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原理考点

合集下载

05601园林艺术原理

05601园林艺术原理

05601园林艺术原理1.园林规划设计的知道思想?1).要搞好园林规划设计,必须具备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必须贯彻实用、经济和美观相结合的规划设计原则。

3.继承与创新也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

2.什么是园林?园林,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园林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

3.什么是绿化?绿化泛指除天然植被以外的,改善环境而进行的树木花草的栽植。

广义绿化园林范畴。

3.什么是园林四要素?园林四要素是土地、水体、植物和建筑。

名词解释公共园林:包括花园、街心花园、小游园以及道路绿化等。

其中公园包括市公园、区公园、文化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森林公园、雕塑公园、体育公园、科学公园、交通公园、游乐园、纪念性公园、文物古迹公园以及各种专类性花园等。

4.园林学的研究范围是什么?园林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和大地景观三个层次。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园林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按绘画原则创造的,一类是按建筑原则建造的。

5.什么是园林艺术?园林艺术主要研究园林创作的艺术理论,其中包括园林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园林设计的艺术构思和总体布局,园景创造的各种手法、形式美构图的各种原理在园林中的运用。

6.园林美的内容(简答)园林美的内容括规则与不规则的形式。

7.什么是艺术美?艺术美是自然美和生活美的拨高。

8.园林美是什么?园林美是艺术美和自然美与生活的高度统一。

9.★园林风格(名词解释)园林风格指反映国家民族文化传统、地点特点和风俗民情的园林艺术形象特征和时代特征。

10、西方园林代表及特点?西方园林代表:意大利:台地式园林英国:自然风景或景致式园林法国:几何规则图案或园林11、园林风格的类型:中国古典园林最突出风格——山水造景。

园林风格类型分规则式与自然式,规则不对称式和混合式。

12、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力求神似;2、诗情画意;诗情画意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3、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揉;13、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及时特征?现代园林的特征:1、把过去孤立的、内向的园转变为开敞的、外向的整个城市环境。

园林设计与艺术原理重点总结

园林设计与艺术原理重点总结

园林设计与艺术原理重点总结第一篇:园林设计与艺术原理重点总结园林设计与艺术原理1、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与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筑山理水叠石),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而成的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环境。

2、园林美:园林美是园林设计师在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生活美的高度概括而产生的审美意识与园林形式的向机统一。

3、园林艺术: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艺术。

主要研究园林创作的艺术理论,其中包括园林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园林设计的艺术构思和总体布局,园设创作的各种手法,形式美构图原理,园林中运用等。

功能分区:休憩游乐区,政治文化,科学,服务设施,园务管理……4、园林学:园林学是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来创造优美的,生态平衡的生物境域的学科,通俗的说就是研究园林的学科。

5、地形:地表面的外观,是指地球表面的三维空间的起伏变化。

微地形:起伏最小的地形成为微地形。

一、地形的类型与特征1、平坦地形:1)开阔空旷暴露,缺少私密性,因此要应用其他空间限制因素(植被、墙体)加以改造,满足各种需求。

2)平坦地形属于外向型空间,具有多方向特征,空旷、宁静,空间单调,无视线交点,视线开阔。

2、凸地形1)特点:比周围环境地区高,则视线开阔,具有延伸性。

2)造景应用:A、可组织成为观景之地B、凸地形形成作为景观的焦点,形成选景之地C、当高处的景物到达一个体量时,还能产生一种控制感(颐和园的万寿山、佛香阁)3、凹地形1)特点:比周围的地形低,视线封闭 2)造景应用:A、凹地形的低凹处能汇集视线可精心布置景物B、凹地形坡面既可观景也可布置景物二、地形的功能作用(一)生产功能1、改变小气候2、改善种植条件,增加绿化面积(二)使用功能1、丰富活动界面2、控制游览速度和游览路线3、组织排水1)地表的排水由地面决定,在地形设计中应考虑地形与排水的关系,地形和排水对坡面稳定性的影响。

2)合理安排排水和汇水线。

3)若地形起伏过大或坡度不大,但同一坡面延伸过长时,则会引起地表径流,产生滑坡,因此,地形起伏变化应适度,坡度应适中。

园林艺术原理考点

园林艺术原理考点

园林艺术原理考点园林艺术原理是指在园林设计和创建中所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理念。

园林艺术是人类对自然的理解和创造的艺术形式,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的结合来打造出美丽而实用的园林空间。

园林艺术原理考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协调统一原则:园林艺术要求景观要协调统一,即整个园林空间要有一个整体的综合性和协调性。

这包括景观元素、色彩、造型、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统一2.自然性原则:园林艺术追求还原自然形象和自然风貌,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要尽量使园林景观看起来自然、真实,仿佛是大自然的延伸。

3.主题性原则:园林艺术在设计时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意图,通过园林景观来表达特定的情感、思想或理念。

园林主题可以是任何与人类生活、自然或文化相关的主题。

4.可持续性原则:园林艺术要强调可持续性发展,在设计和创建过程中要考虑到环境和生态保护。

这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植物的选择与保护、土地的环保利用等。

5.艺术性原则:园林艺术注重艺术性和审美价值的追求,要求园林景观具有独特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这包括景观的造型、色彩、质感、比例等方面的设计。

6.功能性原则:园林艺术要兼顾实用性,即园林景观要满足人们的需要和使用功能。

这包括公共场所的休闲、康复、娱乐、活动等方面的考虑。

7.空间感原则:园林艺术要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层次感来创造出丰富的空间体验。

这包括景观的远近、高低、开合等方面的设置。

8.文化意义原则:园林艺术要注重文化意义的传承和表达,体现人类文明的精神内涵和历史传统。

这包括园林中的文化元素、文化符号和艺术样式等。

9.应用技术原则:园林艺术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技术设备,提高园林空间的设计和创建水平。

这包括景观设计软件、建筑材料、照明技术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10.人文关怀原则:园林艺术要贴近人们的需求和关怀,创造出宜人、舒适的园林空间。

这包括公共设施、无障碍设计和社区参与等方面的考虑。

通过对园林艺术原理的学习和理解,设计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园林设计和创建的方向,为人们创造出美丽和实用的园林空间。

园林艺术原理考点

园林艺术原理考点

一、名词解释(6抽4)1、园林:是指在一定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2、园林艺术:是一种依照美的规律来改造、改善或创造园林环境,使之更自然、更美丽、更符合时代与社会审美要求的艺术创造活动。

3、形式美:是指客观事物与艺术作品在形式上的美,与内容美相对应,形式美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体、线条、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

4、园林造景:是指通过一定艺术加工手段,利用环境条件和构成园林的各种要素创造所需要的景观。

5、因时而借:是指根据时令的变化而借入不同的景色,利用一年四季、一日之时大自然的变化和景物配合组景。

6、框景:用类似画框的门、窗框架或由乔木树冠抱合而成的自然空框,将远景包围起来,使游人产生错觉,将现实风景误认为是一幅嵌于镜框中的图画,因而将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

这种利用景框所观赏的景物称为框景。

二、填空(13抽6-7)1.世界三大造园系统:西亚、欧洲、中国园林。

2.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A.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B.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C.诗画的情趣D.意境的含蕴。

3.峰石的审美标准:瘦、透、漏、皱、丑。

4.造景手法:主从手法、层次手法、借景手法、抑扬手法、前景处理手法。

5.突出主景常用手法:主景升高、中轴对称、轴线端点和风景视线的交点、对比与调和、渐层、重心处理。

6.直接借景:近借、远借、仰借、俯借、因时而借。

7.前景处理手法:框景、漏景、夹景、添景。

8.园林空间的类型:①开敞空间和开朗风景。

②闭合空间和闭锁风景。

③纵深空间和聚景。

9.园林空间的构成要素:底面、顶面、垂直面。

10.空间分隔:以地形地貌分隔空间、利用植物材料分隔空间、以建筑和构筑物分隔空间、以道路分隔空间。

11.构成园林实体的四大造园要素(园林要素):地形、水景、植物、建筑及构筑物。

园林艺术考试重点

园林艺术考试重点

园林艺术一1 园林的概念。

园林是在一定的地段X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根据功能要求和经济技术条件而形成的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

2园林的构成元素山石,水体,植物,建筑3水体的形式❖可分为自然式、规那么式和混和式三类。

自然式水体是保持天然的或模仿天然形状的河、湖、溪、涧、泉、瀑等,水体在园林中多半随地形而变化,有聚有散,有曲有直,有高有下,有动有静。

规那么式水体是人工开凿成几何形状的水面,如运河、水渠、方潭、圆池、水井与几何形体的喷泉、瀑布等。

混和式的水体是两种形式的交替穿插或协调使用。

4园林艺术的特征园林学:用来研究人与环境、自然要素相互依存的关系下,怎样创造一个供人类居住、生活、工作、游憩的合理、优美的生活境域,以与更大X围的环境,为了生态系统的平衡、环境质量的改善、大地自然景观的保护而进展净化的一门学科。

园林艺术研究的内容:在园林学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利用园林要素,创造一个艺术的环境——心灵的家园。

5世界园林的分类1〕古希腊园林2) 古罗马园林3〕古埃与园林4〕古巴比伦园林5〕伊斯兰园林6〕中世纪欧洲园林7〕意大利园林8〕法国勒诺特式园林9〕英国自然风景园6世界园林的开展过程和英国和美国的代表人物以与作品1、原始社会——萌芽期前期:人和自然的关系处于感性的适应状态后期:处于亲和状态。

出现了果园、菜圃、养殖动物的园囿——形成园林的萌芽2、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世界园林的开展阶段园林的服务对象为少数的统治阶级,为私人所拥有;封闭的,内向型的;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视觉景观的效果美,陶冶情操。

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3、英国革命以后除私人园林外,出现了有政府出资经营和所有的,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园林设计摆脱了私有的局限性,由封闭的内向型变为开放的外向型;园林具有了一定的环境效应和社会效应。

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公共园林占主导地位,确立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出现许多园林城市;园林绿化以创造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为根本目的,广泛利用生态学、环境科学以与各种先进的技术;园林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园林艺术已作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跨学科的综合性和公众参与性成为园林艺术创作的主要特点。

园林艺术原理复习提纲

园林艺术原理复习提纲

园林艺术原理复习提纲一、园林艺术概述1.园林艺术的定义和概念2.园林艺术的历史演变和发展3.园林艺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二、园林艺术的要素与原则1.园林艺术的要素a.基础土地与自然环境b.建筑和构筑物c.植物和植被d.水体和水景e.道路和路径f.装饰和雕塑2.园林艺术的原则a.整体性原则b.自然性原则c.开放性原则d.可持续性原则e.功能和使用性原则三、园林艺术的设计与规划1.园林艺术设计的概念与特点2.园林艺术设计的步骤与方法a.方案设计b.施工图设计c.施工管理d.成果评价3.园林艺术规划的概念与原则4.园林艺术规划的内容与范围a.城市公共绿地规划b.园林景观规划c.历史文化名园保护规划四、园林艺术的表现与效果1.空间感和景深感的表现2.运动感和起伏感的表现3.视觉效果和景色的呈现4.颜色对比和植物组合的效果五、园林艺术的项目与案例分析1.历史名园案例分析a.故宫的皇家园林设计与建设b.英国的皇家花园设计与管理c.法国凡尔赛宫的花园设计与修复2.现代公园案例分析a.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与管理b.东京迪士尼乐园的景观设计与旅游规划c.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建设与运营管理六、园林艺术的保护与管理1.历史名园的保护与修复2.公共绿地的管理与维护3.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七、园林艺术与现代社会1.园林艺术的文化与教育价值2.园林艺术的社会功能与意义3.园林艺术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上是园林艺术原理复习提纲,你可以根据这个提纲进行详细的复习和总结,重点掌握园林艺术的要素和原则,了解园林设计与规划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园林艺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和效果。

此外,还需要关注园林艺术的保护与管理,以及园林艺术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希望这个提纲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园林艺术原理整理

园林艺术原理整理

中西方不同的园林审美观①中国古代士大夫对自然山水的态度一直联系“天人合一”思想,表现人与自然和谐;②西方哲学以认识论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纲,人与自然较多地处于对立的关系,以人为中心,人定胜天,每认识一点自然规律就会用来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力图战胜自然。

园林美(定义):以自然形态的物质材料为主体创造而成,兼具表现、再现艺术特点的三度空间的风景美,游赏者的审美活动必须在这一风景空间中完成。

园林美的特征:①自然性⑴主要材料多样及变化⑵园林景色表现自然关系的美,景物的布置与组合符合自然风景中景物组合的各种关系⑶园林风景空间同样充满着活力和生气⑷生境、画境、意境;②空间性⑴真实的空间美⑵流动灵活、自由多变是我国园林艺术美含蓄、曲折、有韵味的不可缺少的条件⑶空间中各种风景主题的展现受时间限制⑷景色对时间的限制性;综合性⑴结构复杂,成分多样,蕴含的美也就越丰富⑵既有自然山水美,又凝聚了社会艺术美的精华⑶自然符号和人文符号的综合⑷五官的综合感受;④固定性⑴空间的不可移动性⑵时间的限制性和不可复制性。

法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①园林形式表现皇权至上的主题思想;②园林构图中,府邸居中心地位,通常建在园林的至高点上,起控制全园的作用;③花园本身的构图体现专制政体的等级制度;④园林环境完全体现人工化的特点;⑤需要很大的场地,并要求地形平坦或略有起伏;⑥水景创作上,采用法国平原上常见的湖泊河流形式,以形成镜面似的水景效果;⑦植物上广泛采用丰富的阔叶乔木,明显反应四季变化;⑧府邸旁的刺绣花坛是法国园林的独创;⑨在园内道路上,将小池等小品装饰设在路边或交叉路口。

造景手法:①比拟手法:比拟对象知名度要高,借形借神都应根据基址特点进行再创造。

⑴模山范水,模拟名川大山江河湖海;⑵景区因地制宜再创造,另成佳景;⑶文化古迹;⑷模拟文学作品;⑸民风民俗。

主从手法:主景突出,配景衬托。

⑴主景升高,使主景鲜明;⑵配景简洁;⑶主景与背景之间有一定反差。

园林艺术原理复习资料

园林艺术原理复习资料

复习大纲一、名词1、城市绿地: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

2、古典园林:对古代园林和具有典型古代园林风格的园林作品的统称。

3、园林规划设计:是指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对拟建的园林绿化用地进行规划设计、做出方案、绘出图纸、编制说明书等设计文件的一系列工作过程。

4、添景:就是为了求得主景或对景有丰富的层次感,是在主景前面加植花草、树木或铺山石等,使主景具有丰富的层次感。

5、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使对象成为一种能够引起爱慕和喜悦的感情的观赏形象,就是美。

6、绿化:栽种植物以改善环境的活动。

7、视距:赏景点与景物之间的距离,称赏景视距。

8、私家园林:古代官僚、文人、地主、富商所拥有的私人宅园。

9、开朗风景:在开敞空间中所呈现的风景。

10、园林建筑:建造在和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物,常见的有、、廊、阁、、楼、台等建筑物。

11、对景:视景空间中景点、建筑间的相互呼应关系。

12、皇家园林:古代皇帝或皇室享用的,以游乐、狩猎、休闲为主,兼有治政、居住等功能的园林。

13、囿: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

14、苑: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有宫室和别墅,供帝王居住、游乐、宴饮的一种园林类型。

15、园林: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因地制宜地改造地形、整治水系、栽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创作而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

16、艺术美:自然美与社会美经过加工,成为真、善、美的统一表现即是艺术美。

17、园林形式:通过地形、山水、建筑群、花木等作为载体衬托出人类主体的精神文化。

18、物境:分“生境”.“画境”。

19、闭合空间:人的视线被四周景物屏障遮挡的空间。

20、交替韵律:由二、三种组成因素,按固定组合,有规律的连续构图。

21、堤:是将大水面分隔成不同景区的带状陆地。

22、园林艺术:在园林创作中,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自然和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6.直接借景:近借、远借、仰借、俯借、因时而借。

)4名词解释(6抽7.前景处理手法:框景、漏景、夹景、添景。

(或通过改造地形是指在一定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1、园林:8.园林空间的类型:①开敞空间和开朗风景。

②闭合空间和闭锁风景。

、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③纵深空间和聚景。

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9.园林空间的构成要素:底面、顶面、垂直面。

使之更:是一种依照美的规律来改造、改善或创造园林环境,2、园林艺术10.空间分隔:以地形地貌分隔空间、利用植物材料分隔空间、以建筑和自然、更美丽、更符合时代与社会审美要求的艺术创造活动。

构筑物分隔空间、以道路分隔空间。

形与内容美相对应,:3、形式美是指客观事物与艺术作品在形式上的美,11.构成园林实体的四大造园要素(园林要素):地形、水景、植物、建筑式美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体、线条、声音等)及构筑物。

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

12.置石的方式:特置、对置、群置、散置。

利用环境条件和构成园林的各、4园林造景:是指通过一定艺术加工手段,13.点缀作用的休憩类建筑:亭、廊、榭、舫、楼阁。

种要素创造所需要的景观。

五、简答(11抽5-6)一:5、因时而借是指根据时令的变化而借入不同的景色,利用一年四季、1、意大利台地式园林艺术特点:日之时大自然的变化和景物配合组景。

(1)立体的园林景观(2)严整的几何布局将:6、框景用类似画框的门、窗框架或由乔木树冠抱合而成的自然空框,(3)动态的水景(4)注重装饰将现实风景误认为是一幅嵌于镜框中远景包围起来,使游人产生错觉,2、法国几何图案式园林艺术特点:这种利用景框所观赏的景物称为的图画,因而将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

(1)布局:①特点是整齐一律、均衡对称,具明确轴线引导,讲究几框景。

何图案组织。

②布局强调有序严谨、规模宏大,轴线深远,从四、)抽13填空(6-7而形成一种宽阔规整的园林。

③一切都表现为人工创造的力量。

:西亚、欧洲、中国园林。

世界三大造园系统1.(2)水景:①运河是勒·诺特尔式园林最典型的特征,它强调花园中的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 2.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B.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A.轴线,又利于蓄水和排水,同时还是重要的水上游乐场所。

② C. 糅意境的含蕴。

D.诗画的情趣喷泉是法国园林水景中另一个重要的造景要素,通常与雕塑结:瘦、透、漏、皱、丑。

3.峰石的审美标准合,布置在轴线上或园路的交点上。

:主从手法、层次手法、借景手法、抑扬手法、前景处理手 4.造景手法(3)花坛、丛林:花坛是法国花园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

从把园法。

林简单地划分成格形花坛,直至把花园当做整幅构图,按图案:主景升高、中轴对称、轴线端点和风景视线的交 5.突出主景常用手法来布置刺绣花坛,形成与宏伟的宫殿相匹配的气魄,是法国园点、对比与调和、渐层、重心处理。

.林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

行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的结果,包括统一与变化、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尺度与比例。

雕塑、花格墙:①维贡特庄园的雕塑布置开创了法国园林装饰的(4)(1新风气。

后又被路易十四大量地运用于凡尔赛宫苑中,并为此)统一与变化:①统一的法则:色彩的统一、形式与风格的统一、比例与尺度的统一、园林内外环境的统一而专门在罗马设立法兰西学院,培养雕塑人才。

②勒·诺特尔时②变化的法则:功能准则、美的法则代,花格墙成为最为盛行的一种庭院布局构成。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艺术特点3、(2)对称与均衡:①对称的法则②均衡的法则:对称均衡、不对称均衡风格:①与法国勒·诺特尔几何风格完全相反,追求牧歌式的自然(1)(3)对比与调和:①对比的法则:主从对比、空间大小对比、虚实对比、田园景色。

②自然风景园没有明显的轴线或规则对称的构图,虽疏密对比②调和的法则:形的调和、色彩的调和、然没有规则式园林的宏伟壮丽,但是却拥有亲切宜人的自然气(4)息。

节奏与韵律:①节奏的法则②韵律的法则:简单韵律、渐变韵律、起伏韵律、交错韵律①英国自然风景园抛弃了一切几何形状和对称均齐的布局。

)(2手法:(5)尺度与比例:①尺度的法则②比例的法则:黄金分割、整数比、②在英国风景式园林中,大片的缓坡草地成为园林的主体,并一平方根矩形、勒·柯布西耶直延伸到建筑、水体的周围。

6、园林空间((1)地形要有起伏(2)层次:)3环境处理:英国自然风景园讲究园景与园外自然环境的融合。

分隔空间(4()建筑布置:在园林总体布局中,建筑不再起主导作用,而是与自3)空间互相穿插及贯通(4)对比(5)曲折(然风景相融合。

6)透视原理的利用7:、假山造景艺术要求:中国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的特点、4(1)主客分明(2)要有层次(3)山势起伏(4)曲折回抱(5)虚实相生家园林:规模宏大,华丽富贵,其造园思想主要在于显示皇权1()皇8、水景的艺术处理手法:的至高无上。

(1家园林:善于将有限的空间进行分割,巧妙地组合成千变万化2()私)衬托手法(2)对比手法:①形式对比再现大自然的利用咫尺山林及花草、的园林景色,水面和建筑,②势态对比(3)借声手法:①幽静感小中追求以少胜多,将自然美、美景,人工美有机地统一起来,②活泼感③音乐感(4)点色手法:①点色②破色见大,以精取胜,富于变化。

③借色(5)光影手法②稳定性③天然性④神秘性观园林:①开放性寺)3(、形式美法则:5(6)贯通手法③集散②引流藏引手法:①藏源)7(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于美的形式规律进9、水体空间界面处理:建筑体量大,彩画多,立石规模大,园林整体开阔舒朗,在规模和装饰上都胜过皇家园林和宗教园林。

4)汀步(5)建筑(1)桥(2)岛(3)堤岸(3).宗教园林:中国的宗教园林个性最不明显,在表达上,较少体现宗、10植物规则式与自然式的配置:教意义,而是更多地与儒家结合,形成三教合一的特征。

②列植在手法上,(1)规则式配置:①对植园林成为建筑群体轴线的延伸和附属。

日本的宗教园林风格明显,④林植②丛植③群植(2)自然式配置:①孤植:、园林建筑的特点11讲究禅思枯意,靠园林本身塑造宗教气氛和形象。

在手法上有非常独特的枯山水庭院,1()园林建筑的功能要求,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休憩和文化娱乐生而神社园林则以建筑为主,庭前的白砂映衬出神圣与神秘。

活。

2)造园手法的差异)(2由于园林建筑受到休憩游乐生活多样性和观赏性强的影响,在设计(而日本园林则偏重于从总体来看,中国古典园林偏重于人工成分,方面的灵活性特别大,可说是无规可循。

自然成分。

园林建筑所提供的空间要适合游客在动中观景的需要,务求景色富)(3人工味较浓;硬朗,水域开阔,1).在山水方面:中国园林的假山高大、于变化,做到步移景异。

而尺度都偏小,一般都用覆盖草皮的土山,)(4园林建筑是园林与建筑有机结合的产物,无论是在风景区日本园林则无论山水,中国园林属或市区内造园,出自对自然景色的向往,都要使建筑的设计有助于)人工味较淡。

不用假山,水域也更接近自然溪流沼泽,(5 增添景色,并与园林环境相协调。

于山性,日本园林则属于水性。

灌木,且多用高大浓荫的乔木、在植物方面:中国园林中的绿化少,2).组织园林建筑空间的物质手段,除了建筑营建之外,筑山、理水、6()喜而日本园林中绿化量大,以点缀散植为主,植物配置也十分重要。

植物极少整形修剪;抽论述题(六、42 )成丛栽植,整形修剪比较常见。

体量小。

日本园林建筑少,:、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传统园林的比较体量大;在建筑方面:中国园林建筑多,3).1表明1(建筑的群体组合讲究联系和紧凑的布局,园林类型的比较)中国园林装饰华丽,有一定的皇家园林:1).水面开阔,山体高耸,中国皇家园林规模大,中国园林与外界一般日本园林则尊重自然的造化。

工艺上的人巧;日轴线和对称,显出庄重、典雅、气派、大方、华贵等特点。

日本皇较厚的墙隔开,表明人与自然的平等和独立;都用较实、较重、表明人与自家园林起自飞鸟时代,手法都是小山小水、茅茨草屋、不施粉黛、也以透和薄为特色,本园林较少用围墙,即便用围墙,树多屋少、伏势置石、土桥平桥,且规模较小。

然的亲近。

山体矮私家园林:2).中国的私家园林特点是面积小、文人意味浓厚、而中国园林的这种对话体日本园林的游览重于心与心的天人对话,现为人与自然的面对面。

其特点是园林面积大,日本的私园以武家园林为主,水面狭窄。

小、.2、北方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的比较:(1)植物与水体的关系:1).水边的植物配置平面布局(1)水边植物配置切忌等距种植及整体修剪,以免失去画意。

在构图所以常取内向的形式,因为在市井内建园,江南园林由于多处市井,上,注意应用探向水面的枝、干,尤其是似倒未倒的水边大乔木,以周围均为他人住宅,一般均不可能获得开阔的视野和良好的借景条件。

起到丰富水面层次和增添野趣的作用。

所以多数景点、建筑北方皇家园林由于地处自然环境既优美,又开阔,2).驳岸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以广为借群均取外向布局或内、外向相结合的布局形式,这样,驳岸分土岸、石岸、混凝土岸等,植物配置原则是既能使山和水虽取内向而且本身又具有良好的外观。

皇家园林中的少数园中园,景,融为一体,又对水面的空间景观起主导作用。

土岸边的植物配置,应的布局形式而自成一体,但还有照顾到与外部环境的有机联系。

结合地形、道路、岸线布局,有近有远,有疏有密,有断有续,曲曲2()空间处理弯弯,自然有趣。

石岸线条生硬、枯燥,植物配置原则是露美、遮丑,渗透,江南园林比较开敞、通透,内外空间有较多的连通、层次变使之柔软多变,一般岸边配置垂柳和迎春,让细长柔和的枝条下垂至内外空间的界线比较分明。

北方园林则比较封闭,在堆化也比较丰富。

水面,遮挡石岸,同时配以花灌木、藤本植物和草花,如变色鸢尾、江南园林则较虚幻空山叠石方面,北方园林的山石一般比较凝重浑厚,黄菖蒲、燕子花、地锦等进行局部遮挡(忌全覆盖、不分美丑),增加灵。

活跃气氛。

3()建筑外观3).水面的植物配置江南园林远比北方皇家从建筑的外观、立面造型和细部处理来看,水面景观低于人的视线,与水边景观呼应,加上水中倒影,最宜园林轻巧、纤细、玲珑剔透。

如翼角起翘,北方较平缓,南方很曲翘:;观赏。

水中植物配置用荷花,以体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在其他细江南园林则较轻巧;又如墙面,北方园林建筑显得十分厚重,红”的意境。

若岸边有亭、台、楼、阁、榭、塔等园林建筑时,或种有部处理上,江南园林不仅力求纤细,而且在图案的编织上也相当灵巧,树姿优美、色彩艳丽的观花、观叶树种时,则水中植物配置切忌拥塞,北方园林则比较严谨、粗壮、朴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