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简要介绍

合集下载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国土资源和水利环境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国土资源和水利环境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国土资源和水利环境井冈山位于江西省宁冈县境内,海拔高度1362米。

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前,这里的国土资源和水利环境十分贫困落后,是一片深山荒野,被誉为“穷山恶水”。

一、国土资源(一)地形地貌井冈山位于南岭山脉的东北部,山势险峻,地形复杂。

山上山下盘根错节,峰峦叠嶂,几乎全是陡坡和峭壁。

山顶波状,高峰峰峦,悬崖峭壁,深谷幽壑,沟壑交错,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后人惊叹不已的自然山水壮丽之美。

(二)土地资源井冈山地区土壤肥沃,但缺乏水源和平地。

由于地形陡峭,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因此种植业不太发达。

在20世纪初期,井冈山的农业主要是山地耕作。

由于土地肥沃,井冈山地区盛产手工业、针织品、绡丝布等传统手工业,但是由于交通不便,这些产品未能远销,经济上十分落后。

(三)矿产资源井冈山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煤炭、铁矿、锌矿、铜矿、黄铜等。

这些矿产资源是井冈山地区主要的经济来源。

然而,由于矿产资源的采集技术和矿山设施的不完善,采集效率并不高,且极度危险,伤亡率很高。

二、水利环境(一)自然水利井冈山地区的自然水利资源主要是河流、湖泊和地下水资源。

这些水源虽然丰富,但由于山势险峻,容易被人类活动破坏,因此井冈山地区年年遭受旱灾。

尤其在春秋季节,山间河流干涸,整个地区经常遭受水荒。

(二)人工水利井冈山地区的人工水利水平十分落后,水利设施几乎没有,需要人们共同劳动才能兴修水利灌溉设施。

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解决了灌溉难题,使得农业和手工业能够稳定发展。

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变化在党的领导下,井冈山地区经济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党领导全民共同劳动兴修水利、新修的道路,让井冈山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水平得到快速的提高。

此外,在土地改革和生产合作化政策的引导下,人民群众逐步抛弃了私有制,变成了一批有共同目标、合作互助的生产队伍。

井冈山的介绍

井冈山的介绍

井冈山的介绍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境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地之一,
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遗址之一。

井冈山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重地和商贸中心。

1911年辛
亥革命后,井冈山逐渐成为国共两党的活动中心之一。

1927年8月,
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根据地,并采取了“围剿中打扫地”的
战略,于1934年开始了长征。

在井冈山的长期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同志领导着中国工农红军进
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布置和军事行动,如攻打黄洋界、石城、永丰
等战斗,使敌人倍感窘迫。

同时,在井冈山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革命
领袖,如朱德、邓小平等,他们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如今,井冈山旅游区已经建成,游客可以参观中央革命根据地和
中国工农红军纪念馆、毛泽东同志故居、朱德同志故居等重要历史文
化遗址。

井冈山旅游区景色壮观,山川秀美,是国内景点中备受追捧
的旅游胜地之一。

革命圣地井冈山导游词5篇

革命圣地井冈山导游词5篇

革命圣地井冈山导游词5篇革命圣地井冈山导游词(1)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在这春暖花开的时候和你在井冈山相遇,相知,相识,我感到很高兴!今天这井冈山之旅就由我为大家做向导。

我是##旅游行的##,坐在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

那么我就长话短说,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井冈山......井冈山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高大,地形复杂,主要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南端的南风面海拔2120米,是井冈山地区的最高峰。

井冈山市面积665平方公里,人口5万余人,辖五乡一镇、一个省属综合殖场和一个自然保护区。

市政府座落在崇山间的茨坪盆地里,井冈山山地面积为总面积89%,森林覆盖率高达64%,有"绿色宝库"之称,全境有原始森林四处,面积近七千公顷,植物种类有三千八百多种,其中高等植物二千多种,木本植物八百多种,中国特有或世界衡有树种有观光木、鹅掌揪、香果树、银杏、黄杉、冷杉、台湾松、福建柏、银钟花等上百种。

井冈山又是天然动物园,八百四十多种动物栖息在这里,属于国家一、二、三级保护动物有黄腹角雉、短尾猴、华南虎、云豹、大灵猫、原麝马鹿、毛冠鹿等二十多种。

由于动物资源丰富,1981年井冈山设立了面积达16.6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

井冈山自公元前221年秦代设群县制起,即为九江群庐陵县属地,但茨坪的开发是在公元668年以后,大小五井则是在公元1644年以后才建村立寨,并分属永新县、龙泉县(今逐川县)。

直至井冈山斗争时期的1928年,这里才设独立的行政建制――新遂边陲特别区。

1955年成立江西省井冈山管理局,1984年改为井冈山市。

井冈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迭峰,地势险峻。

其中部为崇山峻岭,两侧为低山丘陵,从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冈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进入"城堡"必经的"城关"把守此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1927年秋,毛泽东。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史料和资料收集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史料和资料收集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史料和资料收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红军长征的重要历史遗址,也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篇章。

该革命根据地坐落于江西省宁冈县,是毛泽东领导的红军第四方面军的发源地,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形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形成的背景,是中国国内革命和外来帝国主义侵略之间的矛盾。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面临着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挑战,同时,外来的帝国主义势力也开始了对中国的掠夺和殖民化。

毛泽东在相继担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和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书记之后,开始认识到必须建立一个可以生存下去的红军革命根据地才能继续革命。

在这个背景下,毛泽东开始筹划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经过多次充分的准备,毛泽东于1927年1月,在井冈山成功建立了农民赤卫队,随着千千万万群众加入,这支队伍逐渐壮大,逐渐发展成为了红军第四方面军。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和斗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历程,是一段曲折前进的历史。

在建立农民赤卫队之后,红军开始了接二连三的斗争,先后经历了东征、会宁战斗、独立师战斗等大大小小的战争。

1927年6月,国民党政府发动了大规模的扫荡,以第五次围剿为代表,使得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陷入了一片危机。

然而,毛泽东始终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信心,并且组织了一次精彩的会宁战斗,成功地击溃了大批的国民党军队,扩大了革命根据地的规模。

192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继续发起了攻击,迅速占领了南昌和赣州等地,一路向赣西、湘南进军。

在这个过程中,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经济体系,红军不仅实施了土地改革,同时还建立了许多工厂、水利等基础设施。

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最困难的条件下崛起的重要历史事件,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并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首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典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内战初期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也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一页。

自1931年11月至1934年9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先后经历了军队建立、政权建立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但仍能够在敌人的重重围剿中不断发展壮大,积累力量。

本文将围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其过程和特点进行简要阐述。

一、农业生产和土地改革井冈山地区的土地属于亚热带雨林气候区,地势陡峭,交通不便。

然而,相对于旧中国的农业经济而言,井冈山地区的自然条件是比较优越的,生产潜力较大。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行了土地改革,将土地主要在农民群众中分配。

同时,革命根据地还实行了“红旗渠”,开展了水利工程建设,在农业生产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二、手工业和工业生产井冈山地区的手工业发达,原本就是革命根据地的传统产业,因此革命根据地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手工业的基础上,注重发展以手染布、编草帽、织草鞋、手工木材加工等为主的手工业生产。

同时,也在瑶山设立工业局,开始试制轻武器,如手枪、手榴弹等。

三、商业和交通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区,交通不便。

然而,革命根据地从建立之初就注重发展商业和交通,积极开辟公路、修建桥梁、开办邮局,并对工商业进行改组。

此外,革命根据地还规范了市场秩序,规定了标准货币,建立了公正价格和统一商品的体系,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四、文化和教育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积极重视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实行了“以工代学,以农代学”的政策,开辟了许多农民文化课程。

并且,革命根据地开办了许多人民自发的文化、科技和卫生救济组织,如妇女会、儿童会、群众卫生所等,提高了广大的劳动人民的文化、卫生和生产技能。

总体而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争和革命斗争积累了重要的物质和精神力量。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54初心·长征·七十年井冈山位于湖南江西交界罗霄山脉中段,因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而闻名。

井冈山原仅是一座山名,现在已将原宁冈县、遂川一部、永新一部组建为井冈山市。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发动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使中国大革命受到严重摧残。

在血的教训面前,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以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的道路。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此有了自己的武装。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

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撤销了他在党内领导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毛泽东在会议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

会议指派毛泽东同志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回湖南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了秋收起义。

起义后,部队不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统一启用工农革命军序列。

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毛泽东同志主动放弃了攻打长沙的计划,率领部队向井冈山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方向撤退。

路经江西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

整编部队,将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愿意回家的发给路费;健全各级党的组织,支部建在连上,实现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实行民主制度,连以上建立士兵委员会。

“三湾改编”使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与旧军队有了明显的区别,为建立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

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部开赴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拉开了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序幕。

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攻克了湖南茶陵县城,成立了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

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到达宁冈县砻市镇(现井冈山市砻市镇)龙江书院,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及其历史贡献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及其历史贡献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及其历史贡献作者:刘付春廖家鹏来源:《党政论坛》 2016年第19期刘付春廖家鹏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概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领导创建的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井冈山素以“天下第一山”“中国革命的摇篮”著称于世。

彭真称井冈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为什么说井冈山是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呢?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会后举行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的起义。

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湖南江西边界地区的秋收起义,创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中央文献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定位是十分准确的。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地处江西、湖南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红色区域主体横跨“六县一山”,即江西的宁冈、永新、莲花,遂川,湖南的酃县、茶陵,以及井冈山。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鼎盛时期面积达7200多平方公里,人口50余万,割据势力曾扩展到吉安、安福各一小部。

万安、泰和、桂东、资兴等县皆属根据地的外围屏障。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划分二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历经了初创时期、全盛时期、恢复时期和后期斗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初创时期——时间从1927年10月至1928年2月。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发动了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

然而,由于指挥上的失误,秋收暴动遭受严重挫折。

在这紧要关头,毛泽东果断决定将秋收暴动部队引向井冈山,在全党率先开始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的战略转移,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在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领导下,工农革命军帮助地方重建了党的组织;改编了袁文才、王佐两支地方武装;加强了对军队的建设;建立了茶陵、遂川、宁冈三县红色政权。

边界斗争进入初创时期。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全盛时期——时间从1928年3月至1928年7月。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概况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概况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概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概况在从北伐战争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和当时的客观形势,把革命的主要力量和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创造性地开辟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毛泽东领导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我们党走上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伟大起点。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又称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界割据。

它是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以后,我党开辟的第一个典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这块根据地从1927年末到1930年初,坚持了两年多的革命斗争,汇聚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和平江起义等多支革命武装,对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次赴井冈山地区现地教学,是我们学习党的历史经验,继承和弘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极好机会。

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初创1927年,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先后叛变革命,使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遭到惨重失败,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跌倒在血泊之中。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和复兴中国革命,中共中央在发动南昌起义的同时,决定组织革命基础较好的湘、鄂、粤、赣等省的农民举行秋收暴动。

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

毛泽东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观点,并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

会后,他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到湖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参加领导秋收起义。

中共湖南省委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负责领导湘东、赣西地区的工农武装发动起义;同时成立了以易礼容为书记的行动委员会,负责领导长沙的城市暴动。

9月初,毛泽东来到江西安源张家湾召开军事会议,部署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参加起义的部队有原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和平江、浏阳、安源、崇阳、通城等地的工农武装,共约5000人,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下辖3个团),原警卫团团长卢德铭任总指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简要介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经“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红色旅游景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井冈山地处湘东赣西边界,南岭北支、罗霄山脉中段。

泰井高速、吉井铁路、江西321省道可直达。

距吉安市中心城区吉州区约130公里,距井冈山市新城区(红星街道)35公里,是集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高山田园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

1981年3月保护区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

1982年,井冈山又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井冈山是土地革命初期中国工农红军革命遗址最集中的地方。

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居旧址有几十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了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辉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着名的景观
井冈山五指峰
井岗山笔架山云海井冈山
井冈山天桥
井冈山笔架山
江西井冈山笔架山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五龙潭
黄洋界
茨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