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
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教案3篇(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教案)

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教案3篇(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教案)一、说教材《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内容。
要求学生熟悉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吨”的教学奠定根底。
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阅历动身,敏捷处理教材,先熟悉克,再熟悉千克,然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及学问应用。
围绕这节课的内容,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结合课题的试验方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学生熟悉克和千克,对1千克、几千克、1克、几克有肯定的感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能进展简洁的质量计算。
2、连续培育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法、鼓舞共性化的学习意识。
3、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千克与克的熟悉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对克的熟悉。
二、教法和学法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肯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奇怪心强,依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奇怪心,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爱、熟识的嬉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觉,猎取新知,同时还采纳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制造了良好根底。
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表达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纳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加、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教师:前几天,同学们随家长去超市购置了一些物品,还收集了一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我们一起沟通一下好吗?生答:妈妈买的牙膏是30克,火腿肠一根是45克,我的体重是31千克,一袋大米是25千克……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发觉吗?生:有的后面带:“克”,有的后面带“千克”。
学生有可能答出:比拟轻的用克作单位,比拟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知识点复习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知识点复习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知识点复习
知识点
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
计量较轻的物品的
质量时,通常用“克”;计量较重的物品质量时,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1千克=1000克、(了解1千克=1公斤、1公斤=2斤、1
斤=500克、
1斤=10两、1两=50克)
估计物品有多重,要结合物品的大小、质地等因素。
练习题
1、填上适合的单位(克和千克)
一个书包重约3( )
一串葡萄重约800( )
一个足球重约498( )
一个菠萝重约2( )
2、填空
2000克=( )千克
8000克=( )千克
6千克=( )克
4千克500克=( )克
参考答案
1、填上适合的单位(克和千克) 一个书包重约3( 千克 )
一串葡萄重约800( 克 )
一个足球重约498( 克 )
一个菠萝重约2( 千克 )
2、填空
2000克=( 2 )千克
8000克=( 8 )千克
6千克=( 6000 )克
4千克500克=( 4500 )克。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克和千克整理复习》教学课件

知识点 理解质量单位“克、千克”的联系与区
别,并会选择正确的质量单位 1.下面的物品有多重?在正确的数据上方画“√”。
易错辨析
2.估一估,连一连。
辨析:先把物品按从轻到重排队,再连一连。
提升点 1 会选择合适的单位
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千克”或“克”。
克
千克
克
克
千克
克
提升点 2 根据不同的秤分析出所称物品的质量
4.下面的物品有多重?填一填。
100克
500克
710克
800克
35千克
3千克
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练习
教材习题
1.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面的角,并说说它们分别 是哪一种角。 (选题源于教材P46第12题)
画角略。10°、45°、60°的角是锐角,90°的角是 直角,105°、120°的角是钝角,180°的角是平角。
800克 < 4千克
6900克 < 7千克
999克 < 1千克
2千克 > 1500克
辨析:把“几千克”转化为“多少克”,再
比较大小简便些。
提升点 1 提高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的应变能力
3.几袋重1千克?填一填。
10
5
2
提升点 2 结合生活实际,想办法使天平平衡
4.下面这些物品,怎样放才能使天平处于下面的两 种状态?连一连。
梨和苹果共重5000克,其中梨重2000克,苹 果重多少千克?
5000 - 2000 =3000(克) 3000克=3千克
答:苹果重3千克。
3
2
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比较,哪个重一些? 1千克=1千克
所以一样重。不会受物体的材质影响。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克、千克的认识

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重1(千克) 重200(千克) 重10( 克 ) 重80( 克 )
1 在 里填上“>”“<”或“=”。
5200克 > 5千克 6000克 = 6千克 8克 < 8千克
4千克 > 400克 2千克 < 2200克 1000克 < 10千克
2 鸭子和鸡分别重多少千克。
2 填一填。 4千克 =(4000)克
5000克 =( 5 )千克
9000克 =( 9 )千克 3千克 =(3000)克
6000克 - 2千克 =( 4 )千克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千克=( 1000 )克 2000克=( 2 )千克 3千克=( 3000 )克 1000克=( 1 )千克 5千克=( 5000)克 6000克=( 6 )千克
1斤=500克 1斤=10两 1两=50克
“斤”“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量质量的单位, 但不是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
妈妈买了1斤4两糖果,你知道妈妈买了多少克糖果吗?
500+4×50=700(克)
1 估一估下面的物品有哪些比 1 克轻?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比 1 克轻?
生活中比1克轻的物品有很多,例如1颗绿豆、1颗黄豆……
你知道1克有多重吗?
用手掂一掂,感觉怎么样?
2个曲别针约重1克。 1克的物品很轻。
放在手上掂一掂,就会感觉很轻很轻, 好像手上没有放东西一样。
你知道1克有多重吗?
1克
1克
1克
生像具活这测中样量约比呢重较?轻1克的的物物品品用有什很么多工。
托盘
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平来称。
指针
托盘 砝码
1g 2g 5g 10g 20g 50g
最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优质课件

“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
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
20÷5 = 4 (千克)
答:这些苹果大约重 4 千克。
27
解答正确吗? 称一下,看有没有 4、5个重 1千克的苹果。
口答:如果 45 个这苹些果苹重果1千重克4.,8千这克些,苹 果大概重 54 千克和。我们刚刚估计的差不多。
28
三 随堂练习
(教科书第104页做一做)
估计 24个梨大约重多少千克。 大约 5 个梨是 1 千克。
21
二 新课探究
3 王奶奶摘了20个 苹果,估计一下 大约重多少千克。
(教科书第104页例3)
22
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王奶奶
让我们估计
一共摘了20个苹果。 这些苹果有多重。
23
怎样解答?
要估计 20 个苹果大约重多少千克, 要先看几个苹果大约重 1 千克。
苹果有大有小,要根据大小来估计。
24
先估计 1 千克
二、班级分析
我所执教的班级共有30名学生,其中贾如可由于父母在外务工转走。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
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
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克和千克的认识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克和千克的认识9篇克和千克的认识 1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
设计思路: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重量概念,在教学时,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通过猜、掂、比、称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知道1千克=1000克。
并让学生在估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估测结果,在课前调查与课后实践中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
教具准备:1.一架天平;2、电脑,多媒体课件;3、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准备一台盘秤,6个2分硬币,一些苹果,一些鸡蛋,2袋盐,6个乒乓球,100克、300克的大米各一袋。
教学过程:一、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
1.教师拿一包糖和一包盐,让学生肉眼观察并判断哪个重。
2.让学生亲自动手掂一掂判断哪个重。
3.启发学生说出要知道糖和盐的准确重量有两种办法:一是用秤称,二是看包装袋上净含量。
4.让学生汇报课前调查多种物品净含量情况。
5.揭示并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认识秤: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课件展示并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秤。
3.介绍盘秤的使用办法。
4.让学生称出一个苹果和一本数学课本的重量,初步学会认秤。
三、建立“千克”的概念。
1.让学生称出1千克的苹果和1千克的盐。
2.提出问题,使学生知道因为苹果的大小不一样,因此每组称得的1千克的苹果的个数也不一样,而1千克的盐都是2袋的道理。
3.让学生感受1千克的重量。
4.让学生互抱对方感受比1千克重的重量。
四、建立“克”的概念。
1.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比较轻的物品(比如豆子)用盘秤称不出来,引出天平。
2.课件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及生活中用天平称的物品。
3.教师拿天平演示称2分硬币的方法。
4.让学生每人把一个2分硬币掂一掂,并在小组内谈感受。
5.让学生通过掂、比、称,感受100克、300克、500克、1000克的重量,为后面的巩固练习提供丰富的表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克和千克

第八单元克与千克一、克与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
二、计量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通常用“克”作单位。
计量较重的物品的质量时,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一个西瓜重5()一瓶墨水重100()一本故事书重210()一个梨重200()一支铅笔重5()一只鸡重3()一头牛重200 ()一条鱼重1()一只山羊重35()一枚2分硬币重1()一袋方便面重105()一个草莓重3()一个桔子重100()一个足球重500()小明的体重是25()笔记本电脑重2()一盒牛奶重250( ) 一只螃蟹重100()一只兔子重1500()一袋奶粉重300()一个菠萝重2()一袋食盐重500()一块橡皮重10( ) 一袋大米重25()一棵白菜重2()一听可乐重360()一只小狗重4()一头猪重150()一只虾重20()一个别针重2()一辆汽车可以装5000() 一瓶饮料重445()三、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1公斤=2斤1斤=500克1斤=10两1两=50克4000克=()千克1000克=()千克4千克200克=()克2000克= ()千克8千克= ()克6千克=()克5千克=()克8000克=()千克3000克=()千克400克+600克=()千克2700克=()千克()克6千克+200克=()克4千克()3500克999克()1千克四、估计物品有多重,要结合物品的大小,质地等因素。
三、在()里填上大于号、小于号或等号。
5千克()3千克1千克()300克 8000克()10千克3千克()3000克7千克()9000克 4000克()9克800克()1千克7千克()7000克500克()3千克4千克()4000克2千克()1700千克6000克()8千克500克()5000克7千克()8020克1000克()10千克4500克()4千克1千克-700克=()9000克()9千克600克()60千克7000克-400克()6400克1千克()990克8千克()8001克1300克()13千克6千克()4千克1千克()500克900克()10千克3、一袋食盐重500克,一袋洗衣粉重2千克,一袋洗衣粉比一袋食盐重多少克?4、买5千克鸡蛋40元,平均1千克鸡蛋多少元?5、Array(1)荔枝的价格是香蕉的几倍?(2)苹果的价格是桃子的几倍?(3)买1千克苹果要多少钱?(4)买2500克桃子和1千克西瓜,共要多少钱?妈妈带了50元去买水果,买2500克香蕉和2千克荔枝,够吗?如果够还剩多少钱?五、解决问题1、妈妈买了5千克苹果用去15元,1千克苹果多少元?2、一袋草莓牛奶重500克,一袋菠萝牛奶重400克,一袋酸奶重600克。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克和千克

2千克 > 300克 1千克 = 1000克 6000克 = 6千克
50克 < 500克 3千克 < 3500克 705克 > 700克
5 按照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
3千克 3000克
3050克
300克
1000克
( 3050克)>( 3千克)>( 1000克)>( 300克)
第十单元 总复习
第4课时 克和千克
括号里分别填什么质量单位?
我的质量是5( 千克 )。
西瓜
我的质量是5( 克 )。 葡萄
西瓜比较重, 用千克作单位。
葡萄比较轻 用克作单位。
1.质量单位
你学过哪些质量单位?
克 用字母“g”表示。 千克 用字母“kg”表示。
2.质量单位的选择
如何恰当选择质量单位?
9×3+16 =27+16
答案不唯一!
=43(元) 答:一共要花43元。
9 李刚抱着两个玩具一起称,共重30千克,现知道 每个玩具重2千克,李刚体重多少? 30-2×2 =30-4 =26(千克)
答:李刚体重26千克。
答:20个苹果约重5千克。
1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180(千克 )
300( 克 )
75(千克 )
2 在 里填上“>”“<”或“=”。
3千克 > 2500克
50克 < 500克
4千克 = 4000克
4千克 < 4100克
3000克 < 4千克
805克 > 804克
1 判断。
(1)1千克布匹和1千克铁一样重。( √ ) (2)小红的体重约为3000克。( × ) (3)一头牛重350千克,一只羊重350克。( ×) (4)一千克苹果,吃掉500克后还剩500克。(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嫩江第二小学
制作人:王丽静
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 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 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时间 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时间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教学重点: 1、 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2、 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 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物体的重量就是砝码的重量加上游码读数。
我们可以利用天平来 称一称,一个两分钱的硬币 有多重。
一袋盐有多重?
称一称一袋砂糖是多少克?两袋砂糖是多少千克?
大家认识这称吗?
现在要称1千克的水果或蔬菜, 谁能当售货员来称一称?
现在先掂一掂自己的书包有多重? 估计有几千克,然后用称一称。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一本书Biblioteka 一支铅笔,哪个更重一些? 请同学们用手掂一掂,感受一下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 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 在说什么?
用天平就可以量分别量出一克和一千克有多重了. 天平的使用步骤有哪些呢? 1、应把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 2、把天平调平衡后,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移动游码。
; 秦皇岛广播电视局
里来。冰凝本想以此为借口,不想因为她影响咯大家的团圆饭,谁知道年夫人开口说道:“你大哥和你二哥他们两各人正好借机会痛痛快快好 好地喝壹场呢,省得有娘亲在场,他们哥儿俩喝不痛快。过壹会儿你嫂子她们也过来你这里,就让他们哥儿俩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吧。”“那,那还不得开两席咯?准备起来多麻烦?”“这有啥啊麻烦的!你赶快把病养好咯才是真格的!”年夫人说到这各份上,冰凝既是 感动得热泪盈眶,又是自责不已,怎么就这么不小心生咯病咯呢,把大家的新年都搅得不痛快。二更天的时候,年总督参加宫宴回来咯,于是 壹大家子人又转移到年老夫妇住的二进院子壹起守岁,吃饺子,壹家人也算是团团圆圆地吃咯壹顿年夜饭。虽然冰凝不能去参加,但玉盈特意 给她房里端来咯饺子,姐妹两各人高高兴兴、亲亲热热地将饺子吃咯壹各精光,看着各自手中的空碗,两各人都会心地笑咯。今年,因为年二 公子要从四川启程,路途遥远,年大哥又刚去江宁就职,壹大家子人都在南方供职,于是就集中到咯湖广总督府去过新年,独缺冰凝壹各人在 京城。爹爹、娘亲、大哥二哥、玉盈姐姐,凝儿好想你们啊!这壹各除夕夜,冰凝烧得迷迷糊糊,根本就没有用晚膳。壹院子的人也都愁眉不 展,眼看着王府里张灯结彩,其它各院子都欢声笑语,热闹非凡,自家主子却是卧病不起,愁云惨淡,惹得吟雪和月影伤心得偷偷直掉眼泪。 忽然,壹阵爆竹声将冰凝从昏睡中惊醒,望着窗外,灿烂烟花映红的天空,她知道,康熙五十年的新年就这么真切地来到她的眼前!而她这各 在王府里的第壹各新年,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过去咯。第壹卷 第190章 婚事湖广总督府的大管家姓王名鹏,在总督府当差已有十年的时间。去 年秋天,冰凝和含烟启程赴京城后不久,王总管的夫人突染急症,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过世咯。当冰凝出嫁后,含烟随年夫人回到湖广总督府的 时候,她们才知道这各变故。原来在府里的时候,因为冰凝的缘故,含烟没少麻烦王总管,要么是丫鬟生咯病,急着请大夫,要么就是丫鬟要 采办啥啊新鲜的绣花样子,反正不管大事还是小事,到咯王总管这里,全都成咯急事儿。也不怪冰凝,主要是含烟护主心切,又是各急性子, 恨不能现在说的事情立即就办好。办不好,她就直接找王总管。王总管每次都没有难为过含烟,因为他知道,这各二丫鬟,壹家人都宠得不行, 得罪不起,因此每次都是用最快的速度将冰凝的事情办妥当。含烟是壹各知恩图报的人,这壹次从京城回来发现王总管没咯夫人,很是同情。 见他壹各大男人,很多事情都不方便,而且现在由于不用伺候丫鬟,她的时间就相对宽裕咯许多,于是就在缝补、浆洗衣裳等方面替王总管搭 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