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炮内弹道学-武器发射工程教学大纲
武器发射工程教学大纲-工程流体力学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编码:110431059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082102武器发射工程适用教学计划版本:2017课程总学时:40实验(上机)计划学时:2开课单位:装备工程学院一、大纲编写依据本大纲的编写根据了沈阳理工大学武器发射工程专业本科生的2017版教学计划和相应的教材。
二、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实验气体动力学是采用实验的方法观察和研究空气流动现象,测量空气和物体相对运动时的相互作用的物理量,并探索空气流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空气动力学实验方法有:风洞实验、飞行实验、火箭车实验、弹射实验、悬臂机实验、自由落体实验等多种,其中最广泛采用的方法是风洞实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现代摄影技术等先进技术与风洞实验相结合,不仅大大扩展了风洞的模拟能力,使飞行器几乎所有复杂的飞行环境、参数、及模态都可以在风洞中模拟和测量,而且大大提高了从风洞实验数据预示飞行器飞行数据的能力。
风洞实验将为新型飞行器的设计与发展,为新型气动概念的研究以及最终检验气动数据计算方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实验目的、任务和要求1.实验目的学生在进行本实验前应该先学习空气动力学或者相关的课程,掌握数学、物理学、计算方法、计算机和力学知识,预习好空气动力学实验指导书的相关内容。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风洞实验的原理、方法、实验模型的安装、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果的整理和应用。
2.任务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能够用实验设备进行:气流总温的测量、气流压强的测量和气流流动马赫数(M)的测量。
3.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每个实验项目中的实验的原理、方法、实验模型的安装、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果的整理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特色1.教学方法结合气体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选定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学习气体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
2.教学形式讲解气体动力学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通过气体动力学实验设备的使用和实验项目使学生掌握每个实验项目中的实验的原理、方法、实验模型的安装、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果的整理和应用。
武器制造工艺学-武器发射工程教学大纲

《武器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10431058课程英文名称:Arms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武器发射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5月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是武器发射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本专业的学位课。
内容重点涉及武器装备火炮及自动武器的制造特点、制造方法以及制造时对材料、设备、工艺的选用准则。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武器装备的制造特点,掌握武器装备制造的基本方法,注重学生运用所学的武器制造工艺知识,去分析和初步设计火炮的制造工艺,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将来更好的从事火炮以及自动武器的生产和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重点掌握武器装备火炮和自动武器制造的成型和机械加工工艺。
重点掌握火炮身管的制造工艺。
具有运用所学的武器制造工艺知识,去分析和初步设计武器装备的制造工艺的能力。
具有对武器装备尤其是对火炮制造工艺初步设计的技能。
(三)实施说明本教学大纲是依据本科生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专业的2010版教学计划而编写。
在教学中应采用先进的、直观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以使学生很容易理解教学内容。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要求先修课为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金属工艺学、工程制图等相关课程。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重点章设有1-2道习题,以巩固所学内容。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试。
2.考试方法:笔试,闭卷。
3.课程总成绩:最终理论考试、平时考核(包括中期考试、作业、小测验、提问以及出勤等)、上机环节考核成绩的总和。
其中期末笔试成绩占80%,平时考核占20%。
(七)参考书目《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张彦华等,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金属零件可加工性技术》,王西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9《火炮与自动武器》,马福球等,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机械加工工艺基础》,杨方,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二、中文摘要本门课程是武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自动武器结构设计-武器发射工程教学大纲

《自动武器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10442002课程英文名称:Automatic weapon structure design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0 实验:2 上机:0适用专业:武器发射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5月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自动武器结构设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学位课,是武器专业学生系统深入地掌握自动武器设计理论的专业课。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理解和掌握纷繁复杂的自动武器概念和原理,对自动武器的组成及各个部分的作用有清晰明了的认识;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在武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理论性问题。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自动武器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动向;掌握自动武器各主要机构(枪管、闭锁机构、供弹机构、退壳机构、击发机构、发射机构、瞄准装置等)的用途、结构类型和设计要求;能够根据给定的问题计算简单的结构;能够分析和选择应用不同的自动机部件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该课程以讲述为主,偏重讲述自动武器各主要机构基本原理和结构设计。
2.教学手段: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火炮与轻武器概论、枪炮内弹道学、武器系统分析、武器制造工艺学等。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该课程是面向大四学生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并具有较强的应用背景。
因此,学习该课程不但需要熟练掌握课堂讲述的基本概念,还需要通过习题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巩固所学到的书本知识。
习题课主要是根据实际的武器模型选取合适的机构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简单计算;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理解轻武器的最新动态和前沿发展趋势。
实践环节考虑到本门课程的特殊性及学校的相关配套设施的缺陷,主要以工厂实践为主,包括内蒙古包头的447厂实习、齐齐哈尔127厂实习等。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试;2.考试目标:考核学生掌握自动武器各主要机构(枪管、闭锁机构、供弹机构、退壳机构、击发机构、发射机构、瞄准装置等)的用途,并对主要机构设计能力。
火箭发射技术和发动机设计-武器发射工程教学大纲

《火箭发射技术和发动机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10441001课程英文名称:Technique to Launch Rockets and to Design Motors课程总学时:40 讲课:36 实验:4 上机:0适用专业:武器发射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5月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火箭是指依靠自身发动机向后喷射的燃气,利用作用与反作用原理,飞向目标的一种兵器。
火箭发射技术是指将火箭发射出去的一种技术,而发动机设计则是指为火箭飞行提供动力的火箭发动机的设计技术。
火箭发射技术和发动机设计是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专业的专业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掌握火箭发射系统总体设计知识、火箭发射系统受力分析知识和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知识,了解火箭发射系统的构成和固体火箭发动机零部件的主要功能,为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或参加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掌握火箭发射系统总体设计和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知识,了解火箭发射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固体火箭发动机零部件的主要功能,具有能够初步进行火箭发射系统总体设计和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的能力。
(三)实施说明本课程的特点是以培养学生能够具有初步进行火箭发射系统总体设计和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的技能为目的,在教学中应采用先进的、直观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以使学生很容易理解教学内容。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火箭发动机原理和工程热力学。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习题主要在于巩固所学的理论,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课外习题不应少于10题。
(六)课程考核方式1. 考核方式:考查2. 考试目标:考核学生掌握火箭发射系统总体设计和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知识情况,学生应能够初步进行火箭发射系统总体设计和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的能力。
3. 成绩构成:期末考试、平时考核(包括作业、小测验等)成绩和实验成绩的总和。
武器发射工程教学大纲-有限元法及CAE工程软件应用

《有限元法及CAE工程软件应用》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有限元法及CAE工程软件应用课程编码:110032174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082102武器发射工程适用教学计划版本:2017版课程总学时:40实验(上机)计划学时:16开课单位:装备工程学院一、大纲编写依据1.武器发射工程专业2017教学计划;2.武器发射工程专业《工程设计软件》理论教学大纲对实验环节的要求。
二、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武器发射工程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工程应用软件是工程技术人员利用计算机进行工程结构设计、分析的重要软件,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重要工具。
课程包括两个部分,即PRO/E大型图形设计软件和ANSYS大型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等相关基础或专业课程等。
三、实验目的、任务和要求通过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军工和民用工业设计的主要方法和技术流程;能够利用工程设计软件进行工业零部件及系统结构的设计和计算分析,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工作打下扎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能够利用工程设计软件进行三维机械零部件绘图及组装;对简化的武器结构或机械零部件进行静力强度分析。
基本要求:1.实验项目的选定依据教学计划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2.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武器系统结构的理解,提高学生结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实验项目要求学生掌握工程结构设计和强度分析方面的应用软件,并运用大型工程软件实现对系统结构的建模、装配、计算仿真。
四、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特色课程主要介绍相关工程设计软件的发展、应用环境和主要技术操作。
要求学生掌握课程软件的基本构成、分析功能及软件的安装等方面内容。
具体要求熟悉软件工作界面和基本操作要领,能够绘制和虚拟装配产品结构;学习工程模型的实际简化、单元的使用、约束条件的施加,以及如何给出材料的物理性能。
武器发射工程教学大纲-武器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武器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10451005 学时/学分:2周/ 4学分一、大纲说明(一)适用专业:武器发射工程(二)课程设计性质:必修(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1.先修课程:《金工实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金属工艺学》《数控机床与编程》《武器制造工艺学》2.后续课程: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四)适用教学计划版本:2017版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本课程设计是学完《武器制造工艺学》课程之后,进行的下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它一方面要求学生能根据武器制造的基础知识,用课程设计的方式提高工艺技能的运用能力,熟悉火炮制造的的方法、工艺特点、工艺规程编制的过程;另一方面,为今后从事火炮制造与设计等相关工作进行一次综合训练。
学生应该在充分掌握武器制造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结合实际的火炮炮身产品进行制造工艺编制的综合训练;初步具备科研的实践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1.根据课程设计的工艺要求、确定制造方案及工艺路线;2.用AutoCAD建立加工模型图;3.对产品图进行工艺分析;4.确定工艺设计和参数计算的方法和步骤;5.进行工艺设计;6.编写工艺规程,撰写说明书;7. 完成课程设计报告;8.通过答辩。
四、指导方式本课程设计在指定地点和时间进行综合答疑的基础上,结合灵活的个别答疑进行指导。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本课程设计结合下述几个方面进行:平时考勤、课程设计期间表现、课程设计报告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成绩评定采用五级制。
六、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本课程设计选用与先修课程《武器制造工艺学》课程相同的参考教材;另外还将向学生提供课程设计的参考资料供参考。
七、备注。
武器发射工程教学大纲-靶场实习

《靶场实习》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10451007 学时/学分:2周/4学分一、大纲说明(一)适用专业082102武器发射工程专业(二)适用教学计划版本2017版二、实习的性质、目的、任务靶场实习是武器发射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是一次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在校生必不可少的接触企业及靶场的认知机会,是安排在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之间进行的一项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武器发射工程专业的全部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后进行的。
通过实习,母的使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知识,实习任务使学生直接了解本专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靶场实验内容及实验方法,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实际靶场实验知识。
通过本次实习,是学生具体了解靶场实验过程中所需的试验设备,试验过程,试验方法及一些试验标准等,学会写靶场实习报告。
三、实习的组织实施靶场实习在武器发射工程专业的实习基地进行。
由教研室负责联系实习基地的联系人,确定靶场实习的实施时间及实习内容。
学生实习由实习指导教师带队和组织进行。
实习完成后,学生交出实习报告,实习带队指导教师给出学生实习成绩。
并由实习带队指导教师向学院递交靶场实习总结报告。
四、实习教学的基本要求1. 学生严格遵守工厂的一切规章制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 学生服从工人师傅和指导教师的领导和安排,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得擅自行动,有事请假。
3. 学生认真学习,虚心好学,并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写好靶场实习报告。
4. 对擅自行动造成人身事故、设备事故者,责任自负;对不遵守实习纪律者,除批评教育外,还要降低其实习成绩,较严重者将中止其实习并遣返回校,其学生实习成绩作废。
5. 学生认真总结,写好实习报告。
6.带队指导教师认真做好实习动员工作,加强学生的安全、保密意识的培养。
7.带队指导教师在实习中要认真组织、协调、安排实习任务的落实及实施。
促进学生与企业的广泛沟通。
新概念武器发射技术-武器发射工程教学大纲

《新概念武器发射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10032136课程英文名称:New Concepts about weapons launching technology课程总学时:16 讲课:16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兵器类各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5月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新概念武器发射技术是基于高校兵器类专业开设的一门意在培养学生武器设计创新能力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火炮与自动武器基础知识、出现的发射新结构、新原理及新概念。
在武器类专业培养计划中,它起到引导学生专业入门,熟悉火炮、自动武器工作原理及开拓学生专业眼界,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火炮、自动武器的基本工作过程和原理及以此为基础的新概念武器发射技术和过程2.树立正确的前瞻性设计理念,质疑性的设计态度;3.具有运用书籍、网络等资源获取行业发展新动向的能力;4.了解典型火炮、自动武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准则;5.了解火炮、自动武器新的发展方向。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掌握武器设计一般知识,火炮、自动武器的主要类型、性能、结构特点、新原理产生的理论及技术依据。
2.基本理论和方法:火炮、自动武器工作过程中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掌握机武器设计的基本原则,火炮、自动武器的工作原理等。
3.基本技能:判断火炮、自动武器原理结构的可行性,获取行业发展新动向的能力。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重点对新概念火炮和自动武器的基本概念、基本设计方法进行讲解;采用讨论法和问题教学法,在讲授的同时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授课要理论联系实际,多些生动的案例教学,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学手段:为保证教学质量及效果,在授课中采用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枪炮内弹道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10431007
课程英文名称:Interior ballistics of guns
课程总学时:40 讲课:34 实验:6
适用专业:武器发射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5月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武器发射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本专业的学位课。
它是研究内弹道问题的基本理论之一,是武器系统设计者必备的专业知识。
本课程培养学生在武器系统设计过程中具有分析内弹道相关问题和具有解决武器发射中内弹道的安全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 基本知识:掌握枪炮内弹道学的基本理论,运用分析解法求解枪炮内弹道学的正反两方面设计问题;
2. 基本理论、方法:经典内弹道学理论的基本模型,运用模型求解枪炮内弹道解法的方法等;
3.能力和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会进行内弹道设计与求解并会分析发射过程中影响内弹道规律的相关问题。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进行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等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3.计算机辅助设计:要求学生采用二维CAD和运用C语言等进行枪炮内弹道学的课程设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
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火炸药理论、武器系统概论等。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对重点、难点章节应安排习题课,例题的选择以培养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2.课后作业要少而精,内容要多样化,作业题内容必须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内容,作业要能起到巩固理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对作业中的重点、难点,课上应做必要的提示,并适当安排课内讲评作业。
学生必须独立、按时完成课外习题和作业,作业的完成情况应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3.每个学生要完成大纲中规定的必修实验,通过实验环节,学生应掌握膛内压力、弹丸速度的实验测量方法,获得实验操作的基本训练。
实验成绩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4.本课程的课程设计单独设课,单独考核。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试目标:在考核学生对内弹道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的
分析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占20%,实验成绩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视具体情况按百分制给出;实验成绩由实验老师参照相关规定按百分制给出,实验无成绩或实验不及格,取消期末考试资格,总成绩直接以不及格计。
(七)参考书目
《兵器概论》,李春兰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火药装药设计》,王泽山编,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
《计算内弹道学》,翁春生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二、中文摘要
枪炮内弹道学是武器发射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它着重研究在发射过程中火药的燃烧规律、弹丸运动状况、气体的生成规律及能量守恒方程等相关理论知识并及运用相关理论来进行内弹道设计的问题。
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内弹道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问题基本方法。
本课程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相关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奠定重要的基础。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
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0绪论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上机:0
具体内容:
1) 明确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
2) 掌握枪炮射击过程中的内弹道循环和内弹道研究内容及任务。
重点:
枪炮射击过程中的内弹道循环过程
第1部分枪炮膛内射击现象和基本方程
总学时(单位:学时):20 讲课:14 实验:6上机:0
第1.1部分枪炮发射系统及膛内射击过程(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发射系统的组成;
2)掌握枪炮膛内射击过程。
重点:
膛内射击过程
第1.2部分火药燃气状态方程(讲课6学时)
具体内容:
1)火药燃烧规律与燃烧方程;
2)膛内射击过程中的能量守恒方程。
重点:
膛内射击过程中的能量守恒方程
习题:
能量守恒方程推导
第1.3部分膛内火药气体压力的变化规律(讲课6 学时)
具体内容:
1)膛内火药气体压力的变化规律;
2)枪炮内弹道方程组的建立程组形式。
重点:
枪炮内弹道方程组
难点:
火药气体压力的变化规律
习题:
内弹道方程的推导
第1.4部分实验(6学时)
具体内容:
1)膛内压力的测定实验;(3学时)
2)膛内速度的测定实验。
(3学时)
第2部分内弹道方程组解法
总学时(单位:学时):8 讲课:8 实验:0上机:0
第2.1部分内弹道方程组的解法(讲课4学时)
具体内容:
1)掌握内弹道方程组的性质;
2) 掌握分析解法。
重点:
分析解法的条件及求解过程
难点:
分析解法的条件及求解过程
第2.2部分装填条件的变化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讲课4学时) 具体内容:
1)装填条件的含义;
2)装填条件的变化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结果。
重点:
装填条件的变化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结果
难点:
装填条件的变化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结果
第3部分内弹道设计
总学时(单位:学时):8讲课:8 实验:0上机:0 第3.1部分内弹道设计(讲课4学时)
具体内容:
1) 内弹道设计的原则;
2) 内弹道设计的过程。
重点:
内弹道设计的原则
习题:
内弹道设计的过程
第3.2部分内弹道优化设计(讲课4学时) 具体内容:
1)内弹道设计方案的选择;
2)方案的优化。
习题:
进行具体实例的方案设计
第4部分身管的烧蚀与寿命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上机:0 具体内容:
1)身管的烧蚀现象;
2)防烧蚀技术;
3)身管的寿命令。
重点:
防烧蚀技术
难点
烧蚀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