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后植锚固筋PC叠合板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装配式PC叠合板施工工法(2)

装配式PC叠合板施工工法(2)

装配式PC叠合板施工工法一、前言:装配式PC叠合板施工工法是一种先进的建筑施工工艺,它通过对预制叠合板进行装配,然后进行现场拼接与连接,形成结构强度高、质量可控、施工周期短的建筑体系。

本文将着重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装配式PC叠合板施工工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工序简单,施工周期短。

采用该工法可以大幅度缩短建筑施工周期,提高工程进度。

2. 质量可控,稳定性高。

预制叠合板经过工厂化生产,质量稳定可靠,有效避免了传统施工中人为操作的影响,保证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施工便捷,减少人工操作。

预制叠合板经过标准化设计和加工,现场施工时只需进行简单的拼接与连接,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工序。

三、适应范围:装配式PC叠合板施工工法适用于多种建筑类型,如高层住宅、商业综合体、公共建筑等。

尤其对于体量较大、结构相对简单且重复性较高的建筑项目,该工法的优势更为突出。

四、工艺原理:装配式PC叠合板施工工法的理论依据是基于建筑结构施工工程学的原理和实际应用经验。

该工法通过在现场进行预制叠合板的装配、拼接与连接,将独立构件组成整体结构,实现结构的强度传递和分散,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工程实践表明,该工法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满足现代建筑对节能、环保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五、施工工艺:装配式PC叠合板施工工艺分为预制和现场施工两个阶段。

预制阶段包括叠合板的设计、加工和质量控制等工序;现场施工阶段包括叠合板的装配、拼接和连接。

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叠合板的精确定位、连接件的质量和施工顺序的合理安排,保证施工工艺的高效顺利进行。

六、劳动组织:装配式PC叠合板施工工法需要合理的劳动组织,包括工人的组织协调、工序的合理安排和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等。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分析

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分析

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分析发布时间:2021-04-08T15:59:09.63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4期作者:毛文亮[导读] 如何在今后的施工中更好地应用装配式建筑结构更为重要毛文亮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32摘要:如何在今后的施工中更好地应用装配式建筑结构更为重要,这已成为当前施工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这一问题,本文拟对装配式建筑结构中常见的叠合板进行分析本文从施工工艺入手,探讨了该技术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以期为以后装配式建筑结构中叠合板的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施工技术一、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步骤分析1.1叠合板制作预施工前,需要进行图纸的详细设计,以保证相关构件的顺利生产。

在图纸深化设计中,相关人员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和合理安排,从而有效提高设计科学程度。

同时,还需要合理运用简化统一的符号,更准确地表达专业要求。

此外,还需要对组件生产过程进行深入分析。

零件厂在完成图纸的详细设计后,需要对模具装配方案进行科学的设计。

层板生产过程中,要保证模具侧模的垂直度和装配尺寸,保证模具清洁,严禁在钢筋上刷垫片。

在钢筋工程的具体实施中,相关人员需要根据构件加工图依次安装各种预制构件。

浇筑混凝土时,也要避免预埋件。

最后,为保证仓储场地的稳固、平整,必须科学实施排水措施。

在构件的具体堆放中,地面与构件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间隙。

根据构件的应力和刚度,构件应垂直或水平放置,预制叠合板一般需要水平堆放。

1.2叠合板运输首先,相关人员需要制定科学的交通规划。

在储存、运输、吊装和预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一旦损坏,很难科学修复,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延误工期,还会给整个工程造成经济损失。

基于此,相关单位需要在构件运输前科学制定运输方案,运输前根据相关清单认真核对预制构件的数量、型号、规格,并核对出厂合格证和资质印章。

其次,要科学选择运输工具。

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分析

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分析

第3卷第3期2021年3月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Intelligent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MachineryVol.3No.3Mar2021智能建筑与设计施工装配式建瞬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分析翟石峰(北部战区海军保障部直属保障队,山东青岛266000)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极大地促进了建筑工程的进步,尤其是装配式建筑结构,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满足绿色、节能的要求。

基于此•,本文对装配式建筑结构中较为常见的叠合板施工技术优势、要点和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促进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施工技术;支撑体系中图分类号:TU7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6903(2021)03-0025-030引言随着国家对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施工技术重视程度的加深,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应用范围越发广泛。

叠合板施工技术作为此类建筑结构中最为常见的技术之一,通过合理使用该际能够为施工现场环境、建筑质量提供保障。

1装配式建筑结构中叠合板施工技术的优势装配式建筑结构本就具有极强的环保意义,而叠合板施工技术的使用能够进一步保证建筑现场及周边环境的良好性能,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

其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叠合板施工技术的使用能够通过提高施工效率的方式缩短施工周期,并降低施工成本。

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叠合板基本在供应厂商处已经完成了规格等基础项目的施工,无需在施工现场对其进行处理,直接拼装使用即可,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

而传统工序的省略能够有效避免在施工现场开展模板和支撑等工作,进而有效降低施工现场的成本支出,同时,工作量的减少使得所需工人数量一同降低,为此,人力成本也会得到有效缩减,进一步降低工程成本[1]o 第二,技术整体较为简单,能够为建筑工程质量以及施工现场周边环境提供保障。

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混凝土浇筑以及钢筋绑扎等施工作业,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整体操作较为简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易出现质量问题。

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分析方庆国

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分析方庆国

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分析方庆国发布时间:2021-06-16T11:29:12.893Z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4月下作者:方庆国[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近年的不断发展进步,国内住宅产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叠合板作为一种先进的楼板形式,属于住宅产业化的范畴,在当今住宅建设中被广泛应用。

但叠合板施工工艺作为新兴的绿色环保节能型建筑新技术,在实际施工中存在些许不足,如叠合板侧面锚固筋和梁钢筋相冲突,导致节点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山东公司鲁中分公司方庆国摘要:随着我国社会近年的不断发展进步,国内住宅产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叠合板作为一种先进的楼板形式,属于住宅产业化的范畴,在当今住宅建设中被广泛应用。

但叠合板施工工艺作为新兴的绿色环保节能型建筑新技术,在实际施工中存在些许不足,如叠合板侧面锚固筋和梁钢筋相冲突,导致节点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本文根据具体工程实例,针对叠合板吊装和梁钢筋绑扎施工进行研究,很好地解决了叠合板锚固筋和梁钢筋相冲突的问题,提高了叠合板和梁的节点连接质量,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引言从当前我国房建工程施工中能够看出,混凝土现浇体系应用的较为广泛,虽然这对于城市发展有着较大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比如,严重的浪费施工材料,而且施工环境较差,还存在着质量问题。

从这就能够看出,传统的施工方法已经不满足当前需求,那么装配式建筑就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1工程概况某一学院建设采用装配式结构,其总面积为195000m2,一共20栋单体、其中有6栋公寓,在本工程中使用叠合板施工技术进行施工。

通过对其设计进行研究,提前的明确在施工中所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预制构件能够更加顺利的施工。

通过分析吊重,并对塔吊设备进行设计,更好的确保预制构件的顺利完成。

2装配式PC叠合板优化机电预埋施工技术2.1技术原理为保证叠合板的预埋件、预留洞的精确化和标准化,在施工前需对每层楼板进行精准的深化设计,从而确定叠合板预制层内的线槽、线盒、管路、预埋件走向。

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

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

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比较常见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是装配式建筑结构,而叠合板技术就是其中比较先进的一种施工技术。

将叠合板施工技术有效运用到装配式建筑结构中,可以有效确保房屋建设的质量。

本文针对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展开相应分析,以保障装配式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使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得到进一步增强。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结构;叠合板;施工技术1装配式建筑结构中叠合板施工技术的优势叠合板施工技术作为我国装配式建筑结构中最为常见的技术之一,合理的应用这一技术不仅能够有效优化以往建筑工地的施工环境,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以往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结合以往项目工程的研究,笔者认为装配式建筑结构中叠合板施工技术的优势大都集中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叠合板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工程的工期。

尤其是在进行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环节,大部分叠合板都已经在工厂完成了基础项目的施工,不需要在施工现场对叠合板进行二次处理,从而有效缩短了工程的施工周期;第二,叠合板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施工中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比如,在实际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应用预制的叠合板进行施工能够有效减少施工现场模版、支撑等项目的施工,从而减少这一部分支出;第三,相对于传统的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施工而言,装配式建筑结构中叠合板施工技术相对更加简单,更不容易在施工中因为施工人员的技术问题而出现质量问题,从而保障工程施工的效果;最后,装配式建筑结构中叠合板施工技术受外界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能够在不同的施工环境背景下展开施工,进而满足后续建筑建设、施工的不同需求。

基于上述优势,可以发现在我国实际的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叠合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已然成为了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应用到了这一技术。

2叠合板施工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运用2.1制作叠合板在装配式建筑结构运用叠合板施工技术前,施工人员应该先将叠合板的设计和加工工作做好。

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分析_5

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分析_5

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分析发布时间:2021-05-25T06:41:41.930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4期作者:崔世东[导读] 与钢筋桁架叠合板相比,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具有一定的优势。

大连净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辽宁省大连市116000摘要:与钢筋桁架叠合板相比,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目前其刚度计算仍采用等效方法,将钢管及灌浆料等效成混凝土面积代入计算,并未考虑组合结构性能,因而在施工过程中超过 2.4 m 板跨时,理论上仍需布置支撑来满足计算挠度结果,与实际检测结果显示的大跨板高承载力及高抗裂性不符。

本文主要分析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分析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结构;叠合板;施工技术引言从当前我国房建工程施工中能够看出,混凝土现浇体系应用的较为广泛,虽然这对于城市发展有着较大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比如,严重的浪费施工材料,而且施工环境较差,还存在着质量问题。

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部分叠合板设计1.1单向部分叠合板尺寸参数设计及结构选型就单向部分叠合板各项尺寸设计参数的取值,以及结构截面形式,本文提出一些设计方法建议,以利在工厂生产本系列产型产品。

新型单向部分叠合板,预制底板的设计形式。

该单向部分叠合板,除在预制底板截面形式上较已有研究的叠合板截面形式不同,还设计了带孔结构。

预制底板的截面形式多采用常规的整体实心板、整体空心板,或是槽形、T形。

1.2双向部分叠合板尺寸参数设计及结构选型与单向部分叠合板相似,双向部分叠合板经历预制和叠合两阶段的施工拼接而成。

本文提出的新型双向部分叠合板,预制底板的设计形式,也设计了带孔结构。

1.3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部分叠合板结构构造措施通过静力加载试验表明,新型部分叠合板结构受力合理,叠合面没有剪切破坏,能够共同工作。

鉴于试验结果,本文提出一些单、双向钢筋混凝土部分叠合板结构的构造措施,可供工程设计参考使用。

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

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

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发表时间:2020-08-11T08:02:06.949Z 来源:《房地产世界》2020年6期作者:沈玲[导读] 目前,由于采用了现代集成加工方法,装配式建筑结构被广泛应用,其中叠合板施工技术能节省劳动力和工期,同时可以保证施工质量。

在此背景下,本文以装配式建筑结构为研究对象,结合实例对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了技术操作流程和施工要点,以保证施工质量,为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沈玲浙江昌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摘要:目前,由于采用了现代集成加工方法,装配式建筑结构被广泛应用,其中叠合板施工技术能节省劳动力和工期,同时可以保证施工质量。

在此背景下,本文以装配式建筑结构为研究对象,结合实例对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了技术操作流程和施工要点,以保证施工质量,为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结构;叠合板;施工技术引言装配式建筑将作为我国建筑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应用前景广阔,但现阶段装配式建筑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技术人员不断的探索和改进,提高其施工水平。

本文针对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施工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以期为装配式建筑结构中叠合板的施工提供参考。

1工程背景以某住宅小区工程项目为例,该工程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共有3栋高层建筑和10栋洋房建筑。

其中每栋高层建筑为29层,使用叠合板和预制楼梯;洋房建筑每栋4层,使用叠合板和预制楼梯。

同时,叠合板装配率约为16.93%,预制楼梯装配率为2.40%。

2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操作流程装配式构件拆分→叠合板板厚优化→锚固筋优化设计→吊重分析→预制构件的现场堆放及吊装→支撑体系设计→混凝土浇筑。

3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要点3.1装配式构件的拆分在本工程施工中,首先考虑使用装配式剪力结构对预制楼梯和楼板进行分项设计。

其中,叠合板的尺寸和质量应重点设计。

例如,叠合板长度应在5米以内,以避免由于叠合板尺寸过大而引起的吊装和运输裂缝问题。

装配式后植错固筋PC叠合板施工工法(2)

装配式后植错固筋PC叠合板施工工法(2)

装配式后植错固筋PC叠合板施工工法装配式后植错固筋PC叠合板施工工法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中。

本文将从前言、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等方面对该工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前言装配式后植错固筋PC叠合板施工工法是在传统施工工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通过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和错位植筋的方式,实现施工效率的提高和质量的保证。

二、工法特点1. 高效快速:采用装配式施工,可节省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2. 质量可控:通过工厂化生产叠合板和精准预埋植筋,提高质量稳定性,减少质量隐患。

3. 环保节能:减少现场施工噪音、粉尘和废弃物的产生,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4. 施工安全:采用工厂化生产,减少现场作业人员的使用,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三、适应范围装配式后植错固筋PC叠合板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建筑结构,如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厂房等。

四、工艺原理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在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和错位植筋的结构设计和制作工艺。

采取的技术措施有:1. 设计合理的叠合板结构和植筋布置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采用高强度和高精度的预制叠合板,保证叠合板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3. 精准预埋植筋,确保植筋的位置准确,避免植筋与叠合板结构产生冲突。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法的各个施工阶段包括:1. 基础处理:对基础进行清理、浇筑和验收,确保基础满足施工要求。

2. 叠合板安装:将预制的叠合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使用专用连接件和工具进行固定。

3. 植筋补充:在叠合板之间的预留孔洞中补充预埋植筋,注意植筋的长度和位置。

4. 柱、梁拼装:根据设计要求,将柱、梁等构件与叠合板进行连接与拼装。

5. 焊接加固:对连接处进行焊接加固,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和强度。

6. 精修与涂装: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缺陷进行精修,并进行涂装和防腐处理。

六、劳动组织根据施工工法的特点和施工进度,合理组织施工人员,确保施工任务的按时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静养不少于 2h,静养期间应保持环境 温度不低于 5℃。
4)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静养完成后进入专门的蒸汽养护窑 进行蒸汽养护,蒸养时间不少于 4h,蒸汽温度在 40℃ ~50℃之 间,以免混凝土水分流失过快,导致混凝土表面开裂。
2)套管安装完成后,为了确保套管定位准确,在套管中间位 置绑扎一道直径为 6mm的钢筋作为固定支架,确 保 套 管 位 置 准确。
3)植筋胶必须进行复试,符合规定后方可进行施工。
5 施工过程
5.1 流程
预制叠合 板 内 预 埋 套 管 预 制 叠 合 板 工 厂 制 作 并 养 护 到 位预制叠合板进场验收楼层放线搭设板底支撑预制叠 合板吊装预制叠合板就位预制叠合板微调定位锚固钢筋 植筋摘钩安装预埋预留绑扎上层钢筋浇筑混凝土。
3 方案优选
比较合适。
4 装配式后植锚固筋 PC叠合板施工技术应注意的关 键问题
1)套筒埋在混凝土一端处采用一带孔(孔径与叠合板内钢筋 直径相吻合)塑料帽,叠合板内钢筋通过塑料帽内的孔穿入套管 内,钢筋穿入套管 的 长 度 同 套 管 长 度,塑 料 帽 的 孔 与 钢 筋 型 号 必 须吻合,防止漏浆。
5.2 操作要点 5.2.1 预制叠合板内预埋套管
1)套管制作:选取直径为不小于叠合板受力钢筋直径 2.5倍 的套管(材质可以是 PVC或者钢管都可以),截取长度为 10倍叠 合板受力钢筋直径。
2)预制叠合板钢筋绑扎完毕后,在板端每根钢筋位置预留一 预埋套管,套筒埋在混 凝 土 一 端 处 采 用 一 带 孔 (孔 径 与 叠 合 板 内 钢筋直径相吻合)塑料帽,叠合板内钢筋通过塑料帽内的孔穿入 套管内,钢筋穿入套管的长度同套管长度。套管的另一端与叠合 板外边沿齐平(见图 1)。
李孝伟 刘树洪 刘善文 王砚廷
(青岛中建联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100)
摘 要:为保证叠合板根部抗剪力不受损失、提高施工进度和施工便捷程度,对预制叠合板节点的构造进行现场调研及理论研究,
提出了改进措施,并通过同比例构件实验进行了验证,优化后的节点构造,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后植锚固筋,PC叠合板,施工技术
·114·
第 45卷 第 2019年
24期月 山
西


2)混凝土浇筑完毕,采用振动床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振捣结 束后,对表面不平整部位进行人工整平拍实。有效保证上下两侧 混凝土能够协调 统 一、共 同 受 力,这 是 叠 合 板 设 计 首 要 考 虑 的 因 素。注意把握叠合面的粗糙程度,构建合理的截面钢筋[2]。预制 板面应拉毛,拉毛深度不低于 4mm,可用网状滚筒等方法成型。
第20451卷9年第 24期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FVeobl..4 52N0o1.94
·113·
文章编号:10096825(2019)04011303
装 配 式 后 植 锚 固 筋 PC叠 合 板 施 工 技 术
! "#$%&'()*+, 3)套管安装完成后,为了确保套管定位准确,在套管中间位 置绑扎一道直径为 6mm的钢筋作为固定支架。
5.2.2 预制叠合板工厂制作并养护到位
1)浇筑混凝土,采用专用布料机进行叠合板的混凝土浇筑。
收稿日期:20181125 作者简介:李孝伟(1971),男,工程师
2 主要技术难点
1)套管与叠合板内钢筋的连接一端的封堵有一定的难度,若 封堵不好,浇筑叠合板时,混凝土浆液进入套管内,凝固后将影响 后期的植筋工序。
2)套管的位置固定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若在叠合板混凝土 的浇筑过程中,造成套管移位,给后期直接造成困难。
3)叠合板安装到位后的植筋,由于梁钢筋已绑扎到位,植筋 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采用专用工具进行注胶。
中图分类号:TU7式建筑,实现建设可 持 续 发 展[1]。传统的 PC叠合板在施工过程中预留锚固钢筋与梁的横向 水平钢筋发生冲 突,若 先 绑 扎 梁 钢 筋,后 安 装 叠 合 板。 则 叠 合 板 的预留锚固钢筋 与 梁 的 横 向 钢 筋 发 生 冲 突,不 能 直 接 安 装,只 能 采取一些违反规范的非常规措施来进行施工,先将叠合板的预留 锚固钢筋弯折,吊 装 到 位 后 再 进 行 调 直,在 此 操 作 过 程 中 对 叠 合 板根部的抗 剪 力 造 成 了 损 失。如 果 先 安 装 叠 合 板,后 绑 扎 梁 钢 筋,施工速度慢,且施工难度大。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通过对预 制叠合板节点 的 构 造 进 行 现 场 调 研 及 理 论 研 究,提 出 了 改 进 措 施。并通过同比例构件实验进行了验证。优化后的节点构造,完 全满足设计要求。在这结合工程实例介绍装配式后植锚固筋 PC 叠合板施工技术。
1 工程概况
海尔世纪公馆二期 F区项目,位于青岛市市北区蚌埠路 15号。 项目总建筑面积 79042.84m2,其中地下 3层,18301.1m2(含人 防);地上 29层,58071.3m2。主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 为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 6度。本工程主体 3层 ~28层为预制构 件装配式。预制构件包括:预制楼梯、叠合式预制楼板。
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 1)采用出筋的叠合板,若先绑扎梁钢筋,后安装叠合板,则叠 合板的预留锚固 钢 筋 与 梁 的 横 向 钢 筋 发 生 冲 突,不 能 直 接 安 装, 只能采取一些违反规范的非常规措施来进行施工,先将叠合板的 预留锚固钢筋弯 折,吊 装 到 位 后 再 进 行 调 直,在 此 操 作 过 程 中 对 叠合板根部的抗剪力造成了损失。如果先安装叠合板,后绑扎梁 钢筋,施工速度慢,且施工难度大。 2)采用不出筋叠合板,安装方便。但规范规定现浇的叠合层 厚度不小于 80mm,增加了自重,加大了建设成本。 3)采用后植锚固筋叠合板,施工简便快捷,质量可靠,现浇叠 合层混凝土厚度同出筋叠合板。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技术难点,认为后植锚固筋叠合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