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素材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
昔者齐景公,与邹忌、管仲、晏婴三人俱游。
齐景公问曰:“三人者何谓也?”管仲对曰:“臣闻之,进贤退不肖,否则退贤而进不肖也。
”齐景公曰:“善。
”既而退而谓晏婴曰:“子为我谋国,何如?”晏婴曰:“国家安乐,则臣无功;国家危难,则臣有责。
”齐景公曰:“善。
”又问邹忌,邹忌曰:“臣听管仲、晏婴之言,臣自以为可以及管、晏矣。
”齐景公曰:“何故?”邹忌曰:“管仲、晏婴谓臣进谏,则臣进;不进,则臣退。
今国家危乱,而陛下不听臣谏,臣乃退也,何以及管、晏矣?”齐景公默然。
后齐景公与晏婴、邹忌相继崩,齐王继位,邹忌常谏之,齐王不听。
一日齐王宴群臣,邹忌乃谓之曰:“臣闻之,国家者,天下之重器也。
陛下不听臣谏,国家必有大乱。
乱则陛下之位不保,国家之灭亡乃至于此。
”齐王默然。
后来果然,齐国被吴国所灭。
此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明智的君王应该听取忠谏,尊重贤能,否则国家必然会陷入危难之中。
- 1 -。
邹忌讽齐王纳谏_素材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来进谏,宫门 前庭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不时 还偶尔有人来进谏; 满一年以后, 即使 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 韩、魏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齐 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别 国。
第三自然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写齐王纳谏的三赏,悬赏求谏之后的三 变,及取得的成果。即“燕、赵、韩、 魏闻之,皆朝于齐”。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 ,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看 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晚上睡觉时想 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 爱我;我的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 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
第一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问三答
在妻、妾、客的三答中,邹忌领悟到什么?用 文中语句回答。
长,这里指身高
光艳美丽
朝
早晨
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
穿戴 照镜子
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
与……相比,哪一个
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 齐国之美丽者也。
判断句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 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 国之美丽者也
一词多义
之 齐国之美丽者也
问之 孰视之 暮寝而思之 (的) (代词,他) (代词,指俆公)
(代指这件事) 吾妻之美我者\王之蔽甚矣\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取消句子独立性) 朝 朝服衣冠 (早晨) 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廷)
能谤讥于市朝 (集市)
皆朝于齐 (朝拜) 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仔细)
于
欲有求于我也 (对,向) 皆以美于徐公 (比)
能谤讥于市朝 (在) 皆朝于齐 (到)
邹忌讽齐王纳谏(5篇范例)

邹忌讽齐王纳谏(5篇范例)第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阅读训练(一)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翻译)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
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同他坐着闲聊,邹忌又问他:“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
”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
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1、文学常识填空。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它是西汉末年-------------编撰的一部--------------------体史书。
“讽”是--------------------------的意思。
2、解释下列加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邹忌讽修八尺有余。
()(2)形貌昳丽()(3)朝服衣冠()(4)孰视之()3、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的差异,妻妾客回答问题时语气有何不同?4、面对妻妾客不同程度的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二)二鹊救友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17),孵雏将出。
邹忌讽齐王纳谏素材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
•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 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 王弹琴,他就藉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 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淳于 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出了关于修身、处世、 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 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 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 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 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 刺寡 人之
对,好
当面。名→状 授予
指责
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
过失 上等的 议论
“于市 朝谤讥” 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 介词结 市朝,公共场合 使…听到。 构后置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
集市 不时,有时候 偶然 满一年
•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 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 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 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 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 于口”,又“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 常幸运遇到了这 样一位贤臣--—— 邹忌。
译文: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
如徐公漂亮。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 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 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 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 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高考语文必背64篇汇编之《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解析+译文+情景默写+作文素材运用积累)

高考语文必背64篇汇编之《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解析+译文+情景默写+作文素材运用积累)邹忌修(长,此处指身高)八尺(战国时一尺约合今天的七寸左右)有余,而形貌昳(yì)丽。
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与……相比谁更……)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通“熟”,仔细)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偏爱)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意念被动句,受蒙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指责、议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àng)讥(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讥,谏;谤讥,在这里指“议论”,没有贬意)于市朝(cháo),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满一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译文】邹忌身长八尺多高,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
早晨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照了一下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而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呢?”妾说:“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朋友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坐着闲谈。
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战国时期的名将和谋略家,被誉为“长者子”。
他曾经历多次战争,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政治人物。
在齐国辅佐国君的时候,他曾用智慧和谋略成功地纳谏,使得齐国一度得到繁荣与发展。
在这篇文言文中,我们将会看到,邹忌是如何在齐国王子纳谏时,以一句犀利的话语让齐王惊呆了的。
在这篇文言文中,我们看到了怎样的情形呢?时在战国,齐王平原君最近达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他在一连串的胜利中,成为了傲视群雄的霸主。
然而,这个王子在历经一系列的胜利之后,变得自大而膨胀,心生狂妄之心,既不听取士人的劝告,也不重视各种规章条例。
他需要一些人来提醒他,唤回他的常识,以确保他的国家和他自己的利益。
于是,各地的名士们,纷纷前往齐国,在齐王的分封集会上,提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邹忌也是其中之一。
当他到达齐国时,齐王对他的到来很是欢迎。
齐王对邹忌说:“长者子,我相信你是为我国谋划的佼佼者,你可曾想过一个计谋,让我国无往而非胜吗?”邹忌答道:“您的高贵,我是很清楚地认识到的,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的君王不尊重法律,那么他的国家就会容易陷入内乱。
”齐王听到邹忌的话,非常生气。
他不停地敲打着桌子,面露愤怒之色。
这时,在场的人们都沉默了下来,因为他们都知道现在的齐王已经有些失去控制了。
然而,邹忌却不畏惧,他有勇气继续向齐王直言不讳。
邹忌说:“请您听我说一句话,就像我对您说话一样,直截了当,不保留。
您应该明白,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如果不尊重法律,那么他的人民就不可能尊重法律。
如果您不尊重规章和法律的话,那么您的部属也不会恪守情面,您的各方面管理也会不安定、混乱。
这样的话,您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也不能使这个国家安定下来。
”邹忌的说话让齐王惊呆了,因为他同时指出了齐王现在的问题所在,而且还提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
齐王恍然大悟,他在深入地思考和反省之后,最终回复道:“公子说得对,您的话让我好好地想了一想,我发现您说得有道理。
从今往后,我将尽我的全力使国家更加稳定。
2020中考语文情景式默写片段:《邹忌讽齐王纳谏》_基知辅导

2020中考语文情景式默写片段:《邹忌讽齐王纳谏》_基知辅导
《邹忌讽齐王纳谏》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经过思索,找出妻、妾、客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的句子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齐王受邹忌启发,用悬赏的方法广泛征求臣民意见的句子是: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一轮复习九下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梳理1、标题:邹忌讽(古今异义,委婉劝说)齐王纳谏(规劝国君、尊长等改正错误)2、《战国策》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是一部国别体(体裁)史学著作,是先秦历史散文,又称《国策》。
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西汉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
3、原文以及重点字词注疏邹忌修(长,此处指身高)八尺有余,而形貌昳(yì,光艳美丽)丽。
朝(名作状,在早上)服(名作动,穿戴)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与……相比谁更……)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宾前,“信自”),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通“熟”,仔细)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形意动,认为……美)我者,私(形作动,偏爱)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实在,的确)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古今异义,土地方圆)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意念被动句,受蒙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名作状,当面)刺(古今异义,指责、议论)寡人之过者(定语后置句),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讥,谏;谤讥,在这里指“议论”,没有贬意)于市朝,闻(动词使动,使……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满一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4、文言知识【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在早上;服,名词作动词,穿)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当面)4)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古今异义】1)今齐地方千里今:土地古:土地方圆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今:方位古:国君旁边的近臣3)邹忌讽齐王纳谏今:讽刺古:委婉劝说4)能谤讥于市朝今:诽谤古:公开指出5) 明日徐公来今:明天,今天的下一天古:次日,第二天6)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今:自私;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