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企业管理期末

合集下载

国际企业管理试题及答案

国际企业管理试题及答案

国际企业管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1.21世纪企业的环境适应模式是以()为中心的适应关系。

A.文化信息B.科学技术C.政治经济D.自然地理ABCD正确答案:A2.IBM在国外长期推行的是()战略。

A.并购B.战略联盟C.分包D.独资企业ABCD正确答案:D3.比()较适合于从事多国性生产不久、产品标准化、技术稳定、地区分布不广的中小型国际企业。

A.自主子公司结构B.国际事业部结构C.全球性混合型组织结构D.全球性网络结构ABCD正确答案:B4.“胞波”一词强调的是()对国际企业经营的影响。

A.自然环境B.经济环境C.政治法律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ABCD正确答案:A5.采用IMV--实达联合品牌是属于()。

A.联合销售战略联盟B.合资企业战略联盟C.研究开发战略联盟D.制造生产战略联盟ABCD正确答案:D6.采用国际事业部结构较多的是()的公司。

A.日本B.美国C.欧洲D.亚洲ABCD正确答案:B7.当英国的通货膨胀率比美国高,则()A.英国外汇收入增加B.英国进口减少C.英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导致英镑汇价下降ABC正确答案:C8.低关联文化的沟通要用()来表达。

A.身体语言B.沉默C.停顿D.词组ABCD正确答案:D9.东亚国家吸引投资最快的时期是在其经济发展的()。

A.起飞前夕B.起飞阶段C.成熟阶段D.高消费阶段ABCD正确答案:B10.对国际经营人员考评的中心内容为()。

A.态度考评B.业绩考评C.能力考评D.知识考评ABCD正确答案:B11.对国际企业经营的影响表现得最直接的是()。

A.自然环境B.经济环境C.政治法律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ABCD正确答案:B12.丰田公司在4个东南亚国家中有零部件和产品的生产销售网络,表明此时的国际企业处于()。

A.独立子公司阶段B.寻求外源阶段C.系统一体化阶段ABC正确答案:A13.根据本企业专长,生产销路好的产品项目或提供某些特需产品,这是()。

《国际企业管理》复习题及答案

《国际企业管理》复习题及答案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国际企业管理》课程复习题一、单选题1.以下不是推动企业结构变革的基本经济要素是( D )A、规模经济B、范围经济C、生产资源的可得性与成本的国别差异D、文化冲突2.传统上,高精技术产业属于哪类产业( D )A、全球产业B、国际产业C、多国产业D、跨国产业3.传统上,许多日本公司倾向于采取的国际扩张战略是( B)A、多国战略B、全球战略C、国际战略D、跨国战略4.以下对创新模式认识不正确的是( C )A 、全球中心的创新模式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对市场不敏感B 、地区-地区创新模式会出现“重新掌舵现象”而遭受损失C 、地区杠杆式和全球纽带式取代了传统的全球中心式和地区-地区创新模式D 、全球纽带式创新的协调成本很高5.对跨国公司学习能力要求理解正确的是( D )A 、仅仅利用企业研发开发新产品B 、不开发新技术,而是向其他企业学习新技术C 、企业自己研发,并进行技术合作D 、具有从诸多环境中学习的能力,并能将其成果进行扩散和传播6.根据国际组织结构的“阶段模型” ,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在向国外扩张的早期,跨国公司一般通过全球矩阵结构来进行国际运作B 、扩大了国外销量但未显著增加国外产品多样性的公司采用全球产品部门结构C、通过增加在国外销售的产品多样性进行扩张的公司趋向于采用地区结构D 、当国外销售量和国外销售产品多样性都很高时,公司采用全球矩阵结构7.下面对四种创新模式理解正确的是( A )A 、全球中心创新模式是通过母国感知新机遇,将资源和能力集中起来以创造新产品或工艺,子公司将创新引入当地市场B 、地区 - 地区的创新模式是将跨国公司内部不同单位的资源和能力集中,在母公司和子公司两个层面共同开展和管理某一创新活动C、地区杠杆式依赖子公司所具有的知识进行开发D 、全球纽带式是确保每个子公司的特定资源和能力,使其能被国内单位利用和在全球范围内的其他单位利用8.“不同国家习俗偏好共同之处大于相异之处”是下列哪种战略意识的基本假设( C)A、国际化意识B、多国化意识C、全球化意识D、跨国意识9.下面对协调联合体的特征认识,不正确的是( D )A 、母国创新的全球转移B 、核心竞争力集中,其他方面则分散C、总部与子公司之间存在正式系统和控制D、知识在每个单位开发并保留10.典型的美国公司倾向于采用下面哪种结构( B )A、矩阵结构B、分散联合体C、协调联合体D、集中管理11.下列哪种经济效应反应了多产品联合生产(或开发、分销)成本低于各自成本( B )A、规模经济B、范围经济C、整合效应D、地区响应12.下面对国别差异这一获取竞争优势的方法理解正确的是( A )A、收益来源于成本、工资和资本成本差异B、在每一业务活动中扩展并利用潜在的规模经济C 、在不同市场和业务中分享投资和分担成本D 、在规模战略和经营灵活性之间寻求平衡13.国际企业跨国经营的最高级形式是( D )A、商品出口B、可证贸易C、特许经营D、对外直接投资14.国际公司的战略制定是针对其(C)A、东道国竞争对手B、地区性竞争对手C、世界范围的竞争对手D、同行业内竞争对手15.对范围经济理解错误的是( D )A 、范围经济的战略重要性在于多元化公司在价值体系中分享投资和分担成本B 、范围经济是两个或多个产品联合生产(或开发、分销)的成本低于各自生产成本C、范围经济可以通过投资组合分散风险,创造更多方案D 、范围经济不能在联合使用不同类型的资产上实现16.以下关于跨国公司国际扩张时期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 、典型的欧洲跨国公司主要的国际扩张时期是20 世纪 20-30 年代之间B 、典型的美国跨国公司国际扩张时期是20 世纪40-50 年代C 、典型的日本跨国公司国际扩张时期是20 世纪60-70 年代D 、中国跨国公司的国际扩张时期是20 世纪 70-80 年代17.根据微笑曲线,最不应提倡的价值环节是( B )A、价值链上游B、价值链中游C、价值链下游D、价值链上游和下游18.下面对国别差异这一获取竞争优势的方法理解正确的是( A )A、收益来源于成本、工资和资本成本差异B、在每一业务活动中扩展并利用潜在的规模经济C 、在不同市场和业务中分享投资和分担成本D 、在规模战略和经营灵活性之间寻求平衡19. 在战略因素多样化而又易变的环境中经营,跨国公司需要发展的能力是( D )A 、有效的地区分公司管理B 、有效的全球业务管理C 、有效的全球职能部门管理者D 、以上三种2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 、以民族为中心的做法可能会为了谋求当地的发展而牺牲全球的发展B 、以民族为中心的做法可能会造成政治的社会反响,无法对当地变化作出灵活反应C 、多中心的倾向重复性强,太浪费D 、多中心的倾向积极开发当地市场、销售情况较好21. 为了获得全球竞争优势,公司必须实现三个战略目标,下面哪一个不是( C )A 、必须建立全球学习能力,并在全球范围内利用所获得的知识的能力B 、必须在其所有活动中建立全球规模效率C 、必须对产品进行标准化D 、必须发展多国适应能力来处理不同国家的特殊风险和机遇22. 以下关于协调联合体情况下知识发展和扩散的描述正确的是( D )A 、知识在每个单位开发并保留B 、知识在总部发展并被转移到海外分部C 、知识在总部发展并保留D 、以上都不正确25. 跨国公司的战略挑战是( A )A 、利用规模经济、国别差异和范围经济,实现全球效率、多国适应和全球学习B 、追求利润最大化C 、追求成本最小化D 、占据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26. 为实现保护已有优势和建立新的优势间的复杂平衡,公司需要遵循的原则是( A )A 、集中至少与开发新资产和能力一样多资源来保护和加强其已有资产和能力B 、需要彻底重构C 、需要拆除旧的并创造新的设施D 、模仿竞争对手补足差距2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跨国公司存在的必要条件( B )B 、跨国公司必须具有足够强大的经济实力C 、跨国公司必须具有某些能抵消不熟悉外国市场劣势的战略能力D 、跨国公司具有比通过其它外部市场途径获得更高回报的组织能力23. 下面哪一种倾向不属于 EPG 形象( A )A 、多中心的倾向B 、以地域为中心的倾向 24. 下面对协调联合体的特征认识,不正确的是(A 、母国创新的全球转移C 、总部与子公司之间存在正式系统和控制C 、以民族为中心的倾向D 、以母国为中心的倾向 D )B 、核心竞争力集中,其他方面则分散 D 、知识在每个单位开发并保留A 、东道国提供足够吸引公司投资的特殊优惠条件B 、规模经济C 、范围经济D 、低价格策略A 、知识在每个单位开发并保留A 、富有弹性的不断变化的产品设计B 、富有弹性的原材料采购方式C 、规范的管理模式D 、富有弹性的定价策略 32. 以下关于分散联合体情况下公司海外业务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 、把握和利用当地机会 B 、调整和灵活运用母公司竞争力 C 、实施母公司战略 D 、以上都不是 33. “不同国家习俗偏好共同之处大于相异之处”是下列哪种战略意识的基本假设( C )A 、国际化意识B 、多国化意识C 、全球化意识D 、跨国意识 34. 以下关于分散联合体情况下公司战略能力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A 、追求当地市场反应能力 B 、追求母国创新全球转移 C 、追求全球规模效率 D 、以上都不是 35. 以下关于协调联合体情况下公司战略能力的认识,正确的是( B )A. 追求当地市场反应能力B. 追求母国创新全球转移C. 追求全球规模效率D. 以上都不是 36. 应对全球发展的需要,跨国公司的整体发展趋势是( C )A 、向剥削型发展B 、向交易型发展C 、向责任型甚至脱胎换骨型发展D 、剥削型仍然占大多数 、名词解释1 . I-R 分析框架 (全球一体化——国家响应性分析框架) :即跨国经营的全球一体化和当地反应性( I-R )分析 框架,在这一框架基础上将企业分为多国企业、全球企业、国际企业和快过企业2 . 梯级竞争优势 :亦即三维度的战略能力,包括经济压力与全球规模效率、社会压力与多国灵活性和全球创 新学习。

跨国公司管理期末复习汇总

跨国公司管理期末复习汇总

跨国公司管理一、经济全球化case stady 1 选择1.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贸易及投资壁垒的不断降低②技术的开展及改革,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及交通运输技术领域取得的显著进展。

2.经济全球化的构成:生产全球化、市场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技术全球化跨国公司的性质::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更多国家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由母公司进展有效控制和统筹决策,从事跨越国界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

①跨国性②战略的全球性和管理的集中性③公司内部的相互联系性3.跨国公司的动机:1、寻求市场国内市场规模小、国内市场饱和、大规模投资需要、产品生命周期短、天生型;2、降低本钱廉价劳动力→向不兴旺国家输出低级加工产业;3、战略动机维护或提高公司在某个行业或市场上的竞争力;二、〔一〕全球经济的扫描case stady 25.全球经济的情况:P51A. 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但恢复力正在减弱。

〞表现在兴旺国家经济增长持续低迷,难以改善大幅失业率;而开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也在放缓。

IMF在预测中对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率均做了下调。

B. 总体看,兴旺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慢于全球平均水平,而开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体的开展速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但兴旺国家的物价一直保持在较低的膨胀水平,而开展中国家,特别是转轨经济国家则面临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C. GDP总量排名:美、中、日、德、法、英D.瑞士连续四年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家,而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竞争力有所下降。

E.经济自由度:中国香港〔8.9〕新加坡〔8.69〕新西兰〔8.36〕瑞士〔8.24〕澳大利亚〔7.98〕加拿大〔7.81〕6.中国的经济情况A. 经济实力:中国的GDP总量排名第二位;中国人均GDP2021年中国人均GDP排名世界第89位,人均GDP为5414美元。

2021年中国人均GDP排名世界第94位,人均GDP 为4361美元。

B.国家竞争力:中国内地的排名在经过数年稳定上升后,今年下降3位,排名第29位。

国际企业管理

国际企业管理

XX大学网络教育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国际企业管理》复习题一、单选题1. 以下关于协调联合体情况下公司战略能力的认识,正确的是()A、追求当地市场反应能力B、追求母国创新全球转移C、追求全球规模效率D、以上都不是2. 某公司的研发与开发活动在印度进行,劳动密集型的零部件在中国生产,该公司这种获取竞争优势的方法属于以下哪种()A、利用不同国家资源供应和市场潜力的差异B、规模经济C、X围经济D、低价格策略3. 以下关于协调联合体情况下公司战略能力的认识,正确的是()A. 追求当地市场反应能力B. 追求母国创新全球转移C. 追求全球规模效率D. 以上都不是4. 下列哪种经济效应反应了多产品联合生产(或开发、分销)成本低于各自成本()A、规模经济B、X围经济C、整合效应D、地区响应5.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跨国公司存在的必要条件()A、东道国提供足够吸引公司投资的特殊优惠条件B、跨国公司必须具有足够强大的经济实力C、跨国公司必须具有某些能抵消不熟悉外国市场劣势的战略能力D、跨国公司具有比通过其它外部市场途径获得更高回报的组织能力6. 以下对近年来比较流行的跨国公司的组织发展趋势认识不正确的是()A.摒弃对正式矩阵结构的迷恋B.重新定义主要的组织维度C.转变职能管理层的角色D.重建组织文化7. 下面哪个是西奥多·莱维特的战略观点()A、主X宽泛的具有多样性的产品组合,以共享在技术和分销渠道上的投资B、主X建立强大的全球分销体系C、主X产品标准化,使用统一的生产方法和销售模式在全球X围内推广这一产品D、主X全球战略应该像狐狸一样诡计多端,注重多方面并举8.国际公司的战略制定是针对其()A、东道国竞争对手B、地区性竞争对手C、世界X围的竞争对手D、同行业内竞争对手9. 在全球公司居于主导地位的创新模式是()A、地区杠杆式B、全球纽带式C、全球中心的创新模式D、地区-地区创新模式10. 以下对创新模式认识不正确的是()A、全球中心的创新模式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对市场不敏感B、地区-地区创新模式会出现“重新掌舵现象”而遭受损失C、地区杠杆式和全球纽带式取代了传统的全球中心式和地区-地区创新模式D、全球纽带式创新的协调成本很高11. 对“全球一盘棋”理解不正确的是()A、建立和守卫竞争对手的利润庇护港B、不要冒风险投资,保持现有力量C、利用现有力量,通过交叉补贴弱势产品和市场以建立新的竞争优势D、建立战略联盟,孤立和战胜对手12. 以下关于跨国公司国际扩X时期说法不正确的是()A、典型的欧洲跨国公司主要的国际扩X时期是20世纪20-30年代之间B、典型的美国跨国公司国际扩X时期是20世纪40-50年代C、典型的日本跨国公司国际扩X时期是20世纪60-70年代D、中国跨国公司的国际扩X时期是20世纪70-80年代13. 下面对国别差异这一获取竞争优势的方法理解正确的是()A、收益来源于成本、工资和资本成本差异B、在每一业务活动中扩展并利用潜在的规模经济C、在不同市场和业务中分享投资和分担成本D、在规模战略和经营灵活性之间寻求平衡14.以下关于日本公司成功创新理解不正确的是()A.将各子公司的投入集中到中央控制的活动中去B.关键在于有效地运作地区-地区的创新模式C.确保所有职能活动都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D.通过各部门之间责任的衔接来协调各种不同的职能15. 下面公司行为属于分享学习的是()A、福特公司拥有能够灵活生产多种产品的自动化工厂B、花旗银行在全球X围内服务多国消费者C、日本电气公司在计算机与通讯业务中分享研究开发成果D、诺基亚公司使用全球品牌名称16.全球业务经理时常充当的核心角色和职责是()A.全球产品或业务的战略制定者B.全球资产和资源结构的设计师C.跨边界的协调者和控制者D.以上都是17. 为了能在当前的国际经营环境中获胜,经理人员必须()A、具备洞察和阐释外部复杂环境和动态变化的能力B、能够开发和整合多种战略能力C、必须构造并管理复杂而精细的新式组织D、以上都是18. 以下关于跨国公司的组织特征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建立并规X了多种不同的内部管理思想B、关键资产和资源被集中C、物质资产和管理能力在国际上扩散的同时又相互依赖D、发展了一种强大而又灵活的内部整合流程19. 下面对国别差异这一获取竞争优势的方法理解正确的是()A、收益来源于成本、工资和资本成本差异B、在每一业务活动中扩展并利用潜在的规模经济C、在不同市场和业务中分享投资和分担成本D、在规模战略和经营灵活性之间寻求平衡20. 在战略因素多样化而又易变的环境中经营,跨国公司需要发展的能力是()A、有效的地区分公司管理B、有效的全球业务管理C、有效的全球职能部门管理者D、以上三种21、丰田公司通过集中于日本的全球规模的制造工厂,开发并制造产品来获得成功。

国际企业管理(国际企业跨文化管理)期末单元测验与答案

国际企业管理(国际企业跨文化管理)期末单元测验与答案

一、单选题1、请问下列哪一种表现是属于表层文化的范畴的()?A.社会规范B.价值观C.法律规范D.语言正确答案:D2、请问下列哪一种表现是属于中层文化的范畴的()?A.语言B.核心价值观C.行为规范D.建筑正确答案:C3、请问下列哪一种表现是属于核心层文化的范畴的()?A.法律B.语言C.建筑D.价值观正确答案:D4、下列关于人际环境与文化环境的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形体差异对国际商务会产生影响。

B.“妇女能顶半边天”说的是家庭因素的影响。

C.人口的差异主要来自不同的民族基因遗传D.老龄化国家采取延迟退休属于年龄因素的影响。

正确答案:B5、下列体现文化环境中的内容,哪一句是不正确的()?A.国家的发展程度与富裕程度会导致雇员需求不同。

B.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不同国家雇员中都有相应的应用体现。

C.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国家上下级关系偏独裁。

D.有的国家受宗教影响会有较强的“宿命论”观点。

正确答案:C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霍夫斯泰德模式的维度()?A.文化冲击B.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C.权力距离D.不确定性规避正确答案:A7、下列关于文化要素对国际商务的影响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中低语境文化表示习惯以暗示或其他信息来传递的语境,而不是说的很直白。

B.宗教对于商务活动的影响可以来源于宗教具体教义中带来的影响。

C.在国际谈判中,尊重不同的风俗习惯非常重要。

D.社会阶层的流动程度对国际商务活动影响很大正确答案:A8、下列关于如何避免国际化经营中的文化冲突,不正确的表述是()?A.跨国公司可以考虑本着“思维全球化和行动当地化”的原则进行跨文化管理。

B.当投资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都是强文化时,一般会考虑文化相容策略。

C.文化渗透策略则是一个长期观察和培育的过程,是一种长期策略。

D.跨国公司可以考虑在全球扩张时,向不同文化背景的地区子公司强行注入母公司的企业文化。

正确答案:D9、下列关于文化因素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宗教信仰影响人们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和消费倾向。

电大工商管理《国际企业管理》复习题

电大工商管理《国际企业管理》复习题

国际企业管理单项选择题B1。

“胞波”一词强调的是(A 自然环境)对国际企业经营的影响.CD1.当企业仅具有“所有权优势”时,通常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是(C 合同式资源转移)2.对国际企业经营的影响表现得最直接的是(B 经济环境)。

3.东亚国家吸引投资最快的时期是在其经济发展的(D 起飞阶段)。

4.当英国的通货膨胀率比美国高,则(C 英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

F1.发达国家将其在国内市场衰退的产品推向发展中国家市场,以实现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和增加收益的目的。

这是采用的(B 市场开发战略)G1.国际直接投资是指(B 生产资本)的国际化。

2.国际企业跨国经营的最高级形式是( D 对外直接投资)3.国际企业与东道国企业签订协议,为其设计和建造一个整体工程,工程完工并可投入使用时将其移交给东道国企业管理,这种技术贸易方式是(D “交钥匙"工程)5.国际企业各种全球化战略之间的关系是(D 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

6.国际分包中,委托人将部件和某些工序转包给分承包人生产的分包形式是( A 工业分包)7.根据波士顿矩阵,某项市场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也低的业务属于(A 瘦狗业务)8.构成延伸产品的标志是(C 附加价值)I1。

IBM在国外长期推行的是(D 独资企业)战略。

J1。

将多向发展产品和多个目标市场结合起来是(D 多种经营型)产品组合。

M1.美日等西方国家在海外经营中用于(C 自然资源开发)项目达1/4以上。

2.美国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25%,反映了(B 政治法律环境)对国际企业的影响。

3.某公司是另一公司的组成部分,是独立的法人,在经济上和法律上有独立地位,该公司属于(B 子公司)4.某研究所把生物遗传工程的研究成果转让给某制药公司,使之用于该企业的新药研制开发上,这属于技术的(B 垂直转移).Q1.企业不改变现有的经营范围和规模,其资源分配和经营环境状况基本保持在目前的状态和水平上的战略,称为(B 稳定战略)S1.世界范围内的制成品与提供原料的分工是(B 垂直式)国际分工。

战略管理期末复习题2

战略管理期末复习题2

战略管理期末复习题2
战略管理期末复习题2
国际战略管理复习题2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多国企业实施全球战略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理论上来讲,规模可以大到足以在任何一个主要的国际市场中拥有竞争优势
B.同时实施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
C.利用本土化战略来发展国际市场
D.尽可能地以最小的成本制定统一的国际战略
答案:A
2.当多国企业实施全球战略时,以下哪个活动是最重要的?
A.制定全球化战略
B.有效地探索国际市场
C.实施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
D.发展本土化的国际市场
答案:B
3.解决全球化战略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最有效的方法是?
A.强制执行公司的跨文化管理策略
B.加强国际合规性
C.鼓励更多的国际交流和文化互动
D.利用本土化战略来弥补文化差异
答案:C
二、多选题:
1.下列哪些是多国企业全球战略实施的要素?
A.标准化
B.跨文化管理
C.本土化
D.合规性。

国际企业管理 双语 期末简答题汇总(含翻译)

国际企业管理 双语 期末简答题汇总(含翻译)




2.economic risks 3.political risks 4.Foreign exchange risks 5.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6.Different legal and economic systems 7.not being paid for your goods and services 2经济风险 3政治风险 4外汇风险 5知识产权保护 6不同的法律和经济制度 7没有为你的商品和服务支付

A.majority of firms that initiat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ctivities use four forms of entry strategies: 1.indirect exporting and importing, 2.direct exporting and importing, 3.licensing, 4.franchising. 绝大多数公司发起国际商务活动,使用四种形式的进入 策略: 间接出口和进口 直接出口和进口 许可证 特许经营。




4.Approaching Neighbors to Control Risk 5.Protecting Turf 6. extend the product life cycle. 7.Shorter technology cycles and the rapid diffusion of technologies 4、接近邻居控制风险 5、保护草坪 6。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7、较短的技术周期和技术的快速扩散
topic4国际商务研究

1. What are the major difference between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research?(4-1) 国际和国内调查的主要差异有哪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企业管理期末复习需要掌握的内容第一章导论一、国际企业:从事国际商务经营活动的企业二、跨国公司:其拥有或控制以境外为基地的生产或服务机构。

这种企业并不总是股份公司或私人公司,它们也可以是合作社或国家所有的实体。

跨国公司一词系指在两个或更多国际的实体所组成的公营、私营或混合所有制企业,不论这种实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领域如何;该企业在一个决策体系下运营,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决策中心确定一致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该企业中各个实体通过所有权或其他方式结合在一起,从而其中一个或更多的实体得以对其他实体的活动实行有效的影响,特别是与别的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责任。

三、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其一,保护自己,免受国内商业周期风险和不确定性之累。

其二,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叩开正在成长的世界市场大门。

其三,对日趋激烈的国外竞争做出反应。

其四,降低成本。

其五,通过到国外市场的内部去生产,跨国企业可绕过关税壁垒。

其六,跨国企业希望利用技术专长自己直接制造产品,而不是允许别人使用这种技术去生产产品。

四、国际企业发展的四个阶段(一)间接或被动的进出口阶段(二)直接或主动地进出口阶段(三)设立海外代理机构阶段(四)成熟的多国导向型阶段第二章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理论一、垄断优势理论、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理论、邓宁的折中理论及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运用。

1、垄断优势论:1、产品市场垄断优势;2、生产要素垄断优势;3、规模经济优势;4、政府政策带来的优势2、所有权优势:(1)独占无形资产所产生的优势;(2)规模经济所产生的优势3、区位优势:集群与国际竞争优势有十分重要的联系4、影响区位优势的因素:1、生产要素;2、市场定位;3、贸易壁垒;4、经营环境5、内部化优势理论:厂商为了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而引起的不利因素如交易成本过高等,往往独占新技术、管理技能、信息、商标等无形资产,在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下,将这些资产经由内部通道,而不是在外部市场进行知识转让,最后将产品或服务再行销售。

6、邓宁的折中理论:企业成功的直接投资取决于三个条件(1)具有所有权优势(2)具有区位优势(3)具有内部化优势,如果缺少其中一个或两个条件,企业就不应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形式,而应选择其他的经营形式。

第三章国际企业环境一、国际企业环境的分类及包括的内容1、外部环境:作业环境:供应商;顾客;竞争者。

2、一般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技术环境;文化环境二、霍夫施泰德认为国家文化存在的差异因素国家文化存在的差异因素:权力距离;对不确定性回避;个人导向性;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男性化或女性化三、跨文化冲突的协调方法。

协调方法:(一)进行跨文化培训;(二)价值观的融合和提炼第四章国际战略管理一、国际企业战略管理包括的内容,企业总体战略的分类国际企业战略管理包括战略的选择、策略制定、组织实施。

分为:总体战略,竞争战略,全球战略。

二、国际企业成长战略、竞争战略的分类及其选择成长战略:密集式成长,一体化成长,多元化成长。

选择:国际企业在成长初期,由于经营能力所限,一般较多地采用密集型成长战略,注重现有产品和市场潜力的挖掘。

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开始注重公司的供、产、销的联合,采用一体化的成长战略,将产品经营与资产经营结合起来。

随着市场经营风险的增加和公司实力的增长,企业趋向于选择多样化成长战略,将产品经营、资产经营和风险规避结合起来。

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目标集中战略。

选择:1.产品线的重点集中战略。

2.顾客集中化战略。

3.地区集中化战略内涵:全球战略是指跨国公司从全球角度出发,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位优势把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和职能加以分散和配置,使其有机的结合起来,,实行综合一体化经营,努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以期达到长期的总体效益最大化。

三、国际全球战略管理的内涵及实施行业具备的特点。

特点:一是成本压力大,二是地区需求差异性小,贸易可行性强。

四、行业环境的分析—五力模型的内容及其运用五力模型:供应商的谈判力量;替代品的威胁;新加入者的威胁;客户的谈判力量;与现有的竞争对手的竞争运用:新加入者的威胁会限制产业的整体利润,有实力的供应商和客户为自身的利益而讨价还价,现有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也会吞噬产业利润,可能的替代产品的威胁也大大降低了顾客对现有产品的认可度。

五、企业内部环境的分析—价值链的内容及其运用。

SWOT分析的内涵及其构建方法价值链的内容及:(1) 基本活动:内部后勤;生产运营;外部后勤;营销;商务支持与顾客服务。

(2) 支持性活动:基础性活动;技术活动;人力资源管理;采购。

运用:发现企业存在哪些优势、劣势。

运用价值链原理选择国际竞争战略可以归结为两个基本方面:其一是重新排列价值链,以确定每一个活动或环节应该安排在什么国家里进行;其二是协调分散在各个国家里的各项活动。

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SO战略--发展型战略,利用企业内部优势去抓住外部机会的战略;WO战略--纵向一体化或紧缩型战略,利用外部机会改进内部劣势的战略;ST战略--多样化战略,利用企业的优势去避免或减轻外部威胁打击的战略;WT战略--紧缩型或撤退战略,直接克服内部劣势和避免外部威胁的战略。

第五章进入方式与国际直接投资一、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及其选择第一类是不享有国外管理权的经济活动,包括:进出口贸易、证券投资、对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技术授权、合同安排、国际租赁、国际咨询第二类是享有直接管理权的国际企业经营活动,包括:国外直接投资、国际性服务经营、工业合作二、国际直接投资、间接投资的概念,比较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进行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1、对外直接投资是指能直接参与国外被投资企业管理的活动,即投资者对国外企业不仅拥有所有权,而且对国外企业的经营活动拥有实际的控制权2、国际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在国际市场上投资于股票、债券、投资基金、中短期期票以及各种金融衍生产品,以取得预期收益的一种行为或活动。

3、对外投资进入方式的比较:1、对外间接投资比较灵活,但对所投资的企业没有管理权和控制权。

2、对外直接投资对所投资的企业控制程度较大,但资金不能随意抽走,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不能搬运,灵活性较小,风险比较大,但利润较大。

对外直接投资按投资方拥有股权的多少,有全资子公司和合资公司两种。

全资子公司95%以上的股权为母公司所有,有利于制定有效的管理决策和实现整体利益,也能提高效率,保护母公司的技术秘密和维护企业商誉。

采用合资方式,有利于分散政治、经济、市场等风险,减少投资资本。

进行间接投资的原因:第一,国际企业除了资金外,缺少生产经营所需要的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难以进行直接投资。

第二,国际直接投资兴办新企业,资金周转时间长,风险较大。

第三,国际企业在资金周转过程中有一些零散资金或有一笔数量较大资金,却不足以开办新项目。

第四,相对于直接投资而言,间接投资在资金调度、投资转移、变现能力等方面比较有力。

三、跨国购并的动机、形式及其主要方法。

动机:1 快速进入新的市场,2. 较少的花费获得商誉、新技术和设备等,3. 进入东道国的社会网络,4. 接近客户,降低产、销成本。

形式:横向购并:同行业或相关行业生产或销售相同、相似产品的企业之间的兼并;纵向购并:处于生产同一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兼并;混合购并:两个不同行业、经营范围不相干的企业之间进行兼并。

第六章国际生产和技术转移一、国际生产战略选择涉及哪些主要内容涉及内容:外购还是自己生产制造零部件,国内生产还是国外生产,国内销售还是国外销售内涵:对于每一个特定的目标市场,国际企业需要从全球范围而不是仅仅从一个国家范围考虑合理配置生产资源,决定并具体筹划生产零部件、主件、半成品,以及组装最终产品的地方和场所,以形成开展供应活动的高效的全球网络--才能产生经济效益,增强国际竞争优势。

二、全球供应思想的内涵及选择供应商考虑的主要因素1、全球供应思想:对于每一个特定的目标市场,国际企业需要从全球范围而不是仅仅从一个国家的范围,考虑合理配置生产资源,决定并具体筹划生产零部件、主件、半成品,以及组装最终产品的地方和场所,以形成开展供应活动的高效的全球网络。

因素:价格底;质量高;国内无货源或供应不足;交货及时;供应的持续性;先进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服务;营销策略;与国外子公司内部交易;竞争影响三、影响技术选择的主要因素因素:经营规模,要素成本,行业类型,其他因素。

第七章国际市场营销一、国际营销的基本观点,国际营销组合策略的内容1、国际营销的基本观点:第一,世界是一个大市场,它为企业提供了有益的机会,以利用创新和不断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

第二,任何时候,都应该考虑实行产品的标准化或全球化的可能性,那些没有必要的产品或品牌的差别化是一种代价昂贵的奢侈和浪费。

第三,国际营销计划要充分考虑企业可能取得的全球化水平,同时也要注意实际情况,以免所制定的战略不切实际。

2、内容:4P策略:通过运用产品(product)、价格(price )、促销(promotion)、渠道(place)因素,以满足顾客的需求。

二、转移价格、倾销的内涵及目的,应对反倾销的措施1、转移价格:指国际企业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或子公司之间转移商品或劳务的价格。

2、转移价格的目的:转移价格除了转移成本和利润以外,还能影响母国和东道国对国际企业的税收。

运用转移价格开展国际企业内部各子公司之间的交易,可以将资金从风险高的国家转移到风险低的国家,降低应缴的关税,逃避税收。

3、倾销:是指外国厂商将其生产的商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价格或公平价格进行销售的行为、4、倾销目的:将生产的商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价格或公平价格进行销售。

5、应对反倾销的措施:在反倾销令发出之前及之后找出减少损失的途径。

第八章国际企业的组织一、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的内涵及特点内涵:一家公司如果拥有另一家或几家公司的股权,并足以控制后者的业务活动,则这家公司就是母公司,而另一家公司或其他几家公司就称为子公司。

分公司由母公司直接设立,或由母公司在国内的子公司设置。

分公司只是母公司国外业务的派出机构,为母公司所有,其本身在法律上和经济上都没有独立性,在法律上也不是一个法人。

子公司按当地法律设立,由母公司控制,但在法律上是一个独立的法人。

作为法人组织,子公司有自己独立的名称和章程,有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可以自主召开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有独立自主的经营权。

特点:母公司的形成与控股公司的发展相联系。

一般来说,各国法律都规定,控股公司必须掌握其他公司的控制权。

分公司使用总公司的名称,没有自己独立的名称;股份资本完全属于母公司;没有独立的资产负债表;以总公司名义,受其委托进行业务活动;其清偿责任不限于分公司资产,而是整个母公司的资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