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防空知识问答

合集下载

人防知识问答100题

人防知识问答100题

中国人民防空标志由文字和图案两部分构成,其基本含义是中国人民防空。

文字"CCAD”是英文Chinese civil air defence(中国人民防空)的缩写。

图案的金黄色外框为人民防空工程图形,象征人民防空的基本手段、任务和宗旨,即人民防空通过采用工程掩蔽等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及灾害的危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金黄色长城图形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寓意人民防空是国防的组成部分,是我国的地下长城。

绿色橄榄枝象征和平与安宁。

蓝色三角图形和橙色背景为日内瓦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确定的民防国际通用标志的主体,象征中国人民防空与国际民防的接轨。

人防知识问答100题1、什么是人民防空?答:人民防空是为应付现代战争及重大灾害事故,有效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建立的指挥和防护体系。

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有的大城市称为民防,但性质和职能有所区别。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的立法宗旨是什么?答:为了有效地组织人民防空,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是什么时候颁布和施行的?答:1996年10月29日颁布,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有哪些主要内容?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共九章五十三条,包括总则、防护重点、人民防空工程、通信和警报、疏散、群众防空组织、人民防空教育、法律责任、附则等内容。

1人防知识问答100题5、人防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答:人防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全民的社会公益事业。

人防在和平时期主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和抗灾,战争来临时掩蔽人员和物资,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时消除空袭后果。

6、人防建设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答:人防建设的方针是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人防建设的原则是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7、人防工作由什么机关主管?答: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全国的人防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同级军事机关领导本行政区域的人防工作。

2022年人民防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2022年人民防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2022年人民防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人民防空是()A.消防的组成局部B.国防的组成局部C.海防的组成局部D.城防的组成局部正确答案:B1.防空袭警报信号有()A.预先警报、疏散警报、集合警报8.疏散警报、集合警报、解除警报C.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正确答案:C9.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A.1964 年10 月16 日B.1965 年10 月16 日C.1966 年10 月16 日D.1967 年10 月16 日正确答案:A10所谓“三防”是指哪“三防" ?()A.防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4.发现煤气灶、开关和管道漏气,应立即关上总开关,停止使用燃气。

并立即翻开门窗,使空气流通,驱散燃气。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深夜闻到浓烈煤气气味又无照明工具时,可以使用打火机寻找气味来源。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水、干粮等食品沾染了放射性物质后仍可以直接食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防止火场烟气中毒的最简便方法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A.正确.错误正确答案:A8.人防工程深入地下,具有抗力高、防核化生武器性能全面、可长期使用等特点。

A.正确.错误正确答案:A8.城市的地下交通干线以及其他地下工程的建设,应当兼顾人民防空需要。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对于来不及进入人防工程和其它掩蔽场所的室外人员,发现核闪光后应立即就近利用地形地物进行防护。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三.多项选择题(共1.人防工事是战时人员和物资的隐蔽场所,平时可为经济建设服务。

请回答:以下哪些建筑可以用作人防工事?()A.地下室B.地铁C.坑道D.干枯的水渠正确答案:ABC2.学校发生火灾时,学生应()。

A.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有序撤离B.不要推拉、拥挤、防止踩踏造成伤亡C.利用衣、物等捂住鼻子、弯腰和匍匐前行D.如果被困,要靠近走廊、窗口、大声呼救或挥动衣物等发出求救信号正确答案:ABCD3.家庭发生火灾后,逃生时应考前须知()。

防空知识竞赛题与答案

防空知识竞赛题与答案

防空知识竞赛题与答案1、人民防空的方针?答;是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是何时颁布的?何时实施的?答:1996年10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1996年10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八号公布,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3、人民防空经费的来源有哪些渠道?答:有五个方面:(1)中央政府预算拨款收入;(2)地方政府预算拨款收入;(3)社会负担人防经费收入;(4)平战结合收入;(5)其他收入。

4、学校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意义是什么?答:(1)增强国防观念,人民防空教育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2)提高防护技能,人民防空教育可使我们学会人民防空基本知识和一般防护方法,掌握防护技能;(3)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民防空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具有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

5、在校学生的人民防空教育由哪个部门组织实施?答:在校学生的人民防空教育,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6、什么是人防工事?答:是战争中用来掩蔽人员、物资,保障战时防空指挥、通信需要而建造的防护建筑。

7、“三防”是什么?答:是对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进行防护的简称。

8、什么是核武器?答:核武器,又叫原子武器,它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或聚变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统称核武器。

9、核武器的运载工具有哪些?答;有飞机、导弹、火箭等。

10、核武器的爆炸方式有几种?答:有空爆、地爆。

11、核爆炸外观景象依次是什么?答:闪光、火球、尘柱、烟云(蘑菇云)。

12、核武器有哪些杀伤破坏因素?答:①光辐射、②冲击波、③早期核辐射、④核电磁脉冲、⑤放射性沾染。

13、核武器的威力用什么来表示?答:用TNT当量表示。

14、我国的空袭警报信号分为哪三种?答: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

15、什么是化学武器?答:在战争中以毒性杀伤人、畜、破坏植物的化学物质叫做毒剂。

人防知识60问

人防知识60问

人防知识60问1、什么是人民防空?答:人民防空是为应付现代战争及重大灾害事故,有效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建立的指挥和防护体系。

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有的大城市称为民防,但性质和职能有所区别。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是什么时候颁布和施行的?答:1996年10月29日颁布,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3、为什么要普及人民防空知识教育?答:1、人民防空知识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有利于人民防空整体防护能力的提高;3、人民防空技能是必需的生存技能;4、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4、战时防空的基本措施有哪些?答:有疏散、警报、掩蔽、个人防护和善后处理等措施。

5、人防警报信号名称有哪些?答:国家规定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

6、如何辨别防空警报信号?答:预先警报信号: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空袭警报信号:鸣6秒、停6秒、反复十五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解除警报信号;连续长鸣3分钟。

7、防空警报鸣响时应怎样行动?答:预先警报鸣响时,准备个人防护器材,配齐个人防空应急包内的一切急需物品,明确人防工程位置及疏散转移路线。

居室人员要关闭门窗,切断电源,熄灭炉火,关闭煤气、液化气等。

空袭警报鸣响时,携带好个人防护器材和应急包,迅速进人人防工程内或按事先选定的地方疏散或隐蔽。

解除警报鸣响后,有秩序地离开人防工程,清扫卫生、检查设施、关好门。

8、国际民防组织设在哪里,哪一年成立?答:国际民防组织设在瑞士日内瓦,1931年成立。

9、什么是信息战?答:利用信息技术打击对方的各种信息系统,使对方的军队情况不明、做出错误决策、被动挨打,使对方居民视听混淆、无所适从、失去防空信心;同时保证己方各种信息畅通,军队作战主动、群众情绪旺盛的信息争夺战。

10、什么是隐形飞机?答:是利用涂料和结构设计,使声音、雷达波、红外光、可见光、激光等频谱信息被吸收或减弱反射波,难被雷达等探测装置识别、发现的飞机。

人防(民防)知识百题问答

人防(民防)知识百题问答

人防(民防)知识百题问答1、问:中国人民防空标志的含义是什么?答:中国人民防空标志,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自1999年5月1日起启用。

该标志由文字和图案两部分构成,其基本含义是中国人民防空。

文字“CCAD”是英文china’s civil air defense的缩写。

图案的金黄色外框为人民防空工程图形,象征人民防空的基本手段、任务和宗旨,即人民防空通过采用工程掩蔽等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及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金黄色长城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寓意人民防空是国防的组成部分,是我国的地下长城。

绿色橄榄枝象征和平与安宁。

蓝色三角图形和橙色背景为日内瓦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确定的民防国际通用标志的主体,象征中国人民防空与国际民防的接轨。

2、问:什么是人民防空?答:人民防空简称“人防”,国外亦称“民防”。

即动员和组织城镇居民采取防护措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避免或减少国民经济损失,保存战争潜力。

3、问:人民防空的方针原则是什么?答: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4、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空法》是何时颁布的?何时实施的?答:1996年10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1996年10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八号公布,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5、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共几章,几条?答:共九章,53条。

6、问:《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是何时颁布实施的?答:《浙讧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于1999年9月3日经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1999年9月9月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十五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7、问:《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共几条?答:共38条。

人防知识问答题库(试题含答案)

人防知识问答题库(试题含答案)

人防知识问答题库(试题含答案)1、人民防空的任务?答:人民防空的根本任务是保持人民群众的安全,避免或减少经济损失,以及在遭破坏的地区做好救护和紧急修复工作。

战时的任务:①建立各级人民防空指挥部,统一领导城市防空袭斗争;②根据战时城市防空指挥机关的决定,发出防空警报;③组织人民群众疏散隐蔽;④组织防空专业队伍和人民群众消除空袭后果,支援城市防空作战;⑤组织实施城市灯火管制;⑥指导居民开展自救互救;⑦协调有关部门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

平时的任务:①制定和实施人民防空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②加强人民防空组织指挥建设,拟制城市防空袭方案,人口疏散计划和各种保障计划;③搞好人民防空警报建设;④搞好人民防空工程建设;⑤开展人民防空宣传教育工作及人民防空科学研究工作;⑥加强防空专业队伍建设;⑦组织或参加城市重大自然灾害和工业突发事故的抢险救灾等。

2、人民防空的方针?答;是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

3、侵占人民防空工程的应如何处理? 答:侵占人民防空工程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对当事人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违法行为,可以对个人并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并处一万元至五万元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损失。

4、人民防空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答: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为依据,紧紧围绕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努力适应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深化改革,不断提高战备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是何时颁布的?何时实施的? 答:1996年10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二次会议通过,1996年10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八号公布,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6、人民防空的机构是如何设置的? 答:县以上人民政府人民防空行政主管部门,是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的常设机构,受同级军事机关和上级人防部门的领导。

人民防空知识竞赛试题(一)

人民防空知识竞赛试题(一)

人民防空知识竞赛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题,每题1分)1.人民防空是(A)的重要组成部分。

A.国防B.城市建设C.海防2.人民防空的作用是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保护(C)的安全,避免和减少国家经济的损失。

A.国家财产B.人民生命C.人民生命财产3.(B)都有得到人民防空保护的权利,都必须依法履行人民防空的义务。

A.全体公民B.一切组织和个人C.城市居民D.企事业单位4.人民防空建设要实现(C)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

A.军事B.政治C.战备D.平战结合5.(C)是人民防空的重点。

A.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B.增强抢险救灾能力C.城市D.重要目标6.人民防空是以阻碍敌人(B)发挥效能和消除敌空袭后果为手段的防空。

A.侦察卫星B.空袭兵器C.地面部队7.中国人民防空标志由文字和图案组成,图案由金黄色外框、金黄色长城、绿色橄榄枝、蓝色三角图形和橙色背景组成,文字(C)是中国人民防空的英文缩写。

A.CACDDAAD8.(C)称为人防工程。

A.在地面以下修建的工程 B 、高楼的地下设施C.满足人防战术技术要求,达到一定防护标准的防护工事9.国家保护人民防空设施不受侵害,禁止任何(A)破坏、侵占人民防空设施。

A.组织或个人B.全体公民C.建设单位D.城市居民10.人民防空的作用是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保护( C )的安全,避免和减少国家经济的损失。

A.国家财产B.人民生命C.人民生命财产11.城市及城市规划区内的新建民用建筑,(C)依法同步建设防空地下室。

A.可以B.尽量C.必须D.不用1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于(A)起实行。

A.1997年1月1日B.1998年1月1日C.1999年1月1日13.和平时期利用人防工程为生活、生产服务时(A)A.不能改变人防工程基本结构B.不能停放物资C.不能居住人员14.(B)是世界上唯一作出并恪守“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

人防知识问答

人防知识问答
答:防空地下室建在楼底下,可以提高城市防空抗毁能力,有效保存战争潜力。战时遇到敌方空袭时,楼上人员和附近居民出入方便,可以就地就近疏散。防空地下室建在楼房底部,对航弹的直接命中和早期核辐射、核沉降却有效好的防护效果,可以大大地减少人员的伤亡损失。修建防空地下室还可以增强楼房稳定性,提高地面建筑物的防灾抗毁能力,能有效地减少轻地震所造成的危害。修建防空地下室可以增加楼房的使用面积,节省地皮,在确保战备效益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4.建设单位应向哪级人防办办理人防审批手续?
答:⑴省属单位、中央、外省(市)驻闽单位和省计委审批的全省重点新建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审批管理由省人防办公室负责,建设单位可直接到省人防办办理报件审批手续。
⑵各市、县、区的结建项目可直接在所在地的人防办办理报件审批手续。
25.申请易地建设需要什么报建材料?
1、什么叫人民防空?
答:人民防空在我国简称“人防”。它是动员和组织城市居民采取“走”、“藏”、“消”,以阻碍敌人空袭兵器发挥和消除空袭后果为手段的防空。走就是疏散,在临战前组织城市人口疏散和重要经济传递空袭的搬迁,以避免和减少空袭时的不必要损失;藏就是隐蔽,在敌人对我实施空袭时,及时发放和传递空袭警报,组织留城人员和重要生产生活物资转入地下,减少损失;消就是消除空袭造成的后果,组织人防专业队伍和人民群众消除沾染、清障通道、抢救伤员、抢修通信、供水、供电等系统,保证城市生活、生产的稳定,更好地支持反侵略战争。人民防空具有长期性、人民性和兼容性的特点,即人防工程和人防专业队伍要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准备,人防工作需要全民众的支持与参与;人防是国防的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的组成部份,同时具有加强战略和促进经济建设及城市发展职能。
4、什么叫“结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防空知识问答1.什么是人民防空?答: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是国防的组成部分。

其含义是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

2.人民防空主要防护手段“走”、“藏”、“消”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走”就是疏散。

在战争到来之前将战时不宜留城的居民和对支援战争具有重要作用的厂矿企业疏散搬迁到相对安全地区,以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藏”就是隐藏。

在敌人对我进行空袭时,组织留城坚持战斗、坚持生产、坚持工作的人员转入地下,将重要的战备和生产、生活物资转入地下,利用人防工事进行隐蔽,减少人员和物资的损失。

“消”就是消除空袭后果。

遭空袭后,组织人防专业队和人民群众,对损坏的各种设备设施、受伤人员进行抢险、抢修、抢救,恢复城市功能,保障生产生活的稳定。

3.防空警报信号分为哪几种?鸣放时间怎样规定?答:防空警报信号分为三种: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

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解除警报,连续鸣3分钟。

4.除了遭到空袭外,在什么样情况下警报器鸣响?答:平时,在发生重大灾害,比如地震、水灾、有毒物质泄漏等,根据需要,由国家或当地政府临时发布公告,进行警报器鸣响,告知居民采取必要的防护行动。

例如,四川汶川地震后,为了表达对遇难者的哀悼,国务院发布公告,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全国统一鸣响警报。

5.个人应急包内的物品主要有哪些?答:(1)证件类(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信用卡、保险单、现金等);(2)饮食类(方便食物和婴幼儿食品、饮用水、);(3)服装类(衣服和皮肤防护器材);(4)工具类(多用工具刀、防护眼镜等);(5)照明类(手电筒、蜡烛、火柴、电池等);(6)药品类(急救药品、急救包、个人急需药品等);(7)卧具类(棉被或毯子);(8)求生类(人防守册、求生指南、家人联系方法和收音机等)。

6.听到预先警报信号时应注意什么?答:当听到预先警报后,实施紧急疏散,或利用人防工程掩蔽。

离家前家庭成员要分工行动,密封包装食品、贮存饮水并盖严、切断电源、转移易燃物品、关闭煤气、熄灭炉火、关闭门窗,而后各自携带应急包并帮助老、幼、病、残离开住房,奔向防护工程掩蔽。

来不及进入人防工程的人员,要离开房屋,佩带个人防护器材,就近掩蔽疏散,以减轻空袭伤害。

每个居民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镇静和谨慎,因为匆忙、惊慌、反应错误都会使危险性增加。

7.警报解除后怎样行动?答:解除警报后,市民应配合人防专业队伍开展消除空袭后果的抢救抢修工作,如就近救护伤员、找寻被困人员、扑灭初起火灾、协助维持治安、堵漏、消除潜在危险、消除沾染、修复通信等。

警报解除后,仍要注意收听广播,了解解除警报报后人员行动的注意事项,如哪些道路不能行走,哪类食物、饮水不能食用;关注疫情通报、放射性沾染、染毒或带菌情况通报;了解敌空袭规模、方式及城市破坏情况通报,以及对下一次敌空袭的预测等,以便有效地做好再次防空行动的准备。

8.空袭时室内人员如何行动?答:听到空袭警报声或判断为空袭时,未进入人防工程的室内人员应迅速按家庭或单位防空方案分头做好防护行动,尽可能背上应急包离开家门,跑向紧急疏散地域。

不能离开时,应帮助老幼立即在墙根、墙角、桌下或床下卧倒,用头盔、被子、枕头或塑料盆等将头部盖住。

要避开玻璃窗、高架、吊挂物品和易燃易爆物。

当敌空袭破坏情况严重,迫使人员离开室内时,应用个人防护器材保护呼吸道、头部等要害部位。

有火灾烟雾威胁时,还应披上浸湿的大衣或毯子,爬行或弯腰通过着火的房间。

此外,还要清除室内可能形成新危害的隐患。

9.空袭时室外人员如何行动?答:当室外人员听到防空警报或发现遭袭征候时,空旷地带人员或街道行人要立即进入最近的人防工程,或利用地形地物如沟渠、土包、矮墙、花坛等各种有阴影的遮蔽物隐蔽,其阴影区可减轻光辐射,减轻冲击波的杀伤作用。

如果人员在狭窄街区,应立即进入坚固建筑物内,贴近墙角蹲跪或在结实的床桌下掩蔽。

车上人员听到空袭警报后,不要急于下车,要稳定姿势进行防护;也不要回家,而应尽快寻找最近的防护工程、地铁、地下人行道或隧洞掩蔽。

如果觉察到敌空袭使用毒剂或生物战剂的征候,应立即戴好防护面具或简易口罩并遮盖身体进行防护,根据风向或人防通告,尽快撤离污染区。

室外应急行动要避开高大建筑物,避开高压电线,避开易燃、易爆物品,按规定路线行动。

由于常规炸弹杀伤因素危害半径一般不超过100米,而核、化、生武器袭击危害半径很大.所以当袭击临空时,不要过多乱跑,而应离开重点或危险目标100米以外,就近找到自己的掩蔽位置。

10.化学武器有什么特点?答:杀伤途径多、杀伤范围广、作用时间长、制约因素多。

杀伤因素多。

毒剂可以气、烟、雾、液态使用。

染毒空气可经眼睛接触、呼吸道吸入、皮肤渗透等途径使人畜中毒,染毒的食物和水可经消化道吸收,使人中毒。

杀伤范围广。

染毒空气无孔不入,所经之处都有杀伤效果。

作用时间长。

液体毒剂污染地面和物品,毒害作用可持续几小时至几天,有的甚至达数周。

前者属暂时性毒剂,后者属持久性毒剂。

制约因素多。

化学武器虽然是大规模杀伤武器,但它受天气、地形和地物的影响非常大。

如刮风、下雨、下雪、气温和地上建筑的情况等,对毒剂的杀伤效果都有影响。

11.什么是神经性毒剂?中毒症状有哪些?答:是破坏人体神经的一种毒剂。

主要有沙林、维埃克斯、梭曼。

沙林和维埃克斯分别可闻到烂苹果味、臭味,梭曼无味。

73、神经性毒剂中毒症状有哪些? 答:中毒症状有:瞳孔缩小、流口水、出汗、胸闷、呼吸困难、头痛、昏迷、肌肉跳动、全身抽搐直至死亡。

12.什么是糜烂性毒剂?中毒症状有哪些?答:使细胞坏死而引起溃烂的毒剂。

主要有芥子气,可闻到大蒜味。

其中毒症状有:皮肤红肿、大小水疱、溃烂等。

13.什么是化学事故?答:化学事故是指有毒有害化学物品,在生产、贮存、经营、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出现泄漏、污染、爆炸,造成人民生命财产危害和损失的事故。

14.如何对化学武器和化学事故进行防护?答:(1)综合了解、判断情况。

首先要了解自己学习、工作或居住地点周围的地形、地貌,工厂和单位附近可能潜在化学事故的毒物种类。

化学袭击后,可根据人防通报和地面征候判断用毒类型;化学事故发生后,可根据发生化学事故的场所和人防通告进行判断,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护。

(2)迅速进入工事隐蔽或撤离有毒区域。

遭化学袭击或遇化学事故的人员,应在现场人防工作人员的指挥下,迅速进入人防工事或撤离有毒区域。

撤离时,要沿逆风方向撤离,避开低洼、丛林、居民区,撤至上风空旷区域。

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有序地撤离现场。

(3)及时进行呼吸道防护。

主要防护毒剂蒸气、毒烟、毒雾通过呼吸道吸人体内引起中毒。

有防毒面具者可以及时佩戴防毒面具。

没有防毒面具者可以用毛巾、手帕、纱布等浸上水或碱水(浸上人尿也有一定的防毒作用,因为碱性物质对很多毒剂有消毒作用)等捂住口鼻,戴上防毒眼镜。

来不及时,用毛巾或布包上泥土捂住口鼻也有一定防护作用。

(4)有条件时尽可能对全身进行防护。

主要利用简易防护器材,如穿上防毒衣、雨衣,披上油布、棉被等,然后穿上防毒靴(皮鞋、胶鞋也可),包裹好腿脚(可以用帆布、油布等材料),戴好防毒手套,尽快离开染毒区。

15.身体染毒后,怎样消毒?答:当毒剂液溅落到身体上时,应立即脱去染毒服装,对皮肤消毒,可将其概括为吸、消、洗三个环节。

吸:用棉花或干净土块吸去皮肤上的毒剂液滴(应由外向内进行擦拭消毒,避免扩大染毒面积)。

消:用棉球蘸专门的消毒药液擦拭消毒。

洗:没有专门消毒液时,也可用小苏打水、肥皂水或大量清水冲洗。

消毒越及时,效果越好。

对鼻眼的消毒可用大量清水或20%的小苏打水溶液冲洗15分钟左右,并多次漱口。

16.人员中毒后,有哪些急救方法?答:(1)迅速判明毒剂种类。

当人员中毒后,应迅速判明毒剂种类,在此基础上,使用急救药物。

在无法判明是何种毒剂中毒时,应按毒性大、致死速度快的毒剂中毒的急救方式急救。

(2)立即进行自救互救。

急救要遵循“迅速准确,先自救后互救,先重后轻,防护、消毒、解毒相结合”的原则。

救护方法要灵活,应对症下药。

(3)避免继续染毒。

首先要给中毒人员迅速戴上面具或用口罩、毛巾等就便器材,把口鼻捂住,然后再穿上防毒衣、雨衣或披上塑料布等,使其尽快离开染毒地区。

(4)救护误食染毒食品者。

误食染毒食品后,除急救外,还要尽快设法催吐或饮用甘草水、牛奶、豆浆、豆汤等,加速排泄。

(5)必要时对中毒人员进行人工呼吸。

无论是什么毒剂中毒,都要注意保持安静、休息、保暖供氧和保持新鲜空气流通,必要时可进行人工呼吸。

但对氯气、光气中毒伤员,不宜使用压胸式人工呼吸。

17.什么是核武器?答:核武器(又称原子武器)是利用爆炸性核反应突然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等统称核武器。

18.核武器的爆炸方式有哪几种?答:三种。

地面(水面)爆炸、空中(低空、中空、高空)爆炸、地下(水下)爆炸。

19.什么是光辐射?特点有哪些?答: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核爆炸的闪光以及高温火球辐射出来的强光和热。

其特点是火球中心温度可达几千万度,比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强千万倍,不断地以光和热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

光辐射以光速沿直线向四周传播,其作用时间大约在几秒到几十秒。

20.什么是核爆炸的冲击波?其特点有哪些?答:冲击波是核爆炸瞬时形成的高温高压气流。

其特点是从爆心以超音速向四周传播,作用时间只有几十秒。

冲击波向外传播过程中,能使空气压强突然升高形成超压,还迫使空气迅速流动形成动压。

冲击波是核武器的主要毁伤因素。

21.什么是早期核辐射?其特点有哪些?答:早期核辐射是指在核爆炸最初十几秒辐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伽玛射线和中子流。

它是核爆炸特有的杀伤破坏因素。

其特点是早期核辐射接近光速,呈直线传播,当发现闪光时,人员已受到射线的作用了。

早期核辐射能像X射线那样穿透人体和物体,能穿透几千米的空气层。

22.对核袭击防护最好的措施是什么?答:只要核武器不直接命中,对核袭击的最好防护措施是进入人防工事。

在战时,利用人防工事能坚持生活和工作。

23.核袭击时,处于室内的人员如何防护?答:室内人员发现核爆炸闪光时,应立即在墙的内拐角或墙根处卧倒,最好在靠近墙角的桌下或床下跪趴,也可以在较小的房间或门框处躲避。

掩蔽位置应避开玻璃门窗和易燃易爆物,以免造成间接伤害,尤其要避免被抛出的玻璃碎片击伤。

待瞬时杀伤因素过后,可采用个人防护办法防止放射性灰尘沾染或迅速进入人防工程。

24.核袭击时,处于室外的人员如何防护?答:来不及进入人防工程和其他掩蔽场所的室外人员发现核闪光后,应立即就近利用地形地物进行防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