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实验试题分析
陕西省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实验操作试题全与评分细则

陕西省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实验操作试题全与评分细则陕西省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评分细则试题一观察番茄果肉细胞考核项目检查实验材料用品1分)操作标准检查实验材料、用品是否完备,举手向监考老师示意,经老师同意后开始实验。
1.调试显微镜将显微镜安放在实验台适当的位置,将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看到XXX视野。
2.制片并染色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平放在实验台上,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切取一小块番茄果实,用解剖针挑起少许成熟的果肉,均匀地涂抹在载玻片的水滴中。
实验操作3)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然后慢慢步骤、现放平,避免出现气泡。
象及结果(4)染色。
8分)3.观察用低倍镜观察,调焦清晰。
视野中央能见到一个清晰的番茄果肉细胞。
实验结果:画出一个番茄果肉细胞的结构简图1)用铅笔画图。
2)图像名称誊写在图的正下方,并标出放大倍数。
3)各结构的引线统一画到图旁右侧并标出各局部名称。
4)所画图像为结构简图,用铅笔细点的疏密来表示其中各结构的明暗。
整理实1.将实验用品清理干净,显微镜复原,放在指定的位置。
验用品2.材料用具摆放整齐,桌面坚持整洁。
1分)3.举手向教师示意,经教师同意后分开。
2分1分满分1分3分2分1分合计10分陕西省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评分细则试题二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考核项目检查实验材料用品1分)操作标准检查实验用品是不是完整,举手向监考教师示意,经教师同意后开始实验。
1.调试显微镜将显微镜安放在实验台的适当位置。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直至看到明亮的视野。
2.制片并染色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洁净,平放在实验台上。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把撕取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放入载玻片中心的水滴中,用镊XXX。
3)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然后慢慢放平,实验操作避免出现气泡。
六省(市)初中生物学学业水平试题分析与启示

@寸3抬各f试题分析2021年第4期六省(市)初中生物学学业水平试题分析与启示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广东省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523125) ' ^摘要以2020年北京等6省(市)的中考生物学试题为样本,从试卷基本情况、题型与结构、情境 创设和学科育人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剖析试卷落实《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要求的情况。
结合具体案例,就新时代初中生物学的命题工作提出高度落实学科育人功能、努力提 升情境创设水平、提供真实科学探究素材、稳妥推进试卷结构调整等建议,以更好地发挥考试命题引 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学业水平考试;考试命题;考试评价;情境教学文章编号 1005 -2259(2021)4 -0066 -05为提升试题科学化水平,2019年11月22日教 育部在下发的《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 作的意见》(教基〔2019〕15号,下称《意见》)中指 出: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题结构,减少机 械记忆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 性、综合性试题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充分考图5建构植物向光性机制模型设计意图结束系列科学实验探究之后,引导 学生尝试应用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科学思维 解释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原因,完成由事实性知识向 概念性知识的升华。
学生需要对上述科学实验及 结果进行因果分析,并在建构植物向光性模型的过 程中发展模型与建模以及创造性思维等科学思维。
5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围绕“生长素的发虑城乡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增强情境创设的真实 性、典型性和适切性,提高试题情境设计水平[1]。
《意见》出台以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下称“中考”)试题如何命制成为广大初中生物学教师和命题工 作者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
随着2020年各省市中 考圆满落幕,笔者以北京等六省(市)的中考生物现史”和“植物向光性的机制”两条主线进行探究 学习。
(2024年高考真题含解析)2024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山东卷生物试卷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植物细胞被感染后产生的环核苷酸结合并打开细胞膜上的Ca2+通道蛋白,使细胞内Ca2+浓度升高,调控相关基因表达,导致H2O2含量升高进而对细胞造成伤害;细胞膜上的受体激酶BAK1被油菜素内酯活化后关闭上述Ca2+通道蛋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环核苷酸与Ca2+均可结合Ca2+通道蛋白B.维持细胞Ca2+浓度的内低外高需消耗能量C.Ca2+作为信号分子直接抑制H2O2的分解D.油菜素内酯可使BAK1缺失的被感染细胞内H2O2含量降低2.心肌损伤诱导某种巨噬细胞吞噬、清除死亡的细胞,随后该巨噬细胞线粒体中NAD+浓度降低,生成NADH 的速率减小,引起有机酸ITA的生成增加。
ITA可被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L转运到细胞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呼吸为巨噬细胞吞噬死亡细胞的过程提供能量B.转运ITA时,载体蛋白L的构象会发生改变C.该巨噬细胞清除死亡细胞后,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速率增大D.被吞噬的死亡细胞可由巨噬细胞的溶酶体分解3.某植物的蛋白P由其前体加工修饰后形成,并通过胞吐被排出细胞。
2024年内蒙古中考生物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内蒙古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青头潜鸭是全球仅存1000余只的迁徙鸟类,对栖息地环境要求苛刻。
随着生态保护项目的实施,内蒙古黄河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加,自2023年起陆续观测到一些青头潜鸭,它们的到来说明该地区( )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②自动调节能力减弱 ③能量循环利用加快 ④食物网复杂性提升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2. 某同学做了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处理如下表。
一段时间后,实验现象如图。
他探究是( )装置酵母菌(种类)酵母粉质量(克)温度(℃)面粉质量(克)水量(毫升)甲M 菌种32850300乙N 菌种32850300A. 两种酵母菌发酵速度B.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C. 面粉发酵时酵母粉用量D. 酵母菌发酵的产物3. 梭梭是沙漠地区生态保护的“有功之臣”,根向地生长超过9米,叶呈鳞片状。
干旱炎热的夏季,部分嫩枝会自动脱落以减少水分散失。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根的向地生长离不开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B. 叶肉细胞核内遗传物质与根毛细胞核内的不同的的C. 部分嫩枝自动脱落可降低蒸腾作用面积D. 梭梭发达根系有利于适应干旱的环境4. 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是逐渐发生的,如图示意了生物类群1和类群2的形成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形态特征是两类群生物分类的依据之一B. 两类群生物形态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 类群1比类群2进化的更高等D. 类群1和类群2来自共同祖先5. 某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取材部位对某种月季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扦插属于无性生殖的B 芽成活率低于嫩枝C. 光照强度对嫩枝扦插成活率的影响要小于芽D. 此月季更适宜在半遮阴条件下用芽扦插繁殖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0分)6. 黄芪喜温喜光,适宜在疏松土壤中生长,主要以根入药,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2019烟台学业水平考生物试题解析(带答案和解析)

2019年烟台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解析】选C。
本义指春天里,茂盛的树林新长出的叶子,催换着老叶、旧叶。
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所以,C正确。
【解析】选B。
B指的是水蚤,是一种小型的甲壳动物,属于节肢动物门,是多细胞的动物。
A是草履虫、C是衣藻、D是酵母菌,都是单细胞的生物。
【解析】选B。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荔枝是热带水果,它们的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南方温度较高因此生长良好,北方冬季温度较低故不能成活。
影响荔枝在北方生长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温度。
【解析】选D。
海葵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是腔肠动物;海胆、海参属于棘皮动物,海马属于鱼类。
【解析】选D。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
图D为森林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解析】选A。
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是23对,有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组成,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因此弟弟的染色体是22对+XY,也可以表示44条+XY,因此A答案正确。
【解析】选C。
由于块茎部分见光,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叶绿素,因此C选项正确。
【解析】选B。
诗句中本义是一群鹿儿呦呦欢鸣,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蒿草。
蒿草属于被子植物,因此B项符合题意。
【解析】选B。
四位同学的表现中,B同学的想法比较消极。
其他三位同学表现较积极。
【解析】选C。
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
所以,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是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
【解析】选B。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2023年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安微省普通高中)

选择题下图为蓝藻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下列结构中,动物细胞具有而蓝藻细胞没有的是()A.细胞膜B.核糖体C.核膜D.细胞质【答案】C【解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一般1~10um)较大(1~100um)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增殖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可遗传变异来源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共性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ABD、动物细胞和蓝藻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ABD错误;C、动物细胞有成形细胞核,具有核膜,蓝藻细胞没有成形细胞核,不具核膜,C正确。
故选C。
人体神经元内的CO2浓度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浓度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是()A.K+ B.Na+ C.CO2 D.O2【答案】A【解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简单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易化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等A、细胞内K+浓度高于细胞外,故K+进入细胞为逆浓度梯度运输,为主动运输,A正确;B、细胞内Na+浓度低于细胞外,Na+通过钠离子通道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B错误;C、CO2属于小分子物质,以自由扩散出细胞,C错误;D、O2属于小分子物质,以自由扩散进入细胞,D错误;故选A。
选择题下图是浆细胞合成,运输.分泌抗体的过程示意图,抗体合成的场所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D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济南市2024年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试题
本试题共8页,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满分为50分。非选择题部分满分为50分。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题规定的位置。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
(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
(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多样性的保护:
(1)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等。
C.勤洗手、戴口罩等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D.加强体育锻炼、接种疫苗等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8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所以只要切断传染病的流行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C.嫁接、扦插、压条等培育方法都属于无性生殖
D.嫁接时,要将接穗和砧木的韧皮部紧密结合
【3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有性生殖指的是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无性生殖方式有: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
高中生物试卷分析

高中生物试卷分析高中生物试卷分析(一)一、试卷结构及特点(一)、试卷结构本试卷共分为两个大题,第一大题:选择题为单选,20道,每题2分,双项5道每小题3分;第二大题:填空题,共4道,共45分分。
(二)、试卷特点a.试题内容源于教材,特别注重基础,各类知识在试题中的分布基本合理。
本次考试范围是必修三的第一章至第三章。
鉴于月考时着重考查过神经-体液调节的内容,因此本次考试重点考查免疫调节和植物激素调节的内容。
b.选择题相对比较容易,试题内容全部源于教材,只要学生掌握了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就能很快的作出正确的选择;但也有少部分题如:7、8、9、24、25、等题目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识图分析能力、图文转换能力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c.非选择题部分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在充分理解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试题注重对学生摄取信息能力、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实验分析能力的考查。
经分析,归纳其中的优点与不足,现总结如下:(一)、试题注重综合能力以及实验设计、问题分析能力的考查(二)、以基础知识为主、重视能力的提高在本次试题中,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基本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在这份试题中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到开学后所讲课本的大部分内容,尤其注重新学习的及高考考纲要求的内容,突出重点,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很好的测试出来,并且为以后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二、选择题分析综合比较,针对高于0.7的,教师可以简单进行综合总结;对于其他的正答率较低的,进行各个击破,重点讲解。
<1>、针对高于0.7的进行简单的综合总结。
1.第1题考查的是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的成分、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
内环境成分指组织液、血浆、淋巴中的成分,理化性质包括温度、pH等。
2.第2题考查的是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稳态是相对的,组成成分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理化性质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3.第3题考查的是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稳态是相对的处于动态平衡4.第5题,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5.第7题考查的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2015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实验操
作试题分析
2015年3月18至20日我校进行了陕西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考试过程中区、校领导组织严密、监考教师认真负责,监考过程井然有序。
考生也能认真对待,考试流程平稳顺利。
本次考试中由于实验内容较简单,容易操作,因此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按要求完成实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现各实验分析如下:
实验一:《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固定装片》
该实验难度等级较低,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显微镜的使用,要求实验中取镜安放、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操作规范,并绘制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示意简图。
显微镜在生物学科的学习中较为重要,但在监考中,发现部分学生操作习惯较差,对操作原理不理解。
在今后应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实验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
与实验一相似,但难度要求更高。
除了正确使用显微镜外,还要求学生能制作临时装片。
实验难度在于如何用镊子撕取菠菜叶下表皮。
部分学生将叶片误以为表皮进行观察,装片制作不规范是本实验的主要扣分点。
实验三:《建立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本实验要求学生用彩色纸板模拟分裂过程染色体的变化过程,经全区备课组长探讨得出使用橡皮泥时间更短效果更佳。
试验中要求学生模拟减数分裂的特殊三个时期染色体模型。
在监考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减数分裂理解不清,不能将同源染色体用两种不同颜色和大小的橡皮泥区分开,不知道几个阶段的关联。
故而失分较多。
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中的重难点,所以要求学生在今后一定能识别掌握。
实验四:《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本实验考察还原糖的鉴定。
要求学生了解反应原理和实验操作过程的规范。
实验难度较低,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配置菲林试剂和水浴加热过程。
考试过程,有些学生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结果不理想甚至将试剂瓶污染,严重影响实验最终得分。
实验五:《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考查学生对于实验原理的理解,知道酶活性的影响因素。
要求操作规范、步骤清晰合理。
实验得分的衡量依据是实验结果气泡多少和快慢准确无误。
但同样,部分考生胶头滴管使用不规范,致使结果误差较大,扣分严重。
实验六:《性状分离比的模型》
本实验要求考生用乒乓球模拟性状分离比实验。
要求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理解操作流
程。
考试过程中,大多数考生能够按照要求进行实验,知道“随机”和“放回”的动作,并能够在试卷上准确记录并作答。
但也不乏浑水摸鱼者。
总而言之,本次实验操作考试虽然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但也获得了不少收获,无论对考生还是对监考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应该重视实验操作,让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实验操作能力,提高生物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