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区位选择固学案

合集下载

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

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学习目标】1.结合河南农业发展的相关材料,归纳总结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2.结合郑州市及其周围地区农业发展的相关材料,说明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3.结合水稻区位选择的分析,总结农业区位选择的一般方法。

【学习过程】一.农业的区位因素问题探究一:阅读下面五段材料,分析每段材料中农业的生产和布局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材料一.原阳大米因有充足的灌溉水源,以及黄河水有机化合物和多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共同孕育出了无污染,无公害,颗粒晶莹,软筋香甜的特点,并因此而闻名全国。

材料二.三门峡灵宝地区的寺河山被誉为“亚洲第一高山果园”,以其独特优势成为灵宝苹果的龙头产地,海拔800—1200米,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苹果的最佳适生地。

1996年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确定为绿色食品。

材料三.信阳毛尖,亦称“豫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主要产地在信阳市和罗山县及境内大别山一带,那里海拔在300-800米之间,浓雾环绕,并且光照适宜;土壤呈酸性,这些都适合茶叶的生长。

材料四.新郑大枣以其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备受人们青睐。

改革开放以来,新郑市委市政府对发展大枣产业尤为重视,通过政策优惠,财政扶持等一些列措施建立新郑“大枣保护基地”。

促进了新郑大枣的区域化、规模化、科学化的发展。

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

材料五.在郑州西部的上街区,有一个以种植菊花、玫瑰、康乃馨为主的鲜花基地,本地市场销售的鲜花,相当一部分来自这里。

该基地利用温室大棚种植的鲜花,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花卉还远销到了北京、广州以及日本和韩国。

当地农委的工作人员说,近几年,由于基地的鲜花严重供不应求,该区将在鲜花基地的基础上,打造一个“万亩花海”生态农业聚集区。

问题探究二: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近几年以来,伴随着郑州市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为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消费要求,郑州市不断调整城郊农业的产业结构。

第1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

第1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

第1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课标考点1.了解农业区位的概念。

2.了解农业的区位要素及其变化。

二、知 识 体系农业消费所选定的农业与天文环境各要素的自然要素:气候、 、土壤、社会经济要素:市场、 、政策、 、休息力区位选择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影响农业的区位要素处于 之中某个区位要素的变化会惹起其他区位要素的变化自然环境要素比拟 ,对农业区位影响 社会经济要素变化 ,对农业区位影响 自然要素:洼地 和低地沼泽化,花卉、蔬菜产量低而不稳 市场和交通:交通方便,本地市场狭小,消费规模 灾祸和市场:大规模 消费受灾损失大,市场竞争 概念:是指在一定的 和一定的历史开展阶段,在社会、 、科技、文明和自然 的综协作用下,构成的农业消费地域特点: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消费的条件、结构、 方式、开展方向等具有相反的特征构成:农业地域的构成,是 开展农业、合理应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由于动植物的不同 ,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构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混合农业的概念:混合农业是耕作业与 业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 澳大利亚农业在 世界 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世界上的位置 世界畜产品的主要产地之一世界最大的 消费国和出口国散布:西北部和 部地势平整开阔,灌溉条件较好,气候 区位要素 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 形式:〝土–草–畜–市场〞放牧、划区轮牧 措施 自然草场改良为半人工草场收获优质 牧草并施肥三、要点打破影响农业的区位要素:农业消费深受天文环境的影响,这称为农业的区位要素,主要包括自然要素。

社会经济要素。

自然要素包括一个地域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要素包括一个地域的市场、交通运输条件、政府的政策、机械、休息力、农业科技等。

影响农业的区位要素中自然要素具有相对动摇性,但人类在农业的开展中可以对自然条件停止区位含义 区位要素 区位要素 的变化 环地中海地域的农业变迁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构成调理和改造,是不利要素得以转化有利于农业的开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精选5篇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精选5篇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精选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工作报告、活动总结、实习报告、演讲稿、规章制度、心得体会、自我鉴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activity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self-evaluation,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精选5篇《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篇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农业的区位选择 学案

农业的区位选择 学案

第三单元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学习重点】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了解主要农业区位因素。

2、根据相关文字资料和图片,能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3、结合生活实际和相关资料,能够说明某一地区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产生原因。

4、结合案例,能够分析影响某一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并结合事例说明如何进行农业区位的选择。

【自主探究】农业生产活动的概念: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这些因素就是。

2、影响因素及其变化:主要因素有:、、、、、、、、等。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因素是比较稳定的,而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概念: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和一定的,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2、标志: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形成: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发展农业、合理利用的结果。

4、澳大利亚混合农业:该国家农业主要是和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

澳大利亚既是世界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也是世界的主要产地之一,还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

其国土东南部的是典型的小麦—牧羊地区。

【巩固提升】一.选择题1、受交通运输影响最明显的是( )A 、春小麦B 、棉花C 、奶牛业D 、玉米2、近年来,我国塑料大棚菜田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①平原地形为主 ②雨热同期的气候 ③城市市场需求大 ④农业技术的推广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3、当前,我国农民在不同年份扩大或缩小某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条件B 、政策C 、技术条件D 、市场4、世界农业发达地区主要分布在( )A 、河流的中下游平原B 、面积广大的高原和山地C 、海拔较低的丘陵地区D 、降水丰富的沿海地区5、我国南方粮食作物是水稻,而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形成此差异的区位因素是( )A 、气候B 、土壤C 、市场D 、政策6、下图中,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化大势的是 ( )7、读某城镇周围农业区位安排图,完成下列问题.(1) B 、E 两地,何处种蔬菜更合理? 。

农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

农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设计:临沂第十九中学刘娟【目标导航】1、了解农业、农业区位的含义,识记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

2、结合实例,分析农业区位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通过学习,充分认识人类遵循规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温故知新】●农业概述(1)农业概念: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2)主要类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

(3)生产特点:季节性和周期性;地域性。

【夯实基础】一、区位与农业区位1、区位:某事物的位置和该事物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

2、农业区位:【互动探究】二、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探究一阅读课本43页水稻习性材料,结合孟买、武汉、罗马三地气候资料。

分析为什么水稻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季风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探究二读课本43页活动2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立体农业分布示意图,思考:影响这一布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探究三读珠江三角洲农业景观变化图,珠三角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探究四北京市民冬季可以吃到海南的新鲜水果、蔬菜,主要体现了哪些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归纳小结】【快乐连线】A、海南的三季稻灌溉水源B、上海市郊区的乳畜业气候(热量)C、新疆地区的绿洲农业地形D、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土壤E、江南丘陵的茶园市场【案例链接】●读课本第44页案例“环地中海农业的发展”,分析回答:1、影响该农业区的哪些区位因素发生了变化?2、哪些因素在农业区位选择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学以致用】●出示鲁南局部地区图,分析判断:1.稻麦种植、水产养殖、石榴等水果、蔬菜生产应布局在A、B、C、D哪个区域?为什么这样布局?2.根据所学农业区位的知识和图示信息,结合你对家乡的了解,请为家乡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质疑反思】本节课你还有哪些疑问?提出来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共同解决。

【构建知识网络】【当堂达标】1、读“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废渣、废水劳动力数量、质量气候A水源政策DB C (1)图中字母B 是土壤,那么字母A 表示的内容是()。

_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1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

_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1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课程标准素养目标任务设定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1.结合区域图,综合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掌握农业区位因素分析方法。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影响。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1.农业生产有何特点?2.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分别有哪些?3.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如何发展变化的?4.新疆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其“白色产业”和“红色产业”分别指哪些部门?一、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1.农业(1)概念:人类利用动植物生长和繁殖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2)农业生产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等。

2.区位(1)一方面是指某事物的位置。

(2)另一方面是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3.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主要包括热量、光照和降水,其对作物的种类、产量、品质等有重要影响地形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常常发展林业、畜牧业土壤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水源湿润地区丰富的水源为作物稳产、高产提供保证;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需要稳定的灌溉水源[特别提醒] 光照和热量的差异光照强,热量不一定丰富;热量丰富,光照不一定强。

如四川盆地热量条件优于青藏高原,但光照条件不如青藏高原。

①市场:可有效地引导农业生产类型、规模和布局。

②技术因素: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扩大农业生产范围。

③交通运输:直接关系到农用物资运入和农产品运出。

④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以及政府政策、工业基础等,也都影响着农业的区位选择。

[特别提醒] 自然因素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基础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现代社会,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将下列各地农业生产及其对应的主导区位因素连线。

提示: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不同历史阶段,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

1.古代: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重要。

2.现代: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农业区位区位选择教案

农业区位区位选择教案

农业区位选择教案第一章:农业区位选择概述1.1 农业区位选择的定义1.2 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1.3 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第二章: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分析2.1 自然因素2.1.1 气候条件2.1.2 土壤条件2.1.3 水资源2.2 社会经济因素2.2.1 市场需求2.2.2 交通运输2.2.3 劳动力供应2.2.4 政策支持2.3 技术因素2.3.1 农业技术水平2.3.2 农业机械化程度2.3.3 农业科技支持第三章:农业区位选择的步骤与方法3.1 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3.2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3.3 制定农业区位选择方案3.4 评估和比较方案3.5 确定最终农业区位选择第四章:农业区位选择案例分析4.1 案例一:水稻种植区的区位选择4.2 案例二:水果种植区的区位选择4.3 案例三:畜牧业的区位选择第五章: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践与应用5.1 农业区位选择在农业规划中的应用5.2 农业区位选择在农业项目评估中的应用5.3 农业区位选择在农业政策制定中的应用第六章: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与技术6.1 定性分析方法6.1.1 专家咨询法6.1.2 层次分析法6.2 定量分析方法6.2.1 统计分析法6.2.2 模型建立与模拟6.3 GIS在农业区位选择中的应用6.3.1 GIS的基本概念与技术特点6.3.2 GIS在农业区位选择中的具体应用第七章: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与评价7.1 农业区位选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7.1.1 生产效率与产量7.1.2 成本与利润7.2 农业区位选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7.2.1 农民收入与就业7.2.2 农村发展与城乡差距7.3 农业区位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7.3.1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7.3.2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7.3.3 环境效益评价指标第八章:农业区位选择的案例研究8.1 案例分析一:粮食作物区位选择的案例研究8.2 案例分析二:经济作物区位选择的案例研究8.3 案例分析三:畜牧业区位选择的案例研究第九章:农业区位选择的政策建议9.1 农业区位选择的政策支持体系9.1.1 农业补贴政策9.1.2 农业信贷政策9.1.3 农业科技政策9.2 优化农业区位选择的政策措施9.2.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9.2.2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9.2.3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第十章:农业区位选择的未来发展10.1 农业区位选择的发展趋势10.1.1 农业科技的发展10.1.2 农业市场的发展10.1.3 农业政策的发展10.2 农业区位选择的挑战与机遇10.2.1 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10.2.2 资源约束与环境保护10.2.3 农业全球化与国际合作10.3 农业区位选择的未来发展展望10.3.1 创新农业区位选择方法与技术10.3.2 完善农业区位选择政策体系10.3.3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分析解析:在农业区位选择中,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都对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高考地理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

高考地理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学习目标:1.掌握并分析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理解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了解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及特点。

自主学习: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含义:一是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1.含义: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合作探究:一.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的影响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析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二.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决定农业生产的方式、水平、效率,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决定性因素,图析如下:三、典型地区农业的主导因素:主导因素典型农业(农作物)热量青藏高原的青稞、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年三熟的作物、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水源河西走廊、河套平原的灌溉农业地形我国横断山区、东南地区的立体农业土壤东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市场城市郊区的乳牛、花卉、蔬菜交通冬季,海南岛的蔬菜供应到北京地区技术无土栽培,冬小麦、水稻种植区界线北移四.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在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但可利用科学技术对不利因素进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运输条件、技术、市场、政策等)发展变化较快,对农业区位影响较大。

五.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特点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牧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混合农业的典范。

其特有的生产优势如下所示: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关于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变化较大B.热量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影响着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C.宁夏平原发展水稻种植业,主要是光照充足的结果D.东南丘陵种植茶树,是受地形的影响答案 B2. 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一组主导区位因素依次是()①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②上海郊区的乳畜业③松嫩平原的甜菜④长江三角洲建设商品粮基地A.①气候②市场③政策④地形 B.①地形②市场③气候④政策C.①地形②土壤③科技④政策 D.①水源②政策③气候④市场答案 B3.读右图回答,北方某村春夏季节生产粮食,秋冬季节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养猪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的区位选择固学案
一、农业的分类:
农业按生产对像可分为:、、、、
农业按投入多少可分为:、
农业按产品用途可分为:、
二、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
1、:因时制宜,不违农时
2、:因地制宜
二、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晏子使楚》中说:“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
2、杭州的“明前龙井”荼驰名中外,日本的茶道爱好者把茶种带回日本栽
培,但效果不好。

3、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气候都比较寒冷,但却出现了不同的农业生产类型,
这是为什么?
4、河西走廊的粮棉生产
5、上海市周围形成大规模的蔬菜、肉、奶、蛋的农业生产基地
6、海南岛冬季的蔬菜种植要想获得更好的效益,除了培育良种,扩大种植面积外,还要依靠什么?
7、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计划地建立了一批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8、则通过影响其他因素从而影响农业,如冷藏技术,培育
良种,化肥、机械
9、的多少影响着农业类型和经营方式
其中自然因素有、、、
社会经济因素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