC、WI-38D、MIRC-524、外源基因在动物细胞与大肠杆菌中表达产物的主要区别是A.糖基化B.产量高C.性质稳定D.疗效可靠25、基因表达最常用的宿主菌是A.大肠杆菌B.枯草芽孢杆菌C.链霉菌D.酵母26、筛选杂交瘤细胞(脾-瘤融合细胞)选用的培养基是A、HTB、HATC、RMP1640D、BME27、采用凝胶过滤法分离单克隆抗体,最高峰属于A、IgGB、IgMC、IgAD、IgE28、改造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首要目的是A、降低相对分子量B、增加组织通透性C、降低免疫源性D、延长半衰期29、鼠源性单克隆抗体改造后得到小分子抗体,常用的是A、单域抗体B、单链抗体C、Fab片段抗体D、最小识别单位30、cDNA法获得目的基因的优点是:A.成功率高 B.不含内含子 C.操作简便D.表达产物可以分泌E.能纠正密码子的偏爱性三、配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备选答案可多次被选,也可不选,1分×10 = 10分)题 [ 1—4 ]A、基因工程B、细胞工程C、酶工程D、发酵工程E、生化工程1、生物技术的核心与关键是 A2、生物技术的基础是 E3、生物技术的条件是 B4、生物技术获得最终产物的手段是 D题 [ 5—8 ]菌种选育方式与所得到的菌种类型A、自然选育B、定向培育C、诱变育种5、抗性菌株B6、野生型菌株A7、突变株C8、营养缺陷型菌株C题 [ 9—10 ] 真核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形式A、非融合蛋白B、融合蛋白C、分泌型表达蛋白D、糖基化蛋白9、只能作抗原用 B10、易被蛋白酶水解 A四、多项选择题(每题不只一个正确答案,2×10 = 20分)1、为了提高质粒稳定性,采用的措施有A、选择合适的宿主菌B、采用二阶段培养培养法C、选择合适的载体D、控制培养条件,在培养基中加入选择性压力2、建立最佳的基因表达体系应考虑A.目的基因的表达产量B.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C.表达产物的稳定性D.表达产物分离纯化的难易3、基因工程菌生产发酵的方式有A、分批发酵B、补料-分批发酵C、半连续发酵D、连续发酵4、动物细胞培养时常在培养基中加入小牛血清,其目的是A、提供生长因子和激素B、提供结合蛋白C、提供贴附因子和伸展因子D、提供合适的pH缓冲系统E、提供必要的脂肪酸和微量元素5、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包括A.诊断B.治疗C.药物生产D.分析检测6、提高基因表达产物稳定性的方法有A.组建融合基因产生融合蛋白B.利用大肠杆菌信号肽将产物转移到胞浆周质中C.采用位点特异突变方法改变真核蛋白S-S位置D.采用蛋白酶缺陷型大肠杆菌E.优化基因工程菌培养条件7、影响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效率的因素有A、启动子的强弱B、核糖体结合位点的有效性C、SD序列和起始密码的距离D、密码子的组成E、外源基因的拷贝数量8、蛋白质药物化学修饰后的主要特点是:A.循环半衰期延长B.免疫原性降低或消失C、毒副作用降低D、理化稳定性降低E、生物稳定性增强9、菌种的选育方式包括A、自然选育B、诱变育种C、杂交育种D、原生质体融合E、基因重组10、基因载体导入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有A、细胞融合法B、磷酸钙沉淀法C、电穿孔法D、显微注射法E、重组逆转录病毒介导法五、问答题(4题,共25分)1、简述生物药物与生物技术药物的内涵。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职业技能鉴定测试题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职业技能鉴定测试题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
说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生物检定”的作用()?A、药品的鉴别检查B、药品的效价测定C、药品的活性检定D、药品的热原检查2、以下对样品抽样量和检验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抽样量=1倍检验量B、抽样量=1、5倍检验量C、抽样量=2倍检验量D、抽样量≥3倍检验量3、肝素生物检定血浆法的FL%不得大于()。
A、5%B、10%C、15%D、25%4、绒促性素生物检定要求小鼠的体重是()。
A、9~10gB、9~13gC、17~19gD、17~20g5、微生物限度检查时霉菌培养温度为23~28℃,()小时。
A、24小时B、36小时C、48小时D、72小时6、肝素的化学成分为()。
A、粘多糖B、脂多糖C、糖蛋白D、木糖醇7、当()时说明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
A、P<0、01B、P>0、05C、P<0、05D、P>0、018、以下不属于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分类的有()。
A、分离法B、琼脂扩散法C、稀释法D、比浊法9、抗生素效价测定正确的步骤是()。
A、实验准备→倒底层→倒菌层→恒温培养→加小钢管→滴加药液B、实验准备→倒菌层→倒底层→滴加药液→加小钢管→恒温培养C、实验准备→倒底层→倒菌层→加小钢管→滴加药液→恒温培养D、实验准备→倒菌层→倒底层→加小钢管→滴加药液→恒温培养10、绒促性素生物检定给药途径为()。
A、尾静脉注射B、腹腔注射C、耳静脉注射D、皮下注射11、热原检查家兔法的给药途径为()。
A、腹腔注射B、尾静脉注射C、口服给药D、耳静脉注射12、毒力检查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A、称重→固定→消毒→给药→止血→观察结果B、观察结果→称重→固定→消毒→给药→止血C、给药→止血→消毒→称重→固定→观察结果D、固定→消毒→给药→止血→观察结果→称重13、异常毒性检查初试要求小鼠的实验只数是()。
成人教育 《生物制药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成人教育《生物制药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生物制药练习题A一、名词解释:1.生物技术:2.疏水层析:3.生物技术制药:4.疏水层析:5.生物反应器:6.贴壁培养:二、判断题:1.细胞工程操作主要对象是细胞。
()2.细胞工程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核移植是指将一种细胞的细胞核转移到另一种去掉了细胞核的细胞质内,然后将不同来源的细胞核和细胞质融合组成新的细胞。
()三、填空题:1.生物技术制药的特征包括:(1);(2);(3);(4);(5)。
2.基因工程药物主要包括: (1);(2);(3);(4)。
3.细胞物理破碎包括:(1);(2);(3);(4)。
4.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1);(2);(3);(4)。
四、简答题:1. 现代生物药物包括哪几类?2.次级代谢产物的特征。
3.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中常用哪种选择性培养基和细胞融合剂?4.提高质粒稳定性的方法。
5.基因工程产品纯化前的性质。
五、问答题:1.成纤维细胞型细胞的特点及来源。
2.正常细胞体外培养在原代培养期的特点并举例。
3. 免疫毒素可用于治疗哪些疾病?优点是什么?4. 发酵过程的溶氧变化。
5.固定化酶的优点。
生物制药练习题A答案一、名词解释:1.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或生物组织、细胞及其组分)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状的新物种或新品系,并与工程相结合,利用这样的新物种(或品系)进行加工生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一个综合性技术体系。
2.疏水层析:是利用蛋白质表面的疏水区域与固定相上疏水性基团相互作用力的差异,对蛋白质组分进行分离的层析方法。
3.生物技术制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可以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医药品,称为生物技术制药。
4.疏水层析:是利用蛋白质表面的疏水区域与固定相上疏水性基团相互作用力的差异,对蛋白质组分进行分离的层析方法。
5.生物反应器:在体外模拟生物体的功能,设计出来用于生产或检测各种化学品的反应装置。
生物制药考试试题及答案

生物制药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制药中常用的细胞培养技术是:A. 静态培养B. 动态培养C. 悬浮培养D. 混合培养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制药中常用的生物反应器类型?A. 搅拌式反应器B. 填充床反应器C. 流化床反应器D. 离心式反应器答案:D3. 重组DNA技术中,用于将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的方法是:A. 电穿孔法B. 化学转化法C. 转导法D. 共轭法答案:A4.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杂交瘤细胞的筛选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A. 特异性筛选B. 克隆性筛选C. 稳定性筛选D. 产量筛选答案:D5. 生物制药中,用于提高蛋白质稳定性的常见策略不包括:A. 添加稳定剂B. 改变pH值C. 降低温度D. 增加盐浓度答案:D6.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制药中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A. 色谱法B. 离心法C. 沉淀法D. 热处理法答案:D7. 在生物制药过程中,用于检测蛋白质活性的常用方法不包括:A. ELISAB. Western blotC.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D. 免疫沉淀答案:D8. 生物制药中,用于提高蛋白质产量的策略不包括:A. 优化培养条件B. 基因工程改造C. 使用廉价培养基D. 增加细胞密度答案:C9.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制药中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A. 微生物检测B. 内毒素检测C. 热原检测D. 放射性检测答案:D10. 生物制药中,用于评估蛋白质纯度的常用技术不包括:A. SDS-PAGEB. HPLCC. 质谱法D. 流式细胞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生物制药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细胞培养的效果?A. 培养基成分B. 温度C. pH值D. 光照答案:ABC2. 在生物制药过程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蛋白质的稳定性?A. 蛋白质本身的结构B. 储存条件C. 蛋白质的修饰D. 蛋白质的浓度答案:ABCD3. 生物制药中,下列哪些技术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分析?A. BCA法B. Bradford法C. Lowry法D. 紫外吸收法答案:ABCD4.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单克隆抗体的制备?A. 融合细胞的选择B. 筛选方法C. 培养条件D. 抗体的纯化答案:ABCD5. 生物制药中,下列哪些方法可用于蛋白质的纯化?A. 离子交换色谱B. 亲和色谱C. 凝胶过滤色谱D. 离心分离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生物制药中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
生物技术制药试题及答案

生物技术制药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有时也称为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利用生物得体或其体系或它们的衍生物来制造人类所需要的各种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
2.基因工程(gene enginerring):是指在基因水平上的操作并改变生物遗传特性的技术。
即按照人们的需要,用类似工程设计的方法将不同来源的基因(DNA 分子)在体外构建成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和表达的操作,也称DNA重组技术。
3.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是指在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良生物品种和创造新品种的目的,加速繁育动植物个体,或获得某种有用物质的技术。
4.酶工程(enzyme engineering):是利用酶、细胞器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催化功能或对酶进行修饰改造,并借助生物反应器和工艺过程来生产人类所需产品的技术。
5.发酵工程(fermentation engineering):是指利用包括工程微生物在内的某些微生物或动、植物细胞及其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手段(主要是发酵罐或生物反应品的自动化、高效化、功能多样化、大型化)生产各种特定的有用物质;或把微生物直接用于某些工业化生产的一种技术。
由于发酵多与微生物密切联系在一起,所以又称之为微生物工程或微生物发酵工程。
6. 生物反应器(bioreactor):主要包括微生物反应器、植物细胞培养反应器,动物细胞培养反应器以及新发展起来的有活体生物反应器之称的转基因植物生物反应器,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等。
7. 转基因动物:是指在基因组中稳定地整合有导入的外源基因的动物。
8. 转基因植物:是指通过体外重组DNA技术将外源基因转入到植物细胞或组织,从而获得新遗传特性的再生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技术制药试卷A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
1、生物药物:是指利用各种生物材料,综合采用各种生物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
2、抗生素:由微生物产生,在低浓度下能杀灭和抑制病原体,但对宿主不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的物质,或使用化学方法半合成的衍生物和全合成的仿制品。
广义的抗生素还包括一些抗肿瘤药、杀虫剂和除草剂。
3、补料分批发酵:是指将种子接入发酵反应器进行培养,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间歇式地、或者连续地补加新鲜培养基,使菌体进一步生长的方法。
4、限制性内切酶:生物体内能识别并切割特异的双链DNA序列的一种内切核酸酶。
它是可以将外来的DNA切断的酶,即能够限制异源DNA的侵入并使之失去活力,但对自己的DNA却无损害作用,这样可以保护细胞原有的遗传信息。
由于这种切割作用是在DNA 分子内部进行的,故名限制性内切酶。
5、载体:将外源目的DNA导入受体细胞,并能自我复制和增殖的工具。
6、转化细胞系:正常细胞经过某个转化过程,失去正常细胞的特点而获得无限增殖能力的细胞系。
7、微载体培养:将细胞吸附于微载体表面,再在培养液中进行悬浮培养,使细胞在微载体表面生长成单层的方法称为微载体培养法。
8、毛状根:受到发根农杆菌感染后形成的根组织,易于培养,改变了植物的次生代谢。
毛状根生长快速和次级代谢产物含量高,特别适用于从木本植物和难于培养的植物中得到较高含量的次级代谢产物。
9、气升式反应器:没有搅拌,气体通过喷管进入剪切力更小,主要用于悬浮细胞的分批式培养,近年开发用于贴壁细胞的微载体培养,并进行半连续、连续和灌流式培养。
10. 酶固定化:指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使酶(细胞)限制或固定于特定空间位置,使之不但能连续发挥催化作用,而且反应后酶又可以反复利用的技术。
二、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 简述生物药物新药的研发流程。
答:新药研究和开发的主要过程:
(1)确定研究计划;
(2) 准备候选菌株;
(3) 选择合适药理模型初筛(摇瓶)、复筛(小型发酵)体外试验、细胞试验;
(4) 提纯有效成分进行化学分析;
(5) 精制样品(中型发酵);
(6) 临床前Ⅱ期(Preclinical Ⅱ) ;
(7) Ⅰ期临床(Preclinical I);
(8) Ⅱ期临床(Preclinical Ⅱ);
(9) Ⅲ期临床(Preclinical Ⅲ);
(10) 注册申请上市、试生产;
(11) 售后监测(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
2.简述生物药物的优点和缺点。
答:生物药物是指利用各种生物材料,综合采用各种生物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
优点:
(1)用量少,药理活性高;
(2)特异性强,治疗的生理生化机制合理,疗效可靠;
(2)毒副作用小、价值高;
(3)缺点:
(1)成分复杂:大多数是混合物;
(2)不稳定:易变性,易失活,易降解。
(3)提取纯化工艺复杂、生产技术难度高;
(4)生理副作用常有发生。
3. 给出下列生物药物的中文名称: IFN;TNF;IL;G-CSF;EPO;GM-CSF;r-SK;r-SAK;GH;EGF;bFGF;rhTPO;t-PA;SRM
答:IFN (人α-干扰素);TNF (肿瘤坏死因子);IL (白细胞介素);G-CS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EPO (促红细胞生成素);GM-CSF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SK (重组链激酶);r-SAK (重组葡激酶);GH (生长激素);EGF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bFG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TPO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t-PA(组织纤溶酶激活剂);SRM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素)。
4. 简述微生物发酵制药的基本流程。
答:微生物发酵制药基本流程:
菌种选育(自然界选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细胞工程)
培养基配制(根据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制备,实践中需多次试验配方)
灭菌(杀灭杂菌(胞体、孢子及芽孢)
扩大培养和接种
发酵过程(检测进程,满足营养需要;严格控制温度、pH、溶氧、转速等)
分离纯化(菌体:过滤、沉淀;代谢产物:蒸馏、萃取、离子交换)
5、简述基因工程操作流程
答: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
(1)分:分离目的基因;
(2)切:对目的基因和载体适当切割;
(3)接: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
(4)转:重组DNA转入受体细胞;
(5)筛:筛选出含有重组体的受体细胞;
(6)表: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受体细胞成长为基因改造生物。
三、设计题(本题共1题,共计10分)
请设计一个基因工程药物的生产工艺流程(应包括工程菌构建、扩大培养方法、产物分离纯化、质量检测等环节)。
答:干扰素a-2b 的制备
干扰素(INF)是人体细胞分泌的一种活性蛋白质,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等作用,是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干扰素(INF)最早被用于诱导人体产生白细胞。
(1)基因工程菌的组建
诱生的白细胞或者成纤维细胞提取核酸
↓
通过寡dT-纤维素柱提取mRNA pBR322质粒
↓↓
5%-23%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取12S-mRNA PstI内切酶切割
↓↓
由mRNA转录成cDNA 切割段位于β内酰胺基酶基因内↓结果导致内酰胺基酶失活,不抗青霉素
双链cDNA用末端PstI酶切割↓
再用DNA转移酶接上dT或者dG 在pBR322质粒DNA的切割段加上dA或者dC
++++++++++++++++
退火获得杂交质粒
↓
转化大肠杆菌K-12扩增杂交质粒
↓
筛选能够抗四环素、但是对氨苄青霉素敏感的细菌克隆株
↓
采用杂交翻译法挑选含有干扰素cDNA的克隆
↓
将干扰素cDNA克隆进表达载体
↓
在大肠杆菌中进行高效表达
↓
(进入下游工艺)
(2)基因工程菌的发酵生产
人干扰素a-2b的基因工程菌为SW-IFNa-2b/E.coli—DH5a。
质粒使用PL启动子,含有四环素抗性基因。
种子培养液含1%蛋白胨、0.5%酵母提取物、0.5%NaCl
↓
基因工程菌接种到4个1000ml三角烧瓶之中,每个烧瓶内装有250ml种子培养基,30℃摇床培养10小时,作为发酵罐的种子
↓
用15L发酵罐进行发酵,装发酵培养基10L
↓
搅拌转速500r/min、通气量为1:1v/v*min、溶氧量为50%
30℃发酵8小时,42℃诱导2-3小时
↓
鉴控手段:每隔不同时间,取2毫升发酵液,10000r/min离心除去上清液,称量菌体湿重。
(3)干扰素的制备
发酵物质4000r/min离心30min,除去上清液,得湿菌,从其中取100g。
悬浮于20mmol/L磷酸缓冲液(PH=7.0)500ml之中,冰浴条件下进行超声破碎。
↓
4000r/min离心30min,除去上清液。
沉淀部分用100ml提取液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搅拌抽提2小时
↓
提取液15000r/min离心30min,下层不溶弃去。
取上清液,用20mmol/L磷酸缓冲液(PH=7.0)稀释至尿素浓度0.5mol/L
↓
加入0.1mmol/L二巯基苏糖醇,4℃搅拌15小时。
15000r/min离心30min,除去不溶物。
上清液用截流量=10000相对分子质量的中空纤维超滤器浓缩
↓
浓缩液采用Sephadex G50层析柱分离,层析柱2cm*100cm、先用20mmol/L磷酸缓冲液(PH=7.0)平衡固定相,上柱之后,用同一缓冲液洗脱分离
↓
收集人干扰素a-2b部分,用SDS-PAGE检查。
再经DE-52柱进行纯化
层析柱2cm*50cm、上柱之后,分别采用含有0.05mol/L、0.10mol/L、0.15mol/L的NaCl 的20mmol/L磷酸缓冲液(PH=7.0)洗涤。
↓
收集含有收集人干扰素a-2b部分。
分装→冻干→成品鉴定→成品包装。
(4)质量控制标准和具体要求
(1)半成品检定--13项指标
1、干扰素效价测定;
2、蛋白质含量测定;
3、比活性测定;
4、纯度测定;
5、相对分子量测定;
6、残余外源性DNA含量测定;
7、残余抗生素活性测定;
8、紫外光谱扫描;
9、肽图测定;10、等电点测定;11、无菌试验;12、热原质试验。
(2)成品检定--7项指标
1、物理性状;
2、鉴别试验;
3、水分测定;
4、无菌试验;
5、热原质试验;
6、干扰素效价测定;
7、安全试验。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