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原理(上)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合集下载

基础化学(上)A-07A

基础化学(上)A-07A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一.选择题(单选)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标准态下反应的r m G θ∆< 0,反应能正向自发进行。

B. 催化剂可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

C. 反应速率常数的大小只取决于温度,而与反应物及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D.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2.下列物质中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 ) A.H 3BO 3(a K θ=5.7×10-10)B. 苯酚钠(苯酚的a K θ=1.1×10-10)C.NH 4Cl( NH 3水的b K θ=1.8×10-5) D.NaAc(HAc 的a K θ =1.74×10-5)3. 已知反应NO(g) + CO(g) = 1/2N 2 (g) + CO 2 (g) θr m ΔH (298K) = -373.2 kJ·mol -1,有利于有毒气体NO 和CO 最大转化率的措施是:A. 低温低压B. 低温高压C. 高温高压D. 高温低压 4.反应N 2 (g) + 3 H 2 (g) = 2 NH 3 (g), θK = 0.63,反应达平衡时,若再通入一定量N 2(g),则θK , Q 和θr m ΔG 的关系为: A. Q =θK θr m ΔG = 0 B. Q >θK θr m ΔG > 0 C. Q <θK θr m ΔG < 0D. Q <θK θr m ΔG > 05. 在标准状态下热力学数据不为零的是 ( )A.f m H θ∆(Al(s))B.f m H θ∆(C(石墨))C.m S θ( H 2(g)) D.f m G θ∆(Br 2 (l)6. 一个能在高温下自发,而在低温下非自发的反应,则△H ,△S 的值应是() A. △H <0,△S<0 B. △H >0,△S>0C. △H< 0,△S>0 D.△H >0,△S<07. 要配制pH= 7.0的缓冲溶液,最适合的缓冲对是 ( )A.HAc ―NaAc (a K θ= 1.8×10-5)B. NaH 2PO 4―Na 2HPO 4 (a K θ2= 6.23×10-8)C. NH 3―NH 4Cl (b K θ=1.8×10-5)D. HCOOH ―NaHCOO (a K θ=1.0×10-4)8. 某混合碱溶液,先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耗去V 1ml ,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耗去V 2 ml ,若V 1= V 2,则混合碱组成是( )A. NaOH, Na 2CO 3B. Na 2CO 3,NaHCO 3C.NaOH,NaHCO 3D. Na 2CO 3 9. 下列电对中,标准电势(ϕθ)最大的是( )A.[Cu(NH 3)4]2+/CuB.Cu 2+/CuC. [Cu(CN)4]2-/CuD CuS/Cu 10. 已知在1mol/L 的H 2SO 4溶液中,24'MnO Mn -+ϕ=1.45V ,32'Fe Fe ++ϕ=0.68V ,在此条件下,用KMnO 4标准溶液滴定Fe 2+,其化学计量点的电势值是 ( )课程考试试题学期 拟题学院(系):适 用 专 业:A.0.38VB.0.73 VC.0.89VD.1.32V 11. 在下述情况下计算溶液[H +]时应采用的最简式是:1)15.0 ml 0.1mol/ LHAc 与10.0 ml 0.1 mol/ L NaAc 混合时() 2)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Na 2CO 3至甲基橙变色时( ) 3)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H 3PO 4至甲基橙变色时 ( ) 4)0.1mol /LNH 4Cl 溶液( )A.[H +B. [H ++D. [H +]=+]=K a θc 酸/c 碱 F. [H +12. 下列难溶电解质溶解度最小的是() A. Ag 2CrO 4 (K θsp = 2.4×10-12) B. Ca 3(PO 4)2 (Kθsp = 1.23×10-26)C. CuS (Kθsp =5.8×10-36)D. PbSO 4 (K θsp = 2.53×10-8)13. 关于铜-锌原电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锌是负极,铜是正极;B. 标准状态下,铜电极电势高于锌电极电势;C. 在铜电极溶液中滴加氨水,原电池电动势将减小;D. 在锌电极溶液中滴加氨水,锌电极电势会增大。

基础化学部分一 试题及答案

基础化学部分一 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公共部分基础化学部分一、选择题1、化学混凝和沉淀法属于废水的() A 物理处理方法 B 化学处理方法 C 生物处理方法 D 物理化学处理方法2、化工企业对污水处理方法有多种,其中化学处理法包括()。

A 混凝法、过滤法、沉淀法 B 混凝法、中和法、离子交换法法 C 离子交换法、氧化还原法、生物处理 D 浮选法、氧化还原法、中和法3、目前对人类环境造成危害的酸雨主要是由下列哪种气体造成的()。

A CO2 B H2S C SO2 D CO4、 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氧化废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

A 还原剂 B 强氧化剂 C 酸溶液 D 碱溶液5、工业废水中衡量该废水可生化性的重要指标是()。

A COD B BOD C TOD D BOD/COD6、化工生产过程的"三废"是指() A 废水、废气、废设备 B 废管道、废水、废气 C 废管道、废设备、废气 D 废水、废气、废渣7、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水中,含有较多的Cu2+ ,对农作物和人畜都有害,欲采用化学方法除去有害成分最好是加入下列哪种物质() A 食盐和硫酸 B 胆矾和石灰水 C 铁粉和生石灰 D 苏打和盐酸8、输送浓硫酸的喷射器为了防腐,内壁可采用以下那种材料:()。

A 环氧树脂 B 有机玻璃 C 聚乙烯塑料 D 耐酸陶瓷9、下列哪种材质的设备适用于次氯酸钠的储存()。

A 碳钢 B 不锈钢 C 玻璃钢 D 铸铁10、碱液的输送不能采用下列哪种材料的管道() A 无缝钢管 B 铸铁管 C 铅管 D 铝管11、要准确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最适当的仪器是()。

A 量筒 B 烧杯 C 试剂瓶 D 滴定管12、在只含有Cl-和Ag+的溶液中,能产生AgCl沉淀的条件是()。

A. 离子积>溶度积 B 离子积<溶度积 C 离子积=溶度积 D不能确定13、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碱指示剂的是()。

A 钙指示剂 B 铬黑T C 甲基红 D 二苯胺14、对于真实气体,下列与理想气体相近的条件是()。

化工基础试题及答案

化工基础试题及答案

化工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工生产中,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基本化工原料?A. 硫酸B. 硝酸C. 聚乙烯D. 氢氧化钠答案:C2. 化工生产中,下列哪个过程不是化学反应?A. 混合B. 蒸馏C. 聚合D. 氧化答案:A3.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下列哪个条件可以促进正反应的进行?A. 增加反应物浓度B. 减少生成物浓度C. 降低温度D. 增加压力答案:A4. 以下哪个不是化工生产中的三废?A. 废气B. 废水C. 废渣D. 废热答案:D5. 化工设备中,用于控制流体流量的设备是:A. 阀门B. 泵C. 换热器D. 反应器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催化剂作用是________。

答案:加速化学反应速率7. 化工产品的质量控制中,常用的检测手段包括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化学分析、物理检测8.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分离方法有蒸馏、________、________。

答案:萃取、结晶9. 在化工反应器中,反应条件的控制通常包括温度、压力、________。

答案:浓度10. 化工安全中,常用的防护措施包括穿戴________、使用________。

答案:防护服、安全设备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化工生产中常见的三种化学反应类型。

答案:化工生产中常见的三种化学反应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合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分子结合形成一个新的分子;分解反应是指一个分子分解成两个或更多的分子;置换反应是指一个元素被另一个元素所取代。

12. 描述化工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分离技术及其原理。

答案:化工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分离技术是蒸馏。

蒸馏是一种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来实现分离的方法。

在蒸馏过程中,混合物被加热至部分物质的沸点,然后蒸汽通过冷凝器冷凝成液体,从而实现分离。

13. 解释化工生产中为什么要进行质量控制。

答案:化工生产中进行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产品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和规格。

化学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

化学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

化学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进行实验,所得试验现象和对应结论错误的是【答案】A【解析】A、盐酸不是C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合物,不能通过比较盐酸的酸性判断Cl元素的非金属性,错误;B、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气体,用排水法收集时NO2与H2O反应生成NO,正确;C、长颈漏斗内液面高于烧瓶内液面且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说明实验装置不漏气,气密性良好,正确;D、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黑色,发生沉淀的转化,AgCl转化为AgBr,AgBr转化为Ag2S,因为沉淀溶解平衡向溶度积更小的方向移动,则溶度积为AgCl>AgBr>Ag2S,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结论的判断。

2.二氧化氯(ClO2)在常温下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

工业上用稍潮湿的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

某学生拟用下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制取并收集ClO2。

(1)A中反应产物有K2CO3、ClO2和CO2等,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必须添加温度控制装置,除酒精灯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B装置必须放在冰水浴中,其原因是。

(3)反应后在装置C中可得NaClO2溶液。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3H2O,在温度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

请补充从NaClO2溶液中制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①;②;③洗涤;④干燥。

(4)ClO2很不稳定,需随用随制,产物用水吸收得到ClO2溶液。

为测定所得溶液中ClO2的含量,进行了下列实验:步骤1:准确量取ClO2溶液10.00 mL,稀释成100.00 mL试样;量取V1mL试样加入到锥形瓶中;步骤2:用稀硫酸调节试样的pH≤2.0,加入足量的KI晶体,静置片刻;步骤3:加入淀粉指示剂,用c mol/L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mL。

基础化学实验(一)习题及答案九

基础化学实验(一)习题及答案九
2m n 2

2

可求得反应速率常数 k。
k
(3)求活化能(3 分) 根据 得
r C
m 2 S 2O8
C In
k Ae
lg k

Ea RT
Ea Ea 1 1 lg A C 2.303R T 19.147 T

lg k
Ea 1 图,可得一条直线,其斜率= , T 19.147
三、问答题(70 分) 1.关于粗盐提纯的实验,请思考后回答以下 5 个问题(25 分): (1)除去 NaCl 中杂质的主要化学原理(写出相关的离子反应式)?(5 分) (2)为什么选用 BaCl2、Na2CO3 作沉淀剂?除去 CO32-为什么用盐酸而不用 其它强酸?(5 分) (3)溶解粗食盐时加水量的根据是什么?加水过多或过少对粗食盐的提纯有 何影响? (5 分)
4
(5)(5 分) 答:因为 KCl 的溶解度大于 NaCl,尽量抽干可除去 K+。 若太干,一会造成 K+留在产品中,二会造成固体产品飞溅出来, 影响产量。 2.(10 分) (1)(6 分)
答:pH 计的标定步骤: (1)温度补偿:调节 pH 计上的温度补偿旋钮到被测溶液的温度; (2)pH 定位:将玻璃电极放入第一种标准缓冲溶液(该缓冲溶液 25℃时的 pH=6.86)中,按溶液温度查出该温度时溶液的 pH,调节定位旋钮至仪器显 示该温度时溶液的 pH; (3)斜率校正:将玻璃电极放入第二种标准缓冲溶液(该缓冲溶液 25℃时的 pH=4.00)中,按溶液温度查出该温度时溶液的 pH,调节斜率校正旋钮至仪器显 示该温度时溶液的 pH。
(2)(4 分) 答:测定醋酸 pH 值的时不能从高浓度到低浓度,因为醋酸溶液的 pH 受初

生物化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1.1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学习目标】知道责任的含义,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

【学习重点】责任的概念;责任的来源。

【学习难点】履行责任对于他人和自己的意义;引导学生明确责任,形成责任意识。

一、导入:(1分钟)二、自主探究交流质疑(9分钟)(一)要点知识:(认真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各题)1.你知道什么是责任吗?它的来源是什么?2.你都扮演着哪些社会角色?分别承担着什么责任?3.自己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

三、师生互动精讲点拨(20分钟)责任的含义我的角色我的责任责任的来源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认清角色承担责任自己对自己负责谁在对我负责他人对我负责人人都应具有社会责任感四.课堂小结知识巩固(10分钟)1.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A.彼此信任 B.相互承诺 C.诚信相待 D.相互关爱2.我们在家是儿女,应该孝敬父母;在学校是学生,应该好好学习;到公园游园是游客,应该遵守游园规定------这说明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A.都扮演一种角色,承担一种责任B.都扮演着多种不同角色,承担着多种不同责任C.扮演的角色都是一样的,承担的角色都是相同D.都很好的承担起了与角色相一致的责任3.作为学生应负的责任是()①按时上学②逃课上网③不完成作业④遵守学校纪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4.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A.每个人都因角色的不同而承担不同的责任B.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可能付出更大的代价C.只有每个人都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D.在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上,只有自己为自己负责5.下列行为属于负责任的是()①自觉遵守交通规则②自觉完成作业③为生病的妈妈送饭④自觉做好值日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的责任来源于()①对他人的承诺②分配的任务③职业的要求④法律的规定⑤上级的任命⑥传统的习俗⑦公民的身份A.①②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⑦ C.①④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7.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①享有真正的自尊②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③成为诚实守信的人④成为自立自强的人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8.面对承担的责任,我们的正确态度是()①正确评估代价和回报,做出合理选择②凭借信心和勇气去承担③选择放弃,以保全自己④义无反顾地承担自己已经选择的责任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③五、课后反思(收获)﹍﹍﹍﹍﹍﹍﹍﹍﹍﹍﹍﹍﹍﹍﹍﹍﹍﹍﹍﹍﹍﹍﹍﹍﹍﹍﹍﹍﹍﹍﹍﹍﹍﹍﹍﹍、评。

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高职

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高职

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高职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A. 6B. 8C. 16D. 182.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CaOC. HClD. MgO3. 根据酸碱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NaOHB. H2SO4C. KOHD. NH34.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与反应物浓度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不变B. 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增加C. 浓度减少,反应速率增加D. 浓度减少,反应速率不变5.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增加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D.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6.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B. 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C. 氧化剂在反应中被氧化D. 还原剂在反应中被还原7. 根据原子结构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电子在原子核外按照能级排布C. 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D. 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8. 在化学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使用酒精灯加热时,直接将火焰接触容器B. 将有毒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C. 将易燃易爆物质存放在通风干燥处D. 使用化学试剂时,不佩戴防护眼镜9. 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酸溶液的pH值小于7B. 碱溶液的pH值大于7C. 中性溶液的pH值等于7D. 所有溶液的pH值都在0到14之间10. 根据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 所有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C. 化学反应可能伴随能量的释放或吸收D.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只与反应物有关答案:1. C2. C3. B4. B5. B6. A7. C8. C9. D10. 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的元素是______。

青岛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试题》 (1)

青岛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试题》 (1)

2007-2008 1 基础化学原理(B 卷) 化学院 孙雪梅应化,化学,海科等 许泳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一. 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共10分,每题1分)1. 同一反应的反应进度因选用计算物质的不同而不同。

( )2. 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在绝对零度时,任何理想晶体的熵值为零。

( )3.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所以金刚石的标准生成焓等于零 ( )4. 在定温定容下,反应NH 4Cl (s)NH 3 (g) + HCl (g)达平衡,加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

( )5. 速率方程式中浓度的指数与化学计量系数一致,则反应一定为基元反应。

( )6. 在酸碱滴定终点时,指示剂呈其酸式色或其碱式色。

( )7. 沉淀能否转化及转化的程度,取决于两种沉淀溶度积的相对大小。

类型相同时,sp θK 大的沉淀容易转化成sp θK 小的沉淀。

( )8. 标准氢电极的电池符号可以表示成:H + (0.1 mol·L -1)│H 2(101.325 kPa ),Pt (+) ( )9. 因为2θCl /Cl 1.36V -=ϕ,22θMnO /Mn 1.23V +=ϕ, 由此说明MnO 2不能氧化HCl 而生成Cl 2。

( )10. 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为pH=0.059n'±ϕ ( ) 二. 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 已知AgBr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100.4 kJ·mol -1,请写出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

2. 已知反应 C (石墨,s) + O 2 (g) = CO 2 (g) θr m ΔH (1) = –393.5 kJ·mol -1CO (g) + 1/2 O 2 (g) = CO 2 (g) θr m ΔH (2) = –283.0 kJ·mol -1求反应C (石墨,s) + 1/2 O 2 (g) = CO (g)的θr m ΔH =3.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反应物的本性,除此之外,反应速率还与反应物的 , 与 等因素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拟题学院(系): 适 用 专 业:基础化学原理 (上)化学院 化工、高材类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9分)1.下列各组符号所代表的性质均属状态函数的是 (C )A. U.H.W ;B. S.H.Q ;C . U.H.G ;D. S.H.W 。

2.某碱液25.00 mL ,以0.1000 mol/L 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酚酞褪色,用去15.28 mL ,再加甲基橙继续滴定,又消耗HCl 6.50 mL ,此碱液的组成是 (B )A. NaOH + NaHCO 3; B . NaOH + Na 2CO 3; C. NaHCO 3; D. Na 2CO 33.对于盖斯定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A .盖斯定律反应了体系从一个状态标化到另一个状态的总能量变化;B .盖斯定律反应了体系状态变化是其焓变只于体系的始态、终态有关,而与所经历的步骤和途径无关;C .盖斯定律反应了体系状态变化时其熵变只与体系的始态有关,而与所经历的步骤和途径无关;D .盖斯定律反应了体系状态变化时其自由能变只与体系的始态有关,而与所经历的步骤和途径无关。

4.为标定KMnO 4溶液的浓度宜学则的基准物是 (D )A .Na 2S 2O 3;B .Na 2SO 3;C .FeSO 4 · 7H 2O ;D .Na 2C 2O 45.在523 K 时,PCl 5 (g) PCl 3 (g) + Cl 2 (g),K θ= 1.85,则反应的r m G θ∆(kJ ·mol/L)为(B ) A .2.67 ; B .-2.67 ; C .26.38 ; D .-26706.下列有关分步沉淀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 .溶解度小的物质先溶解B .浓度积先达到sp K θ的先沉淀C .溶解度大的物质先沉淀D .被沉淀离子浓度大的先沉淀7.重量分析中,当杂质在沉淀过程中以混晶形式进入沉淀时,主要是由于 (D )A .沉淀表面电荷不平衡;B .表面吸附;C .沉淀速度过快;D .离子结构类型8.在进行晶型沉淀是,沉淀操作不应该 (A )课程考试试卷学期 学年A .沉淀后快速过滤;B .在较稀的热溶液中进行;C .沉淀后放置一段时间过滤;D .不断搅拌慢慢加入沉淀剂。

9.能够影响点击电势值的因素是 (D )A .氧化型浓度;B .还原型浓度;C .温度;D .以上都有。

10.影响氧化还原滴定突跃的因素不包括 (C )A .电子转移数;B .条件电位差;C .浓度;D .介质。

11.有下列水溶液:(1)0.01 mol/L HAc ;(2)0.01 mol/L HAc 溶液和等体积0.01 mol/L HCl 溶液混合;(3)mol/L HAc 溶液和等体积0.01 mol/L NaOH 溶液混合;(4)0.01 mol/L HAc 溶液和等体积0.01 mol/L NaAc 溶液混合。

则它们的pH 值由大到小的正确次序是 (D )A .(1)>(2)>(3)>(4);B .(1)>(3)>(2)>(4);C .(4)>(3)>(2)>(1);D .(3)>(4)>(1)>(2)。

12.下列电对中,θϕ值最小的是:(已知,sp AgCl K θ= 1.77×10-10,,sp AgBr K θ= 5.35×10-13,,sp AgI K θ= 8.51×10-17) (D )A .Ag +/Ag ;B .ACl/Ag ;C .AgBr/Ag ;D .AgI/Ag 。

13.电极电势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性质很有用,但它不能判别 (A )A .氧化还原反应速率;B .氧化还原反应方向;C .氧化还原反应能力大小; C .氧化还原的完全程度14.Cl -对KMnO 4法测铁有干扰,这是因为KMnO 4氧化Cl -的速率虽然很慢,但是当溶液中同时存在有Fe 2+时,则反应速率加快,这是由于发生了(B ) A .催化反应; B 。

诱导反应; C 。

连锁反应; D 。

共轭反应15.已知在1 mol/L H 2SO 4溶液中,24'MnO /Mn ϕ-+= 1.45 V ,32'Fe /Fe ϕ++= 0.68 V ,再此条件下KMnO 4标准溶液滴定Fe 2+,其化学计量点的电势为 (D )A .0.38 V ;B 。

0.73 V ;C 。

0.89 V ;D 。

1.32 V16.Ca 2+既无氧化性,又无还原性,用KMnO 4法测定是,只能采用 (B )A .直接滴定法;B 。

间接滴定法;C 。

返滴定法;D 。

置换滴定法17.在1 mol/L H 2SO 4介质中,已知43'Ce /Ce ϕ++= 1.44 V ,32'Fe /Fe ϕ++= 0.68 V ,现以Ce 4+滴定Fe 2+时,需选择的适宜指示剂为 (C )A .二苯胺磺酸钠('In ϕ= 0.84 V );B 。

邻苯氨基苯甲酸钠('In ϕ= 0.89 V )C .邻二氮菲亚铁('In ϕ= 1.06 V );D 。

硝基邻二氮菲—亚铁('In ϕ= 1.24 V )18.对于一个化学反应,下列哪种情况下速率越小 (D )A .m H r θ∆越负;B 。

m G r θ∆越负;C 。

m S r θ∆越正;D 。

活化能E a 越大19.反应A (g) + B (g) = C (g)的反应速率方程是ν= k 2A C ·B C ,若使密闭反应容器体积增大一倍,则反应速率为原来的(B )倍。

A .1/6;B 。

1/8;C 。

8;D 。

1/420.重量法测定铝时,将铝沉淀为氢氧化铝,经高温灼烧得Al 2O 3称其重量,则铝的换算因数为(D )A .23Al Al O M M ;B 。

3Al Al(OH)M M ; C 。

23Al O Al M 2M ; D 。

23Al Al O 2M M 21.对反应K 2Cr 2O 7 + 6 FeSO 4 + 7 H 2SO 4 = Cr 2(SO 4)3 + 3 Fe 2(SO 4)3 + K 2(SO 4)3 + 7 H 2O ,m G r θ∆=-nF E θ,其中等于: (B )A .1;B 。

6;C 。

12;D 。

322.对于反应n 2Ox 1 + n 1Red 2 = n 1Ox 2 + n 2Red 1 (n 1=1, n 2=2),要使化学计量点时反应的完全程度大99.9% 以上,则lgK ′和Δφ′至少应为 (D ) A .lg K ≥6, Δφ′≥0.0885 V ; B 。

lg K ≥9, Δφ′≥0.133 V ;C .lg K ≥6, Δφ′≥0.177 V ;D 。

lg K ≥9, Δφ′≥0.266 V23.在常温下,pH = 6的溶液与pOH = 6的溶液相比,其氢离子浓度 (D )A .相等;B 。

高2倍;C 。

高10倍;D 。

高100倍24.相同浓度的F -、CN -、HCOO -三种碱性物质的水溶液,在下列叙述其碱性强弱顺序的关系中,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HF 的p a K θ= 3.18,HCN 的p a K θ= 9.21,HCOOH 的p a K θ= 3.74)A .F ->CN ->HCOO -;B 。

CN ->HCOO ->F --; (B )C 。

CN ->F ->HCOO --;D 。

HCOO ->CN ->F -25.用NaOH 溶液滴定某弱酸HA ,若两者浓度相同,当滴定至50%时溶液pH = 5.00;当滴定至100%时溶液pH = 8.00;当滴定至200%时溶液pH = 12.00,则该酸pK a 值是 (A )A .5.00;B 。

8.00;C 。

12.0;D 。

7.0026.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B )A .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B 。

各物质浓度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C .m G r θ∆= 0;D 。

正逆反应速率常数相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是指 测量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准确度的高低用 误差 衡量。

2.下列反应达平衡时,2SO 2 (g) + O 2 (g) 2SO 3 (g),保持体积不变,加入惰性气体He ,使总压力增加一倍,则平衡 不发生移动 。

3. 某系统吸收了1.00 × 103 J 热量,并对环境做了5.4 × 102 J 的功,则系统的热力学能变化△U = 0.46 kJ 。

4. 反应N 2O 4 (g) 2NO 2 (g) 中,因为NO 2是红棕色的而N 2O 4是无色的,NO 2分压可利用光吸收来测定。

如果35℃平衡体系总压力为202 kPa ,p NO 2 = 66 kPa ,则该温度下的K θ为 0.32 。

(p θ=100 kPa ) 5.A (g) + B (g) C (g) 为放热反应,大平衡后,能使A 和B 的转化率均增大的措施是加压 , 降温 , 减小C 的浓度 。

6.在氨水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 (s),则溶液的OH -离子浓度 增大 ,NH 4+离子浓度 减小 ,pH 增大 ,NH 3 · H 2O 的解离度 减小 。

7.已知298 K 时浓度为0.010 mol/L 的某一元酸的pH 为4.00,当八该酸溶液稀释后,解离度将变 大 ,其a K θ 不变 。

8.写出H 2S 在水溶液中的质子条件式: [H +] = [OH -] + [HS -] + 2[S 2-] 。

9.在0.06 mol/L HAc 溶液中,加入NaAc (s),并使c(NaAc) = 0.2 mol/L ,混合液的[H +]接近与5.46 × 10-6 mol/L 。

10.CaF 2的溶度积常数表达式为 K sp = [Ca 2+] [F -]2 ,溶解度和溶度积常数的关系是11.沉淀生成的条件是Q 大于 sp K θ 12.在含有Cl - 和CrO 42- 的混合液中,他们的浓度均为0.1 mol/L ,当逐渐加入Ag + 时, AgCl先沉淀。

(sp, AgCl K θ= 1.77 × 10―10 mol/L ,24sp, Ag CrO K θ= 2.0 × 10-12mol/L) 13.已知2I /I θϕ-= 0.535 V ,32/Fe Feθϕ++= 0.771 V ,反应2Fe 3+ + 2I - = 2Fe 2+ + I 2,在标准状态下,反应的方向为 正向 ,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电池符号是―)Pt ,I 2│I -(c 1)Fe 3(c 2),Fe 2+(c 3)│Pt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