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病例分析题库4-1-8
中医内科学必考的病例分析研究报告题

1.谢某,男,32岁,工人.1998年10月25日初诊.主诉:胃脘灼热疼痛6天.病史:平素嗜食辛辣、饮酒(每天至少喝白酒250g以上),已达7年之久.6天前因朋友相聚,连续喝酒3天后,即觉胃脘部灼热疼痛,但未经任何医院就诊,自服“藿香正气丸”等药治疗,上症未见减轻,反觉加重而来我院就诊.刻下见:胃脘灼热疼痛,口干而苦,口渴不欲饮,头重肢困,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濡数.b5E2R。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p1Ean。
2.罗某,女,46岁,7月18日入院.主诉:下肢痿软无力2年,加重1月.病史:自述患慢性泄泻10余年,经中西医治疗未愈,近2年来两下肢痿软无力,逐渐加重,纳呆,腹胀,便溏,神疲乏力,颜面虚浮,舌淡,舌体胖大,舌苔薄白,脉细弱.DXDiT。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型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RTCrp。
3.李某,男,35岁,农民.2002年8月6日初诊.主诉:反复双下肢浮肿、尿少1年余,复发半月.病史:患者自诉1年来每因劳累后出现双下肢浮肿,尿量减少,夜尿多,头晕,乏力,畏寒,面色苍白,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经服用中药治疗后,症状时有好转,但病情反复出现,半月来下肢浮肿复发,尿量少,腰酸乏力,畏寒肢冷,进食少,腹部胀满,面色苍白,舌质淡胖,苔白,脉细.5PCzV。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药(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jLBHr。
1.诊断:胃痛(湿热中阻)分析:根据患者胃脘部灼热疼痛6天地表现故诊断为胃痛.由于患者平素嗜食辛辣,长期喝酒,而致脾胃损伤,湿浊内生,蕴而化热,加上因连续喝酒3天,更伤脾胃,湿热壅阻于胃,气机不利而导致胃痛.患者胃脘灼热疼痛,口干而苦,口渴不欲饮,头重肢困,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濡数者,均属湿热中阻证.由于湿热壅阻于胃,气机不利,故胃脘灼热疼痛.湿热上蒸,则口苦.湿热内蕴,津不上承,则口渴而不欲饮.湿热中阻,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故肢倦乏力,纳呆恶心.湿邪外犯肌表,上蒙清窍,故头重肢困.湿热下注,故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濡数均为湿热内盛之象.xHAQX。
中医内科学试题(4)【精选100题】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脾胃虚弱之泄泻的主要症状有A.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B.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C.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D.大便时溏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E.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答案】D2、消渴病合理的饮食是A.少食多餐B.定时定量进餐C.粗纤维饮食D.低脂饮食E.无糖饮食【答案】B3、黄疸寒湿阻遏证的临床表现包括A.身目俱黄,黄色晦暗B.脘腹痞胀C.口淡不渴D.胁下癥结刺痛.拒按E.舌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答案】A B C E4、李某,女,42岁。
患者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伴见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
吐血生活调理下列哪项不是禁忌A.暴饮暴食B.饮酒C.情志过激D.房事E.辛辣刺激性食品【答案】D5、患者头痛而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应首选A.半夏白术天麻汤B.加味四物汤C.大定风珠D.大补元煎E.六君子汤【答案】B6、下列哪项不是心悸的临床特征A.心胸疼痛B.自觉心悸动C.惊惕不安D.脉象节律不齐E.胸闷气短【答案】A7、崔某,男,40岁。
头痛如刺,痛有定处,形体消瘦,项背强直,四肢抽搐,舌质紫暗,边有瘀斑,瘀点,脉象细涩。
治疗宜选用A.羌活胜湿汤B.四物汤C.大定风珠D.增液承气汤E.通窍活血汤【答案】E8、下列哪项不是心悸的临床特征A.心胸疼痛B.自觉心悸动C.惊惕不安D.脉象节律不齐E.胸闷气短【答案】A9、以下属于瘿病的首要辨证要点的是A.痰与瘀B.阴与阳C.气与血D.寒与湿E.气与瘀【答案】A10、以下属于瘿病早期出现眼突者,证属肝火痰气凝结所选用的药是A.夏枯草B.菊花C.青葙子D.石决明E.丹参【答案】A B C D11、肥胖在辨证时应注意区别A.寒热B.虚实C.脏腑病位E.舌象【答案】B C D12、患者不寐,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中医内科病历试题题库及答案

中医内科病历试题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内科疾病的病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外感六淫B. 内伤七情C. 不内外因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内科疾病的常见症状?A. 发热B. 咳嗽C. 黄疸D. 骨折答案:D3. 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哪些?A. 药物治疗B. 针灸治疗C. 推拿治疗D. 以上都是答案:D4. 中医理论中的“脾胃”主要指的是什么?A. 消化系统B. 呼吸系统C. 循环系统D. 泌尿系统答案:A5.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内科疾病诊断的主要依据?A. 望闻问切B. 实验室检查C. 影像学检查D. 病史询问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辨证论治B. 治未病C. 整体观念D. 个体化治疗答案:A, B, C, D7. 下列哪些属于中医内科疾病的常见治疗方法?A. 草药B. 食疗C. 气功D. 音乐疗法答案:A, B, C8. 中医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分析中,哪些因素是重要的?A. 气候因素B. 情志因素C. 饮食因素D. 劳逸因素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9. 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只注重症状的缓解,不注重病因的治疗。
(对/错)答案:错10. 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过程中,望闻问切是不可或缺的步骤。
(对/错)答案:对四、简答题11. 简述中医内科疾病中“治未病”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强调在疾病未形成之前就进行干预,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管理等手段,增强机体的正气,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在于它提倡主动健康,通过提升个体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率,符合现代医学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
12. 描述中医内科疾病中“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答: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的核心原则,它要求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通过望闻问切等诊断手段,全面了解患者的体质、病因、病性、病位等信息,然后根据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疾病的证型。
医药卫生考试:中医病例分析考试答案(题库版)

医药卫生考试:中医病例分析考试答案(题库版)1、问答题男性,42岁,右腰部外伤,肉眼血尿6小时患者于6小时之前因盖房,不慎从房上跌落,右腰部撞在地上一根木头上,当即右腰腹疼痛剧烈,伴恶心,神志一度不清。
伤后排尿一次,(江南博哥)为全程肉眼血尿,伴有血块。
急送当地医院,经输液病情稳定后转入我院。
平素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查体:T37.3℃,P100次/分,BP96/60mmHg。
发育营养中等,神清合作,痛苦病容。
巩膜皮肤无黄染,头颅心肺未见异常。
腹部稍膨隆,上腹部压痛、反跳痛,未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
右腰部大片皮下瘀斑,局部肿胀,右腰部触痛明显,膀胱区叩诊实音,尿道口有血迹。
化验:①WBC10.2×109/L,HGB98g/L,尿常规:RBC满视野,WBC0-2个/高倍。
②B超:右肾影增大,结构不清,肾内回声失常,包膜不完整,肾周呈现大片环状低回声。
③胸片正常正确答案: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诊断<br参考解析:试题答案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诊断1.肾外伤(右肾)2.轻度脑震荡(二)诊断依据1.右腰部外伤史2.右腰腹疼痛,血压、血红蛋白偏低,脉快3.肉眼血尿,尿镜检红细胞满视野4.受伤后神志一度不清二、鉴别诊断(5分)1.肝脏破裂:通过体检,体征,B超检查可排除2.肠破裂:有明显腹膜刺激症状及膈下游离气体三、进一步检查(4分)1.大剂量造影剂排泄尿路造影:可评价肾损伤程度与范围,并了解对侧肾功能情况2.CT:可清晰显示肾实质损伤,尿外渗和血肿范围四、治疗原则(3分)1.绝对卧床,观察生命体征(BP,P、R,T等)。
经积极治疗后病情仍无改善,需急诊手术探查2.抗休克、抗感染及对症处理3.注意腰部肿块范围有无增大,观察每次排出尿液颜色深浅变化,定期检测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容积2、问答题男性,30岁,半小时前因车祸(车速180kg/h)发生闭合性胸部损伤既往体健:无心肺疾疾患。
中医内科病例试题汇总及答案

中医内科病例试题汇总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内科疾病的特点?A. 整体观念B. 辨证论治C. 个体化治疗D. 病因唯一性答案:D2. 中医内科治疗的核心原则是什么?A. 对症下药B. 辨证论治C. 治未病D. 个体化治疗答案:B3. 在中医理论中,脾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主运化B. 主疏泄C. 主藏血D. 主气化答案:A4.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内科常用的治疗手段?A. 针灸B. 草药C. 手术D. 推拿答案:C5. 中医内科中,“肾藏精”指的是什么?A. 肾脏储存尿液B. 肾脏储存精气C. 肾脏储存血液D. 肾脏储存水分答案:B二、多选题6. 中医内科治疗疾病时,可能考虑的因素包括哪些?A. 患者的年龄B. 患者的体质C. 患者的情绪状态D. 患者所处的环境答案:A, B, C, D7. 下列哪些属于中医内科辨证的常见类型?A. 气虚B. 血瘀C. 湿热D. 肾虚答案:A, B, C, D8. 在中医理论中,肝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A. 主疏泄B. 主藏血C. 主气化D. 主运化答案:A, B三、判断题9. 中医内科治疗疾病时,通常会采用单一的治疗方法。
(对/错)答案:错10.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健康状态与自然界的变化密切相关。
(对/错)答案:对四、简答题11. 简述中医内科中“治未病”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中医内科中的“治未病”是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就进行预防和调理,以避免疾病的发生。
这一概念体现了中医预防为主的治疗思想,强调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管理等手段来增强机体的正气,提高抵抗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其重要性在于通过早期干预,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减轻了医疗资源的负担。
12. 描述中医内科中“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答案:中医内科中的“辨证论治”是一种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性化治疗的原则。
它要求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病因、病位、病性等,然后根据患者的体质、环境等因素,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中医内科学习题集(按章节整理)

第一章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一、名词解释大方脉科:即中医内科。
二、简答题1.简述《诸病源候论》对中医学发展的贡献。
《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因病理学及证候学专著,其中记载内科病27卷,内科症状784条,对每一个病证的病因、病理、证候分类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总结,如对泄泻与痢疾、痰证与饮证的分别立论;对寸白虫的病因、疟疾的分类、麻风病的临床表现均有较深刻的认识。
2.简述《医林改错》的医学成就。
王清任著的《医林改错》论述了血瘀证和其它有关杂证,创立了血府逐瘀汤等活血化瘀的诸方,特别是为气虚血瘀所创立的益气活血之补阳还五汤至今仍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三、论述题1、试述叶天士的《温热论》对温病学发展的贡献。
叶天士的《温热论》为温病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与辨证的基础。
其贡献在于他首先提出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之说,概括了温病的发病途径和传变规律,成为外感温病的纲领;其次,根据温病的发病过程,用卫、气、营、血四个阶段,表示病变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再者,在温病的诊断上,总结前人经验,创造性地发展了察舌、验齿、辨别斑疹与白的方法,从而为温病学说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第二章中医内科学基础第一节病因病机的发展简史一、名词解释1.新感:感受六淫之邪立即发病,称为“新感”。
2.伏邪:感受六淫之邪不立即发病,经过一个时期方出现病证,称为“伏邪”。
感受六淫之邪不立即发病,经过一个时期方出现病证,称为“伏邪”。
二、简答题简述七情致病的特征。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七情过激,可使人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
第二节外感六淫病证辨治纲要一、名词解释六淫:六淫即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淫”是淫乱、太过之意。
二、简答题1.风热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主方。
风热的主要脉证是发热,微恶风寒,少汗或无汗,头痛,咳嗽,痰粘或痰黄,鼻流浊涕,咽痛,口渴,舌边尖红,脉浮数。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4(精选)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临床各种证型颤证,均可适当配伍()之品A.化瘀B.祛痰C.息风D.清热E.滋阴【答案】C2、喘证水凌心肺发生的主要病机是A.肾阳衰弱B.痰湿壅盛C.脾阳虚衰D.肺气郁闭E.心阳不足【答案】A3、患者寒热起伏,午后热甚,尿频尿急,小便短赤灼热,腰腹胀痛,口苦,舌苔黄腻,脉滑数,治疗最佳选方是A.八正散合小柴胡汤B.石韦散C.知柏地黄丸D.王氏连朴饮E.柴胡疏肝散【答案】A4、噎膈病久多为A.实证B.虚证C.本虚标实D.本实标虚E.以上皆不是【答案】C5、治疗积证的瘀血内结证,首选的方剂是A.大七气汤B.八珍汤C.化积丸D.六磨汤E.膈下逐瘀汤【答案】E6、痰火扰神所致狂证的治法是A.调畅气血B.滋阴降火C.镇心涤痰D.清肝泻火E.安神定志【答案】C D7、水饮凌心型心悸的代表方是A.黄连阿胶汤B.苓桂术甘汤C.生脉散D.一贯煎合酸枣仁汤E.大补阴丸【答案】B8、患者,男,49岁。
发现血糖升高近12年,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舌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治疗本病的首选方剂是A.六味地黄丸B.金匮肾气丸C.右归丸D.十全大补汤E.七味白术散【答案】B9、淋证的发生,主要与下列哪些脏器有关A.肝B.脾C.肾D.膀胱E.小肠【答案】A B C D10、郑某,男,58岁。
患者反复咳嗽咳痰16年。
近3年,每年冬季易复发,每次发作时喘促气急,胸部胀闷,痰多质黏带泡沫。
3天前,因感受风寒致咳喘发作,喘逆不止,遂由家属陪同前来就诊。
证见喘息咳逆,呼吸气促,胸部胀满,痰多稀白带泡沫,伴头痛,鼻塞,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宜选用A.华盖散B.桑白皮汤C.二陈汤D.三子养亲汤E.麻黄汤【答案】A E11、痫证休息期肝火痰热证的治法A.平肝息风,定惊安神B.清肝泻火,化痰宁心C.清热泻火,顺气豁痰D.疏肝和胃,健脾化痰E.涤痰息风,开窍定痫【答案】B12、下列临床表现中,属颤证风阳内动证型的是A.肢体颤动粗大,程度较重,不能自制B.头晕耳鸣,面赤烦躁,易激动C.口苦口黏,甚则口吐痰涎D.口苦而干,语言迟缓不清E.畏寒肢冷,四肢麻木【答案】A B D13、以下哪些是时行感冒的特点A.传染性B.多呈流行性C.全身症状重D.起病急E.辨证属风热者较多【答案】A B C D E14、中风的病因病机A.内伤积损B.情志过极C.饮食不节D.体态肥盛E.禀赋不足【答案】A B C D15、不是风水相搏证临床表现的是A.恶寒发热B.起病急骤C.头面眼睑先肿D.形寒肢冷E.脉象浮数【答案】D16、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脉虚弱。
中医内科学-(8)

中医内科学-(8)1. 患者胸闷气短,甚则胸痛彻背,心悸汗出,腰酸乏力,畏寒肢冷,唇甲淡白,舌淡白,脉沉微欲绝。
治疗应首选A.参附汤合右归饮B.人参养营汤合左归饮C.炙甘草汤合生脉散D.苓桂术甘汤合左归丸E.苏合香丸合左归饮答案:A胸痹心肾阳虚的证治胸痹共同特点为胸闷心痛,其中心肾阳虚,阴寒内盛证可见胸痛彻背,心悸汗出,腰酸乏力,畏寒肢冷,唇甲淡白,舌淡白,脉沉微欲绝。
治宜益气壮阳,温络止痛,用参附汤合右归饮。
故选择A。
人参养营汤合左归饮、炙甘草汤合生脉散用于气阴两虚证。
苓桂术甘汤合左归丸适用于阴虚寒湿证。
苏合香丸合左归饮适用于心肾阴虚心痛急性发作期。
2. 患者,男.55岁。
胸痛如窒,痛引肩背,气短喘促,四肢沉重,形体肥胖,舌苔浊腻,脉滑。
其证候是A.心血瘀阻B.阴寒凝滞C.痰浊壅塞D.阳气虚衰E.气阴两虚答案:C胸痹痰浊壅塞的诊断要点痰浊壅塞的特点是重浊黏滞,故胸痛如窒,四肢沉重;形体肥胖,舌苔浊腻,脉滑,俱是痰浊之象。
血瘀多为刺痛。
寒凝为绞痛加寒象。
阳虚有虚寒象。
故选择C。
3. 患者,男,50岁。
胸痛剧烈,痛无休止,伴身寒肢冷,气短喘促,脉沉微。
治疗应选用的方剂是A.乌头赤石脂丸B.四逆加人参汤C.瓜蒌桂枝汤D.当归四逆汤E.参附汤答案:E胸痹主肾阳虚急重症的治疗本证胸痛不休属于胸痹急重症,辨证属心肾阳虚,治宜急速益气壮阳,方用参附汤回阳救逆。
A用于阴寒凝滞。
B用于阳郁厥逆。
C用于阳虚痰湿。
D用于血虚寒厥。
故选择E。
4. 患者,男,60岁。
胸闷疼痛,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倦怠乏力,纳呆便溏,苔浊腻,脉滑。
治疗应首选A.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B.枳实薤白桂枝汤C.血府逐瘀汤D.瓜蒌薤白白酒汤E.柴胡疏肝散答案:A胸痹痰浊内阻的治疗由题干知患者证属痰浊内阻,治宜通阳泄浊,豁痰开结,用瓜薤薤白半夏汤辛温通阳散结,合涤痰汤化痰。
B、D偏于通阳,化痰不足。
C活血化瘀,用于心阳瘀阻。
E用于气滞重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内科学病例分析
题库4-1-8
问题:
[问答题]伍某,男,36岁,推销员。
病史:因工作原因经常在外陪客进餐。
4天前发现目白睛发黄,迅速至全身发黄,黄色较重,色泽鲜明,口渴,恶心欲吐,纳呆,小便赤黄、短少,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问题:
[问答题]覃某,男,35岁,干部。
病史:平素喜食肥甘厚味及辛辣煎炒之品,不慎受邪之后出现发热恶寒,自服维C银翘片2天后,身热转甚,壮热不寒,胸痛胸满,咳吐浊痰,色黄浊,有腥臭味,伴汗出烦躁,咳嗽气急,口干咽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问题:
[问答题]李某,女54岁,干部。
病史:素体虚弱,半年来自觉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伴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胖,舌苔白,脉弱无力。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辽宁11选5 )
问题:
[问答题]黄某,女,57岁,渔民。
病史:1999年2月就诊。
自诉四肢关节疼痛反复发作十余年,加重一个月,症见肢体多个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晨起僵硬、棱状变形,四肢肌肉萎缩,筋脉拘紧,肘膝不得伸,疼痛夜甚,遇寒冷加重,舌暗红,脉细涩。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问题:
[问答题]张某,女,18岁,学生。
病史:自幼多病,平素易感冒,近半年来汗出较多,恶风,遇劳则甚,伴面色少华,体倦乏力,声低气怯,舌淡,苔薄白,脉弱。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问题:
[问答题]韦某,男,9岁,2001年7月就诊。
病史:全身皮肤散在疮疡半个月,以头部及胸背部多,未予治疗,已有数处溃烂流脓。
五天前出现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小便不利,量少,伴发热,口干欲饮,大便干硬,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问题:
[问答题]韦某,71岁,退休干部,2000年12月就诊。
病史:患者有四十年吸烟史,十年前就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肿心病,病情反复发作,冬季病情较重。
一月来患者喘促气短,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小便常因咳嗽而失禁,面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弱。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