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名词解释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考试 全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加工---是通过电化学反应去除工件材料资本密集的产业。
表现:1以计算机辅模具---是一种专用工具,用于装在各种或在上面涂覆金属材料的一种特种加助设计及应用为中心 2设计水平3生压力机上通过压力把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工。
产设备先进 4供货期短5重视人才培制造成为所需要零件的形状制品。
电火花加工---是通过工件和工具电极间养标志:1数控加工技术2计算机应快速原型制造(RPM)---采用离散和堆的放电而有控制地去除工件材料,以及用技术由积成型的原理, CAD模型直接驱动的使材料变形、改变性能或被镀覆的特种2、电解加工的特点?答:1可加工高快速制造任意三维实体的技术总称。
加工。
硬度、高强度和高韧性等难切削的金属,脉冲单位:每接受一个变频进给脉冲时,微细加工通常指 1mm 以下微细尺寸零适用范围广。
2加工生产率高 3加工中工作台的移动距离。
件的加工,其加工误差为 0.110um。
工具间无切削力存在4加工后的表面数控加工技术包括数据机械加工技无损耗加工:即在加工过程中,在某种无残余应力和毛刺5加工过程中工具术、数控电加工技术和数控特种加工技条件下由于覆盖效应的作用,弥补了电损耗极小,可长期使用术。
极损耗,当弥补作用与电极损耗大致平3、镭射成型技术的对软件和硬件方面线电化磨削法WECG:用去离子水在低衡时,可以认为电极无损耗。
有什么要求?答:软件方面:将 CAD立电流下去除极薄的表面层。
高能束加工:高能束加工是利用能量密体资料输入电脑做 RP 镭射光工作格式线放电磨削法加工WEDG---是一种微度很高的激光束,电子束和离子束去除前处理,其流程如下:CAD立体资料细电火花加工,它的独特的放电回路是工件材料的特种加工方法的总称。
---SLICE断层切面处理---成型设定---转成放电仅为一般电火花加工的 1/100.高速加工:高速加工是指采用超硬材料镭射扫描轨迹---将资料传至硬件。
硬件塑性磨削:塑性磨削主要是针对脆性材的刀具,通过提高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方面:镭射光照射液态感光树脂,使其料而言,磨削脆性材料时,切屑形成与来提高材料切除率扫描后的轨迹处硬化,再以每次0.1mm塑性材料相似,切屑通过剪切的形式被超声加工:利用超声振动的工具在有磨的硬化层堆叠成型。
侧修边侧冲孔模具知识讲座

分类
命名方式
九、非标机构装配图
回程弹簧
导向部件 回程限 制块
驱动器
凸凹V型 导板
滑块 导向 垫块
拔钩
导向盖板
十、机构安装方法
1、V型导板的机构安装方式 滑块
驱动器
UCMSC 50-15°
2、平导板机构的安装方式
滑块
驱动器
SOUK 65-15°
十一、机构运动分析
二、非标机构实例
冲 压 方 向
修边冲孔方向
上模
下模
三、标准机构实例
上模
下模
四、标准吊冲机构分解图(Aerial Cam Unit)
导向部件
滑块座
滑块 弹性元件 拔钩
驱动器
五、吊冲机构的分类及命名方式
机构分类 机构命名形式
六、 如何选择吊冲机构
1、根据角度和安装面宽度选择机构,角度范围:SUCD 0°~80°,其 他一般都是 0°~60°或0°~70°
一、模具名词
定义:修边或冲孔角度与冲压方向有夹角的模具,就叫侧修侧冲模具。 模具上常用的部件:标准侧冲机构,标准吊冲机构,凸凹V型导板,拔 钩,导向盖板,导向垫块,回程限制块,掉板。 模具名词解释 1、侧冲机构:驱动器在上模,滑块及安装座在下模的机构叫侧冲机构。 2、吊冲机构:驱动器在下模,滑块及安装座在上模的机构叫吊冲机构。 3、凸凹平衡垫块:精导向元件 4、拔钩:强制回位机构 5、导向盖板,导向垫块:导向,平衡 6、回程限制块:防止滑块 7、掉板:安全装置
2、根据冲裁力与回程力选择机构,角度范围:SUCD 0°~80°,其他一般都 是0°~60°或0°~70°
冲裁力计算公式:P=L t σb ,L冲裁轮廓长度,t 板料厚度,σb 抗拉强度 退料力计算公式:PS=0.05P
模具材料名词解释

模具失效是指模具丧失正常的使用功能,其生产出的产品已成为废品,模具不能通过一般的修复方法(如刃磨、抛磨等)使其重新服役的现象。
模具使用寿命是指模具在正常失效前生产出的合格产品的数目,若其在使用过程中经过多次修模,则模具的使用寿命为首次寿命与各次修模寿命的总和。
模具的首次寿命:模具首次修复前生产出的合格产品的数目。
模具的修模寿命:模具一次修复后到下一次修复前生产出的合格产品的数目。
模具损伤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形、微裂纹、腐蚀等现象但没有立即丧失服役能力的现象。
正常失效模具使用一定期限后,由缓慢塑性变形、均匀的磨损或疲劳破坏而出现的失效。
磨损由于模具表面的相对运动,而从模具的接触表面逐渐失去物质的现象。
磨损失效模具在工作中会与坯料的成形表面相接触,产生相对运动而造成磨损,当这种磨损使模具的尺寸发生变化或使模具表面的状态发生改变而使其不能正常工作。
(最常见的失效)粘着磨损由于模具与工件表面的凸凹不平,使其在相对运动中造成粘着点发生断裂而使模具材料发生剥落的现象。
疲劳磨损在循环应力作用下,两接触面相互运动时产生的表层金属疲劳剥落的现象。
断裂失效模具在工作中出现较大裂纹或部分分离而丧失正常服役能力的现象。
(最严重的失效)塑性变形失效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发生塑性变形而不能通过修复继续服役的现象。
冷作模具:是指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压力加工或其他加工所使用的模具。
冷冲裁模:工作对象是钢板、有色金属板材或其他板材,依靠冷冲裁模的刃口完成冷冲压加工中的分离工序,对各种板料进行冲切成形。
冷拉深模:是将板材进行延伸使之成为一定尺寸、形状产品的模具。
冷镦模:是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将金属棒状坯料镦成一定形状和尺寸产品的冷作模具,主要用来加工各种形状的螺钉、铆钉、螺栓和螺母等的毛坯。
冷挤压模:是使金属坯料在强大而均匀的近似于静挤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流动而形成产品的模具。
热作模具:是指将金属坯料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压力加工的模具。
塑料模具名词解释

塑料模具名词解释
塑料模具是制造塑料制品的重要工具,以下是常见塑料模具名词的解释:
1. 模具:用于制造塑料制品的装置。
通常包括模座、模芯、割刀等零件。
2. 注塑模:用于塑料注塑成型的模具。
包括上模、下模、模芯、模架等部分。
3. 吹塑模:用于塑料吹塑成型的模具。
包括上模、下模、吹嘴等零件。
4. 压塑模:用于塑料压塑成型的模具。
包括上模、下模、凸轮等部分。
5. 热流道模:通过热流道系统控制塑料流动的模具。
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6. 冷却系统:用于控制模具温度的系统,通常包括冷却水管和冷却水机。
7. 模具材料:常用的模具材料包括钢材、铝合金、铜合金等。
不同的材料适用于不同的制造需求。
8. 模具加工:模具加工通常包括铣削、车削、钻孔等工艺。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考虑模具的精度和寿命。
9. 模具维护:维护模具可以延长模具的寿命和提高生产效率。
通常包括清洁、润滑、更换零件等措施。
10. 模具设计:模具设计应该考虑产品的形状、尺寸、材料等因
素。
合理的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模具的寿命名词解释

模具的寿命名词解释模具是一种用于制造过程中形成特定形状的工具。
它通过将材料加工、注塑、压制或其他方式来产生所需的产品或部件。
在各种制造行业中,模具被广泛应用,例如塑料加工、金属锻造、玻璃制造等。
模具的寿命是指模具的使用寿命,即模具能够正常工作的时间长度。
模具寿命不仅与材料的质量、加工工艺有关,还与使用方式、作业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质量对其寿命至关重要。
模具生命周期设计考虑到了模具的各种参数,如形状、尺寸、材料、线缆布局等。
在模具的设计过程中,材料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质量的材料可以提供更高的耐用性和耐磨性,从而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此外,模具的制造和加工工艺也对寿命有重要影响。
精确的模具成型、切割和抛光工艺可以避免因制造缺陷而导致的寿命缩短。
其次,模具的使用方式和维护保养对其寿命也起着重要作用。
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减少模具的磨损和损坏。
例如,在注塑过程中,合理设置注塑机的参数,控制注塑过程的温度、压力和速度,可以避免过度磨损和破坏模具表面。
此外,模具的定期维护和保养也是延长寿命的关键。
定期的清洁、润滑和健康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必要的维修措施,从而减少模具的故障率。
然而,模具的寿命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作业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和腐蚀性物质等因素都可能对模具的使用寿命造成不利影响。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塑料注塑模具可能会导致模具变形或老化,从而影响其精度和寿命。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模具时,必须考虑到环境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保证模具的正常使用和延长其寿命。
当模具接近或超过其预计寿命时,需要考虑进行模具维修或更换。
模具维修是一种通过修复磨损或损坏的部分,使模具恢复正常工作的方法。
对于一些简单的模具,可以通过修理来延长使用寿命。
然而,对于一些复杂的模具或超过修理范围的模具,可能需要进行更换。
模具更换需要综合考虑成本、生产效率和配套设备等因素,确保更换后的模具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模具的名词解释

模具的名词解释模具是一种用于制造产品的工具,通常由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具有特定的形状和结构。
模具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生产、塑料制品制造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对模具的定义、分类、制造和应用进行解释和介绍。
一、定义模具是指用于制造产品的工具,它可以将原材料(如金属或塑料)按照特定的形状和尺寸加工成所需的产品。
模具常见的类型有压铸模具、注塑模具、冲压模具等。
模具对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二、分类1. 压铸模具压铸模具是用于将金属熔化后的液态材料注入模具中,通过压力将其冷却和凝固成特定形状的工具。
常见的压铸模具有锌合金模具、铝合金模具等。
压铸模具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航空航天等领域。
2. 注塑模具注塑模具是将塑料颗粒加热熔化后注入模具中,通过压力使其冷却凝固成特定形状的模具。
注塑模具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制造,如塑料容器、家电外壳、玩具等。
3. 冲压模具冲压模具是通过加工金属板材,利用模具对金属进行切割、冲孔、弯曲等形状加工的工具。
冲压模具应用广泛,包括汽车零部件、电子器件外壳、家电等领域。
三、制造过程模具的制造过程通常包括设计、加工和装配三个阶段。
1.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工程师根据所需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制定出模具的设计方案,包括模具的结构、尺寸和材料等。
设计过程需要考虑产品的制造工艺、材料特性和使用要求等因素。
2. 加工阶段加工阶段是将模具的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的模具零部件的过程。
这包括材料的选取、数控机床的精确加工和热处理等步骤。
精确的加工保证了模具的高度精度和表面质量。
3. 装配阶段在装配阶段,将模具的各个零部件进行组装,并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检验。
装配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尺寸和配合关系,确保模具的正常工作。
四、应用领域模具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1. 汽车制造汽车制造是模具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包括车身模具、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模具等。
模具名词解释

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分离边界层脱离绕流物体壁面的现象。
成形使用某种工艺手段,将坯料或工件制成具有预定形状和尺寸的工艺过程。
冲裁利用冲模将板料以封闭的轮廓与坯料分离的一种冲压方法。
冲裁间隙是指冲裁模的凸模和凹模刃口之间的尺寸之差。
单边间隙用 C 表示,双边间隙用Z表示。
级进模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在模具不同部位上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的冲压工序的冲模。
复合模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模具的同一部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的冲压工序的冲模。
冲孔把坯料内的材料以封闭的轮廓和坯料分离开来,得到带孔制件的冲压方法。
落料利用冲裁取得一定外形的制件或坯料的冲压方法。
排样冲裁件在板料或带料上的布置方法。
冲裁模搭边:排样中相邻两工件之间的余料或工件与条料边缘间的余料称为搭边。
搭边的作用:1)补偿定位误差,防止由于条料的宽度误差、送料步距误差、送料歪斜误差等原因而冲裁出残缺的废品。
2)还应保持条料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保证送料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制件质量,沿整个封闭轮廓线冲裁,使受力平衡,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断面质量。
弯曲是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将平直板材或管材等型材的毛坯或半成品,放到模具中进行弯曲,得到具有一定角度或形状的制件的加工方法。
回弹弯曲过程是弹性和塑性变形兼有的过程。
弯曲区还存在着弹性变形,所以当弯曲变形后,弯曲件的形状与大小均不一样,这种现象称为回弹。
偏移偏移就是弯曲件在弯曲后不对称,在水平方向有移动。
拉深是指将一定形状的平板毛坯通过拉伸模具冲压成各种开口空心件,或以开口空心件为毛坯通过拉深进一步改变其形状和尺寸的一种冷冲压工艺方法。
拉伸系数是指拉伸前后拉伸件筒部直径(或半成品筒部直径)与毛坯(或半成品直径)的比值。
极限拉深系数我们把某种材料在拉伸时危险断面濒于拉裂这种极限条件所对应的拉深系数称为这种材料的极限拉深系数(或称最小拉深系数),记为m min起皱是指在拉深过程中,该部分材料沿切向产生波浪形的拱起。
模具名词解释

浇口:是连接分流道与型腔的通道。
主要有直浇口、侧浇口、点浇口。
锁模力:成型过程中,为保证动、定模相互紧密闭合而需施加在磨具上的力。
模具是工业产品生产用的重要成型工艺装备。
合模时间:是指注射之前模具闭合时间。
注射时间:是指塑料融体从注射开始到充满磨具型腔的时间(即柱塞或螺杆的前进时间推出机构:是指磨具分型后将塑件从模具中推出的装置。
塑料是指以树脂为主要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简称高聚物。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具有可塑性。
塑料件:是利用模具成型为一定几何形状和尺寸的制件。
成型技术:使用是用模具生产产品的技术。
塑件尺寸:是指塑件的大小,其取决于塑件的流动性。
塑件的尺寸的精度:是指所获得的塑件尺寸与产品图中尺寸的符合程度,即所获塑件尺寸的准确度。
脱模斜度:是指与脱模方向平行的塑件内外表面的斜度。
支承面:是指满足塑件支承要求的面。
嵌件:在塑件中嵌入其它零件形成不可拆卸的连接,所嵌入的零件称为嵌件。
加料:是指将颗粒状或粉状塑件加入注塑机料斗,由柱塞或螺杆带入料筒进行加热的段。
加料是周期性的进行。
脱模:是指塑件冷却到一定的温度即可开模,在推出机构的作用下将塑件推出膜外的阶段。
调湿处理:是一种调整塑件含水量的后处理工序。
保压时间:是指塑料融体充满型腔后继续施加压力的时间(即柱塞或螺杆停留在最前位置的时间.模内冷却时间:是指保压结束至开模之前的时间。
成型零部件:是指组成模具型腔的零部件。
成型部分有凸模、凹模以及嵌件和镶块等组成。
结构零部件:是指用于模具结构功能作用的零部件。
包括:导向机构、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推出机构、支承零部件等。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带动侧向凸模或侧向成型块移动的机构。
单分型面注塑模:有一个分型面的注塑模,又称二板式注塑模,分流道位于分型面上,需切除流道凝料。
双分型面注塑模:有两个分型面的注塑模,也叫三板式(动模板、中间板、定模板)注塑模。
加热流道:是指在流道内或流道的附近设置加热器,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注射机喷嘴到浇口的浇注系统处于高温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名词解释
导套:模具配件,与导柱配合使用,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一般配合间隙很小,在0.05mm 以内;一般多用在模具或一些机械中,来保证运动的准确性。
导柱:导柱是用于模具中与组件组合使用确保模具以精准的定位进行活动引导模具行程的导向元件。
凹模:凹模亦称型腔,是成型塑件外表面的主要零件。
可在定模上安装也可以在动模上安装。
凹模的类型很多,凹模的外形有圆形和矩形;结构有整体式和镶拼式:刃口有平刃和斜刃。
冲头:冲头也叫凸模、上模、阳模、冲针等,而冲头又分为A型冲头、T型冲头、异型冲头。
冲头是安装在冲压模具上的金属零件,应用于与材料的直接接触,使材料发生形变、裁切材料。
说到凸模就不得不说明一下冲压模具,凸模是冲压模具工作的时候必不可少的配件,属于可更换的模具耗材。
开模高度:模具在自由状态下,背板与夹板的距离(设定值)。
闭模高度:夹板厚度+背板厚度+脱板厚度-料槽深度
浮升度:一般情况下是指浮升梢、两用梢、顶料梢或浮升成型件浮出模板面的高度。
攻丝,是用“丝锥”加工“内螺纹”,例如加工螺母。
套丝,是用“板牙”加工“外螺纹”,例如螺杆。
设变:产品或者模具根据实际要求发生改变时,要求对模具做出相应的改动,我们叫设变。
模具问题的话,有时是因为结构设计有缺陷,造成而来后续加工或者合配困难,就有可能会要求设变,常见的是产品设变,产品有时会因为尺寸不合格,或者更改局部特征时往往都要设变。
一套模具,不是第一次上机就可以打出合格产品的,要有一个步骤。
第一步是保证产品有无毛边,第二步是调尺寸,最后是调节外观。
调尺寸是经常要模具设变的
定位销:就是参与限制这些自由度的零件。
自由度:凡是物体在空间内,必定有六个自由度,X 、Y 、Z 三个轴向的直线运动,以及绕着X、Y 、Z的旋转运动。
在由两部分或更多部分构成的模具中,使模具相邻两部分准确定位而设计的销。
模具部件术语
上模:上模是整副冲模的上半部,即安装于压力机滑块上的冲模部分。
上模座:上模座是上模最上面的板状零件,工件时紧贴压力机滑块,并通过模柄或直接与压力机滑块固定。
下模:下模是整副冲模的下半部,即安装于压力机工作台面上的冲模部分。
下模座:下模座是下模底面的板状零件,工作时直接固定在压力机工作台面或垫板上。
刃壁:刃壁是冲裁凹模孔刃口的侧壁。
刃口斜度:刃口斜度是冲裁凹模孔刃壁的每侧斜度。
气垫:气垫是以压缩空气为原动力的弹顶器。
反侧压块:反侧压块是从工作面的另一侧支持单向受力凸模的零件。
导套:导套是为上、下模座相对运动提供精密导向的管状零件,多数固定在上模座内,与固定在下模座的导柱配合使用。
导板:导板是带有与凸模精密滑配内孔的板状零件,用于保证凸模与凹模的相互对准,并起卸料(件)作用。
导柱:导柱是为上、下模座相对运动提供精密导向的圆柱形零件,多数固定在下模座,与固定在上模座的导套配合使用。
导正销:导正销是伸入材料孔中导正其在凹模内位置的销形零件。
导板模:导板模:板模是以导板作导向的冲模,模具使用时凸模不脱离导板。
导料板:导料板是引导条(带、卷)料进入凹模的板状导向零件。
导柱模架:导柱模架是导柱、导套相互滑动的模架。
冲模:冲模是装在压力机上用于生产冲件的工艺装备,由相互配合的上、下两部分组成。
凸模:凸模是冲模中起直接形成冲件作用的凸形工作零件,即以外形为工作表面的零件。
凹模:凹模是冲模中起直接形成冲件作用的凹形工作零件,即以内形为工作表面的零件。
防护板:防护板是防止手指或异物进入冲模危险区域的板状零件。
压料板(圈):压料板(圈)是冲模中用于压住冲压材料或工序件以控制材料流动的零件,在拉深模中,压料板多数称为压料圈。
压料筋:压料筋是拉延模或拉深模中用以控制材料流动的筋状突起,压料筋可以是凹模或压料圈的局部结构,也可以是镶入凹模或压料圈中的单独零件。
压料槛:压料槛是断面呈矩形的压料筋特称。
承料板:承料板是用于接长凹模上平面,承托冲压材料的板状零件。
侧刃:侧刃是在条(带、卷)料侧面切出送料定位缺口的凸模。
侧压板:侧压板是对条(带、卷)料一侧通过弹簧施加压力,促使其另一侧紧*导料板的板状零件。
顶杆:顶杆是以向上动作直接或间接顶出工(序)件或序料的杆状零件。
齿圈:齿圈是精冲凹模或带齿压料板上的成圈齿形突起,是凹模或带齿压料板的局部结构而不是单独的零件。
限位套:限位套是用于限制冲模最小闭合高度的管状零件,一般套于导柱外面。
限位柱:限位柱是限制冲模最小闭合高度的柱形件。
定位销(板):定位销(板)是保证工序件在模具内有不变位置的零件,以其形状不同而称为定位销或定位板。
固定板:固定板是固定凸模的板状零件。
固定卸料板:固定卸料板是固定在冲模上位置不动的卸料板。
固定挡料销(板):固定挡料销(板)是在模具内固定不动的挡料销(板)。
卸件器:卸件器是从凸模外表面卸脱工(序)件的非板状零件或装置
卸料板:卸料板是将材料或工(序)件从凸模上卸脱的固定式或活动式板形零件。
卸料板是有时与导料板做成一体,兼起导料作用,仍称卸料板。
卸料螺钉:卸料螺钉是固定在弹压卸料板上的螺钉,用于限制弹压卸料板的静止位置。
废料切刀:废料切刀有两种。
1.装于拉深件凸缘切边模上用于割断整圈切边废料以利清除的切刀。
2.装于压力机或模具上用于将条(带、卷)状废料按定长切断以利清除的切刀。
始用挡料销(板):始用挡料销(板)是供材料起始端部送进时定位用的零件。
始用挡料销(板)都是移动式的。
拼块:拼块是组成一个完整凹模、凸模、卸料板或固定板等的各个拼合零件。
挡块(板):挡块(板)是供经侧刃切出缺口的材料送进时定位用的淬硬零件,兼用以平衡侧刃所受的单面切割力。
挡块(板)一般与侧刃配合使用。
挡料销(板):挡料销(板)是材料沿送进方向的定位零件,以其形状不同而称为挡料销或挡料板。
挡料销(板)是固定挡料销(板)、活动挡料销(板)、始用挡料销(板)等的统称。
垫板:垫板是介于固定板(或凹模)与模座间的淬硬板状零件,用以减低模座承受的单位压缩应力。
复合模:复合模是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在同一工位上完成两道或更多工序的冲模。
保持圈:保持圈是滚珠导柱模架中容纳并限制滚珠(子)位置的多孔管状零件。
活动挡料销(板):活动挡料销(板)是在模具内可以上下或左右活动的挡料销(板)。
带齿压料板:带齿压料板是精冲模中压料板的特称,因压料面带齿圈而得名。
推杆:推杆是以向下动作直接或间接推出工(序)件或废料的杆状零件。
浮动模柄:浮动模柄是随上模座同时上下,但其中心轴孔与上模座平面所成的角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活动的模柄。
推板:推板是在凹模或模块内活动的板状零件,以向下动作直接或间接推出工(序)件或废料。
斜楔:斜楔是模具中改变直线运动方向的楔形零件,多数斜楔使垂直运动变为水平运动。
弹顶器:弹顶器是装于压力机工作台下或模座下的冲压辅助装置,由气压、液压、弹簧、橡胶等推动,对下模的顶板,顶杆等提供向上压力和促使其向上移动。
弹压卸料板:弹压卸料板是由弹簧、橡胶、液压、气压等作用的活动卸料板。
硬质合金冲模:硬质合金冲模是以硬质合金作为模具工作部分材料的冲模。
漏料孔:漏料孔是与冲裁凹模也直接贯通,用于排除废料或工(序)件的孔。
漏料斜度:漏料斜度是刃壁以下凹模孔的每侧斜度。
漏料斜度用以使废料或工(序)件畅通坠落。
滚珠导柱模架:滚珠导柱模架是导柱与导套分别对滚珠(子)相互滚动的模架,简称滚珠模架。
模柄:模柄是突出于上模座顶面的圆柱形零件,工作时伸入压力机滑块孔中并被夹紧固定。
模架:模架是上、下模座和导柱、导套的组合件,可以带模柄或不带模柄。
大多数模架是标准件。
模框:模框是容纳凹模拼块的基体。
顶板:顶板是在凹模或模块内活动的板状零件,以向上动作直接或间接顶出工(序)件或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