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井冈山研学教学设计

井冈山研学教学设计

井冈山研学教学设计
本次井冈山研学活动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井冈山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烈们的斗争精神与牺牲精神,从而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下面给出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的
1. 了解井冈山革命基地的历史地位与革命背景。

2. 了解毛泽东等领导人的革命实践与理论研究。

3. 领略井冈山周边的自然风光和地方文化。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
1. 井冈山革命历史巡游
在井冈山历史博物馆及周围重要场所进行参观与采风。

包括蒋介石降伏炮、红军墓等景点,重点介绍毛泽东等革命先烈的思想与行动以及共产主义革命思想、组织形式和实践经验。

2. 黄洋界战役实景演练
于井冈山林区开展黄洋界战役实景演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红军在革命武装斗争中的艰苦奋斗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3. 登高远眺绝美风景
攀登井冈山峰,欣赏井冈山生态自然林、多彩植被、绝美夕阳和山水一色的秀美风景。

同时体验攀爬的艰辛和体力消耗,增强个人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评估
1. 学生对井冈山革命历史的理解及学习成果总结。

2. 来自学生的感性评价和体验反馈。

3. 老师的综合评价和教学反思总结。

四、教学手段
1. 实地考察、采风、讲解。

2. 课外阅读与图书馆资料研究。

3. 手抄笔记和思维导图记录。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井冈山研学活动,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井冈山革命历史和革命先烈们的革命实践精神,感受共产主义革命思想和组织形式的战斗力与实践价值。

同时也能够欣赏井冈山周边的自然风光,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和自然的情感。

《井冈山》教案

《井冈山》教案

三、拓展延伸 ,说井冈山 .
1 教师导 :多美的井冈山呀 ,难怪作者会不禁地赞叹 :井冈山 ,英雄的山 ,美丽的山 .看着
满山苍翠 ,呼吸着清新的空气 ,我不禁陶醉了 .
2 指导朗读这一句 .
3 学生读课文 ,找出和这句呼应的句子 .(指名反馈 :井冈山如此美丽 ,仿佛仙境一般 .)
4 教师 : 读了课文 ,你想对井冈山说什么呢 ?
盘旋而上 :课文指汽车沿着公路环绕着向上飞奔 .
慕名已久 :指作者仰慕井冈山已经很久了 .
山势巍峨 :形容黄洋界山势高大雄伟的样子 .
峰峦峻拔 :形容山峰高大挺拔 .
郁郁葱葱 :形容草木苍翠茂盛 .
逶迤前行 :形容河流弯弯曲曲延续不断的样子 .
4 分段情况 :
第一部分 ?(1)写我们乘车来到井冈山 .
同学们,井冈山,天下第一山,中国革命的摇篮,
1979 年前,毛泽东、朱德在这
里创立伟业,将红色火种点燃,厚重的历史赋予她成功的山、英雄的山;大自然的造化,赐
予她奇峰绵绵、飞瀑流泉,美丽的风光,赋予她灵性的山、奇美的山。正如作者所说的“井
冈山如此美丽,仿佛仙境一般。”
六布置作业。
1 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两遍。
(四 )学习第 5 自然段 .
1 学生默读第 5 自然段 .思考 :作者在黄洋界哨口看到什么 ?又联想到什么 ?
2 指名反馈 .(看到了炮台和纪念碑 ,联想到当年军民齐心协力击溃敌军的故事
; 看到
了枝繁叶茂的黄槲树 ,联想到毛泽东的乡音和朱德的扁担 )
3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崇敬地 ,回忆地 )
4 比较自己描述的与课文写的,那句好?说说理由。
(课文写得好。课文把云海比作大海, 把云海中显露的山峰比作岛屿; 把白茫茫

井冈山精神实践教学活动(3篇)

井冈山精神实践教学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了深入学习井冈山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革命精神,我们组织了一次井冈山精神实践教学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深入了解井冈山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2.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日至10月5日活动地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四、活动内容1. 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博物馆内,我们参观了大量的革命文物和历史图片,了解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以及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通过参观,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2. 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在烈士陵园,我们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向革命先烈敬献了花圈,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深切哀思。

随后,我们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了解了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进一步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

3. 参观井冈山革命旧址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旧址,如茨坪、茅坪等,实地感受了革命先辈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历程,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

4. 井冈山红色教学在井冈山红色教育基地,我们参加了红色教学活动。

通过专家授课、现场教学、互动交流等形式,我们学习了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了解了井冈山精神的形成过程和现实意义。

5. 重走长征路我们分组进行了重走长征路的实践活动。

在徒步过程中,我们亲身感受到了长征路上的艰难困苦,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五、活动总结1. 活动效果通过本次井冈山精神实践教学活动,同学们对井冈山革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对井冈山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小学红色文化《天下第一山——井冈山》教案

小学红色文化《天下第一山——井冈山》教案

18.《天下第一山——井冈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走近井冈山,了解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发源地的光荣历史。

2.激发学生对江西红土地的自豪感,热爱自己的家乡,愿意传承红色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让孩子们接受红色传统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对江西红土地的自豪感,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自己生活的城市——英雄城南昌,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另一处红色家园——井冈山。

2、大家对井冈山有哪些了解呢?3、根据学生回答,适当补充4、总结:井冈山不仅风光秀美,还是革命先辈们战斗过、建设过的地方。

1962年,朱德总司令曾饱含深情地为井冈山写下了“天下第一山”五个大字。

同学们。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5、就让我们走进红色文化教育(——师指黑板读题)井冈山的学习,(一)知晓背景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动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可是大革命最终失败了。

此时,一大批共产党人又开始了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而毛泽东同志就是他们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放视频)2、攻城还是上山呢?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3、是的,同学们的想法与毛泽东的战略思想不谋而合。

那他为什么要选择井冈山安营扎寨呢?(播放视频)4、总结:就这样井冈山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二、走近历史史实1、毛泽东带领着革命队伍在井冈山开展了哪些工作,让我们看到书上81页,自己说一说。

2、学生回答3、根据大家的汇报,老师准备了四个主题的学习内容,我们来进行小组合作。

哪一个组愿意学习这个主题?(选主题)4、小组学习的要求是什么呢?看屏幕,谁来帮我们读一读。

(明要求)5、要求都明白了吗?现在开始活动。

(发资料)6.小组汇报A朱毛会师小组讲故事第一组汇报预设:起初,我们的队伍还很薄弱,但很快就迎来了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

播放朱毛会师的场景。

这就是著名的朱毛会师,胜利会师后,朱毛的队伍合编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部队的数量由原来的1000人扩展到10000多人,后来改名叫红四军,又叫朱毛红军,你们知道吗?这可是当时全国红军中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部队。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教学设计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教学设计
教师:同学们对井冈山时期的大事件和奇闻轶事都有了一个详细的介绍,那么我们再来深入回顾一下井冈山时期发生的主要政治事件。
3.系统讲解建立红色政权、朱毛会师、黄洋界保卫战、柏路会议。
三、井冈山精神及对当代大学生启示
1.坚定信念、艰苦奋斗。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2.作为新时代大学生,重新体味井冈山精神,你有什么启示?
山革命根据地有系统了解,
并根据视频结合自身知识
储备发表个人观点。
故事分享会一为调节课堂
气氛;二是提升同学们收
集资料和自我表达的能力;
三是让学生课堂主体性更
好体现。
从自身角度出发,结合井
冈山精神谈启示,有利于
引导当代大学生更好坚定
理想信念、实事求是、艰
苦奋斗。
课堂小结
本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关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系列知识,在井冈山这片红色土地上,以
姓名
陈思
指导老师
教学内容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授课时间
1.5小时
教学内容分析
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背景、过程以及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有助于学生更全面的把握历史事件脉络,更清楚认识我党在革命中的艰苦历程和伟大贡献。
学情分析
学生为本科政治学类专业学生,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基础,对井冈山时期有一定了解,但不深入;由于此部分内容对学生而言较为枯燥,学生吸收能力和参与度不高,需老师创新内容形式。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选择井冈山作为革命根据地的原因。讨论并自主发言。
学生:小组组内分享,再派代表发言。(要求不能重复故事,讲故事形式多样。)
学生:自主讨论,从自身角度出发谈井冈山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播放视频将枯燥内容生动

井冈山实践研修教学案例(3篇)

井冈山实践研修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红色旅游的热点地区。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实践能力,我校组织了一次井冈山实践研修活动。

以下为本次活动的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井冈山革命历史,掌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巩固和转移的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1)教师组织学生查阅井冈山革命历史资料,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巩固和转移的过程。

(2)教师讲解实践研修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3)学生分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组内事务。

2. 实践阶段(1)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了解井冈山革命历史。

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博物馆内的实物、图片、文字等资料,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

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重走红军路,体验红军生活。

教师组织学生徒步穿越井冈山革命老区,体验红军战士的艰苦生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4)参观井冈山革命旧址,了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巩固和转移的过程。

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旧址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革命故事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 总结阶段(1)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实践研修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2)教师对学生的实践研修成果进行点评,总结实践研修活动的收获。

(3)学生撰写实践研修心得体会,深化对井冈山革命历史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研修过程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观察分析、实践创新能力等。

七年级历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案鲁教版

七年级历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案鲁教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论断的内涵及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

2.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断的提出及其意义。

三、教学难点: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断的深刻内涵。

2.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述、讨论、多媒体展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入分析,增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断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歌曲《井冈山》,引导学生回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阐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断的内涵及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论断的理解和体会。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成功经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精神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6. 总结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七、评价建议:1. 学生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表现。

八、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历史》相关章节。

2. 多媒体课件。

3. 歌曲《井冈山》。

4. 相关历史资料和图片。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深入理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内涵。

《井冈山》教案

《井冈山》教案

《井冈山》教案1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齐心协力”等词语.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井冈山是“英雄的山,美丽的山”.3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点,难点:1 在阅读中想象作者在黄洋界所看到的壮观的景色,了解作者在黄洋界哨口看到的,体会作者的联想.2 欣赏图,并配上解说词.教学课时: 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教具准备:1 井冈山的图片以及资料介绍,风光录象.2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指导读题目.2展示资料,简单的介绍井冈山.3教师导入:我们今天就一起随着作者走进着迷人的仙境.二播放录象,整体感知美.1播放录象,让学生整体感知井冈山的美丽.2 指名说说自己观后的心理感受,并用下面的句式抒发自己的情感.井冈山,你----------------------------------------------我-----------------!3教师小结:是呀,这如同仙境的井冈山不知吸引了多少的中外游客!接下来,我们就去读一读作者的文章,看看作者是怎样给我们介绍这神话般的世界.三配乐自由读,整体感知,掌握生字新词.1教师提出阅读要求,并播放音乐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1) 读通课文,掌握课文的生字新词.(2)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崇山峻岭, 盘旋而上, 慕名已久,山势巍峨, 峰峦峻拔, 郁郁葱葱, 逶迤前行.2想一想: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都写了什么.(1) 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指名读一读.(2) 大家齐读.3指名反馈下列词语的意思.崇山峻岭: 高大险峻的山岭.盘旋而上:课文指汽车沿着公路环绕着向上飞奔.慕名已久:指作者仰慕井冈山已经很久了.山势巍峨:形容黄洋界山势高大雄伟的样子.峰峦峻拔:形容山峰高大挺拔.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逶迤前行:形容河流弯弯曲曲延续不断的样子.4分段情况:第一部分?(1)写我们乘车来到井冈山.第二部分(2—4): 写我们在黄洋界所看到的美丽景象.第三部分(5—6): 写我们在黄洋界所产生的联想.四学习课文.1 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1)井冈山有什么特点?把相应的词语用﹏﹏﹏画出来.(2)“车在飞奔,心在飞奔,我们正赶往……”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3)结合信息窗,说说为什么把井冈山称作“革命摇篮”.2指名反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教案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主题,设计了1.5小时的教学活动。通过歌曲《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背景、创立过程及意义。教案中运用问题探究法、情境教学法等教法,以及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学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井冈山时期的历史事件。教学流程包括新课导入、合作探究、故事分享会、系统讲解和课堂小结等环节。通过播放视频、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全面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相关知识,并深刻领会井冈山精神,包括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等方面。教案强调,作为当代大学生,应继承和发扬井冈精神,将其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