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案】幼儿园中班语言《春娃娃串门》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春娃娃串门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春娃娃串门[设计思路]春天到了,美丽的春天就像一块磁石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户外活动时,我发现有的孩子对草坪内返青的小草议论不停、有的孩子在细心的观察刚发芽的柳枝、还有的孩子被天空飘起的风筝深深的吸引住了。
他们整天在讨论自己在春天里看到、听到、做过的事情。
为了进一步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多彩;激发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我有意识的设计了这次活动。
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来达到活动目的。
a、谈话法。
b、讲述法。
c、提问法。
d、表演法。
[活动目标]1、感受春天大自然的变化,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幼儿力及表现能力。
3、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知道春天是万物复苏得季节。
[活动准备]1、与故事情节相一致的挂图一幅。
2、录音机、故事录音带。
[活动过程]1、幼儿听音乐“小鸟的歌”做律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2、组织幼儿谈话,说说自己在春天里发现的秘密;如:春天的天气、动物、植物有什么变化;农民伯伯忙着做什么?小朋友参加了那些活动?3、引导幼儿看图,教师完整的讲述故事“春娃娃串门”。
4、放故事录音,幼儿欣赏故事后,提出问题。
(1)春娃娃去了哪里串门?(2)串门后发生了什么变化?(3)你喜欢故事中的动物、还是植物?5、幼儿分角色,学布谷鸟唱歌、柳条飘动,桃花、梨花盛开,进一步感受万物复苏的春景。
6、启发幼儿分组表演故事。
7、组织幼儿讨论:你觉的故事中哪些句子有趣?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表演出来,好吗?春娃娃还会到哪里去串门哪?8 、教师对幼儿的讲述进行小结。
[活动延伸]为幼儿提供一些富有春天气息的粉红色、浅绿色、黄绿色的毛线、花布、皱纹纸等,鼓励幼儿大胆运用材料粘贴出春天的各种花、草、树、小鸟、春娃娃等;感受春天的特征。
附: 故事《春娃娃串门》春娃娃真调皮,春风一吹他就去串门。
春娃娃跑到布谷鸟家里轻轻对布谷鸟吹了一口气,布谷鸟生气的说:“干吗捣乱?”春娃娃说:“布谷鸟姐姐,快起来吧!农民伯伯正等着你唱歌播种呢。
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春娃娃》

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春娃娃》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说出儿歌《春娃娃》的歌词。
2.能够模仿歌曲中的节奏和语调进行表演。
3.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介绍《春娃娃》是一首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儿歌,歌词描述了春天来临时大地万物生机勃勃的场景,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
2. 歌曲歌词春娃娃春娃娃,笑脸上眼睛收。
草儿儿花儿儿,皆笑意铺世界。
树头莺儿儿,兴高儿恰似兄妹。
竹筒牛儿儿,作歌声春光拜。
三、教学准备1.播放《春娃娃》儿歌音频。
2.春天相关的图片或道具,如花朵、草叶等。
3.素描或图片上有春天元素,引导幼儿观察并进行相应表达。
四、教学过程1. 歌曲欣赏•播放《春娃娃》儿歌音频,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摇摆。
•引导幼儿听歌词,了解歌曲内容,感受春天的气息。
2. 歌曲学唱•将歌词分段教给幼儿,帮助他们掌握歌曲内容。
•小组合唱或全班合唱《春娃娃》,让幼儿积极参与。
3. 表演与情景模仿•给幼儿分发草叶、花朵等道具,组织他们进行《春娃娃》表演。
•要求幼儿模仿歌曲中描述的场景,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春天的美好。
五、教学延伸1.绘画创作:让幼儿通过绘画表现春天的景色,如画满开花的树、忙碌的春蜜蜂等。
2.诗歌创作: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创作一首描写春天的小诗。
3.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春娃娃》中的不同角色,进一步体验春天的氛围。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培养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以上就是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春娃娃》的教学内容,希望能为您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中班语言春娃娃教案

中班语言春娃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春天里周围景物发生了哪些变化。
2. 能够仿编故事,发挥想象创造力。
3. 能够独立、连贯、清楚地讲述故事。
4. 感受散文诗的优美,喜欢春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散文诗的内容,能够仿编故事。
难点:能够独立、连贯、清楚地讲述故事。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散文诗挂图、小动物手偶。
2.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观察过春天里周围景物的变化。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猜谜语,引出课题。
教师说:“世上最小鸟,身穿花衣裳,不会唱歌只会跳,绿化作用大无比。
(打一动物)是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2. 学习散文诗:(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幼儿倾听。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看挂图,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提问:散文诗里都有谁?它们都做什么?(3)教师结合挂图,分段讲述散文诗。
提问:①小鸟有什么特点?②小蝴蝶、小燕子、小黄莺分别做什么?③小喜鹊为什么得到大家的夸奖?(4)幼儿跟读散文诗。
3. 仿编散文诗:(1)教师带领幼儿讨论:春天里还有谁?它们在做什么?(2)教师请幼儿自由组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仿编散文诗。
(3)各组幼儿向全班小朋友介绍自己组编的散文诗。
五、作业:画一画自己喜欢的春天景物。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挂图、手偶等教具,帮助幼儿形象地理解故事内容。
2. 运用提问、讨论等互动方式,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
3. 采用分组合作、仿编故事的形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4.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表达和参与机会。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2. 评估幼儿在仿编故事过程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
3. 关注幼儿在作业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春天景物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让他们亲自体验春天里周围景物的变化。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共同参与故事仿编和表演。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春娃娃》(2篇)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春娃娃》教案一教材名称:《春娃娃》适用年龄:3-4岁课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理解和运用课文《春娃娃》中的基本词汇和短语。
2. 能够准确朗读课文中的简短句子。
3. 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课文中的内容。
4. 能够描述春季的常见景象和活动。
教学重点:1. 听懂、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基本词汇和短语。
2. 朗读课文中的简短句子。
教学难点:1. 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课文中的内容。
教学准备:1. 《春娃娃》绘本2. 卡片或图片,描述春季的常见景象和活动3. 大型春季主题图片或海报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创设语言学习氛围,让学生观察和讨论关于春季的图片或海报。
2. 引导学生回忆和描述春季的常见景象和活动。
步骤二:新课呈现(10分钟)1. 通过观看绘本《春娃娃》,教师向学生展示绘本中的精彩插图,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逐页读课文,强调重点词汇和短语,并帮助学生理解意思。
步骤三:师生互动(10分钟)1. 播放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跟读。
2. 教师与学生一起模仿角色的声音和动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
步骤四:小组活动(10分钟)1. 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张卡片或图片,描述春季的常见景象和活动。
2.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卡片或图片上的内容。
3. 随机挑选几个小组分享他们的描述。
步骤五:巩固与扩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春娃娃》的故事情节。
2. 鼓励学生举手提问关于春季的问题,并给予肯定的反馈。
步骤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评价学生的表现。
2.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描述春季的景象和活动。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在家中观察并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春季景象,在下节课分享给同学。
2. 带学生到校园或附近的公园进行春季观察和野外游戏活动。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春娃娃》(二)一、教学目标1. 认识和掌握《洗脸》这个话题的基本词汇和表达方式。
幼儿园春天教案《春娃娃》_季节教案

幼儿园春天教案《春娃娃》_季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讲故事、观察等形式了解春天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春天的美景,激发他们对春天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春娃娃》。
2. 春天的特点与美景。
三、教学环节:1. 热身活动老师带领学生唱《春天在哪里》。
同时,老师出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2. 导入老师出示一幅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
同时,引导学生想象这些美景都是由什么造成的。
3. 讲故事(1)学生听老师讲《春娃娃》一文。
讲完之后,老师问学生觉得春娃娃从哪里来的,又想起什么有趣的细节。
(2)老师再向学生介绍一些春天的特点,如温暖、湿润、和煦、生机勃勃等。
并让学生找出文中哪些地方描述了春天的特点。
4. 学生表述老师让学生回忆一下文中写到的春天的景物,然后请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场景,自由地表达出来。
教师还可提问激发学生的表述欲望,比如:你最喜欢春天的哪些景物?你觉得更喜欢哪种颜色的花朵?为什么?5. 拓展老师再出示一系列春天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更多的春天特点,并检查学生对春天特点的掌握程度。
6. 总结教师让学生聚焦今天的学习内容,简单概述春天的特点与美景,创造一种愉悦愉快的氛围。
7. 作业学生可以画出自己想象中的美丽春天。
四、教学方法:1. 故事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成为语言的练习场。
2. 观察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春季。
3. 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激发学习兴趣。
4. 问答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思考的同时加深学生的记忆。
五、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不同的方式,如观察、讲故事、自由发挥、画图等,让学生领略到春天特有的美好与生命的力量。
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春天,从而激发他们对春天的热爱。
同时,本课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观察能力。
教师在授课中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展开自由表述等手段,使学生主动思考并发言,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中班语言春娃娃教案

中班语言春娃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春天的特征,知道春天里大自然的变化。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感受春天的美好。
二、教学内容:1. 春天的特征: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冰雪融化等。
2. 春天里的动植物:树木吐绿、花草盛开、蝴蝶飞舞、小鸟歌唱等。
3. 春天的活动:踏青、放风筝、摘水果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春天的特征及春天里的动植物。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用语言表达春天里的美好事物。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春天的变化,培养观察能力。
2. 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展示春天里的动植物,帮助幼儿认知。
3. 游戏法:通过春天的相关游戏,让幼儿体验春天的乐趣。
4. 情景表演法:让幼儿扮演春天里的角色,提高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春天的图片、视频、相关道具等。
2. 环境:布置春天的氛围,如摆放花草、悬挂彩旗等。
3. 材料:纸、笔、画册等。
4. 音乐:春天的歌曲。
六、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邀请幼儿唱春天的歌曲,感受春天的氛围。
2. 观察春天:让幼儿观察春天的图片,引导幼儿发现春天的特征。
3. 学习春天:讲解春天里的动植物及活动,让幼儿了解春天的变化。
4. 表达春天:让幼儿用语言描述春天里的美好事物,培养表达能力。
5. 情景表演:分组进行情景表演,让幼儿扮演春天里的角色。
七、作业设计:1. 观察作业:让幼儿回家后观察身边的春天,记录下春天的变化。
2. 绘画作业:让幼儿画出春天里的动植物,展示春天的美好。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认知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2.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对春天的认识。
3. 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九、课程拓展:1. 组织幼儿春游,让幼儿亲身感受春天的美好。
2. 开展春天主题的绘画比赛,展示幼儿对春天的理解。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_春娃娃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春娃娃教学主题:春娃娃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和变化。
2. 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3. 通过故事和活动,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春天的特征和变化:如气温升高、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等。
2. “春娃娃”故事讲解:通过故事让孩子们理解春天的到来就像一个活泼可爱的娃娃。
3. 创作“春娃娃”:引导孩子们用语言和绘画表达他们心中的春娃娃。
三、教学准备:1. “春娃娃”故事绘本或图片。
2. 彩色画笔和纸张。
3. 春天相关的视频或音频素材。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播放一段春天的视频或音频,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描述春天的景象。
2. 故事讲述:教师讲述“春娃娃”的故事,引导孩子们想象春娃娃的形象和行为。
3. 讨论:提问孩子们,春天有哪些变化?春娃娃会做些什么?4. 创作:让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出他们心中的春娃娃,并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
5. 分享:每个孩子分享他们的春娃娃画作和描述。
五、教学延伸:1. 在户外活动中,引导孩子们寻找和观察春天的迹象,如新芽、花朵、小鸟等。
2. 家庭作业:让孩子们在家中和父母一起寻找春天的痕迹,然后带回学校分享。
六、教学总结:本次课程我们通过故事和创作活动,让孩子们深入了解了春天的特征和变化。
大家都积极参与,用画笔和语言表达了自己心中的春娃娃,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和记录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反应。
2. 评估孩子们的画作和语言描述,看他们是否能准确理解和表达春天的特征。
3. 通过家庭作业的反馈,了解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4. 在后续的户外活动中,观察孩子们能否主动发现和识别春天的迹象。
中班其他活动:春娃娃串门

中班其他活动:春娃娃串门活动简介“春娃娃串门”是一种常见的春季儿童活动,也是幼儿园中班的一项小组活动。
孩子们在活动中通过串门,了解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交能力和交往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礼仪意识和自理能力。
此次活动由班级老师组织,并在家长的支持下顺利进行。
活动流程前期准备活动开始前,班级老师通过班级群或者家访的方式,向家长宣传此次活动,以得到家长的支持。
同时,老师会与学生学习如何招呼客人,如何做出礼节性的行为,以及如何注意自己个人卫生方面的知识。
活动步骤1.家长提供一份名单,其他家长按顺序逐家拜访。
在每个家庭内,参观者要对主人说“请问能不能进来看看呢?谢谢!”。
2.主人通常会说:“欢迎光临,请进!”,并为客人提供座位或者水果等食物。
如果主人没有提供食物,参观者也不要心存惋惜,礼貌地道谢后离开。
3.在参观时,可以了解主人家的家庭环境及收藏品,了解他们喜欢的事物等。
这不仅可以增进彼此间的感情,也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到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
4.适当地完成访问后,参观者要说声“谢谢”,并礼貌、有表情地告辞离开。
5.回到学校后,老师会开展相关的讨论和活动,让每个小朋友都能分享他们所见所闻,开拓视野。
活动目标通过“春娃娃串门”,可以达到以下目标:1.增进孩子间的交流,增强社交能力。
2.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拓宽视野。
3.培养孩子良好的家庭管理意识和文明礼仪水平。
4.增加孩子对自己家庭和家庭成员的了解。
5.让孩子们学会分享和感谢,在家长的陪同下,大家一起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活动总结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得以参观其他孩子家中的环境,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培养了良好的社交及交往能力。
家长们也可以通过此次活动互相了解,减少了相互间的隔阂。
希望今后,班级的小朋友们可以更好地融入集体,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范本
【幼儿教案】幼儿园中班语言《春娃娃串门》教
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设计思路]
春天到了,美丽的春天就像一块磁石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户外
活动时,我发现有的孩子对草坪内返青的小草议论不停、有的孩子在
细心的观察刚发芽的柳枝、还有的孩子被天空飘起的风筝深深的吸引
住了。
他们整天在讨论自己在春天里看到、听到、做过的事情。
为了
进一步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多彩;激发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我有意识的设计了这次活动。
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来达到活动目的。
a、谈话法。
b、讲述法。
c、提问法。
d、表演法。
[活动目标]
1、感受春天大自然的变化,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幼儿力及表现能力。
3、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知道春天是万物复苏得季节。
[活动准备]
1、与故事情节相一致的挂图一幅。
2、录音机、故事录音带。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小鸟的歌”做律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2、组织幼儿谈话,说说自己在春天里发现的秘密;如:春天的天气、动物、植物有什么变化;农民伯伯忙着做什么?小朋友参加了那
些活动?
3、引导幼儿看图,教师完整的讲述故事“春娃娃串门”。
4、放故事录音,幼儿欣赏故事后,提出问题。
(1)春娃娃去了哪里串门?
(2)串门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3)你喜欢故事中的动物、还是植物?
5、幼儿分角色,学布谷鸟唱歌、柳条飘动,桃花、梨花盛开,
进一步感受万物复苏的春景。
6、启发幼儿分组表演故事。
7、组织幼儿讨论:你觉的故事中哪些句子有趣?用生动的语言和
形象的动作表演出来,好吗?春娃娃还会到哪里去串门哪?
8 、教师对幼儿的讲述进行小结。
[活动延伸]
为幼儿提供一些富有春天气息的粉红色、浅绿色、黄绿色的毛线、花布、皱纹纸等,鼓励幼儿大胆运用材料粘贴出春天的各种花、草、树、小鸟、春娃娃等;感受春天的特征。
附:故事《春娃娃串门》
春娃娃真调皮,春风一吹他就去串门。
春娃娃跑到布谷鸟家里轻
轻对布谷鸟吹了一口气,布谷鸟生气的说:“干吗捣乱?”春娃娃说:“布谷鸟姐姐,快起来吧!农民伯伯正等着你唱歌播种呢。
”布谷鸟
惊叫起来:“哎呀!我怎么把唱歌的事情给忘了。
”“布谷,布谷!”布谷鸟清了清嗓子唱起了歌。
春娃娃跑到扬树姐姐那里,从早到晚不停的给扬树姐姐梳头发。
扬树姐姐的头发由短变长,可漂亮了。
春娃娃跑到大地那里给大地抓痒:“你这个懒虫,该穿衣服了。
”大地说:“别动,别动,再让我
睡一会儿。
”春娃娃说:“不行,你得赶快穿衣服,小朋友还在草地
上等着玩呢。
”大地没办法,只好披上了绿衣裳。
春娃娃一会儿去催杏花姐姐开花,一会儿又催桃花姐姐开花,最
后春娃娃实在跑不动了,就躺在梨树姐姐的身上睡着了。
第二天,春
娃娃睁开眼睛,看到梨树姐姐穿了一身洁白的衣服,还有一群小朋友
在草地上边玩边唱:“春天来,花儿红,柳叶绿,大家一起做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