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CPI
日本经济长期衰退的原因、补救措施及对经验启示

日本经济长期衰退的原因、补救措施及对经验启示一、日本经济长期衰退的原因(一)银行业受地产泡沫破灭和巴塞尔资本要求影响,出现破产和信贷紧缩。
1.日本地产泡沫破灭。
日本土地价格从1991年开始下降,以抵押贷款业务为主的银行不良贷款资产开始上升。
在地产泡沫破灭之前,没有银行倒闭,日本的存款保险机构向银行提供财政援助几乎为零。
在地产泡沫破灭之后,虽然日本的存款保险机构提高财政援助以帮助该破产银行,但银行倒闭的数量仍然开始增加,并在这十年间达到了顶峰。
2.巴塞尔资本要求。
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规定,日本银行业开始减少贷款,使日本的中小企业和刚创立的企业难以从银行融资。
(二)财政政策效力减弱。
当日本经济缓慢复苏时,日本政府1990年希望通过公共投资帮助提振日本经济,但当时日本主要公路和桥梁已经修建完成,由于公共投资的乘数下降,新的基础设施投资未能帮助提振经济。
同时,由于大部分公共投资集中在农村地区,相比对工业和服务行业的公共投资效率较低,不仅增加了预算赤字,使得公共投资的效力被分散,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刺激作用很低。
表1:日本公共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期间(财政年度)1956-1960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直接影响0.696 0.737 0.638 0.508 0.359 0.275 间接影响(私人资本)0.453 0.553 0.488 0.418 0.304 0.226 间接影响(劳动力投入) 1.071 0.907 0.74 0.58 0.407 0.317 私人资本0.444 0.485 0.452 0.363 0.294 0.262期间(财政年度)1986-1990 1991-1995 1996-2000 2001-2005 2006-2010直接影响0.215 0.181 0.135 0.114 0.108间接影响(私人资本)0.195 0.162 0.122 0.1 0.1间接影响(劳动力投入)0.192 0.155 0.105 0.09 0.085私人资本0.272 0.242 0.219 0.202 0.194 从表1可以看出,公共和私人投资的回报率在下降。
论现今中国与当年日本房价

论现今中国与当年日本房价、股市对比中国和日本在经济发展上有着相似的历程,都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
然而,两国在房价和股市的发展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
今天,我们将对比一下中国和当年的日本房价、股市的情况。
首先来看看房价。
当年的日本在经历了一轮高速经济增长后,房价出现了惊人的增长。
特别是在东京、大阪等大城市,房价更是涨得离谱。
如今的中国,同样也经历了一轮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许多城市中心地段的房价也是节节攀升。
但是与当年的日本相比,中国的房价增长速度还是相对较慢的。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较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再来看看股市。
当年的日本股市经历了泡沫经济时期,股价一度飙升至历史新高。
而如今的中国股市,虽然也有一些泡沫现象,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稳健的。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政府对股市的监管力度较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防范股市风险。
此外,中国投资者结构也相对较为稳健,散户投资者相对较少,机构投资者占比相对较高,这也为股市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然而,虽然中国房价和股市的发展与当年的日本有所不同,但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比如,在经济发展初期,房价和股市的增长都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随着经济的增长,房价和股市也相应地增长。
此外,房价和股市的增长也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
当年日本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宽松政策导致了房价的暴涨,而中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也使得房价增长较为平稳。
总之,虽然中国和当年的日本在房价和股市的发展上有所不同,但它们仍然有许多相似之处。
如今的中国正在逐步走向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而房价和股市的发展也将逐渐回归理性。
我们相信,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中国的房价和股市将保持稳定增长,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与当年的日本相比,中国的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如今的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未来将更加注重民生福祉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与此同时,中国还大力发展科技、环保等新兴产业,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世界概况-各国历年通胀率

按 GDP 平减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年通胀率国家名称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日本7.79 4.20 5.51 5.33 5.14 4.972巴哈马 1.16 1.09 1.34 1.51 2.01 3.773帕劳4捷克共和国5萨摩亚6苏丹8.56 1.59 4.71 3.90-2.40 6.397图瓦卢8新加坡0.810.89 3.530.360.15 1.479瑞士10葡萄牙 1.410.680.57 2.01 3.87 5.2611德国12斯洛文尼亚13丹麦 4.31 6.64 5.77 4.617.44 6.8314中非共和国 4.64 4.89 4.677.54 5.04 4.4815瑞典 2.94 4.02 2.76 4.40 5.99 6.5516爱尔兰17多米尼加18荷兰 5.260.76 4.708.68 3.37 5.9819塞浦路斯20意大利 2.78 5.798.46 6.49 4.20 2.2321法国 3.40 4.67 6.41 4.15 2.73 2.8922西班牙 2.47 6.107.85 6.259.168.1723摩洛哥 1.91 4.40 6.49 3.97 3.39-0.9624马绍尔群岛25马耳他26欧洲联盟 2.86 3.93 3.41 4.50 4.50 4.3227斯洛伐克共和国28希腊 1.49 4.61 1.40 3.72 4.01 4.8529韩国14.1018.4528.4632.92 6.4213.9930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31比利时 1.32 1.67 3.03 4.64 5.10 4.0932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2.500.050.69 3.85 1.47 6.5633克罗地亚34圣卢西亚35高收入36安提瓜和巴布达37以色列8.618.917.69 5.44-1.39 8.7338奥地利 5.09 3.34 3.68 3.18 5.32 3.1239塞舌尔 1.460.60-0.00 4.38-49.42 3.2140联合王国 3.38 3.72 1.97 4.05 4.80 4.3241瓦努阿图42乍得 5.06 1.53 5.648.23 5.67 5.9843美国 1.23 1.37 1.06 1.51 1.88 2.9544马其顿,前南斯拉夫45智利7.4712.0243.9546.4141.1628.4946贝宁 1.04 3.78 2.55-0.36 2.06 1.1447基里巴斯48黑山49格林纳达50阿尔巴尼亚51冰岛13.2811.158.2316.1812.3110.44 52伯利兹 1.76 1.360.94 2.14 5.61 5.77 53波兰54塞内加尔 2.47 2.54 1.49 2.000.450.42 55加拿大0.46 1.41 2.06 2.60 3.36 4.98 56中国香港特区0.84-1.67 2.54 3.20-2.39 -4.21 57匈牙利0.98-0.59 -0.45 0.40-30.18 2.88 58尼日尔 3.39-0.84 0.76-0.72 8.08 4.96 59巴拿马0.690.46 2.23 2.730.64 1.34 60芬兰 5.34 3.97 5.157.18 5.02 4.72 61爱沙尼亚62多哥-6.95 0.72 3.17 1.46-2.32 5.74 63突尼斯-3.06 4.15 1.2010.77 1.53 64柬埔寨65佛得角66喀麦隆 5.06 3.11-0.26 4.42 2.750.19 67亚美尼亚68菲律宾 3.04 6.798.57 4.51 3.98 5.33 69泰国 3.700.54-1.17 2.68 4.328.25 70马里71毛里求斯72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73莱索托 1.35 1.67 1.59 2.00 3.43 3.74 74哥斯达黎加 3.390.59 1.95 1.77-0.87 1.20 75秘鲁 3.10 4.62 5.6313.5013.019.16 76卢森堡-3.66 3.89 3.15 5.83 2.80 3.93 77科索沃78乌干达79马尔代夫80不丹81保加利亚82黎巴嫩83科特迪瓦 2.99 3.00 3.01 2.91 3.080.04 84科摩罗85斯威士兰86圣基茨和尼维斯87拉脱维亚0.59 88几内亚比绍89密克罗尼西亚联邦90世界 3.93 91哥伦比亚8.08 6.5823.4216.179.4414.96 92墨西哥 3.24 2.75 2.93 5.90 2.07 5.08 93危地马拉-1.08 2.590.81-1.68 -1.80 -1.00 95纳米比亚94中高收入96布基纳法索 1.90 2.01 5.15 1.81-0.66 2.30 97立陶宛98冈比亚99马来西亚-7.76 -1.34 -0.81 1.62 2.09-1.29 100萨尔瓦多-1.77 -0.87 1.310.82 1.28-1.18101中等收入102挪威 2.65 4.77 3.39 4.72 4.77 3.98 103澳大利亚 3.18-0.23 1.77 3.26 3.00 2.68 104孟加拉国 6.260.02 5.16-8.74 7.93 6.30 105约旦107多米尼加共和国-0.42 7.647.19 2.11-1.06 -2.36 108海地109低中等收入 3.87 110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111巴西31.3078.8369.7793.8351.3839.41 112罗马尼亚113牙买加114索罗门群岛115摩尔多瓦116卢旺达7.12-7.97 13.5516.03 6.9636.86 117中国11.97-1.23 -1.93 0.64 2.21-1.67 119斯里兰卡-1.71 -1.37 1.64 2.480.24-1.80 118中等偏下收入 2.47 2.54 1.64 3.86 3.05 3.78 120乌拉圭18.4411.7819.9040.3362.1572.42 121印度 2.15 4.418.358.558.3013.27 122南非 1.260.59 3.33 1.700.32 4.39 123印尼13.46178.75145.85114.91229.241195.41 124坦桑尼亚125塞尔维亚126土耳其 4.75 5.37 6.42 2.34 3.98 6.28 127东帝汶128洪都拉斯 4.19 2.92 2.13 5.68 2.08 2.61 129收入低 2.29 1.13 3.62 2.25 4.03 3.85 130巴布亚新几内亚0.040.29 1.53 1.90 2.237.36 131格鲁吉亚-1.82 132汤加133马达加斯加 1.79 3.39 3.68 1.65 4.35 5.82 134土库曼斯坦135毛里塔尼亚0.69 2.43 4.46 4.53-2.07 4.14 136特里尼达和多巴哥-4.24 3.05 3.70-2.48 2.75-5.57 137蒙古138利比里亚-5.75 2.93 2.04 3.98-0.07 -1.00 139斐0.61 1.40-0.97 3.147.95 2.48 140厄瓜多尔 4.98 2.15 4.28 3.27 3.757.86 141巴拉圭7.5112.72 2.47 2.39 3.10 3.82 142尼泊尔 2.69 5.90 3.57 1.1912.8915.22 143莫桑比克144尼加拉瓜0.04-1.25 0.43 5.07 1.32 3.66 145阿拉伯埃及共和国0.170.40 2.43 6.28 3.05 4.61 146阿尔及利亚 3.47 2.350.55 1.70 1.50 1.82 147马拉维-0.47 4.20 5.67-0.59 3.710.21 148肯尼亚8.660.02-1.88 2.69-2.05 1.71 149刚果共和国 6.29 4.257.77 3.86 3.0310.03 150圣多美和普林西比151加纳 3.40 1.96 6.779.9317.028.15 152布隆迪20.08-3.57 4.69 5.42-1.03 3.15153刚果民主。
周期研究之一:康波中的价格波动

三、康波中的能源和有色金属 ............................................................................................................................. 16 3.1 康波中的能源问题 .................................................................................................................................. 16 3.2 康波中的工业金属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战后经济恢复、经济高速发展、经济低速发展、长期经济停滞这四个阶段。
一、战后经济恢复阶段(1945-1955年)日本穷兵黩武,侵略亚洲、挑起太平洋战争的结果,不仅给亚洲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且使国内军事经济畸形发展,国民经济疲惫不堪。
战争后期,由于美军的空袭,以东京为首,全国119 个城市严重被炸被毁,到处都变成一片废墟和焦土。
特别是广岛和长崎,更遭到了原子弹的毁灭性破坏。
与1934-1936 年相比,1946 年国民经济和生产能力的下降情况是:实际GNP 为62%,人均实际GNP 为55%,人均实际个人消费为57%,创造业实际工资为30% (1947 年),工矿业生产为31%,(其中煤炭53%、钢材10%、纺织品7%),农业生产为79%。
由于战败,对外贸易几乎彻底中断了,与战前相比,1947 年出口下降为7%,进口下降为14%。
尽管战后的经济恢复经历了不少艰难和蜿蜒,但从总体上看,无疑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1946-1951 年度,经济增长率为9.9%,其中工矿业生产增长率为22.8%;1951-1955 年度,经济增长率为8.7%,其中工矿业生产增长率为11.3%。
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1955-1972年)日本经济在高速发展阶段有过三大景气时期,分别是神武景气、岩户景气和伊奘诺景气。
神武景气 (1954 年11 月-1958 年6 月) :景气持续了31 个月,实际经济增长率1956 年度7.5% 、1957 年度7.8% ,1958 年降为6.2%。
岩户景气 (1959 年4 月持续到1962 年10 月) :景气持续42 个月,1959、1960 、1961 年度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也分别达到了9.4% 、13.1%和11.9%,1962 年降为8.6%。
伊奘诺景气(1965 年11 月-1970 年7 月):景气持续期间为57 个月,1966- 1970 年度,实际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0.2% 、11.1% 、11.9%、12.0% 、10.3% ,1971 年降为4.4%。
中日经济对比

广场协议大事记事件影响1985年9月由美英日德法5国财长在纽约广场宾馆(Plaza Hotel )签署了“广场协议”,目的是让美元对其它主要货币“有控制”地贬值,日本银行在美国财长贝克的高压之下,被迫同意升值。
在“广场协议”签订后的几个月之内,各国开始抛售美元,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贬值。
日元对美元就由250日元比1美元,升值到149日元兑换1美元。
随后几个月内日元升值67.85%。
1987年1、纽约股市崩盘。
2 、美国财政部长贝克向日本首相中曾根施加压力,让日本银行继续下调利率,使得美国股市看起来比日本股市更有吸引力一些,以吸引东京市场的资金流向美国。
很快日元利率跌到仅有2.5%,日本银行系统开始出现流动性泛滥,大量廉价资本涌向股市和房地产。
此后,东京的股票年成长率高达40%;房地产甚至超过90% 。
(一个巨大的金融泡沫开始成型)1988年由于日元升值的原因,日本出口大幅下降,日本出口生产商为了弥补由于日元升值所导致的出口下降的亏空,企业纷纷从银行低息借贷炒股。
日本银行的隔夜拆借市场迅速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心,世界前10名规模最大的银行被日本包揽。
东京股票市场在3年内涨300%,房地产仅东京总盘就超过了当时美国全国总值。
(日本的金融系统接近崩溃)1989年摩根斯坦利和所罗门兄弟公司等一批国际投资银行深入日本发行“股指认沽期权”,日本的保险公司认为日本股市不存在暴跌的可能,认购。
12月29日,日本股市达到了历史巅峰,日经指数冲到了38915点,大批的股指沽空期权终于开始发威。
日经指数顿挫。
日本股市开始下跌。
1990年1月美国交易所突然发行“日经指数认沽权证”,高盛公司从日本保险业手中买到的股指期权被转卖给丹麦王国,丹麦王国将其卖给权证的购买者,并承诺在日经指数走低时支付收益给“日经指数认沽权证”的拥有者。
该权证立刻在美国热卖,大量美国投资银行纷纷效仿,日本股市再也吃不住劲了,“日经指数认沽权证”上市热销不到一个月就全面土崩瓦解了。
日本经济发展史

日本经济发展史1. 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1868 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将赶超西方强国、推进经济增长作为国家目标。
但是,可称之为“近代经济增长”的过程实际开始于19 世纪的80 年代后期,其标志是:民间企业开始迅速发展;制造业的产值开始迅速增加;近代的财政、金融体制开始形成;明治初期的经济混乱状况开始改观,至少可能从统计上加以把握。
与西方强国相比,日本现代经济增长的起始阶段的特点是:开始最晚;起点最低;开始之后的增长率最高。
美、英、法、德4 国的现代经济增长开始于1850—1859 年。
日、美、英、法、德5 国在上述年份或时期的人均GNP分别为136 美元、474 美元、227 美元、242 美元、302 美元(按1965 年美元价格折算)。
5 国从现代经济增长至 1965 年的 GNP 和人均 GNP 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 6%和2.5%、3.6%和1.6%、2.2%和1.2%、2.0%和1.7%、2.7%和1.7%。
明治政府实施“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自上而下地培育现代产业(例如由政府开办“模范工厂”,然后廉价出售给民间),促使工业化获得了迅速的进展,对追赶欧美先进国家起到了重要的效果。
与此同时,明治政府还推行“富国强兵”政策,将工业化与经济增长带来的“国富”用于“强兵”,而不是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终于走上与西方列强为伍、竞相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与进行掠夺成为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经济获得较快增长的极为重要的原因。
例如,在1894—1895 年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日本人称之为“日清战争”)之后,日本获得了“割地”(台湾、澎湖列岛)、“赔款”(2 亿3150 两白银,相当于3 亿6 400 万日元,而当时的中央政府的一般会计岁出为7 000—8 000 万日元)及在中国开放港口的通商特权。
从一定意义上说,获取战争赔款,通过侵占殖民地掠夺国外资源与财富,对日本实现工业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也是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特点。
日本股市的历史

日本股市的历史1950-1989年,日本股市从85点涨到38900点,历时39年,主要分为5个阶段:1、1950年到1953年,日本股市从85点涨到470点,涨幅为453%,随后在1953年到1954年出现了37.8%的调整,回落至300多点。
2、1954年到1961年,日本股市从314点涨到1829点,涨幅为483%,随后在1961年到1965年的4年里调整了44.2%,回落至1000多点。
3、1965年到1973年,日本股市从1020点涨到5350点,涨幅为415%,随后在1973到1974年出现了37.4%的调整,回落至3300多点。
4、1974年到1981年,日本股市从3350多点上涨到8000多点,上涨了2.4倍,随后在1981年到1982年回落至6000多点。
5、1982年到1989年,日本股市从6000点直上38900点。
1987年10月14日,市盈率曾高达92.28倍。
你见过一个熊市长达14年的股市吗?罕见!然而,它的的确确存在过,并发生在日本,这场熊市始于1990年,止于2003年。
日经指数的疯牛:1984年收于11543点;1987年收于21564点;1984——1987三年涨幅接近100%,原属正常“慢牛”。
然而,随后两年的持续暴涨则已过头,每年差不多上涨一万点,实属“疯牛”。
1988 年收于30159点;1989 年收于38915点的历史最高记录。
从1万点到接近4万点,5年累计涨幅接近300%。
日经指数的慢熊:1990年收于23849点,一年跌去15000点;随后股指连年下滑,在西方股市普遍走牛的2000年,它却收于13785点;2003年4月28日更是收于7607点,创下近20多年来的最低记录。
日经指数的无奈:2003年后,随着日本经济缓过劲来,股指开始缓慢苏醒。
直至2007年4月25日,当世界各国股市均冲向了历史最高峰时,日经指数才勉强收于17236点,离40000点尚差若大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