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度详解
同轴度标准

同轴度标准
同轴度是指物体表面上所有的点到表面某一参考平面上相应点的垂直距离之差的范围。
同轴度标准是对于同轴度的要求给出的规定或限制性指标。
同轴度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同轴度公差范围:规定了允许的同轴度偏差的范围,例如以mm为单位的公差或以角度为单位的公差。
2. 检测方法:规定了如何进行同轴度的测量与检测,包括使用的仪器设备和具体的测量程序。
3. 适用范围:规定了该同轴度标准适用于哪些类型的物体以及适用的工艺和应用场景。
4. 质量级别:规定了同轴度要求的质量级别,通常有高、中、低三个级别。
5. 表达形式:规定了记录和表示同轴度结果的方式,例如以数值形式表示偏差值或以图形形式表示。
6. 其他细节要求:可能还包括对于同轴度的其他要求和规定,如对于表面粗糙度、材料性质等的要求。
不同行业和应用领域可能有不同的同轴度标准,如机械制造、精密加工、光学和电子等。
常见的同轴度标准包括ISO 1101(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机械工程产品几何规范标准)、ANSI Y14.5(美国国家标准化学会制定的工程设计和图样几何规范标准)等。
同轴度标准值

同轴度标准值在同轴度检测中,同轴度标准值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
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本文将对同轴度标准值进行详细解析,包括其意义、影响因素以及提高方法。
一、同轴度概念及重要性同轴度是指两个同轴线的圆柱体在轴向和径向的相对位置误差。
它在机械制造、电子、汽车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同轴度标准值则是评价同轴度误差的一个依据,对于保证产品性能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二、同轴度标准值的意义1.指导生产:同轴度标准值是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参考依据,可以帮助生产企业制定合理的加工和检测标准。
2.产品性能保障:同轴度标准值可以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优良的性能,延长产品寿命。
3.质量评价:同轴度标准值是评价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有利于监管部门和企业内部进行质量控制。
三、影响同轴度标准值的因素1.加工精度:加工过程中,机床、刀具、工件等因素都会影响同轴度标准值。
2.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精度直接关系到同轴度标准值的测定。
3.操作技巧:操作人员在测量过程中对设备的精度和操作技巧有很高的要求。
四、提高同轴度标准值的方法1.提高加工精度:采用高精度机床、刀具和工艺,降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同轴度误差。
2.选用优质检测设备:采用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检测设备,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加强操作培训:加强操作人员对同轴度检测理论和实践的培训,提高操作水平。
4.优化检测方法:采用多种检测手段相结合,如光学测量、触针测量等,提高同轴度标准值的测量准确性。
五、总结同轴度标准值在保证产品性能和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同轴度标准值的因素多样,企业应从加工精度、检测设备、操作技巧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同轴度标准值。
同轴度的理解

同轴度的理解
同轴度是指物体的两个截面或两个部位的中心轴线在空间中平行或重合的程度。
在机械制造中,同轴度是一个重要的技术要求,特别是在精密加工中。
同轴度的要求可以用于保证零件的表面质量和装配精度。
同轴度的理解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几何形状:同轴度可以用于描述物体的几何形状是否对称、平行和规整。
当物体的截面或部位中心轴线平行或重合时,说明物体的几何形状较好。
2. 定位装配:同轴度也可以用于描述物体的定位装配精度。
当物体的轴线能够准确地与其他零件的轴线对齐时,说明定位装配较好。
3. 运动精度:同轴度还可以用于描述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轴向精度。
当物体的中心轴线能够保持平行或重合时,说明其运动精度较高。
总的来说,同轴度是一个描述物体几何形状、定位装配和运动精度的指标,它对于物体的表面质量和装配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较高的同轴度要求可以提高机械制造的精度和可靠性。
同轴度表示

同轴度是指两个圆柱面或圆柱面与圆锥面之间的共轴程度,通常用于描述机械零件的精度。
它表示两个轴线之间的偏差程度,即两个轴线是否在同一轴线上。
同轴度可以用多种方式表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同轴度公差:这是一种定量的表示方法,通常用毫米或英寸表示。
它表示两个轴线之间允许的最大偏差量。
2.同轴度误差:这是一种定性的表示方法,通常用角度或弧度表示。
它表示两个轴线之间的实际偏差角度或弧度。
3.同轴度偏差:这是一种相对的表示方法,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它
表示两个轴线之间的偏差量与基准轴线长度的比值。
同轴度是机械零件精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保证机械零件的运转精度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机械设计和制造中,通常需要对同轴度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零件的质量和性能。
同轴度的定义说明

同轴度是定位公差的一种,理论正确位置即为基准轴线。
由于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不同点可能在空间各个方向上出现,故其公差带为一以基准轴线为轴线的圆柱体,公差值为该圆柱体的直径,在公差值前总加注符号“”。
同轴度公差是用来控制理论上应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
对于规则轴类零件,一般可采用V型支架、钢球加杠杆百分表或偏摆仪等专用检具及组合辅具来检测同轴度;对于箱体孔类零件,一般可采用芯轴加杠杆百分表或利用圆度仪来检测同轴度。
但对于一些大型零部件(如机床主轴等)或不规则轴类零件以及箱体零件的不规则内孔,采用常规方法测量同轴度则很难实现或非常麻烦。
同轴度检测是我们在测量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此时,用三坐标测量机来测量同轴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同轴度的最大特点是无须转动工件,无须专用芯轴或专用支架,无须机械找正,只需用测头探针对工件取点采样,即可快速输出测量结果。
用三坐标进行同轴度的检测不仅直观且又方便,其测量结果精度高,并且重复性好。
同轴度的评估方法

同轴度的评估方法
1. 引言
同轴度是用于评估测量仪器或设备的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描述了测量仪器在相同精度要求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时的一致性程度。
准确评估同轴度对于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非常重要。
2. 同轴度的定义
同轴度是指测量仪器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一般情况下,同轴度使用统计方法来进行评估,例如计算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
3. 同轴度的评估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同轴度评估方法:
3.1 重复测量法
重复测量法是常用的同轴度评估方法之一,它要求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
根据测量数据,可以计算出均值、标准差、方差等统计指标,从而评估同轴度的好坏。
3.2 相关系数法
相关系数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同轴度评估方法。
它通过计算同一物理量在多次测量中的相关系数,来衡量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到1,接近1说明测量结果一致性较好。
3.3 方差分析法
方差分析法是一种更复杂的同轴度评估方法。
它通过将测量数据按照不同因素进行分组,分析各组之间的方差大小,从而评估同轴度的好坏。
方差分析法可以考虑多个不同的因素,并进行交叉分析,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同轴度。
4. 结论
同轴度是评估仪器性能的重要指标,对于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常用的同轴度评估方法,包括重复测量法、相关系数法和方差分析法。
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并合理应用于实际测量中,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以上是一个关于同轴度的评估方法的文档,共计801字。
同轴度表示 -回复

同轴度表示-回复什么是同轴度?如何度量同轴度?同轴度的应用领域有哪些?一、什么是同轴度?同轴度是指一个物体的轴线与另一个物体的轴线在平行度方面的精确程度。
在机械工程中,同轴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用于判断两个轴是否平行、垂直或偏离预期的标准。
二、如何度量同轴度?度量同轴度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1. 利用三点检测法:该方法需要在被测物体上选择两个固定的点,以及一个移动点。
首先,将两个固定点固定在一个平面上,然后将移动点与被测物体的轴线对齐,并进行位置调整。
最后,通过测量移动点相对于两个固定点的距离来确定同轴度。
2. 利用虚拟中心法:虚拟中心法是通过找到一个与被测物体轴线相交的虚拟中心来进行同轴度测量的方法。
首先,确定被测物体的轴线,并通过测量找到多个与轴线相交的点。
然后,绘制一条与这些相交点相交的轴线,并找到这条轴线的中心点。
最后,通过与被测物体轴线之间的距离来度量同轴度。
3. 利用光束测量法:光束测量法是用光束来进行同轴度测量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需要使用一个激光器和一个传感器。
激光器发出一束光束,然后光束经过被测物体的轴线,最后被传感器接收。
通过测量光束的到达时间和传感器的位置,可以计算出被测物体的同轴度。
三、同轴度的应用领域有哪些?同轴度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机械工程:在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中,同轴度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当设计和制造涉及到旋转部件(如轴承、传动轴等)的机械设备时,同轴度被用来确保轴线的准确对齐以及机械装配的精确性。
2. 光学工程:在光学系统(如望远镜、激光器等)中,同轴度也是至关重要的。
同轴度的精确性直接影响到光束的传输和聚焦效果。
因此,在光学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同轴度的控制是不可或缺的。
3. 电子工程:在电子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中,同轴度的考虑也非常重要。
例如,在通信设备(如天线、电缆等)中,同轴度的准确性影响着信号传输的效果。
此外,对于集成电路(IC)的制造,同轴度也是关键要素之一。
椭圆形零件同轴度

椭圆形零件同轴度1. 什么是椭圆形零件同轴度?椭圆形零件同轴度是指椭圆形零件与某一参考轴线之间的偏差程度。
在制造过程中,椭圆形零件通常需要与其他零件或装配体保持良好的同心度,以确保整体装配的精度和性能。
2. 同轴度的重要性同轴度是保证机械装配精密性和运行平稳性的关键要素之一。
如果椭圆形零件的同轴度不符合要求,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增加摩擦和磨损:如果两个旋转部件之间的同心度不好,会增加其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和磨损,降低装配体的寿命。
•不平衡和振动:同心度不好会导致旋转部件在高速运转时出现不平衡和振动,影响设备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
•功能失效:某些设备或机器需要精确对位才能正常工作,如果椭圆形零件的同轴度不达标,可能导致设备功能失效。
因此,确保椭圆形零件的同轴度符合要求对于机械装配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3. 椭圆形零件同轴度的测量方法3.1 光学测量法光学测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椭圆形零件同轴度测量方法。
该方法利用光学投影仪或显微镜等设备,通过观察椭圆形零件与参考轴线之间的偏差来评估同轴度。
在光学测量中,首先需要将椭圆形零件放置在测量平台上,并调整光源和观察位置。
然后,使用目镜或相机等设备观察椭圆形零件与参考轴线的关系,并记录相关数据。
最后,通过计算和分析这些数据来评估椭圆形零件的同轴度。
3.2 机械测量法机械测量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椭圆形零件同轴度测量方法。
该方法利用专门设计的夹具和指示器等设备来检查椭圆形零件与参考轴线之间的偏差。
在机械测量中,首先需要将椭圆形零件放置在夹具上,并使用指示器来测量椭圆形零件表面的偏差。
然后,通过调整夹具和观察指示器的读数来评估椭圆形零件的同轴度。
4. 如何提高椭圆形零件的同轴度?为了提高椭圆形零件的同轴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4.1 加强制造工艺控制合理的制造工艺是保证椭圆形零件同轴度的基础。
在制造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加工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刀具磨损等,以确保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3
△A
△B
θ
θ
地脚拧紧的注意事项
水平方向的调整可通过观察表来达到,力求其处 于正中水平位。调整到位后上紧螺丝时,要时刻 观察其表的变化(可将表转到水平位臵来观察), 注意上紧地脚时要按对角来进行,若表变化数值太 大,则可换其对角方向拧紧。
二、双径向百分表组合测量与校准方法
双径向百分表组合测量法的原理是基于测量调整轴在两点 处相对基准轴的径向偏移误差,从而用两点确定调整轴的 实际位臵。测量时,用百分表架将两个百分表沿径向分别 安装在两个“半联轴器”上,注意两个表要彼此位臵成 180度,即一个(M)在0度,另一个(S)在180度(如图 所示)。径向百分表S用于测量调整轴在O点处的径向偏移 量,径向百分表M用于测量调整轴在P点处的径向偏移量。 测量时,分别在四个测量位臵进行测量(百分表M在0度处 设臵为0,而百分表S在180度处设臵为0),并首先根据0 度和180度的测量值运用图解法解出调整轴的前后安装底 脚所需垫的垫片。
50 70~105
2~4
0.15
125~170
200~230 260 300~400
具体可以上图参考。
三 、三表法测同轴度
三表法是用于当轴承为滑动轴承时,为了消除轴本身在转 动过程中的窜动而产生的大偏差,故在轴向位臵上的相对 180度上用个表来打其轴向值。读数则为两表在同一位臵 读数和的一半。如:1表为:a`1、a`2、a`3、a`4; 2表为:a``1、a``2、a``3、a``4 最后轴向读数则为: a1=(a`1+a``1)/2、 a2=(a`2+a``2)/2 、 a3=(a`3+a``3)/2 、 a1=(a`4+a``4)/2 最后其调整量的求法与前相同。
同轴度调整的原因
在机械工程中,常常涉及到联轴器的安装。联轴 节是联接轴与轴或轴与回转部件为一体,在传递运动 和动力过程中一起回转而不脱开的装臵。联轴节可以 补偿两轴的相对位移,直到缓冲、减振和安全防护的 作用。当同轴度误差超差后,轴的位臵不正将造成轴 承上受有附加力,从而严重地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 并加快轴承密封件的磨损,导致设备的泄漏现象出现。 除此,同轴度超差还会造成机器振动,机器噪音增加, 能量消耗增加,零件疲劳破坏等一系列不良影响。
≤200 200~400
0.1
1~4
1/1000
0.2 0.3 1.5/1001 1.5~6 2~8
400~700
700~1350 1350~2500
0.5
0.7 2/1002
2.5~10
3~12
梅花形弹性联轴器
联轴器外形最大直 两轴心径向位移(mm) 两轴线倾斜度 径 (mm) 0.1 端面间隙 (mm)
举例分析
已知:一水泵与电机用联轴器进行联接。用轴-径向双表 组合测量法进行同轴度校准,所测数据为:径向百分表从 0度位臵至180度位臵的测量值为 -0.36mm。轴向百分表从 0度位臵至180度位臵的测量值为-0.12mm(可见下图)。 联轴器直径a=100mm,百分表测量点至电动机上的前底脚 的距离b=40mm,前后底脚的距离c=110mm。
(1)画出一条代表基准轴轴线的水平直线,并确定画图 所用的比例; (2)按比例画出百分表测量点、电机前后底脚在基准轴 线上的投影位臵O点、P点、Q点和R点,使OP=a=130mm, PQ=b=40mm,QR=c=110mm; (3)根据径向百分表S在0度处示值的半值(=+0.08mm), 在过O点的垂直线上作点H,使OH=+0.08mm,如果此值为正, 则应位于直线上方,反之,则应位于直线下方。正值的意 义在于:待调整轴的轴线在此点已高于基准轴的轴线。因 此,H点表示调整轴相对于基准轴在O度处径向位移后的轴 线所通过的位臵;
同轴度测量时的一个重要的有效原则 :即水平方向示 值之和应与垂直方向示值之和相等,误差为0.02mm之内。 即: (a1+a3) - (a2+a4) ≤0.02;
(b1+b3) (b2+b4) ≤0.02;
同轴度找正的方法
一、轴-径向双表组合测量与校准方法 轴-径向双表组合测量法的原理是基于两轴 间的角度位移误差与径向偏移误差的测量。测 量时,用百分表架将两个百分表安装在基准轴 (S)上,以用于测量调整轴(M)的同轴度误 差(如图4所示),其中,径向百分表的测量杆 指向半联轴器(或轴)的外圆表面并垂直于轴 线,用于测量调整轴的径向位移误差值;轴向 百分表的测量杆垂直于半联轴器(或轴)的端 面(平行于轴线),用于测量调整轴的角度位 移误差值。测量时,分别在四个测量位臵(0°、 90°、180°、360°)进行测量。
(4)根据轴向百分表的示值(-0.12mm),以C点为起点,在PC 的延长线上作出D点,使CD=-0.12mm(正值向上,负值向下)。 然后再过D点向右作一条平行于基准轴线且其值等于调整轴半 联轴器端面测量处的直径(约等于联轴器直径)的直线DE,使 DE=100mm。这样,C、D、E三点构成了一个三角形△CDE, ∠CED反映了半联轴器(或调整轴)端面相对于垂直方向的倾 斜程度,由于轴线与半联轴器(或调整轴)端面垂直,故调整 轴的实际倾斜角度也等于∠CED,因此,CE表示了调整轴轴线 在径向位移的基础上相对基准轴线角度位移后所在的位臵; (5)连接CE,即得调整轴的实际位臵;
7~10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联轴器外形最大直 径D (mm) 71 80 95 106 130 160 190 224 250 315 400 475 600 0.08 0.1 5~7 0.05 4~6 0.02/1000
0.14--0.2
两轴心径向位移 (mm)
两轴线倾斜度
端面间隙 (mm)
0.04
两轴线倾斜度
端面间隙(mm)
4.9
68.88
94.46
76.91
116.57
0.05
0.06 0.06
6.7
9.2 10.9 0.5/1000
127.78
154.33 186.5
213.02 231.49
0.1
0.12 0.14
14.3
17.8 21.5
270.08
340.8 405.22
0.16
0.2 0.25
(4)根据径向百分表M在6点处示值的半值(=+0.14mm), 在过P点的垂直线上作点J,使PJ=+0.14mm。同理,J点表示 调整轴相对于基准轴在P点处径向位移后的轴线所通过的位 臵。
(5)通过H和J点,画出一条直线,此直线即表示调整轴轴 线在垂直平面内相对基准轴的实际位臵。
(6)由图5可知,调整轴轴线上与电机前、后底脚相对应的 J、M点分别高于基准轴的对应点Q、R点。为了使调整轴的轴 线与基准轴在一条直线上,必须在两底脚处分别减一个值等 于QM(=0.158mm)和RN(=0.209mm)值的垫片。
24.9
28.6 35.6
466.25
齿式联轴器
联轴器外形最大直径 D (mm)
两轴心径向位移(mm)
两轴线倾斜度
端面间隙(mm)
170~185
220~250 290~430
0.3
0.5/1000 2~4
0.45
0.65 0.9 (1)
1.0/1000
5~7
490~590
680~780
1.2
1.5/1000
(6)由图4可知,调整轴轴线上与电机前、后底脚相对应的F 点和G点分别偏离了基准轴轴线上的对应点Q和R点。为了使调 整轴的轴线与基准轴在一条直线上,必须在两底脚处分别垫一 个值等于QF和RG值的垫片。因此,通过此图可按比例测量得QF (=0.23mm)和RG(=0.36mm)值,以制作垫片进行调整。
联轴节测量的要求
联轴节有多种类型,按装配形式、性能、使用条件不 同可划分为下列几种形式
固 定 式
联 轴 节 套筒联轴节 凸缘联轴节 刚 性 联 轴 节 弹 性 联 轴 节
十字滑块联轴节
挠性爪形联轴节
铰链联轴节 齿形联轴节
可 移 式
链条联轴节
木销联轴节 轮胎联轴节
弹性套柱销联轴节
爪形弹性联轴节
现就所知的几类联轴器同轴度调整要求以下 表列出
举例分析
已知:一水泵与电机用联轴器进行联接。用双径向百分表 组合测量法进行同轴度校准,所测数据为:百分表M从0度 位臵(设臵为0)至180度位臵的测量值为+0.28mm;百分 表S从180度位臵(设臵为0)至0度位臵的测量值为 +0.16mm;两个“半联轴器”间的距离a(OP)=140mm;从 调整机器的“半联轴器”至电机前底脚的距离b=40mm;电 机两个底脚间的距离c=110mm。
b1
a1
s
θ
D
e
M
L2 L1
(b1-b3)/2 b3
调整公式:由图可知:e=(a1-a3)/2; △A=(a1-a3)/2 +(b1-b3)×L1/D (L1为前支点到百分表测量点的距离); △B=(a1-a3)/2 +(b1-b3)×(L1+L2)/D (L2为前、后支点的距离) 此公式打端面时,为内侧,外侧端面时轴向需添负 号。上面只是垂直方向的调整。
2~4
3~5
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
联轴器外形最大尺寸 (mm)
两轴心径向位移(mm)
两轴线倾斜度
端面间隙(mm)
78~118 158~260 300~515 5560~770 860~1158 1440~1640
0.08 0.1 0.15 0.5/1000 0.2 0.25 0.3
2.5 4~5 6~8 10 13~15 18~20
弹性柱销联轴器
联轴器外形最大直径 两轴心径向位移(mm) (mm) 9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