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W+LLC谐振式模块化通信电源

合集下载

llc谐振带宽

llc谐振带宽

llc谐振带宽LLC谐振带宽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电路技术,广泛应用于射频、无线通信、物联网等领域。

本文将从LLC谐振带宽的概念与原理、应用场景、选择方法、优势与局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LLC谐振带宽的概念与原理LLC谐振带宽,指的是在射频电路中,通过特定元件(如电感、电容等)构成的谐振回路,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具有特定的带宽。

这种带宽可以有效地滤除噪声和干扰,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谐振带宽的计算公式为:B = R / (2*C),其中B为带宽,R为谐振回路的电阻,C为谐振回路的电容。

二、LLC谐振带宽的应用场景1.射频通信:LLC谐振带宽技术可以应用于射频通信系统,如无线通信、蓝牙、Wi-Fi等,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质量。

2.物联网:在物联网领域,LLC谐振带宽技术可以应用于传感器信号的处理,滤除噪声,提高数据准确性。

3.滤波器:LLC谐振带宽技术可以用于设计滤波器,实现对特定频率段的信号进行滤除或增强。

4.能量转换:在电力电子设备中,LLC谐振带宽技术可以应用于开关电源、变压器等元件,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三、如何选择合适的LLC谐振带宽1.确定应用场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适合的谐振带宽。

例如,在射频通信中,通常需要较宽的谐振带宽来容忍一定的频率偏差和干扰。

2.计算谐振频率:根据系统参数,如电感、电容等,计算出谐振频率,从而确定谐振带宽。

3.考虑系统稳定性:在选择谐振带宽时,还需考虑系统的稳定性,避免过窄或过宽的谐振带宽导致系统不稳定。

四、LLC谐振带宽的优势与局限1.优势:LLC谐振带宽技术具有较高的滤波性能,可以有效抑制噪声和干扰,提高信号质量。

同时,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较低。

2.局限:LLC谐振带宽技术受限于谐振回路的元件参数,如电感、电容等。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不同场景调整谐振回路的参数,以达到最佳性能。

五、未来发展趋势:LLC谐振带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1.技术创新: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未来LLC谐振带宽技术有望实现更高的频率、更窄的带宽以及更低的功耗。

基于LLC_谐振式高效率通信电源的设计与应用分析

基于LLC_谐振式高效率通信电源的设计与应用分析

16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系统设施对通信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开关电源由于其开关频率固定,因此在输出电流变化时会产生大量的开关损耗和电磁干扰,同时也会影响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LLC 谐振变换器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电源设计方案。

该方案通过控制开关频率来实现输出电压的恒定,同时具有零电压开通和零电流关断的特点,可以大大降低开关损耗和电磁干扰。

因此,本文基于LLC 谐振变换器,设计了一种高效率通信电源,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

一、LLC 谐振变换器的原理和特点(一)LLC 谐振变换器的原理LLC 谐振变换器(LLC Resonant Converter)是一种基于LLC 谐振式高效率通信电源的 设计与应用分析阎晓璟(1986.04-),女,汉族,山西太原,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通信工程。

摘要:本文以LLC 谐振变换器为基础,设计了一种高效率通信电源,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

首先,介绍了LLC 谐振变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阐述了其优点和特点。

然后,详细讨论了电源设计的流程和关键技术以及LLC 谐振变换器在通信电源中的应用。

最后,具体设计案例和实验结果分析表明,所设计的通信电源具有高效率、稳定性和可靠性等优点,达到了设计要求。

关键词:LLC 谐振变换器;通信电源;高效率;稳定性;可靠性基于谐振电路实现电源转换的技术。

与传统的电源变换器不同,LLC 谐振变换器采用的是无极性电容和电感器,具有高效率、低电磁干扰(EMI)和宽输入输出电压范围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性能电源等领域[1]。

在LLC 谐振变换器中,控制器通过调节开关频率来控制输出电压,其中,控制器包含一个MOSFET 开关和一个驱动电路。

当MOSFET 开关关闭时,变压器中的励磁电流开始增加,同时将能量存储在谐振电容和谐振电感中;当MOSFET 开关开启时,励磁电流减小,能量从谐振电容和谐振电感中释放并传递到输出负载上[2]。

LLC谐振电路工作原理及参数设计

LLC谐振电路工作原理及参数设计

要点三
MATLAB语言简介
MATLAB是一种流行的科学计算软件,可以进行各种数值计算、数据分析、算法开发等。
要点一
要点二
MATLAB在LLC谐振电路仿真…
使用MATLAB的Simulink模块可以对LLC谐振电路进行建模和仿真,通过调整电路参数,观察输出结果,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
MATLAB仿真的优势
详细描述
频率偏移问题及解决方案
总结词
LLC谐振电路中,元件的温度系数对电路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详细描述
为了解决温度系数问题,可以在电路中采用具有负温度系数的元件,如锰铜电阻等。此外,还可以采用温度补偿技术,通过对元件的物理特性进行补偿,以抵消温度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温度系数问题及解决方案
05
LLC谐振电路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新型材料LLC谐振电路的研究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研究方向
研究高频率(例如X波段和Ku波段)和大功率(例如千瓦级)的LLC谐振电路,提高变换效率和功率容量。
挑战
需要解决高频率下的功率容量和散热问题,以及大功率下的变换效率和可靠性问题。
高频率、大功率LLC谐振电路的研究
研究LLC谐振电路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
研究方向
优点
LLC谐振电路具有高效率、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等优点,因此在现代电源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LLC谐振电路还具有低噪音、低电磁干扰等优点,适用于对电源性能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LLC谐振电路应用场景
02
LLC谐振电路参数设计
在LLC谐振电路中,电阻主要用于消耗电能在适当的电阻上产生适当的电压降,以调节整个电路的能量分布。

全桥LLC谐振电源的与研究理论部分

全桥LLC谐振电源的与研究理论部分

全桥LLC谐振电源的与研究理论部分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全桥LLC谐振电源的设计与研究理论部分专业年级2009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尹斌评阅人王仲夏2013年6月中国马鞍山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Ⅰ、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全桥LLC谐振电源的设计与调试-理论部分Ⅱ、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内容(从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论文框架的设计、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应用、观点创新等方面详细说明):随着软开关技术和并联均流的发展,高性能的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电力电子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高频化,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低损耗,低EMI噪声是DC/DC变换器的发展趋势,全桥LLC谐振变换器能够实现全负载范围下原边开关管ZVS,副边整流管ZCS,有效解决了移相全桥PWM ZVS DC/DC变换器存在的问题,使得LLC谐振拓扑结构成为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

本课题以全桥LLC谐振变换器为研究内容,并与移相全桥PWM ZVS DC/DC变换器进行比较,总结二者优缺点,接着对变换器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研究,建立数学模型,运用MATLAB仿真证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最后,搭建220V-40A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实验平台,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具体工作的步骤、内容、要求安排如下:1.绪论,介绍研究的背景。

2.以全桥LLC谐振变换器为研究内容,并与移相全桥PWM ZVS DC/DC变换器进行比较总结二者优缺点。

3.对变换器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研究,建立数学模型,运用MATLAB仿真证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4.总结论文。

Ⅲ、进度安排:第1周~第2周(2周):根据毕业设计任务和要求,收集、查阅和研究学习相关的信息和资料:确定相应的技术方案和实施过程及规划;第3周~第5周(3周):撰写论文初稿,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修改;第6周~第9周(4周):设计电路图,调试硬件;第10周~第12周(3周):完成MATLAB软件设计;第13周~第14周(2周):充实论文,后期检查整改。

LLC谐振电路工作原理及参数设计

LLC谐振电路工作原理及参数设计

2
3
针对该公司LLC谐振电路的拓扑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输入、输出端口设计、磁性元件选择等。
电路拓扑
深入探讨了LLC谐振电路的工作原理,包括工作模态、阻抗特性、传输特性等。
工作原理
根据分析结果,针对该LLC谐振电路的设计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电路性能和效率。
设计优化
03
参数优化
针对该产品中LLC谐振电路的性能测试结果,对元件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以提升电路性能。
体积和成本
转换效率,包括轻载和重载下的效率
电磁干扰(EMI)性能
根据实际工程经验,结合电路拓扑、控制方式、磁性元件等关键因素,进行多方案尝试和对比实验验证
优化方法选择
利用仿真软件进行电路性能仿真,通过调整元件参数、改变控制策略等方式,得到最优电路控制策略和元件参数组合
运用数学方法,如梯度下降法、遗传算法等,结合电路性能数学模型,求解最优电路控制策略和元件参数组合
LLC谐振电路工作原理
LLC谐振电路因其高效率、高可靠性、低噪声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力电子、自动化控制等领域。
特别是在通信领域,由于其高效节能、体积小、重量轻等优势,LLC谐振电路已成为基站、交换机、路由器等通信设备的首选电源解决方案。
LLC谐振电路应用场景
LLC谐振电路元件参数设计
02
xx年xx月xx日
《llc谐振电路工作原理及参数设计》
目录
contents
LLC谐振电路概述LLC谐振电路元件参数设计LLC谐振电路仿真与分析LLC谐振电路优化设计LLC谐振电路制作与调试LLC谐振电路案例分析
LLC谐振电路概述
01
LLC谐振电路是一种高频、高压、大功率的开关电源变换器,由两个电感(一个主电感,一个辅助电感)和两个电容(一个主电容,一个辅助电容)组成。

高效率LLC谐振变换器研究共3篇

高效率LLC谐振变换器研究共3篇

高效率LLC谐振变换器研究共3篇高效率LLC谐振变换器研究1LLC 谐振变换器是现代开关电源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拓扑结构之一。

具有输出电流大,输出稳定性好,转换效率高等优点。

因此,在许多电源电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将从多方面介绍LLC 谐振变换器的研究进展。

一、LLC谐振变换器的拓扑结构LLC 谐振变换器的基本结构分为三个部分:LLC 谐振网络、中间转换电路和输出电路。

其中 LLC 谐振网络用于限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电压波动,中间转换电路将输入电压转换为谐振电流,输出电路的主要作用是过滤高频噪声,并将谐振电流转化为输出电压。

二、LLC谐振变换器的运行原理LLC 谐振变换器的原理是利用谐振网络与变压器的耦合实现输入电压的变换。

当跨越一个半周期的时间后,变压器的端子电压反向,LLC 谐振网络中原本储存的自由振荡能量会被耗散掉,把谐振电容释放成电压。

输出电压也随之产生。

三、LLC谐振变换器的优点1.高效率:相比其他开关电源拓扑结构,LLC 谐振变换器的转换效率更高。

2.输出稳定性好:由于LLC谐振变换器的输出电压是由谐振电容的能量释放而来的,因此其输出的稳定性和纹波较小。

3.小型化:LLC谐振变换器的整体尺寸较小,能够满足在狭小空间内集成高功率器件。

四、LLC谐振变换器研究的难点LLC谐振变换器的实现复杂,需要同时考虑谐振网络和变压器的设计、控制策略的选择以及严格的保护功能,这都是研究LLC谐振变换器的难点。

其中,谐振网络的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感、电容和阻尼电阻,使得LLC谐振变换器在工作时达到电磁兼容性和稳定性。

此外,控制策略的选择也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常用的有固定频率控制和变频控制。

再者,由于LLC谐振变换器在进行转换时容易出现一些非理想的情况,如过载、过流等,因此加强保护功能也是LLC谐振变换器研究的难点。

五、LLC谐振变换器未来的发展趋势LLC谐振变换器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llc谐振尖峰吸收

llc谐振尖峰吸收

llc谐振尖峰吸收(原创版)目录1.引言2.LLC 谐振尖峰吸收的原理3.LLC 谐振尖峰吸收的应用4.LLC 谐振尖峰吸收的优缺点5.结论正文【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谐振吸收技术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LLC 谐振尖峰吸收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众多谐振吸收技术中脱颖而出。

本文将对 LLC 谐振尖峰吸收的原理、应用、优缺点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LLC 谐振尖峰吸收的原理】LLC 谐振尖峰吸收,全称为线性回馈线谐振尖峰吸收,是一种基于谐振原理的能量吸收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在特定的频率下,通过电感、电容和电阻构成的谐振回路,使得电流增大,从而实现对能量的高效吸收。

这种吸收方式具有吸收效率高、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等优点。

【LLC 谐振尖峰吸收的应用】LLC 谐振尖峰吸收技术在电子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1.电源系统:在电源系统中,LLC 谐振尖峰吸收技术可以有效地抑制电磁干扰,提高电源的转换效率,降低能源损耗。

2.通信设备:在通信设备中,LLC 谐振尖峰吸收技术可以减少电磁辐射,降低信号干扰,提高通信质量。

3.家电产品:在家电产品中,LLC 谐振尖峰吸收技术可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减少对人身体的辐射危害。

【LLC 谐振尖峰吸收的优缺点】LLC 谐振尖峰吸收技术虽然具有吸收效率高、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1.频率范围受限:LLC 谐振尖峰吸收技术的吸收频率范围受到谐振回路的构成影响,因此对其吸收频率有一定的限制。

2.制造工艺要求高:LLC 谐振尖峰吸收技术的吸收效果与其制造工艺密切相关,因此对制造工艺要求较高。

【结论】总的来说,LLC 谐振尖峰吸收技术以其独特的优点在电子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非隔离型LLC谐振变换器分析设计

非隔离型LLC谐振变换器分析设计

电气传动2021年第51卷第7期摘要:LLC 谐振网络变换器是一种软开关变换器,能够降低损耗、实现高频化、提高效率,在通信电源、电池充电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LLC 变换器为隔离型的谐振变换器,其中包含一个高频隔离变压器。

在功率较大的场合中,隔离变压器设计困难,且漏感较大,导致损耗高,影响变换器性能;另一方面,隔离变压器由两个绕组组成,导致谐振变换器的体积较大,从而影响变换器的功率密度,若直接将其用于高频、高效的非隔离应用场合,不利于其效率和成本优势的发挥。

提出一种具有输入输出共地结构的非隔离型LLC 谐振变换器,适用于光伏逆变器、LED 恒流驱动等非隔离场合。

最后搭建了实验平台,实验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关键词:DC -DC 变换器;非隔离;谐振变换器;软开关中图分类号:TP46文献标识码:ADOI :10.19457/j.1001-2095.dqcd20556Analysis and Design of Non -isolated LLC Resonant ConverterSHENG Lunhui ,ZHOU Yufei ,WU Qibin(College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Aeronautics &Astronautics ,Nanjing 211100,Jiangsu ,China )Abstract:The LLC resonant network converter is a soft-switching technology which can reduce losses ,achieve higher frequencies ,and improve efficiency.It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communication power supply ,battery charger ,etc.The traditional LLC converter is an isolated resonant converter ,which contains a high frequency isolation transformer.In the case of high power ,the isolation transformer design is difficult ,and the leakage inductance is large ,resulting in high loss and affect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verter.On the other hand ,the isolation transformer is composed of two windings ,which leads to the large volume of the resonant converter ,and thereby affects the power density of the converter.If the converter is directly used in high-frequency and high-efficiency non-isolated applications ,it is not conducive to its efficiency and cost advantages.A non-isolated LLC resonant converter with input-output common-ground structure was proposed ,which is suitable for non-isolated applications such as photovoltaic inverter and LED constant-current drive.Finally ,an experimental platform was built to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theory.Key words:DC -DC converter ;non-isolated ;resonant converter ;soft switch基金项目:2018年研究生创新基地(实验室)开放基金(kfjj20180407);航空基金自由探索项目(2015ZC5203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5M580424)作者简介:盛伦辉(1995—),男,硕士研究生,Email :*****************非隔离型LLC 谐振变换器分析设计盛伦辉,周玉斐,吴旗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00)随着能源的供应不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节约能源成为了当今社会至关重要的关注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scussed firstly,alSO,giving major parameters’design.Protecting circuit and delay recover circuit
are discussed too.Then,operation principle ofLLC resonant circuit is introduced,including main

浙江大学母Ii:学位论文
Vout V
图1.5双管正激式变换器原理图
B.反激式变换电路结构
Vout
PFc广 卜
—J蛩
圈1.6反激式变换器原理图 反激式电路相对于止激式电路,其所用元什更少,结构比较简单,成本也比较低,冈此 反激变换器能适合在多路输出场合中使用。图1.6中为撮基本的反激变换器拓扑,它通过副 边RCD复位,元件利埘率较高,变换效率比较高。 反激电路结构的缺点在于:
本文以220V交流输入,42v一58v直流输出的AC/DC型模块电源单元为研究对象.选 用PFC+LLC谐振回路为主电路拓扑。首先介绍了PFC主电路和控制芯片,给山主要参数 的设计,并介绍PFC电路的保护和延时电路;然后分析LLC谐振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讨论 LLC谐振变换器的主要特性.给出主要参数的设计,并介绍了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方案 和控制芯片,再次介绍了均流控制方法,重点研究分析了最人电流均流法和限流最人电流均 流控制,提出了非选择性哭同控制模式和选择性控制模式两种均流控制方案。最后设计制作 220V交流输入,输山功率3kW的模块电源,并进行了不同谐振频率(40kHz与100kHz) 以及不同电路布局下的对比试验研究,以谐振频率为100kHz的模块电源为例,进行了并机 均流试验研究,给出了试验波形和结果。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最 后分析了不足之处以及今后可能的改进方向。
1.2.1多模块电源供电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集中式供电,分布式电源系统(多模块电源系统)利_【}j多个中小功率的电 源模块并联来组建积木式的人功率电源系统:在空间上各模块接近负载,供电质昔高,通过 改变并联模块的数餐来满足不同功率的负载,设计灵活。每个模块承受较小电应力,开天频 率比较高,从而系统的功率密度也比较高。
characteristic of LLC resonant,major parameters’design,controlling method and controlling IC
After,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current sharing method,especially maximal current sharing and

浙江人学硕I:学位论文
1.2.2单元模块电源的整机电路结构
单元模块化电源的结构和普通的直流电源类似,主要有单级和两级两种结构方式。单级 结构的模块化电源,由电网接入交流电,经不控整流送De/De功率级转换后,输出设定的稳 定直流电压或稳定直流电流,如图1.2。


整流

滤波

PFC
直流 输出
a)单级PFC结构
output limited maximal current sharing.Finally,a modularize power supply with 220V ac input and 3kW oatput power is completed,two compared experiments with different resonant frequency and different layout design have been done.More,two modularize power supplies with same parameters and layout design are completed for parallel operation experiment.The result of experiment showed feasibility and deficiency of modularize power supply design,and possible


整流

滤波

DC /DC
直流 输出
b)整流滤波DC/DC单级结构 图1.2模块化电源单级结构 两级结构的模块化电源一般用丁-大功率电源系统,电网接入交流电,整流滤波经PFC 级进行功率冈数校止后再送DC/DC功率级转换最后输出稳定直流电压或稳定直流电流,如陶
1.3。

直流

输出
图1.3模块化电源两级结构 以上两种结构相比而言,在模块化电源中由于要适应扩容后的大功率要求以及小电压人 电流的发展趋势,两级结构应用得更频繁,另一方面考虑要满足信息产业部发布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对功率因数的要求,两级方案也是模块化电源更合适的选择。
图1.1多模块电源供电系统结构图 图1.1是多模块电源供电系统结构,一般各个模块电源都是可热插拔式,并且为了保证 整个电源系统的稳定性,会备有N+n个模块电源,n个模块电源作为后备模块,在一些模块 中如果有出故5亭退出L作的模块电源时,后备模块就相应的自动代替故障模块,从而增加了 电源系统的冗余性利可靠性。
关键词:模块电源,PFC,LLC谐振,限流最大电流均流法
浙江大学硕jj学位论文
Abstract
The power supply with redundancy,which has larger eapacity of output,more stability and
more extensive application,should be suitable for the diversification ofvaried load,and minimum cost.It’s a challenge to classical concentrated power SOurce,ingead,technologies of distributed power SOurce appear and develop,which become a trend of power supply developing nOW and in
A.正激式变换电路结构
Vout
L—
PFc
l:

。到
‘;
f Jd
图1.4单管止激式变换器原理图 止激DC/DC变换电路有多种磁复位方法如RCD复位、LCD复位、舣开关管复伉、有源 箝位等复位方法,按照不同的复位方法能衍生山多种不同的止激交换器电路。l篁|1.4中是基 本单管正激变换器,它所应用的元什比较少,电路结构比较简单,有比较好的转换效率。但 这种结构存在以下一些缺点: (1)正激变换电路中的功率管是硬开关,在高频和小型化方面有局限性,同时由丁』输 出功率的增加,会加人功率管的电流应力,硬开关的缺点也更加突出,因此对丁.这种硬开关 的单管正激变换电路只适合工作于低功率范围; (2)单管正激变换器的开关管上的电压应力比较高,一般是两倍的输入电压。 有源箝位止激变换器能够实现ZVS,但电路比较复杂,成本提高,而且也不容易在输出 大负载的时候保证ZVS。 双管正激变换器是现时比较常用的正激式变换器拓扑中的一种(图1.5),其开关管上 电压应力为一倍的输入电压,而且不需磁复位绕组,同时,与桥式变换器相比,双管正激变 换器不存在桥臂直通的危险。双管正激变换器有以下的缺点: (1)它最大占空比为0.5,因此变压器副边输出的是半波信号,与半桥变换器输出是 全波信号相比,磁芯的利埘率低,所需的输出电感和输出电容值较大,体积也较大; (2)由于舣管正激变换器的开关器件为硬开关,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效麻,会给原边带 来一个较高的电流尖峰,因为线路漏感的存在会对电路其他信号产生干扰。
浙江大学碗l:学位论文 业采用自己的企业标准生产,按照自己的测试规范测试,各个行业标准也存在着技术指标落 后、测试方法可操作性差等问题,导致业界没有统一、完善的设计、生产与检测标准,为了 推动模块电源的技术进步,提供国内企业生产质量控制的依据,制定科学的国家标准迫在眉 睫。
1.2模块化电源系统
模块化通信电源产品按照输入输山电压有Ac/Dc、DC/DC、Dc/Ac三种产品,本文主要研 究Ac/Dc模块化电源,下文出现的模块化电源都特指^≥:j、嘻’
硕士学位论文

浙扛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负载的多样化,特别是负载功率的多变性,以及人们对设备成本投入的最低化和阶段 化,需要适用面更广,稳定性更高,还需要具备冗余性和可扩容性的电源与之相适应。这些 都对传统的集中式电源提出了挑战,随着模块化分布式电源的技术发展,模块电源系统已成 为现在和未来电源的发展趋势。
1.1模块化电源的发展 1.1.1模块化电源的发展趋势
在电源的性能要求方面,随着通信产品的小型化,用电器电压的下降使得模块化电源开 始向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低压大电流、低噪音、良好的动态特性以及宽输入范同等方向发 展。在电源的结构方面,薄型化、模块化、标准化并以积木的方式进行组合的拓扑结构得到 日益广泛的应用。
1.1.2模块化电源的热点问题”1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模块化电源有几个热点问题:1)散热。热性能是影响模块电源 寿命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电源的散热处理很重要。2)电磁兼容。目前国际上已建立了完善 的电磁兼容标准与认证体系,CISPR22《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干扰限值和测量方法》规定 了信息技术设备在0.15到1000MHz频段内的电磁干扰限值。我国信息产业部根据国际标准 制定了YD/T983-1998《通信电源设备电磁兼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3)电源可靠性。可靠 性现已成为电源设计的关键课题,直接影响到系统制造的最低成本。模块电源在不同温度、 气流、湿度、振动条什下的性能都是设计电源时必须考虑的。4)标准化。标准对电源产业 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标准化可以缩短产品推向市场的周期并降低成本,但目前多数国内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