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语法范畴

合集下载

第三节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词类

第三节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词类

(1)体词属性范畴
这是指由名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 意义。
主要表示四种范畴意义,即性、数、 格和有定无定。
1.性
性表示名词、代词等在语法上的性 别类属。如俄语名词分为阴性、阳 性、中性。 汉语的名词没有性的语法范畴,英 语中也没有性的范畴。
2.数
数范畴表示名词、代词所表示的事物或现象 的量的特征。 如英语名词分为单数和复数。
❖ 把语法意义概括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意 义的类就叫做“语法范畴”’。
❖ 对语法范畴的理解有所不同,依照传统语法来 说,语法范畴只指由词的形态表达的语法范畴, 这是狭义的理解;也有人认为语法范畴还包括 词类以及句法关系,这是广义的理解。我们取 狭义的解释。
语法范畴是通过词的形态来表示的
❖ 对形态也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在传统语 言学中,“形态”一般只指构形形态,这 是狭义的理解;广义的形态除此以外还包 括构词形态及词之间的组合关系。从严格 意义上说,形态应该指词本身的形式变化, 所以我们认为形态只包括构形形态。
例如:名词或量词 人/人人、天/天天、 件/件件
动词 看/看看、说/说说、研究/研究研究、 休息/休息休息、帮忙/帮帮忙
形容词 大/大大、高/高高、清楚/清清楚 楚、安静/安安静静、雪白/雪白雪白
(4)虚词
这是通过使用虚词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如: 我和老师 你和学生、我们和领导
我的老师、你的学生
(2)谓词属性范畴
这主要指由动词的词形变化形 式表示的意义。
主要表示的范畴意义有时、体、 态和人称。
1.时
即表示V所反映的动作发生的时间 和说话时间的关系。
很多语言都可以以说话为坐标确定 句子中动作的时间,这是非常重要的 语法范畴。一般可分为现在时、过去 时和将来时。

举例说明语法范畴和语法意义

举例说明语法范畴和语法意义

举例说明语法范畴和语法意义举例说明语法范畴和语法意义在语言学中,语法是研究语言结构和规则的学科,它探索了如何将单词、短语和句子组织起来以传达意义。

语法可以分为不同的范畴,每个范畴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语法意义。

本文将通过举例说明,深入探讨语法范畴和语法意义的概念,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结构和规则。

1. 名词范畴名词是指人、事物、地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

它们用于表示实体和存在,起着主语、宾语和补语等重要的语法角色。

在句子“小明喜欢吃苹果。

”中,名词“小明”和“苹果”分别扮演了主语和宾语的角色。

名词范畴的语法意义在于表示事物的身份、分类和数量。

2. 副词范畴副词用于描述和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和短语。

它们可以提供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附加信息,丰富了句子的意义。

在句子“他慢慢地走进教室。

”中,副词“慢慢地”修饰了动词“走”,表示了动作的方式。

副词范畴的语法意义在于补充和修饰其他成分,使句子更加具体和详细。

3. 动词范畴动词是指表达行为、状态或发生的词语。

它们是句子的核心成分,承载着谓语的功能。

动词可以用于表示动作、心理活动、状态等多种语法意义。

在句子“他跳高了。

”中,动词“跳高”表示了一个动作。

动词范畴的语法意义在于表达句子的核心动作或状态。

4. 形容词范畴形容词用于描述和修饰名词,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的性质、特征和状态。

它们在句子中起到名词补充说明的作用。

在句子“这个房间很漂亮。

”中,形容词“漂亮”描述了名词“房间”的特征。

形容词范畴的语法意义在于丰富名词的表达,使描述更加准确和生动。

5. 介词范畴介词用于表示位置、方向、关系等概念,并将名词短语或动词短语与其他成分连接起来。

它们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作用,起到修饰和限定的作用。

在句子“他坐在桌子旁。

”中,介词“在”表示了位置关系。

介词范畴的语法意义在于连接不同成分,构建句子的结构和关系。

通过以上的示例,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语法范畴在句子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赋予句子不同的语法意义。

《语言学概论》(邢版)要点:语法

《语言学概论》(邢版)要点:语法

《语言学概论》(邢版)要点:语法第一节语法和语法单位一、什么是语法语法就是词的构造、变化的规则和用词造句的规则,是语言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这种规则是客观存在于一种语言之中,说这种语言的全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二、语法规则语法规则主要是指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指语法单位一个接一个组合起来的规则,这种规则是现实的,存在于话语之中,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客观存在,说这种语言的人必须共同遵守,否则就会造成错误的句子,说出谁也听不懂的话来。

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指语法单位的归类和变化的规则。

几个语法单位(主要指词),互相在同一位置可以替换,替换后结构类型和功能都没有变化,这样的几个语法单位,就形成了一种聚合关系。

三、语法单位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段都是语法单位。

语素、词、词组和句子是不同结构层面上的语法结构单位。

要特别注意语素涉及到的几个概念。

圣才中文学习网-中文考研第二节组合规则一、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1.单纯词与合成词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构成单纯词的语素都是也只能是词根语素。

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

根据构成合成词的语素的性质,合成词又分复合词和派生词两类:一类是由词根语素按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的词,叫做复合词;一类是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构成的词,称为派生词,词缀在词中的位置一般在词首或词的后面。

2.汉语合成词的构造类型:汉语合成词可分复合词和派生词两类。

复合词根据内部语素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五类:并列式、限定式、补充式、支配式、陈述式;派生词根据构词词缀在词中的位置可分前附式和后附式两种,以后附式为最多。

二、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类型根据词与词的语法关系看,最基本的结构类型只有五种,即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

三、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1.语法意义: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相对而言,是语法单位在组合中所产生的意义。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历史语言学:主要用历史得方法研究某种语言得短期得与长期得变化规律,如汉语史、英语史。

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某一时期得相对静止得情况,如现代汉语。

普通语言学:研究对象就是人类语言,着重从理论上探讨语言得共同特点与一般规律,也叫一般语言学。

隐性意义:指隐藏在显性意义后而得各种语法关系,通常表现为施事与动作,动作与受事得关系等。

隐性形式:从微观角度瞧,句法结构得外部形式具有层次性。

这种层次性不能从外表一眼瞧岀来,需要我们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地分析。

显性形式:从宏观上瞧,句法结构外部形式就是线条性,我们把它叫显性形式。

语言学:就是研究语言得科学。

语言学家研究得只就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与不同程度上理想化与简单化了得语言。

符号:指得就是根据社会得约左俗成使用某种特左得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得意义而形成得这种实体与意义得结合体。

“符号”必然包括有任何情况下永远不可分割得两个方而, 一个方而就是物质得实体,另一个方而就是约定俗成得意义。

“能指“:就是索绪尔给语言符号得物质实体创制得一个专门得术语。

也就就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得成分。

“所指":就是索绪尔给符号所指得意义内容创制得一个专门术语,也就就是“能指成分“, 即特泄得物质实体,所指得意义内容。

语音:虽就是一种声音,但又与一般得声音有着本质得区别。

它就是由人得发音器官发岀得,负载着一定得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得声音。

音素:就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得最小语音单位。

根据音质得不同,对一串语音不断加以切分,宜到不能切分为止,这样得到得语音就就是“音素“。

标写语音得书而符号叫做“音标”。

“音位“:就就是从社会功能得角度划分岀来得语音单位,它就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得最小得语音单位。

“音质音位''与“非音质音位“:音位从构成材料上瞧,可以分为音质音位与非音质音位。

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得差别来起辨义作用得音位叫“音质音位”。

语法手段,语法范畴

语法手段,语法范畴

• 重叠就是利用词或词中某个语素的重复使用产生一定语法 意义的形式。例如汉语名词或量词重叠“人人”“天 天”“个个”都有“逐一”的意义,动词或动词语素重叠 “说说”“看看”“休息休息”都有尝试和短时等量小的 意义,形容词或形容词语素重叠“大大(的)”“干干净 净”“漂漂亮亮”都有程度增加的意义。表面看,词的重 叠已经超出了一个词,但词重叠和语素重叠不仅形式相同, 而且重叠的形式都有相当于词的独立用法,它也还是词的 一种变化形式。重叠在汉藏语系的语言中运用较多,印欧 语系的语言中不多见,在俄语中有些动词可以重叠,来表 示动作的持续。
6,重叠:重叠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动词的重叠是汉语中
特有的语言现象,具有丰富的表义作用、语法功能和表现 形式,充分地表现了汉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对动词重叠 这一语法现象的研究,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汉语的本 质 规律 有着重要的意义 . 动词重叠包括AA、A-A、A了A、A了-A四种形式 及A着A着、AAB、AABB式。 a,A式 尝尝 玩玩 问问 b,A一A式 写一写 歇一歇 看一看 c,A了A式 看了看 坐了坐 歇了歇 d,A了一A式、A了几A式 摆了一摆 摸了一摸 侃了 一侃
7,内部曲折语:内部屈折就是指在词根内部以语音交替变化 的方法改变语法意义的一种语法手段,又叫音位交替。语 音变换可以是元音,也可以是辅音,在有声调的语言中还 可以是声调。英语中的规则动词都是采用附加词尾的方式 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的(例子如上),而一些不规则动 词则采用屈折的语法手段。例如: feel(感觉,现在时)/felt(感觉,过去时) leed(领导,现在进)/led(领导,过去时) get(得到,现在时)/got(得到,过去时) 一些名词的单复数也采用内部屈折的方法: foot(脚,单数)/feet(脚,复数);

语言学纲要(语法)

语言学纲要(语法)
• 句子基本特征有两个:一是表达相对完整的意思,
二是有完整的语调。
• 2)句子的分类
• 可以根据句子的结构关系和交际功能把句子划分
成不同的类型。
• (1)句类(语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
感叹句
• (2)句型:句型是根据结构关系对句子所划分出
来的类型。首先可以把句子分成单句、复句。
• 单句又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对它们又可以
句子中作用相当于词、而又大于词的由词 组成的单位。
• 2)词组的分类:根据能否自组的组成成分和顺序不是固定的,可以 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组合。
• 4.句子 • 1)什么是句子:句子是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是
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最小单位,是语法分析的 最大单位。
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 这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现象时
总结出来的规则,这两类规则互相依存。
• 第二、组合规则是现实的,它存在于话语
中。聚合规则是潜在的,它储存于人们的 脑子中。
• 第三、说话时组合规则提出要求,聚合规
则提供可能,对组合的各个位置上可能出 现的词进行替换,就能造出新的句子。
• 三、语法单位
• “独立运用”把词和语素区别开来。语素是语言
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但是,
• 语素并不一定都能够独立运用:自由语素可以独
立运用,因此,自由语素是词;粘着语素不能独 立运用,必须和其他的语素合在一起,才能运用, 因此,粘着语素不是词。
• 3)词的分类
•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词分成不同的类

• (1)根据意义和作用,可以分成实词和虚
• 后者叫做句法,研究句法的学科叫句法学。
• 一、词法
• 词法包括两部分:词的屈折变化和构词法。

语法形式、语法意义与语法范畴

语法形式、语法意义与语法范畴

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及语法范畴主讲人吴锋文一、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一)两者之间的关系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是语法学的核心内容,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没有不表示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也没有无语法形式的语法意义。

例如:形容词的重叠式:高高、慢慢:语法形式(重叠式)——语法意义(程度高“很”)猩猩、妈妈(重叠式)——不是语法形式,因为不能表示什么语法意义很高(程度高)——因为不是通过语法形式而是通过语汇形式表示的,因而这种“程度高”不是语法义而是词汇义。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并非一一对应的,一种语法形式可以表示多种语法意义,不同的语法形式又可以表示相同的语法意义。

例如:红烧鱼块(偏正;动宾)安排好工作(动宾—偏正;动补)我的朋友、我朋友(偏正)都是NP、也不VP、真是的(责怨义)(二)语法形式1.语法形式语法形式,也叫语法手段,它是反映词语的组合规则和语法类别的形式标志,是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

语法形式可分为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

显性的语法形式可以直接感知,主要包括语序、虚词、重叠、词缀以及各种语音手段。

例如:我笑——笑我西瓜甜——甜西瓜班长和副班长——班长或副班长隐性语法形式不能直接感知,但可以通过组合、替换、扩展、变换等方式分析抽象出来。

例如:鸭蛋大鸡蛋大——什么大——鸡蛋很大(主谓)鸡蛋大——多大——像鸡蛋那么大(偏正)鸡不吃了(受动;施动)2、显性语法形式主要有语序、辅助词、词缀、内部屈折、重叠、重音、语调、异根式、零形式等形式。

(1)语序:指的是用词在句子中排列顺序的不同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我看书。

(svo)日语:我书看。

(sov)看我书(vso)古汉语和现汉语:状语语序V+O+于+L封禅于泰山北败晋兵于河上定语、状语语序—中心语:我们正在操场打篮球。

We’re playing basketballon the ground.人称格的区分:动词前主格、动词后宾格I laugh—laugh at me(2)辅助词:专门用来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是一种重要的语法形式。

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冋顾:什么语法形式、语法意义、语法手段?1、内涵:语法范畴是对语法意义进行分类抽象而得到的类。

例如:单数,复数—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人称主格,宾格,所有格,工具格……—格2、狭义的语法范畴和广义的语法范畴[补充](1)狭义的理解:悚支范畴(即与某类词有关的语法范畴)。

由词的形态变化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的聚合,这是本书的处理,也是一般的理解。

[按:照此处理,似乎蕴涵着汉语没有什么语法范畴,可是我们有承认汉语有语法形式,这些语法形式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对这些彧法意义的归纳就应该能够复到一些语法范畴。

](2)广义的理解:广义地说,词类也是一种语法范畴,因为每种词类都是词法意义及其表达手段的统一体。

如名词范畴、动词范畴等等。

词类是把整类的词加以概括而得出的语法范畴,有人把它叫作一般语法范畴或分类性语法范畴。

更广义地说,表现在短语、句子等大子词的单位中的语法范畴即句法范畴。

也是客观存在的。

[参见张涤华等(1988)。

]例如:○数量范畴:定量~不定量~全量:三天、很多、每次○指称范畴:定脂~不定脂:脆人、个人○自主范畴:自主~不自主:看了三天了~病人三天了~死了三天了。

3、常见的语法范畴(语法范畴)(1)性:俄语、德语的N及修饰它们的A有3种性:法语N有2两种性。

[补充:语法等级:阳性/阴性>中性。

注意:“性”是语法概念,不是生物学概念。

从共时平面上看,有任意性,非论证性。

](2)数:英语的N、俄语的N和A。

[补充:语法等级:单数/复数:单数>双数>复数(多数)。

]注意:也不完全根据可数情况。

(3)格:N、Pron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

俄语的N、Pron 及修饰它们的A、Num有6个格,英语的名词2个格(通格、所有格)、有的代词有2、3或4个格(I、me、my、mine,it,its。

比较:you)(4)体: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

V。

英语的普通体、进行体、完成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语法范畴?语法范畴是什么意思?
语法范畴就是对各种语法意义的归类。

而广义的语法范畴也包括名词、动词等词类,甚至包括句子(句法范畴)。

语法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语法范畴是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

广义语法范畴,从语法形式上看,包括所有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从语法意义上看,包括所有结构意义、功能意义和表述意义。

如结构范畴: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等;功能范畴:名词、动词等词类范畴;表述范畴:如陈述、疑问等语气范畴。

狭义语法范畴是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又称形态语法范畴。

词的形态变化是用附加词缀、内部屈折、重叠、重音等方式构成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变体,简称词形变化。

一般来说,确定一种语言中是否有某种狭义语法范畴,就是看这种语言是否用词形变化表示这种语法意义。

而一旦通过词形变化确定了某种狭义语法范畴,有时不用词形变化,而用别的形式如前置词、后置词、冠词等虚词或助动词表示,这些非词形变化形式也被看作狭义语法范畴的语法形式。

但如果某种语言完全不用词形变化表示某种语法意义,只用辅助词等其他形式表示,就不是狭义语法范畴。

一般所说的语法范畴,多是狭义语法范畴。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语法范畴。

1.性
性是主要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一般是把名词分成阴性、阳性、中性或阴性、阳性,并用不同的形式标志表示。

有些语言形容词和冠词也有性的分别。

俄语名词分阴性、阳性、中性三类,分别用不同的词缀表示,但每个名词只有其中一种形式,没有词形变化。

俄语形容词则用词形变化表示阴性、阳性和中性,每个形容词有三种不同的词形,并与名词的性保持一致。

德语则用冠词的词形变化来区别名词的阴性、阳性和中性,名词本身没有性的形式变化。

法语只有阴性和阳性之分,也是用冠词的词形变化表示,名词本身也没有性的形态变化。

所以名词的性只是一种功能范畴,不属形态语法范畴;形容词和冠词都有性的词形变化,属形态语法范畴。

不管是用什么方式区别名词的性,名词的性都只是一种语法类别。

作为语法类别的性,与事物的自然性别有一定的联系,表示动物的名词的性与动物的自然性别大体上相应,但也有不相应的。

如德语Weib(妇女)、Madchen(少女)、Fraulein(年轻女士)在语法上是中性。

至于表示非动物的名词的性别,客观依据就不太明显了。

2.数
数也是主要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一般用名词(或代词)的词形变化区别单数和复数,或是单数、双数和复数(大于二的数)。

有些语言中动词、形容词或冠词也有数的形态变化,与名词的数在形式上保持一致。

俄语的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都有单数与复数的词形变化,并相互保持一致。

阿拉伯语、斯洛文尼亚语等,名词分单数、双数和复数三种形式。

汉语的人称代词和指人的名词后面可以加“们”表示复数,但表示复数时也可不加“们”。

格是表示词语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

一般用名词和代词的形态变化表示各种不同的格,有些语言中形容词和数词也有与名词相应的格。

如俄语名词、代词、形容词和数词都有格变化,共有六种格:主格(作主语)、宾格(作直接宾语)、与格(作间接宾语)、属格(作定语,表示领属)、工具格(作状语,表示工具材料)、前置格(作状语,表示方位处所)。

有些语言中格比较少,如英语中名词只有属格(加后缀'-s)和通格(不加后缀)之分。

有些语言中格比较多,如芬兰语中有十六种格。

4.时和体
时和体都是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行为动作的时间和状态。

时表示行为动作的时间与参照时间(一般是说话时间)的时序关系,一般分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

体表示动作行为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最常见的是完成体和未完成体(或持续体、进行体),此外还有起始体、继续体、中断体、反复体、短时体(或瞬间体)等等。

时和体的关系非常密切,往往互相配合,甚至融为一体。

如英语有三种时(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和三种体(一般体、进行体和完成体),可以配合成十六种格式,如所谓过去完成式,就是过去时和完成体。

汉语助词“着、了、过、起来、下去、来着”等也可表示时和体,动词本身还可以用重叠方式表示短时体(有时有尝试的意思)。

5.态
态又称语态,是表示主语与动词的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

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主动态和被动态。

主动态表示主语是动词的施事,即行为动作的主体,被动态表示主语是动词的受事,即行为动作的对象。

如英语就有主动态和被动态之分,主动态的动词形式不变,被动态则用助动词be和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表示。

如The dog bit the cat.(狗咬猫。

)The cat was bitten by the dog.(猫被狗咬了。

)有些语言中还有反身态(主语既是施事又是受事,如自杀、自责)、相互态(行为动作是由主语相互实施的,如相爱、相遇)。

汉语可用虚词“被”表示被动,但动词没有形态变化,一般不看成态范畴。

6.式
式又称语式或语气、情态,是表示句子的语气或情态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陈述式、命令式、虚拟式、愿望式等。

如俄语有陈述式、命令式和虚拟式之分,希腊语则分陈述式、命令式和愿望式。

如果只是通过句子的语调或虚词等表示语气或情态,一般不看成式范畴。

7.人称
人称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在人称上的一致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如俄语、法语等动词都有三种人称形式。

英语一般动词的现在时单数有第三人称的形式变化(加后缀(e)s),动词be的现在时单数则有三种人称形式:am、are、is。

各语言人称代词都有人称的区别,但代词的人称一般不属语法范畴。

级是表示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形容词、副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

英语单音节形容词和一部分副词一般用词尾变化区分这三种级,如fast(快,原级)、faster(比较快,比较级)、fastest(最快,最高级)。

多音节词则一般用前加虚词more、less、better、worse表示比较级,most、least表示最高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