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单管放大电路
7个基本单管放大电路

3.输出电阻小,带负载能力强。
7
基本阻容共集
7个基本单管放大电路:
序号
电路名称
基本电路
静态工点
等效电路
动态指标
说明
1
基本共射
1.有电压放大能力,也有电流放大能力,用在多级放大电路的中间级;
2.电压放大倍数为负,表示输出和输入相位相反;
3.输出电阻相等。
2
基本直耦共射
3
基本阻容共射
4
带Re阻容共射
5
Q点稳定电路
6
基本共集电路
1.没有电压放大能力,有电流放大能力,用在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级和输出级;
实验2单管交流放大电路

实验2单管交流放大电路实验目的:1. 学习单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2. 掌握单管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3. 通过实验,了解单管放大电路的放大特性。
实验原理:单管交流放大电路是一种利用晶体管进行电压放大的电路,其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VCC为电源电压,RE为电阻,VBE为基极-发射极电压,IC为晶体管的工作电流,RL为负载电阻,VS为输入信号。
在这个电路中,晶体管的基极与信号源之间串联一个耦合电容,用来隔离DC信号,只通过交流信号。
当输入一个交流信号时,信号在耦合电容上产生一个交变电压,将晶体管的基极电压周期性变化。
由于发射极与基极之间存在一个固定的电压VBE,因此,当基极电压变化时,发射极电压也会随之变化,改变电流IC。
在交流工作条件下,这种电流变化将与输入信号同步。
当晶体管基极电压增加时,发射极电压也会增加,使电流增大,从而使负载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加。
因此,当输入信号为正时,输出信号也会同步地增加。
当输入信号为负时,输出信号也同步地减小。
总而言之,单管放大电路可以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达到放大器的放大效果。
实验器材:2. 变压器;3. 示波器;4. 电源。
实验步骤:1. 连接实验板将变压器连接到实验板上,将示波器连接到实验板输出端口,将电源连接到实验板上。
2. 调整电路参数调整电路参数VCC、RL、RE的大小,使实验板输出的波形为正弦波,并且波峰尽可能地靠近电源电压。
3. 更改输入电压更改输入电压,观察输出波形和幅度的变化。
4. 测量放大倍数根据示波器上的输出波形来测量输入和输出电压的幅度,并计算得到放大倍数。
注意事项:1. 在实验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电路参数,使得晶体管能够正常工作。
2. 当更改输入电压时,需要逐渐地改变电压,以防止电压过高损坏电路。
3.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仪器,以确保实验的正确进行。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使用单管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板来验证单管放大电路的放大特性。
通过调整电路参数,我们能够得到稳定的正弦波形并计算出放大倍数。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单管放大电路,了解单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单管放大电路的工作特性,以及对单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进行实验研究。
实验仪器与设备:1. 电源,直流稳压电源。
2. 示波器,双踪示波器。
3. 信号源,正弦波信号源。
4. 电阻,多个不同阻值的电阻。
5. 电容,多个不同容值的电容。
6. 二极管。
7. 三极管。
8. 万用表。
实验原理:单管放大电路是由一个三极管(或者场效应管)和少数几个被动器件(电阻、电容)组成的放大电路。
在单管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基极电流小的特点决定了单管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较高,而集电极电流大的特点决定了单管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较低。
单管放大电路能够将输入信号放大到较大的幅度,同时保持信号波形的不失真。
实验步骤:1. 搭建单管放大电路电路图,连接好各个元器件。
2. 调节电源电压,使其符合三极管的工作电压范围。
3. 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并记录波形。
4. 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并记录波形。
5. 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度,并计算放大倍数。
6. 测量单管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单管放大电路能够将输入信号放大到较大的幅度,且输出信号的波形基本与输入信号一致。
随着输入信号频率的增加,输出信号的幅度有所下降,说明单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存在一定的限制。
通过测量,我们得到了单管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数值,验证了单管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较高,输出电阻较低的特性。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搭建单管放大电路,深入了解了单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掌握了单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规律,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同时,也加深了对电子电路原理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单管放大电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意识到了单管放大电路的局限性,为今后的电子电路设计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电工电子技术_基本放大电路

8.1
7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图8.3
放大电路动态工作电流、电压的变化情况
8.2
8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直流通路及静态工作点
8.2.1
放大电路不加输入信号(ui=0)时的 状态称为静态。静态时放大电路中只有 直流电源作用,由此产生的所有电流、 电压都为直流量,所以静态又称为直流 状态。静态时三极管各极电流和极间电 压分别用IB、UBE、IC、UCE表示。这些量 在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上各确 定了一点,该点称为静态工作点,简称 Q点。 静态时直流电流通过的路径称为直 流通路。由于C1、C2的隔直流作用,放 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如图8.4所示。
这里直流分量是正常放大的基础,交流分量是放大的对象,交流量搭 载在直流上进行传输和放大。如果三极管工作总是处于放大状态,它们的 变化规律是一样的。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关注的就是交流信号的传输和放 大情况,动态分析的电路指标主要包括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 阻等。
8.3
12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图8.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8.1
5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2.各元器件的作用 (1)晶体管VT (2)集电极电源EC (3)集电极电阻RC (4)基极电源EB和基极偏置电阻RB (5)电容C1和C2 由于该电路使用两组电源,很不经 济。若只使用电源EC,将RB连到EC上, 只要适当调整RB阻值,保证发射结正偏 ,产生合适的基极偏流IB,就可省掉电 源EB。另外,为了使作图简洁,常不画 出电源回路,只标出EC正极对地的电位 值UCC和极性(“+”或“-”),如图8.2 所示。
图8.8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
8.3
multisim单管放大电路

multisim单管放大电路单管放大电路是一种基本的放大电路,在电子学的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
它可以将电流、电压和功率等信号进行放大,使其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中。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Multisim软件中搭建一个单管放大电路,并对其进行分析。
第一步:选择元器件在Multisim中,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元器件来搭建一个单管放大电路。
我们可以在元器件库中选择一个NPN型晶体管作为放大器的放大元件,如下图所示。
此外,我们需要一个电阻器、电源、信号源以及耦合电容等元器件,用于搭建放大电路的基本框架。
第二步:搭建电路图在Multisim软件中,我们可以使用电路图模式来构建单管放大电路。
通过将元器件拖拉到电路板上,并使用连线工具连接元器件,我们可以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在该电路图中,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输入信号VIN,经过一个200欧姆电阻器RI限流,然后进入电容C1。
电容C1起到了去除杂波和直流分量的作用。
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地,基极通过一个10k欧姆的电阻R1接在信号源与电阻RI之间。
随着输入信号的增大,晶体管的电流会逐渐增大,从而放大输入信号。
由于放大电流的存在,输入信号被转换为一个增强的输出信号VOUT,经过一个200欧姆负载电阻RL后输出。
第三步:运行仿真在搭建好电路图之后,我们需要通过Multisim软件运行仿真,并对电路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电路中各元器件的电压和电流,我们可以推导出电路的工作原理。
在Multisim中,我们可以使用“直流工具”来模拟电路中的直流电流,并通过调整电阻、电源、信号源等参数来搭建更加精细的电路模型。
例如,我们可以设置输入信号的幅度为10mV,频率为1kHz,并使用AC边界条件来对电路中的交流电流进行模拟。
通过分析输出信号的频响特性和增益曲线,我们可以了解电路的放大率和频率响应等信息。
第四步:分析成果通过Multisim模拟,我们可以得到单管放大电路的增益曲线图,并计算出电路的工作点和直流放大倍数等关键性能参数。
模电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T ( C U B ) 不 E I B I C 变
温度T (C) IC ,
若此时I B
,则I
、
CQ
U CEQ在输出特性坐标
系中的位置就可能
基本不变。
2.4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一、典型电路
消除方法:增大Rb,减小Rc,减小β。
例2-1:由于电路参数的改变使静态工作点产生如图所示变化。 试问(1)当Q从Q1移到Q2、 从Q2移到Q3、 从Q3移到Q4时, 分别是电路的哪个参数变化造成的?这些参数是如何变化的?
4mA 3mA 2mA 1mA
40µA
Q3
Q4
30µA 20µA
IB=10µA
2 6 m V
2 6 m V
r b e 2 0 0 ( 1 ) I E Q 2 0 0 ( 1 3 0 ) 1 . 2 m A 8 7 1 . 6 7
R i R b ∥ r b e r b e 8 7 1 . 6 7 R o R c 6 k
2.4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温度对Q点的影响
2、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性能指标分析)
(1)放大电路的动态图解分析法
结论: 1. ui uBE iB iC uCE uo
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
2、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性能指标分析)
(1)放大电路的动态图解分析法 二、图解分析
结论: 2. uo与ui相位相反;3. 测量电压放大倍数;4. 最大不失 真输出电压Uom (UCEQ -UCES与 VCC- UCEQ ,取其小者,除以 2 )。
Q
UBE/V
UBEQ VCC
1、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图解法确定静态工作点
单管交流放大电路实验原理

单管交流放大电路实验原理一、实验原理单管交流放大电路是电子技术中常用的一种模拟信号放大电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晶体管的放大作用,将微弱的交流信号放大成较大的信号。
该实验主要探讨单管交流放大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性能。
单管交流放大电路主要由电源、输入信号、晶体管、输出信号和负载等部分组成。
其中,晶体管是核心元件,其工作状态直接影响放大电路的性能。
在实验中,通常采用双极型晶体管(如锗管或硅管)或场效应管。
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通频带等。
电压放大倍数表示输出信号电压与输入信号电压的比值,是衡量放大电路放大能力的重要参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则分别表示信号源与放大电路输入端和放大电路输出端之间的等效电阻;通频带则是指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放大能力。
单管交流放大电路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通过反馈电路的调整,控制输入信号通过晶体管的电流,使输出信号得到适当的电压放大。
在这一过程中,反馈电路起到关键作用,它能够减小放大电路内部信号的失真和噪声干扰,提高信号的纯度和稳定性。
二、实验步骤1.搭建电路:根据实验原理图搭建单管交流放大电路,确保连接无误。
2.调整元件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调整晶体管的偏置电流、集电极电压和输入信号的幅度等参数。
3.测试输入电阻:利用电压表和信号源测量输入电阻,确保输入信号能够有效地输入到放大电路中。
4.测试输出电阻:在输出端接上适当的负载,测量输出电阻,以了解放大电路的带载能力。
5.测量电压放大倍数:通过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电压,计算电压放大倍数,以评估放大电路的放大能力。
6.研究通频带: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了解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响应。
7.测试噪声和失真特性:通过测量噪声和失真参数,了解放大电路的性能表现。
8.数据分析与处理:整理实验数据,利用表格和图表等形式进行整理和分析,以全面了解单管交流放大电路的性能。
单极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doc

实验三 晶体管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 实验目的:1.学习电子线路安装、焊接技术。
2.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掌握放大器交流参数: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和频率特性的测试方法。
4.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晶体管β值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一)实验电路图3.1中为单管共射基本放大电路。
(二)理论计算公式: ① 直流参数计算:CCQ CEQ BQ EQ CQ BEQ BBEQBQ R I VCC V I I I V7.0V ;R V VCC I -=β⋅=≈≈-≈式中:② 交流参数计算:图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CO be B i ViS iVS LC L be'L V'bb EQ 'bb be R R r //R R A R R R A R R R ;r R A 300r (mA)I (mV)26β1r r ≈=*+=='*β-=++≈∥Ω的默认值可取式中:(三)放大电路参数测试方法由于半导体元件的参数具有一定的离散性,即便是同一型号的元件,其参数往往也有较大差异。
设计和制作电路前,必须对使用的元器件参数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有些参数可以通过查阅元器件手册获得;而有些参数,如晶体管的各项有关参数(最重要的是β值),常常需要通过测试获取,为电路设计提供依据。
另一方面,即便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安装的放大电路,在制作完成后,也必须对静态工作点和一些交流参数进行测试和调节,才能使电路工作在最佳状态。
一个优质的电子电路必定是理论设计和实验调试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习电子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还应认真学习电子调节和测试的方法。
1.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和测量: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能否正常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安装好的晶体管放大电路必须进行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石油大学
电工电子仿真实践课程设计
2014年7月4日
电工电子仿真实践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电工电子仿真实践课程设计
题目基本单管放大电路的仿真研究
专业姓名学号
主要目的:
1、认识了解Multisim元器件库;
2、学习使用Multisim绘制电路原理图;
3、学习使用Multisim里面的各种仪器分析模拟电路。
主要内容:
根据仿真软件Multisim 的主要功能特点,利用其先进的仿真功能对基本单管放大电路的特性进行仿真研究。
基本要求:
放大电路工作,当无输入信号时,电路只有直流电流;当有输入信号时,电路中既有直流电流又有交流电流。
直流电流流过的路径称为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交流电流流过的路径称为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
由于电路中存着电抗元件,所以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不相同。
在计算、分析具体的放大电路时,一定要分清交、直流通路。
主要参考资料:
[1] 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阎石.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 周凯.Multisim7&Ultiboard7电子电路设计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 郑步生.Multisim2001电路设计及仿真入门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完成期限2014.6.30——2014.7.4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2014年7 月4日
目录
1 设计 (1)
2 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1)
3 参数修改 (2)
4 数据计算 (2)
4.1 静态工作点 (2)
4.2 电压放大倍数 (2)
4.3 输入输出电阻 (3)
5 改变电路前后相关参数的比较 (4)
6 总结 (5)
参考文献 (6)
1 设计
放大电路的功能是利用晶体管的控制作用,把输入的微弱电信号不失真的放到所需的数值,实现将直流电源的能量部分转化为按输入信号规律变化且有较大能量的输出信号。
放大电路的实质,是用较小能量去控制较大能量转换的一种能量转换装置。
2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基本放大电路有共射极、共基极、共集电极三种构成方式,本次实验采用共射极放大电路。
三极管是一个电流控制电流源器件,通过合理设置静态工作点,实现对交流电压信号的放大。
放大电路的主要参数有电压放大倍数Au、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
3 参数修改
双击三极管,在Value选项卡下单击EDIT MODEL;修改电流放大倍数BF为60,其他参数不变;图中三极管名称变为2N2222A;双击交流电源,改为1mV,1kz;双击Vcc,在Value选项卡下修改电压为12V;双击滑动变阻器,在Value选项卡下修改Increment值为0.1% 或更小。
4数据计算
4.1静态工作点
表4-1 数据整理
由表中数据可知,测量值和估算值并不完全相同。
可以通过更精细地调节滑动变阻器,使VE更接近于1.2V.
4.2电压放大倍数
测量值A u=-13.852985;估算值A u=-14.06;
相对误差= (-13.852985+14.06)/(-14.06)*100%= -1.47%
由以上数据可知,测量值和估算值并不完全相同,可能的原因有:
1、估算值的计算过程中使用了一些简化处理。
2、仿真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与理想情况并不相同,也会影响放大倍数。
3、电路中电阻会改变电压放大倍数。
4.3输入输出电阻
表4-2 输入输出电阻的阻值处理
由表中数据可知,测量值和估算值并不完全相同。
可能的原因除与前几步实验相同的原因外,还有:万用表本身存在电阻。
5改变电路前后相关参数的比较
表5-1 参数的比较
由表中数据可知:去掉R f1后,电压放大倍数增大,下限截止频率和上限截止频率增大,输入电阻减小。
说明R f1减小了放大倍数,增大了输入电阻。
6 总结
本课程设计就基本单管放大电路系统进行原理图设计,使用Multisim8软件(或硬件)进行了仿真,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具体内容包括:
1、设计了单管放大电路系统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交流电源,滑动变阻器等;
2、根据设计任务指标计算了各部分系统参数,并进行了相应元件选取,整理,和应用;
3、利用Multisim8软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估算值与仿真值、仿真值与实际测量值往往并不完全一致。
在设计电路时可以通过估算得到大致的判断,再在电脑中进行仿真,最后再实际测量运行;
4、通过改变电路得到不同参数并得到放大倍数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张勇,郝宁眉.Multisim在单管放大电路分析教学中的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2 009.
[2] 桂静宜. Multisim在模拟电路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 .电子科技,2010.
[3] 张艳春.Multisim8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7.
[4] 张永乐,孙志兵.正确认识电子实验教学中虚拟实验的应用[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8.
[5] 将有永. Multisim和Excel在二极管特性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成绩评价表
指导教师: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