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表电压表及功率表检定规程
电三表检定规范

电三表检定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电三表的检定,适用于直接作用于模拟指示直流和交流(频率40Hz--10KHz)的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和电阻表(1Ω—1MΩ)以及测量电流、电压及电阻的万用表(以下简称仪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2引用文献JJG124-2005 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及电阻检定规程3 检定条件3.1检定室内温度:20±5℃3.2检定室内湿度:≤85%RH3.3仪器使用条件3.3.1仪器应安放在通风良好、无日光直射、清洁的地点,应避免在电压波动较大的地点使用。
3.3.2电源为220±10%、50Hz±2%。
3.3.3仪器需预热1小时,方可进行工作。
4 检定方法和技术要求4.1 外观检查仪表应有仪器名称、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 MC 标志以及其它保证其正确使用的信息、通用标志和符号,且不应有可以引起测量错误和影响准确度的缺陷。
4.2绝缘电阻测量仪表的所有线路与参考试验“地”之间,施加500V直流电压测得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5MΩ。
4.3介电强度试验:按JJG124-2005 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及电阻检定规程要求执行。
4.4阻尼、过冲、响应时间:按JJG124-2005 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及电阻检定规程要求执行。
4.5若作直流项目检测,应将频率选择开关置于400 Hz.4.5.1按下“输出通”按键,输出指示灯亮即可进行检定工作,再顺时针方向慢慢开大,输出“粗调”及“细调”扭。
4.5.2每一量程或项目检定完毕将“粗调”及“细调”旋扭反时针方向转到最小位置,然后转换到其他量程或项目,再按“输出通”按扭。
4.6要注意工作电源和电源极性,勿用手触摸集成电路,切忌对本机直接使用220v的电烙铁,以免损坏芯片。
4.7调整被检表零位,并接入测量回路。
缓慢地增加电流或电压,使指示器顺序地接在每个数字分线上,并记录这些点的实际值。
4.8增加电流和电源至量限的上限以上,立刻缓慢地减少,使指示器顺序指在分线上,并记录这些点的实际值。
电流表电压表及功率表检定规程

电流表电压表及功率表检定规程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Amperemetor Voltmetor and Wattmetor本检定规程经国家计量总局于1982年6月30日批准,并自1983年12月1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分院主要起草人:乔玉文杨静贞王景元本规程技术条文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电流表电压表及功率表检定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新生产的、使用中及修理后的直流和交流(频率为10~20000Hz)电流表、电压表和功率表,以及进行电流、电压和功率测量的复用表(以下简称为仪表)的检定。
本规程不适用于自动记录式仪表、数字式仪表、电子式仪表、平均值和峰值电压表及低功率因数功率表。
一、主要技术要求(一)基本误差1 仪表的基本误差在标度尺工作部分的所有分度线上不应超过表1中的规定。
表1基本误差的表示方法:1.1 单向标度尺的仪表--以标度尺工作部分上限的百分数表示。
即:式中:γm--仪表的基本误差;Δ--最大绝对误差;Am--仪表的上限值;A--仪表示值;A0--仪表的实际值。
1.2 双向标度尺的仪表--以标度尺工作部分两上限绝对值之和的百分数表示。
式中:-Am--仪表负向上限;+Am--仪表正向上限;其它同前。
(二)升降变差及指示器不回零位2 能耐受机械作用的仪表,微型和小型仪表,用直流进行检定的电磁系及铁磁电动系仪表,其指示值的升降变差不应超过其允许的基本误差绝对值的1.5倍。
其它仪表指示值的升降变差不应超过基本误差的绝对值。
3 具有机械反作用力矩的仪表,当将指示器自终点分度线平稳地逐渐减小至零时,指示器不回机械零位值不应超过如下规定:3.1 能耐受机械作用的仪表、微型和小型仪表,标度尺角度大于120°的仪表和张丝式仪表用公式(3)确定不回机械零位γ(mm)之值:式中:K--仪表的准确度等级;L--标度尺的长度(mm)。
JJG124-2005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升降变差的检定
11
2016/3/6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偏离零位
12
2016/3/6
Click to检定结果处理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3
2016/3/6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等级划分
4
2016/3/6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检定装置
5
2016/3/6
Click to检定条件要求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9
2016/3/6
七、基本误差接线及误差计算
标准源 被检表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X XN 100% XF
被检表的引用误差
X 被检表指示值值 X N 标准源显示值 X F 被检表检定点所在量程
10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JJG124-2005电流表、电压表、功率 表及电阻表检定规程
1
2016/3/6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适用范围
2
2016/3/6
Click to误差计算公式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13
2016/3/6
Click to检定结果处理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电三表规程讲解_B

《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及电阻表检定规程》讲解李季计量: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方便,需要将客观物质世界的判定标准进行统一,以避免产生纠纷。
检定:计量检定是指为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确定其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应在检定规程指导下所进行的工作。
校准:在没有检定规程或不能满足检定规程的全部要求的情况下,所进行的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的工作。
(根据现有条件)一.电学计量按参数分:电压,电流,电阻。
一般情况下三者关系符合欧姆定律,即V=I×R。
按频率分:直流;交流(以工频50Hz为主)。
为了得到这些量的大小或多少我们的手段是使用仪器仪表。
电学的仪器仪表一般包括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电位差计电桥摇表互感器电能表。
数字多用表数字万用表钳形表。
标准电阻标准电池电阻箱检流计等。
为了确保所得这些量的准确,就需要对这些仪器进行检查判定,这就是检定或校准。
也就是用我们已知的量去表征这些仪器。
具体过程就是已知量与未知量相比较,将已知的数值传给未知——即量值传递。
国家每个物理量都有量值传递系统表,从最高国家基准一直传递到工作用计量器具。
各个国家之间要进行定期的比对,以求达到全世界范围内的量值统一。
这样,大家对一具体事物的量的多少判定一致,也就没有纠纷了。
例如,电能表1度=1000瓦*1小时=1000V A*3600s (PF=1)。
电学计量的基础计量器具是标准电阻(9只),标准电池(1.0186..V)。
其他量都是从这两个量的来。
另一方面,电学计量还是其他很多测量的基础。
目前大多数的测量的结果最终都要转换为电信号,用来显示测量结果。
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这就需要我们电学来对这些二次仪表进行校准和检测。
二.“三表”主要是指模拟式的(指针式)电压表电流表和功率表。
型号:T51 (哈尔滨电表仪器厂)C41(上海第二电表厂)。
范围:直流电压:uV~1000V直流电流:uA~100A交流电压:mV~750V交流电流:mA~100A优点:价格低(几百元),耐用、可靠性高(1957年苏联表)。
电测仪表校验规程

电测仪表校验规程一、交直流指示仪表校准规范检修性质:周期检定1、目的:1.规范检修人员作业行为,确保检修人员及设备运行安全.使指示仪检定检修后符合校准规范规定要求。
2、本检修程序为所有参加本项目的工作人员所必须遵循的质量保证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及修理后的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直流和交流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的日常维护检修检定工作。
3 、概述:仪表是由测量机构和测量线路两部分组成的,当被测量通过测量线路变成测量机构所能接受的量时,该量驱动测量机构运动,从而指出被测量的大小。
4 、引用文件:本规程引用我厂《电气检修规程》、《电力生产安全规程》、《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国家计量校准规范,《JJG124—1993》。
电测仪表《ZLZY15/JL -063》校验规范等。
5、技术要求1、仪表应有保证其正确使用的标志,且不应有可以引起测量错误和影响准确度的缺陷。
检查外壳及玻璃上是否完整,嵌接是否良好。
2X--X。
γ=-----------×100%Xn式中:X-仪表的指示值:X-被测量的实际值:Xn-被检表测量范围上限。
3、升降变差仪表的升降变差不应超过基本误差限的绝对值。
|X01-X02|γ=------------------×100%Xn式中:X01和X02分别为某点被测量的上升和下降的实际值,Xn为被检表测量范围上限。
4、偏离零位:对在标度尺上有零分度线的仪表,应进行断电时回零试验。
在测量范围上限通电30s,立即减小被测量至零,断电15s内,用标度尺长度的百分数表示,指示器偏离零分度线不应超过基本误差限的50%。
5、位置影响:对有位置标志的仪表,当其自标准位置向任意方向倾斜5·或规定值,而对无位置标志的仪表应倾斜90·为水平或垂直位置,其允许改变量前者不超过表1 规定的基本误差限的50%,后者不超过100%。
6、绝缘电阻试验:仪表的所有线路与试验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在环境温度15---35℃和相对湿度不超过75%时,在施加约500V直流电压1min后测得的绝缘电阻不应低干5MR7、阻尼:过冲:对全偏转角小于180·的仪表,其过冲不得超过标度尺长度的20%,其他仪表不得超过25%.响应时间:对仪表突然施加能使其指示器指在标度尺2/3处的被测量,在4S之后其指示器偏离最终静止位置不超过标度尺全长的1.5%.8、功率表的功率因数影响:对等级指数等于或大于0.5的仪表,功率因数影响应在滞后状态下试验,对等级指数小于和等于0.3的仪表,应在滞后和超前两种状态下试验,由此引起的仪表指示值的改变量不应超过基本误差限的100%.6:对检定装置的要求:1:检定装置的总不确定度应小于被检表充许误差限的1/3----1/5。
焊机电流表和电压表自校验规程

电焊机电流和电压表校准规范1目的为确保我司焊机的数显电流和电压表的测量能力与测量要求一致,特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电焊机数显电流和电压表的首次校准、后续校准和在用校准,主要用于电焊机数显电流和电压表的现场校准。
3程序要求电焊机主要用于金属焊接,焊接电流直接关系到焊接件的质量。
电焊机的校准主要是比较被测输出电流与电焊机仪表或调节器指示电流的关系。
3.1对比度校准原则公司内部校准应在合适的环境中进行,包括温度、湿度、位置等。
应提供经过验证的测试标准仪器。
在校准过程中,校准人员应严格遵循校准规范,客观记录校准内容并保存原始记录。
本规范基于JJG124-2005《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和电阻表检定规程》。
3.2校准周期校准间隔为6个月。
当用户要求或损坏或有疑问时,应重新校准。
3.3校准条件环境条件温度(0~35)℃,相对湿度≤85%,3.3.2校准计量标准装置a)钳形电流表或其他大电流精密测量装置;b)数字电压表或数字万用表的电压等级。
3.3.3校准辅助装置电焊机负载箱或其他电力负载装置或电工能产生稳定的电弧。
3.3.4校准地点:使用地点。
3.3.5校验人员:公司量具管理员、电工。
4校准项目和方法我们焊机的数显电流和电压表的校准项目和方法如下:1)检查外观。
电流表、电压表外观检查面板完好,玻璃清晰,无影响测量性能的缺陷。
2)输出电流和电压测试标定采用直接比较法,标定点均匀选取在常用范围内。
用钳形电流表测量电流,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当可调或不可调负载作为输出负载时,用适当容量的导线将负载箱串入电焊机输出电路(有多个负载箱应并联成一个),调节焊接电流,测量输出电路电流和输出电压。
用可调负载测量3-5个点,用不可调负载测量一个点。
当人工产生的电弧作为载荷,且人工产生的电弧相对稳定时,读取3~5组数据取平均值,取半平均值作为该点的测量值。
3)与电焊机仪表指示值或调节器指示值相比,测量值应满足3.2和3.3条的要求。
焊机电流表电压表校验规程

在校准操作中,需做好安全防护,执行本公司相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电焊机电流/电压表自检记录(SHFY-WQR-07-09,见附件1)
附件1
电流表、电压表校验规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6.2经外观检验后,并接入测量回路。如图:
其中:Uo为标准电压表,Io为标准电流表。Ux为被检电压表,Ix为被检电流表
6.4用钳形电流表测量电流值,万用表电压表测量电压值。
6.5接通电焊机,观察标准电流表与被检电流表或标准电压表与被检电流表示值误差并做好记录。
6.6实际测量法校准,测量公式:测量值X分流器=测定值。测定值与电焊机指示仪表显示值进行比较并做好记录。
5.4.1用经检定合格电流表、电压表作为标准表,与焊机连接进行在线测量。读出被检表示值。
5.4.2要求:输出电压、电流最大误差应不超过3%,如果电焊机仪表标有精度时,应直接引用仪表精度。
5.4.3标准表和被检验表的工作原理要尽量相同。
6.操作步骤及方法:
6.1电流表、电压表外观检验:面板完好、玻璃清晰,不存在任何影响测量性能的缺陷。
7.校准结果处理:
偏离原刻度值的,需重新标示或给出偏离数值。经校准满足规定要求的,签发准许使用标识。经校准后不能满足规定要求的,不签发准许使用标识。没有准许使用标识的电焊机,不得在制造过程中使用。
校准工作由电工负责。
校准档案记录、管理和准许使用标识签发工作由质量部负责。
8.校准周期:
一般情况下。校准间隔不超过3个月。当有损伤或有怀疑时应重新校准。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为确保本公司பைடு நூலகம்电焊机的电流、电压表的测量能力与测量要求一致,特制订本规程。
1.2本规程适用于全公司用于焊接的电焊机的电流、电压表的首次校准、后续校准和使用中校准,主要用于电焊机电流、电压表现场校准。本规程随着测量和监控装置的更新将不断补充。
电焊机电流表电压表校验规程

电焊机电流表电压表校验规程(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和适用范围1.1为确保本公司的电焊机的电流、电压表的测量能力与测量要求一致,特制订本规程。
1.2本规程适用于全公司用于焊接的电焊机的电流、电压表的首次校准、后续校准和使用中校准,主要用于电焊机电流、电压表现场校准。
本规程随着测量和监控装置的更新将不断补充。
2.0对比校准原则2.1公司内部校准应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包括温度、湿度、场所等。
2.2应设置经检定的检测标准器具。
2.3校准操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并考试合格。
2.4校准人员在校准过程中,应严格按校准规程操作,并客观地记录校准内容和保存原始记录资料。
3.0校准用计量标准装置a)钳形电流表或其他大电流精密测量装置。
b)数字电压表或万用表的电压档。
c)标准分流器。
d)HG30A-2多功能校准仪。
4.0校准用辅助装置电焊机负载箱或其它电功率负载装置或由电焊工生成稳定电弧。
5.0电焊机用电流、电压表的校准检验规程本规程依据JJG124-93《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及电阻表检定规程》。
5.1校准温度:工作环境温度。
5.2校准地点:使用地点。
5.3校准人:持电工证的电工,焊接责任人或焊接责任人代表。
5.4校准方法:5.4.1用经检定合格电流表、电压表作为标准表,与焊机连接进行在线测量。
读出被检表示值。
5.4.2要求:输出电压、电流最大误差应不超过3%,如果电焊机仪表标有精度时,应直接引用仪表精度。
5.4.3标准表和被检验表的工作原理要尽量相同。
6.0操作步骤及方法:6.1电流表、电压表外观检验:面板完好、玻璃清晰,不存在任何影响测量性能的缺陷。
6.2经外观检验后,并接入测量回路。
如图:其中:Uo为标准电压表,Io为标准电流表。
Ux为被检电压表,Ix为被检电流表6.4用钳形电流表测量电流值,万用表电压表测量电压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流表电压表及功率表检定规程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Amperemetor Voltmetor and Wattmetor本检定规程经国家计量总局于1982年6月30日批准,并自1983年12月1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分院主要起草人:乔玉文杨静贞王景元本规程技术条文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电流表电压表及功率表检定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新生产的、使用中及修理后的直流和交流(频率为10~20000Hz)电流表、电压表和功率表,以及进行电流、电压和功率测量的复用表(以下简称为仪表)的检定。
本规程不适用于自动记录式仪表、数字式仪表、电子式仪表、平均值和峰值电压表及低功率因数功率表。
一、主要技术要求(一)基本误差1 仪表的基本误差在标度尺工作部分的所有分度线上不应超过表1中的规定。
表1基本误差的表示方法:1.1 单向标度尺的仪表--以标度尺工作部分上限的百分数表示。
即:式中:γm--仪表的基本误差;Δ--最大绝对误差;Am--仪表的上限值;A--仪表示值;A0--仪表的实际值。
1.2 双向标度尺的仪表--以标度尺工作部分两上限绝对值之和的百分数表示。
式中:-Am--仪表负向上限;+Am--仪表正向上限;其它同前。
(二)升降变差及指示器不回零位2 能耐受机械作用的仪表,微型和小型仪表,用直流进行检定的电磁系及铁磁电动系仪表,其指示值的升降变差不应超过其允许的基本误差绝对值的1.5倍。
其它仪表指示值的升降变差不应超过基本误差的绝对值。
3 具有机械反作用力矩的仪表,当将指示器自终点分度线平稳地逐渐减小至零时,指示器不回机械零位值不应超过如下规定:3.1 能耐受机械作用的仪表、微型和小型仪表,标度尺角度大于120°的仪表和张丝式仪表用公式(3)确定不回机械零位γ(mm)之值:式中:K--仪表的准确度等级;L--标度尺的长度(mm)。
3.2 其它仪表--按(3)式所确定数值的一半。
(三)倾斜影响4 当仪表自规定的工作位置向任一方向倾斜(不大于表2所规定的角度)时,其指示值的改变不应超过表1中的规定值。
指示值改变的表示方法与基本误差表示方法相同。
如仪表上未注明工作位置时,则在垂直与水平两个位置都应符合本条要求。
本条不适用于装有水准器的仪表。
表2(四)功率因数影响5 在电压、电流及频率均为额定值的条件下,对功率表当cosψ=0(可携式仪表为感性负载及容性负载,安装式仪表仅为感性负载)时,对无功功率表当sinψ=0,仪表指示器偏离零位不应超过表1中的规定值。
此外,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当功率因数自额定值的100%改变至50%(电感性或电容性负载),同时电流自额定值的50%改变至100%时,由此所引起的仪表指示值的改变不应超过表1中的规定值。
仪表指示值改变和指示器偏离零位的表示方法与基本误差的表示方法相同。
(五)元件间的相互影响6 在电压、电流、频率和功率因数均为额定值的条件下,在多元件功率或无功功率的任一元件的电流线路中接通电流,其余元件的电压线路中接通电压时,仪表指示器偏离零位不应超过表1中的规定值。
仪表指示器偏离零位的表示方法与基本误差的表示方法相同。
(六)不平衡负载影响7 对多元件有功功率表和无功功率表在电压、频率及功率因数均为额定值的条件下,当负载平衡并使指示器偏转至标度尺几何中心附近分度线时,以及当任一元件中切断电流而其它元件同时增加电流、使指示器偏转至原分度线时,由此所确定的仪表指示值的改变不应超过表1中的规定值。
指示值改变的表示方法与基本误差的表示方法相同。
此外,对于多元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表在电压、频率及功率因数均为额定值,当仪表任一元件中的电流在额定值的0~100%(对可携式仪表)或50%~100%(对安装式仪表)的范围内改变(其余元件中的电流为额定值)时,仪表基本误差不应超过表1中的规定值。
当安装式仪表任一元件中的电流在额定值的0~50%范围内变化时,仪表基本误差不应超过表1中规定的1.5倍。
(七)阻尼8 热电系、热线系及静电系仪表和指针长度大于150mm的仪表,其可动部分的阻尼时间不应超过6秒钟。
其余的仪表可动部分的阻尼时间不应超过4秒钟。
当被测量突然改变时,仪表指示器的最大偏转与稳定后的偏转之比值不应大于1.5倍。
凡工作时其外部线路的电阻规定为某一定范围的仪表,当外部线路电阻值在其规定范围内时,阻尼应满足本条要求。
其它未作规定的仪表,当外部线路电阻为任何值时,其阻尼均应满足本条要求。
(八)绝缘9 仪表和附件的所有线路与外壳间的绝缘应能耐受频率为50Hz实际正弦波形的交流电压,历时一分钟的试验,在室温和相对湿度为85%以下时,试验电压值根据仪表或附件的额定电压或工作网路的额定电压按表3中的规定来确定。
注明与外附加电阻配合使用的仪表,其额定电压值应计入在该附加电阻器上的电压降。
如仪表上未注明额定电压,则试验电压应根据该仪表工作电网的额定电压按表3来确定,如工作电网电压仍未确定,则试验电压为2kV。
表3在专用技术条件中规定。
10 对使用在电压高于660V的电网中并规定安装于不易碰触之处的绝缘子上的仪表和附件,其绝缘试验电压允许只符合表3中对额定电压为660V的要求,但应有符合标准规定的标志。
对有金属外壳的仪表和附件,当用于有一极接地担心网中时,也允许其绝缘试验电压只符合表3中对额定电压为660V的要求,但应有符合标准规定的标志。
如仪表和附件的测量线路中有一个端钮与外壳接在一起时,则该测量线路与外壳之间不进行绝缘试验。
11 当在仪表和附件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用来与各种电网相连接的线路时,其所有各个单独线路间的绝缘试验电压应根据其中最高的额定电压按表3来确定。
在有功功率表和无功功率表的电压线路与电流线路之间,以及不相连接的各电压线路之间,应进行绝缘试验,试验电压值应为额定电压的二倍,但不应低于600V。
12 仪表和附件的所有线路与外壳间的绝缘电阻,在室温和相对湿度为85%以下时,不应低于表4的规定值。
表4(九)外观要求13 仪表应有保证该表正确使用的必要标志,且不应有可以引起测量错误和仪表损坏的缺陷。
二、检定项目14 新生产的和使用中的仪表做定期检定时应做:14.1 外观检查;14.2 倾斜影响检查(不通电);14.3 仪表基本误差测定;14.4 升降变差及指示器不回零位;14.5 功率因数影响(仅对铁磁电动系和三相功率表)。
15 修理后的仪表除应做上述项目外,还应根据修理的部位决定附加的检定项目,这些项目包括:15.1 倾斜影响检查(通电和不通电均做);15.2 功率因数影响(电动系);15.3 元件间的相互影响;15.4 不平衡负载影响;15.5 阻尼;15.6 绝缘。
例如:(1)当修理仪表的可动部分及阻尼器时,要测定仪表的阻尼,当修理多元件仪表测量机构时,要测定元件间的影响及不平衡负载影响。
(2)因过载而进行修理的仪表和经修理后的功率表,在检定时要进行绝缘试验。
三、检定周期16 仪表进行周期检定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四、检定条件17 测定仪表的基本误差、升降变差和指示器不回零位时,应在规定的检定条件下进行,这些条件包括:17.1 仪表和附件的温度应与周围空气温度相同。
17.2 有调零器的仪表应在预热之前先将仪表的指示器调到零位上,以后不再重新调整零位。
17.3 仪表和附件自接入负载确定其指示值的预热时间,可携式仪表一般不需预热;安装式仪表在额定负载下预热15分钟以后检定。
17.4 所有影响仪表示值的影响量应符合表5中的规定。
17.5 规定用定值导线或具有一定电阻值的专用导线进行校验的仪表,应采用定值导线或与标明的电阻值相等的专用导线一起进行检定。
17.6 三相仪表应在对称电压和平衡负载的条件下检定。
即三相对称系统中每一个线电压或相电压与系统中平均值之差不大于1%,每一个相电流与系统中平均值之差不大于1%,每个相电流与相应相电压之间的角度之差不大于2°。
五、检定方法(一)不通电倾斜影响的测定18 不通电倾斜影响的测量,是将被检仪表按工作位置放好,用调零器将指示器调到零位上,而后使仪表由工作位置向任何一个方向倾斜,倾斜的角度按表2中的规定进行,记下指示器在四个方向上对标度零位的最大偏移值(ΔL),然后按下式计算:表5式中:ΔL--指示器对标度尺零位的最大偏移值(mm);L--被测仪表的标度尺长度(mm);γ--倾斜影响引起的误差。
γ值不应超过第4条的规定值。
(二)检定的一般规定19 根据仪表的类别及准确度,按表6中的规定选择检定方法。
在保证准确度的条件下,也允许使用本规程未规定的其它方法检定仪表,但应经上一级计量主管部门批准。
表620 用补偿法、交直流比较法、数字电压表检定法和直接比较法检定仪表时,供给被检仪表电路的电流及电压的电源其稳定度应满足如下要求:在半分钟内直流电源的稳定度不应低于±1/10K%,交流电源的稳定度不应低于±1/5K%(K--被检仪表准确度等级)。
21 检定时使用的电流或电压调节设备,在检定仪表各个量限时应保证由零值调至被检仪表上限,并能平稳地及连续地调至仪表任何一个分度线,其调节细度不应低于1/10K%。
22 在必要时检定设备应进行屏蔽,以消除泄漏电流影响。
23 测量被检仪表的基本误差时,应在标度尺的工作部分每一个带数字的分度线上进行如下次数的测量:23.1 对0.1和0.2级标准表应进行四次测量:第一次--上升或下降;第二次--下降或上升;第三次与第四次--程序与第一次和第二次相同,仅改变通过仪表测量机构中的电流方向。
如果在中间有数字的分度线和上限下同电流方向所测得的实际值,彼此相差小于1/4K%时,允许仅在一个电流方向检定两次(上升和下降)。
23.2 对于磁电系仪表、0.2级工作仪表和0.5级以下仪表仅在一个电流方向上检定两次(上升和下降)。
24 检定交直流两用仪表应按如下规定进行。
24.1 对于额定频率为50Hz的交直流两用仪表,除要在直流下对工作部分每一个带数字的分度线进行检定之外,还应在额定频率50Hz下检定两个数字分度线(中间数字分度线和上限)。
24.2 对于有额定频率范围及扩展频率范围的交直流两用仪表,除要在直流下对工作部分每一个带数字的分度线进行检定之外,还要在额定频率范围内上限频率、扩展频率的上限各检定两个数字分度线(中间数字分度线和上限)。
24.3 在仪表的额定频率范围和扩展频率范围内,可根据使用单位的要求在某一个或几个频率上按24.1款及24.2款的规定进行检定。
25 检定交流仪表应按如下规定进行:25.1 对于有一个额定频率的交流仪表,应在额定频率下检定。
25.2 对于有额定频率范围和扩展频率范围的交流仪表,仅在50Hz下对工作部分每一个带数字的分度线进行检定,而对扩展频率范围上限频率及下限频率(仅对内装互感器内)只检定两个数字分度线(中间数字分度线和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