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笫一课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笫一课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第一课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我要的是葫芦》的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寓意。

2.培养学生朗读、默读、复述课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关注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寓意,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关于种葫芦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我要的是葫芦》。

二、初步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朗读情况,指名学生朗读,纠正发音。

三、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四、关注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注意读音和书写。

2.学生组内交流,讨论生字词在句子中的运用。

五、深入理解1.请同学们思考:种葫芦的人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1.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寓意的理解。

七、课堂小结1.请同学们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要的是葫芦》,谁能复述一下故事情节?二、深入学习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

三、实践活动1.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如果你是种葫芦的人,你会怎样做才能得到葫芦?四、巩固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书写。

2.学生组内交流,讨论生字词在句子中的运用。

五、拓展延伸1.请同学们思考:这篇课文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六、课堂小结1.请同学们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

七、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课文中的寓意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到做事情有方法,关注过程,不盲目追求结果。

祝大家学习进步!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情境,理解种葫芦人的心态变化。

我要的是葫芦 第一课时 人教(部编版)PPT 优秀课件

我要的是葫芦 第一课时 人教(部编版)PPT 优秀课件


























































































































































:“

14《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说课稿)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14《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说课稿)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这部分的内容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1、教材分析:《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属于寓言性质的课文.课文主要写了种葫芦的人不懂得事物之间的联系,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不去治,邻居劝他也不听,结果小葫芦慢慢变黄,一个个都落了。

文章短小精悍,语言活泼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是深爱孩子们喜爱的一篇课文。

2、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较一年级有了更多的字词积累,但词汇积累还不够,字词教学仍然是课堂重点。

他们好奇、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善于表现自己,这些都有助于他们很好的理解课文。

所以在《我要的是葫芦》一文的学习中,注重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促学,在交流中把握学习的主动性。

3、教学目标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盯、谢、邻”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3.了解葫芦的样子,体会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4、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5、教学难点:了解葫芦的样子,体会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6、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二、说教法与学法《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故事性较强,考虑到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情境创设法、采用变序阅读法等教学方法,既使学生的语感得到训练,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也得到培养,又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通过读读、找找、画画、想想、说说等方法让学生充分阅读,自主探究。

另外,由于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学生很喜欢读,因此,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再加上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去领会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以及中心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物的神态、语言都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淋漓尽致地再现出来。

三、说教学过程在教学时,我以“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教学思想,以“读"为主线,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14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4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4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9个生字“葫、芦、藤、谢、蚜、盯、啊、赛、怪",会写6个生字“棵、谢、想、盯、邻、治”。

解释“赛过、盯着、花谢"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反问句、感叹句的语气,梳理主人公一心只要大葫芦的心情。

3.能说出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与从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会写“从前、细长”等8个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表达特点。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字帖、葫芦叶、葫芦花等道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聚焦葫芦。

1.单元导入。

2.请大家猜个谜语。

出示谜语。

3.出示字卡。

学习葫芦的芦是轻声。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与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喜爱葫芦。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出自然段。

思考:我要的是怎样的葫芦?2.学习生字“赛"。

理解“赛过”。

根据理解再读课题,体会那个人想要大葫芦的心情。

3.借助简笔画,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

(1)葫芦长什么样啊?生找句子。

师:那我们一起跟着课文种一棵葫芦。

师画简笔画。

师:首先在泥土里种下一粒种子,种子生根发芽。

接着长出什么样的葫芦藤?生:细长的。

师画葫芦藤。

一起读好“藤",师补充:藤是草本植物的茎。

生活中哪些植物也有又细又长的藤?生:西瓜藤,丝瓜藤。

师:他们都是藤植物,所以藤这个字的部首是草字头。

字帖“藤”师:葫芦继续长啊长,又长出了什么?生:绿叶。

师;对呀,长满了绿叶,真是一棵枝繁叶茂的葫芦。

师贴叶子。

师:接着又长出了什么?什么样的小花?生:雪白的小花。

师贴小花。

4.学习“谢",理解谢的意思并学习“谢”的写法。

我要的是葫芦逐字稿第一课时

我要的是葫芦逐字稿第一课时

我要的是葫芦逐字稿第一课时(实用版)目录1.介绍葫芦逐字稿的概念和背景2.阐述葫芦逐字稿的教学目标和意义3.详细解析葫芦逐字稿的教学内容和方法4.总结葫芦逐字稿第一课时的学习要点正文一、葫芦逐字稿的概念和背景葫芦逐字稿是一种传统的中文教学方法,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私塾教育,当时老师通过逐字逐句地讲解经典文献,帮助学生掌握汉语知识。

如今,葫芦逐字稿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依然在各类中文课堂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葫芦逐字稿的教学目标和意义葫芦逐字稿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汉语综合运用能力。

具体来说,葫芦逐字稿的教学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学生的语言输入能力:通过葫芦逐字稿的学习,学生可以大量接触到标准的汉语语音和词汇,为进一步提高汉语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2.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葫芦逐字稿教学要求学生在听懂、读懂的基础上,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葫芦逐字稿教学中所选用的教材往往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

三、葫芦逐字稿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葫芦逐字稿的教学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表达技巧等方面。

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1.逐字逐句讲解:教师选取一段适合学生水平的汉语材料,逐字逐句地进行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2.模仿跟读: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模仿跟读,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标准的汉语发音和语调。

3.口语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口语练习,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4.书面表达: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书面表达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

四、总结葫芦逐字稿第一课时的学习要点葫芦逐字稿第一课时的学习要点主要包括:1.掌握所学材料的逐字逐句解释,理解其中蕴含的意义。

2.熟练模仿跟读,使自己的发音和语调更加接近标准汉语。

我要的是葫芦逐字稿第一课时

我要的是葫芦逐字稿第一课时

我要的是葫芦逐字稿第一课时
摘要:
1.介绍葫芦逐字稿
2.阐述葫芦逐字稿的重要性
3.讲解如何进行葫芦逐字稿的第一课时
4.总结葫芦逐字稿第一课时的学习要点
正文:
【我要的是葫芦逐字稿第一课时】
葫芦逐字稿,是一种传统的中文写作方法,主要用于记录和整理各种口述资料,包括故事、传说、历史事件等。

它以汉字为基础,逐字记录口语的发音和语调,能够最真实地还原口述内容,是研究民间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资料。

【葫芦逐字稿的重要性】
葫芦逐字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能够保存和传播口头文化。

许多传统的故事、传说和歌谣等,都是通过口头传播的,如果没有葫芦逐字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很可能会失传。

其次,葫芦逐字稿对于研究语言和语音的发展变化也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葫芦逐字稿,我们可以了解语言的演变过程,这对于语言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进行葫芦逐字稿的第一课时】
葫芦逐字稿的第一课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合适的口述资料:选择你感兴趣的、有代表性的口述资料,比如民间故事、传说等。

2.准备录音设备:使用录音笔、手机等设备,将口述资料录音。

3.听录音,记笔记:听录音,将听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尽量保持原汁原味,包括发音、语调、语气等。

4.核对和修改:对照原始口述资料,检查记录是否准确,进行核对和修改。

【总结】
葫芦逐字稿是保存和传播口头文化的重要手段,对于研究语言和语音的发展变化也有重要的价值。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一等奖1、《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的11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2、能正确读出要求学会的词语。

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

教学准备:1、课前让学生收集葫芦的实物和图片。

2、葫芦的实物、《我要的是葫芦》的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指着葫芦实物)这是什么?这么可爱的葫芦是怎么来的呢?(学生各抒己见,预设学生心理:葫芦是农民伯伯在地里种出来的.。

)把种子放在地里后,可爱的小葫芦又是怎样长出来的呢?我们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就会知道了。

(齐读课题:第七课《我要的是葫芦》指导读好“葫芦”一词,注意“芦”字要读轻声)二、读文、识字、感悟。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读课文。

)2、看图(课件显示),图上有什么?这些内容在课文的那一段?谁来读一读?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评议学生读的字、词的正确读音。

并出示本课要读好的词语:葫芦藤、挂了、一些)3、谁认为比他读得更好?好,我就请你当一当小老师。

(让学生跟着学生读,进一步熟悉第一段。

)4、读了第一段后,你明白了什么?(看课件,结合学生回答,指点理解:谁来说说葫芦是怎样长出来的?长满绿叶和可爱的葫芦有关系吗?板书葫芦的叶、花、果的关系。

)“挂了”在这里可以换成什么词?那个词用得好?(观看课件感悟。

)指导朗读,那个人看到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心情怎么样?比一比,看看哪组读出了高兴的心情?(分组比赛读)5、观看课件,这么可爱的小葫芦都怎么样了?这些内容在课文的哪一段?看到葫芦变黄了,落下来了,心情怎么样?我们来比一比,男同学和女同学谁能读出伤心的语气。

(男女同学比赛读,并相机纠正读音。

板书“变黄都落了”)三、合作、探究、识字。

6、读了第四段后,你们有什么问题想要提出来?(预设学生心理:为什么可爱的小葫芦会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7、请四人小组合作找一找,在课文里找出为什么。

1我要的是葫芦【第1课时】 公开课获奖课件

1我要的是葫芦【第1课时】  公开课获奖课件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细长 )的葫芦藤 ( 自言自语 )地说 ( 可爱 )的小葫芦
( 雪白 )的小花 ( 慢慢 )地变黄 ( 盯 )着小葫芦
4.照样子写句子。 (1)例: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做好事还需要回报? _做__好__事__不__需__要__回__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为同学做点好事不算什么。 _为__同__学__做__点__好__事__算__什__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 2006 高考 理科 状元-武亦 文
武亦文 格致中学理科班学生 班级职务:学习委员 高考志愿:复旦经济 高考成绩:语文127分 数学142分 英语144分
物理145分 综合27分 总分585分
“一分也不能少”
“我坚持做好每天的预习、复习,每 天放学回家看半小时报纸,晚上10: 30休息,感觉很轻松地度过了三年 高中学习。”当得知自己的高考成 绩后,格致中学的武亦文遗憾地说 道,“平时模拟考试时,自己总有 一门满分,这次高考却没有出现, 有些遗憾。”
盯赛感怪慢
易读错字
hú lu téng
xiè
wa dīng
葫芦 藤上 花谢 好哇 盯着
sài
gǎn
guài màn
赛过 感到 奇怪 慢慢
多音字
gēng(更改 更换) 更
gèng(更加 更好)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 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
本课是一篇看图学文。讲一个人 种葫芦,不管理只想得到葫芦,结果 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 落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要的是葫芦
观音桥镇中心小学刘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6个字。

会写8个。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习难字“挂、怪”。

2、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投影——葫芦的图片,让学生认一认,这是什么?教师随机: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

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一读,纠正读音:芦:字音是lú,第二声。

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

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义,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投影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葫芦藤叶盯着邻居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2)看投影,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葫芦藤盯哇
(2)看投影,拼读生字并组词。

言:(语言)(自言自语)每(每天)(每个)治(治病)(只好)棵(一棵)(两棵)挂(挂车)(挂号)哇(好哇)(走哇)怪(奇怪)(怪物)慢(慢车)(慢点)
不懂得词语大家共同探讨并进行造句。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书写的方法。

投影:
①我会分析结构:
独体字:言
上下结构:每
左右结构:治棵挂哇怪慢
②我会分析字形:
独体字“言”书写时,第一横长,下面两横短。

“挂”和“哇”右边的“圭”时有两个“土”组成的。

6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

注意“棵”的“木”字旁最后一笔要变成点。

“每”的笔顺一定要注意。

动手书空。

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我会记
①我会比一比:
慢和怪的部首是一样的。

挂和哇的右边是一样的。

②我会减一减:
海-()=每信-()=言
③我会分一分:
木+果=棵
④我会编一编:
台外涨了三点水----治。

学生在书上先描红再临摹。

巩固练习:
(1)加一加,变一变
台+()=治母 +()=每
果+()=棵圭 +()=挂
圭+()=哇圣 +()=怪
曼+()=慢令 +()=邻
巴+()=吧信-()=言
(2)合一合
出示教具,让学生把偏旁和部首的花瓣插入相应的花瓶里。

三、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四、孩子们,下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呢?你们先去思考一下好不好?
附:板书设计:
7 我要的是葫芦
言每治棵挂哇怪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